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2024-04-11

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通用6篇)

篇1: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摘 要:父母在子女婚恋过程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会不同程度地对子女的婚姻产生影响。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干预均会对子女的婚恋心理产生影响;由于自身人格不独立,父母往往对子女婚恋过分干预而不顾虑对方的独立性。因此,在解决子女婚恋问题时,父母和子女应充分运用哲学思辨的思考方式,尊重子女人格的独立性,将其观点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建议;而子女则应将父母的观点加以思考并进行融合改造,最终达到共同的目的――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关键词:父母;子女婚恋;哲学思辨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99-02

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追溯到原始时代,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物的本能,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结婚不仅是两个个体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中国古代倡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具有决定权。在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人们有了自由选择结婚对象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子女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结婚对象。父母在子女择偶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主观的也有的是客观的,有的是有意识的而有的是无意识的。在现实生活中,子女一旦到了适婚年龄,父母安排相亲、找亲戚朋友拉红线的现象数见不鲜[1]。近年来,由于婚恋观存在分歧,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冲突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父母对子女婚恋心理上具体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以及我们应如何应对?本文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了参考意见。

一、父母对子女婚恋心理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婚恋心理的影响有三种,分别为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其婚恋的干预。父母的身教示范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当中,父母的婚姻模式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被子女内化,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影响子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子女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内化因素的影响。由于父母自身人格不独立不完整,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度低,导致父母对子女的婚恋进行直接干预。

(一)父母的婚姻模式

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子女的婚恋具有极为重要的预测作用[2],父母的亲密关系直接影响子女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若父母婚姻关系良好,子女妥善处理婚恋中所出现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更强,从而拥有持久而稳定的亲密关系。相反,若父母关系不良、高度冲突,子女就无法通过父母学到处理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同时,子女会根据父母的婚姻状况和婚姻模式形成对婚姻的认知地图。父母的婚姻状态也会影响子女对婚姻的信心,如果父母婚姻关系和谐,那么子女就会积极对待婚恋中所出现的问题,子女通过感知和学习父母的模式来构建自己对婚姻的认知地图。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父母相处模式越相似,两个人的认知地图就交集越大,需要磨合的地方就越少,越容易达成共识。如果认知地图的交集较小,那么双方需要拓展自己的认知地图,学习新的沟通、相处和应对方式,增加两个人的共同点,从而增进双方的理解。随着共识增加,双方的关系就会逐渐稳定下来,进而形成动态平衡,摩擦和矛盾也会在关系中逐步解决。在亲密关系初期,恋人间可能会产生退行,互动模式会表现为与父母最初的关系互动模式。这个时期会出现双方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的情况,但这是个人自我修复和成长的机会,也是双方关系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双方关系会达到一个更加和谐、稳固与健康的阶段。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将“内在小孩”或者“内在父母”投射到伴侣身上,企图在关系中重复体验自身熟悉的相处模式。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双方从原生家庭系统逐渐分离,向二人同一系统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双方携带着原来系统中的旧有模式进入新的关系,在调整后逐步形成新的平衡。

(二)教养方式

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社会发展,不良的教养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从人生发展来说童年经历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在家庭中进行最先和基本的社会化。随着中国独生子女化,父母对子女出现过度保护倾向。然而过度保护下的子女将会在婚恋关系中缺乏自信心,感到无所适从。若家长对子女过度控制,那么子女在应独立成长的时期将缺乏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机会,自我意识的形成将受到阻碍。长期生活在控制型家庭中,过度的控制将使得子女变得依赖性强,逐步丧失独立性、自主性。然而,当个体身心发育成熟的时候,会产生爱的需求,此时如果父母的期望和自身恋爱发展需求不一致,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不管是顺从还是反抗,内心都会产生痛苦。

(三)父母干预

父母干预会对子女婚恋产生非常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父母过度干预子女婚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中国家长人格不独立,即不具备独立、完整与自由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的体现是彼此依附,相互干涉,情感牵连度非常高,而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度非常低。中国家长的不独立,即某方必须依附某方,造成了对另一方的剥夺,同时也造成了对个体人性的损害,即人格完整性的缺失。我们发现,许多年轻人在有孩子之前经常在朋友圈上传自己的照片,但在有了孩子后,朋友圈的照片几乎全部是孩子的照片。在子女成年后,父母往往不尊重子女的独立性而给予对方意见(即“好”“关爱”等等),同时自己也没有自我人格。父母强硬地干预不仅会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加强子女的逆反心理而不会拆散双方。在没有外来强制干预与意外的情况下,子女能更理性客观地思考自己的需求。父母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后果是失去与子女更多的相处和交流的机会,不能为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应对方式

美国著名哲学家elbert hubbard曾说:“人们之所以无知,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自己的见解,满足于自己的知识范围。”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有价值观的,在刚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我们对事物没有任何既定的观点、见解或者评判标准,但是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果我们试图把对事物的见解、观点都写出来,可能穷尽一生也写不完。有些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有些却会蒙蔽我们,使我们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人们对于对象“好”与“不好”的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包括世俗眼光、“面子”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哲学思辨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思考能够评判我们观点的质量和价值,思辨则是其中最佳的思维方式。思辨是指用理性的评判标准,对观念或者陈述系统性的评估或构想。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意见是需要采纳听取的,但是并不意味直接照搬他们的观点。子女在听取父母意见的同时,需要思考这些观点是否值得被我们接受,如果有很好的理由,那么这个观念就值得相信或者接受。对父母而言,这个方法同样适用。父母在倾听子女观点的时候,要进行思考再做判断,不要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思辨的核心在于观念是否值得被我们接受,而不在于观念形成的原因。如果我们的理由越充分,那么这个观念的可信度就越高。思辨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包括技术、态度以及原则的标准。通过这套标准,我们可以评估我们的观念是否具有合理的理由支撑。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希望它们能够正确地引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思辨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办法。

三、结论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根本不值得存在。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对很多事物并不了解,这令人感到沮丧,但若觉察不到自己的无知反而狂妄自大,这更令人可悲。研究者称其为双边无知效应(double-edged ignorance)。人们往往选择相信所听到的论断,因为那些观点已经有人认同或者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己的认知。但这种随波逐流将会使我们对生活失去控制,甚至失去自由。如果一个人被动地将自己的父母、文化或者老师的观点全盘照搬,而没有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思考,那么这些观点并不能真正为之所用。此时如果用这些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观念指导自己做选择、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观念将会成为掌控自己生活的主宰者,而人本身却会成为被奴役者。事实上,只有把这些观点结合自身现实情况进行融合改造,这些观点才能真正属于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过程是一个审视自身生活的过程,因为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走向,否则我们将失去一个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机会。因此,在面对子女婚恋问题时,父母应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见,将其观点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建议;而子女则应将父母的观点加以思考并进行融合改造,最终达到共同的目的――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2: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作者:杨艳霞

摘要:儿童期是人生的奠基期,是对孩子善良人格和诚实等优秀品质进行培养和造就的关键时期。交互作用理论的创立者伯恩说过: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王子或公主,后来在父母的亲吻中成了青蛙。换言之,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这个阶段中,家庭的教养方式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小就应使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一、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分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四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溺爱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二、各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培养的是”奴才”.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个案描述:磊磊,十岁,小学三年级,邻居家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水平较好,都是个体户,因为是自己勤劳致富,本身比较优秀,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平时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兴趣班一大堆,对孩子总是很苛刻,磊磊与同龄的小孩比起来显得十分内向,让人感觉总是怯生生的,与人交谈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专制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经常以打骂、体罚来使孩子就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为越轨的大多数儿童与这类父母有关, 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个案描述:天天,长得非常聪明可爱,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管的很少,乖的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疼爱,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让人头疼,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简直就是家庭物品粉碎机,家里电脑多次遭他“袭击”,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有天生的破坏性,被发现做错事时道歉态度之诚恳令人感动,可是再次犯错的速度更是惊人。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也有许多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二)父母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个案描述:西西,五岁,表姐家的小孩,聪明活泼可爱有同情心,小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写字、画画、跳舞都很优秀,做起事情来有模有样。西西从小由父母自己亲自教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平时对待孩子给予十分平等的地位,学什么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说“我要学”才进行培养,并且特别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帮助,对孩子有一定的纪律和要求,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如家里买车选什么颜色啊,给爷爷买什么生日礼物啊等等。

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易于形成健全的个性,身心发展都会比较健全,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可以这样认为,与民主型父母对应的是性格积极、友好的幼儿。

(三)父母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个案描述:裕轩,八岁,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父母都是独生子,又因为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长辈的宠爱与娇纵可想而知。大半夜要想吃肯德基就打的带过去,在家里砸掉东西外婆还说好叫他继续砸。在班上捣乱发脾气是正常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欺负别人,骂脏话更是不在话下,可一旁的妈妈却笑眯眯的看着,毫不制止„„

长期的溺爱型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形成极度懒惰的作风,自理能力极差,养成对旁人指手划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求进取,不努力的不良个性。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

三、总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母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老师,老师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又要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学习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崇尚民主,反对专制和放任。只有作为幼儿的抚育者和教养者多给幼儿创造鼓励的、公平的、安全的、赞许的环境,注意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真实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当的时机对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儿的性格才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完整人格儿童!

[参考文献]:

篇3: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 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身心健康、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 家庭作为一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地, 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是根源性的, 心理资本每一个组成因子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家庭密不可分。但是由于对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加上家庭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因此家庭究竟是怎样对心理资本产生影响的, 目前还没有直接的研究将其揭示出来。

而在家庭系统中,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家庭影响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个体的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3,4,5]同时, 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家庭系统中形成的另一种重要的“内部工作模型”———成人依恋对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均存在影响。[6,7,8]由于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是构成心理资本的四大元素, 而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成人依恋又都对其存在影响, 由此可以推知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会对心理资本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企业员工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以及心理资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产生的具体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我们在四川、重庆、江苏、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企业中, 随机发放网络问卷400份, 问卷均采用统一指导语。回收有效问卷325份, 问卷回收率为81.25%, 其中男性135人, 女性190人。

(二) 测评工具

1.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S-EMBU-C) 。该问卷是由蒋奖、鲁峥嵘等在Arrindell等人 (1999) 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的基础上修订的中文版。本问卷共有42个题目, 采用4点评定法计分, 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两部分, 每部分21题, 题目一致且都有三个维度: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

2.成人依恋量表 (AAS) 。该问卷由吴薇莉、张伟等人修订。该量表有三个分量表, 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 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 共18个条目, 采用五级评分法计分。

3.心理资本问卷 (PCQ-24) 。该问卷由Luthans等编制, 李超平翻译。问卷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4个维度, 共24个题目, 采用6点评定法记分。在本研究中心理资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 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794、0.792、0.793、0.787。

(三)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父母教养方式在心理资本不同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根据员工在心理资本问卷上的得分, 前27%被划分为高分组, 后27%被划分为低分组。将心理资本划分为高低两种水平后, 我们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 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1。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父亲拒绝、母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这三个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的低分组得分要高于心理资本水平的高分组, 且它们之间的差异分别在父亲拒绝的0.01水平上, 母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的0.05水平上, 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 在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这两个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的低分组得分要低于心理资本水平高分组, 且差异均在0.001水平上, 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母亲过度保护这一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低分组和心理资本水平高分组得分之间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我们先根据员工在成人依恋量表上亲近依赖维度和焦虑维度的不同得分将成人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 然后对这四种依恋类型的员工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在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对依恋类型进行Scheffe事后检验发现:安全型依恋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要显著高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 而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三种依恋类型员工之间的心理资本水平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的具体影响, 我们对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以及心理资本的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3。

注:*在0.05 (双侧)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1 (双侧)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及成人依恋关系的各因子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心理资本的自信/自我效能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和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希望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过度保护和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韧性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乐观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母亲拒绝以及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而心理资本则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二)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以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关系中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 以心理资本的各因子及心理资本总体为因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4。

由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焦虑、母亲情感温暖和亲近对企业员工自信/自我效能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为13.1%~19.8%。焦虑与母亲情感温暖对企业员工的希望、韧性和乐观因子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依次为11.7%~14.3%、11.1%~13.9%和10.3%~17.6%。而对于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 焦虑、母亲情感温暖和亲近因子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为17.2%~24.5%。

三、讨论

(一)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关系

从表3呈现的结果来看, 对自信/自我效能来说, 父亲的拒绝会对其产生负向影响, 而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则会对它产生正向影响, 这与答会明[9]的研究结论一致。

希望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 这一结论证实了李小梅[10]等人对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研究中提到的在支持型的家庭环境中, 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资源可以增强患者的希望水平的论述。同时Snyder[11]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认为, 希望包含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 其中路径思维既包括个体构想出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能力, 也包括个体对自身这种能力的信念和认知。而在本研究中发现, 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希望呈显著负相关, 据此可以推测:父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子女构建自身发掘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的能力的信念和认知的机会, 从而对其希望水平造成负向影响。

Bull[12]等人对英国精英板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韧性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之一。而在本研究中, 对企业员工父母教养方式与韧性的相关分析也表明, 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韧性有显著正相关。这也再次证明, 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会对韧性产生影响。

而对于乐观因子来说, D.R.Baldwin[13]曾做的相关研究表明, 权威型教养方式同青年期高水平的乐观呈显著的正相关,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不存在这种正相关。而通常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属于情感上易于接受的温暖教养方式, 而专制型的父母则倾向于冷漠和拒绝。而本研究的相关分析亦表明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 这与D.R.Baldwin的研究相吻合, 同时本研究还证明, 父母亲的拒绝对乐观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 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关系

在成人依恋量表中, 亲近和依赖因子代表的是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中的他人模型, 而焦虑因子代表的是内部工作模型中的自我模型。根据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的不同, 成人依恋被划分为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在本研究中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均与成人依恋关系中的焦虑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这意味着心理资本四大因子水平高的个体都拥有相对积极的自我模型, 而其中希望、韧性、乐观均与亲近和依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但自信/自我效能仅与亲近维度呈正相关, 与依赖维度的相关则不显著。这说明希望、韧性、乐观水平高的个体都有相对积极的他人模型, 但自信却并不一定, 这刚好印证了李同归[14]等人在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 拒绝型 (积极的个人模型, 消极的他人模型) 的个体, 虽然不能很好地建立他人模型, 寻求他人支持的动机也较低, 但仍然表现出独立、自信等特征。

(三)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心理资本由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大因子构成, 对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表明,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所有维度中, 母亲的情感温暖对这四大因子的预测作用最明显, 这说明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温暖情感对其心理资本的成长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在成人依恋关系的三大维度中焦虑对这四大因子皆具有相当大的预测作用, 说明在高水平的心理资本背后一个积极的自我模型是极其重要的, 而且焦虑因子的解释率远远高于母亲的情感温暖, 这提示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自我模型实现心理资本水平的有效提升, 从而减轻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资本的消极影响。

四、结论

1.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心理资本水平更高的员工, 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更多倾向于情感温暖, 而更少倾向于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 心理资本水平偏低的员工则相反。其中母亲的过度保护对员工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2.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与成人依恋有关。成人依恋类型属于安全型的员工, 其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员工, 而成人依恋类型属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的员工之间的心理资本水平则没有明显差异。

3.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关系的所有因子中, 母亲的情感温暖、亲近和焦虑因子对心理资本有显著预测作用, 累加解释率为24.5%。由此可知, 企业员工的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其心理资本有重要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S-EMBU-C) 、成人依恋量表 (AAS) 、心理资本问卷 (PCQ-24) 在四川、重庆、江苏、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企业中随机抽取了400名员工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成人依恋关系中的亲近和依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成人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和成人依恋关系中的亲近和焦虑因子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预测作用, 焦虑因子的单独解释率达到17.2%。因此,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

篇4: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离婚率正有不断上升之趋势,这种婚变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成为一种严重的恶性心理刺激。他们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也有小部分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导致学业落后,品德不良,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父母的离异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有些小学生会发生性格上的改变,甚至会出现心理上的障碍或疾病。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

一、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现状

父母离异给小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直接的。对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的理解决定儿童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儿童的社会文化关系产生了变化,如果他们没能及时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继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1.情绪不稳定,波动幅度大

在离异家庭中,人际关系是多变的。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时刻承受着情感上大起大落的冲击。孩子的情绪表现为十分烦躁、易怒、爱哭、情绪十分低落,经常发呆。

2.消极心理占主导地位

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破碎使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普遍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极易产生强烈的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甚至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

3.情感适应过程比较长

由于婚变给离异家庭子女造成的心理危机一般不会短期内消除,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小学生很难适应或者无法适应当下的生活,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父母离婚带来的生活上的影响。

二、父母离异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

据调查,父母离异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0%以上,超过同类群体的3~5倍。家庭环境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尤为重要。离异家庭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享受不到正常孩子所能享受的完整的父母之爱,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1.智力发展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水平差、智商低、学习成绩落后。一般离异家庭的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难以持久,观察问题不仔细,记忆力差。父母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是无法互相替代的,而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受离异家庭中的父母角色缺失的影响的。

2.情绪情感方面

父母离婚、家庭解体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温馨的家庭环境。离异家庭中的小学生突然失去了父母的爱,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感到无法适应,继而变得抑郁、惊恐不安。他们对人怀有敌意,并且不信任人,自我封闭,更不愿与人进行情感交流,遇事易怒、冷漠,稍不如意就采取过激行为来发泄心中长期压抑的不满,做事不考虑后果。

3.社会适应性方面

离异家庭小学生社会性不良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家庭关系失调是造成这种社会适应不良的主要的原因,在一个由夫妻和子女构成的三角家庭关系系统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家庭结构的破裂,从而使家庭关系失调。而小学生在社会中与人之间的交往水平、互助水平和评价水平降低恰恰是由家庭关系的失调带来的家庭气氛沉闷所致。

4.性格发展方面

离异家庭的小学生比完整家庭中的小学生更易形成自卑、孤僻、懦弱、粗暴等性格特点。他们怕被人笑话,为父母离婚感到羞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和不幸。他们的思想、行为比较固执,不愿意信任别人,常把别人的劝说、好意或中性态度误解为恶意,认为世界上的坏人多,对侮辱、伤害耿耿于怀。

三、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的偏见,周遭的议论和评价都会在这些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感,这种社会环境给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暗示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无论在财力还是物力、人力等方面,都难以完全顾及日益增多的离异家庭的需求,导致社会救助不利。

2.家庭因素的影响

人类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是孩子时期,这个时期会影响每个人的今后一生。而在小学生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可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标杆,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离异,对子女在小学时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说过:“离婚问题是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

3.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并不是所有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一些学生可能在逆境中直面人生,自立自强,但也有离异家庭的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父母的离异,想法和行为也比较极端,受到生活变化的冲击,他们不善于调节和宣泄,大多选择消极的抵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现实,认为人生没有美满和幸福可言,出现价值偏差。

四、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指导策略

离异家庭小学生主要存在着不良心理表现为自卑、孤僻、厌学、逆反等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现象会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严重地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异家庭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受到了直接的抑制和妨碍。因此,必须重视身处离异家庭中的小学生群体,这不仅关系到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的前途,而且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在操纵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国家的命运。”

(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即使父母离异,只要父母关系和谐,就不会传递给孩子紧张情绪,要尽可能地减少小学生的惊恐、困惑、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继而才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性格孤僻暴躁。

(2)夫妻离异后,应该采用共同抚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共同抚养一方面是法律意义上的共同抚养,而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子女明白,自己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失去其中一方,要让孩子知道爸妈永远都爱自己,不会离开自己。

(3)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父母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充分意识到离异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不能牵扯到子女,学会冷静处理双方矛盾和问题,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就学校而言,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以及关注,温暖离异家庭中的小学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父母离异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的破裂,尤其需要更多的爱来弥补充实。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开朗活泼的学习生活。

(1)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发挥隐性课程作用,重视个体性格和意志的培养和熏陶。

(2)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帮助小学生建立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主动关心别人,大胆表现自己。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喜玩好玩的天性,活动中对这些孩子加以指导,给予关注,使他们感受人生的美好,从而敞开心扉,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要给以心理个别辅导与咨询,逐步渗透正确的思想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学生的心理压力,给予其心理支持。

3.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离异家庭小学生的成长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健全社区互助网络,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对社区人文环境与人群对离异家庭及其子女的认识进行改善,减少歧视,减轻离异家庭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负担。社区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成长加以关注,对离异家庭施以关怀和帮助,对孩子们的自尊心加以保护,勿歧视,勿冷落。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也是必要的,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导致离异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开展了各种活动来帮助离异家庭小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课程把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帮助离异家庭子女健康发展。

篇5: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意抽取的方式选择了某高中高二年级的100名高中生,并且将其作为本次测试的全体对象。对于调研问卷的回收率可达100%。在本次选择的测试对象中,共有60名女生以及40名男生,测试对象平均年龄17岁。开始正式测试之前,研究人员对此制作了相关的测试量表,可以将其称为心理健康量表,借助测评量表的方式来评估高中生现有的真实心理状态。对于整个量表可以将其分成50个测评项目以及7个分量因子,其中的分量因子涉及高中生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敏锐度、心理强迫症状、情绪波动状况、心理失衡状况、敌对情绪、偏执情绪以及学习压力。从父母教养倾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分成情感理解与关爱、严厉惩戒、否认与拒绝、过度溺爱与干涉、过分保护的5个不同层次。经过测试之后,在电脑中录入本次测试获得的.结论,然后针对其中的各项数值予以处理并且开展分析。

二、具体研究结果

从心理健康的视角来看,在本次接受心理测评的全体高中生中,40%的测评对象拥有优良的心理状况,而其余60%的高二学生都表现为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的60%高中生中,10%的高二学生很容易表现为偏执心理,15%的高二学生觉得自身无法妥善处理与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而其余高中生经常呈现抑郁灰心、焦躁紧张、过分敏感或者压力感较大等心理问题。在划分测试等级的前提下可以得知,现阶段多数高中生实质上并不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准,再加上高中生本身承受着较重的应试压力,很多高二学生有出现心理疾病的倾向。从教养倾向角度看,父母在对待高二学生时表现出来的教养倾向包含了如下层面:在此次调研中,30%的高二学生父母能够在平日生活中关爱并且理解孩子,经常与其沟通并且倾听其内心困惑。在遇到敏感度较高的生活问题以及学习问题时,父母对此也能持有平和与冷静的心态,认真与孩子进行沟通。此外,50%的父母针对高中生持有过度苛责或者过度干涉的心态,不许高中生拥有自身的隐私或者其他个人空间;而20%的父母经常会严厉斥责孩子,以至于引发了高中生较强的叛逆心态。

三、归纳得出结论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现阶段的高中生整体上表现为欠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接受调研的高二学生中,仅有40%左右的高中生符合最根本的心理健康指标。除此以外,多数高中生在平日生活以及日常学习时都承受着较重的情绪压力,因而表现为偏执、过分焦虑以及强迫症等多种多样的不良心态。高中生本身处在特殊成长期,身心并没有真正实现成熟。在此阶段中,很多高中生都呈现亚健康的不良心态,甚至由此而引发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与此同时,现阶段多数高中生很难获得自身所需的自由时间。受到沉重压力带来的影响,高中生经常觉得压抑很久的压力很难予以释放,进而产生了典型性的焦虑心态或者抑郁症状。子女是否拥有健全人格以及优良性格,直接决定于父母为其提供的教养方式。这是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正确,与高中生本身的心态与情绪都具有内在联系。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如果倾向于选择拒绝式、否认式或者斥责式的对待方式,青少年将会觉得自身承受了过重的压力,进而出现抑郁或者逆反。反之,父母在对待特殊成长期的高中生时如果能经常沟通,深刻体会高中生自身的内心困惑并且给予关爱与帮扶,则高中生将会保持乐观与坚韧的良好心态,同时也不至于走向偏执。除此以外父母还应当注意:高中生内心潜在的逆反心态相对严重,因而作为父母在平日生活中不要予以过度干涉,而是应当倾向于理解与疏导。因此归纳可得如下结论:新时期的高中生之所以呈现多样化的不良心理倾向,根源不仅在于日益增大的应试压力,同时也来源于父母长期以来对其持有的不良教养倾向。由此可见,父母如果能在平日生活中给予青少年更多认同与理解,那么就能从源头入手来消除高中生自身的某些偏执情绪,确保高中生都能拥有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李天然,王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教育研究,,37(10):113-122.

[2]叶英姿,兰景艺,胡思丁等.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OL].浙江预防医学,2016,28(02):162-164.

[3]董文婷,熊俊梅,王艳红.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01):88-91.

[4]陶君.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34(11):1333-1335.

篇6:现中学生对父母的心理

《理解父母 感恩父母》

授课班级 :七年级1班

永靖九中

汪精芳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交流感受,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感悟父母的厚爱。

2、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收集感恩父母的故事、诗歌、到诗歌朗诵等,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为主,教师只做适当点拨引导。

3、课程的实施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努力构建开放式、构建式课堂体系。

活动目标:

1、重温父母厚爱,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感。

2、通过调查、互动,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达到教育的意义。

3、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合作意识,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成就感。活动重难点:触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学会歌曲《感恩的心》、《天亮了》,搜集这两首歌曲背后真实的故事

诗朗诵《感恩》

教师准备:上网搜集图片、音乐等资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华美德---孝》

2、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手语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学生起立一起唱。

3、让一位学生动情的讲述《感恩的心》背后真实的故事,感恩父母。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旋律、感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受到触动。

三、调查互动: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你与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你从哪件事上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慈爱)

小结:我想再给大家几个小时也说不完父母对我们的爱。的确,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点点滴滴的爱。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啊!多么博大而又深沉的父爱啊!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了太多父母的心血!

2、你们有谁曾被父母责备、批评或打骂?谁来说说因为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批评或打骂你了?说说当时的心理感受。(严爱)老师引导和分析。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而孩子们往往只知道“慈爱”而不懂得“严爱”,像刚才这几名同学举的例子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严爱。在严爱来临时我们产生了敌对的情绪,以为那不

叫爱。其实我们错了。严是爱,松是害。爱之越深,恨之越切。这种严爱何尝不寄予着父母对我们更深的期盼呢!

四、问卷调查:

1、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2、上初中以来经常和爸爸妈妈聊天吗?

3、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4、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5、你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教师小结:

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手指示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五、讲故事——让师生的心灵受到再一次的震撼。、1、让学生讲述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背后的真实故事。

2、聆听歌曲《天亮了》

六、欣赏图片,重温厚爱

七、感恩方法大奉献:

(一)讨论交流:大家谈谈应该怎样感恩父母?

全班分两大组比赛,把汇总的结果派代表写在白板上,看哪一组写的最多最好。教师归纳总结 :

1.听父母的话,不顶撞父母,接受劝告。2.对父母有礼貌。

3、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随便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

4、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5、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6、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7、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8、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9、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二)观看图片——孝心和爱心

(三)朗诵诗歌《感恩》让爱升华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很高兴地看见通过这堂课同学们都受到了启发,能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和不易,感受到了来自父母深沉而无私的爱。希望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后,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健康,长寿!

八、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向爸爸妈妈诉说心里话

永靖九中

上一篇:求是下一篇:日本北亚大学留学招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