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2024-06-30

初中物理学情分析(精选10篇)

篇1: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一、学情及教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物理学习,应该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学习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可能不如上学年,学生也开始出现分化,有些学生可能要掉队,对此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努力,引导学生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引导,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另外本册书重点是力学。

二、九年级物理教学目标

1、掌握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

3、能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潜心挖掘教材内容,深入钻研教法,力争备好每一节课。

2、物理课堂教学严格遵循:“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定导、当堂巩固、稳步提高”的教学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搞好物理教学,学习新的教法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组课堂教学实施“五分钟检测、学生展示、跟踪反馈”三段式教学。

3、利用晚自习或课下及时给与个体或集体的反馈。同时督促学生把不够明确的及时复习巩固。同时要求学生把每次检测卷和跟踪卷中出现的问题都作为每次的作业整理在学案上或检测卷上。(注重个体的矫正与差异)

四、实验教学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除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外,还要适当进行创新性实验教学,增加一些身边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把演示实验尽量变成学生实验。

实验要求:

1、要填好实验通知单,做好实验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卡和报告册。

2、实验进行前,每一位教师要多做几次演示实验,增加熟练程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要想让学生做好,自己首先要做好。同时在做学生实验时,实验的班级要邀请没有物理课的教师进行协助完成,保证实验课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3、实验中要细心指导,耐心引导,正确诱导,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中考中取得优异的实验成绩做最充分的准备。

篇2: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笔者也是一位情智课堂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并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再次发现理想中的情智课堂是一个目标,我们必须在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并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构建完美的物理情智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好比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要先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笔者就初中物理情智课堂之先的“勤知”课堂展开实践,以更好地走向“情智”课堂.多年实践再次证明,情智课堂之理想化,教师必须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面,教师是改革的发起者、组织者、失败者、成功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勤奋”和“知识”为基础,简称“勤知”.1理想课堂之“勤”为先

在理想课堂的追求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做到“勤奋”,这里的勤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1.1勤于钻研

每个教师都必须钻研我们的所任教的学科,以初中物理教师为例,我们就必须认真钻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01版和2011版),再结合十年课程改革的两本课标,去分析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无论是苏科版还是其他五个版本,我们根据教材去认真分析,分析教材中每个活动实际的目的及出发点,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学校的硬件设备,思考一下,我们对教材该如何处理.再去分析课标中更新的环节,钻研其课标更新变动的原因.而教材在随着课标的更新在发生怎样的变动,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变动后,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又该注意什么?就拿2012年6月第3版的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书而言,这是2011版课标实施后的第一个版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光路可逆”的字样在课本中消失了,那为什么课本中不再出现“光路可逆”,原因何在?原因是因为“光路可逆”这一内容对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没有帮助,反而会混淆对反射定律的理解,从光学角度向学生介绍“光路可逆”难度也比较大.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就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只有我们教师勤于钻研了,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教材和教法,才能把我们的课堂引导至理想课堂.1.2勤于创新

情智课堂的情景交融就是一个亮点所在,真正要让课堂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就离不开创新,而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来自于灵感,而是来自于教师的勤奋,在教师勤于思考、勤于观察、勤于分析等基础之上,我们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才能不断地创新,即归根为勤于创新.我们创新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可以是探究活动的创新,也可以是课堂模式的创新,只要勤于创新,我们的物理教学才能产生新的突破和飞跃,只有老师养成了积极创新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激情,才能无声无息地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起来.比如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江苏省如皋市的陆亚东老师就将原来苏科版中如图1的实验进行改装,改装成如图2:在铁架台上悬挂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D是用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M是升降平台如图3(可使溢水杯缓慢上升、下降).而这个创新实验装置的使用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了不少的优点,这些优点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2011年宁夏的中考题中,就出现对这个装置优点的分析.同样,我们的创新无处不在,在2012年10月21日~22日,江苏省物理优课评比的比赛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创新实验和创新器材,很多创新得到了刘炳昇等专家的好评,而这些创新实验和器材都是来自于教师的勤奋研究和不断实验,如光的反射演示仪,有位老师就用一个蛋糕盒做成底座,底座内点好“蚊香”或其他能够产生烟雾的物质,并在盒子上端开小孔,让烟雾能升入上面的玻璃容器中,这些足够多的烟雾就能很清晰地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她的这些器材来自于我们周边的生活,这位老师经过多次实验和设计才获取的,她的创新设计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也为她的课堂添加了更多的亮点.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常态课的情况下去创新实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活动,在不断的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让我们的创新思维常态化,创新意识常规化,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1.3勤于撰写

很多教师在教学之后有很多的想法和反思,而写在备课笔记中的调整和反思只是为了应付相关行政部门的检查,而不去把我们的教学心得和反思写成条条框框,整理成文,这样是无法使我们的实践经验转变成理论研究文本的,更不能用具有个性教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我们后阶段的教学,无法满足我们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和能力需求,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样的例子很多,小到我们物理课堂中的一个巧妙科学的提问,大到一次实验的创新与改革,甚至是一次教研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如果我们勤于把它整理下来,并撰写出来,把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成可以指导教育教学的随笔或论文,不是为了撰写而撰写,而是为了教学而撰写,为了提升而撰写,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在我们的不断撰写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提升,逐渐走向情智理想课堂.1.4勤于交流

众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相信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首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大的收获,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之中,我们经常激发创设条件给学生去合作与交流,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去做,比如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同课异构,比如我们参与听课活动后的评课活动等.我们不仅要积极听取别人对课堂的点评,也要努力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很多教师对关键知识点中板书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此时我们仔细和其他老师交流分析的话,我们不仅发现教材中是标注为“光在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时少掉了“同一”两字,经过团队的交流和讨论,发现“同一”这个并不是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关键条件是“均匀介质那么这个知识点我们会讲得更加透彻准确,为理想的情智课堂打下了基础.2理想课堂之“知”为基

教师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是理想课堂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基石,而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具体也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2.1专业知识

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在物理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中包括相应物理知识储备,阅读大量的物理科学方面的数据,能确保帮助学生补充相应的知识.比如,在一次课间,有学生问我“霾”是什么,我们感觉莫名其妙,而且一开始还以为是一种动物,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它是不同于雾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更不是液化而形成的.从这个亲身体验中,发现老师的专业知识即相关科学知识不够丰富的话,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能让学生信任你,长期以往会失去和你一起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和信心,从而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变得灌输式、接受式,最终失去情智共生的机会.2.2心理知识

情智课堂的关键在于以情促学,那么情为何物?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知识是我们老师所应具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一些,每位物理教师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专家,要能从各个环节去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心理需求,如学生的原有物理知识基础对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学生的作业反馈出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根据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等因素,帮助学生分成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课堂中学生的不同的眼神反馈不同的信息,学生的内驱力在物理课堂的情景创设中,能提升多少等.这些例子都表明,一节理想的情智课堂需要教师很多的心理知识基础,在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巧妙把握学生的内心需求,并主动迎合学生的内心需要,最后真正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并因为内心的需要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让思维达到理想的深刻性.2.3时代知识

篇3:浅议初中化学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察言观色, 了解学生的言行举止, 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学生, 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学情分析方法。它可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 是擅长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可以了解学生的特质, 是否上课认真听讲, 是否乐意与教师合作, 是否善于提问发表意见, 等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理解能力的深度不同, 注意力的持久性也不同。不同特质的学生, 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比如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可以不去考虑他的课堂纪律, 而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要密切关注他的课堂纪律, 及时提醒, 及时纠偏。

二、总结法

总结法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已经获得的实践体验, 唤醒学生对与所学新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回忆, 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 学生对与所学新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回忆, 是学生所有的与所学新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回忆, 不存在课程的对应关系。比如, 在初中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中, 学生对与所学新内容有关的知识回忆, 可以延伸到已学过的初中物理知识、初中生物知识、小学科学知识, 可以指导学生回忆氧气可以帮助燃烧、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 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化学教师不仅要懂化学知识, 还要了解物理知识、生物知识等等。

三、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谈话, 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要素, 更加深刻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质, 以便使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比如, 在初中化学“水的净化”一课中, 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三项任务:一是从互联网上了解自己喝的水源质量资料;二是到自来水厂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三是到附近的工厂了解工业污水及其危害。怎样分组呢?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比较深刻, 就应该安排家庭有电脑并且家长有指导能力的学生完成第一项任务, 安排家长或亲戚在自来水厂的学生完成第二项任务, 安排家长或亲戚在工厂的学生完成第三项任务。这样, 既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 又有效完成了任务。

四、查询法

查询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已经形成的文字资料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比如, 查阅学生档案, 可以了解学生的年龄、家庭背景、在学校的一贯表现、学习效果等要素;查阅学生的作业本、笔记本, 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要素;查阅班级日记, 可以了解班级的管理情况、班级的学习风气、团结互助风气等状况。教师授课总会有这样的体验:同一节课用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班级讲授, 效果大不一样。有的班级师生配合度高、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活跃, 而有的班级就师生配合度较差、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要求。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班级性格”的问题。了解“班级性格”, 查询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五、家访法

家访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家访,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要素。对家庭困难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战胜困难,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必要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坚定学习的信心。对长期在农村生活、视野比较狭窄的学生, 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多接触一些现代社会的东西, 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一些科技夏令营一类的学习体验, 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总之, 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在“有法”上更加殊途同归, 在“无定法”上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就一定会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摘要:学情分析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它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搞好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的可控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真总结了初中化学学情分析的常见方法, 进行归纳提炼,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情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孝凤, 张新宇.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学情分析;指导方法

很多初二学生初学物理,就沦为了“学困生”。那么,“学困生”的困难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导致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该给予怎样的指导和帮助呢?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具体症状

从总体上说,物理学困生主要是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也不足。具体表现在:

1.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物理概念和定理不认真思考和消化,不太理解。

3.对物理知识体系一塌糊涂,也搞不清哪些是重点、难点。

4.对知识的学习仅限于“知道了”的层面,不深入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学习态度较为消极。

5.不太懂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较低,不会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二、“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不同类型

根据“学困生”平时在物理学习中的表现,他们的困难氛围四个类型:

1.具体问题上的暂时困难。这类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都不差,只是遇到了物理中的难题,一时困惑,无从下手。

2.缺乏自学能力的困难。这类学生学习方法欠缺,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要么做题思路不清,要么会解的题运算出错。

3.缺乏学习动力的困难。这类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及学业水平处于中等层次,但他们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方面尚有较大欠缺。

4.学习总体能力偏低的困难。这类学生在求知欲、意志力和好胜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较弱,在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都较低,属于整体困难型学生。

三、“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方面、老师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等。我在这里仅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面谈两点。

1.教学思想上:培优误差。许多老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主导下,为追求所带班级的升学率,注重培养优秀生、尖子生,而忽略了多数学生,甚至耽误了学困生的成长和进步。

由于这些物理老师把教学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优等生身上,势必会违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学生的考分来衡量学生,考得好就是好学生,考不好就是学困生,就不去多过问。这样一来,好学生可能会为了追求分数埋头学习,而普通学生虽然物理不是强科,但在其他方面有爱好和特长,却不被物理老师发现和关注。这些学生在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和认可,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被一次次打击后,最终产生厌学情绪,沦为“学困生”。

2.教学方法上:不讲艺术

(1)教学导入时开门见山,缺乏适当的感性材料的铺垫。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而在讲解一些物理原理时,如果一上课就直接灌输,学生势必会难以接受。而应该恰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如实物、教具、课件等,做个铺垫和过渡,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本节课的知识同步。比如:在学习“惯性”一节时,可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或播放相关视频:汽车在急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滑行,车启动时坐在车里的人向后倒等,目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形成抽象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具体情景。

(2)忽视知识的迁移和纵横联系,未能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的老师只顾着讲新课,而不一定完全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懂得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和支撑点在什么地方,因而无法从学生的旧知识体系中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结果使学生造成了知识上的脱节,无法构建起完备的知识系统。比如:学习“电流的形成”前,可以联系水流的形成。学习“欧姆定律”时,可将公式I=U/R与速度公式v=s/t相联系。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灵活而系统的。

(3)教学高密度、高要求,使学生疲于应付,兴趣锐减。优质的物理课当然是高效率的,但如果不合学情地单纯追求高效率,课容量大,学生消化不了,就会欲速则不达。高密度、高要求的课堂使有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他们就很容易疲于应付、情绪波动、急躁不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就会锐减,自然就会沦为“學困生”。

四、如何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物理老师一定要立足教学实际,做好“学困生”的指导和转化工作。我的做法是:

1.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学困生”学有所乐。对于学困生的指导原则是“化大为小,化难为易”,适当降低在学习难度上的要求,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乐趣。

2.帮助学困生分析考题。考试成绩虽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可以通过分析试题,对于他们做对的习题,要及时表扬,对于做错的习题,要帮助他们查找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再结合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心智水平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3.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习的意志力。学困生在学习中一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情绪易波动,意志力薄弱,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他们克服重重阻力、战胜挫折,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戴斌荣.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研究[J].教育探索,2007(5).

篇5:物理学情调查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1、4两个班物理教学工作,总体看,我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狠抓教学质量,认真完成各项材料和各项任务,同时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讲清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但通过这次考试也反映出我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主要问题

1.少数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有是学习的自信心丧失,平时学习没有一点热情,成绩很差。

2、部分学生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比例。

3、部分学生有物理是薄弱学科的情况,他们物理思维不够灵活,物理解题能力特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急待提高。

4.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的运用仍不得要领,面对探究性试题感到束手无策,如实验题中一些物理量之间关系分析、推导、说理失分严重。

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

1、对后进生物理学习关注的不过,对他们的要求偏低,使他们学习物理动力和压力不足,导致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都掌握的不牢固。

2、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活动重视不够,对有关实验内容中的操作要领不了解。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板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篇6:九年级物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一学情分析

本九年级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基础不牢固,而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看:优等生(总分为100分的,80分以上)没有一个,总分60分的试卷,最高分达到41分,还差5分才能达到;学习发展生(总分为100分的,60分以上的,有望提升到优等生的人)所占比例较低,91班有九个,其中有几个是接近40分的,92班没有一个;后进生(低于60分以下约10以内的,有望提升到学习发展生的人),对于91班所占比例较大,而92班也有小部分的人。总体情况分析:优等生没有,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较小,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91班)。其中学习发展生大多对学习热情较高,但对自身要求不高,自律性不强,例如上课开小差,没有认真对待课堂笔记与练习,缺乏不懂就问,刨根问底以及课外加强练习的求学精神,因此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况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如91班的张立挺、林泽辉、谭龙燕、李楠、任梦瑶等。而对于占比例较为重的后进生,从平时的教学当中,我留意到,这样的学生分为两极化,一类是学习较为刻苦,认真上课做笔记,但一旦做练习就不会或者较为迟钝亦或者计算能力较差,如91班的张鑫、谭文龙、谢燕婷等,92班的林纯、杨进、李迅、周晓松、刘锐、刘力等;一类是学习较为懒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致使其基础较差,但其上课反应较快,数学也较好,如91班的谢燕婷,92班的赵庆奥。

二、教学对策:因材施教,关注优等生,发展学习发展生,鼓励后进生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题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无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课堂上分类指导,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转化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控制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中进行学习,可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使经常爱开小差的同学回答较为简单的题,使他们的注意力回归到学习当中。2.在自主学习中,加强巡视,由于自主学习所列的提纲都较为简单,一般在书本上可找到,因此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尤其是那些反应较快但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这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扎实基础。由于需要鼓励勤奋的后进生,并让懒散的后进生回到课堂,因此对于自主学习提问的对象主要是他们。3.对于自主学习提纲中的点评,主要把握概念的理解。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教学中药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分析、比较、抽象、概况,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一遍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并在讲课中学会对每个概念的对比,在区别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抓住本质、概念特征。4.在合作探究中,所选的题目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具有概括性、典型性,这样才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学生探究当中,此时关注的重点应在学习发展生上,了解他们的做题情况(包括速度、准确性、分析力度等),可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对于合作探究的展示,可让这类学生进行口头及板书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分析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优越感,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5.对于合作探究中的点评,要分析透彻,提炼题目信息,找到知识考点,总结归纳做此类题目的方法。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6.家庭作业布置方面:可选几道题目进行巩固,另外通过抄写金牌作业本上的要点整合来归纳总结及强化所掌握的知识。作业的批改要认真对待,记录下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完成情况较差的名单,普遍错误的题目或要点,完成情况较好,值得表扬的学生名单。并且关注个别学习发展生及后进生的完成情况 7.在每一单元的结束进行复习时,要总结单元重点知识的脉络,以及归纳出每个知识的考点及做题规律。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及练习,强化学生的做题能力。8.学生答题能力有待提高。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做简答题与计算题题感到非常吃力,常常地不会组织语言,导致答题不完整,计算题做题不规范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做题的题量太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挑出同类题目,强化训练。同时,也建议结合学校管理的配合,延长九年级学习发展生的学习时间,理科需要大量的练习,但练了之后还需要一定的辅导,这样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才能有信心打赢这场仗,而且还可以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9.在班级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下,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如每天板书一句名人名言在黑板上,在黑板顶上张贴鼓舞人心的话语,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斗志。

篇7:七年级地理学情分析

一、地理学习情况: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地理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二、学生情况

该年级学生有不少属小学中的双差生,他们不能很好的跟随教师的知识引导进行研讨、交流,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比较懒惰,不情愿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缺少自觉性,只要没有老师的督促检查,他们就不会主动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存在严重的科别歧视,认为地理是副科,反正中考也不考,学也是浪费时间与精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忙碌地学习,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又落下了帷幕,其结果如何呢?我想,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个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当然考试下来,成绩也没有辜负他们他们所负出的努力,好多人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另外一些人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很明显。值得表扬。当然有好就有差,一些同学退步也是很快的,而另外一些同学,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地理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因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以致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且出现走低的趋势,以致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能把这些人抓住,某个班的地理水平还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空间。对于像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我私下的认为:他们或许对地理学科不是很重视,总感觉没有象其它学科成绩来得快,很快的把总成绩提高上去,出现偏科的苗头,这样或许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不是件好的事情,有待于扭正过来。同时也有一些学习问题:一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地交上来,甚至还出现不交的情况;有些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弱化,学习没有劲头。当然一个班级学科的成绩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任课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个人也要做出检讨,平时在上课时对学生要求太松,忽略了班级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此我决定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决定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

1,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全面服务班级中的每位学生,既不能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而远近。

2,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对一些学生决不放任自流。

3,找更多的学生谈话,切实走进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4,全面地进行有效教学,让他们吸收更多的知识。

5,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篇8:初中物理复习策略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物理现象与物理问题的本质, 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地复习。

电磁场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因为在电磁场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容易建立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差, 因而在教学与复习中, 我们更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知识的讲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利用地理解知识。

在磁现象中有关电生磁、磁生电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理解是一大难题。所以, 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电磁现象。教学实际效果显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在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课堂里学会解决物理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学习、理解物理知识。

二、利用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物理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动手实验中, 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理解知识, 有助于物理复习。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课堂上, 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去,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这一过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物理问题, 解决物理复习中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上,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安排学生动手实验, 实验是教学与复习的有效手段。

例如, 在二力平衡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更好地应用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验中, 让同学应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亲自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去。这种动手实验能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问题, 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复习效果的提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结合动手实验从问题本质出发去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给学生解题方法与技巧, 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复习

物理是一门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知识运用性学科。在解题时, 会用到相关的数学方法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只有充分应用各种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函数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问题的求解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解题方法, 并灵活运用来进行物理复习。我在课堂上就经常教给学生各种方法, 帮助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这有助于学生复习与解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当更好地利用有关学科交叉的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巧用解题技巧,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关题目,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物理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物理题目, 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帮助学生以更好的方式进行物理阶段复习。

四、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技巧, 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复习

学生学习不应当仅仅会做题, 更多的是从做题之中总结解题技巧。我们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技巧, 让学生明白做题不应当是简单的、机械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在做题之中理解出题者的意图, 明白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这才是我们让学生练习解题的关键。做题不是为了机械性记忆, 而是让学生真正了解物理解题的方法, 有助于学生在物理复习中能够取得高效。同时, 物理教师应当精选物理题目,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复习。

篇9: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那么,何谓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怎样进行,又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呢?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是指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情感准备,从而使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最大程度地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学生学习新内容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状况

可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分为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种状况。已知的,即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可作为复习或课堂提问的内容;未知的,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半知的,即学生对这些知识稍有印象,但尚未完全掌握,一经启发即可明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起电现象、热胀冷缩现象,对于初二的学生就是已知的;三角形全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数学知识也是已知的。

在“声现象”、“光现象”的学习中,学生对“土电话”的物体传声原理、“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半知的。

而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若让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学生的设计一开始可能想到的是改变电源电压,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变化,不会想到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因为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未知的。

教学设计时,可以重新组合这些知识,设法教会未知的知识;根据需要,可以变更、增补、删减一些内容。对于未知的知识,则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明白,凡是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不需要由教师泛泛剖析,凡是能由学生作出的表述就不需要由教师直接代劳,凡是能由学生发现的结论就不需要由教师简单地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就不需要由教师逐一示范。

二、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生活概念和技能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每个人出生后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陌生世界,由于各种物理观象对大脑的刺激形成了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和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对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则有阻碍作用。学生凭经验建立起来的,诸如推、拉、提、压是力的作用;物体有大小、轻重、冷热之分;速度有快慢之分……这些前科学概念,只需再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即可进一步成为科学的物理概念。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前科学概念,引导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中去,进行合理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而学生所知道的诸如物体运动受力越大、速度越快,人提重物在水平地面行走是在做功,木块没有弹性……这些前科学概念,由于建立在局部事实和粗略观察的基础上,未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存在着片面性、虚假性甚至谬误,往往又会顽固地干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会注意到这些片面性的物理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认识到由表面现象观察而得的经验可能与物理科学知识不一致。

三、关注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准备状态

情感准备状态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复合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对于达成教学目标十分重要。以往的情感经历和对于探究未知领域的期望,决定了他(她)对学习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此外,观察、会谈等评价技术也可用于态度分析。以下是一份测查对“浮力”学习态度的问卷式题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铁块沉水、热气球上升等现象是有基本认识的,特别是通过听取学生对“曹冲称象”故事声情并茂的再描述,会感受到他们乐于通过学习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浮力问题,同时也会发现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了船在放入石块以及承载大象前后浸没于水中的体积变化,这可以为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供某些猜想线索。

四、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例如,在“弹力”教学中,“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学生第一次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弹簧测力计。教材设计的是长期不变的操作:在水平桌面上拉动木块。实验时,学生只是拉动木块一下,似乎就无事可干了。这样的实验其价值其实很低。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项实验内容:在拉动木块时,请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果然,学生捕捉到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的现象,并且很感兴趣,反复加以观察、比对。实验的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实验中的新发现也成为后面“摩擦力”教学的辅助资源。

再如,“光的反射规律”教学是初二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学生实验。教师曾经精心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没想到学生只是看看反射光线就完了,觉得角度关系很简单、明确,对于该怎么观察、观察什么根本没有兴趣。设计这个实验对教学的帮助不大。于是,在对后届学生的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完成上述探究实验后,笔者有意识地建议再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在平面镜的位置上覆盖一张小纸片。学生惊奇地发现看不到反射光了,从而引发思考,提出了问题:是纸面不反射光,还是不遵循反射规律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纸片不是不反射光,而是各向散射,不如原来镜面的反射集中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也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教学做了情感准备和实验基础。

总之,学情预估准确、全面,课堂教学设计就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可靠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高效的学习,课堂的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

篇10:初中体育学情分析

翟江波

本学期巳完成50﹪教学任务,对所代班级的体育教育过程作一个学情总结,为以后教学中提高更好教学质量,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在上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智识和技能专业课程计划的改革和贯彻,即学生的体育基础薄弱,对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指导作

了阐述,旨在期盼能在有限的课时里,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同时体现贯彻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教法以学法为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体育与健康》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本人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促进学习正迁移试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教学,目的在探索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路子。为了使学校体育能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系统工程;为了将学生被动学习与模仿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与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顺利接轨,我们根据当代职高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挖掘潜力,增强活力,自我创收,自我发展,补充体育经费的不足。适应社会,抓住机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走学校体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率;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在体育统计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潜在力,而且能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

上一篇:公司经销商合同下一篇:2010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