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2024-04-16

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通用12篇)

篇1: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孩子有开学恐惧症怎么办?教你从三个不同角度克服心理障碍

开学恐惧症其实有很多明显的症状,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精神状态,就能够知道是否患上了开学恐惧症。开学恐惧症主要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玩乐的时间少了,再加上作息时间、饮食习惯方面的因素导致的,第二种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欢迎跟不上家长的期望、学校老师的期望等等导致的。

想要克服开学恐惧症,寻求解决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

【从家长的角度】

第一,沟通很重要。

作为家长,应该多一些跟孩子沟通交流,进入孩子的心扉,平常空闲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聊一聊ta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诸多话题中适当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

第二,行动起来。

假期过了这么久,到了开学,作息规律或许会不一样,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主动提醒孩子,让ta能够慢慢适应,回复到上学期间的状态,作息不规律,是很难适应学习生活的。

第三,多一些关怀。

付出行动,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一些关怀,再加上学校。老师的关怀,才能让孩子减缓开学恐惧症,这需要家长们付出行动,跟校方沟通,跟老师沟通。

【从学生的角度】

第一,学生的任务是学习。

学生去上学,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不是为了不让,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所以说,学习的压力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大。要正确的面对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习的时候,尽力去学,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第二,想一下同学、朋友。

学校除了学习,还有我们的好同学、好朋友,假期过了这么久没见,心中是否会有些许的`期待感呢?就算有开学恐惧症也不要怕,多想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时光,就会对学校有所期盼。

第三,靠自己。

假期的时间都是很短的,自己要懂得去调整作息时间,单靠家长的提醒,自己不行动是不行的,在临近开学之际,可以慢慢调整,多看书,少一点出去玩。

【从社会的角度】

社会上的舆论总是容易夸张化,由于过度宣扬,很多人都认为开学恐惧症是很可怕的心理疾病,其实不然。对于这种事情,对于舆论应该积极乐观,紧张只是一时,慢慢放松去适应,就能渐渐好起来。

篇2: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一、教育叙事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广义的叙事研究可以分为“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调查研究)、“行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和“虚构的叙事研究”。

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调查研究)是对“他人事件”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教育历史事件与现实中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考证或调查研究。具体包括“教育历史”考证研究、“教育新闻”调查研究。

行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行动”进行研究,包括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自传研究等等。

“虚构”的叙事研究是对教育小说与教育戏剧、教育电影与教育电视、教育故事与教育寓言等“虚构故事”进行研究。

叙事研究严格来说只有两类:第一类是真实事件的研究;第二类是虚构故事的研究。如果将第一类真实事件的叙事研究再分裂为“调查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的叙事研究”,叙事研究就可以显示为三类研究:调查的叙事研究;行动的叙事研究和虚构的叙事研究。

二、李叔同教育思想研究

调查的叙事研究

李希贵教育改革的三个主张

行动的叙事研究

自学辅导对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虚构的叙事研究 行动叙事的三要素:“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

三、我认为“小学阶段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浅谈小学阶段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一、选题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是一个具有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特征的世纪。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正推行素质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一批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要造就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使受教育者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书海中捕捉各类有用知识,并掌握一定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大大提高,孤陋寡闻、知识贫乏者将难以立足于未来社会。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积累和选择已发生了新的变化。据《南方都市报》2006年11月21日报道,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只有1~5小时,37.7%的学生每年阅读课外书不超过5本,7.7%的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学生不阅读课外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兴趣”和“没有时间”。同时,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小学生不但可以通过书本、杂志等书面工具阅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自由、广泛地选择阅读内容。因此,当今的读书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养成阅读的习惯,学会选择阅读的方式,学会高效的阅读方法,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小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让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通过研究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3、通过研究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亲自经历知识研究过程,获得情感和学习的体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阅读资源共享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用阅读引领成长”,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为师生精神的成长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使阅读成为师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用洋溢的书香感染今天和明天的人们。

(二)途径方法:

1、以课题小组为基础,全方位开展读书活动。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立体式开展读书活动。

3、以读书小组为主阵地,开展读书活动。

4、以家庭读书活动为依托,多层次开展读书活动。

5、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多方面开展读书活动。

(三)计划与管理: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

建立实验组织机构与制定各项教育制度,形成合力。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广泛进行课题宣传,重点认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建立中心课题科研组,坚持科研会议制度;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良好条件。教师认真参与,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阶段:回顾、反思阶段

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可行的做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结题阶段

总结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方法及课题研究方法,做好结题工作。

三、研究价值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面较为狭窄,主要是漫画书和儿童故事书及学习辅助类书籍较多,内容比较单一。

2、阅读方式单一,主要以书面阅读为主。

3、阅读量少,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小学生的自我发展,而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尤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力求使读书从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科学的研究过程,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小学生中有必要开展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

我们的课题就是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根据我校的现有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从学科教学、阅读课及日常学习中抓起,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他们捕捉信息、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展“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是符合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一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四、研究基础

篇3:从不同角度确立阅读教学的重点

即直接表达作者感情和文章中心的语句语段, 如《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共六节, 每节都以“我骄敞, 我是中国人”收尾, 可以选择它为教学重点。

2. 事件重点。

叙事性文章一般分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 一般讲事件的发生与结尾的叙述都会比较简略, 而事件的发展与高潮都比较详细, 事件的发展尤其是事件的高潮应该作为阅读理解的重点。

3. 形象重点。

写人的文章, 表现人物形象、秉性的内容就是重点, 而人物形象、秉性则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心里描写等来体现的, 阅读写人的文章, 要着重阅读品味这些描写。

4. 表达重点。

篇4:从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是一种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提到古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离不开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主体意蕴的艺术形象。通过形象去发现美,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体会形象,就是通过朗读和品味课文词语,使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形象美,让学生观察,受到形象的感知,进而产生审美趋向。从外到内去理解“美”。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竹林等,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环境,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像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欣赏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

二、激发情感中感悟“美”

教学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即情趣。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失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①纵观古文篇章,无不以美感动人,以情动人。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因为作者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是借景抒情,读者就该读文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感情和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交融,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情感流露着“美”的意蕴。

一个教师的教学,只有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吸引人,使人热爱,就是一种情感因素的作用。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如下方面作出几种尝试:《岳阳楼记》名为“记”,而真正记述不多的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文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怎样感悟作者情感之美?你得志、失意的时候情感如何?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因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忧国忧民的博大政治情怀使此文传诵千古。作者胸怀博大而岳阳楼太小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情怀而全文几乎都在写洞庭湖的气势、阴、晴以及迁客到洞庭湖悲喜之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文中体现了悲情之美。作者展现了一个阴冷的画面: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目冥冥,虎啸猿啼。这种凄凉的色彩增添了“迁客骚人”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忧虑,从而产生“感极而悲”的愁情。文中还体现了愉情美。作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愉情的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这种欢快而优美之境使人“心旷神怡”而产生“喜洋洋”的欢愉之情。

最后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博大的政治情怀。作者以“古仁人”作比,强调自己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进一步上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完美境界,这无疑就是此文一直为后人所传颂的原因之所在。

三、创造意境中体验“美”

诗之美在意境,教学古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诗境之中。意境是一种“意会”的境界,感悟意境是对诗人心灵的触摸,是建立在客观信息上的个体主观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及过程,是难以用准确无误的科学概念进行具体描绘的。意境的感悟关键在于加强对诗句语言的咀嚼体味,教师在课堂上分析意境美,就是把作者“难写之景”、“言外之情”确切的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知“身在画图中”的美感.。从学生与诗句相通或相关的生活经验出发,唤起学生的亲切感,缩短诗与自己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境。通过意境,去体验作品中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篇5: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数学思维品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其实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遇到一个问题能想出不同的解决策略、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等等。一年级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涂画什么,他就会拥有什么。思维也是如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从一年级起就关注他引导他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就得以逐渐形成。如果我们只关注他能否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思维变逐渐变得定势了,不会灵活思考了。

首先,要鼓励孩子不满足于一种思考。8+6=?让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弄清怎么算后,让孩子们说自己的摆法和想法。由于前面学习了9加几,孩子们对于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挺好的,反馈时,孩子们讲出了两种不同的凑十法。我对他们加以鼓励,并特别表扬了不满足于一种凑十法思考的孩子。让其他孩子在羡慕表扬的同时,加深“不满足一种思考”这样一种观念。

篇6:《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教学反思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在平视与俯视下圆拄形的不同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角度看物体的`透视变化。很多学生都能感受到越接近的平视,圆柱体上面的圆面越小,俯视角度越大,看到的圆柱体上面的圆面越大。看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我也以为他们都掌握了。

结果在学生课堂练习作品中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学生把圆柱体下面的圆面画成了平角。这说明学生还没掌握圆柱体透视,于是我把圆柱体透视画法示范了一次,并特别强调下圆的画法,突出讲圆柱体下面看到的圆是前半圆,还有后半圆挡住了,看不到,但不是不存在。

篇7:从不同角度看供给侧改革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垄断经营,其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质量管理研究所整理)。

从企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去除无效和中低端产品过剩产能的包袱,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质量、补短板”。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去除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补充供给短板和化解结构矛盾等具体方面。企业依靠创新(包括政策制度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附加值含量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获得更好的国际竞争力。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发展;二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首先要进行发行制度改革;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标准的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五是交易制度要做相应调整,实行熔断机制;六是有效推进并购重组。

从产业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

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化发展后劲。

篇8:从不同角度探求文学的翻译策略

一.翻译策略

1. 直译与意译

翻译上有关于直译好还是意译好的争论一直不休, 而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 作者认为只要把文章译的好就无关选择了。那么到底何为直译何为意译呢?黄忠廉与李亚舒在《论翻译策略系统》一文中是如此解释道:直译的专业界定:直译是既传达原作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翻译。“传达意义”是首要的, 旨在传达原作独特的内容。“照顾形式”是顺带的, 旨在体现原作独特的形式美。为译语读者所接受”是根本的, 旨在实现原作文化传播功能。意译的专业界定:意译是传达意义不拘原作形式的翻译。 (黄忠廉, 李亚舒, 2003) 。与第一次相比, 程乃珊第二次翻译时对原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特别是当自己和女儿在美国经历异乡生活, 感触颇深。用程乃珊自己的话来说, 这第二次翻译完全是一次推倒重来的浩大工程, 但这回显然要顺畅许多。“我在采取直译的同时, 还进行了大胆的意译, 笔头畅快了, 文字也更美了。在重译时, 程乃珊根据小说人物的性格来变换语言风格, 并尽量将谭恩美原文中的俏皮和幽默再现出来, 这可能得益于我是一个作家吧, 我总觉得作家当翻译是最好的。” (郦亮, 2006) 。程乃珊女士自己也非常直接地提出自己采用了直译和意译两种手法来诠释此篇小说。

直译的例子很多我们就简单举个例子。因为文章中的直译篇章比比皆是。比如小说第四部分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程的标题翻译就是采取直译的方法, 西天王母。这也与中国人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不无关系。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折射。

意译呢?我们着重讲一下文中意译的例子。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小说标题的翻译。比如说Magpies这一章节名字的翻译。程译为姨太太的悲剧。乍一看两者之间没有一点关系。但译者为何如此选择呢?因为这一章节主要讲的就是许安梅的母亲从不得已成为四姨太太的悲惨生活, 哥哥母亲不认, 亲生儿子被二姨太夺去抚养, 过着可怜的姨太太生活。最后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Magpies本意是喜鹊。其实用作这一章节的标题不乏反讽的意味。喜鹊叫代表好事即将来临而许安梅的母亲终不会等到这一天。所以译者直接采取总结篇章内容来给拟题, 叫姨太太的悲剧, 一目了然。亦比如将Waiting Between the Trees翻译成男人靠不住, 将Best Quality翻译成哎唷妈妈。细细品味就能体会译者翻译的绝妙之处。另一例子。吴素云对女儿说:“So you can see how quickly Kweilin lost its beauty for me.”译者的译文为“所以你想, 我还有什么心思去欣赏桂林山水呢?”而不是译为“所以你看多快桂林在我眼里就不美了”。直译显得生涩, 而意译的却通俗并且流畅。

二.增译, 改译, 漏译

译者在翻译时特别是文学作品, 增译、改译和漏译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暂且不去评价这些翻译策略选择的好与坏, 而就浅析这些翻译例子。在程乃珊等的译文中, 也不乏这些例子。

1. 增译

增译顾名思义就是译者所译的内容在原作中无法找到直接对应的, 而是作者所增加的。那这种增译的情况大多数是译者阅读原文时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或是使行文流畅, 或者是可根据原文推断出来的内容, 译者直接译出。这种现象在文中也有例子。

如:The week before she died, she called me, full of pride, full of life:“Auntie Lin cooked red bean soup for Joy Luck Club, I’m going to cook black sesame-seed.”

译文是:就在她去世前一个礼拜, 妈还很得意地对我说:“上次在琳达阿姨家, 她煮了一锅赤豆汤, 这次我可要露一手, 煮一锅芝麻糊给她们尝尝。”

解析:“这次我可要露”一手在原作中是没有这段话的, 那译者为何会增译此句呢?原因不外乎是为了表现出母亲的fullof pride, full of life这样一来, 将母亲的那种骄傲和和神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改译

改译是指译者根据原作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写。当然这个改译是建立在原作基础上的。且一改字也就说明译文与原作有差别。

如:“I dream about Kweilin before I ever saw it”, my mother began, speaking Chinese.

译文:母亲总是用她的母语———中文, 叙述故事的开头。“中国有句俗话:桂林山水甲天下。”

解析:译者并没有直接翻译成在没去桂林前, 我总想象找个地方是怎样的, 而是改写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漏译

漏译简言之就是原作中某句话, 或者某段某篇章中有内容被略去不译, 不管是译者有意还是无意。漏译在程的译本中还颇多。且这并不是说漏译就是不好不忠实原文的。

如:In less than three hours, we will be in Guangzhou, which my guidebook tells me is how one properly refers to Canton these days.It seems all cities I have heard of, except Shanghai, have changed their spellings.

译文:三小时的火车后, 我们抵达广州。除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名称没有改变拼法外。

解析: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些原话被忽略没被译出来。这是译者自己的翻译策略, 也必然有译者的原因。

三.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可能原因

关于译者怎样选择去以一个作品, 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肯定有诸多原因。但本文着重从译者主体性、操纵学派以及目的论这三个方面对如是选择翻译策略进行简要探究。就程乃珊的《喜福会》中译本而言, 直译是基础, 同时进行大胆意译。这就说明了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增译、改译和漏译。后两者尤为明显, 但为何译者如此选择呢?

首先, 所谓译者的主体性, 就是译者本身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具体地说, 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 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查建明, 田雨, 2003) 所以程乃珊等译者从选择这部作品到翻完著作以及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并不是无限制的, 既不能脱离于原作的精髓又要服务于读者。

其次,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操纵学派所持的观点不无关系。勒菲弗尔指出,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操纵文学翻译的三种主要力量。 (Lefevere, 1992) 译者程乃珊的年龄与谭恩美相差不大。谭恩美写的故事对于中国的程乃珊来说并不陌生。操纵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是一种“重写”, 重写即操纵, 是为权力服务的手段。“忠实”的翻译只是众多翻译策略中的一种, 而不是唯一的可能或唯一正确的翻译策略。 (魏家海, 2004) 这样看来, 操纵学派也可以用来解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比如说译者主体性离不开意识形态。并且在程译本中, 作者归类为改译的部分就可以划分为重写。并且重写或者改译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忠实的翻译标准, 那程译本就是不忠实不好的译本吗?显然我们不能如此归类。

再者, 译者如此选择翻译或者使用如何的翻译策略很有可能是为翻译的目的服务。因此我们再来简述一下目的论, 看两者之间有何关联。Skopos理论首先由赖斯和弗米尔提出, 它将翻译定义为“在目标环境中为目标目的和目标读者而生产的目标情境中的文本”。 (王金栓, 2000) 目的论的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简而言之, 翻译行为要先考虑到翻译的目的, 若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翻译目的而“不忠实于”原文, 是可以的。因为, 按照目的论的里论来, 在符合以上这三个原则并且服务于于目的都是正确的。所以程乃珊等译者, 在翻译此文时必会考虑到这部著作的目的, 因而在翻译时的增译改译还是漏译这些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有其理论支撑。

篇9:不同角度纪录孩子的成长过程

当孩子的眼睛与相机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时就是平视拍摄,这种高度符合我们日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由于相机处在与人眼同等的高度,所以更强调了照片的纪实性。采用平视角度拍摄的照片,画面的透视关系、结构形式、景物大小对比等和人眼看到的画面大致相同,从而带给我们更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平视拍摄也非常适合表现孩子的肢体和表情。

平视的拍摄手法,适合表现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内心活动。

如图1《凝视》。照片真实记录了孩子被远处事件所吸引后,目光凝聚时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构图时将孩子放在画面正中间,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视觉距离,还带给我们充分的联想。身后的背景直观交待了孩子所处的环境。

如图2《怪脸》。照片平视拍摄抓取了孩子在一次儿童节日比赛时扮怪脸的瞬间表情,构图时以孩子微睁的眼睛为焦点,并安排在画面靠近黄金分割线附近位置。大光圈的使用,既拉开了孩子与背景的距离,却又较好地交待了拍摄环境。

如图3《做功课》。照片拍摄的是孩子认真做功课的情形,由于孩子是坐在小椅子上做功课,为了取得平视拍摄效果,所以采用跪姿(也可以采用坐姿或蹲姿),以适当降低相机的拍摄位置。孩子做功课时,头习惯往左侧倾斜,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他的专注神态,所以选择了在握笔这侧拍摄。

如图4《积木》。为了更好的表现孩子坐在地面上玩积木的照片,拍摄时趴在地面上,以双肘触地支撑起胸部以上的身体,保持孩子的眼睛与相机呈水平高度进行拍摄,从而拉近了与孩子的视觉距离,达到了所要的亲切和自然效果。

如图5《游戏》。照片拍摄的是孩子躺在椅子上玩耍时的情景,由于孩子所处的高度远远低于拍摄高度,所以采用坐姿平视拍摄完成,虽然使用了大光圈,但还是较好地交待了拍摄的厨房环境。

二、仰角拍摄

相机的位置比孩子的眼睛高度更低,由视线下方往上拍摄则是仰角拍摄,简称为仰拍。仰拍可以拍摄出颀长身材的孩子身体,并使孩子的腿部显得修长。由于这种拍摄角度不同于传统的视觉习惯,也改变了平常观察事物的视觉透视关系,因而画面会带来较为新奇的感觉,同时也会使孩子本身的线条向上汇聚,形成夸张的效果。

为了让孩子身体显得高大有力一些,降低拍摄角度的仰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这种手法,可以强化孩子在画面中的地位,表现出孩子一种顶天立地的形象。如果孩子有一个比较方的脸,那么应该尽量不要仰角拍摄孩子。

仰拍需要灵活运用,手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更好的渲染气氛,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由于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因,如果掌握得当并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借助这种变形和夸张的手法达到使人物身体显得修长等特殊的视觉效果。但要注意尽量不要太靠近孩子的身体,尤其是镜头靠近脸部,以免拍摄出的孩子面部表情过于夸张,甚至出现明显的变形。

三、俯角拍摄

当相机的位置处于被摄孩子的视平线之上,由高处向下拍摄时,被称为俯角拍摄,简称为俯拍。俯拍的手法有利于表现被拍摄孩子所处的空间层次,展示孩子所处的环境,有时也可以适当表现出大背景。由于没有降低相机位置拍摄孩子的意识,所以许多人拍摄的孩子照片都是采取俯拍完成,如果孩子的下巴比较方,或者比较胖的孩子,俯拍也许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由于是由上往下的俯拍,所以很容易削弱作为主体的孩子在画面中的分量:尤其是在比孩子视线略高一点的上方近距离俯拍,容易产生轻视的意味效果。同时,采用俯拍的特写镜头,画面中的主体看起来会比实际的矮胖,所以如果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应该谨慎采用俯拍。

如图9《好奇》。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蹲在地面上,采用了俯拍,所形成的近大远小透视效果,使孩子的下巴和脚变得更小,眼睛及额头上的帽子得到了夸大。由于采取了俯拍手法,加上孩子的穿着打扮配合上这种表情,使画面传递出一种弱小孤单无助的氛围。

如图10《小镜子》。孩子坐在地面上玩镜子,为了抓取到镜中的表情,采用俯拍手法。构图时,有意识地完整收入了孩子的一条腿,使画面形成了一种反差对比。

如图11《纸人》。采用大光圈,俯拍孩子玩耍时的场景,由于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因,使套着小纸人的手指,近距离靠近镜头时,看起来要比实际的还要大。

如图12《入迷》。采用斜下45度俯拍玩耍中的孩子,为更好地表现出孩子在玩耍过程中的痴迷程度,将孩子摆放在旁边的三个小玩具人收入画面,同时也未拿去他肩膀上的拖鞋。45度的俯拍角度是摄影师最喜欢的俯拍角度之一。

篇10: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发散的角度越多,我们掌握的知识就越全面,思维就越灵活。在学习中,对于有新意、有深度的看法,我们应该大胆地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从而激发全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当你看到苏轼的时候,你可以想到《明月几时有》,也可以想到《密州出猎》这些作品;同时我们能想到的还有北宋的政治制度,苏东坡曾经的遭遇;我们还能想到东坡肉这种美食,以及东坡酒、东坡的政敌王安石、苏门三位文豪等等。

当我们的看法出现错误时,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想法还不完善。让我们在一个宽松、活泼、能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氛围中,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学习成果。

对每个人来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自然和几乎自动的思维方式。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多更大的帮助。

要强化自己的发散思维,就必须要不断进行思维训练,如:

*训练1:尽可能多地写出含有“人”字的成语

*训练2:尽可能多地写出有以下特征的事物

能用于清洁的物品。

能燃烧的液体。

♦训练3:尽可能多地写出近义词

美丽:

飞翔:

_训练4:解释词语

存亡绝续:

功败垂成:

*训练尽可能多地列举下列物体的用途

易拉罐:

篇11:从不同角度分析雅思写作审题方法

雅思作文跟国内写作一样都是话题作文,在紧张的时间里抓住题目思想进行立意是关键,雅思写作和国内的写作不同之处在于:

一、考题范围广并多涉及负面问题。

雅思考试的作文涉及教育、科技、犯罪、媒体、政府等各个方面。这是由英国的教育方式决定的。国外多是小班教学,以讨论课为主。学生围绕一个topic,进行辩论、相互驳斥,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例如:关于交通警察是否可以配枪的`话题。这个问题反映了现实意义:当时的伦敦和柏林等地区有多处骚乱,而这个问题英国议会真的有辩论过。这就要求我们考生要关注国际环境,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

二、重辩论能力。

篇12: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在过往戏剧理论研究中,我们一直恪守这样的信条,即戏剧是精神产品,是居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因此忽视了对戏剧商品性的研究。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并能用价格来衡量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商品,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戏剧是一种文化艺术商品,由生产者提供,消费者有偿消费,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具有商品的基本经济学属性。同时,戏剧在表现形态、生产方式等方面与一般商品确实存在着不同,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本文将从规范经济学的方法出发,分析其生产和需求的特殊性问题。

一、戏剧需求的特殊性

早在19世纪末,萨赛就提出,戏剧可以没有舞台、没有灯光甚至没有布景和服装,但不能没有观众,“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这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即是戏剧的需求。和普通商品相比,这种需求具有如下特殊性:

1.需求的不确定性

审美倾向和审美品位决定着戏剧的需求戏剧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戏剧的数量。和其他普通商品不同,戏剧的消费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直接受制于人的经历、阅历与学识积累,含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观众在观看一场戏剧演出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直接取决于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这种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是一种心理评价,而对精神产品的心理评价是个非客观的过程,所以,消费者的偏好和心理因素对戏剧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19东北戏剧节金奖戏剧《良宵》,描写三个被时代推向社会边沿的退休老人的感情生活,将他们的孤寂、遗憾与心愿,演绎得淋漓尽致。只有经历过人生坎坷步入暮年的人们才会有此同感。这样一部优秀作品若让青少年观众来欣赏,恐怕就很难产生如此强烈的审美效果了。因此,同一台演出对于不同鉴赏水平的观众来说,所获得的满足和愉悦度是有巨大差别的,这种由戏剧观众生活习惯、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需求的不同,从而使戏剧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2.边际收益递增和溢散功能

传统经济学认为,效用是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普通商品而言,消费者对于该种商品消费的数量越多,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水平就递减,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对戏剧的消费而言,消费得越多,其边际效用水平则可能会递增,这和戏剧作为特定的精神产品的特性有关。一般而言,戏剧的消费过程会给消费者带来两方面的效用:一方面是观看演出时的精神满足和快乐,另一方面是观看演出资本、知识的累积和增长。对前一个效用而言,当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戏剧家的独特体验和特定形式获得了观众普遍的认可,实现了戏剧家的生命价值,同时,观众在戏剧作品中也印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因为他自己的体验获得了认同,愉悦感、幸福感、自由感等就会相应而生,这种幸福感会不断强化观众对它的需要程度。对后一种效用而言,消费者随着观看各种戏剧消费次数的增加,会增加对戏剧艺术形式的了解,且随着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本的`积累,单位时间消费戏剧产品获得的满足感不断增加,并且增加了消费者对未来效用的预期。

因此,对整个戏剧的偏好而言,在两种效用的作用下,消费者会不断强化对戏剧的喜好和兴趣,即“越看越想看”。戏剧的消费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戏剧被使用的次数和人数越多,其内涵就越丰富,价值就越大,优秀艺术产品的边际收益不但不会递减,在特定情况下还会呈递增态势,戏剧作为精神产品的这种无限制使用特征的“溢散功能”也是实现其价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3.需求价格弹性的折线变化

戏剧作为一种精神商品,从文化消费的角度而言,有相当多的替代品,而且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其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对其需求的影响程度很大。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戏剧的质量、外在环境变化等条件下,如果戏剧采取降价销售,其销售量上升的幅度将远远大于其降价的幅度,其总收益会大幅提高。以北京的票价为例,戏剧演出的平均票价为150元左右,20北京市城市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061元,票价占月均收入的2.8%,美国纽约百老汇商业性戏剧票价均价100美元,以年纽约家庭年均收入为233,100美元(人均年收入11,655美元)计算,则约占月均收入的0.8%。如此看来,相对于平均收入而言,我国目前的戏剧票价较高。根据市剧场、高校、公司不同群体进行的市场调查研究发现,在票价问题上,参与问卷调查的群体中,认为戏剧演出票价偏高的占62%,可接受50元票价以下的观众平均占比约为31%。因此票价降低,会使戏剧需求显着增加。

另一方面,戏剧的需求价格弹性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折点。也就是说,当戏剧的价格处于一定水平之上时,降价将会导致其需求的大量增加,即需求富有弹性,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降价不再会引起需求的大幅增加,其需求则缺乏弹性。这和戏剧的精神属性相关。一般而言,一个真正热爱戏剧的人不会因为票价提高而放弃观看演出,而一个对戏剧没有兴趣的人也不会因为票价降低而选择进入剧场。

二、戏剧生产的特殊性 1、戏剧生产的不可分性

戏剧作为一种现场表演艺术,其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这一点和普通商品不同。普通商品生产的结果是商品,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如绘画、电影、电视以及一切脱离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作品。但戏剧生产不同,戏剧产品不可能脱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中作为商品独立存在,由于它是一种现场表演的形式,戏剧表演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观众观看表演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这两者同时进行,因此,戏剧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性。

2、可变成本高,劳动密集型特征

对戏剧的生产者而言,生产要素成本是影响供给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和普通商品相比,其成本特征是劳动要素的成本占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戏剧是人的思想的创造,而且在戏剧的生产中,导演、编剧、演员、灯光师、服装师、舞美设计师等等大量人员的参与,是戏剧在成本上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特征。3、劳动要素的不可替代在戏剧的生产函数Y=F(L,K)中,其中Y表示生产数量,L表示劳动的投入,K表示资本的投入。在传统的工业化生产中,一般情况下,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例如在减少劳动投入量的同时,通过增加资本的使用量,可以保持产出量的平衡,资本和劳动投入存在替代关系。但在戏剧这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中,由于是现场真人演出,资本和劳动则不具备替代关系,这和电影电视的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

4、边际成本相对稳定

边际成本就是指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由于戏剧是现场演出,和电影等的大规模复制生产方式有很大区别。对于戏剧而言,在排练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生产完成,它还需要通过舞台的现场演出来实现,这一过程中所发生成本我们称之为边际成本,它包括演员演出工资、场租、设备租金等。由于场租、设备租金由市场定价,演员演出工资一般由契约规定,因此总体看,边际成本相对稳定,不会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加而波动,基本持平。

三、关于戏剧经济学特性的思考 1、培养戏剧偏好是增加戏剧

需求的根本途径上文已经论及,戏剧需求价格弹性会发生折点,在某种程度上,降价并不一定意味着戏剧需求量的增加。经济学家摩尔曾就美国人对百老汇戏剧的需求价格弹性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其需求价格弹性大约在0.33至0.63之间,即缺乏弹性。这就是说,票价每下降一个百分点,需求只增加0.33到0.6个百分点,通过降低票价并不会产生需求的明显提高。

增加戏剧需求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是培养观众对戏剧的偏好。由于戏剧的需求显现出边际效用递增和明显的个体需求特征,戏剧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教育程度,艺术欣赏水平等,艺术教育对戏剧的需求影响巨大。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做的一份关于艺术教育对艺术活动参与度影响的研究中,就曾明确指出,一个人所受076到的艺术教育越丰富,日后他对于艺术活动的参与度就会越高。对戏剧偏好的培养有很多方式,其中学校戏剧教育是最重要的方式,包括各种大专院校剧团、业余剧社、儿童剧团、中学戏剧社等等。只有通过有计划的、持续的观众培养,影响观众的偏好,使需求价格弹性降低,才有可能避免戏剧完全以商业化为导向,形成戏剧的稳定需求。

2、时间和闲暇对戏剧需求

具有重要影响戏剧的消费需要闲暇。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会对戏剧的需求有正效应。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社会用于生产方面时间的减少,而休息时间则相对延长。工业革命时期人民的闲暇时间为23%,到了21世纪,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到50%。每周总工作时数,从18世纪的72小时下降到1859年的69.8小时,到20世纪90年代不足40小时。这就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当工资水平(通常决定于社会生产率,并决定收入水平)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人们闲暇时光的增加会引致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

3、劳动密集型成本特征决定其规模临界点高

由于戏剧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无法实现资本或技术的替代,使人力成本在戏剧总成本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对于戏剧而言,戏剧生产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投入是人,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创造,这一成本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很难下降。在戏剧总成本的构成中,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约20%,可变成本,如导演、编剧、灯光、舞美、演员等人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60%。而且,在边际成本(每场演出的成本)中,由于每场演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人员工资约为60%。因此,戏剧的总成本很难降低。

4、生产方式特征使其很难产业化

戏剧的生产方式是现场舞台演出,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从艺术形式上来看,现场舞台演出使戏剧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实现演员和观众直接的交流,是戏剧的独特魅力。从生产角度而言,由于场地的限制,每场能够观看的观众有限,戏剧演出很难同时上演,而且为了保证戏剧演出特色,戏剧演出不能录像,在演出期间,也不能大规模地出售光盘、拷贝,因此戏剧的生产提供只能通过一场一场的演出实现,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这和电影、电视等其它文化产品有着本质区别。电影和电视可以通过出售拷贝降低成本,使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5、大力发展非营利性戏剧

上一篇:控告法官范文下一篇:从日本危机看中国核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