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

2024-04-21

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通用11篇)

篇1: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

一般情况下,当你最优秀的人才来找你商谈离职事宜的时候,再想留住他们往往已经为时太晚了,这一点请务必记住。这些员工早就得出了“是时候离开了”的结论,而且已经反复多次地看到(或者经历过)让他们不愿再留在你公司工作的事件。到了他们开口提出离职的时候,再想留住他们已经难如登天了。

为什么一旦他们提出离职,劝说他们回心转意就会非常困难呢?一个原因是,他们未必愿意透露真正的离职原因。至少在高科技行业是这样。总的来说,高科技界还是一个小圈子,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讲出令人不快的事实真相来断掉自己的后路呢?所以他们不愿意告诉你真正的离职原因,这也可以理解。如果你连一个人离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想要说服他们留下来自然就很困难。

此外,如果你的优秀人才想要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们往往有一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因为他们很清楚在你的公司工作是什么样子——无论是无论是好还是糟——但是,他们跟另一家公司的接触,可能至今为止都是那家公司的招聘经理和招聘人员在请他们吃饭喝酒,这些人当然只会说他们公司的好话。

最后,有些时候有些人完全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想要跳槽。他们可能突然来了灵感,觉得现在是时候跳槽了,或者是直觉告诉他们,现在跳槽是个明智之举。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也难对付,因为就算你想驳倒他们的想法吧,他们其实还没有什么成型的想法。

因此,你需要在优秀人才决定离开公司之前,就开展“留住人才”的工作。而不是等到他们告诉你之后才开始行动。有些时候,你可能会成功地打消某人想要离开的念头(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我见过有人在已经接受其他公司的聘用之后,还是留在了原公司),但这是例外,不是常态。如果你依赖自己的说服力来开展工作,希望在人们作出离开决定之后再劝他们留下来,那么你更有可能失去优秀人才而不是留住他们。

如何才能避免陷入这种状况呢?我的经验是,在某个人来跟你提离职之前,你就需要做好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是:给员工安排导师,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认可他们的成绩。

给员工安排导师

导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员工确定他们最终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并确保他们有能力在这条道路上向前迈进。为什么这项工作在留住人才方面如此重要呢?因为你对员工的最终目标越是了解,就越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尽早跟他们合作,帮助他们达成这个目标。

请记住,就算你是某人的老板,也未必可以成为他们的导师。实际上,由于你是经理,员工可能反而不愿意向你坦承他们的未来计划(尤其是当这个未来计划和你没有关系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向你透露,为什么他们在这个团队里工作缺乏成就感。你不知道他们脑海里有什么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未雨缪绸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你不用自己担当起导师之责,而是要帮员工找到合适的导师。这意味着,你需要根据你对员工的了解——你对他们的长处、短板、价值观、情感的了解,来为他们建议最合适的导师人选。导师可以就是你公司里的人,也可以来自公司外部,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应该是你员工的首要支持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客观的意见,让员工可以借鉴导师的相关经验,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

我最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了顺利实现我的职业目标,我要做些什么事呢?”实习生和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尤其喜欢提这个问题。而我的回答很简单:知道你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回答听起来固然简单,但是我已经有多次看到一些工作了5年、、甚至的人,他们仍然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这是由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基本上是由眼前机会推动的,并没有以自己的最终目标为导向。他们力图抓住眼前的晋升机会、加薪机会,以及最新最热门公司的工作机会,这些人走上了一条追逐头衔和金钱的道路,直到多年之后才发现,这些收获并没有让他们变得快乐。

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你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采用:

1、知道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从技能和兴趣从两个方面来做优化)。

2、让他们跟合适的人待在一块(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导师)。

3、让他们永远有新的东西学习。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可以为优秀人才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保提出了正确的问题,鼓励大家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并尽你的一切你所能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迈向自己最终目标的道路上实现以上三点。

认可员工的成绩

你的每一位同事,无论无论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都希望获得认可——而且他们也需要获得认可。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虽然工资是“认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认可远远不只是赚了多少钱那么简单。认可的形式可以是升职,或者是在员工大会上表扬他们,或者是发送一封祝贺邮件,或者是拍拍他们的肩膀。关键是你要花时间来了解如何激励这个人,如何表达你对他们的欣赏。你表达得越是真诚,效果就越好。

请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你的优秀人才就应该表现得这么出色,不要以为他们当然知道你对他们的欣赏。如果你这样想,最后你还是需要表达你对他们的欣赏,但那个时候说什么都已经太迟了。你需要持续不断地对他们的优异表现进行认可。这样你不仅可以留住最宝贵的人才,而且可以一直激励他们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编译:Kathy)

篇2: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

地球当然不会因为少了一个人而停转,但组织的运转却是依靠人的推动。一个螺丝钉被人拔走都可能导致机器运行故障, 而员工甚至还无法像零件那样被等价并且立刻得到替换。根据调查,招聘同等能力的员工顶替跳槽者往往要增加20%左右的直接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很多重要位置的员工需要一定的招聘时间和磨合周期,绝非如模具化零件那样,可以随时下单,即装即用。因此,一般认为,招聘新员工会使得成本增加50%左右。如果说现代商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那么留住人才就是比招聘人才更关键的人才战略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留住人才?

人才维稳:中间过程比两端更重要

单纯的物质手段只能起到基本的防御作用

毫无疑问,用高昂的薪水、优厚的期权,对于挽留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但绝非也绝不能成为关键手段。追求高薪的员工迟早会投奔另一个开出更高价码的企业,如果你开出更高价码,不仅会增加财务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其他员工的攀比与效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价格竞争”。

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总监们已经发现,单纯的物质手段更多只能起到基本的防御作用。许多以聘有丰富人才而闻名的公司,如赛仕电脑软件(SAS)、西南航空公司,都没有发起“喊价”的人才战争,而是凭借独特且卓越的人才战略来吸引人才。

检查是否有效地培训和配置了主管人员

盖洛普公司针对英国劳工所做的调查中发现:8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认同与承诺,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更处于与组织日渐疏远的状态。造成员工疏离组织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研究显示,影响员工绩效和士气的最显著因素是不健康的工作环境。而解决之道的最佳切入点就是管理者的自我反省。企业与其埋头苦寻减轻员工负荷和压力的技术型方案,不如首先检查是否有效地培训和配置了主管人员。

传统的人才管理流程有着诸多弊端

有些企业对“获取”人才的流程前端投入过多的关注。例如一家北美公司为了招募一位10万美元年薪的专业人员花费不菲,人才到职后每年投入的培训成本,却不及聘用成本的1/50。这种现象可以理解,毕竟,找猎头公司或在网站刊登招聘信息,要远比“培训”员工容易许多。但事实上,这样的捷径反而会耗费更多成本。正如前面所述,更换一个员工的成本约为前任成本的1.5倍。而且,仅着重于应聘外部人才的企业,常常让内部候选人感到不受倚重而丧失对企业的承诺。

常用的挽留手段其实也往往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都对看似稳定的5%―10%人员流动率感到满意,但这个量的角度的稳定,极有可能隐藏了关键人才正在流失的事实。而且,人员流动率的数字完全无法说明员工为何离职。就业形势不好时,企业很容易留住一群没有组织承诺的员工。可见,如果仅仅关注人才管理的两个端点(应聘与留才),不注重中间培训与配置的过程,企业就忽略了关键人才最重视的环节。

建立三环连接的“中间过程”

现在回到“一将难求”的这个话题上。企业对关键人才的争夺不断升温,所以任何企业在人才战略都必须首先重视这类人才的管理方式。

辨认出谁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关键人才

首先,必须辨认出谁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关键人才;然后,将这些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而必须扬弃以往仅注重粗糙指标及结果的“聘用与留才”;最后,通过为关键人才培养能力、部署能使其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使他们与企业其他相关人员沟通连结。

对于那些缺乏关键技能和知识的员工来说,正式的培训的确重要;但对于那些面临复杂且具时效性问题的员工,即使全年无休的课堂训练或线上学习也是鞭长莫及。与传统“灌输式”培训相比,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学会“如何学习”。例如,销售执行人员不可能再成为某个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资深专家,但他必须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所需信息、或该向谁询问。

用行动学习培养关键人才

培养关键人才的最佳方式是让他们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行动学习”)。美国创意领导中心进行的一项著名研究发现:当高管们被问及一些促成他们管理技能与风格的关键事件时,只有3%的人认为是来自于正式专业训练,有12%的人认为来自过去商业失败的教训,还有12%的人认为来自项目挑战,也有相当高比例的人认为来自与同事和主管的互动。

人们在面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中学到的东西最多。他们实际面对并解决真实的问题,而非仅仅思考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人们也经常从所信任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如老板、部属、同僚、或是不论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生涯导师。

正确部署人才

人才配置,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关键职位或项目上,并确保他们的技能、志趣、能力与战略目标一致。有时这意味着对职位设计的重新评估;有时或许意味着以虚拟办公室或弹性工时等方式来重新定义工作环境与条件。对某些人来说,弹性的工作安排是让他们对工作更加投入的关键;而有些人对工作内容大致满意,却仅因30%的不满意就开始寻求其他机会。企业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些时候,离职率就是该付出的代价。尽管如此,关键人才的自愿离职或流失对企业战略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人才的正确部署还意味着帮助那些被放错位置的员工。错配并不一定是因为员工能力的缺乏。比如在大银行里,一个擅长复杂运算的“数字天才”真正的兴趣却在战略层面。这样的员工会被定型在既有职位中,如果不选择离开,几乎无法突破困境。此外,一些员工在达成某个目标之后希望尝试新的挑战,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倾向于让员工留任原位。因为仅基于潜能而非基于过去的资历就聘用或调动他们,这样风险较高。但是,邀请这些员工来共同探讨重新配置职位的可能性,并不见得会比他们逐渐与组织疏离或被竞争对手挖角有更高的风险和成本。

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

赛仕电脑与微软每年都会用调动机会来帮助员工找到最佳立足点。那些协助优秀人才适当重新配置的企业,通常会赢得员工的忠诚。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完美的安排,即便优秀人才选择离职,企业仍然有可能在未来赢回员工的心。一个成功的人才管理方案应包含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的策略。适当留给离职员工回旋余地的雇主,仍有可能让已离职的员工带着全新视野回来继续做出贡献。

管理者协助关键员工建立丰富多样的人际网络

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工作能在隔离状态下完成。为了有效增进绩效,管理者必须协助关键员工建立丰富多样的人际网络。有研究者认为,工作里70%的知识是借由非正式网络学习到的。一个对施乐公司的著名研究发现:大部分负责维修影印机的服务工程师是在早上一起喝咖啡时,从同事身上学到最多的工作知识,而不是从那些经过多年编制而成的维修手册上学得。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更确认了社会网络的重要性。该研究发现: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求助他人获得信息的倾向,比尝试从档案及资料库中获取信息的倾向高出五倍。社会网络丰富的人能较快地解决问题并获得较好的结果。然而,让关键员工与适合的人或知识连结,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员工互动的品质与知识交流的方法很多,如鼓励有共同任务或兴趣的员工自行组成“实践社区”等。

人才管理的“培养”、“部署”、“连结” 是相互连接且良性循环的。例如,当一个人才被部署在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上,与一些可相互学习的同事连结在一起时,必定能培养出更好的技能。而当具备成功所需的知识、技能、社会网络与人际关系时,人才便获得了有效的部署。最后,当人们被部署在能引发志趣的工作上时,有效的连结自然发生。这就是人才打造与使用的良性循环。

如何实现人才战略的良性循环

当对关键人才的竞争加剧时,企业最好能有效掌握关键人才区域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影响关键人才区域的因素,如关键员工离职率与年龄等相关信息,然后确定实现战略所需的技能。许多企业都已开始构建一个可以盘点现有技能的技能数据库。设计良好的技能数据库能够用来模拟分析当前可提供的技能以及执行新战略时所需技能之间的缺口,并协助高管制定整个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

管理关键人才时,还必须提防一种“富人”与“穷人” 差别待遇的文化。重视关键人才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员工,或许他们对关键职位人才的成功有着支配作用。例如,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想到,迪斯尼通过调查后发现,清扫工竟然是其关键人员,因为这些清扫工每年与数百万顾客进行直接沟通。

篇3:做好四个方面留住关键人才

人才的流失必将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许多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很不完善, 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评, 在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激励、解聘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于人力资源的维护与保障,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更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民营企业关键人才流失的原因可归纳在四大方面。

一、薪酬考核制度不合理

很多民营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存在缺陷, 薪酬发放随意性较强。员工除了每月的工资, 很难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制定, 忽视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 只考虑到了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而忽视了激励因素。部分民营企业拖欠工资。高层和中层基层员工的工资福利差距较大。这些都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 工作积极性受挫, 人才容易流失。

民营企业高速发展, 企业天天在变, 老板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做好和做大生意上, 至于内部企业管理, 能用就先用着, 因此导致很多制度还来不及建立健全, 企业管理许多事主要还是人治———老板说了算, 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或者即使有了部分规范, 但实际上大家都不重视, 做事情一味过于讲求简单直接, 公司上上下下工作还是以前小规模时的老习惯, 离企业目前规模需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距离有点远。尤其是企业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严重影响关键人才价值的体现。人才价值受漠视, 要走人是迟早的事了。

二、个人缺乏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往往具有经营短期行为, 很多民营企业只顾赚眼前的钱, 并未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战略目标与规划。此外, 民营企业主的素质一般比较低, 企业管理模式也比较滞后, 很少对其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需求预测, 更别提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 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凭着大概的想法招人, 既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所需哪方面人才找到最合适的员工, 也没有对招聘到的员工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职业开发与职业发展计划、绩效评估及激励计划、劳动关系及员工参与团队建设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等, 同时还忽略了对老员工的安排计划以及企业的总体规划、人员补充计划。这样便从多方面为人才流失留下隐患。

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 经理人的个人事业发展空间有限, 也是经理人无法再干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什么道理?老板往往把自己企业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个人或家族的贡献, 认为企业之所以有今天, 全亏了我这样的好老板, 你们其他人只是为我打工, 我养活了你们, 你们应该感谢我才对, 至于说对于企业发展有多少贡献, 那一切免谈, 地球缺了你照样转, 我的企业也一样。这样一来, 关键人才的个人才能和个人贡献被一笔抹杀, 关键人才要找“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就没有地方去找了。没有地方找, 那只好另外换个地方找, 人才流失势在必然。

三、办公室政治味道太浓

民营企业文化不能说不好, 但确实需要改造, 有不好的地方。不好在哪?主要有三点:一, 不管你对不对, 也不管事情大小, 永远是老板自己一两个人说了算, 权威主义太重。关键人才都是有能力的人, 一般自尊心很强, 往往感觉到在民营企业里面自己的人格和专业意见得不到尊重, 心情压抑感很强。二, 企业发展变化了, 老板还是总以为什么都是自己最强最能干, 而不是分工合作, 各有所长, 老板的职责不是什么都自己最厉害, 而是他最会用人之长。因此, 老板管理方式上有问题, 往往对下属能力不信任, 不授权或授之不足, 关键人才象被上了绑一样, 只能做执行者, 感受可想而知。三, 家族味道和家族内部成员间利益斗争多少存在, 造成企业内部关键人才无所适从, 不能以平常心来表达和掌握自己的言行, 给关键人才造成极大的心理矛盾甚至分裂, 没点忍耐力, 在民营企业干不长。

四、诚信只是在口头上讲讲

出于利益考虑, 民营企业首先重视的是对外部客户的诚信, 但企业大了以后, 工作效率和效果都不是一两个人所能掌控的了, 老板甚至都不能认识每一个自己的员工, 真正在给客户服务和工作的是各个经理和员工, 企业的整体表现如何, 起码一半甚至于60%取决于员工干得怎么样了。但老板还没有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各种合理物质精神需要一直不重视, 特别是许下的诺言老是以各种借口不兑现, 使人感觉老板在欺骗自己, 不走人气难消, 只好走人了。但许多老板至今还没有醒来, 等到人走了还说是走的人的错呢。老板对内部员工不讲诚信, 往往就是关键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你老骗我干活, 得好处了就把我挤一边, 还有什么好讲的。

要解决关键人才流失问题, 民营企业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经营管理观念: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法治而非人治

民营企业老板要改造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改造的是老板已经落伍的观念。企业不是你一个人的, 也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干成的, 它是全体员工的功劳, 虽然你老板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认同别人对企业的贡献, 认同别人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没有这些东西, 要留住关键人才是很困难的。人家不是在向你讨饭, 而是在帮助你共同发展。这是一。二, 企业大了再也不能想到哪做到哪, 而是要有计划和规划, 要有战略和长远打算。经营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 要实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靠制度来管理, 而不是靠一两个人来说话。要认识到在大企业中, 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是下降了, 团队的作用是提升了。团队当然就不是老板一个人了。

二、公平合理, 利益均沾;言出必行, 诚信为先

员工利益和价值要靠薪酬激励回报来体现。因此, 企业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绝对不能只想着企业自己一方, 或老板自己一方, 双赢思维要有实际体现。总的原则是薪酬激励制度要公平合理, 利益分享。不能劳苦功高全是你老板的, 利益分配也全是你老板的, 员工和关键人才只不过是你的工具罢了。民营企业老板尤其要警惕“工具”思想, 即简单地把员工当作实现自己企业目标的工具看。而应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事业团队中的一员, 把他们当作企业整体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认同他们的工作价值。尤其要说话算数, 许诺的激励措施一定要兑现。不讲诚信的后果是员工也开始算计你了。互相算计的产物是劳资矛盾激化, 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三、民主集中, 不要老子第一

老板是企业的主导人物, 老板的文化观念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上所述, 老板不仅要改造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 更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结合以关键人才为主的员工的文化需要, 打造全新的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针对民营企业易犯的毛病, 我们提出民营企业尤其要注意提倡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民主集中、共同成长的文化精神, 而要严防出现老板掌控、唯我独尊、封建家族式等级制度的文化精神。做起来企业需要胆略和眼光, 做强企业需要精细和时间, 做大企业则需要文化统一方向。民营企业要做到了这一点, 家族毛病必然可以克服, 百年企业并非只是一时梦想。

四、给关键人才信任和事业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如果想长久留住优秀人才, 那么给予这些人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发展空间是绝对必要的。人生在世, 谁都想建功立业, 在社会上受人敬佩。民营企业家自己可以说已经接近自我实现, 但别的人同样也有这样的愿望。对于优秀的高级人才, 或者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 哪怕就是能力平平的一般员工, 无论其职位高低, 人人都需要一个事业感和空间感。企业要是做得好一点, 给关键人才做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 给予他们一个能够让其展示其才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必然有助于企业留住人才, 健康发展。

篇4:留住关键人才的9妙计

《UP学》作者、知名企管教练葛史密斯指出,想要防止员工跳槽,主管先要做好几项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哪些是你要留住的人才。事实上,积极投资于优秀员工,比起把时间、资源花在表现平平的员工身上,更为划算。

第二步,是让员工知道你希望留下他们。很多主管怕影响其他属下的感受,所以从不曾让顶尖员工知道,他们有多重要。结果,当这些人决定求去,被问到离职的原因时,多半都脱口而出:“从来没有人要求我留下!”

第三步,就是找出人才离职的原因。如果你不知道员工为何离职,你也不会知道他们为何留下来。而根据调查,顶尖人才离职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了:对薪资报酬不满意,觉得未受肯定、缺乏成长的机会,以及公司管理太差等。掌握这些可能因素后,雇主和主管就要开始寻找各种能够激励人才留下的方法。

1给予应有的表扬与肯定:这是成本最低、却最不常被使用的激励工具。当你的顶尖员工成功完成任务时,你应该向他们道谢,并且让大家知道他们的贡献。例如,有家知名电信公司的执行长就要求各部门主管,每季都要提出值得肯定的优异员工名单,由他亲自打电话给这些人,感谢他们的贡献,并且仔细聆听他们对公司的改进建议。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留住人才,也能获得很好的意见回馈。

但专家也提醒,主管的表扬必须很明确,不要随便敷衍一句“你做得很好”,而是说出类似的话:“我要感谢你为这个案子所付出的努力,它让我们部门的业绩增加了25%,成为全公司第一。”

2提供挑战性的任务:让顶尖员工有机会参与新任务,从中磨练技能,发光发热。新任务也许是各部门A级人才齐聚一堂、相互切磋的团队计划,也可以是让员工独当一面的个人项目。

不过,这种挑战性任务必须有良好的设计,否则,本来要激发员工能量的新任务,反而会变成对优秀员工的惩罚。所以,应该确保新任务是依照员工的能力量身订做的。“绝对不可以变成‘能者多劳’,这是赶走优秀员工最快的方法。”盖洛普职场咨询部门总监雷斯警告。

3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为了培养高潜能人才,一家大型顾问公司推出了一项“行动学习”(Aclion leaming)的创新方案:集合一群未来之星,对组织现有的议题进行研究,并且向公司高层提出建议,不但让年轻人才获得发展,公司也得到解决问题的有用提案,同时提高了人才留在公司的意愿。

就算没有充裕的培训经费,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成长,例如,安排资深员工担任辅导,加强属下的技能;或鼓励他们去参加研讨会,交换专业知识,相互学习。

4调整薪资报酬制度:薪酬是决定人才去留的一大因素。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如果只重视职位、年资等非成果取向的标准,不以绩效作为论薪计酬重要依据的话,往往留不住顶尖人才,尤其是年轻人。

同时,由于直属上司是决定员工是否愿意留任的重要关键,专家也建议,让主管们负起更多责任,也就是说,应让主管的一部分红利,取决于他们是否达成降低流动率(尤其是顶尖员工留任率)的目标。

5提供金钱以外的福利:人才培训公司AchieveGobal执行长丹妮尔丝指出,留住好人才的关键,就在于主管对属下必须个别管理,而非一视同仁,“有些企业喜欢每人都送一只火鸡过圣诞节,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烤箱”。

她强调,奖励员工的秘诀,就在于个人化:找出你的优秀员工最重视的无形福利是什么,再设法满足他们。例如,有小孩的父母往往最想要弹性化的工作时间;年轻人则偏爱授权、平等的工作环境,以及大量的辅导和鼓励。

6建立一个平衡的工作环境:当工作需求开始影响员工的生活满意度时,他们就会开始挣扎,比较会想要离职。能够体认“工作与生活兼顾”很重要、鼓励均衡的企业,可让员工的个人满意度提高,同时也比较能够达成公司的目标。

7加强与员工沟通:与顶尖员工保持坦诚、开放、经常性的沟通,非常重要。尤其在不景气时期,主管更应该加强联系,来减轻属下对公司、对自己未来的焦虑不安。坦白告知公司的现况与未来展望,“信息分享得愈多,就愈能说服他们接受。”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格鲁斯伯格指出。

8积极管理升迁制度:主管和人资部门应该推动公司内部的升迁规划,替员工规划两年一期的职涯发展。这种制度可以让顶尖人才不必再费心思索,自己以后会得到怎样的奖赏与成就,也比较不会想要另谋他就。

举例来说,UPS为了留住人才,将员工的职涯发展,列为主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给予员工内部晋升的机会:它的4万多名主管里,超过3/4的人(以及多数的副总裁),当初都是从卡车搬运工开始做起的。

9鼓励内部流动与内部创业:让有兴趣的员工转任其他部门的工作,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法。另外,企业还可让优秀人才在公司内部“创业”,既可以得到员工的全力投入,以及投入的成果,还可以借此锻炼人才,并提高人才留下来的意愿。

篇5:高薪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定)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第一段是对对方立论提出质疑)对方辩友之所以认为高薪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是因为片面地把高薪等同于所有人才最重要的需求,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了:据Saratoga研究所对于18个行业的近2万员工,以及数10个其他机构的调查,我们发现80%到90%的员工离职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企业文化或者工作环境等因素,显然大部分情况下高薪对于人才的去留并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对方辩友的观点又如何成立呢?

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命题的几个重要意义吧:

高薪即高薪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而关键是指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很显然,我们今天的辩题是用人单位要留住人才,所以主体是用人单位。那么用人单位要用什么手段留住人才呢?那就是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和人才所需的最大限度的一致性。所以今天对方辩友今天必须向我方论证无论何时高薪都是留住人才的决定性因素,而我方只需要证明存在另外一种或者几种因素影响人才去留的作用比高薪更重要,那我方的观点即可成立。(标准)下面我将从两点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高薪并不是用人单位留住人才的决定性手段,用人单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手段具有多样性。我们承认,薪酬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显然比高薪更重要更有效。在《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对用人单位讲,“上下同欲” 就是可以把人才的激情与奋斗目标与企业的理念相结合。中国青年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拿着10万年薪的员工写给企业老总的一封辞职信,信中所述的辞职原因主要是对公司管理模式和制度以及公司文化的不满,可见高薪固然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往往能使人很好发挥的平台、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因素相比于高薪更能够将人才留住。

第二,从人才的角度来看,高薪不是人才留在用人单位的决定性原因。根据马斯诺定律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实现自我价值是人才流动的目的。人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重要驱动者,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研究发现,工资和奖金因素在工作重要性的排列中列第6、第8位,第1位是成就感,依次是被赏识、工作本身、责任感、晋升的机会,可见从人才的角度来看,高薪并不足以成为留住人才的关键,充其量只是其中一项因素,同时存在比高薪更起作用的因素。如果你的工作不能体现你的成就感和价值,你对工作不满意,你还会因为那多一点的报酬而苦苦死守吗?

篇6:浅析中小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素

09人力资源管理(1)班

摘要: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最核心的因素。中小企业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当代中小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薪酬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缺资金、技术,管理落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如何控制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使其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采取适当的留人策略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建立健全的薪酬体制

当今,企业通过薪酬激励,将员工的能力、努力、行为结果集中到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提升,得到应用的精神、物质满足,是员工与企业树立“肩并肩、齐发展”“努力付出、必有回报”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然而,许多中小企业薪酬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条件及环境下,薪酬是对人才价值认定的表征,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而高付出低回报则抹杀人才价值,人才不可能聚集而只会流失。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和工资等级。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等。第三,企业缺乏薪酬管理方面的技术、工具和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人力资源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工资水平,而且还关心工资差别。企业内部薪资标准的不规范,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首先,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具有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其次,对职工的薪酬激励可以留住职工,提高职工工作的士气,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通过薪酬激励,将企业短、中、长期经济利益相结合,促进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职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企业与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最终达到双赢。

薪酬管理就是通过影响职工物质需求的实现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企业经营中的行为。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职工得到更多的报酬,就是奖励那些符合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减少职工的报酬,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到消失,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其次,薪酬设计要满足四个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原则,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既包括企业对员工进行的职业规划管理体系,也包括个人对自己进行的个体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在结合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长期职业发展上的规划设想与计划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是员工和企业,分别承担个体职业生涯计划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功能。这两个主体彼此之间互动、协调和整合,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以使员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了解并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企业为员工提供多条晋升通道,给员工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机会;企业鼓励员工向与企业需要相符的方向发展,并辅以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给优秀员工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职业发展引导,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

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留住员工的心,帮助员工找到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机会的结合点,为员工提供心理上的满足,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

所以,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产生一种导向的作用。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求企业全体员工按照共同价值观及以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求去行动。例如:北京同仁堂药业以“工序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质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经营理念,沃尔玛集团的“顾客永远是对的”理念引导和影响职工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企业文化将其基本信念、基本价值观等灌输给他的职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进广大职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而且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可以把企业各个层面、各个层次的人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同时还具有人才培养功能。

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功能是通过文化本身的行为约束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来实现的。企业文化的行为约束功能的人才培养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和企业伦理的作用。一方面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是硬性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企业伦理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员工都必须遵守,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员工。例如:在海尔集团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客户住进了海尔集团的招待所。年轻的服务员发现客户走路一瘸一拐,就询问客户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客户解释说自己的脚气病犯了,又没带脚气药水,所以这样。说完,这位客户就随团游览崂山去了。等到他下午回到招待所,发现床前放着一盆热水,盆沿上搭着一条毛巾,床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瓶脚气水。令客户非常感动。这件事情说明,海尔集团的规章制度再严密,也不会规定发现顾客有点瘸怎么办?而年轻的服务员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海尔集团正是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员工,留住了他们。

四、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指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列,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规范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整、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在正确的管理制度下,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

企业规范管理制度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制度是用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标准,但是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制度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切实的解决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多了解实际情况,对现实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重要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采取先重要后主要的处理方式。同时制度还需要同企业的高、中管理层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定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执行管理,完善人才管理办法是执行制度管理的关键。员工是掌握、执行制度的具体个体,制度规定仅代表了企业领导层对企业发展的一个愿望,愿望要成为现实有赖于全体员工的贡献,制度执行不是单凭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仅靠部分职工的努力并不能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制度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团队合力。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要让员工明白和了解制度的作用:制度不仅仅规范大家的行为还保障员工的利益和安全,营造的良好环境可以确保员工得到发展,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样才能得到员工对制度的认可。同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总之,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先天的原因,人才的流出不可避免,除了以上方法,还应尽快建立离职面谈制度,了解人才离职的真正原因,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企业也有必要保持疏通渠道通畅,虽然有人才的流出,但是能够控制流出的速度和数量,能够提前培养和选拔接班人,不会给企业造成大的损失。站在员工成长的角度考虑,会让在职的员工少些对未来的忧虑,多分现实的干劲。从人员招聘开始着手,不断完善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人治的干扰,走出人管人的泥沼,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人尽其才才发挥作用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让员工关注企业发展并乐意与企业共同成长,留住人才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职业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杨河清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三多主编

篇7: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

杨女士认为,能否留住人才是一个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这里所说的“工作环境”,是“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综合。“硬件”包括物质报酬、办公设施等,惠普的观点是,良好的办公环境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确保员工们的健康,使他们即使在较大压力下也能保持健康平衡,所以惠普倡导“以人为本” 的办公设计理念,对办公桌、办公椅是否符合“人性化”和“健康”原则进行严格核查。惠普还在每天上下午设立专门的休息时间,员工可以放轻松音乐来调节身心,或者利用健身房或按摩椅“释放自己”。

相对“硬件”而言,惠普更重视“软件环境”的建设。作为一家顶级的跨国企业,惠普有着悠久、成熟的企业文化。惠普遵奉这样一个原则:“相信任何人都会追求完美和创造性,只要给予适合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这就是著名的“惠普之道”。本着这个信念,惠普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信任和尊重员工,让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充分发挥才能和想像力。人力资源部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不但注意协调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还专门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免费为员工进行培训,比如“WorkingStyle”课帮助员工了解各种类型人的特点,以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

杨女士并不欣赏学习表现很好但动手能力或交际能力很差的求职者,她认为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一个优秀的员工至少要具备三方面素质:

1、自信但不自傲,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信心。

2、应变能力强。

篇8:用心留住关键人才

我们都知道8020定律。例如,分析公司的业绩达成率指标:一个公司的业绩,80%的业绩是20g的关键人才创造的。关键人才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使企业产生管理和营销业绩的人;二是在日常工作中那些业务需要“备份”的岗位员工。也就是说,能否进行人才备份是甄别关键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备份不了的就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企业的关键人才。

知道了哪些是关键岗位与关键人才之后,通过哪些有效的管理激励来留住人才为企业所用呢?

百花齐放春满园

企业的管理是对团队的管理,企业的成功不是某个人的成功,也不是老板的成功,一定是团队的成功。所以,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不要让某一个人一枝独秀,不能培养不可替代的员工,更不能让一个部门的某一名员工有强烈的优越感。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不可替代,那么,你已经为自己埋下了高当量的“定时炸弹”!企业培养不可替代员工的后果,不但会挫伤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危害企业的管理体系。

所以,公司内部培养、储备关键人才,任何一个重要岗位上都要有第二梯队。这样,某些关键人才就不会有强烈的优越感,相反,他们会有一种自发的危机感,每一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创业和奋斗,而不会认为自己“奇货可居”,也不会轻易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者跳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目前,企业里“80后”的员工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富有朝气,渴望成功,同时也崇尚自由,容易情绪化。所以,关键岗位的“80后”员工离职有时是非理性的,有可能只是因为部门领导的一句批评而导致离开。因此,需要在企业团队里营造良好的氛围,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激励体系,让这些富有朝气的关键人才由“要我干”变成“我想干”。

好的激励手段是关键人才和员工爱岗敬业的动力所在,我们在设计合适的宽带薪酬的前提下,在许多工作的细节上都有创新。例如,提出节约的合理化建议如何奖励、设计出适合企业管理的程序软件如何奖励等,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拼等竞技活动,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让竞争始终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激励关键人才不断成长。

爱岗敬业是企业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因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工作,才能成为企业的关键人才。因此,对于新员工,人力资源部会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综合能力考核,例如忍耐力、坚持力、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职业道德与人品测试等,并宣导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传统,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潜力与积极性,进行定项、定时、重点培养,提升员工成为合格员工、关键人才的速度,让他们早日进入更高一级的岗位工作。这样,员工会对领导的信任、对自己得来不易的岗位倍加珍惜。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创新性工作中,犯错误的几率也相对较大。企业规定,只要不是品格与道德上的问题,而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公司一律免责。公司有专门的部门对创新性的失误进行公平公正地评价,让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和失误有清晰地认识。这样一来,由于企业对员工的充分授权与信任,员工敢于在工作上大胆创新,提出很多不同于企业过去的新思路、新想法,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十余年来,这一招已成为培养企业关键人才的法宝,加上企业内训师梯队建设等具体措施,企业定会人才辈出、群星闪耀。

超越梦想

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给关键人才打造的成长路线。留住关键人才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笔者发现,几年前公司一边不断地招聘人,一边却听任人才大量流失。持续不断地大量招聘新员工常会使企业疲于奔命,甚至导致企业效益的下滑。如今各类管理人才变得越来越难找到,而日益增多的猎头公司也虎视眈眈,你的公司若留不住人才,就必然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我们根据关键人才的流失率进行核算后发现,考虑到培训、沟通和业务进程损失等所有因素,包括因为某关键岗位员工离开公司而失去的业务关系、新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的低效率等,替换新员工的成本甚至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虽然每个企业都会有固定的业务流程,但是,新员工纵有所谓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也不等于一上手就能够熟练操作。原因是:很大一部分知识资本存储于公司关键岗位员工的脑子里!

失能性离职会使企业遭受很大损失,经过总结,我们在工作中非常重视这一现象。对企业来说,关键人才流动比例过高或不流动都会妨碍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将关键人才的离职率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这样既可以使公司不断保持新陈代谢,又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运用建立预防性的人才流失风险控制制度、人尽其才的岗位轮换人才储备保证制度、员工满意度测评制度等举措,增强企业关键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精心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比如从销售顾问到销售经理的成长,是要做资深销售员还是做销售经理,让员工清晰自己向前发展有什么方式和职位等,帮助员工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员工对企业有不断学习、终生受益的认同感。

文化留人

笔者所在的企业地处三晋,而晋商是中国商业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以其勤劳、智慧、传承富裕、文明,在中国、在亚洲、甚至于整个世界商业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形成并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

企业有一句话比较传神,叫做“诚信相与,百事百圆”。“相与”就是朋友、哥们、伙伴互相惠及的意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是把企业的关键人才和员工们看作自己的伙伴,看作是企业的经营者,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都是企业当之无愧的主人翁,这样一来,大家人在心定,踏踏实实地在企业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理念和人生的平台,保持了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沟通无限

不少管理问题大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好的沟通机制可以提高管理的境界,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而不良的沟通会导致生产力下降、企业品质与服务不佳,增加管理成本。

沟通的关键不是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使对方可以欣然接受的方式。大家知道,无论怎么形容和描绘,企业的员工与老板本身是不同利益的两个主体这一事实是不能改变的。因而,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从对方的利益以及感受出发,即所谓换位思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为关键人才提供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例如企业有什么新的业务计划和举措,会让相关的关键岗位员工一起参加讨论,运用提建议、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等形式进行沟通,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建议和思路,同时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未来战略和战术规划,需要每个人如何支持和成长等,尊重他们的建议权和话语权。良好的沟通就是一种无形的投资。而许多企业缺少的正是这方面的投资。实践证明。挖掘内部的生产力必须从沟通开始!

篇9:6个HR项目留住人才

时值年底,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对于大部分管理者来说头疼的问题:如何让你的团队稳定而积极地前进,防止流失率增高的现象。

实际上,我们应该看到,人才发展有四个步骤:选、训、用、留必须有一个主心骨,很多主管往往忽略了这点,造成行为的后果与预定的发展方向偏离。详细地说,在每个步骤上都应该有目标和着重点。

在这四个步骤开始之前,必须明确的是它们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策略而进行。我们在为客户服务一开始,就要着手了解对在未来1~3年内的目的是什么,围绕该目的的策略是什么。然后,在“选”上,我们也应该根据该策略进行。比如说客户明年要在蒙古开拓业务,如果你现在选的人都是业务能力很强的人,但他对蒙古并不了解,选择这样的人只能是失误,甚至造成公司贻误发展良机。

在“训”上,我们仍要围绕公司的发展策略。我们要考察公司的员工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不具备的话有多少差距、有多大的可能来弥补和提升等,然后再确定培训流程。这样的目的是保证培训具有针对性,并保证培训后公司能够很好地执行。

而所谓的“用”,就是要明确公司需要在什么时候派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就更离不开公司的发展策略。否则,就会造成公司发展与其目标偏离,甚至在某些方面南辕北辙。

最后一个环节是“留”,它的核心是要选定关键人才并留下来。很多公司领导往往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公司想留的员工偏偏要走,公司不想留的员工又偏偏不走,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两难问题。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客户如何留住想留的人才。要知道,单靠加薪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有价值认同、个人情感、公司氛围等无形因素,而这并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最近我们发表了新的调研白皮书,发现改善业绩的一个最重要驱动力就是用来招聘、留住、发展和奖励员工的可靠策略。我们确定6个人力资源项目能够帮助增大业务营业额。

第一,招聘和雇佣几乎所有(94%)实施人力资源项目的制造工厂都认为他们的雇佣和招聘项目比较或者说非常有效。在筛选和评估方面的投资能留住员工,同时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和品质。卓越人力资源工厂的平均年度员工流动率为2%,远远低于其他工厂的6%。

第二,绩效管理调查的工厂中有86%拥有绩效管理系统,包括清楚的目标、专注和不断的反馈。没有使用绩效管理系统的工厂存在风险:员工追求个人的提高目标或根本没有全员的绩效目标。

篇10:留住优秀人才的3个关键

表达出对全体员工的尊重是建立快乐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元素。雷格斯最近对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0 受访者提出哪些因素最有可能创造快乐的工作氛围时,有69%的中国员工表示对同事的尊重是最重要的因素。同事取得成功时主动表示祝贺(49%)和鼓励知识与技能的交流(47%)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个重要的因素。另有30%的受访者提出当同事进入或离开办公室时总是和他们打招呼也十分重要。

雷格斯东亚区总裁韩蓝霆(Hans Leijten)认为:“在中国就业市场好转的情况下,这次调查结果应该为某些经理人敲响了警钟,他们忽略了可以采取简单、实用而且成本为零的各种措施来确保员工不会在休假回来时提交辞呈。”

篇11:企业怎样留住优秀人才

“花開的時候,你卻離開我,離開我……”齊秦憂鬱的歌聲似乎成為了某些企業的“咒語”:每年春節之後三四月份,一些企業將可能遭遇一場人員離職的高峰——年終績效考核已經完成,該獎的該罰的“胡蘿蔔”與“大棒”各歸其主。當企業對員工不滿意時,可能採取末位淘汰“吐故納新”,而當員工對企業失望時,也會主動選擇離去。

一位做HR的朋友曾對我說:“做人力資源部經理以來,幹得最多的活是招人,最怕的是出其不意接到員工的辭職信。”人員的非正常離職,尤其是核心骨幹員工的離職,往往讓管理者倍感被動。“就像影印機用光了紙,就像釘書機沒有了訂書釘,他們總是揀最不合適的時候離開。這種現實會刺痛你,當優秀的人才——尤其是那些你特別想挽留的人決定離開時。”

為什麼有些人加入公司時“高高興興上班來”,最後卻“陸陸續續離職去”?當企業的非正常離職從“個體行為”發展為“一種現象”、“一股潮流”時,管理者應該反省:是雇主不仁還是雇員不義?是招人策略有問題還是用人機制出了毛病?是經營思路產生偏差還是企業文化變了味?——所以,離職管理決不是一個簡單或輕鬆的話題。

危險的“三中”與“三期”人群

員工非正常離職的成本到底有多大?美國《財富》雜誌曾研究發現:一個員工離職以後,從找新人到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薪水的1.5倍,而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員工欲離職前一段時期士氣低落績效不佳花費成本,招募新人需要成本,訓練上手需要成本。萬一員工帶走技術與客戶,投奔到競爭對手那裏則是更大的成本損失。

誰要離開?為什麼要離開?他們要去哪里?如何能讓他們不離開?這是企業在進行“離職管理”時最想知道的。調查顯示,有三類人、三個時期的員工他們是比較 “危險”的。三類人指:人到中年、中等收入、中層幹部;三個時期指:試用期間的新人危機、工作二年後的升遷危機、在職5年後的工作厭倦危機。

留人第一步:招正確的人

無論是“三中”還是“三期”,甚至非“三中”、“三期”員工也會產生離職,員工離職大體原因無外乎內因、外因兩方面:外面有更好的機會,有更多的誘惑等待。外因只是促進因素,內因才是根本的決定因素。內因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來考察:希望改善薪資福利、看不到發展前景、厭倦了所從事的行業、受人際關係影響、對工作環境不滿意、缺少學習機會、追求職位升遷、個人原因等。

員工決定離開或留下,通常不是單一的原因,而是綜合因素在起作用,而且不同人、不同職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他們的離職原因各不相同。紛繁複雜的原因,變化莫測的心態,企業管理者該如何從根本上來把握、構築企業的人才管理工程?千頭萬緒,從頭抓起!因此,留人第一步是:招用合適的人。

除了價值觀的衝突,人還有個性、行為風格、職業興趣等方面的差異。不同的人職業興

趣取向不同:有的人是社交型,喜歡和人打交道;有的人是研究型,對有深度、難度的事情有好奇;有的人是藝術型,對美的事物很敏感;有的人是經營型,對數字、對結果很敏感。不同的興趣取向對職業的期望不同,適合從事的工作不同。

事業留人:讓想做事的人有事可做

事業的機會與發展的空間,這是很多企業在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方面“低成本”卻屢試不爽的經驗。

一個追求上進的員工,總希望能積累更多的經驗,擔當更重要的責任。我愛我家房地產置介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陳海瑛在人才管理上有一個絕招,那就是“讓他們忙起來”。“當他們處於一種忙碌狀態時,他們在這種忙碌中會得到很多做事的經驗,會感到很充實,有收穫,能力也被認可和提升。”

不是每個企業都有著大量職位空缺,只等人才成長起來。首信集團副總裁李溶說:“首信股份員工平均年齡是30.5歲,包括總經理在內,人員結構比較年輕。如果老闆32歲,你已經28歲了,你看不到有升遷的機會,就會轉身離開。首信設計了一套自己的職位序列,設計出員工職業發展的三個方向:管理上、業務上、技術上,這三方面如果要發展,應該怎麼去努力,怎樣一步步前進。”多方向發展計畫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崗位員工的成就動機,讓他們獲得來自職業的滿足。

待遇留人:最實在的留人招式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用這句俗語來形容薪資福利等金錢因素對留住員工方面的作用也許比較恰當。

薪金對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HR們是最有發言權的。一份調查顯示:看慣了“人來人往”的HR們,對“高薪吸引人才、低薪影響熱情”這樣的論斷表示了理解,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高薪對於人才的吸引無疑是第一位的,“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首先需要相對富足的收入來解決生活之需,然後才能靜下心來做自己的專業工作。”有超過60%的被訪者認為“高薪能挖到人才”。

運用薪酬手段來吸引人才,已經在企業界得到廣泛認可與應用。

感情留人:四兩撥千斤

無論是提供職位還是提高薪水,組織的資源總是有限的,而“欲壑”總是難填。所以HR們認識到,留人“上上策”是“感情留人,從心做起”。和企業有過同甘共苦經歷、對企業產生了感情的員工一般不輕易離職。“一個人有可能因為外面的高薪挖角而動心,但最後他決定留下,不是我們提高了他的薪水,而是他捨不得那些同事。”一位人事經理說。

現代企業雇傭關係,不僅僅表現在企業能夠對員工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貨幣報酬,還需要提供足夠的職業安全感、歸屬感、因企業對個人業績和能力的認可而產生的自豪感、受尊重感,以及由於個人能力的發揮而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實現感等等。當員工從組織中獲得的這些感情越強烈,員工對組織的歸屬感越強,跳槽動機越弱。

而那些獲得“最佳雇主”的企業往往會注重對人才的感情投資,往往不吝其資、不吝其

力:人性化的辦公環境,彈性的工作時間,為媽媽們建立托兒所,提供好的福利等。而像寶潔、德勤等公司,攻心戰在大學階段就開始了,建立企業獎學金,為大學生提供實習項目等。

此外,總經理對於他身邊的高管們都十分信任與重視,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核心領導層,再以這幫人為核心形成一個穩定的人才圈,上級帶下級,一級級傳遞,形成了一條以信任和尊重為紐帶的留人感情線,這對保留人才是有幫助的。

歡迎吃“回頭草”的好馬

在現代企業人才管理上,好馬不吃“回頭草”的觀念已經過時,真實的情況是:如果一個人與企業有過一段聯繫(如曾經在這裏工作、參加過面試等),雇用他就比較容易,因為如果一個優秀的人根本就不瞭解你的企業,把工作推銷給他會更難。

一個企業如何對待它的離職員工,不僅反映了公司領導的胸懷與氣量,根本上也是企業文化的體現。重視人性,追求親善、和諧、以人為本的“惠普之道”信任並尊重每個人,它相信:只要給予員工適當的手段和支持,他們都願意努力工作並一定會把工作做好;它鼓勵人才流動,更不歧視離開惠普的員工,因為公司認為跳槽並不等於背叛。這也才有了中國惠普公司助理總裁、惠普公司戰略規劃總監、首席知識官高建華“兩出三進”惠普的故事。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認識到:離職員工也是一筆人才資源的財富。除了等著離職員工的“自我覺悟”,更積極的做法是:像摩托羅拉的創始人賴炳榮先生那樣,在員工(譬如陳永正)離職後,仍然關心他(們)新工作的發展,並瞭解他(們)離職的真正原因,一有可能就把他(們)再找回來。

正確看待離職,培養人才成長土壤

山因勢而變,人因思而變。我們不應把員工想發展、求變化的心態責難為“朝三暮四”,或者“這山望著那山高”,問題的關鍵是“要使員工的求變心態成為企業的可控狀態”。人力資源專家笪開源曾說過:“如果員工追求職業生涯的變化,變到外部就是跳槽,而企業可以通過內部輪崗或者交流工作地點來實現內部職業生涯的多元性;員工追求創業的刺激,企業可通過實施內部創業的孵化器機制,或成立事業部來滿足員工的創業欲望。對於絕大多數員工而言,他們希望自己所處的企業有一個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要有適宜的成長空間和生存土壤。”

如同環境的惡化會造成水土流失一樣,企業人才環境的惡化就會造成人才的流失。跳槽雖然看上去是個人行為,實際上更多時候是企業行為的折射。當企業發生員工離職,管理者要做的不僅是對某個人的挽留,要反省的是“是否企業的人才環境惡化?”同時,並非所有人員的離職都是損失,因為“泡桐”適宜的成長環境和“紅松”是不同的。

上一篇:请病假英语作文范文下一篇:我的理想是一名“无私”的科学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