高校体育生培养

2024-06-12

高校体育生培养(精选十篇)

高校体育生培养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按年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辽东学院医学部大一 ~ 大三本科及专科的在校生作为研究人群, 共1 972名。取得有效问卷1 854份, 有效率为94.02%, 其中男生668名, 女生1 186名; 大一年级学生638名, 大二年级学生621名, 大三年级学生595名; 本科学生1 029名, 专科学生825名。年龄 ( 20.25±0.50) 岁。

1. 2方法采用流行病现况调查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资料[1,2,7,8]自制调查表,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层次、专业、年级、班级、性别、年龄、生源地和体育锻炼等情况。统一指导用语, 按班级集中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

1. 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百分率的差异。

2 结果

2. 1医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不同性别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62. 99, P < 0. 01) , 有34. 3% 的男生和53. 2% 的女生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同年级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运动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5. 8, P < 0. 01) , 其中大一、大二、大三每周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分别为37.0%, 50.9%和54.4%。不同文化程度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1.009, P > 0. 05) 。见表1。

2. 2不同性别医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差异男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前10位按比例依次为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跑步、仰卧起坐、网球、武术、排球; 女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前10位按比例依次为羽毛球、游泳、篮球、乒乓球、网球、体操、排球、跑步、仰卧起坐、武术。除仰卧起坐与跑步外, 其他各项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5) 。参照石云龙[7]对运动健身项目的分类, 将体育项目归为娱乐休闲类和竞技类2类, 可见男女生均对娱乐休闲类项目较为喜欢, 而在竞技类项目中仅有形体训练项目较受学生喜欢。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2. 3影响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影响该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因素中, 前3位是缺少运动场地 ( 29.2%) 、学习任务重 ( 27.4%) 和缺少适宜项目 ( 26.8%) , 在其他项中有很多同学填写身体较弱和由于天气影响。

3 讨论

结果显示, 该校有93.1%的大学生为运动缺乏人群, 有50%左右的学生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 且女生明显多于男生, 说明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9]。

大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分析显示, 女生喜欢运动项目的前6位依次为羽毛球、游泳、篮球、乒乓球、网球、体操; 而男生喜欢运动项目的前6位依次为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跑步。可见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性较为集中, 与仝润平等[10]调查结果基本相同。男女学生都偏向羽毛球、游泳、篮球和乒乓球等运动, 可能与羽毛球、兵乓球对运动场地、器材要求简单, 并且带有很强的娱乐性; 游泳娱乐性很强且符合年轻人喜欢休闲时尚的运动心理特点, 篮球的国际化热潮等因素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所共有的自由、时尚、无约束、缺乏吃苦耐劳意志力的共性。

结果还显示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运动场地、学习任务重和缺少适宜项目。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 学校的人数急剧增长, 使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紧缺的状况日益突出, 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 医学院校学习任务较重, 休闲时间较少。学校应进行教学体制上的改革, 增设课外运动学习,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11]。同时, 学校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改善体育设施的必要性, 及早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干预, 以降低医学生的运动缺乏率, 构建校园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程昕.江苏省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0, 21 (1) :56-58.

[2]杨大志.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1, 7 (4) :69-72.

[3]田向阳, 石建辉, 周岚, 等.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检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35 (4) :228-230.

[4]WANNAMETHEE SO, SHAPER AG, WALDER M, et al.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lder man[J].Lancet, 1998, 35 (1) :1603-1608.

[5]TWISK JW, KEMPER HC, VAN MECHELEN W, et al.Tracking of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 a 14-year period:A comparison between lifestyle and biologic risk factors with data from the Amsterdam Growth and Health Study[J].Am J Epidemic, 1997, 14 (5) :888-898.

[6]YOUNG DR, HASKELL WL, JATULIS DE,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 community based sample of men and women: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J].Am J Epidemic, 1993, 13 (8) :205-216.

[7]石云龙.高师女大学生运动健身认知行为的研究[J].成人体育教育, 2002, 18 (1) :46-47.

[8]王惠, 郝加虎, 付继玲, 等.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5) :540-543

[9]DODD LJ, AL-NAKEEB Y, NEVILL A, et al.Lifestyle risk factors of students:A cluster analytical approach[J].Prev Med, 2010, 51 (1) :73-77.

[10]仝润平, 冯青山.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动因特点探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5 (3) :56-57.

浅谈中学体育专长生的培养 篇2

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朱洪元

摘要:本文从中学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学习、训练及升学等方面论述了在中学该如何培养体育特长生。

关键词:培养,体育特长生

各级各类的中学中都有体育特长生。他们是体育事业的后备力量,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体育人才,让他们为体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是值得中学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体育生的培养是通过课余运动训练来完成的,课余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列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成功与否,是以能否让他们升入高等学府为衡量标准的。是通过每年的体育加试(通常所说的体育高考或术科考试)和文化高考来完成的。只有在两项成绩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被相关学校录取。有人说体育生比一般文化考生要多一次高考,这一点都不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体育生所承受和付出的更多。

一、体育生的管理

管理是一种手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生 一般讲都爱动,他们精力充沛不容易静下来,所以给管理上带来了许多困难。体育生相对来讲文化成绩稍差,而且少数学生经常有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学校的管理者对体育生很头疼,认为他们只会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直到歧视体育生甚至不招体育生。其实,体育生也有利于管理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性格直爽,敢作敢当,很讲“义气”,只要学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的引导他们也能使他们规规矩矩。

对于体育生的管理学校应有一系列系统的特色方法和专班人员。班主任、体育教师特别是教练员要积极参与管理。只有在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

1、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周期一般是三年

第一年是打基础阶段。应在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配合下对体育生的文化课进行狠抓和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以后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训练应在不影响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三至四次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训练。在此阶段应该注意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掌握。

第二年是提高阶段。文化学习丝毫不能放松。学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为体育生在基本课程的学习上适当开一点“小灶”来提高文化成绩。此时,训练的运动量、运动强度也可适当加大,使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此阶段应以身体素质训练与预选专项的专项技术训练为主。特别应注意本年度的冬训,这一年的冬训是关键。

第三年为冲刺阶段。这时,文化与训练要双管齐下。体育训练应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加大专项训练的力度,围绕体育加试的项目,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加强体育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

体育运动训练是很苦很累的,特别是身体素质训练更感枯燥。没 有很好的意志品质、吃苦精神是难以坚持三年的。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赛场气氛很紧张特别是体育加试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心理压力会很大,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是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的。教练员可以适当安排同学之间相互竞赛,各种测验、模拟考试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到校外参加比赛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参加以便适应赛场气氛,积累比赛经验。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水平较高的考生在考试中没有考出好的成绩,大多是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体育教师特别是教练员在体育特长生培养的三年中应该有较详细,切实可行并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切不可随心所欲,盲目地安排训练内容。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能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改进,另一方面给学生以无形的压力让他们能认真训练。事实证明:教练员到场如否训练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感觉与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愿意训练时有教师在场指导。

三、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状况。

体育特长生在目前阶段一般有以下三种升学的情况。

1、升入相应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由于所学的专业原因,毕业以后从事体育教学,所以要求考生在体育和文化两方面都要有良好的素质,两项高考成绩都能达到或超过省招办划定的分数线。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进入体育院(系)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习。学生录取后依然从事体育专业学习,以培养基层体育教练员为主。进校以后可能承担很重大的比赛任务,所以对体育成绩的要求相当高(一般要求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但对文化要求较低。教师可将体育成绩很拔尖,极具体育天赋,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朝此方面培养。

3、被有体育生特招计划的高校录取。录取之后到学校学习其它专业学习,不学体育专业。这种情况一般对体育成绩要求较高(要求至少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并参加当年的高水平测试,进校之后还会承担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任务),文化成绩相对低一些。所以教师可将体育成绩较好,有体育天赋但文化成绩稍差的学生向这方面培养。

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可以对训练计划作适当调整。当然,升学并不是体育特长生的唯一出路,许多体育生在没有升学的情况下由于有这方面的特长,被一些单位招工,破格录用。他们在工作中默默地为社会体育、群体体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体育生创业中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与日俱增,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体提高了我国的人才的素质,但是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就业难。高校体育生创业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高校体育生本身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知识结构,只要给予其适当的舞台其将发挥无限的能力,近来鼓励高校体育生创业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程。

关键词 高校体育生 创业管理能力 内涵 作用 培养措施

一、高校体育生创业管理能力的内涵

随着科学管理运动的不断发展,管理科学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只有我们真正掌握管理能力的内涵,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寻商机,进行创业。一般来说,创业的管理能力就是在创业管理工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其贯穿于组织运行管理的整个工程,是组织运行的重要的保证,只有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所谓的这种管理能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判断能力

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并不是单纯的经济环境,其还包括政治环境、政策输出、文化传播、风俗习惯等众多的内容,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市场经济中主体的行为。高校体育生创业也就是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体而已,也要适应这些方面的内容,只不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扶持政策和便利条件。由于创业环境的复杂,创业者在进行创业目标的选择上应该慎重,并不是任何一个创业目标都能够实现,其需要缜密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创业者需要把握这复杂市场变化中的商机,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保证创业者的目标能够实现。

(二)决策管理能力

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管理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决策能力正是对管理者这种抉择能力的考验。只有选择了正确创业策略,才能使创业具有发展的前景,如果选择的创业的策略不可行的话,那么事业发展将举步维艰。管理者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已经明确了创业的目标,而决策管理能力就要求管理者能够综合各种情形,在尽量全面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明晰创业的目标,把控创业的方向,规范创业的制度,理清创业的原则,找对创业的方法,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正确的决策,才能为创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风险管理能力

创业者所要判断和决策的都是当下的行为,单凭现在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保证创业目标的实现,创业目标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在实现目标的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还需要具备风险管理能力,面对众多的可能影响创业目标实现的因素,创业者必须能够及时应对这些创业的风险。只有能够具备这种应对风险,及时管理把控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朝着创业目标实现。

(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终究要落实到人,因此只有管理好人才,才能使得企业处于不败之地。高校体育生创业者在人员和资金的配备上都不是十分充裕,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将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利用,根据每个员工的才能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分明,创业的目标的传达更加通畅。

二、创业管理能力的作用

管理能力并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分析判断能力、决策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组成,所以创业管理能力的作用也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分析判断能力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体育生要进行创业就需要找到创业的商机,只有对市场的需求有深刻的把握才能找到创业的目标。树立了创业的目标,就能按图索骥找到目标的市场,从而根据这个市场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这也就是分析判断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反,如果不能进行自习的分析判断的话,那么就难以找到创业的行业领域,找不到可以经营的空间,这样及时有再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也是于事无补。诸如高校体育生想开班培训班、补习班,就需要对周边住户的年龄、学校情况、交通情况、房屋租金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再经过科学地分析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开展创业行动。

(二)风险管理能力的作用

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非常复杂,不仅局限在单纯的经济环境,还包括政治环境、政策因素、国际环境、税制改革等系列的原因。现在的企业经营中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国际的货币环境、国家的宏观调控、税制改革等影响。很多创业者由于不具备风险管理的能力,一旦遭遇到风险就难以为继,造成了经营的被动局面。市场越自由,面对突发状况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具备了风险管理的能力,就在及时捕捉到市场的信号,在内部形成一定的预防管理的机制,即使发生了风险,也能及时对所发生的风险爱你进行分析、监督、控制,并且利用自身的资源将其解决,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能够回到原本的轨道。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作用

无论是一个成熟的企业还是正在起步期的企业,都是由不同的岗位,许多个人所构成的。管理者具备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就能够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来安排不同的岗位,使其能够发挥其本身的特色,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顺畅。在高校体育生的创业团队中,往往团队人员都比较年轻,个性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果管理者不能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就难以使这个团体凝聚到一起,从而充分发挥整体的功能。除了要有容人之量,还需要懂得因材施用,激励引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调动起最大的工作热情。

三、高校体育生创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纳入高校创业教育中

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中转站,其大多的人际交往、商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在学校所学,为了能够培养高校体育生的创业管理能力,就需要将管理能力的培养纳入到高校的创业教育当中。而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专业的师资团队

虽然高校拥有着很多高素质的教师资源,但是这些教师资源很多都不具备相关的创业经验或是经营技巧,这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授效果。除了高校教师的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从社会上来聘请专业的人士来进行讲座,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举办校友交流会

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杰出校友,这些校友都有着傲人的成就。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地创业教育,可以将其杰出校友倾倒学校开展交流会,充分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心存的疑问以及相关的困惑一一解决,还能为学生创业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

3.请政府人员进行讲座

高校体育生创业是政府扶持和推广的,为了能够使高校体育生了解更多高校体育生创业的相关政策、相关的案例,可以请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员来为学生进行讲座。通过对相关政策的了解、解读,能够坚定学生们的信心,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创业平台

创业管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由于管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创业的过程,因此不用针对其中的某些阶段。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校社团组织

学校的社团组织是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兴趣,经学校的应允而建立的学生组织,为了锻炼学生的创业管理能力,可以监理诸如创业协会、财富协会等这样的组织,学校给予其一定的资金,使其能够在课余时间尽早了解创业的相关内容。

2.开展校企合作

企业是生产的第一线,为了能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运行和管理的相关的情况,高校应该联系相关的企业,实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锻炼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

四、总结

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体育生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的途径受到各界的重视,而管理能力在高校体育生创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培养高校体育生的管理能力,才能使其在创业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校美术生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篇4

(一 )美术生的 体育学习现状 。由于美术生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国家对他们其他学科方面的标准相应降低,但这个标准只局限于文化课成绩,而在体育课标准方面,美术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保持一致。但正是因为文化课成绩标准的降低,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将一切非美术专业的课程一视同仁。在进入高校前,美术生都会经历长期的专业课程学习,经常会长时间地进行专业创作,忽视身体锻炼,这使得他们身体素质直线下降。美术专业学科的特点,使美术生形成“喜静”、“自我”、“标新立异”等独特的性格特征。体育课要求学生具备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等精神,在课程中完成跑、跳、投等具备一定运动量的体育项目。这与美术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人习惯有一定的冲突,导致美术生对体育课有一定的抵制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二 )体育教学的现 状。现在高校体育课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大部分高校只在大一和大二学年开设公共体育课,每周只安排两个学时。根据各学校的硬件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学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种类不尽相同。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观念过于陈旧,循规蹈矩,严格按照传统体育教学的方式教授技能,更有甚者采取“放羊式”教学法。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美术生体育教学的改革方案

(一 )教学内容的 改革与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始终千篇一律, 体育课程的设置大多以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新兴的体育项目并没有很好地开展。体育教学目标过于局限增强学生的体质,忽略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背离现代体育教学的宗旨。美术类学生有优于常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操, 他们更倾向于有一定艺术性、娱乐休闲性的体育项目。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增设健美操、瑜伽、交际舞、国标舞等具备艺术性的体育课程,也可设置户外拓展、太极、跆拳道等新颖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新鲜感、趣味性,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更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可提高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

(二 )教材的改革 与创新。当前 ,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大多围绕传授体育竞技技能编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常年不变,没有体现出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培养真正需求的内容,与时代不符,实用性较差。另外,体育教材的编排多数以运动项目的单项教学和训练为主,脱离现代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某种程度上忽视多数学生的参与需求。由于美术生在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及教学要求上的特殊性, 应针对美术生的特点和体能基础,制定出符合其学习要求的教学大纲。在传统教学中,部分体育项目对艺术生而言难度稍大, 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材选用上应呈现出因材施教的特色。因为现阶段并未出现针对美术专业类学生而专门制定的体育教材, 所以在不脱离传统教材本身的原则下, 教师可自行制定适当的教学大纲以计划教学。

(三 )教学方法的 改革与创新。 在教材、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贯穿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美术生具备独特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强调突出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兴趣为中心引导他们参与学习。不能局限于在运动场所教学,还可将学生带入课堂,利用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将运动技能和知识相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组竞赛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增强美术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改变美术生过于自我的心理特点。在考核办法上,应尽量避免“一试定终身”的制度,加大课堂表现成绩的比例,在日常课堂中穿插小考核、小评比,并适当减小期末考核的难度和标准,增多学生获取优良成绩的机会。

(四 )加强体育教 学设施建设 。目前 ,大部分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更多地指向传统体育项目,较普遍的为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因为场地设施的局限性,一些较新颖的体育项目无法开展。诸如瑜伽、舞蹈等项目需要独立的场地才能进行,而户外拓展、跆拳道等项目需要特殊的器材设施的配合。另外,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制度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盈利、分时段开放等规定是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原因之一。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有选择地新建一些综合性场馆,或将现有的场馆设施进行改造,以求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便利。

(五 )重视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同样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作为改革的排头兵,体育教师应铭记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大胆更新教学理念,摈弃老旧的教学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敢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教授美术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兴趣学习一些艺术知识, 并将其融入教学, 利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程学习中,这将对体育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另外,高校还应大胆培养新人,招收新兴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保证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体育教学对中职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职生;适应能力

一、中职生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没有考入重点乃至一般的普通高中,作为同龄人中的边缘群体,显得较为自卑、意志力较弱、人际关系有待加强,合作意识较弱,承受着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面临心理的困惑和问题,然而中职时期又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适应能力是正常学习、交往、生活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是顺利走向社会的前提。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中职生适应能力,以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进而能够培养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以便能够从容的应对学习和生活,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普遍关注的课题。社会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培养和发展对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正处在从学生身份朝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的中职生来说,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中职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才能有效的对所遇之事做出合乎情理的反应,有助于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职生的生活和学習,在社会化角色的形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逐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有效利用体育教学、提高中职生适应能力

1.培养中职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家里兄弟姊妹都比较少,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无论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大都在家中受到宠爱,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偶遇困难就退缩、害怕、逃避,严重的甚至寻死觅活,轻言放弃生命,抗挫折能力较弱。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的教育性,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比如利用中长跑来磨练中职生的耐力,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来增强其意志;利用跳马或跳高来克服畏难情绪,从易到难的逐渐增加难度,建立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的信心;利用武术课、两操或平时的队列练习来增强意志,言传身教来感染他们拥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展迅速,大多的产品都不是在一个地方全部完成,有的产品甚至在不同的国家共同完成,所以无论是国家间的合作还是国内的合作都显得越来越重要,相互的发展共赢是现在普遍的追求。中职生无论是在学校、家庭或是社会中,都得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也是新世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利用体育运动的合作性,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合作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中职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能够促进中职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和谐。体育教学中要鼓励中职生学会掌握活动中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重视发掘教学中能够体现态度情感的因素,使其获得体验,积极关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带动别的同学来参与。例如在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4人组成合作小组,每一棒都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比快比合作的对抗中去体验竞争与合作,使其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力量以及相互间的配合;羽毛球双打、兵乓球双打、篮球、足球或拔河比赛更是需要相互的密切配合,即便对抗性较强,可能常常会发生冲突或者冲撞,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谦让,学会尊重、关心和爱护同学,在合作规则的约束下通力合作,有助于中职生人格的形成。

3.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抗挫能力。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非主流,社会对职业教育所持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中职生。中考落选的失落,社会及父母对职业学校的某些偏见,家庭教育方法上的缺陷,导致其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自负、自我、孤僻等,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产生失落感,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轻生。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正是在适应社会并从与人交往中获得他人评价,根据习得的行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控的能力。体育活动中的规范是比赛得以进行的条件,学生一旦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规范的约束。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作用下,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种类繁多,为中职生提供了克服困难的机会和场合,培养了较强的抗挫折的能力,以便能够从容的应对挫折。

三、结语

中职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着体育精神,树立拼搏的决心和自信心,体验着胜利和失败的情感,体育活动激发了他们持之以恒、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在活动中与人合作能力增强,互相帮助、爱护和关心,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等高尚的道德行为,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抗挫折能力增强,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体育活动来对中职生的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培养千千万万的、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林长青.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0(4)

高校体育生培养 篇6

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培养和体育生的就业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做过研究。 然而诸多研究中, 缺少一项富有实际意义的关于高职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切实地调研和分析, 为高职院校体育培养模式的优化, 以及体育生就业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实际体育生就业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生就业情况, 我们选取三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 对其12 级体育生的就业情况展开调查。

针对广东某学院的调查发现, 本级某班学生共计31人中, 有3人从事体育教师工作, 6人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 剩下的有22人无合适工作 ( 工作与体育专业没关系) 。

针对山东某学院的调查发现, 本级某班体育生共计27人中, 只有1人从事体育教师工作, 2人继续深造, 7人从事与体育还算相关的工作, 剩下的有15人无合适工作 ( 工作与体育专业没关系) , 另2人未能联系上。

针对江苏某学院的调查发现, 本级某班体育生共计30人中, 有2人从事体育教师工作, 3人继续深造, 10人从事与体育还算相关的工作, 剩下的有15人无合适工作 ( 工作与体育专业没关系) 。

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过度注重体育课本, 缺少其他应用性知识的传授, 使得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体育类岗位接近饱和后, 传统体育专业在招聘会上成为冷门;学校为了生源或资金方面一再进行扩招, 而不顾及学生将来面对的有限就业岗位。

2. 体育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体育生思想传统, 就业观念单一, 认为必须从事对口工作;找工作准备不足, 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现在很多企业喜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而大多数体育生只具备本专业技能。

三、针对高职院校体育培养的对策

1 . 结合招聘市场需求, 优化体育培养模式。 分析现在招聘会上企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期望, 包括事业单位中教师岗位竞聘上的需求, 从而让学校有目标地进行体育培养模式的优化。 例如针对希望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的体育生, 学校可以提前进行事业单位考试的培训, 让学生们建立交流小组, 互相切磋, 共同进步。

2. 学校要鼓励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现在的就业方向已经远不只局限于以前那样需找对口工作, 这就需要学生能放开视野, 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对此学校要积极给学生们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给学生提供体育生可能的工作路径。 另外, 学校可以多和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交流, 加强合作, 增加本校体育生的就业岗位。

3. 根据社会需求量, 适当优化学校体育招生规模。 学校不能一味地加大体育生的招生规模, 否则会对体育生未来求职增加困难。 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办体育院校的经验、资质, 以及学生就业率情况, 来决定该校体育专业招生人数或规模。

四、针对高职体育生的就业建议

1 . 加强实践磨练, 提升自身素质。 在求职道路上, 很多企业要求应聘者需要有经验, 起码需要有社会实践锻炼的经历。因此, 学生们需要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来锻炼自己。 这里说的社会活动包括相关兼职工作和实习工作的经历, 以及间接地学习的一些社会知识。

2. 面向多种就业途径, 敢于进行创业。 体育生自己要明白, 现在对口专业工作竞争力较大, 尤其是高职体育生在这方面的竞聘优势本身存在不足。 因而, 学生个人需要打开思想, 面向多种就业渠道找工作, 工作不一定非是对口专业, 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另外, 可以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 有实力和有思路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创业。

3.培养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因为很多企业喜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这方面的岗位设置相对也比较多, 因此高职体育生应该加强自己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本专业之余, 学习些计算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企业就能有更多的岗位提供给体育生。

现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 高职体育生面对的找工作压力自然很大。 而这种压力往往来自学校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足。 为了适当解决高职体育生的就业压力, 我们就需要加快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锻炼和技能充实。 总之, 现代的高职体育教学, 要摆脱传统模式, 变得有鲜明特色, 能满足实际需求。 这不仅对学生和学校有利, 也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有一定意义。

摘要:我国高职类院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这不仅体现在整体数量上, 也体现在单个的规模上。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其中以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实际调研分析, 总结出高职学校体育培养的欠缺与体育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就业研究,体育

参考文献

[1]涂德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 0 (01)

高校体育生培养 篇7

1 高校体育生的特点

1.1 文化修养和理论素质比较薄弱

多数情况下, 选择学习体育的学生, 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体育专业训练, 由于体育训练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使得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 并且在高考时的文化课要求也不高, 因此他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在进入大学后, 对文化课的学生兴趣不高, 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也缺乏恒心和毅力, 认为只要把专业技能练好就行, 所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参差不齐, 这就使得学生管理的难度较大。

1.2 讲义气、重情感、集体荣誉感较强

体育生的性格大多数都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耿直、仗义、讲情面。他们平时总在一起集体训练、学习、集体生活、集体参加各种的活动, 因此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都特别强, 这样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方面具有极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另一方面具有极强的消极影响, 极易出现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状况, 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 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年龄,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容易讲哥们义气、冲动、偏激, 这样很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 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3 社交能力较强, 心里成熟年龄相对较早

体育生在高中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 有很多的机会跟着教练出去交流, 参加比赛等, 与其他重视学习的学生相比, 他们具有更大的交际圈子, 过早的接触社会使得他们的思维更活跃, 头脑更灵活, 在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相对更强一点, 由于他们较早的接触社会, 因此心理成熟的程度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早。在进入大学以后, 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更注重个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排斥, 会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了一定的难度。

1.4 社会因素影响其价值取向

由于目前社会风气的影响, 人们对体育专业存在一定的偏见, 认为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仅是身体素质好, 没有太多的思想。因此, 这给体育生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 他们觉得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不如别人, 在某方面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找不到未来的价值方向, 有时还会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 这也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 高校体育生的管理策略

2.1 高校要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要大力重视体育专业的发展, 在体育师资力量与体育器材等软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资, 为体育生的培养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体育教师在硬件完备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水平, 学生也能更好的接受知识, 充分认识到体育专业的重要性。

2.2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情感培养

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 文化程度相对薄弱, 而在其他方面则具有一定的特长, 因此在管理学生时, 要注意考虑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体育专业的学生表现能力较强, 喜欢模仿, 对一些动作优美的老师比较崇拜, 所以, 对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另外, 体育生的情绪变化较大, 在训练中容易与人产生误会, 在管理中, 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 正确引导他们与人相处, 尊重他人, 同时也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关系与教育, 让其感觉到温暖与关怀, 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打好情感基础。

2.3 突出专业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的体育发展较快, 体育健身活动也得到大力开展, 但是, 在我国的就业形势压力下, 体育生的就业情况也不理想, 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因此, 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 除了打好坚实的专业基本功, 还必须结合市场发展的变化, 在专业知识之外, 通过努力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不断扩充自己, 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能力, 这样, 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环境的需要。

2.4 规范制度, 强化管理

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下进行, 对体育专业学生日常管理中, 也要加强制度约束, 由于体育专业的特点, 在室外进行训练的时间较多, 在管理上比较分散, 规范规章制度就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同时尊重体育生的人格, 将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共同进行, 并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实行同一个制度, 不能仅仅对体育生进行特殊管理, 让学生得到一视同仁, 享有同等的权利与自由。

3 结语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管理也不是单靠学校就可以完成的, 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高校体育生的管理中, 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 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祥乐.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06) [1].孟祥乐.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06)

高校体育生培养 篇8

1 增强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的意义

1.1 体育健康意识与体育运动行为

体育健康意识有两层含义, 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体育意识是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 根据自己对体育的认识, 有意识地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运动。健康意识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 了解的保健知识和一些健康理念[1]。体育健康意识从广义上来说, 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心理健康的意识, 以及身体健康的意识。体育健康意识具有导向性, 引导着人们的体育行为, 它具有系统性、能动性、客观性、内在性、社会性和稳定性等, 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意识, 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很难被改变。

体育运动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 为了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它的概念比较宽泛, 对于医学生来说, 就是在课内或者课外进行的与体育有关的所有活动, 包括学习体育知识, 或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 参加体育比赛等。体育运动行为具有社会性, 它是被社会认可的, 适应社会文化和规范的需要,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获取。体育运动行为具有目的性, 带有人们预定的计划, 按照自己的意图, 进行体育活动, 促进身心的健康[2]。体育运动行为具有差异性, 不用的地域、种族、专业、年龄等,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体育运动行为具有可塑性,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 或者社会环境的感染, 改变学生的体育运动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1.2 重要意义

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 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必须树立体育健康意识, 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行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 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发展, 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的文化程度高, 思维比较活跃, 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强, 他们许多的思维和方式, 都会给社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带来影响。在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 必须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要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树立大学生体育健康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运动行为, 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意识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 树立现代健康的意识, 认识到健康知识的重要性, 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对大学生的终身健康都是有利的。

2 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的现状

2.1 缺乏体育健康意识, 不重视体育锻炼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 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 很多大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玩手机等, 很少去室外参加体育锻炼, 缺乏体育健康的意识, 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差。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比较多, 容易消耗过多精力, 影响精神健康。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时期, 忽视体育运动, 不利于学习和工作[3]。很多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高, 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 大部分参加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课程, 没有明确的体育目的。

2.2 缺乏心理健康意识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 但是心理上往往不一定成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等, 大学生心理容易出现失衡, 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新入学的大学生对环境不适应,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在求职方面遇到难题, 也会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大学生活里的人际关系问题等, 都会使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心态, 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2.3 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大学生们除了不重视体育锻炼, 往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今熬夜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没有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很多大学生饮食不均衡, 饮食结构不合理, 出现营养问题, 加上没有体育健康的意识, 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 培养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 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引导,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大学体育课程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对大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的培养, 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 使学生改变对互联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 大学生虽然没有精通的体育项目, 但是一般有感兴趣的项目, 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选择正确的锻炼方法[4]。同时, 大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学生进行基本的健康知识普及,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3.2 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 以及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行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学校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 或者班级集体的体育竞赛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体育锻炼中, 要注意锻炼的方式, 避免用力过度, 对身体造成损伤。

3.3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

大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要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要及时消除不良的心理问题,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缓解心理压力, 同时更好地与师生交往。大学生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重视体育锻炼, 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学习新的知识, 融入集体生活。要意识到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的重要性, 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理念, 要及时表达和发泄负面情绪, 积极进入人际交往中, 与同学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学习知识,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4 完善基础设施和大学生体育课程

学校要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大学体育课程应该以健康教育为中心, 将终身体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5]。大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要丰富多彩, 包括一些新兴的项目、体育欣赏课、体育健康实践课、保健课等, 也可以开设体育俱乐部,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学校要增加资金的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身房、球类专业馆等。

总之, 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能够促进大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良好生活的基础, 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才能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转变, 健康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 尤其是当前大学生不注重锻炼, 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提高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 建立健康的体育运动行为, 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了解医学院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行为现状的基础上, 探究增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 选择正确的锻炼途径, 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健康,运动行为

参考文献

[1]董燕艳, 常金兰, 史佳梦.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6 (5) :124-126.

[2]王晓磊.营造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健康行为[J].健康之路, 2014 (5) .

[3]刘华琼.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6) :74-75.

[4]刘金玉, 杨超, 张俊辉, 等.某高校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23) :107-109.

谈普通高中体育高考生的培养 篇9

一、在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点拨他们学会做人

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 切忌简单粗暴, 或拳脚相加、或恶语相讥, 此类教育只会激起他们心中的反叛情绪, 滋生他们以牙还牙、以打还打的思想。教育者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抓住身边的小事点拨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人们对他们“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偏激认识。

2、要制止体育高考生不良行为

相对来讲体育生自我约束能力及纪律较差, 这就要求教师经常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强化管理。比如:训练有怕苦、怕累, 训练出勤不保障, 我就用每天签到、奖罚制度、公布出勤训练表现等杜绝他们不良行为增长和蔓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这样训练工作才能开展的井然有序。

3、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训练课的关系

体育高考生面临着文化学习与训练双重任务, 教师要正确引导体育生“学”与“练”的关系, 使他们认识到缺腿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把在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到自己的学习上来, 体育生的文化成绩普遍都不好, 自卑感较强;教师们要注重与他们谈心, 让他们树立目标, 树立信心。以练促学, 以学促练, 让他们形成比着干, 才能提高两方面能力的要求, 各科教师要坚决杜绝“一手软”“一手硬”的做法, 从而使他们齐抓并进。

4、训练讲科学, 保证体育考生的营养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安排训练计划, 科学管理他们的运动负荷、循序渐进, 把基础打好, 训练强度把握好, 训练不能间断, 使他们感觉不知疲劳, 身体处于高峰期, 在体育生饮食方面采取合理的膳食结构, 使他们每天都充分摄取和增补营养, 从而保证学习训练的正常进行。

5、预防体育生运动损伤

体育生在训练过程中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程, 为此在训练中教师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特别是在训练铅球中, 我每次都到位指导教育并做好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 切不可忽视每一个环节, 几年来我坚持杜绝“放羊式”的训练, 并分成训练小组, 由组长带领, 以便最大限度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术科成绩训练方法

1、重点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机体“发动机”, 因此训练要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作为主要目的, 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要从小到大, 训练的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 可以安排走跑结合练习, 如越野跑, 变速跑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 适当调整间歇时间, 重复次数和跑距, 一般采用:重复跑, 间歇跑等方法;变速跑多采用直道加速, 弯道减速的训练方法。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2、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

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 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功效的关键, 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训练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 共同发展。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 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 负重跳跃, 负重加速跑, 上坡跑, 加强腿部及腰腹肌力量;十字往返跑, 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强调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和饮食营养, 加快恢复

只有恢复才有成绩的提高, 教练员一定要把放松性练习放在重要位置, 主要做好: (1) 从思想上教育学生, 没有放松练习就没有成绩的提高, 让学生认识到放松性练习的重要性。 (2) 认真安排训练内容, 切实能够达到放松的实效。 (3) 教师要做好监督作用, 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如两人一组的按摩练习, 互相倒立, 慢跑等。饮食营养也是学生体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要多安排一些高能量的食物, 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 如鸡类、蛋类、肉类、牛奶和一些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4、多安排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 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高考训练队的学生, 一般心理素质较差、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一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 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二要多安排学生参加一些比赛, 增加比赛经验;三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 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 让更多的学生观看训练课。

三、结论和建议

高校体育生培养 篇10

关键词:中职体育   选项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0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健康水提高为主要目标,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终生受益。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就是选项教学。这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是指一个学期或者学年的时间段内,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条件 、特长等组程新的教学小团体,并以此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选项分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组织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对传统进行了创新,与已有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鲜活的创新价值。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选项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法上符合职业学校“开放性”的教学特点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直接面向社会,因此,对学生的道德观、社会适应、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而选项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法上正好与职业学校的教学需要相吻合。选项教学从教材内容的构建上有所创新,它不是按年级划分排列教材内容,而是按选项要求选编教材内容。在教材内容地选择上有弹性和伸缩性,给任课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以针对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地内容选择与创新。由于选项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既要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更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例如比赛常识,简单规则与裁判法,小型比赛的编排与组织等,传授知识又强调实践,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出发,选项教学在教法上更具有时代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只要学生“活动起来”,愉悦了身心,目的就达到了。

二、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三年是大部分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后阶段,能否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三年的体育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追求“广而全”“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而且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已经产生了厌恶情绪。选项教学是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进行分组的新型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兴趣爱好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爱好的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教师加以正确指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就会形成“我要学”的崭新局面。有了学习欲望,运动技能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初始兴趣的基础上形成再生兴趣,再经过比赛和实践的锻炼,就能形成永久的兴趣,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最终养成终身从事此项运动的习惯。

三、职业学校体育课选项教学实施办法

在职业学校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状况,结合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传统,科学合理地实施体育课选项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学校实施选项教学的经验,介绍如下:

1.制定科学的选项计划。体育组成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专业和特长、学生志愿预报名情况等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报请学校配合进行体育课选项教学的改革。

2.组织学生选项。每学期第一节课体育教师根据分配,到各行政班动员、选项,把提前印好的选项表每人一份认真填写。

3.统计选项表。体育教师根据不同选项学生人数、性别等资料,再根据学校不同运动项目场地所能容纳的学生人数划分,确定学生的选项班。

四、如何进行选项分组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进行分组教学(主要用于田径类项目)

根据田径类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起点进行练习。这样就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完成的情况下,努力超越自我,去向新的目标发起挑战。同时,学生选择项目起点时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成绩。由于大家的水平相当,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体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教学任务也可顺利完成。

(二)按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主要用于球类项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所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师资条件和场地器材配备,开设了不同项目的选修课,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需求,集体教学就很难满足个体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的要求,在进行球类项目教学时,根据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把学生分成精英组、基础组、初学组。精英组的学生按教师给他们的练习目标,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进行练习。基础组的学生按教师给他们指定的练习内容,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进行练习。初学组的学生,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认真学习基本技术。

总之,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出了他的优越性,特别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共同探索,设计制定出适合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发展学 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6).

[3]迟晓东.体育课选项教学的点滴思考[J]. 2003(7)

上一篇:黏结材料下一篇:社会语境中的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