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2024-06-20

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精选12篇)

篇1: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初中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调查概况

从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对初中生作文心理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红旗中学的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查方式为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浏览教学档案等。调查内容:其一,中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态度;其二,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其三,对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希望和建议。调查中,回收问卷196份,浏览学生作文、日记、读书笔记98本,听作文课5节、就不同对象座谈12次,对中学生作文中的负面心理作了重点调查研究。

调查目标

1、通过调查,从心理角度总结出中学生作文负面心理的表现。

2、通过分析,对中学生作文负面心理的成因进行解剖,并寻求建立全新的作文教学机制。

调查对象

红旗中学的学生及部分教师。

调查形式

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浏览教学档案

调查时间

1个月

一、现象表述:

从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对中学生作文心理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红旗中学的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查方式为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浏览教学档案等。调查内容:

一、中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态度;

二、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1三、对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希望和建议。调查中,回收问卷196份,浏览学生作文、日记、读书笔记98本,听作文课5节,就不同对象座谈12次,研讨活动5次,对中学生作文中的消极心理作了重点调查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二、消极心理的表现 :

1、畏惧、厌恶心理。

问卷显示,不喜欢、害怕作文的学生,初一年级约38.5%,初二约49%,初三年级约56%,有随年级增高之势。

2、怠惰、依赖心理。

这两种心理表现于作文的全过程。

关于观察。注意观察并有兴趣的占13%,缺乏观察兴趣、不注意观察的占36%,观察时能展开联想、想象的占18%,看了没想的 33%,及时将观察记录下来的28%。

关于日记。初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没有写日记的要求和习惯。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情况是:学生自己想写的27%,老师布置了才写的54%,每周写1次的26%,偶尔写的34%,每天写的仅占9%,只写一两句话的占15%。

关于阅读。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较多,尚有10%的学生不看课外书籍,29%的学生有时看,在老师要求下能摘抄优美句段的26%,写过读书感想的只占9%。而初三年级学生大多缺少课外阅读的时间,没看课外书籍的竟然占60%。

关于素材的来源。我随机查阅了50名学生的作文,并与师生座谈了解材料来源结果如下:

他人材料的竟占61%。在抽样调查的196份问卷中,有38%的问卷显示自己的作文材料是从范文中找出来的。

关于作文中的表达。我们对100名学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希望并乐意采用教师所列提纲的占78%,有开头结尾句的占49%。

关于作文后的修改。能自觉修改的占 26%,老师批改后只看分数的占37%,兼看批注的占 33%。

3、感情漠然,失真失诚。

不少学生作文或感情漠然,辞不言情。一个初一年级学生写暑假随父母到北京旅游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文中只有升旗的简单经过,却没有那种心驰神往的心情和观看时的感受和想象,似乎这件很有意义的事,并未掀起中中学生心中的波澜。还有一些作文,初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一细查,发现这些文章大多是抄来的。如在一次《我心中的21世纪》中,仅初一年级从报刊上抄来应付的占55%。这些写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和抒发,这对于养成好的文风和人品都是极为不利的。

4、应试应付,奉命作文。

一名作文能力很强的初二年级学生却以一篇被评为98分的作文应付了同一学年中的三次考试,其原因是“要保证不丢分,保住名次”。这种心理是否有代表性?且看196份问卷中“为什么写作文”的调查数据统计:

值比自身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更高的地位。这部分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从而把自己沦为分数的奴隶。

综上所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意识是中学生作文不健康心态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消极心理的成因

对消极心理的成因,我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综合如下:

1、重“作文”,轻“做人”。

这种“人”、“文”错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旧作文机制的各要素中。老师们尖锐地指出:过去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一类虚,一类实”的现象,即“人文性”是“软件”,是“虚晃一枪”,而“工具性”则是“硬件”,是“实体”;在教育评估上,是“一眼闭,一眼睁”,即对人文素质忽视,眼睛盯的是分数;出版部门是“一边收,一边发”,即以“创收”为目的,出版发行各种提供现成答案和范文的小册子,让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作为主导的教师更是难辞其咎,广泛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现象,即重视教学生作文,轻视教育学生如何认认真真的做人。主要表现为:

⑴、忽视培养勤勉刻苦的学习品质。

在我们听的5节作文指导课中,大多数老师从选材创意、安排结构到遣词造句,无不周到地为学生提供各种“经济快餐”:代立中心,代列提纲,提供材料,提供范文,更有甚者,教师口述作文,学生记录成篇。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认真真地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写什么和怎样写。教师的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炼意志毅力的机会。长此以往,必养成观察、思维与积累的惰性,而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观察、思维、表达的硬功。

⑵、忽视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影响。

不少教师改作文,明知所写的人和事是假的,但只要表达形式符合要求,也就不闻不问。还有的老师不管文章是抄来的还是自己写的,见“好”的就在班上念,就表扬,就给高分。而那些搜肠括肚写真人真事真经历真感情的作文,在表达形式上自然没有经过老师或编者润饰过的范文“好”,老师不但不表扬,反而对其表达上的某些缺陷而横加指责。虚假的行为得到姑息和纵容,诚实的行为反而得不到嘉奖,这必然对学生“怎样作文”产生误导,更是对“怎样做人”的误导。

⑶、忽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作文指导课,教师不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而是过多地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范文的盲目崇拜;认为自己经历的事没有范文上的“有意义”而不敢采用,自己的语文没有范文上的“规范”而不敢见诸于笔端,自己的思路没有范文上的顺序“有条理”而不敢打破其固有程序。“唯尊师言,亦步亦趋”,久而久之,形成学生思想方法上的偏差;“唯书”、“唯上”,不能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看不到自己的潜力,没有自己的见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何而来?

2、不交流,不沟通。

首先作文教学没有真正体现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没有看到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的重要的人生需要,不是从交际的需要出发,很少努力去创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忽视让学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学生作文不知道是写给谁看的,成了没有交际对象的“面壁而作”,难以产生那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直接交流时的愉悦感和表达冲动。而缺乏这种内在的情感和需要的驱动,作文成了强制性训练,自然就是“奉命”而作。

其次教师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教师没有把作文看成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渠道,没有倾听学生真情实感的诚意和愿望。学生有话不想对老师讲。调查显示:学生内心痛苦时,愿向同学好友倾吐的占81%,愿意向父母倾吐的占46%,愿向老师倾吐的仅占10%。而能看到学生作文的恰恰是学生最不愿向之敞开心扉的,于是,以假话、空话、套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了。

再次,教师不重视调查学情,作文教学目中无人。调查中学生认为,教师让写的题目是自己不想写的,题目太难、无从下笔、要求太高、难以达到要求。另外,老师很少指导观察,无新鲜事可写,教学形式单调,激不起兴趣,费时多分数低。

3、不大胆,不放手。

对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样,“主体”大多做不得主:5节作文课,总体上还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起草、誊写——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教学结构。这种结构把学生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不是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了认识和体验,萌发了表达的愿望,然后提笔写下自己的见闻、收获和情感,而是带着老师给的题目去“找材料”;作文不是“情动而辞发”,而是“主题先行”。有的老师不把中学生的作文看成习作,搞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加压加量的“开发”,要求立意深,选材新,内容“有意义”等,拔苗助长,学生思来想去不敢动笔,作文成了苦差事;教师不给学生以选择表达形式的自由。凡此种种,使学生作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捆绑式教学,如何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创新?

4、不开放,少积累。

首先,生活积累的底子薄。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酝酿情感没有进入作文教学结构的必要环节。作文教学被禁锢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即使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也没有放在与课内教学同等的地位上,使之有序、有效。教师不作有心人,学生也就对生活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生活积累的底子当然就薄了。

其次是语言积累的底子薄。从调查问卷看,一是阅读量少。有的学校连《自读课本》都被当作了“减负”对象,一学期下来就读二三十篇文章。二是没有充分发挥阅读的价值和作用。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很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的。三是不重感悟,不重内化,不重积淀。总之,内不注重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外不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的空间,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忽视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积淀,学生必然源头枯竭、感情淡薄、认识肤浅、表达困难。如此困难重重,焉有不惧不厌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消极心理之成因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的多种要素都指向以“文”为本位的旧作文教学机制。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机制。我们从师生对作文教学改革的希望、建议中看到,这个新机制,应该是以“人”为本位的,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的,能将人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技巧获得统一起来的,将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开放的,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上的作文教学机制。

篇2: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作者] 张本良

[内容]

在一般中学里,作文教学是不够景气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本交不齐已成为似乎正常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首先摸清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态的种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寻求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心态的途径。

阻碍中学生写作积极心态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作文的社会氛围、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本人对写作的`认识等诸多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写作作文的社会氛围没有真正形成。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对老师的毁誉也在此。因此,都把分数看得很重。而作文,比起死记硬背来用同样时间却抓不到多少分,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下,必然受到轻视。高中阶段,各科教师争地盘、抢时间,在学生的“得分域”内拼死拼活地耕耘;家长配合教师,督促自己的孩子陷入“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看课外书刊被视为不务正业。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了,对作文岂能不冷漠,不厌烦?

其次,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引导存在失误:①引路失当。有的教师不研究学生写作的心理动态,不了解也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去品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煞费苦心地探寻中、高考意向,出一些旧、俗、隔、套的文题;方式上步中、高考的后尘,画地为牢;加之作文前的指导不是着眼于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一味传授那些死板的写作理论,除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之外便无话可谈。如此经年累月,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心灵的港湾很难荡起涟漪。②态度失当。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适度的宽容、不是满腔热情地扶持,而是摆出尊严的面孔说教,甚至任意鄙薄,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篇3:如何调适移民学生的消极心理

(1)经常会因为同学间的小矛盾,而产生团伙相互攻击、打架斗殴现象。

(2)很多学生受成人影响,把一些不满情绪带到学校,形成对学校、教师的敌对情绪;他们有较强的排外、叛逆、对抗心理,有时不服教师管教。

(3)不习惯新的地方教师的授课方式,不适应新学校的有些规章制度的约束。

(4)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不关心班集体,不愿为班级做贡献。

(5)喜欢用方言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讲普通话,很难达到信息的畅通。

(6)寂寞孤独,失落感强。移民学生与周围的同学还不完全熟悉,没有可以诉说心里话的朋友,常常感到孤立无援。

二、移民学生消极心理产生原因分析

(1)因为有些移民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所以个别移民家庭对社会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而家长无意识地把这种思想传染给孩子,引起了他们的不公平心理,使他们形成封闭、对抗、团伙等心理。

(2)从外地迁过来后,新开垦的土地贫瘠、荒芜、盐碱化,导致粮食产量很低,经济收入少,致富缺乏门路,所以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只能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年龄悬殊,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偏低、管教方式不当等使他们形成了自私、叛逆、冷漠等心理。

(3)有较多的家庭把今后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寄予很高希望,而孩子因为适应环境问题,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加上部分家庭教育方法落后,家长经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导致学生无归属感,从而产生不良心理。

(4)中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容易多变,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

(5)移民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加上区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绝大部分都处于被人轻视的状态,由于部分教师工作不到位,使他们倍感孤独、心理不平衡。

三、移民学生消极心理的辅导与调适

为使移民学生达到心理平衡,使他们消除不良心理,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要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教授、思维的发展等任务外,还要力图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实施潜能开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塑造乐观开朗性格。

(2)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尊重移民学生的情感和尊严,鼓励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关爱;少一些生硬,多一份引导。

(3)教师在学习、生活中要处处关心移民学生,不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必要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教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使他们感受到大家的真诚和集体的温暖,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4)对移民学生进行价值观、信念、理想教育,给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律、自控,成为学习生活的真正主人,鼓励他们努力实现未来的目标。

(5)组织各种活动,使迁入地不同的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改变移民学生旧有的想法,广交新友,适应新环境。

(6)利用现有条件和校本教材对移民学生进行本地地方资源、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沿革、移民致富政策、移民致富途径等知识讲解,使学生以新的视角认识新环境,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移民子弟的关爱,进而增强热爱新学校、热爱新家园的情感。

(7)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引入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咨询,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环境的变化,努力调整、适应这一新变化。某些移民学生自身不能克服矛盾时,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专题辅导,运用心理指导书,或找心理指导教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使其固有的一些不良情绪和症状得以疏通和缓解。

(8)教师对移民学生要有极大的爱心,尤其对心理消极的学生,应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有的放矢,掌握教育时机与分寸,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理解移民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与他们形成同感,与他们密切交往。

(9)教师要与家长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的各种表现,对家长教育子女的一些不正确、不合理的方式以委婉的方式提出,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有消极心理的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移民学生的消极心理像一颗毒果,不但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移民学区教育教学的成效。所以,移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关爱移民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新天地。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两西”工程的落实,甘肃省瓜州县的移民越来越多,占全县人口的55%。随之,学生也不断增加,移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园,他们缺乏新环境下的生活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素质,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和问题都会因此而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研究移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移民学生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篇4: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消极心理的产生 情感教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的课余活动 善于对学生进行表扬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6-02

农村地区,由于部分家庭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大部分小学未开设英语课,学生也从未接触过英语。导致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英语学科的学习,也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对英语学习的习惯和兴趣,进而对英语产生恐惧心理。这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不加以克服,或者教师不能很好的加以引导,学生将会对英语学科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村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消极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更快适应英语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农村中学生之所以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心理可从两点上找原因。第一点,从学生自身的条件上来找。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差,贫困生较多,许多家长都外出务工,留守学生多。导致了学生放学后没人管,不能形成课后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当前农村大多数小学尚未开设英语课,升入初中后,学生很难培养起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对英语有畏惧情绪,主观上缺乏动力。如今高中尚未普及,初中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直接进入社会,他们认为所学英语知识对将来没有多大用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点,从外在的原因来看。近年来,英语教材不断改版,词汇量不断增大,内容不断更新,信息不断加大,使部分学生开始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吃力。虽然他们努力过,但很少体验到英语成就感,学习中的无助,考试后的无奈,促使他们对此作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于是放弃了对英语学习的努力,变得自暴自弃。而且农村中学教师长期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无兴趣、无激情,长期如此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心理。

就以上原因,如何帮助农村中学生克服这些消极心理,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本人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以情感教学启发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无论何时,教师都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要和学生同喜同忧,让学生把教师作为谈知心话的大朋友,用真实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充分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有这么一个学生,由于有口吃习惯,自卑感特重。初学英语十分认真,但每次回答问题都被同学笑。尽管当时教师对这些嘲笑的学生进行了批评,但这个学生的自卑感严重的上升了,当教师再提问题时,他不再愿意回答。且上课老走神,学习不再认真。可见这个学生由于自卑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心理。此后教师就找这个学生进行谈心,并在课堂上不断地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慢慢消除自卑感,使这个学生重拾了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所以教师的关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方之一。

二、兴趣是英语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抵制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另一良方。兴趣对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跟教师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运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片、录音、录像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激励兴趣,寓教于乐。也可用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接力传话这一活动,把整个班分成几个小组,以一个难读的单词、句型或容易混读读音的单词句子作为接力棒,教师用口说或写纸上的形式让每组第一个学生记住,然后依次向下传递说话的内容,直至该组最后一人。然后由每组的最后一人说出传递的内容,又快又准确的小组为获胜组,全班鼓掌为获胜组祝贺。此课堂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轻松,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单词的时候可让学生学谚语。单词如果不融会于句子之中是很难记牢其含义的,为了便于识记,在教单词时教师都力争用上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谚语或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识记这个单词,效果非常好,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failure时,结合之前学过的success,然后教学生“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当讲授nothing的用法时,让学生记住“Nothing is difficult to the man who will try.”(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如“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等等……。学习名词dog时,告诉学生含有dog的词组或谚语也不少。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之日。);“a lucky dog”(幸運儿);“hot dog”(热狗);“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并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英语去略作解释,让学生明白、吸收。

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学英语不仅要学会单词的拼读和拼写,还要掌握单词的用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例如,单词wife的复数wives,学生很不容易记住类似词的用法,指导学生写出有f或fe结尾的单词及复数形式,并归纳出一句顺口溜:贼的妻子在她的一生中用一把小刀和半片树叶杀死了三只狼。其英文单词分别为:thief, wife, life, knife, half, leaf, wolf.此后,学生就记住这些单词的复数形式了。这种学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多课型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把听、说、读、写等练习大量地放在课堂上进行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英语的机会。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一条模拟的“商品一条街”,组织学生到“商品街”,走进“糖果店”,“文具店”等,里面商品的标价都用英文写,让学生自扮自演买卖角色,用英语进行对话。教师还可以建立“动物乐园”,让学生们来参观这里的形象逼真的珍禽异兽,然后教师就用英语讲述多種动物的习性,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每天的课外活动,教师都可以变换各种活动的内容。例如观看原声电影,开展英语游戏,英语诗歌朗诵,词语默写比赛,听力比赛,出版英语园地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这些农村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英语兴趣更浓,从而达到消除英语学习的消极心理。

五、善于使用表扬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奖励要比批评、指责、惩罚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在一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把一个班分成三个等组,在三种不诱因的情况下进行单词练习与测试。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次练习和测试后都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第二组为受训斥住,每次练习和测试后,教师都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观察组,每次练习和测试后,教师既不表扬也不给予批评,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批评。一周后,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前两组优于第三组,而受表扬组成绩不断上升。这表明对英语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生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没有批评的好。

总之,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扩展教学形式,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学生可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农村中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不断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是让学生更好的克服英语学习中的消极心理。

参考文献:

[1]邵瑶宇,《英语学习兴趣谈》,中国科技信息,2005 年5月第10 期

[2]郑开敏,《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四川省金堂县竹篙中学,2005年12月

[3]张秀玲,《情感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7年2月

篇5: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堂活动课的主题;跟消极情绪说“不”

二、对象: 我发现到了五年级有些学生特别爱吵架,常常为了一些小事情和别人起纷争,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学生,往往对事物比较敏感,又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每当有消极情绪时,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释放出来,因而经常产生过激行为。这些过激行为往往又使矛盾激化,加剧不悦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大怒之后是大悲,儿童吵架之后,同伴关系紧张,还会受老师、家长的批评,经常情绪低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很有必要,疏导消极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这样不仅对学习,对人际关系,都有好处。

三、本堂活动课的主要目的;

(1.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3.掌握一些控制情绪的技能技巧。

四、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消极情绪。(2.故事(3.制作课件

五、活动的主要过程;

(一)热身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的情绪就像一个万花筒,真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情绪就像一只住在每个人心里的小兔子。时时撞击着你的心,有时这只小兔子在你心里愉快地玩耍,让你心情舒畅、心花怒放。有时这只小兔子又使你心情烦躁,暴躁愤怒;有时这只小兔子又使你伤心难过,让你想大哭一场;有时这只小兔子又会使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2.小游戏:“你做我猜”

请几位同学各抽一张小卡片,表演上面的情绪,并让其余同学猜猜是一种什么情绪?

(1)发怒(2)高兴(3)痛哭(4)着急(5)恐惧(害怕)(6)大笑(7)骄傲(8)忧虑(9)害羞(10)慌乱

“脸”是一位大魔术师,时时刻刻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喜怒哀惧,变化无穷。

理念:热身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了解情绪,又能够集中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3.看来我们同学们个个都是天才的演员,那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看着哪张脸最舒服?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团体转换

1.请同学们打开心灵的窗户:在音乐声中静心回忆引起消极情绪的事情。情绪表现是什么?消极情绪带来什么影响?(配乐)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你有没有遇到学习上的困惑?你在和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有没有情绪低落的体验?„„ 2.学生说出自己的消极体验。

3、刚才很多同学说出了心理话,这表明有消极情绪不是个别同学,也不是个别班级,而是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但是,同学们,你们愿意受消极情绪的摆布吗?愿意做消极情绪的奴隶吗?当然不愿意。我们要想办法跟消极情绪说“不”。

理念: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倾听别人的心里话了解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由此引发他们对消极情绪说不的情感。

(三)团体工作

1、通过调查统计了几种孩子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体验的情境,大多数刚才同学们已提及。(1)时钟已敲了十下,但你的作业还没做完„„(2)前段期间数学成绩不理想,今天又考砸了,老师要求你回家请家长签字。(3)父母答应一起吃肯德基或去旅游,结果他们没有兑现。(4)和同学发生争执,别人占上风,你被同学当成笑柄。(5)有时事情自已认为是对的,却被老师、同学误解。(6)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你没答出,被同学们嘲笑。

2、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帮助这些同学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消极情绪?请你把保持积极情绪的“妙方”告诉大家。

要求:(1)每组一位主持人,一位记录员。

(2)每组讨论一个情境,看哪一组提供的方法又多又好。

3、展示学生“妙方”。(各组主持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理念:讨论和交流能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述的能力。在质疑探究中调节心态,完善人格。

4、小结:真是非常感谢大家。同学们给这些有情绪困惑的同学带来一帖帖好心情的“妙方”,也让我们老师受益非浅。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为自己鼓掌。

(四)结束语(配乐:《翱翔的小鸟》)同学们,我真心希望在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的小鸟,而且要做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小鸟。不但要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而且要留心身边的人,并给他们带去快乐。跟消极情绪说“不”,愿大家永远快快乐乐!

篇6:如何排除消极的心理

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于是各种挫折和打击接踵而至,终日抑郁寡欢,这是自寻烦恼;请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不能改变,以平和的心态决定自己的取舍。

2、来点挫折教育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就算是一贯表现强势的你,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这时,光凭自己的“坚强意志”去硬行承受,是非常不理智的。你应当及时寻找专业的帮助,例如和心理医生谈话,进行减压瑜伽训练,用“弛”而不是“张”的办法来提高心理承受力。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心理和身体一样,通过锻炼能促进健康。在培养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教育”和“耐挫教育”都很重要。如晚上一个人在家看看恐怖片,在没人陪伴的情况下?出国旅游。

3、当义工

当情绪低落时,访问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如果情绪仍不能平静,就积极地去和这些人接触,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帮助别人身上,从而重建自信。通常只要改变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感情。

4、找找自己的优缺点

找一张A4大小的白纸,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在A4纸上写出自己所有的缺点。通常心理有毒的人会写出很多的缺点,比如自己写了30个缺点出来。那么,再找一张A4白纸,对应的写出30条优点出来,然后,在第二天再写出30个优点出来。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学会使用积极的态度审视自己。

5、玩失忆

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以乐观、豁达起来。不过,想要忘记真的好难!这时不妨做点喜欢的事儿,平静时,再重新面对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面临的冲突事件太多就会烦躁不安,紧张惶恐。记忆心理学中有“遗忘”这一环节,我们如果能把心中―些不愉快的事儿忘掉,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忘却那些琐碎之事,使身心获得宽慰,激发新的力量。

6、听听愉快的音乐

不要老盯着灾难事件的报道。看报纸翻翻头版就够了,不要浪费时间阅读悲惨的详细新闻。路上听听MP3。可能的话,和一位积极心态者共同进餐。晚上不要坐在电视机前,把时间用来和你所爱的人聊天。

篇7: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十年前,考研学生过着辛苦的生活;十年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考生可以选择在有空调或暖气的地方复习功课。无论前十年还是后十年,唯一不变的是考研都要经受生理和心理的煎熬,熬过了,就是一片艳阳天;熬不过,就是半路夭折。尤其对于从小备受宠爱和不缺衣食的90后考生,在考研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消极心态:

1、准备不足

俗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考生提前一年就着手准备考研,可是前半年因为大学课程及各种户外活动的阻碍,都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如果心态还没准备好,没有及时进入复习状态,有些同学甚至到了九月份还觉得时间很早,等到醒悟时发现离考试时间只剩下3个月了。统计每年参加考研的学生数以万计,而真正坚持到最后,心态平稳地坐在考场上并自信地考完最后一科,可能都不到总数的1/4。

2、心神不宁

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花很大精力去网上论坛查找学校排名和专业竞争力,被录取的师兄师姐和导师的联系方式以及将来就业方向等等,却忽略了初试的复习才是最具杀伤力的。只有把基础巩固好了,初试通过了,才有机会进入复试,否则谈论任何的后路都是不现实的。

3、信息不全

在考研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因为某些论坛或他人的错误信息误导,便整天为这些事情而烦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才终于放下这个担心。可是却影响了自己的复习时间以及复习状态。

4、方法不当

千万别认为复习早加勤奋就一定能成功,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有时候也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因素。复习要从分析真题入手,确定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类型题弄明白,不要妄图面面俱到,否则时间肯定不够;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隔段时间要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否则考试的.时候会觉得很多题目似曾相识,但却做不出来。

5、信心不足

考生层次不一,尤其是对于普通本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四年的学习成绩一般,基础不是非常好,而在考研的千军万马中不乏有成绩骄人的同学,这难免让他们心有余悸,也在怀疑自己能否跟“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精英们”比拼。

篇8: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一、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消极心理的原因分析

1.缺乏学习的动机心理。动机是产生兴趣的基础,学生学习的动机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学生周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教师和家长对英语口语的态度以及英语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等等,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很遗憾的发现上述所说的几点条件都对学生动机的产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长时期的处于母语的学习环境中,无论是在课堂上的学习还是在课堂外的交流,学生无不被包围在汉语的氛围中; 家长和教师由于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对英语口语做不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纵容是导致学生现如今口语现状最主要的因素;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也阻碍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生成。英语表达无论是在语法的构成上还是在背景习惯上都与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出入, 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学习的兴趣。以上几点因素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对英语口语形成了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口语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大幅度的提升。

2.羞于表达的心理。学生羞于表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不自信心理。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以后,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学的一句话或者是教师的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在他们成长的心理上留下很深的印象。因而学生在这一阶段极易表现的不自信,表现在英语口语上则为单方面的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达不到交际的能力,从而产生害怕与别人交流的心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 “恐说”心理。中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母语的学习环境中,使得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像说母语一样的来说英语,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开口,无法跨越心理的槛,想表达又羞于表达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焦虑的心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交流。学生一方面有着迫切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心理,一方面又承担着表达不清楚、语音语调不标准的压力,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学生的焦虑心理就会更加的突出,很多时候,这种过度的焦虑心理对学生口语的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二、解决学生口语交际消极心理的对策

1.真诚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口语学习还处于英语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站出来真诚的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在源头根除问题的所在,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的顺利。教师可以在语言上给予学生最直接的鼓励,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大多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果学生由于不自信或者是准备不充分而羞于表达时,教师就可以说: “不要害怕,教师在初中时也和你一样不敢说英语,但是教师勇敢的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只要你这一次大胆的说出口,你的英语口语能力一定会超越教师的。”教师坦诚的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不堪”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学生很容易就在教师的鼓励下逐渐的建立说英语的自信。

2.教师重视自身的英语口语教学参与。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但充当了引导和教学的角色, 也要扮演着与学生同等交流的角色。因此教师首先要积极的参与学生的英语交流。比如在让学生组合来模仿和创作对话时, 教师可以充当其中的一员,这样教师不但可以以同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英语的交流,而且可以在很多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从而可以及时的改正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对话更加的丰富。当然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表达时间。

3.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为了缓解母语环境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的困扰,教师就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 也可以在课前几分钟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唱歌比赛和英语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不断的熟悉说英语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在公众面前讲英语的勇气。

篇9: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语文学科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很低。尤其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带只耳朵,一学年结束没有一本像样的笔记;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能偷懒就偷懒,更别说自己有计划地复习。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高考也考不到数学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些学生知道语文重要,但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抱着“我聪明”“我运气好”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另有一些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这样的状态自然也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二、学生语文学习存在消极心理的原因

1.认识上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肯花工夫打基础,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他们头脑聪明、思维活跃,但没有厚实的基础,能力的发挥大打折扣。笔者班里有两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强,但语言基础知识却很薄弱,拼音、语病、成语这类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在蒙。他们也在乎成绩,但恰恰就是不肯花时间去积累基础,该拿的分拿不到,自然得不到高分。相反有一个女生,每周都能自己找一些课外的材料阅读,做好题目后私下给我批改。这样一个学年坚持下来,她的成绩得到了应有的收获,高考得到了124分的好成绩。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进入高三,重理轻文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学得较好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热情,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眼里只有你。”

笔者认为,语文的学习不在乎你今天是否有半小时或一小时这种集中的时间段来学习,但每天15~20分钟这种小段时间的复习、阅读是必须要持之以恒的。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语基题,日积月累自然就把大量的知识化解为自己的能力。相反,花几天时间去突击往往是达不到效果的。每天看一段时事,写一点心得,自然也就在无形中积累了写作的题材,也就没有必要在考前去费尽心思找材料了。

三、学生语文学习消极心理的调控措施

1.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既然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为什么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呢?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的认知能力。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泛泛而言环保生活,写不出自己真实感悟的文章,在评卷中最多也就不超过45分。而那些能关注社会生活,并能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有哲理感悟的文章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一类卷的行列。其实学生如果对“绿色生活”这一命题细细挖掘,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绿色生活”的经历过程,把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从单纯的“环保”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顺应自然,道法自然”,还是应该有话可说。学生写不出文章,正是他们缺少自我,缺少“本心”。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并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

2.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语文学科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前,江苏省大力实施教育新政,极力倡导将时间还给学生、将能力还给学生。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阅读的时间也多起来。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阅读多了,写作自然水到渠成。在高考阅卷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一个能写出好作文的学生肯定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学生;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是学生对社会、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反思的作文。像今年高考作文中那些“文化功利化、娱乐化中我们如何保持一种诗意的生活?”这种反思性的文章都是很有思想性的,也是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肯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难免考试,应试是一种素养,但语文教学不是单单为了应试。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基本把考试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于是教学中不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出发,而是一切从语文考试出发。就如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寻找知识点、关键处,而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在高考阅卷中,笔者就看到有学生在回答现代文时把解题的套路照搬上去,一小题写了两三百字一大段却没得分;相反一些学生看懂文章、理清了题意,寥寥数语就击中了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尽力指导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套路,却忽视了对学生观察与思考生活能力的培养,于是学生的作文中充满了假、大、空和八股式的格式与腔调。而高考作文评判细则中首先考虑的是审题立意,只摆“花架子”的作文往往只能让人感觉无病呻吟而徒加厌恶。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一个人的发展中,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笔者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一个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平时肯定是能经常阅读,独立做笔记,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是教师自己平时除了课本、教参以外还能阅读多少?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是照搬现成的教案、教参,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试想,如果离开教参,和学生一块参加考试,我们又会如何?自己没有独到的思想,怎么指导学生?读书是提高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我们要重读中外文学名著,从中得到新的体验和新的启示,并学会自己单独品味和鉴赏文学作品;要重读古今汉语等专业书籍,温故而知新,必将对我们的教学有新的帮助;要重读文学理论著作,增强我们的文学理论素养,这必将使我们在教学中有更加科学的视角和更加开阔的眼光;要细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著作,在品味大师们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必将有更大的收获;要浏览报纸、杂志、网络,随时搜集我们需要的信息,如此,我们才有用不完的“活水”。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我们自己除了抄写教案以外,几乎不写什么东西。尽管在写作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在学生的作文本上也写了许多批语,但要自己提起笔来作文,恐怕就很难了。试想,没有写作体验的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怎能不隔靴搔痒?我们有繁忙的教学任务和班务工作,似乎没有时间写作,但是在阅读中有感想就可以写,在生活中有感悟就可以写,在工作中有收获就可以写。可以自己命题,也可以和学生写同题作文。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起学生作文来,也会感同身受,得心应手。

研究是提高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研究某种语文现象的合理与不合理,可以研究某篇文章的意蕴,直到研究某一本书的作者、背景、思想与艺术。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个好学生语文学习的轨迹和经验,可以研究一个差学生语文学习的教训与失误,直至研究一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种种问题。这样的研究,当然可以大大地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在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真能把语文的人文性教给学生,让我们看到语文的“真自我”,也许这一天语文也就能真正攥住学生的心。教育新政、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正是这一目标的积极体现。

篇10: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论文摘要:作为高中校园弱势群体的贫困生,面对社会压力,往往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从而出现了自卑、焦虑、敏感和偏执等心理问题。通过建立主、客观两个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形成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篇11:中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调查报告

2018考研暑期复习即将收尾,经过近两个月的专注复习,大家心里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心态或者烦躁的状态。在此,新东方在线考研提醒考研的同学要杜绝下面几个消极心理,以防带来不利的负面效应。

1.暑期考研时间安排不合理,产生强大的心理负担。

对于考研人来说,随着考研暑期阶段的结束,复习节奏变得越来越紧张。在暑期阶段没有高效复习的同学,面对考研公共课及专业课的大量知识点,会产生一下子就没了重点的感觉,难免会加重心理负担。

可其实,时间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与其浪费在坏情绪上,不如静下来新来,好好规划下接下来的复习。在历年的考研经历中,用三个月逆袭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大有人在。因此,在最后四个月按部就班复习,保持冷静,戒骄戒躁,坚持到最后或许会有意外产生哦!

2、盲目乐观,过于自信。

与上述心理负担过重的考生相比,也有一拨考生会有盲目自信的心态。有些应届生因为没有考研经验,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所有的科目都看过了,考个380、390分没有问题。我们常说:硕士研究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是一种淘汰性质的,因此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另外,考研最终成绩是由考研初试和复试共同决定的,因此同学们要放平心态,踏实复习。

3、意气用事,只为名校梦。

http:///kaoyan/ 在众多考研er中,不乏有一大拨人是为了一个名校梦。有人考研是为圆梦高考与名校的擦肩而过,有人考研是把其当成与他人较量的工具,更多人考研是因为感情、工作等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要知道,不切实际的梦想注定失败,意气用事往往最后失败的是自己,因此大家要端正考研态度。

2018考研报名将于9月底启动,在这之前还可以选择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认真想想,你考研的意义是什么?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胜算才会更大。

考研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考研备考期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各种诱惑,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遇到问题积极解决,谨防那些不能触碰的禁忌。考研学子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复习资料与备考经验,可以搜索文都网校进入考研频道,查看2018考研辅导课程,咨询专业老师考研相关内容。

篇12:父母消极心理暗示会遗传给孩子

导读:与积极者在一起,我们就会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与消极者在一起,除了谨慎有余外,还学会了犹豫。作为父母,如果不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心理,就会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

小时候,王燕听着妈妈“我们总是没有财运”的话长大。有好几次,父母投资房地产之后,不见房价立即上涨,就卖掉了。可是卖掉后的几年内,那里的地价就涨了很多。妈妈总是叹气说:我们没有发财的命。

受着母亲的影响,王燕长大之后,成为不贪钱财“清纯而善良”的女性。不知不觉中,在生活的每一个岔路口,她都选择了穷困和不幸。因为在潜意识里,王燕也和妈妈一样,始终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没有福气的人。

我们看到,王燕母亲不幸的原因,关键在于她消极的思维和心态。但是,仍然有不少做儿女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不知不觉中效仿着父母以往错误的选择过活。

所以说,多与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起来,因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积极的暗示。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给你带来新希望。而消极的人,动辄怨天尤人、遇事总往坏处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远离消极的人,他们会偷走你的梦想。

当然,每个人交朋友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些人专门喜欢结识比自己差的人,在他们羡慕的视线中感受快感,从这种满足感中获得新的力量。但智慧的人不仅不会在不如自己的人中间炫耀,而且会为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可耻。因为他懂得,和什么人交往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的道理。我们应该收起嫉妒心和敌对感,努力结交那些心态积极的比自己强的人,因为他们身上确实有自己缺乏且应该学习的东西。

确实,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本来你是优秀的,但你周围那些消极无用的人影响了你。生活中最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影响你的人,缺乏一个远见卓识的人给你榜样,你可能难以取得卓越的成就。

很显然,积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虽然他们可能遭受更多的打击与挫折,但是至少他们肯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奋斗。

一般来说,二十几岁是结交新朋友的绝佳时期。学生时期交友自然会有一些局限性,而三十几岁以后,才开始结交有价值的朋友,就容易被别人挤出来。应该二十几岁去结识那些人人都想认识的人,再确定哪些人是三十岁后仍然值得深交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我们并非要从朋友身上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才算得到了好处。有些人,仅仅是和他在一起,就可以获得益处。这些人几乎都看到了世上最美好的一面。积极的人拥有更多获得成就的潜力,并且向四周散发出能量来。只要待在他身边,你就可以得到力量。

周遭有越多幸福积极的人,你的人生也会越顺利。

如果你想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你就得学会鹰飞翔的方法;如果你结交有成就者,你就将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你结交思想家,你就将成为一个思想家;如果你结交给予者,你就将成为一个给予者;如果你结交爱发牢骚之人,你也将成为一个发牢骚者。

与积极者在一起,我们就会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与消极者在一起,除了谨慎有余外,还学会了犹豫。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意志坚强,心境平和,与遇到的每一个人谈健康、快乐和成功;会看到每一位朋友的独特之处;注意每一件事情的闪光一面;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那样充满热情。如果在生活中你与这样的人接触,他们将助你成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确是一个真理。

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今天读到一段文字,感触颇多,愿和所有的妈妈们共同分享这段话,希望同样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

NO.1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用理性的母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正确“导航”是妈妈的第一要责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妈妈

妈妈也应该向孩子学习

别忘培养孩子合群意识

给孩子种下一粒“理想”的种子

NO.2孩子99%成功采自妈妈1%的改变

改变孩子从改变妈妈开始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妈妈

“弱”妈妈教出“强”孩子

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

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别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做一个“糊涂”的妈妈

妈妈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

NO.3妈妈一定要懂的“家教心理掌”

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有个好未来

乐观,让孩子的未来充满阳光

独立,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自信,为孩子找到生活的指向标

化解嫉妒,为孩子心理上的毒瘤做化疗

信心来自于妈妈的信任

打败自私,为孩子纠正“唯我独尊”意识

NO.4妈妈必须给孩子的10种品质

感恩,也是一种修养

宽容,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乐观,开启孩子光明未来之门

自信,构建孩子动力的金三角

诚信,孩子人生的通行证

勤劳,培养孩子勤劳的“蜜蜂”精神

礼仪,孩子社交的“名片”

责任,将责任感植入孩子的心灵花园

坚强,让稚嫩的肩膀不畏惧困难

主见,让成长的空间更自由

NO.5做孩子的“理财顾问”

教孩子学会理性消费

不让孩子向“钱”看

给孩子零花钱的学问

NO.6好习惯决定孩子大未来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惜时如金,时间安排有诀窍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节约,让生活更富有

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好卫生,好身体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NO.7妈妈“素质教育”

发掘创造力,给孩子善于发现的眼睛

提升理解力,让孩子从阅读开始

集中注意力,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增强记忆力,送给孩子黄金效率

发挥想象力,让孩子拥有五彩的天空

锻炼观察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NO.811个“不要”,不要让母爱失去理性

不要让孩子总围着你的“思想”转

不要总拿妈妈的权威限制孩子

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孩子

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

不要为孩子的错误“买单”

不要用“分数”衡量孩子

不要一直强调孩子的“弱点”

不要为孩子规划人生,让他自己去开拓

不要和叛逆的孩子硬碰硬,重在引导

不要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NO.9最伤害孩子的7句话

“你真笨”

“给我滚出去”

“这么多年,真是白养活你了”

“没见我正忙吗,以后再说”

“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看隔壁家的某某,比你强多了”

“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

NO.10妈妈教育孩子的6个细节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守时,就是守住你的诚信根基

别让孩子囿于自己的天地

将挫折变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再富也要“苦”孩子

不要可怜,为自己负责

NO.11提高孩子竞争力的“13个法宝”

专注——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承受——学会承受外部压力

挑战——鼓起勇气攀上胜利的高峰

分辨——是非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合作——培养团队作战的能力

口才——舌灿莲花,成就美好人生

反思——让孩子不犯相同的错误

输赢——正确面对胜利和失败

沟通——猜疑与对抗的溶解剂

亲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责任——胜于能力的竞争力

应变——让思想冲破牢笼

NO.12让孩子爱上学习

不做“高压”妈妈

找到俘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不给孩子“贴标签”

适时采用“牧羊式”教育

巧设“陷阱”,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化劣势为优势: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NO.13给时间让孩子好好娱乐

给孩子一个好环境,让他玩个痛快

因势利导,寓教于乐

让孩子不再“一网情深”

点燃孩子的想象力

做孩子的学习榜样

及时用“后果”来督促他

及时表扬孩子的“爱学习”

培养“自我管理”是根本

NO.14培养孩子的“特长”

做孩子的慧眼“伯乐”

维护孩子的进取兴趣

顺水推舟,做“有效地”偏科

不让孩子的热情“酣睡”

未雨绸缪,从“长处”抓起

NO.15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身教课:合格妈妈,优秀孩子的开始

沟通课: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了解

责任课:妈妈是水,孩子才是前进的舵

批评课: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航道

表扬课:不要吝啬赞美的话语

幸福课:栽植一颗“向日葵”,收获积极的人生

爱心课: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成功课:种下优良的种子,长出丰硕的果实

最伤孩子心的26句话

1、滚!

2、烦人!

3、你考这么多就够了??

4、“1、2、3”不然我就打了啊!

5、再粗心,你试试!

6、这次考得不错,你可别骄傲!

7、我们是不行了,就看你了,孩子!”

8、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呀!”“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9、小祖宗,算妈妈求你还不行吗?

10、没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11、还敢顶嘴,反了你了!

12、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13、屁股痒了是不是?

14、这么大了,一点出息也不长!

15、你考不好,对得起我吗?

16、不好好学习,就像小要饭的一样了!

17、你简直笨得像猪一样!

18、等你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19、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

20、好了,我再也不管你了!

21、你看人家###!

22、我快被你气死了!

23、这日子没法过了!

24、你怎么总是跟好人不一样?

25、看你爸爸回来不扒你的皮!

26、我活着真没意思,养了你这么不听话的儿子!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新西兰 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

日本 TsukuBa儿子2岁半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韩国家长惩罚有新招:没收孩子的手机!

对于那些任性不听话的孩子们,作为惩罚,父母如果不希望使用体罚或者把他们和活章鱼一起关进衣橱的话,可以考虑没收孩子们的手机。

韩国一家广告公司的研究表明,手机现在已成为韩国青少年最钟爱的私人用品,没收他们的手机无异于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Cheil Communication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13到15岁的青少年,有77.5%认为手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装备,对16到18岁的年龄阶段,这一数字是76.7%。

调查表明如果失去手机,青少年会感到孤独无助。没收他们的手机,将是一种很有效的惩罚。

美国家长的法宝:“计时隔离”

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常用一种叫做“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例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让他独自呆上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孩子对此是非常敏感的。

这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可以缓解大人和孩子的紧张气氛,使孩子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对父母的9个要求

1、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让我慢些走,以便能跟上您。

2.我的眼睛并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我还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3.家务总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您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奇闻,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

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感觉要敏感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5.我是“上帝”赐给您的一件特别的礼物。请爱护我,抱我,要经常训教我应做的运动,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的礼貌。6.我需要您不断地鼓励,不要经常严肃地批评和威吓。但要记住,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不要批评我本人。

7.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有关的事情,允许我做错事或不成功,以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随心所欲地、正确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之路。8.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相比较。

9.不要怕我同您一起去度周末,小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从小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培养孩子履行诺言的习惯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合理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不依赖的好习惯。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正确地向孩子许诺,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言而有信的榜样呢?专家们建议父母,许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尊重孩子,做到言而有信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就不重视,无论能否兑现都不在意。在孩子的眼里,守信用是最重要的。孩子有时会抱怨说大人说话不算数,只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把握许诺的次数

许诺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控制能力差,许诺可以多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许诺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不可胡乱许诺

父母的承诺必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不在孩子面前夸口,胡乱许诺。承诺太多而又不能兑现,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还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应该提出的要求,这时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样就会让孩子渐渐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应增加精神许诺的比重

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可尽量多地使许诺与有意义的活动相连,如许诺给孩子买书籍,带孩子去看画展、旅游等,既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

积极应对诺言不能兑现的结果

当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孩子感到失望、委屈时,父母不可强迫孩子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孩子暂时无法谅解,也不能用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允许孩子发牢骚、表示不满。有时,孩子只是因为已经把事情讲给同学朋友,怕没有面子而生气,只是一时的言行过激。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也只有说话算话的父母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才能避免因孩子说谎而头疼的事情发生。

这样批评孩子,你错了

任凭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

A妈妈看到孩子在厨房玩碗筷时,如果自己心情不错,就会很随和地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但在她很忙的时候,她就大声朝孩子嚷嚷:“赶紧放下!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会打碎的!”

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这样也最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一个好妈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是心情舒畅的。如果是对孩子危险的事情,要严肃地、明确地告诉孩子。

不问原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

B妈妈的儿子爬上椅子去拿高处的剪刀,妈妈马上对儿子说:“快给我下来,你在干什么?”然后,一边责备孩子,一边把他拉到门外,“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妈妈应该为孩子准备一把他专用的安全剪刀,鼓励孩子学习使用安全剪刀的方法,只要孩子在摆弄剪刀的时候,妈妈在一边看着,孩子就不会有大危险。

不分时间、场合的批评

C妈妈的儿子和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因为急于出来忘了穿外套,被追出来的妈妈一通责骂。这种不分时间、场合的批评,让孩子很不能接受,亲子关系也因此恶化。

贴标签、翻旧帐的批评

D爸爸的儿子因为做错了一道题,爸爸就随口说孩子笨,还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威吓式的批评

E妈妈的女儿把玩过的玩具随便一放,又去玩其他玩具了。妈妈假装要把这些乱放的玩具拿出去全扔了,对女儿说:“你不整理我就全扔掉!”整理收拾自己的东西对大人来说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孩子更加耐心一些。用“扔掉”之类的威胁其实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只是说说而已。

边动手,边动口

F爸爸的儿子非常调皮,爸爸养成了边动手,边动口的习惯,他总是一边打儿子,一边朝儿子嚷嚷。于是,不久之后儿子也学会了打人,在幼儿园里把小伙伴给打了„„

喋喋不休的批评

G妈妈的儿子吵着要在睡觉前吃糖,妈妈生气了:“都睡觉了,还吃糖,你这个孩子真难缠!把手里的糖给我放下!你到底听不听我的话„„”

上一篇:湿地公园设计任务书例子下一篇:小学教科研整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