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2024-06-27

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精选9篇)

篇1: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以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课堂

智慧教育内涵丰富,尽管我们不是专家,我们无法把握全部的内涵,但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可以尽自己所能,用我们的教育智慧来实施我们的智慧教育。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教育智慧。

一、让学生领略简练的数学语言

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教师的重要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外,还要看表述的是否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简练准确,恰到好处。

我们应该运用我们个人的魅力与有意的训练使学生明白数学的语言是精彩的,数学的语言是简练的,数学的语言中还蕴涵着智慧,任何动人的文字语言在数学语言面前都黯然失色。

要说数学语言的精练在几何下定义时尤为突出。例如,我们都知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而有些学生常对“只有”和“有”这两个词的概念比较含糊,所以到了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是否正确常常无法准确判断。

于是在教学中,我把这两句话放在一块,并让学生讨论:只有可以改为有吗?为什么?请你说说理由。学生不由自主地辩论起来:有的说梯形是有一组对边平形啊,这本来就是对的;也有的说,梯形是有一组对边平行,可是平行四边形也有啊,而且还不止一组,难道也说是梯形吗?所以只有和有是有区别的,只有“只有”这个词说明,只有一组,没有两组,所以另一句是错的。

„„在这样一个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步领会,原来数学的每一个字都是简洁精要的,来不得半点含糊。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准确领会含义,也领略到数学语言还蕴涵着智慧。

二、让学生领略深遂的数学思想方法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所谓的根即指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教材中的各个例题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互相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会被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忽视。然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作为教师应当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现代数学的观念去审视和处理教材,选择适当的时机,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圆柱体与长方体、圆锥体与圆柱体的教学中,转化思想是最为明显的。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复习面积公式 师: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2)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5x3=15(平方厘米)

2、巧妙变形,提出问题

(1)变形出题 师:我还会变、变、变,这是什么图形?(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谁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2)重叠法,比大小

师: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课件演示重叠的过程.)

(3)小结:看来这样一拉,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小了,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开动大脑,讨论交流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底边乘以邻边,那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

师:从刚才的图中你能发现什么?(可以将平行四边行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可讨论)„„

这样导入是每个老师常用的好方法,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教学水到渠成。老师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逐渐让学生明白遇到新知时,也可以转化成旧知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让学生领悟优秀的数学修养与文化

个人认为,数学与语文不同,语文尽量要用优美的、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而数学则是关于“数”的学问,是如何学会用这些符号和数字来解释世间与之有关的现象。然而,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可以这样说,文化性是数学学科的特质,数学文化与数学同在,我们教学中不应该拒绝数学文化。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在六年级圆的周长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从a点到b点往哪条路走会更近?让学生讨论,刚开始时,大部分的同学认为里面的路更长,通过计算后发现,原来里外的路长其实是相等的,从而得出无论里面有多少个半圆,结果还是一样的。但就在此时,我却说:“这两条路可以说是一样的也可以说是不一样的。”学生瞪大眼睛不解地问到:“为什么呢?”于是,我讲述了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得马拉松冠军的故事: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在连续两次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记者采访他,问他是用什么方法取胜的,他却回答:“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很让人意想不到,因为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当时还真让人觉得有点勉强。

直到三年后,他的这个谜团才被解开。

原来,他每次比赛之前,都把比赛的路线分成几个小目标,每遇上这样的目标,他就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每一个目标冲去。就这样,他的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这样一道题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背景,想来数学变得有了灵魂,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会乐在其中。同时,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之所以有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结果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至于疲惫不堪而失败。就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的同时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个师生挥洒激情、彰显个性的舞台上,智慧的教学如七色彩绸在师生间穿梭萦绕。作为老师也要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教学,引领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我相信,当智慧的声音一路洒落,我们终将看到一程的山花烂漫,终将看到一个盈满创造与活力、蕴藏诗意和理性的和谐课堂!

篇2: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越城区皋埠镇中心小学 徐建凤

背诵就是记忆,不背诵,就无法积累语言材料。头脑里没有一定的语言信息,想提高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儿童认知心理学表明,一个儿童在13岁之前是记忆力强而理解能力差,过了13岁记忆和理解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认识规律,小学教师必须把握好时机,让儿童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多背些有价值的东西。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要他去负担。”如果语文课堂充塞的只是教师无休止的课文分析,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会缺乏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背诵放到应有的位置,有义务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背诵。让死记硬背推出我们的语文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背诵古今的美文中收获快乐。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对背诵已经有了恨之入骨的抵触情绪。该如何让学生将背诵视为一种享受,让孩子们乐于背诵,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背诵为许多学者成名打下扎实的功底

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就是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地烙印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转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中国古代那么多的大学问家,谁不是从这种学塾里读出来的呢?他们读的许多书籍,不都是小时候一篇一篇背诵出来而终身难忘的吗?看看我们的苏轼、白居易、鲁迅、胡适、巴金、茅盾、老舍„„这样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无一例外不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

白居易昼夜苦读,以至口舌生疮;苏轼三抄《汉书》;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末清初的叶奕绳一年背三千多段的精彩文字,成为一名文学家。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幼年的莎士比亚要在天不太亮的时候,就到学校坐在课桌前去,捧着“角书”(用磨薄了的角质物保护住的课本)念拉丁文,背拉丁文„„这位伟大的文豪的童年,就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

民国后还拖着辫子的满清遗老辜鸿铭,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背诵在少儿语文教学中作用

(一)、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活动。语文学习中需要种种记忆活动,诸如记住词语的意义、字的字型和读音、课文大意、层次结构、作者姓名等等。而背诵是一种特殊的顺序和语言----逐字逐句、毫厘不差地进行记忆。通过这种对记忆的严格训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同时,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所以,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学生在背诵时,内心会有一种我要将它背下来的潜意识,也就是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是很有好处的。

(二)、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背诵是熟读的结果,学生每读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一方面有诵读者感情的投入,加上声音、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朗读手段的配合;另一方面,诵读者也在边读边想。因此,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

(三)、背诵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书上的规范化的语言,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及不良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代替了。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四)、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名篇,他们的“材料库”也在背诵中不断地被充实,而且在背诵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积累了如此之多的妙词佳句,那在与人交流时不就可以出口成章了吗?在写作时不就可以顺手拈来、下笔如有神了吗?

(五)、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把文章背诵下来,首先我们得对文章进行理解,所背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下来的,某一段又具有怎样的层次需要进行深入理解。从这点看,背诵的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背诵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浩如烟海,五千年的诗教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下流传下多少灿若星空的优秀经典诗文,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无不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要是孩子们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把这个民族语言最精华的东西牢牢背诵下来,积淀在头脑深处成为一种基本的素养,那么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就可以游刃有余。相信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三、背诵应重视教法完善

(一)、何为教法完善

背诵教学本身就是以背诵法这一教学手段为核心而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教法完善,是指立足于背诵法的基础上采用其它各种方法,去完成背诵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语文教学应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入情入境,并立足于言语活动来开展,言语活动的形式无外乎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所以,背诵教学的教法完善就必须调动各种感官,把“背诵法”和“听说写”及“其它的各种阅读法”构成一体系,去实现背诵教学的最佳效率。

(二)、小学背诵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高——背诵=死记硬背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公式,即背诵=死记硬背=食而不化。以至于背诵被冷落了,而冷落背诵的结果,使“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使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受到影响。代之而起的是课堂上为了应试而去追求知识点的落实,把完整的课文内容变为印证知识点的语言片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成绩,只能先抓简单的课文背诵。于是,教师每天跟在学生屁股后面,催促着他们背诵考试的段落。日复一日,背诵成了任务,背诵失去了原来的快乐。背诵如同恶魔一般让人谈背诵色变。

2、方法不当。

读得少、讲得多、问题频、嚼得碎仍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这种掰开、揉碎、嚼烂的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堂课35分钟,我们的老师把很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咀嚼课文上,对于诵读往往忽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讲解下已经理解课文的内容,但还不能读通课文。连读通课文都还很困难,那如何再进一步的去背诵呢。

3、选择的材料不当

背诵不仅能使孩子储存积累一定量的文章和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记忆力,健全了他们的人格,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提升了他们的心灵,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因此,很多特级教师提倡学生诵读古代经典。但古代经典浩如烟海,哪些是适合孩子阅读的?哪些是不适合孩子们读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从中精心筛选,进行提炼,并按特定的年龄,特定对象,特定的情境归纳整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给孩子们。但有些老师不管是不是文质兼美,从头背到尾,单调又乏味,又或者没有目的性地让孩子背成语,因此孩子常常“谈背色变”。

四、背诵教法完善的形式

(一)、挖掘“听”资源来优化背诵教学

英语教学中有一项听力训练,常用录音机播放,让学生闭目静听,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其实此法也可用到背诵教学中来,用录音机播放精美文章的诵读(当然要是名家美读),让学生尽情地谛听。在听中,学生会被那悦耳的声音,悠扬的语调,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情感和逼真的意境所感染,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为下一步自己去熟读背诵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听”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二人互相背诵,一人背一人听,听得多自然自己也能背,并且效率极高。另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张耳广听,听别人说话,听电视,一旦遇到精彩的句子,便可选择记住。尤其是听高人的精彩演讲,对名言名句的旁征博引,听后便可铭记于心。总之,可以充分挖掘“听”资源以促进背诵教学的优化。

(二)、挖掘“说”资源来优化背诵教学

1、复述课文法

在上语文课中,常常有这样一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这实际上是采用了说教法。背诵教学更可大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试着尽量地用原文语句复述,当反复复述,复述到全文端出时,也就达了背诵。

在执教《颐和园》一课时,全文要求背诵。为了方便孩子背诵,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做小导游这一环节: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点,带领大家去欣赏。任务一布置完,孩子们就劲头十足的准备起来。长廊的颜色美、形状美、画面美;站在万寿山上从几个方位眺望看到的不同美景;昆明湖的静,桥的雕刻精美等等。这些课文中的字句从孩子们的介绍中一句接一句地冒出来,有的孩子甚至为了做个好导游把课文的原话都给背出来了。孩子们在这有趣的情境创设中,快乐的记忆,为背诵全文奠定了基础。

2、积累背诵法

教师们总把教本中的名言警句罗列成满满的几大张,或是让孩子们不甚其解的背诵出来。这样的背诵任务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这些名言警句的教学放在平时的说话中。根据生活情境交际情况尽可能地引用要背诵的词语和句子。久而久之学生便熟记,更会运用。这样,对所背诵的内容既是理解,也是背诵。例如,当有朋友自远方来时,便可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谈到一个人要有骨气时,便可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与朋友离别心情异常沉重时,便可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会背诵所要学习的名言警句了。

只要你用心去讲究“说的艺术”,便可让孩子在乐中背,在背中积累。总之,深入地挖掘“说”的资源,背诵教学也因之大放光彩。

3、以唱代背,背诵教学如虎添翼

罗马尼亚大音乐家涅斯库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背诵文学作品,能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正如卢梭所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当语言无以表达形容时,我们可借助音乐作背景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背诵氛围,不断激活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思维,使师生双方自始至终沉浸在音乐创设的情调氛围中,以发自内心的感动欣赏作品,准确进入背诵文本的情感状态。

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孩子们结合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来进行学习。在执教李煜的《相见欢》可以结合邓丽君的《无言独上戏楼》这首歌曲来背诵等等。从音乐中感受词的婉约,从唱中记忆歌词。上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除进行讲解分析之外,在把词谱成歌曲配以教学,会把长城内外大雪纷飞所引起的壮阔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了记忆。学生以唱代背印象深刻,当学生默写不下去的时候,《沁园春·雪》的曲调回旋在脑际,曲调哼得出,词也就忘不了。或者让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唱古诗。让学生自己发挥,孩子的思维在自己喜爱的旋律的伴随下自由奔驰,从而使古诗教学课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乐趣。结果是学生们歌唱熟了诗能背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音乐是语文记忆的魔棍,像这样用音乐创设一定的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背诵的兴趣,将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从而提高和巩固学生记忆的强度。

4、画中现文,快乐背诵

篇3: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一、 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要“ 慢”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知识技能目标的每一条都要求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实验、操作、尝试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厘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这一过程必须要“ 慢”,慢到真正留有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经历。 观察、分析、讨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不能随意删减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将知识的掌握建立在他们真正理解的基础上, 否则一节课的数学知识就等于是硬塞给学生,他们靠老师告诉,然后死记硬背习得的,这样的知识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是不太理解而且很容易遗忘。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百分数的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 有的教师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等相关知识后, 很直白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再通过练习一些题目进行巩固,学习后当堂检测的效果也挺好, 但学生了解的百分数是教师直接告诉的, 一学期之后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百分数的意义,这是所谓的“ 快”节奏带来的后期效果[1]。 有的教师则通过篮球比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比较投中次数、投篮总次数、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这三种比法都有比的价值, 然后告诉学生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投中的比率,继而思考“ 谁投中的比率高? “” 你能一眼看出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 ”自然引导学生得出“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都是一百分之几, 可以一眼看出哪一场比率高”,体会分母都是一百的好处,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百分数的用处以及百分数的产生需求, 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并结合生活中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得出“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再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里的三次讨论有明显的层次性: 第一次讨论是在充分感知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揭示百分数的概念; 第二次讨论则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点,得出百分数的意义; 第三次讨论是通过对比辨析帮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不同之处, 揭示百分数的实质,进一步完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讨论中,学生经历了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数感,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用价值[2]。

二、 实际体验建立概念要“ 慢”

数学概念的建立必须要理解概念实质, 多数数学概念很抽象,除了要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外,还要通过具体操作活动组织学生在具体体验中建立正确的概念。 特别是单位概念的建立,更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用一颗善于等待的心,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积极体验,采用“ 慢”教学来激活大脑的兴奋,这样更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单位概念。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千克的认识”时,帮助学生体验1 千克到底有多重,建立正确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 千克到底有多重,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出来,只有靠充分体验才能将直观感受内化形成抽象的概念, 因此一定的操作活动是体验1 千克有多重的有效抓手。 要体验1千克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真正体现数学知识内化的“ 慢”过程。 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分三个层次让学生体验1 千克的轻重: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比较同样大小的一袋红枣和一袋黄豆的轻重, 凭借生活经验,一袋黄豆重。 有什么办法验证呢? 学生想出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使学生在猜、掂、秤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1 千克的轻重; 第二层次是利用学生对1 千克的初步体验感知作为参照寻找身边比1千克轻或比1 千克重的物品, 学生很快从身边找出数学书、文具盒比1 千克轻,而书包、桌子等则比1千克重,并探索几本书的质量大约1 千克,几个文具盒的质量大约一千克, 怎样使得书包的重量变成2千克,通过找、掂、估、拎、称等“ 慢”而实在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对“ 千克”的感性认识;第三层次是分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1 千克的认识, 比如多少个苹果大约1 千克,多少个鸡蛋大约1 千克等等。 一系列有序丰富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具体体验了1 千克的轻重,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对1 千克重的物体的感受作为参照物来估计物品的质量, 拓宽体验的范围。 学生能从体验感知到依据感知进行直觉估计无疑是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可以说,如果没有活动支撑,没有“ 慢”教学的智慧,学生的体验则是一句空话[3]。

三、 反馈总结得出结论要“ 慢”

反馈总结一定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既然已经得到了深刻的感知体验, 那么让他们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就水到渠成了。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因为学生语言表达不那么准确, 在反馈交流时将学生的话接过去快速帮学生总结出结论,缺少了耐心与等待, 使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主归纳总结的机会。 其实,学生在自己交流总结的过程中多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慢”将会凸显其优势。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在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充分的感知体验之后,让他们利用探究过程中填写的实验报告单( 如下表) ,进一步组织学生观察、研究表格中的四次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对“ 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进行思考。

之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有的说“ 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比另两条边的总和长”,有的说“ 三角形第一条和第二条边的长度加起来都比第三条边长”,有的说“ 第一条和第二条边加起来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都不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说“ 三角形中较短的两条边的和都比第三条边长”,还有的说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些说法, 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但都是从“ 两边之和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来分析的,说明学生已经将重点集中到边的长短上,这是他们真实的理解和反映,这种课堂生成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不急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而是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知识本质的理解是全面的,这正是课堂教学中“ 慢”智慧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有很多难以预设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敏于判断,学会等待,灵活、及时、有效地运用“ 慢”智慧,恰当调控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做到取舍得当,正确把握教学节奏,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出发,该慢则慢,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使学生终身受益[4]。

参考文献

[1]王月平.中小学课堂教学节奏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2]王志洪.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3]陈为.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一堂“挫折教育”课所引发的思考[J].政治课教学,2003(5).

篇4: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51-01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即“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2000多年前就已总结的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教育智慧,其做法不正是我们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在课堂中体现的吗?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智慧课堂,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深入生活,主动实践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打开课程标准实验新教材,一股浓浓的生活味扑面而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使数学课堂既充满生活的情趣,又充满智慧的探求。如,教材“确定位置”的练习中,有一幅表示学校会议室地面的场景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场景图,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提升对“数对”的认识:(1)说位置——让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一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2)写数对——用数对表示出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3)找规律——观察这些花色地砖的位置和数对,有什么发现?(4)搞设计——如果再添上四块花色地砖,怎样贴比较美观?借助会议室地面这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说位置、写数对、找规律、搞设计,这些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对“数对”的进一步理解,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领悟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创作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情感。(5)试拓展——小明在班级的座位位置是(4,3),你能根据小明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小明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吗?

这是撤去场景图后抛给学生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小明身边哪个同学的位置?

生:小明前面一个同学的位置是(4,2)。

师:说说“4”是怎么确定的?

生:因为他坐在小明的前面,跟小明是同一列,小明在第4列,他就在第4列,所以数对中前一个数就是“ 4”。

师:“2”又是怎么确定的?

生:他在小明的前面一行,小明在第3行,他就在第2行。那么,数对中后一个数就是“2”。

师:还能用数对表示小明身边哪些同学的位置?是怎么确定的?

学生们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想法,愉悦的表情在他们的脸上洋溢,智慧的语言在和谐的氛围中流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新教材中很多地方都能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将传统中封闭性、定向性的例题、习题转变成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非常适合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

如教学《找规律》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师挖掘了各种种类的图形排列,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两个层面的合作交流,第一个层面是组内交流,第二个层面是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有助于反思并完善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让学生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寻找知识的答案,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存在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如果教师怕“节外生枝”,总是期望并牵引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做出回答,那么学生只是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使“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和生命的活力,使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要促使课堂充满智慧的魅力,教师就要精心预设,有效生成,让学生的思维呈“辐射状”向外拓展。

如教学《统计》时,教学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画方法,用电脑出示了教师事先画好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了之后,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它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条形的粗细不一样、每相邻两个条形之间的间距不同、看上去不美观、统计图上没有标数据,看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容易看错等等。正是有了这个不完美的条形统计图的提示,学生在自己制作过程中就有了目标,有了参考,有了提醒,所以他们的作品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教师在课前特意制作的统计图就是一块粗糙的“砖”,在学生的改进下,衍生出了许多美观而又精确的“玉”,这是预设中的生成,更是预设与生成的优势互补,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

篇5: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课标除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也让我看到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堂生活化,唤醒学生的数学智慧。

关键词: 数学 教学 联系 生活

当前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材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事件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掌握数学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那如何使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师选用、运用教材要联系生活,让教材生活化、直观化和趣味化

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材,学生知识的掌握来源于教师。所以教材的选用和合理的运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国家新课程标准》已对数学教科书作了很大的修改,改变了往日出现的题目老化、数据过时和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等问题,从而适应了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数学知识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我们要运用好生活这个大舞台,选好教材,教材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求教材生活化;整理好教材,让学生把抽象知识直观化;处理好教材,让教材知识趣味化,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信心和兴趣。

1、联系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选取典型、合理的数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其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理解的或暂时不为我们理解掌握的知识。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但要靠我们细心地去发掘、了解和掌握。所以数学要建立起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深入数学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景。通过生活实践,收集整理数据,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并形成数学生活实践积累。在今后解决相关或类似问题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事件积累素材去解决相应数学问题。这样,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觉得内容亲切,感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教材仍然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依据,它是师生之间交往的桥梁。所以教师要灵活处理好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和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的数学问题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让课堂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样,学生才会透过教材产生对生活联想,学会观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第十二册教“节约用水”一课中,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家的实际生活情况,发现、了解和解决问题。“小强家水龙头一个月漏掉15升水,那么,他家一年漏掉多少升水?”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然后我进一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一天用多少升水?小强家一年漏掉的水够自己家用几天?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参与到生活调查之中,既教育了学生节约用水,又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又如,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节内容时,指导学生利用星期

六、日进行生活调查,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我与学生拿出一些生活用品进行交流,让他们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和称一称,如一个鸡蛋多少克?一瓶花生油多少千克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从而掌握该节知识。所以,平时在教学当中,我经常联系生活问题,举数学生活例子,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上实际问题。

二、体验数学乐趣,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既愉快又牢固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

1、联系生活,结合数学教材开创生活情境画面。

数学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一旦列入教材后会变得抽象。那么就需要教师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这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一年级新课标数学教学的“1-10的认识”,学生如何认识1-10这几个数字,教科书图“字”并茂,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生活中富有色彩的实物图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看一看、数一数和读一读,从而理解1-10的真正含义。

2、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乐趣。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到的知识会更加深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地模拟生活情境,使学生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直接地参与实践,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一个小组内一个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当顾客。通过模拟“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理解元、角、分之间关系,体会到数学真正的价值。

三、结合生活实践,让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有很多学生认为学数学枯燥无味,抽象化数学问题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语言艺术,其表达概括的言语没体现出生活化,这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来引导他们学习数学,并联系生活,通过对数学语言的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趣味,那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例如:三年级“年、月、日”这一节内容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年之中有多少个大月?教师可用简短的数学语言归纳:“一三五七八十腊

(十一),三十一天永不差”。又如:比较大小,我们可说成“排排对”;教学元、角、分可改为“小小售货员”;数学连线,可以称为“找朋友”等等。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换名改称,使其贴近学生生活,能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2、运用生活化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单纯数字和符号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倘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以生活游戏的方式再现出来,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充分利用数学游戏,既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恰当地开展数学游戏,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要注意适应性。每个游戏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所以游戏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来。

第二,游戏要注意整体性。游戏不是个人的表演,也不是部分同学的演练。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理解、感受和掌握。

第三,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参与和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数学游戏开展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第四,注意游戏的迁移性。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合理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使游戏真正地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和掌握知识。

四、数学源于生活,数学要服务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并高度概括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应该用于生活,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体会数学的魅力,运用数学知识发现生活问题。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每教授一个环节的内容,应让学生感受和发现该节知识在生活当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视野。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认识“圆”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车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学了“对称轴图形”后,让学生们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学了“分数”和“百分数”以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一些物体不能平均分,用数字应怎样表示?想知道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达?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发现、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价值,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的价值不在其丰富深浅,而在于它能否被“运用”。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读书虫”、“书呆子”或“高分低能”。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使其从优秀的“学子”走向社会实力型人才。如当学生学了有关图形面积、体积和容积公式之后,可引导其运用到生活当中。例如:要粉刷一间房子的里面,面积有多少?需要用多少石灰?一堆圆锥形沙子有多大?多重?用一辆车要运多少次?一个仓库能容纳多少货物等等。又如,学生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当中,了解银行利率,善管自己零花钱、利是钱,若把钱存进银行中,怎样选择存款时间和方法,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益。这样一来,学生即增长了数学知识,又可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从生活当中体验生活,并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生活化课堂。

参考文献:

篇6: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老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及物质设备等使学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目的是使学生和教师获得共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不只是数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是全面的发展。包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教师在让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发展,如老师的师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学生的经验,教学行为及自主教学经验的积累。

(2)过程就是教与学的统一。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和作用被夸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过多的考虑自己的教。其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体现教师教的有效,而是表现在学生学的有效。学生学的有效,取决于教师是否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数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

(3)结果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独有的学习风格。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差下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也正是新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体现在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生的相互尊重、理解、帮助,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能扬长避短,展示自己。

目的、过程、结果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教师只有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

在小学课堂中,教学具体表现如下:

(1)开放性。是指教学行为是灵活的,计划仅是行动的参考,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多变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与反思》。开放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能依据自己的能力,来寻找适合的数学学习方式。就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一课,这一课讲授的内容就是小数乘法。上课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按书上的条件和问题来解决计算,我先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用图上所告诉的数学信息来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你所想解答的问题,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从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封闭性的设计,使学生从较大程度上拓展了思维空间。

(2)双重性。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统一,数学情感与数学知识的有效统一,教师的教与学双方面都要发展,但在实际活动中总是强调学生发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北师版数一数一课时,里面有一环节让学生数共有几个小正文体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从正面横着一排一排的数,再一层一层的数,我如果能适时的启发学生,你还有别的数法吗?让其尝试,尝试中会使学生发现,还有别的数法。学生探索的过程既深化了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又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3)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学生的科学认知,做到全面关心呵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我就采取自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摆一摆,创造一些规律,并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4)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关键因素,小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学习需要上升为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搬家》一课,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做好铺埑。在教学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很乐意继续探索下去,在主动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设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适当控制学生活动范围,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通过示范,回顾旧知识提供线索和反馈等方式,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在教学《小数点搬家》一课中,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点也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篇7: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学生不识谱只能随老师跟唱、大白声喊叫声音不统一、音准差声线不和谐、多声部无法演唱,甚至不能完整演唱一首歌曲等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歌唱教学?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听赏领先,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

听觉感知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而只有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感知和聆听音乐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轻松歌唱,感受美妙音乐,让音乐沁入心灵。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因此,要全面完成中学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课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

这一环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欣赏我国民族音乐作品,有助于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事,寓教于乐,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热爱伟大祖国、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壮志。民族器乐曲是我国民乐中的瑰宝,学生通过欣赏,可以引起自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接触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经典之作。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是经过锤炼、考验的艺术生命力较强的精品。学生欣赏后,可以开扩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静心聆听,引发学习激情。在新歌教学中,应注重设计每一遍听赏的要求,让孩子们带着不同的侧重点去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静心、专心聆听。随着动人旋律的流动,孩子们脸上流露出安静、享受的神色,他们在用心感受着音乐,领会着歌曲饱满的情绪。歌曲结束,再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情感的把握,这时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已经高涨,学唱歌曲的欲望完全释放,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参与歌唱的强烈愿望。

2、作品欣赏,激活学习动力。好的音乐作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头活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选择地、合理科学地将优秀的作品引入课堂,与课内知识有机整合,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在教学中我们可将一些学生熟悉又喜爱的歌曲引进课堂,也可让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歌曲,如动画

片的主题歌《白龙马》、《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及一些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中国功夫 》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更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在搜索作品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培养了自学能力和不盲目追求流行歌曲的良好品质。

二、词谱引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行于声。”人有了感情之后,才会去歌唱,而当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之时,便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音乐不仅作为思想的一种载体,更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体验。

1、妙用情感读词,以情感人。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有一个人在林中》一课时,教师可先范唱歌曲,欢快优雅的旋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配以旋律范读歌词,并依词而问,使学生明白了歌曲的主题、意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让他们揣摩体会歌词的韵律、歌曲的意境和所蕴涵的丰富情感,读出轻快的语调、轻柔的语气,最后再配以歌曲旋律,让那优美的曲调与诗般的语言完美结合,使学生读出情、读出韵、读出诗情画意,让他们沉浸其间,灵魂得以洗涤,情感得以升华。

2、借助形象图谱,以趣激情。如一年级的《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图谱依据歌词的内容,采用小星星的图案,展示音的高低和时值长短,使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一目了然。因此,我们的教师可利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引导学生解读图谱,充分挖掘图谱的内涵,使学生

在自主探索、主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音乐所蕴含的美。

三、游戏贯穿,激燃学生的识谱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给学生新颖的感受,抓住孩子的心理,应用多种识谱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如“音乐接龙”的游戏:把写有7个音符的七色卡片分别让7个学生拿在手上,由其余学生轻唱曲谱,唱到谁拿的音符,谁就向上跳一下。当然,在学生对七个音符相当熟悉的基础上,教师也可结合熟悉的旋律,以一拍一下的速度弹奏一两个小节或一个乐句,这样循序渐进地开展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学习乐谱的兴趣,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自然获取了音乐知识与技能。

四、创作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中包含有太多的要素,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因此对歌曲进行音色、力度、速度和情感处理,创造性地进行二度创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尤为重要。

1、歌词创编,挖掘创造思维。在学唱和表演完新课的基础上,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歌词的创编。或增添(更改)衬词或改变部分歌词内容,新版的作品出来后,可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自己编的歌。如教学三年级的《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前几句的节奏类型是XX XX | XX 0X | X 0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最后一个休止符处加上符合春天动物欢歌的一些衬词,如“呱呱”、“吱吱”并配上相应的律动。学生完整表现后,课堂再一次推向了高潮,给人以完美的结束感。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歌曲的处理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和自豪,充分挖掘出了他们喜爱音乐的情感和创作的欲望。

2、伴唱融入,增强创造能力。四年级《摇篮曲》一课进行二度创作时,教师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余学生用哼鸣“姆”或“噜”来进行伴唱。大家合作营造出的气氛让教师感动不已,学生入情入境,不用教师多说一句话,他们把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情感表现得那般淋漓尽致!当然,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不能以专业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学习效果,但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对音乐的创造,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表现魅力。

听一堂好课,就象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它象观赏一幅名画,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它象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它象品味龙井茶,回味无穷……老师们,让我们为这样的音乐课而努力吧!

篇8: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生成智慧的课堂应该有一个智慧的导入环节, 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 通过创设生动的导课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 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将原本安排在课尾的“你知道吗?”这一部分内容重新整合, 调整到课前的导入。告诉学生“从古到今, 人们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的每一次改进就预示着科学的每一次进步。从水钟、影钟、沙漏一直到我们现在所发明的钟表, 计时越来越准确。”在解说时, 我随机利用钟表引出本节课学习要用到的钟面。整个过程细腻、流畅, 犹如行云流水, 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导入环节上, 学习兴趣的火花立即被点燃。

二、创造使用教材——超前生成智慧

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只是一个学习的素材, 我们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使用教材, 让教材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

我在教学“口诀求商”一课时, 课前播放乒乓球比赛的录像, 有单打和双打两种不同比赛场景。上课时出示例题场景图:

师:2人一组, 12个小朋友打球, 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列式?

生:12÷2=

师: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圆片摆一摆。

……

师:现在将他们改成双打比赛, 每4人一组, 可以分成几组?

生:12÷4=3 (组) 。

……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将教材中例题的10个小朋友打球改编成12个小朋友打球, 这一微小变化看似简单, 对例题的学习并无大的影响。但其改编的目的并不在于此, 而是接下来的“试一试”的学习, 将原本进行单打训练的学生改换成双打训练, 这样一来就可以巧妙地变化成另一道习题。

三、有效预设课堂——促进智慧生成

有效地课堂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自己的预设, 在课堂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把握住学生的精彩之处, 有效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师:夜里11时用24时计时法如何表示?

生1:时针先走了1圈, 也就是12大格, 又走了11大格, 一共是23大格, 就是23时。

生2:夜里11时, 也就是时针走了2圈还差1大格, 用24-1=23, 也就是23时。

生2的回答真的是太精彩了, 其运用了逆向思维进行分析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不正是课堂预设中学生智慧生成的最佳点吗?学生经常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 他能不充满智慧吗?

四、合理选择练习——保证智慧生成

课堂练习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如何科学地选择合适的题目作为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它对学生获得智慧提供了有力保证。

还是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中, 我安排了这样的几道练习:

(1) 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62周年, 学校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安排表如下:

师:你觉得这张安排表有问题吗?

生:有问题。时间那一栏, 他所使用的计时法不一致。

师:你能将它用同一种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有用普通计时法也有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2) 创意卡:设计一个钟面, 一下子就能看出一天中的24小时。

学生的想法很多, 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我相信学生经常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 他们定会收获得更多。这样智慧的练习, 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而且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智慧的形成都大有益处。

篇9: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智慧课堂

一、 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要“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识技能目标的每一条都要求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实验、操作、尝试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厘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一过程必须要“慢”,慢到真正留有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经历。观察、分析、讨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不能随意删减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将知识的掌握建立在他们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节课的数学知识就等于是硬塞给学生,他们靠老师告诉,然后死记硬背习得的,这样的知识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是不太理解而且很容易遗忘。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有的教师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等相关知识后,很直白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再通过练习一些题目进行巩固,学习后当堂检测的效果也挺好,但学生了解的百分数是教师直接告诉的,一学期之后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百分数的意义,这是所谓的“快”节奏带来的后期效果[1]。有的教师则通过篮球比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比较投中次数、投篮总次数、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这三种比法都有比的价值,然后告诉学生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投中的比率,继而思考“谁投中的比率高?”“你能一眼看出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自然引导学生得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都是一百分之几,可以一眼看出哪一场比率高”,体会分母都是一百的好处,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百分数的用处以及百分数的产生需求,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结合生活中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得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再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里的三次讨论有明显的层次性:第一次讨论是在充分感知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揭示百分数的概念;第二次讨论则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点,得出百分数的意义;第三次讨论是通过对比辨析帮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不同之处,揭示百分数的实质,进一步完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经历了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数感,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用价值[2]。

二、 实际体验建立概念要“慢”

数学概念的建立必须要理解概念实质,多数数学概念很抽象,除了要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外,还要通过具体操作活动组织学生在具体体验中建立正确的概念。特别是单位概念的建立,更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用一颗善于等待的心,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积极体验,采用“慢”教学来激活大脑的兴奋,这样更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单位概念。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时,帮助学生体验1千克到底有多重,建立正确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千克到底有多重,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出来,只有靠充分体验才能将直观感受内化形成抽象的概念,因此一定的操作活动是体验1千克有多重的有效抓手。要体验1千克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数学知识内化的“慢”过程。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分三个层次让学生体验1千克的轻重:第一层次是让学生比较同样大小的一袋红枣和一袋黄豆的轻重,凭借生活经验,一袋黄豆重。有什么办法验证呢?学生想出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使学生在猜、掂、秤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1千克的轻重;第二层次是利用学生对1千克的初步体验感知作为参照寻找身边比1千克轻或比1千克重的物品,学生很快从身边找出数学书、文具盒比1千克轻,而书包、桌子等则比1千克重,并探索几本书的质量大约1千克,几个文具盒的质量大约一千克,怎样使得书包的重量变成2千克,通过找、掂、估、拎、称等“慢”而实在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第三层次是分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1千克的认识,比如多少个苹果大约1千克,多少个鸡蛋大约1千克等等。一系列有序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具体体验了1千克的轻重,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对1千克重的物体的感受作为参照物来估计物品的质量,拓宽体验的范围。学生能从体验感知到依据感知进行直觉估计无疑是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如果没有活动支撑,没有“慢”教学的智慧,学生的体验则是一句空话[3]。

三、 反馈总结得出结论要“慢”

反馈总结一定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既然已经得到了深刻的感知体验,那么让他们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就水到渠成了。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因为学生语言表达不那么准确,在反馈交流时将学生的话接过去快速帮学生总结出结论,缺少了耐心与等待,使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主归纳总结的机会。其实,学生在自己交流总结的过程中多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慢”将会凸显其优势。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在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充分的感知体验之后,让他们利用探究过程中填写的实验报告单(如下表),进一步组织学生观察、研究表格中的四次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对“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进行思考。

之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有的说“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比另两条边的总和长”,有的说“三角形第一条和第二条边的长度加起来都比第三条边长”,有的说“第一条和第二条边加起来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都不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说“三角形中较短的两条边的和都比第三条边长”,还有的说“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些说法,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但都是从“两边之和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来分析的,说明学生已经将重点集中到边的长短上,这是他们真实的理解和反映,这种课堂生成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不急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知识本质的理解是全面的,这正是课堂教学中“慢”智慧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很多难以预设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敏于判断,学会等待,灵活、及时、有效地运用“慢”智慧,恰当调控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做到取舍得当,正确把握教学节奏,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出发,该慢则慢,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使学生终身受益[4]。

参考文献

[1] 王月平.中小学课堂教学节奏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2] 王志洪.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3] 陈为.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一堂“挫折教育”课所引发的思考[J].政治课教学,2003(5).

[4] 胡良华.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

上一篇:形容女子美丽的古诗句下一篇:什么是我的财富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