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2024-06-26

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精选9篇)

篇1: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适用于分水中学2009级电子班)

授课人:刘华山

2009年上期

本学期我担任2009级秋电子班、电信班的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工作,该课程是学习电子专业技能课的基础。注重电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本学期的计划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及教材情况

该课程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电器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 2.初步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初步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

4.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电子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5.学会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任教的班级为与我校联合办学的分水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因刚接班,情况不甚了解,但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大部份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成绩各方面都有差异,能力方面也参差不齐,绝大部份基础薄弱,自觉性较差。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分层施教,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外还应掌握分析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则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今后学习好专业打好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坚持备好每一节课。

2、要求学生坚持预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3、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多想多问,多动手。

4、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总结所学知识。

5、开展 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充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面对一切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实行“帮带”活动。

六、课时安排:

篇2: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分水中学2009级电子班)

授课人:程静

2009年下期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的完成了,本期我担任分水中学2009级电子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应用范围很广、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技能操作较专业的课程。要学好《电子技术基础》课,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提高。2009年上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结合学科实际,开展教学

1、备好课 根据学术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教学大纲》,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每节课,我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拓宽知识面,知识点,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已的教学思路,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原则,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的特点,采用实验教学与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学科的学习当中不会感觉到吃力,通过教学的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通过课外活动,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重视实验教学,组建兴趣小组。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的特点,多安排实验课,结合实验仪器,方便实验课的出,成立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训与指导,使学生的电子焊接等实用技术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掌握了较简单维修技术。并制作一些小的电子仪器,维修学校的损坏的设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教育。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本人在教学之余,利用可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教研工作,同时开展自学,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情况,包括电子技术学科在生活,科技、工业等各方面的应用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校本培训,拓宽业务水平,开拓视野。

总之,《电子技术基础》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还有许多的知识要学,还有很多的教学工作要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已,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教研水平,争取更大的进步

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总结

(分水中学2009级电子班)

授课人:程静

2010年上期

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才。专业基础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本期分水中学2009级电子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专业课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在此期间,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方面的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练习,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三、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作为专业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专业理论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耐心,使他们在对电工技能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篇3: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一、认真上好绪论课,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头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绪论课对学生尤为重要, 绪论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方法, 因此,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介绍一些电工基础理论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 说明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对《电工基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让学生认识到在职中学习与初中文化知识学习是有区别的, 能让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教师通过娴熟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 只有熟悉教材才能对所讲授内容分析的透彻、深刻, 对重难点的处理才会得当;其次, 教师应结合学生情况及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增减, 对于理论较强难度较大, 学生难以掌握的定理推导要删减, 而对于与专业课有关的数学、物理知识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比如在讲到正弦交流电时, 由于高二数学才讲到三角函数, 这时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适当补充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另外, 根据理解的需要还可对教材中的章节做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讲第二章第八节电位计算时, 可以放在复杂电路后讲效果会更好, 有利于学生接受;最后, 教师可通过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交流电的产生时, 可以讲些发电厂现状, 发电过程及电能输送等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些知识就在身边非常实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形式各异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听课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课堂导入可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同时, 形象的课堂导入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课堂导入方法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及学生的心里需要以及知识基础进行设计。

1. 演示实验导入法。

《电工基础》大多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 讲授某些知识时采用新颖生动的电工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可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 生活经验导入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电工学的问题, 教师可举一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实例, 加上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分析引入新课, 更加生动有趣, 也能大大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例如:讲第一章电能和电功率时, 向学生提问, “测量电能的仪表是什么?”“电费怎样计算?”通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度表用来测电能、电费的计算可通过用电器消耗功率乘以用电时间及每度电价来算出。随后导入新课, 提出电能和电功率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3. 采用类比导入法。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 采用类比法导入可以使一些难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规律更容易。例如:在讲电位时为了让学生引起注意, 先提出水位的概念, 研究水位要确定参考点, 两水位之间存在水压, 有了水压水才能从水龙头流出。这些知识学生已懂, 然后教师提出电位与水位很类似,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电位。

4. 设问引疑导入法。

讲授新课前, 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起学生联想。例如:讲“安全用电”这节课时, 可提出“人为什么会触电?”、“触电会有什么危害”、“怎样预防触电”、“触电时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等等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然后学生踊跃回答,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 学生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本节课可沿着这几个问题逐渐展开。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 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模型等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触觉等器官的协调作用。例如:学习变压器构造及工作原理时, 通过拆卸实物、通电运行, 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结构, 思考它“变”什么和“怎么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且理论性强的学科, 为帮助学生理解可利用计算机制作逼真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手段将抽象的电现象和过程形象的展示出来, 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学生乐于接受,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讲电磁感应现象时, 利用多媒体动画过程将导体切割磁感线和条形磁铁从螺线管中插入或拔出时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变化, 形象说明产生了电磁感应, 会让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3. 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资源。

《电工基础》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大多内容课通过实验来验证, 采用实验教学可随时设置疑问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 从而促使学生多思考, 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深刻印象, 引起浓厚学习兴趣。另外, 本课程还有一些技能操作项目, 可让学生动手实践。如:电工工具的认识使用等, 通过实训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操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潜力。例如:在讲自感现象应用时, 让学生连接日光灯电路, 通电运行观察日光灯点亮过程感知整流器与启辉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学, 会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的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激发他们努力去掌握基本原理和重点知识的分析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 这种教学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及发展要求, 对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全面学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苏丽萍.电工技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电工基础》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电子电器专业基础课程。本人在从事这门课的数十年教学中,总结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这些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电工基础》这门课主要分为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按照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方式进行内容填充

直流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混联电路的分析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交流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及线圈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书本知识被划分明确后,按照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的方式进行内容填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树干”,自己和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知识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一套《电工基础》的学习框架,再与老师的进行对比,很多学生都反映这种方式比按部就班的那种学习方式更有效果,效率更高,概念更加清晰,做题时很少犯概念性的错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二、讲清概念,加深理解

学好《电工基础》课的关键在于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的运用。初学者往往表面上理解了定理,甚至可以背诵出来,但在解题时,就不会灵活运用了,经常听学生说,你解题我们能理解,但让我们独立完成就不容易了。其原因,除了做练习少之外,重要的是没有真正理解基本概念的内在含义。为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类比法,将一些抽象的理论与容易理解的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容易记忆,又不致于混淆。比如:高度和电位相类比,这样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测高度先要确定一个计算高度的起点,从而引出要计算电位必须先确定的是零电位,最后找出电压与电位的关系。其次,将基本概念应用的范围和遇到的情况逐一列出,再辅以必要的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采用比拟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以屋顶为参考点),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加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四、《电工基础》课是一门实验技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其实验目的是:1.进行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2.验证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培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应用人才。

篇5: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的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所谓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通常如果对某事感兴趣的话, 兴趣将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对于中专的学生, 本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是很高, 如果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 他们更加会产生反叛心理。学生只有对电工基础感兴趣, 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学好《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重视“绪论”课教学

所谓的‘绪论’就是开头。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 对于前几堂课的话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他们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 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我觉得此时多说不如多做, 因为对于他们学习基本知识是枯燥乏味的, 但是让他们自己动手的话兴趣就大多了。这样的话, 就在刚开始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 如:欧姆定理的论证, 支路电流的计算等工作。因为这些理论的话他们在初中就已经知道, 可以让他们眼见为实。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2 加强直观教学, 重视教学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 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 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 学习电容和电感时, 在黑白电视机的主板上让学生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 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 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 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 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如, 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 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 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 积极思维, 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2 注重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 就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 由他们自己动手, 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 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 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比如:在讲授二极管质量的判别时, 首先强调二极管内部的结构, 它是具有PN结的, 而PN结是具有单向导电性能, 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 那么它的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 不导通, 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那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并借助于其他的电工仪表来判断二极管质量的好坏呢?告诉他们利用万用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万用表换其它量程再做以上实验, 重复几次。最后根据实验现象, 发现测的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一个比较小, 一个为无穷大, 这样的话不仅能得出哪些二极管质量好, 哪些质量不好, 并且能找出不好的原因以及万用表用哪个量程最好。

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 展开讨论和分析, 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不要轻易否决, 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商讨, 分析对错, 肯定他们的成果。这样的话他们就有很大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制作模拟课件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 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 实验又无法进行, 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 就比较困难了。同时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 但其过程无法看到, 变化小, 学生难以理解, 也不是很相信。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 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动势的方向, 电容器充放电, 交流电的产生等。又如:整流电路的时候, 做实验的话现象是有点可以看出的, 但是波形失真比较严重。这样的话学生可能认为是旁边信号输入。但可利用PROTEL将实验装置画出, 在运行一下, 就可以看出输出波形了。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 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 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 学生易于接受了,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 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我觉得良好的开头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那就需要有情趣的提问, 这样的话就可以使他们对学习电工基础产生兴趣,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 在放大电路时, 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明星开演唱会时, 那么多人他是怎么样让大家都听到他的歌声呢?”, “大家都知道可以利用喇叭, 音响吧?但它是怎么工作的?”, “是不是直接把声音放大?”。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 学生都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

但是不可以停留在开头上, 要有“着眼发展”的观点, 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新鲜好奇上, 应全面提出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实验的基础上, 层层深入, 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电磁感应现象”一节, 开始教师设疑:既然电能产生磁场, 那么磁能生电吗?接着进行实验演示, 指导学生观察。教师一环扣一环地提出问题, 设计“矛盾”如下:提问 (1) 实验观察到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 表明了什么?提问 (2) 磁铁插入线圈内, 线圈中存在什么特殊物质?提问 (3) 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 线圈中也有磁通量, 为什么不产生电流?提问 (4) 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起因究竟是由于磁铁和线圈的相对运动, 还是由于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呢?

教师将有关材料分成若干个有机组成部分, 灵活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授课时可以采用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范围太大, 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 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 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 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观点, 如何努力的去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意见很重要的工作。这样的话可以提高的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总之, 我觉得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 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 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Z].2004.[1]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Z].2004.

[2]陈建忠.高职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2]陈建忠.高职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篇6: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关键词】电工基础 存在问题 建议

《电工基础》是学生从事电类或與电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获得必须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如何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并使他们学好这门功课,一直是从事本学科的教师多年来苦苦探寻的问题,更是我们职教教师共同的愿望。现将职业教育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和建议阐述如下。

一、《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招生与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所以招收学生时自然就降低了招生条件。招来的学生大部分是没考上大中专院校,且文化课底子差,调皮、不爱学习。电工基础课中复杂枯燥的符号公式、理论术语,容易使职中学生丧失兴趣,甚至有挫败感。而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老套死板,照本宣科、很多老师不会制作简单、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可见,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考虑接受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能接受多少,是否乐于接受,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学生素质培养及就业问题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目前只具备培训初、中级技术人才的资格的条件,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很不适应,企业目前不但要有初、中级技术人才,而且更迫切需要高级技术人才。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忽视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使得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最终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就业。

二、改进方法及建议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学习兴趣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注重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师生在愉快、情感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程度。例如电工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既节省了时间,也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的形象,不仅增加了直观性,生动活泼,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具备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实验装置、仪器,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必要保证。从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角度应尽可能扩大实验室使用面积,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实验仪器,尽可能增加开放实验室数量,从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效果。另一方面,在实验室软件建设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跟新知识,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提高实验技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当学校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时,可以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群体创新活动的水平和层次,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

3、利用实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如果把教学孤立起来,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实训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地探索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最终使学生有所进步有所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在学生脑海中保持一块相对轻松自在的空间,造成一种热烈兴奋的实训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在自然地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本人认为,教师要在实训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教师可以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并亲手指导学生怎样做,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给学生设立故障,让学生动手排故。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制定相应对策,解决就业问题

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学校应主动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部门为职业教育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学校还应拨出专门经费、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在省外、尤其是东南沿海和江浙等地,建立兼有实习和就业功能的复合型基地,以及就业工作联络站,力求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广覆盖的就业工作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李书堂.电工基础[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荣昶,赵向阳,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3]夏全福.开展电路课程评估深化电工教学改革.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1

[4]王艳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研究,2007,(1):33-35

[5]谢盛圻,王华敏主编.《教学的艺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8.

篇7: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一) 素养缺失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瓶颈

中职学校在办学中往往强调以技能、就业为导向, 认为职业技能是找到工作、胜任岗位的决定因素, 却在培养计划中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 缺少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体制, 没有真正体现企业用人标准的教学内容, 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职业规范等, 致使职业素养的塑造被“边缘化”, 缺乏切实的落脚点, 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但职业素养恰恰是职业人进入岗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其高低不仅影响中职生就业质量优劣, 还关系中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

现代企业优秀管理者认为, 虽然不同岗位对职业人的要求不同, 但职业人的工作技能可以在企业运营实战和初期的教育培训中得到迅速提升;而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道德等才是企业最为关注的, 其构成的职业素养是职业人自我完善和不断超越的必备条件。各个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是一致的。学校对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应着力于养成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独有的、契合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在岗位中发展提升的能力。

(二) 社会角色合理定位需要综合素养

中职生踏入社会后, 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与定位问题, 职业素养在中职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历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今, 中职生有的挑剔工作条件;有的在工作中缺少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缺乏进取向上的职业追求和主人翁精神;有的缺乏独立思考、开展工作的能力;更有甚者, 职业敏感度低下。而社会竞争背后的实质是职业人的竞争, 是职业人职业素养的竞争, 职业素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驱力。职业角色要求学生兼具服务理念、敬业精神、奉献品质、规则意识等, 这是身为职业人的必备能力。社会角色需要中职生尽快融入社会, 达成社会发展需求, 帮助企业节省投入、提高产出与效率, 在学会做事、学好做人、热爱工作中注入长足发展的活力。职业素养的有效养成, 有助于中职生合理定位社会角色、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

(三) 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急需综合素养

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企业对电子电工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崭新的需求。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师虽然意识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价值, 但在实际教学中, 仍侧重于专业操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极少涉及职业素养的培育。承担着电子电工类人才培养过程关键一环的专业课教学, 在职业素养的锤炼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中职学校唯有深入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 着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积极开展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培养模式等的革新, 方能真正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二、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多层次概念。它是职业本身内在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行为过程中所能体现和反映现代职业人综合品质的集合, 它可以很好地衡量职业人能否适应、胜任从事的岗位。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中职生开展知识技能学习及创新应用的基础, 更是学生将来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稳定个人职业发展的保障, 其决定着学生职业活动的能力、情感状况与工作质量。

借助美国学者斯潘塞的“冰山理论”, 职业知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形象恰如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是工作的前提———显性的职业素养;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 通常不为人所察觉, 涵盖职业意识、道德操守、职业作风、职业态度、职业发展潜力等, 是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平台的重要竞争力———隐性的职业素养, 这也是鉴别职业人绩效优劣的重要指标。

三、课堂教学塑造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只有在具体的职场世界中才能得以彰显。适应能力的培养应当求助于联系方式的改变, 而不是脱离工作任务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应将职业岗位工作实践纳入教学内容, 建立职场模拟场景, 构设与岗位相关的工作任务, 运行真实的职业规范, 让学生切身体验未来职业, 进而锤炼专业岗位群基本技能、综合技能, 塑造企业急需的操作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笔者以中职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课堂教学中实操项目———音频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为例, 加以说明课堂教学中对职业素养的塑造。

项目知识要求:音频功放电路的安装、调试, 要求学生完成音频功放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调试成功, 并撰写项目过程性报告与使用说明书。

项目技能要求:按音频功放设计原理图挑选元件、焊接、调试。

项目态度要求:安装、调试岗位所需求的细致、耐心等职业态度。

项目环境创设:依据现代电子类企业的生产特点, 将环境分别布置为电路研发与设计、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两个区域。

项目参与者情况:参与本项目的为高级工段学生,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学过音频放大电路的各单一电路, 设计的难点在于对各单一电路的整合与器件的选择, 从而兼顾经济性与稳定性, 并完成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过程构设:教师依据电子类企业的职场情境, 创设与岗位相关的生产任务。某电子厂获得了一份为多媒体计算机配套小型有源音箱的生产合同。请你根据以下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并投入生产:双声道, 每声道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3W;具有音调控制功能;输出功率 (音量) 的大小连续可调;非线性失真小于10%;输入阻抗不小于10kΩ;频率响应为60HZ—15k HZ。在电路设计环节, 教师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籍、网络等资源。待各小组设计完成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论证, 即各小组分别阐述展示方案, 由其他组与教师一起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如方案存在明显错误的, 则重新进行设计。设计环节完成后, 学生需要自行填写领料单, 并向材料仓库领料。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提供学生超过120%的元件材料, 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小组会依据本组的设计原理图进行PCB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并认真完成焊接加工, 最后调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撰写项目过程性报告与使用说明书。完成项目任务后, 组间再次进行展示、比较, 最终确定最优方案为量产产品。

剖析:在本项目的推进过程中, 将教学环境设置为仿真电子类企业环境, 分为不同工作区域, 源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将校内实训场所合理布置, 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学生在仿真的校内实训场所接受技能训练、养成教育, 通过切身体会、正确定位, 完成职业选择, 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 促使职业定位、职业意识、职业规划等“从无到有, 从低到高”, 逐步具备一名“准职业人”应有的素养。在项目设计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有源音箱系统的组成, 并且熟练地掌握了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对电子线路的供电电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进一步熟悉了集成运放的特点、运放电路的应用;在操作环节, 学生掌握了Protel软件绘制电路的方法, 掌握了PCB板设计的一系列要求, 诸如基板材料与元器件选择、印制电路板设计、可制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同时对于具体的布线、焊盘、测试点、导线与通孔、电磁干扰等所涉及的技能点进行了强化巩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于运用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企业相关工作, 这一特点迫使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构建中, 着重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扮演擅长的角色, 团结一心, 尽可能使小组的电路设计方案优于其他组。电子技术行业中, 元件种类繁多, 如果选择错误的元件可能导致整个电路的失败, 让整个团队的努力白费。在领料环节, 教师多提供元件材料的目的, 在于职场生产情境中渗透细致的职场态度培养。项目过程性报告与说明书的设计, 则让学生明白正式的产品在投入生产之前是经过多种方案论证、尝试与比较的, 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仔细的职业素养。

四、技能竞赛锤炼职业素养

在职业教育中, 技能比赛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 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显现。但在比赛的背后, 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锤炼, 而这恰恰是技能大赛的举办初衷与真正价值所在。通过参加诸多层次、类型的技能大赛,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疑大幅增加, 潜移默化中职业道德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与此同时, 安全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心理素质等齐齐具备, 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可谓全面提升。这里, 笔者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训练为例, 借以说明技能竞赛中职业素养的渗透。

赛项考核指标:装配工艺、装配编程、功能实现、职业与安全意识等。

辅导过程构设: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包含三方面内容:1.机器人的装配编程;2.机器人试运行;3.机器人任务运行。3个任务具有前后顺序性, 如果不完成第1步, 是没有办法实现后2步的。装配环节包含了机械装配与电气装配两个部分。电气装配的主要任务是:1.电机线走线;2.传感器安装、走线;3.电路板走线;4.压线端子、穿线号;5.接线;6.电缆拖链安装。在电机线走线与传感器走线的训练上, 教师通过尝试不同的器件位置, 让学生进行不同方向的走线训练。在压线端子与穿线号的训练上, 主要通过反复练习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但要做好线、处理好线头却绝非易事。教师在辅导过程中, 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做到用剥线钳剥的线头长度几乎一样, 完成线路连接后用万用表对连线进行逐一检查, 确认连接到位, 做到零失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同时要熟练掌握压线钳、剥线钳、电烙铁、万用表等工量具的使用。同时, 在考核指标中特别强调职业与安全意识, 这主要涵盖完成工作任务的所有操作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工具摆放、包装物品、导线线头等的处理, 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遵守赛场纪律, 尊重赛场工作人员, 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 保持工位的整洁等。为了让学生牢记安全操作规程, 教师将训练场地布置成企业装配、调试车间的形式, 在四周墙壁上张贴了安全操作规程、正确的操作步骤、“7S”要求等标语, 提醒学生牢记;并在日常训练中, 要求学生穿着工作服、绝缘鞋, 佩戴安全帽等, 与企业生产要求尽可能一致, 带学生走进企业, 参观企业, 感受企业文化。

剖析:机器人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如扫地、擦窗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经过多道工序, 很多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精细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所用设备为ZKRT-300自动堆垛式载运机器人, 主要由机械机构与单片机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对中职生而言难度较大。学生通过比赛的训练积累, 掌握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能进行单片机的编程、仿真与应用, 了解了生活中传感器的种类, 并且掌握了ZKRT-300中所用巡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的应用, 能熟练进行传感器应用知识的迁移, 掌握了利用PWM占空比不同来控制电机不同转速的方法, 能利用方向信号控制机器人的方向, 这无疑对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有能力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作等。与此同时, 学生也在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技能水平, 符合企业精细化生产的高素养人才需求, 为就业提供了保障。而在校内营造的仿真企业环境, 工作过程中的企业标准化要求, 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有助于中职学校学生从“准员工”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五、校企合作同化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对职业学校而言, 校企合作的重要价值在于及时了解企业的各种需求, 如职位设置、入职要求、职业规范等, 从而为自身的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根据。

(一) 成功素养感染

学校邀请区域内的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校友、企业能手来校开展职业素养系列化专题讲座, 畅谈企业岗位的培养目标, 从而进一步丰富职业素养培养的形式与内容, 拓宽学生视野, 借助真实从业案例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二) 顶岗实习浸润

学校积极谋求与电子类知名企业, 如海宁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上城科技有限公司、晋宝电气 (浙江) 有限公司等的紧密合作。这些企业技术先进, 业绩和口碑在业内有目共睹, 与学校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拓展基地。学生在这些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期间, 进一步浸润企业文化、职业环境, 学习与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相关的基本技艺, 从而明确未来职业对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为顺利就业提供可靠保障。专业课教师则经常性地深入企业, 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 获取学生职业素养展现情况, 以便将学校的实训管理制度真正与企业需求接轨, 使学生在组织纪律、行为举止、衣着规范等角度严格要求自己。

(三) 创新理念渗透

学校依据校企深度融合的意向, 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地, 引入有创新创业的企业家投身于实践教学中。运用创业的真实环境,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 提升知识能力的转化技能。

六、职业素养的培养价值

(一) 跟进培养理念, 打造复合型人才

中职学校在培养模式上急需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 以培养中高级应用性人才为办学宗旨, 这就迫切需要优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框架, 让电子电工类学生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又掌握一些产品性能、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从而真正搭建起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 提升职业素养, 积聚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职生拥有专业技能这一能在社会立足的突出优势, 但是我们也看到, 他们在创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以及人文道德素养上还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在中职学校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显现出更多优势, 充分实现预期的人生价值。

(三) 提高就职能力,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融汇职业素养教育, 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现培养目标, 进而提高就业率。而学生就业率、发展潜力的大幅提升, 将势必为学校赢得美誉,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契合企业需求, 输出高技能、精素养人才

目前, 社会上一些毕业生无法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方面可能因为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很多毕业生不具备企业需求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在中职专业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可以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成功输出高技能、精素养的人才, 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刚, 李明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5) .

[2]万晖, 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34) .

[3]刘志忠, 白其安, 李兴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刍议[J].教育与职业, 2011 (14) .

[4]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

[5]董刚.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三个核心因素[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7) .

[6]张金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J].教育评论, 2013 (3) .

[7]霍雄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8) .

篇8: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分水中学)

关键词:电工基础 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子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三该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强化教学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成绩不断提高。现将在实践中创新改革的方式和措施,扼要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人格

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条件是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法气氛,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人曾经总结出:“成功学习者的心理特征=非凡的智力+完善的人格。”由此可见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并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自由表现,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陈述观点;思维才能活跃,浮想联翩;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萌芽出创新的理念。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创造思维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力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从以下二个方面作手。

1、创设平等环境。职业高中学生虽然自控力较差,但他们思维比较敏捷。树立平等意识,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对学生提出不同问题教师一定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答复,不能因教学进度,课堂纪律或碍于情面而一概地冷淡压制他们的提问与行为。

2、充分信任学生。职业高中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戴维南定理》一节时,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对于学生失误和过失给予谅解并赞赏其勇敢精神。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在

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培养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创新人格的关键,为此,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多媒体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以前的“你不想学习,我压你学你;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为“你不想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吸引你学。”所谓“吸引”,就是使学生愿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沉浸其中,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电工基础》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能教条条、背条条,更不能“一言堂”式地灌输,否则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电工基础》课学习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在讲解短路时,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突然将两根电线短接,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出现一个火灾场面,在此画面播出的同时,伴随画外音及电流声,这时图、声、光并同,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感到有趣,产生强烈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思考怎样短路的?短路有怎样危害。有怎样的特点?所以选择适合的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三、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学生乐学的思想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利于成功,当学生在学习上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取了某些知识,心理上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就越高,思维也就更加活跃。教学中,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刺激其兴奋点,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求知欲在不停顿的探究心理中得到满足,人的体力和精力就比较充沛,思维能力也就比较灵活。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设置一种悬念或者设置一个“包袱”,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悬念相关的情况中去,从而使学生注意力、思维力都凝聚到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实行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自我评价等方法。教学目标学生自定,教师出示课题或问题后,由学生自己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后确定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学、自悟,同桌互议,小组集体交流,各自提出问题,由小组共同讨论研究,研究的结论学生自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加以描述。最后,课堂教学效果由学生自评,对本课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组织学习评述,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甚至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论,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大胆去研究问题,还能自主发现更多更好的新问题,给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必须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凡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篇9:职业中学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探讨

关键词电子电工;探究性学习;兴趣;激励;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128-01

作为电子电工的专业课教师,笔者一直擔任《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工基础》两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电子电工专业课具有理论起点高、内容深、难度大等特点,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方法陈旧的状况。且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是培养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平时教学中,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应该具备调动学生主动性、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能力,同时,通过一些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能清晰地意识到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他们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个人的认知风格明显表现出来并因被自己意识到而不断强化,形成自己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研究满足上述要求的教学方法。下面浅谈笔者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1创设知识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因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学生对活动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学科,传统教学方式、很难给学生较直观的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学习兴趣可言,因而也就别谈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方式,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电工电子课程中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展现给学生,融视听技术于一体,创设知识情境,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身临其境”,在一种直观、形象、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造成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当我们用多媒体来创设知识情境时,应注意问题应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善于将教学重点、难点寓于创设的知识情境中。例如,在我讲授PN结形成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片段,将PN结形成的全过程形象化、动态化,激发学习动机,取得了与传统教学方法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某些电子电路分析,EDA仿真实验如同学生做了真正的实验一样,有同样的效果。利用EDA丰富的软件功能来模拟实验,让声、形、像、色等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媒体内容贴近或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多媒体课堂中,因为EDA仿真实验的运用,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强。一类知识结束时,让学生及时地进行分组总结,进行知识的巩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让他们能真正学到点东西;二是能充分体现自本人;三是也能从中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使他们之间学会合作交流,为今后走向社会,并能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

2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由于多种困素,我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这时基础知识教学变的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那又怎么可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师应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进行很好的应用,才能在知识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所以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用实践来巩固课本知识的掌握。如果本人们只片面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只认识到课本知识好,应用能力也会好,而忽视了课本知识学的再好,知识应用能力也并不一定好的一面,其结果势必使学生缺乏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所以本人们在教学中不仅强调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注重实验实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实验也是引发学生注意点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验,逐步增强学生主动意识,不断满足他们自主实验的要求,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主研究探索,独立思考创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需要动手操作、感官观测,还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思考、推测结论,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根据电子电工教学目标,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在二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实验实习来完成。我校的重点就放在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电子电工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都与实验有关。抽象的教学让学生很难理解,所谓“百闻不如亲眼见”,课堂教学中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并且能长期坚持下去,则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际实验实习中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中“了解知觉”、“获得编码”、“保持储存”。

4参加实践,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

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更应有较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教学资源;用心学、精心练,掌握电学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走出校门到工厂生产实际中去锻炼。我校每年都要利用假期,组织我们专业课教师到相应的工厂去实习实践,实地向工人师傅学习。这样做,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上一篇: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下一篇:关于流年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