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2024-06-27

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共6篇)

篇1: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有着保护的作用。本论文概述了知识产权的定义,历史,特征,最后从知识产权制度使产权界定,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四个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重要意义

1.知识产权制度的定义

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没有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起到激励创新,保护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它是一种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激励和保护机制。

2知识产权制度概述

2.1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

知识产权制度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各类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的立法时间最早。其历史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13世纪至14世纪)这一阶段出现了由封建王室赐予工匠或商人的类似于专利的垄断特权,它为后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2.初创和普遍建立阶段(15世纪至19世纪末)在这个阶段,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版权法和商标法相继诞生,如威尼斯共和国的《专利法》(1474年)、英国的《垄断法》(1623年)。19世纪末绝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不断修订变得更加完善、科学, 尤其是随着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如1883年的《巴黎公约》和1886年的《伯尔尼公约》)的建立,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呈现从“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到逐步国际化、现代化的特点。

横向发展: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外的更多国家得到实行。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国家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也都制定了自己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已经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也都实行了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

4.知识产权制度与贸易挂钩的阶段(20世纪末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中商品知识、技术含量增加,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取得和保持市场优势地位,开始重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些国家不仅注意提高本国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水平,同时还设法利用国内立法以及签订或修改国际公约和条约来迫使其他国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极力推动订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起为世界贸易组织所替代)体系内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2.2知识产权制度的特征(1)立法上的不断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新问题将不断涌现,法制度体系也和一般体系一样,存在着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也是如此。应根据现实做法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概念和价值的发展。成就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概念,规范等工具并非一成不变,往往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司法保护的中心性,复杂性,专业性

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频繁冲突,刺激了司法的重建与崛起;司法过程成为各方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又促成了法律适用之学的生长。这些面向法律适用的法学理论,培育了司法中心主义的法学研究范式。知识产权三大部分, 均涉及司法保护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尤其现代经济的发展,新型案件不断涌现,涉外案件增多,争议标的额增大,案件的专业性,复杂性增大,有些案件往往涉及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3)行政执法的有效性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不同于其司法保护过程,然而,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差异,才意味着重视行政执法的协调立场是有价值的。与司法保护体制一样,行政者的行政过程也需要依照,遵循法律,也面临着解释法律,发现法律,价值判断,利益衡量等等之类的问题。因此,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研究在注意立法,司法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行政执法的特殊立场,确保行政执法的有效性。

3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意义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作用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是配置创新资源的有效手段,作用于创新的各个环节;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基本制度之一,为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创新成果产权化、资本化和产业化,促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制度更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3.1知识产权制度使产权界定,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对智力成果有效的产权安排。智力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 2.经成为社会公共财富、可以自由使用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低成本复制,为全人类所共享,成为无限的智慧。

1.具有产权(知识产权)的知识。这类知识是智力成果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部分,在科技创新中处于基础地位和主导地位。

创新是智力成果产权化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成果本身是无形的,产权边界不易判断;同时,它具有转移和扩散容易,不易识别,难以控制,以及再生产成本很低的特点,是易逝财产。因此,创新成果需要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加以界定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依法对创新成果进行科学审查、产权界定,明确产权的范围和归属,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成果中,除了版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之外,其它的都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审批程序才能获得产权。

3.2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需要巨大的智力、财力的投人,同时还存在着很大的失败风险。如果不解决这种外部性问题,人们就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他人的创新成果,那么创新成果的权利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对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动力,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种推动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成果的产权化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有了独立的利益,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从而使权利人与创新成果的产权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联系。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和发明人的利益与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紧紧连在一起。创新成果越是符合市场需求,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权利人和发明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越大,从而使人们从创新的开始到产业化的全过程,都始终瞄准市场,把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共同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保证了智力成果的排他独占权,保障了所有者权益,使得科技创新总是在最新的高度上不断地向前发展,使新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创新成果所蕴藏的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3.3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在科技创新中,研究和开发创新成果,还只是第一步,这仅仅意味着在科技的制高点上取得了突破。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及时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只有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占有,才能拥有一方市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这就是说,创新成果的产权化,可以使所拥有的科技优势转化和提升为市场竞争优势。科技优势只表 明在科技的制高点上可以达到的某一个高度,但并没有占领这块阵地。要占领这块阵地,就必须通过获得知识产权来实现。根据我们对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经验的考察了解到, 在开发区内,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大多数都生存发展了,没有知识产权的项目都没站住脚。如誉为当代毕升的王选教授1987年主持研制了汉字照排系统,在该系统研制成功后,立即申报了8项中国专利和1项欧洲专利。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该项创新成果引发了一个产业革命,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印刷业的数字化时代。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命根子。知识产权制度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保障。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会有投资者对高新技术进行前期的巨额投人,就难以形成各种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小技术照样可以获得大市场。一些实用技术的商品,其款式新颖,构思巧妙,符合市场的需求,因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产权化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代表了科技水平,而且代表了市场的竞争水平。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和科技强国都是专利大国的缘 由。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此,我们既要积极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把涉及经济命脉和一些关键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产品,把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3.4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规则。在世贸组织管辖的范围内,知识产权已成为与贸易、服务贸易并重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加人WTO后,必须全面履行作为成员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我们可以享受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nS协议)给予WID成员的权利,我国当事人在其他成员国家或地区依法取得的知识产权将可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全面履行,ml玲协议所规定的成员义务,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达到协议的最低要求,切实保护其他成员当事人在我国依法取得的知识产权,为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成果、引进先进技术、吸引外资提供了现实可能和法律保障。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总体上说,还有相当差距。通过,引进来,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吸引外资,对于加快发展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了外国公司技术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激发了他们来华申请专利和转让技术的积极性,吸引了外资对具有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进行投资,合作开发生产。引进来的同时,我们还要不失时机地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

力和后劲。知识产权制度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的合作与竞争、取得市场通行证提供了保障。国外的跨国公司,如IBM、杜邦、日立等,之所以能雄霸世界市场,是因为他们都各自拥有数以万计的有效专利,这些众多的专利是它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它们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的杀手锏。跨国公司的投资所向,往往是知识产权先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市场上跑马圈地,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下,我国一些企业的名牌产品,如。海尔。电器、“好孩子”童车等,也已经跻身于国际市场。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我们应当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人WTO的新形势,完善知识 产权制度,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法帮网

[2]论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财贸研究,2003.3 [3]林炳辉,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4]周洁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知识产权,2001.3

篇2: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本节导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天津市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事件回放】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中国网2015年7月1日讯: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应到169人,出席155人,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以15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主体内容】

一、深刻认识宪法的崇高地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党中央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之所以把宪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

首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爱国统一战线,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在我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和体现,构成了我国宪法的核心要义和主体内容。宪法确立的这些重大制度和原则,关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其次,宪法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具有极为广泛的、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治地位和强大的法治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

最后,宪法在国家制度体系中具有统领性和最高法源性。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都属于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因而,宪法具有不同于一般法律的重要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原则性、总括性、凝练性、方向性强,高屋建瓴、言简意深、内涵丰富。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权原则的根本要求,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渠道和形式来实现,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来保障,通过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来体现。

二、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是彰显宪法权威和尊严的有效形式。宪法宣誓制度,突出了宪法所具有的崇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并且让宪法的地位通过可视可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实行这一制度,对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信仰,增强遵守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宪法实施,确保充分发挥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统领作用,很有必要。

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力来源,可以深刻体会到权力来源不是自己或他人给的,而是人民通过宪法所赋予的,宪法高于权力,宪法约束权力,从而荡涤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自觉做到珍视手中权力,依法行使权力,保护人民权利。不仅如此,通过宪法宣誓,宣誓者将忠于人民的承诺公之于众,从庄严的仪式中产生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在誓言的约束和激励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公仆。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在全社会进行宪法教育,培育宪法精神。宪法的实施不仅要依靠国家机关的遵守和适用,也要依赖全体公民的自觉遵守和适用。而现实中,很多人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应当加大宪法宣传教育力度,让人民了解宪法、认识宪法,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宪法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宪法宣传教育,通过万众瞩目的就职宣誓,宣誓者和民众经受一次强烈的心理震撼,使宪法知识、宪法精神被广泛感知和接受,将尊重宪法、信仰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植根于人民心中,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法律知识:什么是宣誓?

宣誓,在古代个人起誓,群体盟誓,是最郑重的形式。在誓言接受者面前表明态度,并请接受誓言者监督,就是把对自己的监督和处置权交给誓言接受者。比如在缔结婚姻时对神发誓,就是请神见证和监督自己的婚姻,如果背弃誓言,就是在婚姻问题上欺骗了神。在作证言之前对法庭发誓,就是对法庭宣布自己证言的诚实,如果说谎,甘愿接受来自法律的相应惩罚。在加入党派及其附属组织时宣誓,就是把自己交给了党派及其附属组织监督和处理。因誓言的郑重属性,对人来说,只有针对人生中真正的大事、重大问题才会起誓。无关紧要、或者不够重大的事,不宜采用宣誓这种形式,否则有戏耍和不敬之嫌。

作为宣誓制度,在中国原生态政治土壤中就有基因。古代诸侯会盟、郊野祭祀,乃至婚丧嫁娶等都会有类似的宣誓制度,或缅怀先祖,或激励后人,都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一种道德观的践行,更是一种来自于神鬼天命观的警戒和约束。宣誓在古代可以起到约束人心自觉守法的作用,同时也是民事诉讼审判中的重要证据。这是誓言的本质决定的。在文明古国中,对证人宣誓最为重视的要数罗马帝国,法律还将宣誓分为任意宣誓、强制宣誓和请求宣誓。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誓言”在罗马人中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没有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他们为着遵守誓言常是不畏一切困难的。

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誓言的接受者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更加使得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无论是从法律制度层面还是道德伦理层面都更加深入人心。

三、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成文宪法国家所采取的制度

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时向宪法宣誓,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据统计,在193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明确作出相关规定的有177个。

宪法宣誓制度在国外由来已久。自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制度以后,很多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新加坡、芬兰、希腊、荷兰、葡萄牙、南非等国宪法中均明确规定,官员任职前要进行忠于宪法的宣誓。

一般来说,宣誓者都是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公职人员,如国家元首、议会议员、总理或首相及各级行政官员、司法官员以及其他公职人员。美国宪法规定,除总统当选后执行职务前必须宣誓外,国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和所有行政、司法官员,都应当宣誓拥护宪法;挪威宪法规定,国王执政时应立即向挪威议会宣誓;新加坡宪法规定,任何议会议员在议会宣誓之前,不得在议会中参加任何有关立法的议事活动。

宣誓地点主要分为两处:议会或者法院。受主权在民和议会政治的影响,绝大多数国家宪法规定就职宣誓要在议会举行,以显示对人民的尊重,如意大利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于就职前,要在国会两院联席会上,宣誓忠诚共和国,并遵守宪法。约旦国王即位时,必须在国民议会会议上,宣誓尊重和奉行宪法并忠于国家。也有的国家受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精神的影响,他们的宪法确认在法院或法官面前进行宣誓,如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所有法官皆可受理宣誓事宜,但通常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担任总统就职大典的见证人。

【延伸阅读】 把宪法刻在国家公职人员心上 2016-03-01 来源:法制日报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新任命的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源领誓。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见证了2016年1月1日《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施行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依法进行的宪法宣誓。领誓者刘源,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此时此刻,触景生情,使人想起新中国宪法实施的诸多往事。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党和国家对这部宪法的实施非常重视。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说:“这个宪法草案通过以后,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要实行,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首先在座的各位要实行。不实行就是违反宪法。”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指出:“我们的宪法草案,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将成为我国的国家根本法„„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因此,他们在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的实施方面,就负有特别的责任。”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1982年宪法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强调宪法的国家根本法性质和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回顾30年来我国宪法实施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宪法实施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并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不仅以立法形式将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而且还将所有国家公职人员纳入宣誓主体的范围。

宪法是国家公职人员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表明了国家公职人员在庄严的场合对宪法的一种郑重承诺,有利于增强其宪法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宣誓效忠宪法,对宪法产生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可以增强其对于宪法的崇尚,并让宪法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价值的引导。公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国家捍卫宪法尊严的努力;宣誓仪式本身也是一次很好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众更好地认知宪法,它与已经设立的国家宪法日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公众产生对宪法的情感寄托,进而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

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安排。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只有让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宪法刻印在心上,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理念,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宪法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篇3: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对国家财产以及读者生命和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因此要加强危机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制度,积极与各方配合,采取多种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给社会带来动荡,给图书馆带来损失。图书馆作为公众云集的流动场所,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又由于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存在着管理水平的差距,图书馆工作难免会出现由于决策失误、工作疏忽以及沟通不畅等可能导致的危机事件。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正成为我国图书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关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图书馆界也普遍缺乏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预防图书馆危机的产生,控制、防止突发事件,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危机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1 图书馆加强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图书馆历来较为缺乏能够预防、发现和化解危机的制度设计和规定,公众视野中清静的图书馆,被认为是安全的场所,但详加考察其实不尽然。因而研究图书馆安管理,就具有其现实必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服务广大读者群众的水平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为了给公众和广大读者提供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图书馆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就要把加强行业安全管理,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应对突发事件纳入法治的轨道,以建章立制的形式,将图书馆有可能遇到或出现的危机事件告知工作人员和读者,对工作人员和读者进行危机教育,增强群体防范意识、明确工作责任,消除图书馆员与读者在灾害发生时的恐慌心理,提高科学、理智、迅速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

1.2 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为读者提供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图书馆是本单位、本地区甚至是全国的信息汇集地,是人流高度聚集的公共性、学术性服务场所。各类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图书馆检索文献、获取信息,开展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读者来到图书馆,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外,还要对读者负责,包括对读者的人身安全负责,不能让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检索文献、获取信息中受到任何伤害。

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宗旨,从珍视读者的生命安全出发,图书馆必须把依法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关爱读者、尊重读者生命健康权的重要举措。

1.3 有利于加强图书馆行业安全管理,不致国家财产遭受可能的损失

图书馆作为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人员流动性大;许多图书馆珍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古籍;再加上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实行计算机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其用于日常工作与供读者检索、使用的机器,少则几十台,多则几百台。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图书馆就是一座集现代化技术、设备与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知识宝库,其财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论是重大的灾害还是轻微的事故,都会对图书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应对措施,是加强行业安全管理,保护国家财产与文献的必然要求。

2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制度缺陷

在图书馆危机管理中,完善的制度能够预防危机的发生,或者在危机来临时作为有效应对、善后处理的依据,帮助图书馆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图书馆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图书馆危机都是由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2.1 制度缺乏所产生的危机

是指因缺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产生的危机,如缺乏必要的图书馆防火制度,读者可以毫无约束地在馆内吸烟,直接引发图书馆火灾;缺乏书库管理制度,图书馆藏书管理混乱,造成珍贵文献丢失等。可见,缺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使一些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

2.2 制度漏洞所引起的危机

是指由制度建立中的漏洞而引起的危机,如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让黑客有机可乘或病毒得以发作,造成图书馆系统和数据被部分破坏或全部毁坏,无法恢复;再如国家图书馆“巴金赠书流失事件”就是因为该馆的藏书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从流失事件被曝光到三年后被重提,期间没有与巴金家人联系、没有内部协商、一再拒绝媒体采访等等,结果导致国家图书馆陷入了社会的口诛笔伐危机之中。

2.3 制度非理所促发的危机

是指因制度制定不合理而促发的危机,如现代图书馆仍坚持传统的重藏轻用制度、读者身份区分制度、重管理轻服务制度,甚至基本服务收费制度等不合理制度,势必会引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矛盾,甚至引来媒体的讨伐,最终导致危机事件的爆发。如2004年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60元买断一学期座位事件等典型的图书馆危机事件,都是因图书馆制度不合理而促发的。

2.4 制度触犯所导致的危机

是指因不了解而触犯制度或明知故犯导致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图书馆人员在文献采购中收受商业贿赂、图书馆非法传播网络信息、图书馆泄露用户隐私、图书馆侵犯著作权等。图书馆这些触犯制度的行为,不仅会使图书馆面临法律危机,还会使图书馆的声誉受损,导致图书馆发生形象危机。

3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目前,国内图书馆危机管理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实践还相对薄弱,显然,没有实践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探索是不完整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实现两者的互动,并且相辅相成,唯此,图书馆危机管理的价值才能体现、能力才能提高、应对才能有力。

3.1 加强图书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培养和提高图书馆全体员工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要在图书馆的全体员工中开展危机和危机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员工了解图书馆危机的类型、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使每个员工清楚自己在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可以通过将危机管理工作纳入馆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方法,来强化全体员工的图书馆危机意识。

同时,各级各类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主管领导机构出面处理图书馆危机的心理。虽然领导机构可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方面比图书馆更有经验,也拥有更多的人力、关系资源,但是领导机构不可能掌握图书馆的每一个危机隐患和危机发展过程。因此,图书馆上下要树立危机管理是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意识,充分发挥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熟悉的优势,积极主动地运用本馆的人力、物力与智慧资源,有效地开展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

3.2 成立区域图书馆危机管理协作互助中心

单个图书馆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各种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图书馆确实容易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而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图书馆,其面对的自然环境、财政政策、人才资源等都比较相似,所以需要应对的危机事件往往也有比较高的相似度,这就为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危机管理提供了可能。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借鉴英国伦敦M25学术图书馆联盟的成功经验,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建立图书馆危机管理协作互助中心。这样有助于整合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各图书馆的人、财、物等资源和危机管理经验,共同防范和应对图书馆管理中面临的危机。

3.3 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图书馆危机虽然其发生在于图书馆系统内部,但对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则需要一个以图书馆为主体并整合了多种社会力量的系统。因此图书馆在危机管理工作中,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机构、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大众媒体、通信部门、医疗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争取这些社会力量对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支持和帮助,以更有效地提高图书馆危机处理的能力。

3.4 切实做好媒体管理工作

媒体管理也是图书馆争取社会广泛支持的内容之一。由于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媒体在图书馆危机管理中可能起到的巨大的正面或负面作用,因此,图书馆应该丢弃以往对出现的危机“内部解决,不向外界透露”的应对策略,努力加强和媒体的联系与沟通,以充分发挥媒体对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正面影响。

3.5 进行全面的图书馆危机管理

以单一的安全危机为主要对象的危机管理,只是图书馆危机管理实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初级阶段。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必将向着包含了经费危机、资源危机、服务危机、人才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危机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危机管理发展。所以,图书馆应该重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危机,主动关注国内外各种危机管理案例,并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而在日常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中,可以在现有安全危机应急预案基础上,制定出面向各种危机对象的全面的“图书馆危机反应和恢复预案”。

3.6 图书馆危机管理常态化

危机管理常态化是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了促进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常态化,需要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知识资源保障三方面的工作。

3.6.1 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即图书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鉴于目前我国图书馆一般在人、财、物方面比较紧缺,因此可以采用矩阵式结构,建立一个“虚拟”的图书馆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图书馆可以对这些从各个部门挑选出的专门的危机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发现危机的敏感度以及危机处理能力。

3.6.2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规范化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根本。各图书馆应该建立详细的危机管理制度体系,对各类型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危机预防、危机应对以及危机后续管理中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做出明确规定,并规定图书馆员工在危机管理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从制度层面保障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6.3 知识资源保障

要使图书馆危机管理常态化,就应使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知识显性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类似于规章制度的危机管理档案库和指导手册。图书馆应该在本馆和他馆危机管理案例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规范化的危机参考档案库,并编制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的指南性手册。只有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资源保障,在图书馆危机爆发时才能迅速调用这些知识进行危机处理,保证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游丽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4: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和谐社会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经济获得了普遍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渐突出。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发生转移,耕地荒废与耕地过于零散问题突出,耕地资源浪费严重,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户之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行为日渐增多,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获取一定发展的同时,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流转范围狭窄和土地纠纷难处理等问题也是时常发生[1],从制度层面观照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显得尤其必要和适时。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称农村土地使用权,是指按照约定的承包合同协议,农民对土地所享有的耕种等各方面的权益,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部分土地处分权[2]。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者依法将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转让给他人经营的行为,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和土地使用权的变动。土地的转让、入股、出卖、出租和互换等是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形式。国家依法保护约定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出了相关制度规定。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存在以下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一)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农业进步与农村富裕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土地产权制度。现实中,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无法跟上政策实施步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为三十年,但土地的实际流转过程中并非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农户并不了解,村委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另外,我国法律规定,农地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同时又规定国家有权根据规划征收与征用土地。不明晰的土地产权与不确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极大的限制了土地的流转。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无法改变,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市民相比,村民既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保障。在大多数的农村,大批农民工迫于生活压力背井离乡去城市务工,除去基本工资,根本没有任何保障,使他们不得不有后顾之忧。在农村,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多是依赖农地养老。对于新生事物,即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信任,普遍存在不安全感。若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民就会担心一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就会失去生活保障,出于养老的顾虑,即使是外出务工,也会把土地留给家中老人和妇女来耕种。在非农收入不稳定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三)户籍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设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在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中,更多的是保护了城市居民的利益,而对农民进城设置了多道关卡。如今,随着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原来属于农村范围都被规划到城市中去,部分农民可能变成城市居民。但是,在户籍制度的局限下,农民脱离土地来到城市,却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不能真正赋予其城市人的身份。因此,在当前,户籍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无法解除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度陷入僵局。

(四)土地流转具体实施细则模糊不清。在农村,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为较为随意。多数农民在流转土地时不签订合同,只是简单地做口头约定,既没有法律效力,得不到国家的保护,又为日后发生土地纠纷埋下了祸根。不仅如此,很多村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操作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既不向上级部门上报,也不在本村委备案,造成土地经营权归属不清。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行为会导致流转双方责任不明确,在纠纷中难以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破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正常流转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虽从多方面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和土地流转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仍不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不明,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问题突出,都为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置了障碍。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首先就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农村土地产权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土地所有权属,使广大农民真正享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和处分权。除法律规定以外,各级村组织不得擅自更改或调整本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对于擅自调整的村集体或村干部予应以严格的处分,绝不姑息养奸。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固守土地,大部分原因在于土地具有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灵活流转的真正实现,还需借助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真正落实。村委可以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农户后顾之忧,增加安全感。首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家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救助,包括慰问金和食品的发放。对生活没有保障收入水平极低的农民,给予最低生活补助。其次,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土地保险制度。改变农民靠地靠儿养老的传统思想,推动养老保险和土地保险进村。再次,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专业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给农民发放一定农业福利。最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的养老看病带来便利,解决农民的生病问题。以上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从根本上排除农民脱离土地的不安全感,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进程,扩大土地流转的比例。

(三)变革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现存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要想使土地得到合理有序的流转,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在户籍管理上,要取消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应当赋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户籍管理制度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相应变动,从而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四)加强监管,规范土地流转。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与倡导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象已经较为普遍,流转中各种矛盾与利益纠纷也日渐显现出来。为此,村委应加大土地法规的宣传力度,向农民普及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知识。告知农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不能仅仅达成口头协议,还应依法签订有效的流转合同,明确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认定。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健全健全相应管理机制,帮助农民规范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做好登记、审批和备案工作,使得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稳步的推进。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夯实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是能动的双向互推关系。国富则民安,村民富则国家稳定,而国家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条件。 衣食温饱得不到解决会成为农村和谐的最大隐患,进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体制机制,能够减少农户流转土地时的顾虑和不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一般程序,并且能够为农户流转土地提供制度保证合法律保障。经过村委的正确引导,村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出务工经商,或者进入当地企业,以此来获取非农性收入。另一方面,部分农户承包成片农地辛勤耕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或种植草莓、番茄、西瓜等经济作物来获取财富。还有少数务工者和年老体弱者,由于无力耕种农地,便将自己的土地转包出租给其他承包人获取租金。村民在多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势下,收入明显增长,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构夯实了经济基础,增添了和谐的社会因子。其次,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主体条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地的扩大规模经营都要求提升农民在知识、技术和等方面的能力。现代农民要求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以促进农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与科学化。而现代农民的形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条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口,农业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农民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素养的提高、知识的丰富和技艺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建设和谐社会塑造了合格且优秀的主体,而这只主体定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最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了一定的制度条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制度建设是推进和谐社会建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保障。而“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国家与政府的关注,农民生活与农业发展牵挂在党的心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推动制度建设的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只有在法治的保驾护航下才能进行的更加顺利和规范。从而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进而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J].改革,2008(3):11-17.

[2] 陈小君.农杓土地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20-146.

篇5:文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文学的“意义”与“意味”

有几本书,我一直偏爱有加: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李渔的《闲情偶寄》,沈复的《浮生六记》,汪曾祺的《晚饭花集》,周作人的《雨天的书》。

如果一定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阐述理由,我还真的说不清楚。

但我就是喜欢。

稍有闲暇,便会翻翻它们。

像《闲情偶寄》,我对其中大名鼎鼎的“词曲部”、“演习部”之类总是视而不见,却十分迷恋“饮馔部”、“居室部”、“种植部”中的诸多篇章。

《晚饭花集》其实也并非汪曾祺最好小说的结集,但其中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我心中的短篇妙品,包括《鉴赏家》、《晚饭花》等。

时间长了,我也在不断反省。

我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品?它们并没有什么宏大高深的历史意义,也没有多少艰深玄奥的人性探索,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的细细玩味和复述,却让我常常读来,犹若甘酪。

每与一些友人闲聊,我发现,喜欢这些作品的朋友并不少见,遂有“与吾心有戚戚焉”之快意。

这也让我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并非仅仅靠宏大而深刻的“意义”来建构的。

有深远的意义固然很好,没有高深的意义同样也能成为人间佳构。

倘若对这个问题深而究之,我以为,这无疑涉及到文学的“意义”与“意味”。

“意义”和“意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在的区别却是耐人寻味的。

“意义”是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主旨或思想,即作品所载之“道”。

它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历史、社会、自然、人性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在接受层面上侧重于理性认知的交流。

而“意味”则是作品中所蕴藏的某种情调、意境和趣味,即作品所言之“志”,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偏重于感性经验和伦理情感的呼应。

徐复观曾解释道:“‘意义’的‘意’,是以某种明确的意识为其内容;而‘意味’的‘意’,则并不包含某种明确意识,而只是流动着一片感情的朦胧缥缈的情调。”这也就是说,“意义”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说清楚的;而“意味”则是相对含混的,难以言说的。

当然,将作品的“意义”等同于所载之“道”,“意味”等同于所言之“志”,可能并不严谨,因为传统文学中“道”与“志”的内涵十分复杂,迄今尚未有定论。

但话又说回来,“道”与“志”的核心差别就在于,前者推崇理性意义,后者主张情感意趣,这大体上也能说得过去。

比较有力的例证,便是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的相关论述。

在该著中,周作人曾将中国文学的传统归纳为“载道”与“言志”两脉,认为“载道派”的创作,总是一味地追求人间大义或宇宙大道,自韩愈之后,便问题多多,“没有多少好的作品”;即使有几部看起来很不错的作品,也恰恰是忘了“载道”后的率性之作。

而“言志派”的创作,则忠于情感,独抒灵性,“古今来有名的文学作品”,多源于此。

在周作人看来,真正的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

若必谓是有目的的,那么也单是以‘说出’为目的。”这种“无用之用”的艺术立场,使他从骨子里就拒斥文学的“意义”,崇尚文学的“意味”。

所以,他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周作人的这一判断,多少有些偏颇。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意味”,其实并不冲突,只是受制于作家个人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因素,会各有侧重。

有些作家特别注重文学的“载道”功能,突出作品中的“意义”;有些作家则迷恋于“言志”,强调作品内在的“意味”。

最典型的,或许就是周作人和他的老哥鲁迅。

尽管这两兄弟的生活经历与教育背景都差不多,但鲁迅的创作显然更自觉地追求“意义”,有着明确的“立人”思想与启蒙意愿,而周作人的创作则更多地徜徉于“意味”,倡导文学是人类精神的“体操”,并不刻意追求作品的深刻“意义”。

所以,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或杂文,少不了脑力激荡或思想交锋,无论是阿Q的辫子里,还是醮着人血的馒头中,都隐藏着深邃的意义。

虽然周作人也写过一些“金刚怒目”式的文章,但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是“悠然见南山”式的,像《雨天的书》中,谈苍蝇,谈“跛脚骨”,谈茶食,谈初恋,谈苦雨……旁征博引之处,皆是知识的拼接;由人及己之说,均为生活的感受,没有多少明确的“意义”,字里行间却“意味”深长。

周氏兄弟在创作中的差异,既有个性气质上的制约,也有审美观念上的原因,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作家。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迄今仍有目共睹。

这也意味着,“载道”并非违背了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文学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决定了作品“意义”的重要作用。

如果所载之道皆属作家个体的独特思考,且与作品形式浑然一体,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样也能成为优秀的经典之作。

而周作人之所以不喜欢文学的“载道”传统,主要是因为有些作家过于强调作品的主旨或意义,使作品成了“变相的文学”(周作人语)——借文学之形式,传播某些功利性或虚夸高蹈的思想或观念。

周作人所论及的这种“变相的文学”,确实是一种值得深究的现象。

表面上看,它突出了文学的“意义”,展示了文学在“载道”上的巨大功能,但在本质上,它削弱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也伤害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韵致。

坦白地说,这种“变相的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症结。

从艺术层面上说,它主要体现为创作主体为了迎合某些观念或思想,将自身的理念直接灌注在作品中,导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错位。

这也我们通常所说的“意义的裸奔”,或者叫“主题先行”。

这类作品,“意义”很鲜明,很突出,但缺乏丰沛的情感,也缺少丰实的形象,很难引起人们在审美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由于这些“意义”多半是某个时期的主流性价值或主导思想,并非作家独立思考的特殊产物,有些“遵命文学”的嫌疑,很容易导致作品中“所载之道”似曾相识,大同小异。

更重要的是,由于对那些宏大“意义”的过度崇拜,还导致一些作家沉迷于各种“史诗”性作品的建构。

譬如,很多小说,动辄全景式叙述,多卷本书写,在时空上尽可能囊括更多的历史事件,呈现出各种复杂的社会风云,气势看似恢宏,结构看似繁富,但读者却少有问津。

而且,这种创作思维逐渐将文学的“所载之道”引入极为仄逼的精神范畴,使“意义”片面地集中在意识形态化的“大生活”之中,拒绝正视个体平民的日常生活形态,特别是日常伦理情感和人性面貌。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似乎形成了对某些特定“意义”的固定化的表达范式——全力聚集高大上的思想主题,突出宏大的社会或历史意义,展示个体生命的非凡性和献身精神。

这些宏大的意义固然可以振奋人心,激发人们的崇高理想,但是毕竟远离了日常生活经验,远离了正常人的情感体验,难以形成广泛的情感共鸣。

这也是我们的文学史中常常反思的文学“工具化”问题。

与备受宠爱的“意义”相比,“意味”就没那么幸运了。

至少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它很少被当作一个重要问题来关注,无论是文学理论上的探讨,还是批评实践中的运用,都远不如“意义”来得普及。

这是否表明“意味”真的不那么重要?我看未必。

别的不说,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它就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延伸出诸多的美学概念。

刘勰就认为,天下真正的好文章,应该“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味”。

钟嵘在《诗品》中也强调,优秀的诗歌当属“文已尽而意有余”,按徐复观先生的解释,“意有余之‘意’,绝不是‘意义’的‘意’,而只是‘意味’的‘意’。

……一切艺术文学的最高境界,乃是在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中,敞开一种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主客合一的无限境界。”(《中国文学论集》)的确,在一首优秀的诗歌中,“意味”有时比“意义”更重要,因为“意味”可以让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使其反复品尝,长久玩味,仍得各种妙悟。

譬如,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包括陆游那首情天恨海的《钗头凤·红酥手》,之所以让我们一代代人能够反复咏吟,沉醉其中,终究还是那些绵绵无绝的“意味”。

文学的“意味”之所以不被强调,首先在于它是一种高度综合、主客合一的审美体验,可以意会、感知、察悟,却很难准确地言传、阐释,更难从理论上对它进行系统性的建构。

“意味”集纳了文学作品的各种要素,从情感姿态到生活趣味,从表达形式到语言运用,同时,它还会在不同的读者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典诗词。

无论节奏、意象、情感,都是“意味”形成的核心元素。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苍凉而颓败的意象,构成了某种无所归依的孤独情境,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绝望意绪,由此激起人们体悟到漂泊、孤寂、茫然的人生处境,也感受到“断肠人”的悲秋之苦。

惟因如此,古人在谈论文学的“意味”时,通常也是以虚带实,着眼于抽象的归纳,诸如“气韵”、“韵致”、“意境”等等。

若真的逼急了,就将“道可道,非常道”抡了过来。

篇6:制度建设在绿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我处现在在职职工xxx人,x个下属单位。我处作为市绿化队伍的龙头单位,在城市绿化彩化工作中,尤其在创建生态式园林城市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为了确保这支队伍健康发展,我们坚持不懈地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采取了一些切实措施,尤其在制度建设

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明确思路,突出主题,把制度建设作为职工队伍建设之本。

制度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离开了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事业的发展将将以想象。同时,制度也必须适应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把制度建设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一个单位要想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善和可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机制。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绿化处职工队伍快速发展的态势与管理滞后,制度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一些现行的制度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有些工作管理还存着制度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化了队伍的健康发展,成为我们职工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去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我们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把我处制度建设摆上了党建和行政工作的重要位置。处党委多次研究加强制度建设问题,并将如何搞好制度建设作为一个课题,我们今年3月初组织全处各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到我处制度建设先进典型园林苗木生产中心,召开现场会,交流座谈。在此基础上各基层单位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岗位职责规范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处党委编制下发了绿化管理手册下册编辑岗位职责规范86项党建工作制度17项,行政各项规章制度42项。处机关上墙科室职责范围 项,岗位职责规范 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 项,行政规章制度 项。打开了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发展,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的基本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对头的,不仅促进了绿化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也保证了我们职工队伍的安定团结的局面。

关于制度建设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的一点体会,在这里和各位交流一下,谈不上经验,只不过一点认识,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规章制度是体现单位与职工在共同劳动、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行为规范的总和,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单位内部的“立法”,是单位规范运行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但还有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反正有国家法律、法规,出了事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理执行。其不然国家法律、法规是大法,不可以针对某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成功的单位多制度,其效果是使单位运行平稳、高效,并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成功的企业大都直接固定而产生。所以说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一是规范管理,能使各项工作有序,增强单位的竞争实力,二是制定规则,能使员工行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所以说,制度建设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一个单位要实现其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我们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的不断优化革新,是一个逐渐上繁荣昌盛的循环。在循环优化过程中,制度建设工作固化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模式和优秀管理方法,为单位铺垫好上升“轨道”,确保各项管理工作依据即定的“轨迹”运行,最大限度避免偏离目标和规避风险。我处下属单位xxxx,在制度建设中迈出了量化管理的第一步,先后建立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12项,管理条例3项,岗位责任制14项,操作程序标准2项,生产操作规程5项,各环节生产流程7项。近50项,并且很多内容每年都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如组培苗最初的质量标准,串红叶片的大小规定在1-3mm,而现在必须在3-5mm,组培苗质量的提高,为下一个环节288目的成活率和质量奠定了基础,而288目通过本环节的量化管理,成活率明显上升,现已由2002年的70%提升到89%,有的品种高达90%以上,这对大规模的组培生产是一个飞跃。并且288目的量化管理,使班组按着生产操作规程,提前就把很多工作准备到位了,不用领导和技术人员提前告诉该干什么了,比如288目的基质消毒灭菌工作,每一批用量班组自己提前半个月就准备好了,通过量化管理,什么时间分50目,什么时间上盒,什么时间播种,统计人员根据生产计划,以例计时的时间表发给班组,班组长就可主动的安排,组织自己的生产,她们还建立了生产流程网制度,按照“量化管理”标准,每个班组都有一张生产流程表,并由班长填写,每个流程里涵盖了各个班组全年的生产活动,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班组解决不了的需要领导解决的,给没给解决,解决的及不及时,每批花苗的周期时间、实际生产量、损失量、成活率、遇到的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等都一目了然。量化管理的最终使他们奖优罚差,出现的责任事故有

了依据。如在组培这一环节就曾有一名职工,因完不成任务,被罚1000元,另一名因休假没完成任务的被扣200元,被罚被扣都是依据量化管理标准没有完成任务量而定的。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一定奖励。又如,今年288目苗出现了病害,由于班长流程上写的不及时,反映的又不及时,用药不当,造成一定的损失,这一责任事故罚了班长100元,从苗木生产中心在制度建设中的量化管理,使我们看到制度建设的第2个重要意义就是规范,指引单位部门工作与职工行为的需要。

绿化队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量化,各项标准进一步细化。

一、街路分等级管理、标准分三级化分:一级街路23条,一级游园6个,二级街路3条,二级绿地13块,三级街路3条。养护管理标准细化,对植物长势、叶面、枝干、修剪、整形等各细节都有明确要求。

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保质量、保精品、保效果。

二、从养护管理新标准出台后,随之制定出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班组管理形式也有了新的调整,将街路按质量要求落实到人头,并和工资挂钩,质量包保,定期验收。

三、目的明确了,标准提高了,同时对职工要求也提高了,职工在按标准作业时,增强了责任心。一期检查后,效果明显,如和平大街绿篱整齐划一,拱形模纹相互对称。解放大路文化广场以西植物搭配合理,修剪整齐。2.58公里垂榆叶繁叶茂,修剪后低枝齐整,伞形均匀。新站前广场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乔灌木搭配合理,水圈均匀,施工质量照以往有明显提高。

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明确性、稳定性的特点有助于规范单位内部各组织、部门、员工的行为,使人人各司共职,各尽其守。一个好的规章制度体现了职、权、责的统一,能够充分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单位的规范治理,要充分体现规章制度的威力,管理行为应当依据规章制度作出,被管理者的行为也应当依据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规范,让员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明确岗位职责,知悉哪些可以为,哪些禁止为,哪些鼓励为。职工在熟悉了单位规章制度后,才能目标明确,行为统一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并在职工身上体现团队精神。

制度建设的第三个重要意义就是巩固劳动纪律的需要。

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劳动纪律不完善是目前普通存在的问题,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反过来又影响了劳动纪律作用的发挥。我们知道,劳动纪律有助于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很多单位大会小会讲劳动纪律,但制度化的劳动纪律却欠缺的得很,或者虽然有了,但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劳动纪委的执行大打折扣,表现为无法可依的情况较为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劳动纪律在提高各项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就有必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总之,应当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加强单位规章的制度化建设,真正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

上一篇:中班科学水瓶沉浮教案下一篇:社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