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2024-07-01

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精选6篇)

篇1: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推进,使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了公共财政体制,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但是,“纳税人的钱政府该怎么花” 这是一个在国家走向民主与法制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自2004年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披露各种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恶性事件以来,我国现行财政体制诸多不完善之处逐渐暴露出来,在每年的审计报告中依旧是那些老面孔,依旧是那些老问题,年年审,年年有,这说明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

(一)财政管理面临问题突出:一是财政收入虚报隐瞒、申报预算“报大数”、预算未落到实处,只要钱不办事风气盛行,2010年的审计报告中,中科院以项目名义发放近亿元的福利,8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多数课题只见投钱不见验收。二是屡审屡犯,屡禁不止。2007年审计49个部门,49个部门存在问题,2008年审计54个部门,54个部门存在问题,2010年审计54个部门,54个部门同样存在问题。三是财政项目多,资金收付量大,管理责任繁重。公共财政越来越多地惠及社会发展的各层面,许多资金供给全面延伸到基层,直至城乡居民个人。面对成千上万的用户和每年数万亿元的预算安排、逾万亿元的财政转移支付及民生资金拨付,财政管理鞭长莫及,防不胜防。

(二)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 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自由裁量权过大, 人大不能完全发挥其监督作用。在缺乏监督制约的情况下, 滋生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预算计划之外的临时性追加拨款更难以控制。

(三)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我国的财政预算报告沿用传统办法, 只公布几个收支大类的预决算数字, 并加以大量的文字说明。这些极为粗糙的预算指标, 不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发现问题。

我们能看到问题的所在,但更重要的是有更好的措施和对策去解决这些一直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有效政策将有助于我国更好的推行预算管理,更有效的利用政府的财政,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手段。

篇2: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支出控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市自启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我们对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起步较早,2006年即开始逐步实施,在管理体系建立、管理模式形成、管理范围拓展、指标体系完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体系建设。我市一直把制度建设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工作来抓。改革实施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不断完善绩效管理顶层设计。制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确定了绩效管理的实施范围,细化了绩效管理的工作步骤。制订《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实施方案》、《市本级项目支出财政预算绩 1 效管理暂行办法》等,针对不同层次评价对象特点,确定了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操作规程。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印发,进一步强化了绩效管理的制度约束,为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深化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模式。为全面深化财政部提出的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绩效管理理念,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编审过程结合起来,各部门在部门预算“一上”时同时上报绩效管理项目基本信息,“一下”时研究确定绩效管理的项目,“二上”时设定绩效评价项目目标和指标,“二下”时将绩效评价项目与部门预算同步批复,采取“事前申报绩效目标和指标、事中开展绩效日常监督、事后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选择性组织重点评审”的方式,建立了贯穿项目支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国内绩效管理改革领域的专家学者称为“沈阳模式”。

(三)扩大管理范围,拓展评价领域。我市不断扩大管理范围,开展重点支出绩效评价,拓展绩效评价模式,提高绩效管理质量。从管理范围“扩面”来看,我市从2006年开展13所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项目评价试点,到2013年将部门预算中维 2 修改造类项目及百万元以上项目(人员公用经费和贷款还贷项目除外)500余项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同时对市政府设立的各项专项资金,按照资金整体和组成项目、当年项目和跨年项目全部进行绩效管理,资金额度超过年初市本级预算支出规模的20%,管理覆盖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绩效评价“重点”来看,根据突出民生、兼顾社会影响力原则,每年选择几类项目实施财政重点评审,2013年对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等3类市财政专项资金和市红十字急救总站急救医疗信息连接系统等5个一般性项目进行了财政重点评价,扩大了绩效管理工作影响力。从评价领域“拓展”来看,突破了传统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领域。一方面,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选择10个部门,针对其预算执行和事业效果等实施评价。另一方面,开展了一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2013年选择2个市辖区,针对其预算安排、支出效果等实施评价,促进一级财政管理绩效水平的提升。

(四)完善指标体系,夯实管理根基。我市高度重视指标体系基础建设,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在项目支出方面,建立了涵盖多个支出领域、突出绩效特色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一般公共 3 服务、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各领域。二是在部门整体支出方面,针对规范管理、支出效率和经费控制,研究设计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量化、分档,明确评价标准。三是在专项资金支出方面,分别按照专项资金整体和项目,研究设计了符合不同类型专项资金特点、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绩效指标体系,为科学衡量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我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绩效管理工作总体情况看,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机制保障和绩效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绩效管理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制度层面。我国现行《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绩效管理条款,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支撑。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出台的管理制度一直没有上升到政府层面,我市虽印发了相关文件,也仅停留在财政部门层级,对预算单位约束力不强,面对各方利益博弈和多种阻力,财政部门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存在一定难度,影响绩效管理作用发挥。二是意识层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的密切配 4 合、共同推进。各预算单位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虽已初步树立绩效理念,能够按要求逐步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但把绩效管理作为额外工作负担,认为是找麻烦的思想依然存在,“重分轻管、重支轻效”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工作及时性、规范性难以保证,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推进。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绩效指标的设定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成败。目前财政部从项目支出、部门整体和财政预算三个评价层次,制定了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供各地在工作中参考并予以完善。但没有对指标具体设臵给予统一明确指导,没有针对评价对象特点制定可供参考的个性指标体系,我市经过探索实践,建立了个性绩效指标库,但与财政支出涉及面相比不够健全,且存在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的问题。这导致预算单位在设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有时偏离绩效目标,有时难以量化考评,出现指标设定不全面、不适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绩效指标对项目的考核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充分。

(三)绩效管理运行监控有待进一步强化。绩效运行监控作为监控主体对资金运行状况及绩效目标预期实现程度开展的控制和管理活动,是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的绩效运行 5 监控,主要依靠部门、单位日常监督和财政部门定期抽查,通过预算执行进度分析辅助监控,对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够,对绩效实现的趋势关注不多,无法及时纠正偏差,促进绩效目标实现和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够。

(四)绩效评价结果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是部门单位自评价,财政部门选择部分项目重点评价。部门、单位作为预算资金的使用方,财政部门作为预算资金的分配方,不论哪一方单独作为评价主体,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并且受到专业领域信息资源和知识体系限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仍有待提高。

(五)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尚停留在较浅层面。从目前情况看,绩效评价结果还主要用于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和落实整改,与预算安排结合得不够紧密,评价结果有效与否,对下预算安排缺乏硬性约束。另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公开机制不够完善,评价结果信息仅反馈给项目单位一定范围内的人员,项目单位大部分工作人员难以知晓评价结果,社会公众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更是无从了解,尚未起到通过社会监督促进预算管理的目的。

三、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保障机制,形成绩效管理工作合力。一是建议在新修订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使预算绩效管理有法可依。国家和省在政府层面出台绩效管理制度办法。我市可借鉴吉林省、浙江省以政府名义出台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经验,以政府名义发布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文件,为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二是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对各部门、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以引起各部门、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促其与财政部门合力推进工作,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财政绩效管理理念,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增强绩效意识,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完善指标体系,促进绩效管理质量提升。一是中央层面规范指导。国家要加快对绩效指标进行研究设计和修订补充,建立涵盖各类各项支出、符合目标内容、突出绩效特色、细化量化的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体现计划、行业、专业、历史等各方面特点的各类评价标准,从而便于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使指标更具规范性,评价结果更具公允性。二是地方层面 7 探索完善。督促指导部门、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可用指标的积累,根据具体绩效评价对象特点,及时归纳和总结适用于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项目绩效指标,逐步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绩效指标体系,为项目绩效指标设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切实提高指标设定的科学性、及时性和规范性。

(三)强化运行监控,提升绩效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是实现目标导向。要加强对绩效信息的跟踪监控,重点监控是否符合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通过分析和预测绩效运行趋势,及时发现绩效运行偏离目标的状况。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定位出现偏差的环节,找出导致绩效运行偏离目标的症结,督促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或停止该项目执行。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等平台,及时发现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将执行不好甚至无法执行的项目资金调整到急需的地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创新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结果科学性。从财政重点评价项目入手,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利用我市现有中介机构和专家库资源,选择项目,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并对评价质量综合评估。开展第三方评价可行性研究,加强对第三方的引导和 8 管理,规范第三方独立机构参与评价模式,制定专家和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篇3: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1 城市管养资金的来源以及现行管理问题

(1) 资金来源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是城市管养资金能够及时拨付, 主要是由地方财政进行筹集, 城市管养资金的筹集来自于多方面。 城市管养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四大来源, 分别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拨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 城市维护建设税收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拨付和使用的, 在2007 年以后城市维护费用支出科目按照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和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等科目支出。

(2) 管养资金管理模式

城市维护资金是地方财政资金, 因此使用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 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作为城乡建设部门的专项资金, 财政部门将资金的使用划归到城建部门资金账目上进行核算。 二是资金使用按照项目细化纳入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在第一种模式中城建部门是城市维护资金的唯一预算单位, 在第二种模式中城建部门仅仅具有事权, 只能安排项目投资计划, 财政部门编制细化的项目预算, 城市管养资金直接拨付到用款的单位, 预算单位不仅包括城建部门, 还包括公安、水利、消防等。 第一种模式存在着管理粗放的情况, 城建部门有大量的自由裁量和决定权, 存在大量的利益寻租空间, 很多项目预算做的不够细致, 很多方面都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

2 制约提高城市管养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

(1) 管养资金使用分散, 集约化程度低。

城市管理和养护涉及到的建设、消防、规划、城管、园林等多个部门, 各种公共设施在建设后如何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 各类管养部门养护的标准也不是相同的, 条块分割相当严重, 很多在同一性质的工作方面有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和养护,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造成了管养资金的浪费。

(2) 支出内容过于笼统、专效作用发挥不理想

在实际使用中, 城市管养资金安排使用存在着大包大揽的现象, 虽然是专款专用, 但是专效作用发挥不出来。 城市管养资金支出可以范围三大类, 一类是管养单位经费支出, 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很多企业化的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不足仍然需要从财政核拨资金中解决, 例如在环卫、路灯、公园等单位, 由于维护人员较多造成了经费短缺的现象。 二类是公用事业性办公经费也从专项中列支, 同时因为上级对财政预算安排分类不明确却导致了一些办公经费也列入城市管养专项资金中。 三类是维护改造专项项目经费开支, 这类开支资金是直接用于管养经费, 但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 对城市维护的资金安排远达不到政府规定的资金数额。

(3) 预算安排和绩效目标细化程度不够

对于很多的城市管理部门来说还存在着城市管养资金属于城建部门的旧有思维, 认为管养资金属于财政部门的切块管理, 只要有明细就可以报账。 在城市管养资金绩效目标细化方面也存在着可行性论证不足, 管养资金细化预算非常不科学, 在项目的制定上存在着不清晰的情况, 在管养资金的预算方面缺少评审, 很多预算约束力不强。

3 提高城市管养资金使用效率对策

(1)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资金增长机制。 地方政府应该不断转变观念, 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不断提高城市维护费用拨付比例。 同时要对城市新建公共设施进行详细摸排, 建立养护资金量化浮动新的机制, 保证城市维护和建设相适应。 在城市管养资金来源方面要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城市管养资金, 以保证城市管养资金来源充足。

(2) 规范资金使用, 理顺管理体制。 建设部门应该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制定维护作业标准, 并且和城市管理其他部门做好工作协调, 在城区范围内城市养护应该条理清晰,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管养责任清晰, 这样可以避免管养资金的浪费, 进而使城市管理更加高效。 城市财政部门应该对人员经费开支方面进行彻底剥离, 将财政供养人员经费来源和列支纳入到社会保障渠道中, 进而让城市管养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 加强工程财务预决算工作。 应将城市维护资金全部按细化项目纳入到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中, 应该从项目的依据和可行性方面进行绩效目标的制定与年度考核。 加强资金使用额度和预算评审制度的实施, 对城市管养工程项目应该参照政府投资项目的程序进行招投标, 各项工作必须做到透明化和规范化, 消除在工程项目中的权力寻租空间。

参考文献

[1]闫戎华.关于财政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3 (16) .

[2]文彦.基层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会计师, 2013 (11) .

篇4: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绩效预算成功发挥作用的管理方式,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我国21世纪初才引入绩效预算,而与之配套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自2008年之前是一片空白。后来随着建设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步伐的加快,我国陆续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央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等相关政府文件,相应地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规范才有了较大的完善。特别是2014年新预算法的颁布,其中6次提及预算绩效管理,分别从预算原则、预算编制依据、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一、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在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我国开始进行绩效预算管理的以来,在我国的绩效管理指标中,定性指标占有绝对的比例,定量指标不仅少而且很不规范,灵活性非常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能力,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狀况堪忧。2013年财政部制定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不仅明确了分析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还增加具体个性指标的计算方法,使得我国绩效预算管理定量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现今的预算评价共性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仍然很有限,特别是对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仍然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仍然很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此方案的适用性。另外,地方政府在指标应用上自由度比较大,随意性很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绩效评价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二)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

一是预算缺乏透明度,结果责任难以落实。目前我国政府政务公开才刚刚起步,预算透明度还比较低,普通大众很难通过预算报告来评价其绩效结果,也难以对预算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从而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提高。二是预算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机制。现实中预算项目多、范围广、政策目标多元,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指标进行合理衡量。所以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需要在时间中不断完善探索。三是目前的绩效评价只针对某个项目或部门,并不能反映各个部门与项目之间的绩效差异,对如何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资金在不同领域分配尚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四是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衔接不充分。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立项虽然事先制定了总的目标,但并没有细化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缺乏完整的年度评价依据,从而影响了评价报告质量。

(三)绩效结果应用不充分

首先由于项目评价往往需要涉及投入、产出再到效益发挥这三个环节,然而由于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项目评价通常很难及时调整,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其次就绩效管理评价项目而言,以民生相关项目居多,而民生项目由于其本身的刚性和事后性,很难通过绩效评价来减少其支出并影响其支出效果,所以绩效评价应用并不充分。最后许多对项目的追加资金由于没有事前申报,加上部门预算编制时间紧,财政部门没有足够的力量审查相关预算项目,从而影响了绩效结果。

二、今后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

(一)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1.健全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在现有预算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国外优秀预算指标方法,总结国内各部门、各行业、各项目的成功经验,加快研究设计和补充完善绩效指标,特别是加快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建设。同时在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强化定量指标体系建设,突出地区间同类支出绩效的可比性。

2.加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发出全国统一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现有预算管理数据汇总纳入数据交流平台,从而提高对预算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借助此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省市的信息交流,不断改革管理,优化指标体系建设,提高信息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3.加强人员培训。预算绩效管理成功与否的根本在于从事财政工作的人,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培训力度,加强理论学习,展开各级财政预算部门单位的辅导与培训,联系理论与实际,培养符合当今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的财税工作人员。

4.加强绩效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强化财政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突出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刻不容缓。此外加强审计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扩大绩效审计比重,规范和完善绩效审计目标、方法、标准,改进工作机制,突出绩效审计重点,强化绩效整改,注重审计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5.推动预算公开。预算公开是人民监督政府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均加快了预算公开步伐,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将公开项目扩大到“项”级科目,争取实现全部科目公开。如此,将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使其运行效果更佳。

篇5:目前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原则

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系列的原则。第一,从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财政预算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纵向计划的政府主导的财政,建设横向需要和财政可能之间平衡的财政;改革生产建设需要的计划财政,建设政府用支出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第二,从生产建设和行政事业吃饭养人型财政,转向执政为民的公共服务型财政。使财政从重生产建设,转向重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公共需要,从重保证政府和行政性事业开支需要,转向重社会保障等民生需要。第三,建立统一和完整的国家预算体系。将预算内收支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将国家财政部门化趋势扭转为部门预算国家化,将土地、社保、国有资产、铸币收入等纳入国家预算,统一集中管理。第四,有利于宏观调控。财政的税收结构和支出结构,要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相协调,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收缩和扩张总体政策相协调,与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相配套

和协调。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建立一个分配和支出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财政。按照公共服务型财政和民主决策的原则,科学分类收支事项,设置收支科目,形成财政需要汇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之间科学规范的程序和制衡,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要科学确定标准和规模,人大和公众要对非常规项目进行评价和选

篇6: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

县级人大依法对财政预算实施审查监督,对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实施监督法,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县级人大对财政预算监督工作仍处于程序性层面,监督效果不够明显,还存许多困难和问题。结合我区工作实践,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较多三个较少”。

一、县级人大在财政预算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方面,“面子”较多“里子”较少。

目前,我国县级财政预算的通常做法是,先由党委、政府制定预算,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这样,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不便对预算草案进行深入审查,也不可能对预算草案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加之政府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算报告较为笼统,使人大常委会监督成了“内行说不清,外行听不懂”,客观上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削弱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在财政预算执行方面,“形式”较多“行动”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县级人大审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由于受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政府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加上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导致“部门申请、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等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这种做法也只能被动地采取事后“追认”的监督形式,使得整个监督处于被动状态。在监督工作实践中,常规的一般性的监督手段运用得多,而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以及罢免等硬性监督手段根本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或使用不多,致使监督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在监督过程中,一些视察和执法检查,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一般性地走走看看,发发议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监督工作重形式轻实效,监督力度不大,从而影响了人大监督制约的权威性。

(三)在监督能力建设方面,“通才”较多“专才”较少。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县级人大缺乏足够的力量和专业水平开展经常性监督。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专业性知识缺陷大,使权力机关既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又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人大监督通常是会议听取报告多、调查研究少,事后监督多、提前介入少。县级人大紧紧依靠自身力量审查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时,难免流于形式,监督效果不佳。

二、县级人大在财政预算中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督权力弱化。

无论是领导机关、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对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认识不够。一些被监督者法治观念淡薄,人治思想、特权思想严重,不愿接受包括人大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在思想上抵触人大监督,在行为上规避人大监督。一些地方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味地迎合地方政府,大多从支持配合方面考虑,而忽略人民赋予的监督权,甚至明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存在问题,也不敢正面提出来,使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监督权利受到弱化。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立法滞后。

已有的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的规定过于笼统,给执法者适用法律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立法“撞车”,相互不衔接、不配套,造成执法混乱,有的立法部门色彩浓厚,导致各自为政,有的立法过于超前,执法条件不具备,致使良好的立法愿望不能实现。这些情况,既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给地方人大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上一篇:工程款支付报审表免费下一篇:国际学校入学英语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