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办部门管理制度

2024-04-27

总工办部门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总工办部门管理制度

总工办职责

总工办职能

总工办负责主抓集团和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管理工作,是集团技术发展的核心部门,是集团掌握行业技术动态的主要部门,是集团与各先进企业及技术协会进行技术交流的窗口。

总工办职责

第一条:总工办负责审核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指导工程项目的技术施工,执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规范及政策;

第二条:根据集团总体战略部署制定企业的技术政策,组织编制企业近期和长远技术发展规划,同时及时进行技术改造;

第三条:总工办在各项技术活动工作中必须具有主动、深入、服务、规范、创新的意识及理念,积极深入技术课题研究解决;

第四条:总工办人员包括集团总部(常设岗位)和分置于生产单元(动态岗位)等两部分,上述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技能考核、作风建设归总工办统一管理;

4.1、动态岗位人员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等,无论处于在岗或待岗状态;

4.2、动态岗位人员处于待岗状态时由总工办主任直接领导,处于在岗状态时由项目部的负责人直接领导;

4.3、总工办人员管理所形成的记录和档案一式两份同期同步存放于集团总工办和集团行政部(人事系统);

第五条:总工办负责经营投标中的技术标编制工作,配合经营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收集行业最新技术信息(含文字、图纸、照片、录音、录象),更新和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库,不断规范和提高技术标编制水平;

/ 3

总工办职责

第六条:总工办负责企业的科研及技术攻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优化企业的技术装备(技术人才、技术资料等),开展内部技术创新工作和对外部技术交流活动,负责与相关学术、技术协会组织的对外联系和沟通;

第七条:总工办负责制定和完善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及企业技术管理体系,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第八条:总工办必须组织(或参与)其内部和(或)各工程项目的重大技术课题讨论会,参与重点项目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工作,指导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对于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的方案协助项目部组织专家论证;

第九条:总工办负责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并做出技术总结报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档案(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总结、技术方案、专项课题会议纪要、施工照片等)的收集和整理;

第十条:熟悉并掌握建筑行业“四新”技术的发展情况,组织 “四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作、QC活动的展开、工艺工法创新、工程创优和科技成果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总工办必须参与就工程进展过程中发生的特殊、重大事件(如投诉、事故)给予技术支持及协助;

第十二条:总工办必须积极编制并更新其权责范围内(关联)工作所必备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和方案计划等,经部门经理联席会议讨论通过、集团领导审批后颁布并实施;

/ 3

总工办职责

第十三条:贯彻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大体系,遵循其模式审核、发现、解决、检查项目层面问题,最终强化企业管理体系;

第十四条:总工办必须围绕本职责,编制部门成员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指导性文件,实行技术责任制,并依照本职责及指导文件组织培训和评估考核;

第十五条:总工办有关人员履责不当或失职依照其性质及后果分别给予检讨(自我检讨、部门内检讨)、通报批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的处理;

第十六条:本职责经部门经理联席会议讨论通过、集团领导审批后颁布实施;本职责所确立的总工办权责对集团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集团公司其他法律文书涉及总工办责任为本职责的组成部分;

/ 3

篇2:总工办部门管理制度

做为一名称职的总工程师,是我的职责目标;而要做好一名合格的总工程师,首先要做好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为人诚恳,业务精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企业责任感。自进入公司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当一名好总工来严格要求自己,现将进入公司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积极上进。

1、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施工规范,国家、地方建筑法规、文件,新标准新工艺,并及时收集和整理,灵活运用到工程项目,防止我司的项目建设因触碰国家和地方标准、法规、强制性文件条款,给公司造成损失。

2、经常熟悉和研究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强制性条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住宅设计规范》、《商业建筑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地下室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准,审理项目的前期方案、设计图纸,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在施工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即思考到竣工验收方面的问题,及时提醒现场,纠正现场施工中有悖验收条款的细节,并及时与监督站联系,确认某些争议条款,确立现场后期细节施工的正确做法。

3、思想上积极上进,不断学习管理方面、励志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思想认识,加强自己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书籍是众多优秀的人士在管理方面、为人处事方面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要学会吸取精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步提升自己。认真领悟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公司要想长足发展,首先要向规模化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认知,但是,要进一步

发展壮大,光有规模是不行的,需要提升公司的管理品质。树立公司品牌,使社会对公司有进一步的认知,那么,就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这是很多品牌公司从初级发展阶段到品牌形成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所以咱们公司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有精干高效的团队,也就是说要不断提高公司员工个人素质包括文化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其次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有了高素质的员工,还需要有高水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从而使得公司经营管理活动高效运转,创造出更好的社会业绩,得到社会和同行业的长足认可,公司才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在工作中随时结合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够全面、够精准,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做一件事情,不是草草了事,只顾数量,而是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寻求最优、更好的方法,比如说,在遇到一项技术变更时,要充分的从技术层面,成本节约、施工操作等方面综合考虑,拟定出技术最佳、成本最低,操作最易的技术方案。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时间,做好更多的事情,需要时间,上班期间的几个小时是不够的,所以要花费大量的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完成工作;早上的时间是宝贵的,也是高效的,我坚持每天7点半左右到公司,准备好一天的工作计划,把当天要办理的全部事项,写在小纸片上,到设计、审图公司、及工地等地点按一定程序办理,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对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勤恳钻研。

1、在工作期间,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天都要看一遍岗位职责和公司章程,不断的激励自己,提醒自己;每个星期制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全力完成该项目标;协调设计单位出

具设计变更时,事先认真分析研究设计原图,并及时到现场勘查问题部位,结合施工单位的建议、经验,拟定好最佳的修改方案,然后将情况介绍给设计单位,讲清道理、说明原因,尽量从快办理设计变更。有时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确实很忙,没有时间办理,我就结合拟定的方案,与设计沟通,自己出具修改图,发送到设计单位办理变更,设计方也认可,加快了变更办理的时间,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2、为了节省成本,响应领导精神,自己挤出工作时间,对二期景观总平图进行布臵和设计,为公司节省设计费用开支。在进行此项工作前,查阅大量的景观布臵资料,工作外时间考察了大量小区实地外景景观,慢慢的形成了小区景观布臵思路和概念,也激发了一些新的创意,表现在景观平面图中。

3、积极配合公司综合部和成本部的工作,公司综合部的手续办理事项,至关重要,我给予积极的参与和配合,在第一时间协调办理;成本部需要拟定技术标准时,认真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领导的建议,及时拟定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以不影响兄弟部门的工作为原则。

4、和谐处理好与公司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工作友谊,是开展好各项协调管理工作的前提,很多的工作落实,不是靠权利和高压去强势执行,而是依靠良好的工作友谊去实现的。如果要去落实一项工作,首先大家从心理上能接受你,理解你,而你也是带着友谊去与人沟通,在工作中产生友谊,提升友谊,工作也是快乐的,同时也是和谐的,高效的。

三、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1、在管理协调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主观上以积极的态度去做好这项工作,但是管理也是一门技巧、一门科学,也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尤其在与人沟通方面,多了认真,少了微笑,多了急躁,少些沉稳,但是,我内心是真诚的,理解我的人会接受我,不理解我的人会误解我,甚至以此为借算计我,使得我的工作更难做,结果是,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效。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管理理论,形成自己的管理经验,工作之余加强管理方面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管理素质。

2、管理思路不明显,在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首先要拟定好自己的工作思路,然后进行分阶段工作部署,分阶段实施和完成,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多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最后完成拟定的目标和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时代的步伐每天都在前进,曾经的经验和技术也许会过时,经验不能吃一辈子,技术和业务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新标准,新技术,不断地与时俱进,全方位提升自己,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1年12月16日。

总工办工作总结

总工办在公司的领导下,以公司的发展方针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不断学习,持续改进的原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本总工办的工作及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2011总工办工作完成情况:

1.办理XXX二期工程1#楼消防图纸审查,针对消防审图提出相关意见,协调郑大设计院提出设计修改,并形成正式设计修改文件;对于外墙保温工程,消防审图提出要用A级保温材料,考察市场上房地产外保温施工情况,结合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外墙保温材料要求的相关文件,与公司领导商议,确定使用B1级聚苯保温材料。

2.办理二期幼儿园、物业用房图纸审查,针对XX审图公司提出审图意见,协调设计单位修改相关设计内容,直到符合审图要求;目前图纸已审查完毕,图纸已加盖审图图签并取回设计图纸和设计修改文件以及《节能审查备案表》;待二期规划许可证办下来后,领取《幼儿园、物业用房审图合格证》。

3.绘制一期门卫房建筑结构竣工图,为门卫房结算提供图纸依据。4.针对《二期地质勘探报告》缺少地质资料,协调XX勘探公司对一期物业用房、水泵房进行地质勘探资料补充。协调XX公司为XX审图提供勘探资料修改完善。

5.针对市建委颁发的厨房排烟道新标准要求,协调设计单位对二期工程厨房排烟道按新标准进行修改,并出具设计修改通知单。

6.配合公司酒店的工作,针对酒店厨房排烟设施出山墙和出屋面,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并提出技术方案。现场商定酒店旋转门布臵方案,针对酒店厨房地下排水道地沟穿过主体剪力墙,提出技术指导,出具处理方案。

7.为配合现场施工,及时协调设计单位设计出幼儿园、物业用房施工图,对于幼儿园平面定位,提出合理建议,保证幼儿园南侧有足够的空间做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保证中心景观带的区域面积。

8.组织工程部、监理和、设计勘探单位对幼儿园、物业用房进行图纸会审,针对会审问题,协调设计单位逐条落实,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9.起草《二期交房标准》,并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商议后修改,组织工程部、监理部、施工单位现场会议讨论,针对研究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经公司各部门会签,定稿,目前已下发现场各部门。

10.绘制一期北侧补充用房的建筑施工图,及时提供给现场。11.按二期报批通过的二期总平面图,协调设计单位进行外网补充设计,目前,设计正在进行,近期会出具外网图纸。自行设计和布臵二期景观设计,目前景观布臵已基本完成。

12.与公司各部门讨论研究二期外墙保温方案,完善外保温详细技术方案;出具屋面保温方案,针对屋面泡沫砼保温和聚苯板保温进行价格比较,决定采用泡沫砼屋面保温,并考察XX和XX两公司的现场泡沫砼屋面保温施工情况。

13.订立工程部部门考核细则,配合综合部对工程部门进行业务考核。14.配合综合部绘制一期18#楼、19#楼一层实物设计图纸(测绘用图),交送XXX设计院进行晒图和加盖图签。

15.按郑州市《经济适用房装修标准》,协调设计单位对“阳台晒衣架”进行补充设计,针对原“楼梯木扶手”,协调设计单位出具楼梯钢管扶手设计变更。

16.针对二期设计图纸中构造柱设计不明,协调设计单位对各个单体、各户型进行构造柱平面布臵的补充设计。

17.订立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技术标准。参与考察辽宁XX防水公司,对防水公司SBS防水材料的原料、生产线、实验室,和公司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形成考察建议。

18.协助考察幼儿园经营合作伙伴,现场考察几家幼儿园的经营情况,与合作方商谈经营事项,订立“移交装修标准”。

19.通知电梯厂家负责人来现场召开协调会,督促厂家结合电梯预留洞口的尺寸和设备尺寸进行确认和指导;对顶层电梯屋顶机房设备预留洞尺寸进行现场确认和技术配合,协调设计单位对二期电梯屋顶机房出具相关补充施工图纸。

20.组织勘探、设计单位来现场对幼儿园地基工程进行地基验槽。21.组织设计、勘探、监理、施工等五大主体对二期工程进行主体结构验收。

22.针对惠金河小区的方案设计,结合规划提供的地界图、初步控规要求,绘制《惠金河小区方案设计》条件图,编写方案设计的初步设计建议,协调XX六院、XX设计院、XX院和XX设计室进行初步设计,并依次向公司进行方案汇报;组织相关部门评审论证,提出评审建议,形成《方案补充设计建议》,及时通知XX六院、XX设计院、XX院继续按补充建议深化设计; XX六院、XX设计院对户型和总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整,形成新的方案并及时进行了方案汇报,经过公司再次评审后,XX和XX报送了书面的户型图和总平图。

23.针对现场施工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及时到现场进行解决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处理方案。

24.参加现场召开的监理例会,提出施工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杜绝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强调文明施工的重要性,经常检查现场资料的收集和完善情况。定期检查现场的施工情况,提出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二、2011总工办工作存在不足。

1、沟通协调存在不足,尤其是与现场的沟通不是很畅通,建议工程部在现场设立现场技术负责人,一定范围内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较大技术、质量大问题与公司总工办协调解决,总工办结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在成本许可范围内提出技术处理方案,使得技术管理层次化、程序化。

2、与公司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的计划性不强,比如手续办理、招标投标等工作,需要总工办配合,可共同制定时间计划,总工办对于需要配合的事项,可提前进入办理。

3、与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不清,由于总工办人手较少,尤其是缺少安装方面技术协调人员,需要配合其他部门工作时,只有把本部门工作向后推,以至影响本部门工作。

4、总工室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由于总工办本身存在大量技术方面业务工作,如绘制图纸、出具小型变更、方案审查等,管理工作显得有些跟不上,下一步需要在现场施工定期巡查,工程督导、统筹,进度管理等等方面大力加强。

三、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1、大力加强现场技术协调、技术指导工作,建议现场设立项目技术负责人,强化现场技术管理。

2、明年在建项目多,二期项目未完,XXX项目要开工,建议总工办配备安装方面的技术人员,加强公司各项目安装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协调工作。

3、继续优化惠金河的方案设计,形成一个切切实实低成本,高技术,高品质的优质方案;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协调和敦促工作,搞好XXX小区的施工图设计工作,要从成本节约,技术合理,功能优化几方面,订立施工图设计条件和限额技术指标,保证设计图纸在时间上、质量上符合我方的要求,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2011年12月16日。

篇3:部门办园如何走好发展“平衡木”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部门办幼儿园开始走上改革之路,一部分部门办幼儿园被“关”、“停”、“并”、“转”,而遗留下来的部分,有的彻底脱离原有单位,变更了举办主体和产权性质,有的则维持了原有的附属关系,但也在转轨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通过在全国多个地区的调研,我们发现在相关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之时,部门办幼儿园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至少有三对突出的关系亟需厘清。

处理好单位福利和公共服务的关系

和其他类型办园不同的是,部门办幼儿园在成立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单位福利”烙印,它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和国情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部门或者单位开始打破“大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体系。在改革过程中,有一部分部门办幼儿园由于举办单位财政能力较好以及对幼儿园较为重视,受到的冲击较小,虽然逐渐从全额拨款单位变为差额拨款单位,编制数量也受到严格控制,但目前仍然能够从举办单位那里获得较为稳定的投入。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部分部门办幼儿园在招生对象上,仍然是保留了原有的以单位职工子女为主的传统,并且会给予相应的入园优惠。这类幼儿园的举办单位主要是政府机关、部队和经营状况良好的大型国企。以我们在东部某市调查为例,某主城区20所部门办幼儿园中,有7所幼儿园的主管部门投入的经费总额占到园所总收入的30%以上,其中最高的能占到60%,而这7所幼儿园基本上都是政府机关办园和部队办园,其生源的80%以上来自举办单位。而相比之下,该区的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妇联办园,举办单位投入比例基本上维持在8%左右。该市某大型国企虽然完全负担了其附属幼儿园的运营经费,但其原先附属的9所幼儿园目前已缩减为3所,且只招收企业职工子女或二代子女,完全停止了对社会的招生。

对于这类部门办园,其举办幼儿园的经费很大一部分属于财政性经费以及财政性经费的变体,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利用公共财政举办的幼儿园到底应该是定位于单位福利还是公共服务?如果公共经费的受益群体只是少数单位内的职工,是否背离了公平?

这一问题凸显出原有的条块分割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已经造成经费投入的部门化。在财政投入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这部分公共财政仅能满足少部分群体的需要,损害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因此,这些部门办幼儿园需要处理好单位福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但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时,以“休克式”疗法切断对这部分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显然会造成公办优质资源的流失。要适时适度打破体制机制中原有的障碍,逐步建立更为顺畅的财政投入体制,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的总量,扩大公共财政的受益面,利用公共财政增加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范围。

处理好公办之名与非公办之实的关系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仍然保留在单位的部门办幼儿园,每年能够从举办单位获得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完全变为自负盈亏的单位,和所谓的“公办园”相差甚远,但一些教育部门在实际统计中,仍然视其为“公办园”,被要求执行“公办园”的收费标准,导致收支的严重不平衡。

显然,从相关法律法规界定上,一些部门办幼儿园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公办园”,执行“公办园”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一标准无法反映这些幼儿园的实际运行成本。对于教办园而言,稳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可以弥补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缺口,很好地体现政府和家庭合理分担的原则。对于没有稳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部门办幼儿园而言,这样的收费标准意味着幼儿园实际的收支缺口将由举办单位填补,成本被转移为举办单位和家庭共同分担。在实际运行中,受到举办单位自身财力状况以及对学前教育认识程度的限制,成本的压力往往被转嫁给幼儿园独自承受,幼儿园既不能提高收费,又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收支严重不平衡。

在经费缺口之下,这类部门办幼儿园的师资、房舍、玩教具等软硬件设施均无法获得保障,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部分幼儿园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维持。以我们在西部某市调研的6所企业办园为例,由于其执行的是当地公办园的标准,每月每生只能收取90-130元,而企业由于产业转型,利润下降,难以为幼儿园继续提供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不得不通过举办兴趣班、增加班额等多种手段来维持基本生存。

要厘清这对关系,关键是增加幼儿园的办园经费,并逐步淡化公办民办的性质之分。如果允许这部分幼儿园完全参照民办园按成本收费,势必会大幅增加收费,加重家庭负担,而且这些幼儿园都带有一定的公办性质,过去一直提供的是质优价廉的普惠性服务。因此,目前较为稳妥的方式是在核算其实际成本的基础上,按经费缺口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将收费标准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并加强监管,保障其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而在举办单位自身财力允许的前提下,还需要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奖补或税费减免等多种措施提高举办单位的投入积极性。

处理好营利性产业与公益性事业的关系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举办单位要求其管理之下的幼儿园向其缴纳房租,有的举办单位还要求幼儿园每年要按照一定额度上缴费用,甚至为幼儿园定下创收指标,将幼儿园完全视为营利性产业运作,违背了其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

之所以少数部门办幼儿园在发展中出现这样的矛盾,主要是对部门办幼儿园的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部门办幼儿园和单位的医院、食堂等机构一样,过去一直被定位为后勤保障服务,由单位包办。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这些服务逐渐从事业型的养人办后勤向企业型的用人办后勤转变,单位不再全部包办。目前仍然与举办单位保持隶属关系的部分部门办幼儿园,一般归属单位内新组建的后勤公司管理。后勤公司的性质是企业,运转思路是打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运营,对于餐饮、交通等带有明显商品属性的业务而言,这样的思路尚有可行之处,然而对于幼儿园而言,这样的管理思路必然面临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之间的矛盾。

幼儿园,归根到底是一个教育实体,而不是一个企业实体,公益性是其内在属性,不能过多地要求投入的高回报,一旦作为营利性产业运营,就迫使幼儿园必须不断缩减成本、提高收费,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也难以提供有质量的服务,不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篇4:试析控申部门首办责任制

首先思想认识尚不到位。对首办责任制仍然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一是认为首办责任制是控告申诉部门的一项工作创新举措,与其它部门几乎没有关系。他们往往将“首办制”片面理解为控申部门“独办制”或“包办制”,缺乏对其是整个检察机关一项工作的认同感。二是认为是首办者的个人责任,与其它部门和人员无关,在工作中缺乏配合意识,使首办制只停留在首办环节,在其它环节中则存在着推诿、扯皮等现象。甚至一些相关部门根本不关心、不了解首办制的内容,对自己在首办制中的职责不清,致使首办制在一些部门得不到落实,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三是认为首办制和控申工作原有的工作模式相比,换汤不换药,仅仅是一种形式, 是摆花架子,走过场的务虚的东西,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其次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一是对控申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的“首办”责任未从监督制约、奖惩考核等角度加以完善。按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首办责任制绝非仅仅局限于控申部门,而是一项涉及许多相关部门的系统工程。要使首办责任制在检察业务的各个环节得到落实,需要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但当前其他业务部门“首办”意识相对淡薄,工作配合力度不够,分流案件反馈不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之外,还在于保障首办办制实施的机制不健全,考核奖惩措施难于兑现,其它部门实施首办制的情况进行考评则缺乏依据。首办责任制在其它相关业务部门落实与否,落实得好坏,并不影响这些部门的工作实绩和目標考评结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首办责任制的深入推行。二是对息诉工作的考核评价不尽完善。《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阐明了推行首办责任制是为强化法律监督,提高办理控告申诉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减少重复来信、越级上访,努力解决久诉不息问题,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和正义。因此,可以说息诉工作是推行首办责任制所要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再次业务素质尚有差距。实行首办责任制的目的在于转变工作作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防止和减少越级上访、集体访、告急访等影响社会稳定情况的发生。因此,承担首办责任的检察官必须具备一定的任职资格。除了符合检察官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法律业务功底,相当的工作实践经验、较强的处事协调能力和其它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直接接触来自各方的群众,天天面对的是举报、控告犯罪的举报人,不服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申诉人和许多不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当事人。接待工作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经济等诸多法律,需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和社会阅历。实现首办责任制由主办制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目的,必须建设一支知识广博、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检察官队伍。

在健全完善首办责任制的落实上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修正。

一是端正办案思想。首先要树立“大首办”的观念,把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作为整个检察机关融入和服务大局、维护稳定、执法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办责任制被冠以“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的名称,主要是由于它涉及的是控告申诉检察环节的工作,面对的是控告人、检举人、申诉人等人民群众,但这决不意味着首办责任制就是控申部门一家的事,而是控告申诉部门这个“窗口”代表检察机关来落实首办责任制。按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的规定,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分送有关检察院或本院有关部门办理。因此,检察机关内部相关的业务部门都可以作为首办责任部门,对属于其办理的有关控告申诉的案件承担首办责任,控申部门作为首办责任制的主要业务部门,承担的是首次接待、自行办理、移送办理、督促落实及最终的反馈等工作。对于群众来信来访、申诉、刑事赔偿请求和举报等事关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情况,检察机关相关的各个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其次,要切实改变将息诉作为衡量首办制是否有成效的唯一标准的片面认识,树立“依法息诉”的观念。首办制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或者说价值取向就是减少重复上访,将息诉作为其工作的必经程序,但对每一起案件都要成功息诉的认识,不仅造成理论上的困惑,而且在实践中也缺乏可行性。笔者认为,对于群众的上访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实践中造成一些来访者久讼不息、缠诉不止,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处理不恰当,接待不文明,办事不及时所致,但不可否认,也确有相当部分的缠诉与有关部门释法说理不清楚,未取得群众理解有关;还有少数的缠诉者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心态,反复上访,纠缠不休,个别的甚至发展到了扰乱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妨碍社会秩序的程度。对这样的对象,也强调一定要息诉成功,不仅不是对社会稳定的有效维护,而且将纵容助长无理缠诉现象,从根本上损害安定团结的局面。对于首办责任制实施中的息诉,要强调依法息诉。特别是对不属检察机关管辖或检察机关不能解决的问题,耐心说明情况,做好疏导工作,则无论对方是否再次上访,都不能认为是首办责任人的责任。对于无理取闹触犯法律的,应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涵盖检察工作相关环节的首办责任, 进一步规范来访接待、案件办理、案件反馈、息诉等工作程序。首办责任制从其主要内容来看,包括首次办理来信来访,首次办理申诉案件,首次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和首次办理署名举报案件等四类。从工作流程的纵向层面划分,又分为首次接待来访环节,及时分流线索环节,迅速投入初查环节和做好善后处理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涉及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而且涉及其它办案部门。要按照“大首办”的思路,在建立健全已有的控告申诉检察环节首办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涵盖检察院工作相关环节和部门的控告申诉首办责任机制,切实改变首办制只有控申部门“孤军作战”局面,从机制上体现“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二是将首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纳入目标考核。首办责任制的四个工作环节,分别产生接待、分流、初查和处理四种责任,由于各部门对首办制认识上的差异,工作侧重点的不同等原因,首办责任制的四个环节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反馈不及时,一次分流后,不能或不易办结的线索,提请二次分流不及时,答复举报人互相推诿等现象。在检察机关内部要实行将首办责任部门和首办责任人相关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的机制。完善台账等基础工作,将每一件案件的来访接待办案期限、办案结果、息诉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从而从全院性机制的角度,保证首办责任制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三是进一步完善与信访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的首办制工作网络。落实首办责任制,检察机关应当与纪检、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调。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将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有效做法上升为长效的工作机制,建立检察机关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访联络、线索转办跟踪、息诉工作联系协调等相关机制,克服工作中的”零敲碎打”和”临时观念”,从而更好地健全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的工作体系。

三是强化控告申诉检察队伍建设。一是首办责任制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人员作保障。应及时调选更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群众工作基础经验的人员充实控申部门,为保证“首办制”的更好实施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首办责任人的业务水平。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业务水平。三是对首办责任人实行专业化培养和管理,努力体现首办责任制的效果。按照专业化管理、专业化办案的改革思路,按照来信来访、申诉、刑事赔偿和举报的不同业务类型,有针对性地对首办责任人实行专业化培养和管理。

作者简介:

篇5:总工办管理制度

第一章项目技术部门管理制度

第二章项目工程实施管理制度

第三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总工办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集团公司技术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技术规范化管理,高效完善各项目管理工作,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法律、法规,接合公司实际,制订公司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条 集团公司设置总工办。总工办由总工程师和集团公司主管技术工作的副总经理直接领导。

第二条 总工办负责集团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发明专利、施工工艺等有关技术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报批,指导分公司、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 集团公司实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由总工程师领导总工办工作,负责有关技术方案制定、审查,对技术疑难问题组织讨论、研究,提出建议或意见。

第四条 各分公司设技术负责人,项目部设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所属项目的技术工作,接受集团公司总工办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各分公司、项目部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及公司的有关技术要求施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搞好图纸自审、会审及现场施工技术等工作。

第六条 总工办会同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在建项目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

第七条 总工办定期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注重学习、研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第八条 各分公司、项目部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形成新的施工工法、发明专利。第九条 总工办要加强对分公司、项目部的指导,帮助在施工中总结 2 经验,创新工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第十条 集团公司各级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的发明专利和施工工法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后,集团公司视情分别给予通报表彰或者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1、学习、熟悉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和监理细则中有关施工技术的内容。

2、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合同文件、监理要求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贯彻执行项目部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

3、在项目部经理和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参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实施细则。

4、参加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组织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协助项目经理会同相关部门办理设计变更。

5、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作业计划的执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计划的完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6、参加项目部内安全施工方案、节能、环保以及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并对相关内容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实施,确保本工程安全目标、环保目标的实现。

7、负责施工资源计划的编制,制定项目部施工周计划,提交项目经理审核。

8、参加中间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移交等工作;收集工程项目的各种技术文件、资料。

9、收集工程索赔资料及中间计量资料,做好中间计量工作;审核劳务合作单位的工程量,配合财务部作好支付工作。

10、负责向监理、业主单位及上级管理单位上报工程相关事项。

11、配合上级单位和项目部组织的质量检查、安全检查、文明施工检查等工作。

12、积极有效参与、配合项目部的其他工作,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项目工程实施管理制度

一、图纸自审制度

1、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

2、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3、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4、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4.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4.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4.3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4.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4.5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基础、水、电、暖、卫、通等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4.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5、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二、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会审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2、会审参加人员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3、会审时间

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4、会审组织

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督促业主尽快组织会审。

5、会审内容

5.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5.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5.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5.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上下水、暖卫、通风、电气、设备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5.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5.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5.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5.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5.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6、会审程序

6.1会审由建设单位召集进行。并由建设单位分别通知设计、监理、分包协作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包的由施工单位通知)参加。

6.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6.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好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单位盖章后生效。

6.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7、会审记录内容

7.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7.2参加会审的单位(要全称)及其人员名字(禁止用职称代替)。

7.3会审地点(地点要具体),会审时间(年、月、日)。

7.4会审记录内容: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存在矛盾、问题、由设计予以答复修改的。(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8、会审记录的发送

8.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业内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发送。

8.2会审记录发送单位

1)建设单位(业主)

2)设计单位

3)监理单位

4)项目部:技术、质安、经营预算、工程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队(班组)、预算员,资料员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的依据。

2、编制原则

2.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

2.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2.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

2.4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积极开发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的工程项目,保证施工活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5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2.6尽量减少临时设施,采用动态管理等方法,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

2.7执行《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加强计量器具、数据管理,使用法定的计量符号、单位。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部门和责任

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项目部内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的技术部门参加编制,生产、设备、材料、预算等部门需要提供有关资料时,必须密切配合。

3.2由项目内业技术员或技术负责人自行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加编制人员进行分工,规定完成时间。

3.3各编制人员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后,由内业技术人员汇总初稿,交项目技术负责人。

3.4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到初稿后,组织编制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需要增加的内容等。

3.5公司技术部门对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批

4.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中规定格式、顺序、内容及要求来组织编写。

4.2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集团公司技术部门备案。

4.3大型或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审核,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4.4特大或群体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由集团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5、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

6、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6.1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

6.2交底手续应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放范围及管理

7.1经批准后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发放给项目三份及有关专业人员、专业施工队。

7.2项目资料员收到技术部门发来的施工组织设计后,列表登记发放,发放范围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资料员等。

四、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1、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2、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内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

4、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督促实施。

5、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5.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2施工进度计划。

5.3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5.4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

5.5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5.6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6、经批准后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由内业技术员交资料员登记发放。

7、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范围:技术、质检、生产、安全、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有关劳务分包队及工长、资料员自留存档等。

五、技术交底制度

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2、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劳务分包队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3、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3.2专业队技术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3.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4、技术交底的要求

4.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4.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4.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4.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5、技术交底的内容

5.1项目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重点单位工程和特殊分部项工程的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特点和关键部位,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3)重点单位工程总的与交叉作业过程中如何协作配合,双方在技术上措施上如何协调一致。

4)本单位初次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操作方法以及特殊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土建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接,施工中如何穿插与配合。

6)交待图纸审查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7)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中的关键问题。

8)冬、雨季特殊条件下施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9)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中,技术性较强,经济效果较显著的重要项目。

5.2劳务施工队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予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暖、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

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

11)管线平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

12)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

13)砼、砂浆、玛蹄脂、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快的取样、养护方法等。

14)焊接程序和工艺。

15)打桩、构件校正、试水记录、砼冬季施工和沥青玛蹄脂的测温记录,设备开箱、设备试运转记录、测试打压记录等填写方法。

6、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六、技术核定制度

1、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

2、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单。

3、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集团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

4、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

5、经过签证认可后的技术核定单交项目资料员登记发放施工班组、预算员、质检员、技术、经营预算、质检等部门。

七、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

1、单位工程施工记录是在建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

2、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由项目部各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逐日记载,直至工程竣工,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以保证其完整性。

3、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的主要内容

3.1工程的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术资料供应情况。

3.2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在现场解决的设计问题及施工图修改的记录。

3.3重要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3.4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

3.5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

3.6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3.7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等。

4、施工记录的记载方法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将逐日记录的施工、技术处理等情况加以整理,择其关键记述,填写在单位工程施工记录表上,并经主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是否确实,并签名后,纳入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八、技术复核制度

1、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

2、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2.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网)桩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网)桩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2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2.3砼及钢筋砼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2.4砖石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2.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等。

2.6钢筋砼柱、屋架、吊车梁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2.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

2.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2.9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3、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技术员负责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应有所办技术员的自复记录,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和签字。

4、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5、技术复核记录由各技术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九、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

一般分部(项)隐蔽工程由施工队长(技术员)组织验收,邀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派人参加;重要的请项目部主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质检、安全员参加。

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检查记录由技术队长(技术员)或该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填写,项目部质检员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回签。

3、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应复写一式五份,建设单位、监理、经营部门各一份,自存二份归档。

4、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4.1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坟、井、坑、塘的处理。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记桩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

4.2钢筋砼工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

4.3砖砌体:抗震、拉结、砖过梁配筋部位品种、规格及数量。

4.4木结构工程:屋架、檩条、墙体、天棚、地下等隐蔽部位的防腐、防蛀、防菌等处理。

4.5屏蔽工程:构造及做法。

4.6防水工程:屋面、地下室、水下结构物的防水找平层的质量情况、干燥程度、防水层数、马蹄脂的软化点、延伸度、使用温度,屋面保温层做法,防水处理措施的质量。

4.7水暖卫暗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试压、通水试验、焊接、防锈、防腐、保温及预埋件等。

4.8锅炉工程:保温前胀管情况,焊接、接口位置,螺栓固定及打泵试验等。

4.9电气线路工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接头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4.10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5.1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

5.2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含水率、容重、比重等。

5.3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5.4地基土类别及鉴定结论。

5.5砼、砂浆等试块(件)强度、报告单编号,外加剂的名称及掺量。

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面图(平、立、剖面图)。

十、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1、项目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负责组织编制推广应用计划,落实推广应用项目的责任人及要求完成时间等,并组织实施。

2、项目经理参与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的编制,并负责解决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项目所需的经费和人员。

3、项目内业技术人员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并参与实施工作,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队技术员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负责对实施中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并进行总结。

4、对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在工程上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按规定每季向集团公司(区域公司)上报,本项工作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报。

十一、施工技术总结制度

1、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范围

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项目;本企业首次施工的特殊结构工程,新颖的高级装饰工程,引进新施工技术的工程以及有必要进行总结的项目。

2、编写内容和要求

2.1总结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概况,以图、表形式为主,文字叙述为辅。

2.2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优化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的经济比较结果,技术性能、关键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质量要求和实际达到的情况,劳动力组织、施工准备、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经验教训和体会,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对策,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对比等,要详细叙述。

2.3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2.4施工中采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2.5提供必要的插图、照片,条件许可时应提供施工录像带。

3、项目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3.1内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总结计划,并与科技开发和推广计划一并下达。

3.2施工技术总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从工程开工之日起,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工负责搜集工程项目及“四新”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

3.3项目工程及“四新”项目完成后,应立即编写技术总结,并上报技术管理部门。

3.4技术负责人在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总结的过程中,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供下述资料和其他必要的资料;16

1)内业部门提供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对比状况;

2)材料部门提供三材节约情况,核实材料节约率;

3)动力部门提供机械设备性能、配备情况及使用率对比情况;

4)质检部门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实际水平;

5)实验室提供试验、检测资料;

6)经营部门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工作;

7)财务部门经济效益的成本核算工作;

8)安全部门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资料。

4、施工技术总结编稿完成经审批后,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向公司技术部门上报。

十二、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2、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

3、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4、项目工程所需的各类规范、标准,根据项目编制的技术标准目录配齐,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5、配给专业队、质检、钢筋翻样、安全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部时,应上交资料员。

6、当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交旧发新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

十三、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1、工程技术资料是为建筑施工提供指导和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记载的技术文件。也是竣工后予存查或移交建设单位作为技术档案的原始凭证。

2、单位工程必须从工程准备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直到交工验收后结束。

3、凡列入工程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分类装订成册。严禁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4、工程技术档案内容分类

4.1是为了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维修、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在工程教工时随从其它交工资料一并提交建设单位保存(称为交工技术资料)。

4.2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的经济技术资料,并由施工单位保存(称为施工技术资料)。

5、工程技术档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遗失、损坏,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施工单位保存的工程档案资料,一般工程在交工后统一交项目部资料员保管,重要工程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由集团公司资料室保存;并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保存期限。

6、各种技术资料检查评分标准按现行全优工程检查记录执行。资料检查各分公司与各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

7、各种资料由施工技术队长收集并初步整理,临交工之前将资料交技术科统一整理,资料一般应一式两份。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竣工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集团公司依据GB/T19001-2015及GB/T50430-2007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管理者代表牵头,总工办主办,其他部门协办,在部分工程项目中贯彻实施。

第三条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 文。

第四条 管理机构及人员

集团公司成立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工程质量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总工办主任、工程部经理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集团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 集团公司工程部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随时监督和检查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六条 各分公司负责人负责所属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设专职机构具体抓此项工作。

第七条各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设专职质检员具体抓,落实施工员、班组长的质量工作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八条

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

第九条 各工程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把好各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争创省优、国优工程。

第十条 工程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工程项目进行巡回大检查,考评,并及时将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一条 各分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自检,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质量隐患。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全员的质量意识。第十三条 奖励

(一)对质量工作特别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年终给予奖励。

(二)对获得省优、国优的工程项目,公司将视情况给予奖励。第十四条 处罚

(一)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施工质量问题,按照集团公司《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处罚。

(二)对工程质量事故一次性直接损失在1000元以内的,给予项目部罚款500-1000元的处理。

(三)对工程质量事故一次性直接损失在1000-5000元的,给予项目部罚款1000-2000元的处理。

(四)对工程质量事故一次性直接损失在5000-10000元的,对项目部罚款2000-5000元。

(五)对工程质量事故一次性直接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给予项目部罚款5000元以上。

(六)因质量事故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该项目经理部承包人自行负责。对触犯刑律者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七)发生了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第十五条 本制度未涉及到的内容,按照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集团公司《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各分公司根据本制度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目的,制订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得到控制,并最终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满足国家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建设方以及施工合同的要求。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的控制。

2、工作程序

2.1策划

2.1.1组织准备

每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配备相应的人员,以满足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需要。

2.1.2技术交底

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与项目施工有关的人员应通过学习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工程参建单位的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熟悉和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和质量要求,并从施工的角度提出设计修改和优化意见。

2.1.3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

对于确定的建筑施工合同,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技术、质量、预算、采购等人员),依据项目招投标策划情况,合同要求及技术交底情况,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策划,形成项目策划书,包括:项目质量目标和要求:质量目标包括单项单位工程,分项分部工程目标,可包含检验批优良率、合格率的目标。

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人员及岗位职能分配、图表或说明内容。

2)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清单和文本,包括国家法律、地方法规的要求。

3)劳动力配置计划、临时设施和施工机具配置计划、主要工程物资采购计划、分包计划、施工方案编制计划,施工详图出图计划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方案。

4)施工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5)质量关键点及其控制措施,关键工序施工方案,特殊过程管理方案。本公司装饰装修工程,含隐蔽工程,按制订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执行。

6)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7)检验试验计划(各工序、施工阶段需要进行的检验试验的指标与检测方法),质量检查和验收流程(包含预检、隐检、交接检的时间、频次、验收标准和方法)。

8)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包括预案、应急方案、事故报警、抢救险情等)。

9)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包括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的评审、处置和改进)。

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流程(包括应收集的信息内容、收集者、收集方法以及沟通和传递的方法)。

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包方、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相关部门等)的沟通方式。

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清单、记录表式和保存要求。

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15)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它要求。

2.1.4项目策划书须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则相应项目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等报审表应经发包方或监理方审批。

2.1.5项目策划书的动态管理

当项目的施工要求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部对项目策划书进行评审,并适当地进行调整,对调整情况再次向企业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发包方、监理方报批。项目经理部按新的文件要求组织施工。公司工程技术部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2施工设计(如有)

本公司建筑无设计资质,由项目经理部按分包管理要求,进行委托设计,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对施工图出图时间进行控制,工程技术部对设计过程进行跟踪,对设计输出进行评审和确认。

2.3施工准备

2.3.1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项目策划书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如下:

(1)办理开工手续。

(2)项目工程的划分与编号,以便控制、检查、评定和监督。

(3)技术准备,包括施工交底等。

(4)现场准备,包括:工程定位和标高的基准控制,施工平面布置。

(5)材料准备,包括:工程材料设备选型、采购或租赁,进场安装验收。

(6)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包括:办理、采购材料设备并组织进场,选择分包并组织进场,搭建临时设施。

2.3.2项目经理部按规定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公司项目经理确认工程项目施工已经具备开工条件后向监理方、发包方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2.3.3施工交底

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部,向参与施工和质量检查的人员(包括发包方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以书面方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说明,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方面有全面系统了解,以便于科学的组织施工,避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交底内容:

(1)施工范围、工程量、工作量和施工进度要求。

(2)施工图纸的解说

(3)施工方案措施。

(4)操作工艺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5)工艺质量标准和评定方法。

(6)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

(7)技术记录内容和要求。

(8)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9)交底应形成记录,记录的形式按项目所在地技术资料的管理规定执行。

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4.1项目经理部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包括:

(1)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2)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按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规定,配备适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

(4)施工过程监控

项目经理部应按图纸规范和方案等要求组织施工,按检验试验计划及时进行检查、监测。对施工过程的检查、监测包括:对工序的内部检查、技术复核,施工过程参数的监测和必要的统计分析活动;

(5)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6)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工程技术部对此进行指导,项目经理部对此进行监控;

(7)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项目经理对施工队、分包方、分供方的施工进度、工作进度进行管理控制,确保满足施工进度计划,并保证施工质量;

(8)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1)项目经理制订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确保相应责任人,通过施工作业时的相互监督、巡回检查等方法,确保施工全过程做到防盗、防火、消防及物资的维护;

2)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

3)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详见分包管理制度要求。

2.4.2施工过程的确认

主要针对隐蔽工程的事先确认,包括:

(1)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

(2)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2.4.3公司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过程及进度标识,确保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可采用以下措施:

(1)记录人员做好过程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检验和试验报告等表明施工过程状态;

(2)施工现场标识:根据施工过程特点建立标识,根据施工进度变化调整标识,根据施工变化突发情况改变标识,施工完工后撤销标识。标识的管理需与施工进度相匹配,与施工需求相适宜。通过记录可对施工过程进行追溯性。

2.4.4施工过程信息沟通

项目经理部负责做好与工程建设有关方:顾客、监理、设计、分包方等的信息沟通工作,包括:

(1)工程信息(包括与工程有关的要求);

(2)合同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

(3)建设方问询的处理、建设方反馈、包括投诉。

2.4.5项目经理组织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包括:

(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交底记录;

(3)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规定;

(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施工记录应符合记录管理制度的记录控制要求,并在工程竣工交付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移交给公司档案室存档。

2.5服务

2.5.1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

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由项目经理制订成品保护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通过施工作业时的相互监督、巡回检查等方法,确保工程防盗、防火、消防及各物资、设施的维护。

2.5.2服务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

公司管理组织制订服务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部按服务管理制度要求,做好用户服务工作,包括:

1)保修;

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

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

2.5.3项目经理部按服务管理制度要求,及时处理各项目阶段的服务需要信息,包括:收集信息、作出响应、有效实施服务措施、及时测量服务效果,进一步改进服务。

2.5.4项目经理部根据上述4.5.3服务信息收集及处理情况,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危害,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在管理施工生产技术的同时管理好安全技术工作,总工程师、技术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对各级施工生产的安全技术负责。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篇6:总工办工作管理流程

一、总工办工作职责

1.总工办作为管委会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管理,并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和熟悉,优化图纸设计。2.总工办的工作服从管委会主任及分管副镇长的领导,并定期向管委会相关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并出工作月报;所有现场变更签证、现场处理意见等在总工办签署意见后均报至管委会分管领导处,经管委会分管领导确认签字并盖章后方可发出。3.负责履行施工合同内容,抓好现场的基础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重点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协调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外围协调工作。4.负责处理施工现场的设计、施工技术问题,组织施工图交底,市政配套实施。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关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5.配合、监督、管理好监理部门作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理部门现场监督力度及工作的责任性和积极性。

6.配合材料供应部门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提供有关技术要求,配合选型调研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的验收。

7.协助财务部门资金运作计划和拨付工程款项,核对实物工程量。配合管委会预算部门作好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

8.组织好合同、签证、设计变更、工程技术联系单、图纸资料的归档工作。9.项目部的团队精神是:忠诚、正直、团结、奉献,以最优秀的业绩回报管委会和总院。

10.主动同公司其他部门配合,完成管委会主任和分管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二、总工办岗位责任

1.总工应当是建筑结构专业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有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有对工程施工的系统管理能力。在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强弱电、预决算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主抓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技术规范、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工程部经理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

3.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验收规范、规定,监督检查工程质量,重点检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决定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以及质量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参加施工现场例会,与监理及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督促和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解决出现的问题,重大事情及时向上级反映,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随时召开现场碰头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负责对监理方和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能答复则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等会后商定后答复。

5.每周召开一次项目部内部的工作例会,以加强内部的沟通和团结,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对下周工作做出安排。

6.审察工程技术、经济、工期、质量、隐蔽工程等联系单,审定和签定发生费用变化的签证单,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汇报给管委会主任及分管领导后执行。7.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各工种人员及时验收隐蔽工程并作好隐蔽记录,指导他们的工作。

8.组织项目有关人员复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付款申请书,核对上报工程量与现场发生的实物工程量是否相符。

9.熟悉图纸,掌握规范,负责现场施工与管理。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工程上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上报工作。10.负责工程进度,根据工程情况合理调动人员、机械、材料等。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做好衔接工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11.掌握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分项分部的检查和验收及竣工验收,作好记录,如存在问题需整改的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并报上级相关领导,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次报验。

12.作好对原状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要有图片(照相)配文字说明。工程进行主要阶段:灰线位置、打桩工程、地下室、开挖土方、出地坪、主体结构的各个层面,主要的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封顶、安装工程、隐蔽工程等,主要时期的形象进度,都要安排进行照像或录像后归档。

13.工程的主要事故,主要质量发生部位(钢筋工程、混凝土等工程)缺陷要及时安排照相后归档。

14.负责竣工交工后的保修工作及相关事项的处理。

三、工程联系单、签证单管理的条例

1.有关工程的所有修改变动,处理意见,费用签证,质量检查确认,一律用书面联系单方式联系,决不容许任何人以口头表态方式认可,造成口说无凭,给管理造成混乱。

2.建设单位发给设计院或施工单位的所有工程技术联系单一律由对口岗位的管理人员经办起草、签字,交相关工种管理人员及监理单位会签后经总办工确认,发生费用变化的报至管委会分管领导处,经管委会分管领导确认签字并盖章后方可发出。(附:工程技术联系单)

3.设计院发给施工单位的联系单,须由代建公司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和对口工种管理人员认可后,并报至总工办确认后再发给施工单位执行。发生费用变化的报至管委会分管领导处,经管委会分管领导确认签字并盖章后方可发出。

4.施工单位发给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签证单由项目总工审核;经济签证单由工程部经理审核;工期签证单及质量签证单先由对口工种的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再交给工程部经理审核,然后交给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最后交给项目经理核定。对于发生费用,和较难处理的签单,应先报至总工办,由总工办出具处理意见并报至管委会分管领导出确认签字盖章后方可发出。

5.工程联系单的各签证环节,不得超过24小时,决不容许搞公文旅行,耽误施工进度。6.工程发生的所有联系单、签证单,应先由施工单位交给对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负责填流转表,根据规定逐级审批,手续齐全后交档案室一份,预决算一份,为今后决算和交工验收创造条件。

7.附:工程联系单样张及内部流转表(附件二)。

十三、每周现场工程例会的管理规定(其他工程会议参照执行)

总工办定时参加各个项目的工程例会,把握每个项目的进展及其他情况,对会议上各参建单位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意见,并对各个项目的管理提出合理要求和建议,使得各项目在进度、安全、质量及施工文明等方面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良好的进展方向。

1.主持与记录:每周现场工程例会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主持,甲方项目经理协助主持,监理人员负责会议记录的整理。

2.召开时间:每周工程例会召开的时间为每个项目确定的召开时间,因我方特殊原因需要延期召开的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相关单位。

3.我方参加人员:土建工程师、工程师助理等。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例会的,应提前向项目监理请假。4.会议内容:

各参加会议的单位须在会议前和相关人员拟定好会议议程等,不能毫无准备地参加

1对上周例会中各单位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执例会。工程例会内容主要是分三部分:○2提出上周工作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新出行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现的问题,包括工程进度、设备、材料、质量、管理、安全等问题,要求相关单位给3计划下周工作安排并提出建议。予答复并拟订出解决方案。○

1开会前做好准备,我方与会人员在提问题时要做到:○把要提出的问题考虑全面、2提问发言时条理清楚、语言要准确、通顺○3要求对方给予明仔细,准备好相关材料○确的答复并认真记录。对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提出的问题,由项目经理负责给予明确答复(项目经理不在由项目总工或工程部经理答复),能答复则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等会后商定后答复,如项目经理回答的不全面或不清楚的,各与会管理人员应及时提醒并给予补充或修正。5.例会记录:

上一篇: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的意思下一篇:益丰大药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