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2024-04-30

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精选7篇)

篇1: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先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实施教学目标。它对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是一种革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上述教学又明显露出许多局限性。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它似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着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阻碍着学生思维、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极为不利。离开了教师,学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说不出独到的见解,提不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我认为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小学生天生就有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总爱“打破沙锅”。但,那些发现往往是浅层次的,无序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优势,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从感知、感悟、鉴赏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感知层面

感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浅层面,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进行思考。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

1.紧扣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如初学《草船借箭》时,学生提出:(1)谁向谁借箭?(2)是怎样借箭的?(3)借到没有?又如初学《狱中联欢》时,学生提出:(1)监狱中怎么可以开联欢会?(2)有哪些人参加了联欢会?各表演了什么节目?

2.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时代背景、事情的前因后果等,它能促使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如初学《长征》时,学生提出:(1)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长征的?(2)长征途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3)长征胜利没有?

3.体会作者的创作方法。创作方法主要包括写作顺序、表现手法、修辞等,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有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初学《白杨》时,学生提出:(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才能为进一步发现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学生是很难有所发现的,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二、感悟层面

感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层面,它是学生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而获得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理性认识。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可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结等为突破口,深入探究,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1.立足于自我困惑。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它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学生提出:(1)课文主要写的并不是爬山虎,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2)让我十五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夏天变长了。是什么意思?(3)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是什么意思?(4)作者为何两次描写满墙的爬山虎?

2.钟情于千千情结。情感总是与认知相互交织在一起,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痛恨……教师应善于捕捉锲机,引导学生抒怀。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心潮澎湃,有的说:“我十分激动!”有的说:“我悲痛万分!”有的说:“我惭愧极了!”有的说:“我无比痛恨!”我紧接着有引导:“你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思考之中。

三、鉴赏层面

鉴赏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高级层面,它是人们对一个美好事物进行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形象、情操等。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可将欣赏和批判为立足点进行思考。在鉴赏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持续发展。

1.引导欣赏。欣赏就是感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它有利于学生吸取课文的精华,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成功之处进行思考,学会欣赏。如学完《落花生》后,学生提出:(1)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抓住议花生详细描述,突出了重点。(2)作者拿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相比,鲜明地表现了花生默默无闻的可贵之处。(3)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了各个人物的形象。(4)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即借花生的品质表明自己的心迹。

2.鼓励批判。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出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它是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评判教材。它有利于学生不迷信教材,批判性地学习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课文的不足。如学完《穷人》后,学生指出:第二小节桑娜的沉思中,用“她”不合理,应改为第一人称“我”。学完《草原》后,学生提出:作者表现了草原人民好客,但只选择了大人,代表的面不广,应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学完《鸟的天堂》后,学生提出:作者十分喜爱鸟的天堂,结尾却只写感到有一点儿留恋,不太恰当。学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学生提出:课文开头写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而后面写我扭转头一看和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敌人并没有发现,不太真实。当然,学生的批判可能还很稚嫩,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应先给予赞赏,再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形成争论。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

让学生发现问题,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然而,只有当发现的问题被提出时,一切才能成为可能。否则,那仅仅是发现而已。如流星,似闪电,再亮也只是瞬间,缺乏永恒的价值。教学中,许多学生正是如此,他们虽有新的发现,但往往羞于提出。学生不敢提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自信,不能确定自己的发现是否有价值,担心由于不足而造成笑柄。特别是能力较低的学生,他们经历了较多的挫折,自卑感强,自然不敢轻易表述。因此,只要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创设言论自由的氛围,实现“对话”式教学,相信他们一定能敢于、勇于提出问题。

[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篇2: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多次与各品牌区域经理进行交流,我心想作为一方诸候的外派大员,行使着钦差大臣的权力,掌握着区域资源的生杀大权,这些手中握着人权,财权的区域经理,应该是人生得意之时,但很多区域经理却丝毫没有谈到人生的得意,相反说到最多的却是发泄满腹的抱怨。

“怨”区域促销资源太少,公司不给促销政策。

“怨”人员配置不合理,公司不给配置人员。

“怨”遗失战机,权力太小,想做,但审批层多,操作过程繁琐。

“怨”客户不理解、不配合、公司不支持。

“怨”不被理解,下属人员不配合,不能正确理解区域营销意图。

当然还有其它消极的一面,如何化消极为积极,应是各公司人力资源部所重视的,在这里结合我的实际操作经验,给各位战斗在一线同仁说一声别光冲锋,也要停下来研究一下战术是否正确,叫穷也要有叫穷的招数。

这些抱怨究其原因,是区域营销资源的浪费,或者说是没有将营销资源更好的利用。才会出现资源枯谒,一付江郎才进的形象。这种怨气的埋怨,积累,势必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调整,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对产品没有信心,对公司没有信心,对领导没有信心,对下属也没有信心,对客户也失去信心,最终只会与企业的发展背道而驰,

在拿到人力资源部的解聘书后,“仰天长叹,英雄自有归宿”。

但经实际调查后却发现,现实并非如其君所言,并由此引出我对区域营销资源的认知,以和各位同仁共勉。有时候区域营销资源往往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资源”促销资源太少,不是太少而是只停留在公司下达的促销资源上做文章,公司给什么做什么?给多少做多少?没有务实的做调研,没有认真的分析市场的潜量,拿不出能够说服领导的促销依据导致促销资源的枯竭。为此建议,首先要重新审视区域营销资源,做细致严密的市场调研后,对区域资源的配置,促销资源的使用,拿出切实可行的促销方案。但这个方案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该方案是否能够促进销量。2、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3、是否能够调动你所服务的客户以及下线客户的销售激情。4、是否能够让下属顺利的开展此项工作。5、公司营销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若是符合以上几点,相信你的促销方案就能够让上司慎重考虑,然后投入新的促销资源,进而拉动你区域的销售。因为你的区域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对公司的整体销量必定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6、品牌优势的挖掘:一线品牌要从若干方面来进行挖掘优势,切实将我们的优势展示出来,将品牌优势进行延伸和衍生出来,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营销资源的最大化。

二、“人力”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纳入资源中进行评估)

篇3: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一、字体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字体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自古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象征中华文明的汉字、代表西方文化的拉丁字母, 仍然是当下人类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象形表意功能的汉字具有直观和明确的特性, 体现着无与伦比的形式美感和文化特征;简约可塑的拉丁字体以其抽象特征传播于世界每个角落。这两大文字体系代表着东西方的文化意蕴在世界字体体系中争奇斗艳, 两者都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 成为设计师从事设计必备的元素。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字体设计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不少国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关注字体设计。美国Adobe公司、字体设计家协会, 意大利综合设计艺术学院的字体研究所, 波兰克拉夫美术学院, 日本字体设计协会等。在中国, 也有不少机构关注字体设计, 北大方正自2006年以来以成功举办六届中文字体设计大赛, 涌现出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如图1) , 各种字库字体不断展现汉字独特的魅力并被应用于视觉设计领域, 字体设计也成为中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标志、VI、包装、封面、书籍、广告、网页等形式中。而诸多形式则构成商品经济的视觉展示状态, 字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商业的传播。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不仅要注重质量, 还在乎形式是否美观。拿包装设计来说, 字体是包装中重要的元素符号。在商品的包装中, 可以没有图形, 但绝对不能没有文字, 商品的名称、宣传语、随文的恰当设计与编排不仅成为传达信息的手段, 也是构成商品视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二、字体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 不论是从事设计的设计师还是正在学习专业的学生, 只要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好字体设计, 可以说在设计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字体设计的创意与表现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应用, 字体设计意味着字体的创新和突破, 并打破原有的惯性特征, 积极探索创意的新形式。虽然现在各种电脑字库的出现使文字的表现空间拓宽了许多, 但富有个性的字体设计依然很贫乏,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字体创意的空间, 同时在专业教学上, 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字体如何打破常规, 如何进行创新, 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对字体设计而言, 独特的创意关乎到设计的成败,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字体设计的创意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其共同点都是设计者以设计对象为原点, 找出恰如其分的创意。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具备立意准确、突破常规两方面的条件。不论是经过组合的拉丁字母还是单个汉字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设计师在针对设计对象进行字体创意时, 先要明确所设计的字体本身的含义以及该字体用于设计对象的特定意义, 这是进行字体设计立意准确的先决条件。图2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为香港西武百货公司设计的标志。设计中取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字“SEIBU”的“S”为原型, 精妙准确、恰到好处地将太极的黑白双鱼与之同构, 使西武百货的企业理念与东方文化融为一体, 同时鱼与余同音, 又蕴含着年年有余的吉祥征兆。

字体设计的表现也与其他设计的设计一样, 也具有一定的设计法则, 拿汉字来讲, 由于形状、笔画、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它的变化范围。其首要任务是将笔画、结构加以灵活运用, 来达到设计变化的目的, 根据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加之汉字的审美规律, 设计师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视觉实验, 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对比、突变、添加、减省、互用、连接、断裂、残缺、重叠等等。好的设计不论怎么变化始终把握住了一条不变的原则, 即打破常规将设计对象个性化处理。图3是著名设计师王序先生为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六十周年设计的海报作品, 海报中主要元素是广岛、长崎两组汉字, 将两组汉字打破了正常书写的规范, 进行了残缺的夸张处理, 并以60张A4纸拼接来表现。这种实验性的尝试既扣主题, 又让人耳目一新,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字体设计的应用与拓展

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字体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在表达准确信息的同时也要求与设计对象和谐统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字体设计必须注重自身的应用性。字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设计准确表达给受众, 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构想。因此, 字体设计应避免繁琐, 将内容与设计形式统一起来, 在准确直观的基础上, 增强设计的艺术性, 避免过分追求视觉效果, 造成“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情况。字体设计可广泛应用于标志、VI、包装、封面、书籍、广告、网页等设计形式中, 其中, 字体用于标志、VI时, 强调字体符号化的图形概念及标准字的个性特征;字体用于包装时, 强调字体的设计与包装风格的协调一致及针对不同受众灵活多变的设计特征;字体设计用于书籍时, 强调书籍内容与设计形式的和谐统一;字体用于广告时, 强调商品名、广告语、各种随文的有机组合, 甚至也可将字体图形化扮演广告图形的角色, 如何行之有效的把品牌文化、内涵、功能等信息明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是其重任;字体用于网页设计时, 强调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的数码化特征, 各种新奇的表现效果成为可能。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 使人们进一步发现字体视觉化的功能及其所潜在的信息传达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 印刷媒体、材料媒介、电波媒介、光效媒介的出现与更迭, 更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空间, 字体设计应向着多角度多层面方向发展。在数字新媒介与纸媒介并行发展的当今时代, 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字体和图形、标识共同构成视觉传达的三大要素, 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表达最为直接的视觉符号。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能传播信息, 更是支撑设计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视觉传达,字体设计,创意,拓展,应用

参考文献

[1]丁玲.《浅谈字体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0 (09) .

篇4: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文化课 职业 发展

一、能力本位的内涵

能力本位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在60年代的师范教育改革中提出来的。当时,在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人们把对教育质量的不满归因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于是要求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能力。1967年,能力本位教育被提出来,用以取代传统学科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这种主张将对教师工作分析的结果具体化为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标准。能力本位教育的兴盛是本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与产业界强烈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相关联。当时的企业界普遍反映:现行的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不直接相关的现象十分严重,只注重知识与理论的获得,而非实际的操作能力。于是他们提出,学员在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是职业能力的体现。

从最初能力本位的提出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职业能力主要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是直接与显性的。现在,人们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单一层面,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化。如横向的有韩庆祥教授从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能力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力、审美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的总称;蒋乃平教授在研究国外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实践能力;姜大源则认为职业能力应该取决于三个方面,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纵向的是姜大源提出在前面三个横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而成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能力,即关键能力。“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结果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知识或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这种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的定位能力,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能力,常被称为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实际上就是职业的发展能力。

对职业教育的解释,《辞海》提出“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而国家教委职教中心所有关职业技术教育原理中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是使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由此,笔者认为,姜大源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涉及到的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更凸显了职业能力的本质。由江大源对职业能力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能力本位的能力不仅指工作中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只是专业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本位的能力是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2、这几种能力是一个有机体,不可分割的。三个能力要素的整合才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能力,即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决定个体在岗位发展变化时的应对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典型的1+1+1>3。

二、能力本位对文化课的要求

从能力本位的能力三位一体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需要掌握好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的实训课和的理论基础课。特别是在实训课上习得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构成专业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课作为这个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课是一只脚,文化课就是另一只脚,这只脚不可跛,更不可无,否则,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要么一瘸一拐,要么寸步难行。

首先,方法能力中的方法,包括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这里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问题,而这种综合素质,仅仅依靠专业课的培养是不够的。作为文化基础课,强调的就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以后立足于社会的一些基本的素养,包括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能力。比方说语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能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好的获取信息,从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个公民首要的是立足社会,然后才是工作和发展。语文能力正是普通公民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基础数学学习的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大谈数学无用论的时候,数学中的一些思维实际上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些人也许会质疑,中职文化课,如果从这些基础的角度出发的话,岂不是多此一举,九年义务教育不是已经把这些所谓的基本内容学过了吗?事实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要知道,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他们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应试教育中是一个失败者,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集中了一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即使是为了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也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职文化课还承担了给这批学生“补课”的任务,通过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让这批学生把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修完”的课补上去,这在客观层面也为国家的义务教育“做出了贡献”。

其次,社会能力中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它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语文学科中尤为突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它通过真善美来陶冶和提升人的情操,并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它另外还承载我们祖国文化的精髓,这些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内心,都是以后他们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养料”。

俆国庆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石伟平 俆国庆 著)中这么说,“在这一模式(任务模式——笔者注)中,普通文化课程仍然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门类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因为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他首先应当是国际的人,其次是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然后是某个特定工作组织的人,最后才是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因此,任务模式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包含把劳动者培养成国际的人、社会的人所需的普通文化知识,这对于发展社会共同的信念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以‘作为社会存在的劳动者’来审视普通文化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则专业知识与普通文化知识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对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的重要性,不能从纵向的‘基础’角度来理解,而应从横向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P95)俆国庆所说的任务模式是相对于学科模式而言的,这一模式的目标是直接指向工作的。他认为,一个人在成为一个工作的人之前首先是一个国际的人、社会的人,培养一个人作为国际的人、社会的人比单纯培养一个工作的人更为重要。他的话对于我们理解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下文化课的地位与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三、中职文化课的现状与错位

与此同时,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人们片面地追求专业课的发展,文化课则是学生不爱学,教师害怕上,与能力本位下对文化课的要求形成严重的反差与错位。综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课迷失方向。

从最早的中职教学是专业课向文化课的一边倒到现在的文化课向专业课一边倒,文化课究竟如何定位,很多人心里不甚明了。很多学校直接把文化课的地位定位为 “必需”、“够用”。有些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的要求,把文化课的要求一降再降,从课时到上课到考试,甚至降到没有任何底线。

(二)教学评价体系缺失使文化课缺乏“分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而文化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无论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都是宽松的。即使有些地方有些地区也有文化课统考,但这实际上还是学科模式下的评价方式,真正合理合适的中职文化课的评价体系还是缺失的,这导致中职文化课的教学缺乏 “分量”。

(三)教育界业内外人士认识偏颇使文化课被“忽视”。

教育界业内外部分人士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中等职业教育只要抓住了这根生命线,就抓住了发展的法宝。从而人为地使得“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权重失衡,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课几乎成了陪衬,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的口号。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课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也在所难免。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出现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学科内部的定位和学科外部的评价导向,而这两个方面,它还集中为一个点,即中职文化课的定位。如果把中职文化课定位为 “必需”“够用”,那么,这个标准是学生在工作中有直接用处的知识就教,没有直接用处的内容就删。象英语教一些日常对话即可,课文大可不必学;数学会一些基本的计算,对于其他的一些如三角函数之类的也大可删去;语文主要学习一些诸如应用文写作之类的,其他如文学鉴赏的内容也不在学习之列。说的更明白一点,“必需”“够用”的标准是直接指向工作中的显性的能力的,而忽视了隐性能力层面的需求。从某种程度来说,“必需”“够用”的标准就是狭隘实用主义的浓缩,文化课的学习就在考试的时候顺利过关,工作的时候拿来即用。鉴于这一定位,文化课的地位自然就降到了附属于专业课的服务性或服从性的地位。所以,专业课的考核体系可以很系统,很健全,而文化课的评价体系没有规范也不足为奇。这样,也就进一步导致业内外人士对文化课地位的看低。

从能力本位的角度重新审视中职文化课,只有把文化课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层面上,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从对文化课的“必需”“够用”中挣脱出来。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课直接有用的知识,还要看到它们背后的影响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隐形的东西。单纯的“必需”“够用”的知识只是构成学生能力“冰山”露出水面的的一小部分,如果只以露出水面的冰山来代替整座冰山,那显然是可笑的。

四、构建新型文化课的几点看法

中职文化课从传统的为学生就业的知识准备转向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服务,这是确立中职文化课在整个中职课程体系地位的重要条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职文化课不但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和专业课齐足并进的。构建这种新型的中职文化课地位,中职文化课应该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具有发展性和教学的价值指向,这是构建其地位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一)广泛的学科背景是构建文化课地位的基础。

中职文化课究竟包括哪些课程,这个好像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是语文、英语、数学和政治。从2008年教育部职教司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讨论稿)提供的文件来看,文化课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体育六门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为必修课,物理化学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必修课中,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变化所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英语强调的是“通过了解外国文化与职场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职业意识,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体育则强调学生“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服务”。这三者侧重于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情感价值。而数学强调的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方法能力。物理化学也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的课程提供相关性知识和方法能力方面。如物理是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医药类,农林、卫生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化学是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虽然这些文化课都涉及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对于一些具体的如职业策划、心理健康、人际沟通等涉及还是比较少。而这些又是这些职校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所必修的。鉴于此,我们需要把文化课的外延更为扩大一点,除了主体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还可设定基础文化课如生涯教育、人际沟通、环境教育等。基础文化课的内容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向学生在社会生存和岗位工作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且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在这个广泛学科背景下的文化课,就会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比之下,台湾的职业学校在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际沟通、环境教育、两性教育等方面则开展得比较成功,充分体现了普通文化课的广泛性原则。

(二)文化课的发展性是构建其地位的前提。

在今天这个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职业消失了,有些职业发展了,有些职业又新出现了,这必然出现终身职业的消解和职业的多次性变迁。职业的这种变迁必然要求这些职业人的职业能力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否则就只能成为下岗或待业工人。这种能适应变化的职业能力就是姜大源所说的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更高级的“关键能力”。要实现这种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均不可偏废,而方法能力尤为重要。方法能力强调的是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在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时,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迅速掌握新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方法,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既然中职文化课主要承担了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任务,那么,当学生职业能力需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培养这种职业能力的课程也要随之变化。

而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工作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方法能力,现在除了强调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外,又发展了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理财能力、控制和调节能力等。社会能力,以往强调与人共处能力,而现在更强调的是与人的协调合作能力;以往强调的是乐观积极的心态,现在还需要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能力等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构的变化同样需要在文化课的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文化课应该是和着时代节拍的“舞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事物都一样,只有以一个发展的态势去面对发展的社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职生在就业层面是社会低层的蓝领工人层面,他们的岗位变迁相对还会更大,他们更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发展的社会对他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中职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储备后劲。同样,只有发展中的文化课才能构建其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这是文化课构建其地位的前提。

(三)文化课教学独特的价值指向是构建其地位的保障。

中职教育之所以不同于职业培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通过学习一定的文化课,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文件)相对职业技术培训来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不是一种等同于一般职业培训的纯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依然高举着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以着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落实职业教育的时候更注重职业技能之外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教育相比职业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上的价值指向为综合素养。

同样,中职文化课相比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它培养学生价值指向是能力指向,而不是普通高中的知识指向。虽然普通高中的教育也在强调学生的能力,但因为其教学目标直指高考,所以教学过程教师更为强调的是知识系统,学生也更关注知识,而相对的能力要求就慢慢地淡化了。中职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实际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这一教育形式少了高中教育的升学压力,但多了学生就业质量的压力。就业质量折射出的是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从而使工作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变得更为重要。以往中职文化课教学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教师过分地强调知识,从而让在应试教育面前伤痕累累的职校生失去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中职文化课的教学只有从根本上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才能最终保障中职文化课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从能力本位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职课程体系,我们发现,中职课程中的专业课和普通文化课它们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两只脚,两只脚都不可跛,更不可缺。专业课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文化课着重为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服务,在这个层面上,文化课不但是中职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应该是中职教育的“半壁江山”,它们作为基础的学科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只有对中职文化课的认识从原来的“知识”服务向“能力”服务转变,才能确定中职文化课的新型地位。而这种新型地位的构建,也对文化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文化课只有真正地从能力本位的要求来发展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地位坚不可摧,而且才能更好地为学发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7,10.

[2]石伟平,俆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3]俆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4]陈丹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J].北京成人教育.2001,11.

篇5: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会计自其产生以来就是为管理活动服务的,其所提供的信息是经济管理活动必需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的成分越来越多样,经济组织的管理活动也越来越重要,管理内容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会计活动和会计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探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问题,需要坚持历史的、发展的眼光。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其职能的演化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受产业革命影响而产生的层级式组织。追溯到19世纪早期层级结构的企业刚刚建立的时候可以发现,会计系统是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服务的。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即成本管理会计、现代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三大阶段:

(一)传统管理会计: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会计是工业化的产物。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历时半个世纪,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期)。在这一期间,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为:

1.从账外计算发展到账内计算。严格地说,账外计算并不是会计,只是生产的附带工作的一部分——生产人员在生产中进行工、料和其他耗费的计算。而账内计算,是指将成本的发生、积累和结转纳入复式记账系统,由会计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借以为会计期间终了编制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提供相关的成本数据。可见成本的账内计算虽已纳入企业的会计系统,但并不具独立性,实际上只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2.依据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建立“标准成本会计”,实行事前计算与事后分析相结合,以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为企业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服务。可见“标准成本会计”不同于成本的账内计算,它大大超越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框架,而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创了一条新路。“标准成本会计”的这一特性,使它能履行管理会计的一定职能,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管理会计的兴起,它被纳入“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作为“执行性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继续发挥作用,是很自然的。

总的说来,在成本会计阶段,认识和分析问题,基本上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提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来认识。但美国会计学家J.M.Clark于1923年出版的《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Overhead Costs》一书中提出的“不同的成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Different Cos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的论断,却富有哲理性,至今仍被众多学者反复引用。

(二)现代管理会计:决策职能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会计系统重点放在为企业内部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服务上,并不涉及决策咨询方面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另一方面,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环境和条件,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实施“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的指导方针,把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放在首位。与此相适应,在现代管理科学的指引下形成的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是以“决策会计”与“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主导地位,它突破了原有执行性会计系统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重大发展。

进入70年代后,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不仅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也进入到实质性工作阶段。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管理会计师”考试,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作为上岗之依据。198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大会上,也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这次国际会议之举办表明管理会计的影响已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

(三)战略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战略职能显现

20世纪70年代后,管理会计的创新不只在技术方法上,而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这里所说的管理会计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以对管理会计特性的重新认识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适应新经济与新技术发展环境变化要求所产生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理论及其基本方法,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1965年,管理学者安索夫在以往企业战略实施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出版了《公司战略》一书,同年,学者斯科特发表了题为《美国企业中的长期计划》的研究报告,这些成果对于其后战略管理会计正式创立有着启示性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确定,所谓“市场战略”、“制造战略”、“收购战略”、“销售战略”以及“全球化战略”等纷纷提了出来,这些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思想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尽管目前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它却显示着现代管理会计发展对新领域的开辟。

二、管理会计的内涵

通过回顾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管理会计最初产生的动因在于企业管理要求会计的深层次介入,需要拓展会计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职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说,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认定的过程。财务会计认定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管理会计则是对企业管理的各种资源、各个对象进行认定;从静态角度来说,会计是企业管理必须依赖的、复杂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关系密切。笔者认为,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为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提供信息;而财务会计则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会计主要为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的预测、决策、控制、考评等管理职能提供信息。

管理会计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是为企业确定和计算成本提供依据;二是为企业领导者进行预测提供基本信息;三是为企业领导者作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四是为决策目标的实现制定合理的计划;五是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并实施控制。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从现在看来,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其是与财务会计并列存在但又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包括以下三点:

(一)基本信息同源。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种交易、事项及经济活动,其实质既是资金流又是信息流。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方案、项目及内部经济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信息流。

(二)职能目标相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统一服从于现代企业会计的总体要求,即为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赖以决策的相关信息,共同为实现企业内部经营目标和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要求服务,因此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三)两者都面临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面临共同的现实问题:怎样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和报告会计信息;同时,它们还需要处理好怎样按现代管理的要求组织和开展会计管理工作这个问题。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如表1所示。

篇6:三个角度,重新审视3·15

曝光范围扩展还是转移?

重新审视3·15,卖假药的还在,诓钱的又多了。五年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行业集中在非互联网行业,也就是大家所称的传统行业,医疗、食品、建筑、汽车是聚光灯下的“罪恶之源”。要曝光传统企业侵占消费者权益,取证手段复杂漫长、行业规范缓慢不前,各种不同标准和信息不对称让他们即使面对曝光也极力钻空子。虽然经过打击,很多企业遭遇倒闭,但是各传统行业仍然是3·15晚会曝光的主角。

在互联网来到每个人身边后,消费者还是这群消费者,但是商家又出现新面貌。新兴的行业由于市场规则欠缺、急功近利诓钱、在竞争中虚假宣传等因素而屡屡湿鞋。近两年,被曝光的企业新增了许多互联网企业,甚至在2016年央视3·15晚会前,不少知名电商、订餐平台、智能设备、互联网金融等企业都纷纷被挖出黑幕来,成为央视3·15晚会的预热猛料。

互联网企业数量迅速膨胀,晚会的容量依然如昨,晚会曝光的范围应该转移还是应该扩展?不同的消费者关注点不一样,他们应该希望看到自己关心的行业是否有漏洞,所以在曝光范围上如果晚会容量不足,应开辟更多重点曝光渠道。

莫让晚会成孤岛

3·15曝光的企业和品牌虽然受到重拳打击,但是在如今信息过载且加速覆盖的传播环境中,315晚会曝光的威慑力已经大大减少,见光死成为传说。也许今天万人唾骂,明天通过各种危机公关补救措施依旧能俘获人心。3·15只能说是一次集中的曝光晚会,而持续的良性市场依然要依靠持续监管。年年春风浩荡,岁岁红杏出墙。每年办这样一台晚会当然是有必要的,以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视。但问题是,晚会年年办,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事情不仅没断,从“青岛大虾”到“哈尔滨天价鱼”,现在又出来一个“骑马一元一秒”,越来越让消费者“活久见”。在新的消费水平、消费市场和消费渠道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之下,如果没有联动机制,3·15晚会只会成为独臂神尼。

官媒影响力还坚挺如初?

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很多品牌因为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的危机都是自媒体曝光的,包括南航和携程都分别因《南航生死间》和《携程在手,说走就走不了》刷屏朋友圈,网友对两家品牌的好感也一落千丈,毫无疑问,两品牌遭受了万点伤害。抛开自媒体的真实性水分,单就自媒体加入到舆论监管的行列中来说,对市场秩序的维护是一件好事,至少这是消费者能自下而上维权的渠道。在此之前,绝无可能。

反观许多官媒在日常报道立场和传播意图上与很多民众背道而驰,消费者只能在评论中一吐血槽,官媒的公信力也日渐下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15对很多受众来说可看可不看,他们心底已经在怀疑各种各样的灰色交易。另外,近年来一些尚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被商家入股或者收购,这更加加重了官方媒体的病情。官方媒体的影响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大环境如此,官办的3·15在影响力上又要打下折扣。

篇7: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关 键 词:包装图形 事理学 外部因素 设计思维

前言

在物质丰裕的商品经济时代,商品包装已然是直面消费者的无声售货员,包装图形成为了承载品牌文化,表述商品特质,建立商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构建“第二自然”的人为事物,包装图形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新的文化风貌与审美品位。

然而,纵观市场上的包装图形设计,变向抄袭、盲目拼贴与符号堆砌的现象比比皆是。包装图形设计已沦为“就形论形”的图形游戏,忘记了包装图形的根本内涵与真正使命。因此,想要打破这种传统设计思路的桎梏,就要突破“图形”这一狭隘概念的思维束缚,从“事”的角度重新认识包装图形设计。柳冠中先生在论述事理学方法论时,将事理学理论特点概括为:“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关系而非元素;过程而非状态;理解而非解释;主体间性而非主体性[1]”。基于这五点,笔者试对包装图形设计进行事理学初探。

一.超以象外,得其寰中

所谓的“象外”就是指事物“外部关系的总和”。一个事物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这事物之外的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理解事物,就应该绕到具体的事物之后,考察它的外部关系[2]。同样的道理,包装图形的设计也应探究图形之外的众多决定性因素,而非仅仅着眼于图形自身的形式语言与构成法则,应从品牌、商品、消费者的视角多方面考虑包装图形设计。

1.品牌的角度

优秀的品牌,是靠它旗下无数优质的商品铸就的。每一件商品身上都流动着品牌文化的血液,传承着品牌的精神理念,而包装图形就是彰显这种品牌灵魂的重要途径。因此包装图形的设计,不应仅仅将商品本身作为表现的对象,应重视同一品牌下不同商品的内在联系,通过系统的手段整合品牌视觉形象,将品牌精神诉诸于每一件商品。让消费者在享受商品物质功能的同时感受到背后的品牌精神,在消费体验中逐渐形成品牌认可与品牌信赖。

2.商品的角度

商品内容是包装图形表现的主旋律,是商品的一种符号象征。苏珊·朗格在论述情感与形式时说:“符号与其象征事物之间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3]。”相对于商品,包装图形是商品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必然是体现着商品内容的形式,其内部也必然存在着和商品内容一致或相关的逻辑关系。采用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段将商品物质特性图形化再现,是大多数商品包装采用的表现形式。这种方法虽然以直白的方式让消费者对商品的物质属性一目了然,却常常忽视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消费者在面对同类商品的选择时,影响最终决定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除了上述的品牌因素外,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在物质需求越来越容易被满足的今天,情感需要变得越来越重要。包装图形能否通过视觉手段建立商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往往成为关键所在。对商品内容的图形化表现,要超越商品本身,着眼于商品与消费者的多方面联系,在联系中展开设计。

3.消费者的角度

消费者是商品消费的主体,几乎所有的商品包装设计都想取悦于消费者,获得消费者认可,进而促成消费。然而,包装图形设计往往容易只站在商品角度“自说自话”,忽视了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包装图形设计。包装图形设计应充分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审美取向等诸多外部因素,力图通过包装图形建立商品、品牌、消费者三者之间多层次关联。以图形引起与消费者记忆相关的通感,激发情感共鸣,获得消费者主观认可。建立超越商品本身的情感沟通,多方面丰富消费体验,建立新认识,形成新记忆。

二.关系而非元素

《杂阿含经》卷 12 说:“譬如三芦,立空于地,辗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世间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在相互的关系之中[4]。决定事物属性的因素更多的来自于关系,而不是元素[5]。包装图形设计原本就不该是元素符号的随意拼凑或堆砌,而是梳理图形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在关系与关系中展开设计,以视觉景象建立新的关系。

具体分析包装图形背后复杂的关系网,我们应该考虑:图形内部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图形与品牌的关系,图形与商品的关系,图形与消费者的关系,商品通过图形与消费者建立的关系,消费者通过商品与品牌建立的关系等微观层面的关系。同时,也应该看到图形与民族、时代、文化、美学等要素宏观层面的关系。包装图形设计应在这些众多的关系中展开,这种因素与因素、关系与关系的主体间性才是我们开展图形设计的真正空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包装图形设计也是这个道理,通过关系的巧妙建构,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这样的包装图形才是运动着的,变化着的,活着的图形。

三.过程而非状态

人的日常生活是连续不断的,意识在时间轴与空间场中流动。状态只是一个点,是意义的碎片[6]。包装图形静态的视觉形象背后隐藏着消费体验过程与设计过程的动态胶着。

1.消费体验过程

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是个动态的消费体验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包装图形通过引发消费者关注,使消费者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引起联想,然后产生购买,在享受商品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同时产生新的认识,引发新的联想并产生新的情感,进而充实了原本的记忆库,为二次消费播下种子。

2.包装图形设计过程

杉浦康平曾说过,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并非印刷完成了就万事大吉。包装图形从孕育到诞生再到完成使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师对包装图形的设计不应是对商品机械的图形再现。应从消费者通过图形认识商品进而引发消费这一过程考虑包装图形设计。在设计前要针对消费群体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尊重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与审美趋向等背景因素,以符合时代特色的形式语言予以表现,在商品面市后要调研消费者对商品的全方面评价,做到信息的及时反馈,再从中进行包装设计的经验性总结。

nlc202309021542

四.理解而非解释

设计需要沿用社会科学的“理解”原则去找寻人们的行为背后的意义与情感、价值与象征系统,而无需自然科学的因果规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会有更好的创造[7]。包装图形设计应改变传统的向消费者解释商品内容与品牌内涵的倾诉状态,应寻求消费者的主动认同与理解,建立沟通的桥梁。要想建立这种沟通机制,就必须在包装图形中融入消费者长期形成的价值认同因素,文化脉络因素与审美积淀因素。

原研哉在论述其设计思想时提到了“容器”的概念:“传播并非将信息从一个实体或个人分派给另一个,而是启动信息的相互交换……当受众得到的不是一条信息,而是一具空的容器时,传播因为受众自己提供了意义而发生[8]。”包装图形也应寻求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当消费者自身的感官体验或情感经验与包装图形诉说的内容发生联系时,商品对于消费者的意义便具有了特殊性,包装图形也将获得相对于消费者的特殊符号意义。

五.主体间性而非主体性

设计师有自由创作的权利,但选择与价值判断的权利在用户。设计者的“主体性”向设计师与用户的“主体间性”转移[9]。设计师与消费者既不是相互妥协与折中的关系(消极的寻求共同点,彼此让步维持现状,不具备创作性意义),也不是无差异化的协调关系,更不是互不相干的共存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和谐共生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创造性关系,他们彼此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他们彼此干扰,但也相互肯定对方的主体意义。

由于包装图形设计外部因素的复杂性(如消费者的差异性),设计师不可能设计出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完全满意的包装图形。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过:“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观察,总要受到他过去看到的,想到的或学习到的东西的影响[10]。”因此,要在消费者的特殊性中寻求一般性,在差异性中寻找一致性。

设计师也应有自己的坚持和主张,不能为了一味迎合消费者而做虚假设计或过度设计,应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设计师也要有一定的文化使命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设计的人为事物在给人们提供便利与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新的文化风貌。设计师要在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前提下,以符合时代精神与进步潮流的视觉语言,合情合理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包装图形设计已不再是为了单纯地装饰商品进而刺激消费的工具,它在充当“售货员”的同时,也成为了当代文化的载体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对包装图形的设计应立足于包装设计之“事”呈现包装图形设计之“形”,深入探究决定包装图形设计的内外部因素与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才能使包装图形——上承文化之脉络,满足当下之需求,完善未来之塑造。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 霍天明.杉浦康平“噪音”探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5]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7]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8] 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 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滕守尧,朱疆源.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葵花之最》读后感下一篇:银行半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