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2024-05-13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精选10篇)

篇1: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一)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由于出血来势凶险,常伴休克发生,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二)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急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因溃疡侵蚀血管引发渗透性出血,称之为显性出血。而隐性出血则通常经由大便的隐血检查中呈阳性反应。

2、呕血: 是指呕吐物中含有鲜红色的血液,多来自于幽门以上的部位,如出血与胃酸接触后可形成黑色或咖啡色液体。如出血大量且未与胃酸充分混合或接触,则呕血可呈鲜红色。

3、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后在通过消化道后呈柏油样粘稠发黑便称之为黑便或血便。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患者出血、对疾病的发展及担心预后等因素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水、体液引流有关。

4、体液不足 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出血、机体活动受限有关。

6、活动无耐受力 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7、有潜在性受伤的危险 与出血、食管胃底粘膜长期受压、治疗囊管压迫气道、血液或分泌物反流有关。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情况。

2、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记录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术后

1、观察病情变化。

2、监测神志和生命体征、尿量。

3、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

4、观察病人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五)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因呕血、便血而感到恐惧,精神紧张、焦虑、悲观。护理人员在认真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说明精神因素与病情发生、发展、治疗有密切关系,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感,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病人取舒适卧位,谢绝探视人员。

2、饮食护理 出血期恶心、呕吐时应禁食。禁食可避免因进食而刺激胃肠蠕动,使出血加重或再次出血,但出血量较少时不宜禁食。禁食时间不宜过长,因饥饿性胃肠蠕动也可引起再次出血。一般禁食24~48h,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饮食,饮食应少量多餐,忌用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用烟酒、浓茶、咖啡,过甜、过酸的饮料,因其能促使胃酸分泌,不利于溃疡愈合,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禁食时间应长些,出血停止后可给温凉半量流食,逐步改为全量流食、半流食,并且应为无渣易消化食物。此外,如是肝硬化的病人还应按肝硬化膳食进行宣教:有腹水时,用低钠饮食;肝昏迷时,严格禁食蛋白质。

3、体位的护理 病人出血期间,应安置在安静病室,绝对卧床休息,呕血及休克早期给予躯干及下肢抬高30度的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严重休克、昏迷时,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而引起窒息现象,下肢抬高30度,这样可增加脑血流循环量,以减轻脑缺氧。

4、口腔护理 每次呕血后,按常规做好口腔护理,以减少病人口腔中血腥气味,增加病人舒适感,防止口腔感染。

5、皮肤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由于留置胃管、三腔管,翻身活动受限,因此,预防褥疮亦很重要。应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呕血、便血后及时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衣物。必要时用气垫床,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并经常按摩骨隆突及受压处。

6、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8~12号针头静脉穿刺,必要时建立2~3条静脉通道,并牢固固定,输血输液做到及时、迅速、定量。但应注意防止输液过多、过快发生急性肺水肿,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应用垂体后叶素滴注时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泻、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7、观察病情变化:

(1)判断出血程度:观察呕吐物及黑便的次数、量、颜色、性状,当胃内出血量达250~300ml时可导致呕血,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此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2)病人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和表情能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休克初期,神经细胞反应兴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此时不可麻痹,更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当休克加重,会出现血压开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弱而细速,病人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此时应积极采取止血及扩容措施。休克病人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高,但出血持续24小时后,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有低度或中度发热,所以应加强巡视,每15~30min测量1次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3)尿量的观察与记录: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是观察出血性休克病人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准确观察24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并做好记录。

(4)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及四肢端温度,如病人甲床、面色苍白,肢端皮肤湿冷,提示大量出血,应迅速给氧,并注意保暖。

8、三腔二囊管压迫术的护理:

(1)密切注意三腔二囊管有无滑出,每4小时检查胃囊及食道囊压力是否正常,食道囊放气1次并松弛牵引。防止压迫时间过久引起食道粘膜、胃粘膜缺血、溃疡。

(2)每2h冲洗胃管一次,如有较多新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3)建立重症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三腔二囊管留置期间的病情变化并做严格交接班。术后

1、生命体征观察,病情较重或有休克者应及时观察病人神志、尿量、体温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血压,注意有无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2、体位 病人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预防术后并发症。

3、禁食,胃肠减压(参见胃肠减压的护理)。

4、静脉补液 禁食期间应补液,并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5、饮食 胃肠功能恢复后,拔出胃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二日进半量流食,每次50~80ml,第三天进全量流食,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食、软食。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关心、安慰病人。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答病人家属的提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

2、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3、出院指导 病人及家属应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慢性病患者定期门诊随访。

4、健康促进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戒烟戒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篇2: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护理查房内容

1.2.3.4.一 疾病相关知识 病情介绍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病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等。

(3)空肠疾病 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2.门静脉高压

(1)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2)门静脉阻塞 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4)结节性多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 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临床表现

1.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3.氮质血症。4.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5.发热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检查

1.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2.特殊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 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①胃镜检查的最好时机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②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③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2)选择性动脉造影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处于上消化道持续严重大量出血紧急状态,以至于胃镜检查无法安全进行或因积血影响视野而无法判断出血灶,此时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出血部位,并进行栓塞治疗。

(3)X线钡剂造影 因为一些肠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内镜窥见,有时会遗漏病变,这些都可通过X线钡剂检查得以补救。但在活动性出血后不宜过早进行钡剂造影,否则会因按压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张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3天后谨慎操作。动脉造影及内镜的检查。

(4)放射性核素扫描 经内镜及X线检查阴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扫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标记病人的红细胞后,再从静脉注入病人体内,当有活动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达到0.1ml/分钟,核素便可以显示出血部位。

诊断

1.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2.呕血和(或)黑便。

3.出血不同程度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4.发热。

5.氮质血症。

6.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

治疗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3.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层医院亦较常用。上述三种药物用药3~5日血止后皆改为口服。对消化性溃疡和糜烂性胃炎出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ml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使用凝血酶口服应用。凝血酶需临床用时新鲜配制,且服药同时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便使药物得以发挥作用。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垂体后叶素是常用药物,但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用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孕妇不宜使用。有主张同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80年代以来有采用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但价格较贵。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该方法即时止血效果明显,但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以保证止血效果,并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一)适应症

门静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二)禁忌症

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

物品准备 三腔二囊管

1根治疗盘、治疗碗、血管钳、镊子、血压计、听诊器、50ml注射器、弹簧夹1-3个、纱布、胶布、棉签、液状石蜡、弯盘、胃肠减压器。滑车牵引装置

牵引架、滑轮、0.5kg沙袋(或盐水瓶)牵引绳。

置管方法

三腔二囊管的性能

用50ml的注射器向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注入200-250ml的气体,食管气囊注入气体100-150ml,用弹簧夹家主管口后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漏气或变形。检查漏气的方法有:①将其放入水中察看有无气泡逸出;②观察抽出气体量是否与注入气体量相等;③将气囊放在耳旁倾听有无漏气声。分别在开口处标明胃气囊、食管气囊和胃管腔。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清洁鼻腔。

抽尽气囊内的空气用液状石蜡油润滑三腔管前端及气囊外面,由鼻腔缓慢插入,至咽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和深呼吸,直至管插入50-60cm,抽出胃内容物标明头端已达胃部。

向胃气囊充气150-200ml至囊内压50mmHg。用血管钳夹住管口,向外提拉导管,感觉管子不能再被拉出并有轻度弹力时,利用滑车装置在管子末端悬以0.5kg重物做牵引压迫,抬高床脚,使牵引的角度为40度左右,牵引物离地面约30cm。用胶布将管固定在面颊部。

抽取胃液观察止血效果,如仍有出血,在向食管气囊充气100-150ml至囊内压约40mmHg,夹住食管气囊开口。将胃管开口接于胃肠减压器上,以观察出血的情况。记录插管的时间。

护理

1、插管后病人取仰卧位,牵引间歇期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咽部分泌物吐出,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以防发生吸入性肺炎。

2、置管后的观察

观察出血的情况,经常抽吸胃液,观察其颜色、量。如抽出新鲜血液,证明压迫止血不好,应检查牵引松紧

度或气囊压力,并作适当调整。

观察胃气囊和食管气囊的位置:若病人感胸骨下不适,出现恶心或频发期前收缩,应考虑是否有胃气囊进入食管下端挤压心脏之可能,应给予适当的调整。

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每隔4-6h分别检查一次食管气囊和胃气囊的压力。若气囊破损会导致三腔管滑脱至咽喉部,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取下管口弹簧夹,抽出食管囊内气体或剪断三腔管,放出气体。

3、每日两次向鼻腔内滴入液状石蜡,减少三腔管对鼻黏膜的损伤。

4、定时放气。导管三个腔通道应标记清除易于辨认,三腔管放置24h后,应每12小时将食管气囊内的气体放出,同时放松牵引,并将三腔管向胃内送进少许,暂时解除胃贲门部的压力。15-30min后在充气牵引,以免局部黏膜受压过久糜烂坏死。

5、置管期间禁食每日两次口腔护理。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6、注意营养供给和局部用药。出血停止,遵医嘱从胃管腔内注入流质,少量多次。

7、拔管

拔管指征:三腔管放置时间一般为3-5天。若出血停止24h以上,先排空食管气囊,放松牵引,再排空胃气囊,观察12-24h,确无出血后,可考虑拔管。

拔管方法:拔管前口服液状石蜡油30ml,使黏膜与管外壁润滑后,反折胃管缓慢拔出。拔管后仍需继续观察病情,如有出血征象,可再次插管压迫止血。

健康教育

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插管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做深呼吸和吞咽动作,以配合插管。注意口腔与鼻腔的清洁,嘱病人不要将唾液、痰液吞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3)内镜直视下止血 对于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急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②注射组织胶或硬化剂如乙氧硬化醇、鱼肝酸油钠等。一般多主张注射后用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减少硬化剂注射后因胃酸引起溃疡与出血;对于非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②采用APC电凝止血;③血管夹(钛夹)止血。

(4)血管介入技术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垂体后叶素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手术(TIPS)结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5)手术治疗 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停止。如仍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考虑口腔或脾肾静脉吻合等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不宜止血又易复发,更宜及早手术,如并发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或怀疑有溃疡恶变者宜及时手术

病情介绍

ICU-6 王丽红 女 42岁,主因“间断呕血及黑便半月余”于05-12 9:00平车推入消化内科病房。既往自身免疫性肝炎致肝硬化病史3粘,近2月反复消化道出血3次,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肝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该患于入院前半月曾因“呕血及黑便”于佳木斯市传染病院住院治疗,给予“止血、抑

酸、营养补液、输血”治疗后,仍间断呕血及黑便,为进一步止血及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前往我院就诊,门诊以“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消化科。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寒战,偶有恶心及呕血,无咳嗽及咳痰,未进食及饮水。间断排黑便多次,排尿正常。病人在消化科给予止血,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治疗,患者于5月17日下午行胃镜检查拔除三腔两囊管时,再次大出血,呕血,窒息,意识不清,于5月17日 16:20平车推入ICU。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再次留置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但效果欠佳,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止血,输血后仍处于休克状态:BP:80/45mmHg,P:125次/分,R:15次/分,T36.6℃,入院时急检血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9.90s,纤维蛋白原,1.60g/L,凝血酶原比值,1.42,凝血酶原时间%,57.0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41,凝血酶时间(TT),17.70s,凝血酶原时间,15.3s:血细胞分析(血常规):红细胞,1.89 10^12/L,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压积:16.50%,血小板,99 10^9/L,血小板压积,0.09%,平均血红蛋白量,26.4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3g/L,中性细胞比率,82.9%,淋巴细胞比率,9.9%,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20%:肾功:肌酐(CREA)105umol/L,尿素氮(UREA)6.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11.0mmol/L;彩超示:弥漫性肝病变(肝硬化)胆囊受累伴胆囊内高回声 脾大 腹腔积液。

临床确定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休克 重度贫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缺氧缺血性脑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硬化失代偿期 腹水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2016年5月18日患者自口腔、鼻腔及三腔两囊管持续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性液,排大量暗红色血性便,持续输血治疗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入,血压持续测不出,家属主动要求拒绝再次输血以及心肺复苏,病人于22:30心电示波直线,给予患者死亡处置。

护理问题

体液不足:呕血,黑便引起体液丢失过多,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1、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遵医嘱快速补充液体,立即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4、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和走位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

5、准确记录每天出入量和呕血、黑便情况,估计病人出血量。活动无耐力: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出血停止后适当床上活动,逐渐提高活动耐力。排便异常: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1、禁食,无呕吐或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时,给予清淡而无刺激性的冷流质。出血停止后改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协助病人做好肛门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3、指导家属和病人学会观察排泄物的性质、次数。

4、密切观察继续出血情况和再出血情况。

焦虑:与环境陌生,健康受到威胁,担心疾病后果有关。

1、热情主动迎接病人做好入院宣教。

2、尽量主动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3、针对病人的顾虑确认、解释或指导。

4、互相交流,加强沟通。

5、耐心细致的讲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治疗过程。

6、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潜在并发症:窒息患者大量呕血时发生

1、病情允许下为患者留置胃管

2、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和呕吐境况。

3、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减少交流时间。

4、指导病人在呕血时,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脸侧向一边,使呕吐物易于呕出,防止窒息。

5、病人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6、床边准备抢救器械,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包等。

健康教育

一、病情观察

1、出现吐血、便血或大便呈黑色要立即告知医生

2、病人出现头晕、心慌、皮肤湿冷等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

3、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呼之不应,四肢怕冷等休克状态要立即告知医生

二、饮食宣教

1、出血期应禁食水。

2、出血控制住后先吃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如牛奶、西瓜汁、梨汁、温凉的米汤等。

3、当大便隐血转为阴性后可进无刺激、少渣、低温、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稀面条、稀饭、米粥和少量青菜等。

4、恢复期应食软而易消化、无刺激的营养饮食,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戒烟、酒,禁食辛辣动火之品以及过热过烫的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以避免再出血。

篇3: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0例设为研究组, 其中男133例, 女107例;年龄19~81岁, 平均年龄为53.5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黑便或者呕血, 其中184例合并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如头晕乏力、低血压、脉搏细速及低血红蛋白等表现。行胃镜检查报告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54例, 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出血56例, 胃窦部溃疡出血33例.急性化学性胃黏膜损伤出血7例。出血量估计:出血量<500mL者107例, 出血量为500~1000mL者83例, 出血量>1000mL者50例。同期21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109例, 女102例;年龄18~82岁, 平均年龄为52.7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便潜血或者黑便或者不同程度的呕血。胃镜检查结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34例, 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出血53例, 胃窦部溃疡出血34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象、血气分析、肝肾功、离子血糖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胸片、腹部彩超等影像学检查, 嘱患者禁食水给予补液支持, 同时给予止血剂止血, 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 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 治疗基础疾病等内科治疗, 记录每日尿量、粪便性状颜色、血压、血氧等情况, 定期检查血红蛋白量, 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则输血补充血容量。若患者血压持续下降, 血红蛋白持续性下降, 或伴有大量呕血不止则转至内镜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奥曲肽治疗, 首剂0.1mg加0.9%生理盐水缓慢静推, 然后每12h 0.3mg奥曲肽加5%葡萄糖500mL缓慢静脉滴注, 出血停止3d后后停用奥曲肽。在奥曲肽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时可舌下含服0.5mg硝酸甘油或者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则输血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禁食水行补液支持治疗, 同时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 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等。若治疗无效转至内镜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1.3 疗效标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患者呕血停止, 黑便消失, 便潜血检查阴性, 心率、血压、血氧等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 血红蛋白计数恢复正常, 则表示治疗有效。若再次出现呕血或者便潜血检查阳性或者出现黑便则提示再次出血, 继续按原方案治疗无效后转至内镜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成功止血218例, 有效率为90.8%, 17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出现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7.1%, 22例内科治疗无效转至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成功止血153例, 有效率为72.5%, 46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21.8%, 58例传统常规治疗无效, 转至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治疗。两组有效率与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十分复杂,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胃癌侵袭血管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常侵袭大血管, 出血迅猛, 如不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则极易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故运用有效的止血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为抢救提供时间并且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存率[1]。本文结果显示奥曲肽治疗成功止血218例, 有效率为90.8%, 17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出现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7.1%, 22例内科治疗无效转至外科手术治疗;传统常规治疗成功止血153例, 有效率为72.5%, 46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21.8%, 58例传统常规治疗无效, 转至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有效率较传统治疗显著增高, 且再发率显著降低, 显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成效快, 且疗效稳固, 不易复发。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的生长抑素衍生物, 其化学结构是由八个氨基酸组成, 奥曲肽的药理作用有选择性与消化道分泌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 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和胃泌素等的分泌[2];刺激消化道的黏液分泌以保护黏膜屏障不受胃酸等物质损伤, 提高受损的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速度;选择性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结合, 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迅速减少内脏的血流量, 因此降低了门静脉的血流压力和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的压力, 降低了曲张静脉破裂的风险, 同时也有利于破裂血管的再生修复;奥曲肽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间接地阻断了血管的扩张, 进一步促进内脏血流量的下降;奥曲肽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 减少了胃内容物的反流, 起到保护食管黏膜的作用[3];奥曲肽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加快了凝血的速度。对于有凝血障碍的老年患者, 若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肾脏功能障碍、出血面积大或者出血原因未明确、基础疾病危重者, 使用垂体后叶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 故使用奥曲肽止血更加安全可靠。总而言之, 长期的临床经验提示奥曲肽是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有效安全的药物, 疗效稳定, 再发风险低, 可广泛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奥曲肽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 给予奥曲肽治疗, 同期21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 给予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效果, 评估其再发风险。结果 研究组成功止血218例, 有效率为90.8%, 17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出现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7.1%, 22例内科治疗无效转至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成功止血153例, 有效率为72.5%, 46例止血成功后住院期间再次出血, 再发率为21.8%, 58例传统常规治疗无效, 转至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治疗。两组有效率与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奥曲肽是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有效安全的药物, 疗效稳定, 再发风险低, 可广泛使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疗效

参考文献

[1]李瑞彩, 张东琰, 任晓华.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0, 32 (9) :1159-1160.

[2]务孔云, 孙英丽.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8C) :33-34.

篇4: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患者精神极差,神志不清,烦燥不安,出现休克,四肢冰冷,有口干,入院后未解黑便,无呕血,无腹部不适,无胸闷心悸,无明显气促,无端坐呼吸,无咳粉红色泡沫痰,无畏寒发热,胃纳一般,小便量少。

结论: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与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休克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取得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休克原因误诊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4-01

在临床上,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的休克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该病病情非常凶险,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患者出现休克首先考虑失血引起低血容有关,而忽略输液速度过快、补液量过多引起急性心功能衰竭,导致休克可能,患者入院前有呕血、黑便病史,出血量具体不详,在镇卫生院输液量约1500-2000ml,入院前患者精神差,烦燥不安,言语混乱,血压明显偏低,有休克症状,入院使用三管加快输液及输血等处理,短时间内输液量约2000-3000ml,患者血压仍明显偏低,后经行胸部CT检查及中心静压测定,患者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肺水肿明显,并出现胸水情况,确定心源性休克引起,经利尿、扩管、强心等处理后,心源性休克改善,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好转出院,笔者将以我科所收治过的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进行相关病例报告,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苏某某,男,47岁,因“解黑便3天,神志欠清1小时”于2012年04月02日17时50分由家属陪同急诊车接回入院。该患者临床特征如下:第一,患者为中年男性,47岁。第二,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2年前曾因呕血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断及用药不详,经治疗好转出院。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第三,患者及其家属代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解黑便2次,量中等(具体不详),有腹部不适,今早再次出现解黑便1次,量约150g,有呕血1次,量约200克,有头晕、心悸、胸闷、全身乏力,无畏寒发热,无里急后重,遂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经輸液治疗后上症无明显好转,期间共排两次黑便,量少不详,随后出现神志欠清,嗜睡,烦躁,畏寒发热,有口干、胸闷、心悸等不适,今为进一步系统诊治遂我院急诊车接回,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神志欠清。第四,查体:T38.7℃,R23次/分,P112次/分,BP66/33mmHg体重64kg,神志欠清,精神差,烦躁,营养一般,自动体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11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腹肌软,腹壁未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肝区叩痛(-)。双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1.2方法。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B超显示肝硬化超声改变,胆囊壁水肿,胆囊多发结石,脾大,左肾囊肿。余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两肺感染性病变。胸部CT示:第一,心影略增大考虑心衰-肺水肿;第二,左右胸腔少量积液。血常规示白细胞2.25×109,N78.74%。血红蛋白69g/L。凝血四项未见明显异常。肾功示肌酐149umol/L。电解质示K2.62mmol/L。心肌酶示CK734U/L,CKMB47。尿常规示隐血+2,肝功示总胆37.25umol/L。直胆12.73umol/L,间胆24.52umol/L。ALT130U/L,AST285U/L,血氨123umol/L。白蛋白25.6g/L。乙肝两对半示1、3、5项阳性。复查肾功示肌酐279umol/L,尿酸474umol/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予以制酸、强心、利尿、扩管、抗感染、补钾、输血、营养等治疗,现患者病情好转,要求出院,告知病情后予以出院。

2结果

患者精神渐好转,无口干,无解黑便,无呕血,无腹部不适,无胸闷心悸,无畏寒发热,胃纳一般,小便正常。9/4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59×109,N61.24%。血红蛋白98g/L,10/4复查肾功、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肝功总胆42.57umol/L。直胆18.93umol/L,间胆23.64umol/L。ALT183U/L,AST153U/L,白蛋白36.0g/L。查体:生命征平稳,神清,精神好,两肺呼吸音清,未闻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正常,心音有力,听诊未闻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3讨论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出现休克原因要注意分析原因,大部分可能低血容量引起,经充分补液处理后,休克得以纠正,如血压仍明显偏低,而上消化道出血已停止,这样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其它原因,是否存在心源性、肺源性、肾源性引起休克可能,必要时注意补充血浆胶体,要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分析排查,其中中心静脉压测定对上消化道出血补液指导是非常重要指标,经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能正确测定中心静脉压力,了解补液是否充足,同时可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以便输液处理,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进行快速输液,出现严重左心功能衰竭,休克原因不是血容量不足引起,而是心衰引起,患者入院前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进一步诱发引起急性肺水肿发生,患者渐出现呼吸症状,及时确诊,避免因误诊引起患者不能及时救治,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严重后果。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在血压稳定情况下可行急诊胃镜检查明显诊断,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胃镜下内镜止血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患者有肝病史,或者有疑似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可对这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控制,或者是与其相似的药物,如果有必要的,可进行特利加压素等药物的应用。对于急性出血的一些患者而言,往往无法马上确定其是否患有门脉高压,我们可以在对其进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时候,对这类患者进行生长抑素的静脉滴注,因为生长抑素对于内脏血管的收缩是有选择性的,它能够将门脉的压力降低,并且能够将门脉以及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同时,它还能将胰与胃酸的外分泌有效地抑制住,且不会将体循环动脉压引起明显的变化[5]。无论是胃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还是门脉高压食管引起的出血,都可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生长抑素的滴注,它不仅能有效地将急性出血控制住,而且还由于其将门脉的血流量减少了,从而使胃曲张静脉以及食管内血液的充盈度降低了许多,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6]。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病例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鸿浩,杨晓妍,李幼平,沈建通,方锐,王莉,王应强,王帅,易敬林,韩金祥,周小军,李胜,李艳萍,刘亚民,郑勇,徐勇,李长江,范怀昌.四川省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2009年度住院疾病构成与用药情况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2):998

[2]武强,张连存,冯德宏,杨希亮,王东臣.生大黄乌贼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01):1104-1106

[3]Joseph A D,Lucie O,James M B,et al. Drug-drug interaction between antithrombotic medications and the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MAJ, 2007, 177 (4) :347-351

[4]张海涛,杨跃进,程宇彤,康晟,赵京林,孟亮,田毅,张燕婉,叶珏.通心络预给药2h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09):505-508

[5]杨跃进,赵京林,孟亮,田毅,荆志成,吴永建,尤士杰,杨伟宪,陈纪林,高润林,陈在嘉.中药通心络(超微粉碎)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01):1102-1104

篇5: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1.积极控制出血。

2.治疗原发病。

3.必要时输血及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应根据不同原发病选用有效药物,如溃疡病、胃炎、急性胃肠粘膜病变所致出血,以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出血以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为首选。

2.氢氧化铝凝胶或硫糖铝胃内灌注适用于除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

3.有休克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纠正休克可输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但注意肝硬化病人不宜用右旋醣肝,对有心肺疾患或老年患者输液应监测心肺情况和中心静脉压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4.大量输血时(600ml以上)要及时补充钙剂,否则出血不易停止。

5.治疗过程需注意电解质平衡、补充足够能量有助于机体恢复及止血作用。

篇6: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对我们来讲是必须警惕的事情,因为这种出血现象,产生的伤害比较大,所以患者朋友一定要注重,做好护理以及治疗措施,这才是有效的降低上消化道出血,产生伤害的最好方法,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日常护理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帮助。

1、戒酒 2、吃少渣易消化的质软的食物,以防食物划破弯曲的静脉丛。蔬菜要切碎制软。避免使用纤维高的根茎类菜。肉类使用嫩的肉丝肉末制软,采用炖煮蒸等方法。不用油煎炸的食物,主食以发酵的软食如面包、发糕及馒头易消化为好。避免吃坚硬粗糙的食物,如粗杂粮、生菜生果,以及带骨刺的鸡鱼类食物。少吃产酸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能使胃酸增加,产气食品如萝卜蒜苗等易引起胀气。禁食强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等。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加腹压。 (二)劳逸结合、情绪稳定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既要重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又要培养乐观心情;由于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以及对预后的担忧,常常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现代医学已发现,情绪与肌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用乐观、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会发现,想要有效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那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日常饮食,平时要注意戒烟戒酒,因为很多辛辣刺激性的东西会导致病情加重,而且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对于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才可以带来正面的效果。

篇7: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措施---出血期的护理

1 常规护理 正大出血的患者,在医师抢救措施实施的情况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是十分重要的生命体征,无论多么紧急,护理人员必须随时有观察和记录。(2)患者侧位也是护理人员监护的注意点,误吸入是相当危险的。(3)严格禁止患者近期口服药物和食物。(4)出入量的记录。

2 输血输液的护理 输血是最紧急的措施,由于患者血容量大量丢失,必然有外周血管的充盈不足,给注射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往往多数患者有组织水肿,使注射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针见血就是医师最紧急措施成败的关键。输血输液对这类患者来说有特殊的治疗意义:(1)患者禁食,各种药液只有从液体中补给;(2)患者由于大出血恐惧心理,常存在神志不安的征象,在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漏液和调整滴速,护理人员保证这个途征的通畅是必不可少的。

3 特殊护理 (1)这类患者入院第二个最紧急的治疗措施是三腔二囊管的压迫止血,除了上三腔二囊管以外,着重是随时检查压迫效果,压迫的时间的限制等,有时患者有三腔二囊管压迫的不适应而烦躁不安,所以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感,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导致窒息发生。(2)导尿:由于大量液体输入,又由于卧位不习惯而致尿液潴留,及时发现和导出尿液就能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3)灌肠:大量积血,会使大量的氨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肝昏迷,及时给予患者灌肠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措施。

根据我们今天所讲的护理措施,希望对与在医疗前线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根据我们今天所讲的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术后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对于患者家人来说也可以根据今天学习的护理措施来照顾病人。

篇8: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6~84岁。肝硬化4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消化性溃疡9例,消化系肿瘤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52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2例,转外科手术4例,病情恶化及死亡5例。

2 临床观察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高。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2.2 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

2.3 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24 h出入量。

2.4 观察神志、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2.5 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观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皆提示再出血,使病情加重。

3 护理

3.1 及时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

3.2 加强基础护理

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1]。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3.4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2],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3.5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70 mm 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45 mm 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压迫性止血使用不多[3]。

3.6 对症护理

发绀者应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

3.7 健康指导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4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大量呕血及便血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诱发肝昏迷,威胁生命。因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是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的保证,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及时的处理,对缓解病情,挽救生命起着重要作用。护士应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上消化道出血对各大脏器的影响,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把护理工作做在症状出现之前,增强预见性,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发生并发症,并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在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要求护士在平时要加强专业学习,努力提高护理水平,认真负责,细心迅速。在护理时积极合理的与医生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171-175.

[2]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47.

篇9: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关键词: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病例对照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416-03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多见,这些患儿均有呕血、黑便或呕血伴、黑便,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自新生儿到儿童期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小量出血可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出血糜烂性胃炎和相关性炎症性疾病,以及食道炎、食道胃底曲张破裂出血。但还有很多因素或协同因素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一种多因素病变,掌握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控制其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病例组和对照组共219例,均选自广州市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住院病人,病例组为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炎食道静脉胃底曲张患儿,共118例,占54%,对照组为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儿,共101例,占46%。

1.2调查内容

采用统一设计的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医疗支付方式、个人饮食生活习惯、疾病史、用药史、家族吸烟史及患病史。调查表经过调查、审核,能客观反映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1.3调查方法

调查员为本院消化专科医师,经过严格训练,按调查表内容各项逐条询问。

1.4质量控制

调查员必须按照要求,询问调查对象并填写调查表,要求每份调查表不得缺项,并对每份调查表进行严格审查,若有不合格处必须补全信息。

1.5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审核后双重输入,经逻辑审核无误。采用SPSS软件按病例对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OR)及其95%可信限,用x2分析进行可比性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可比性

本次调查属成组(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两组间年龄、性别的差别均无统显著差异。

2.2条件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对各个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医疗支付方式问题、饮食嗜好问题、不按时进餐、豆制品及酸奶食用过多、睡眠质量差、饮食不规律、用药史、家族史可以增加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2.3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睡眠(5.052)、不按时进餐(4.217)、医疗支付(0.342)、豆制品及酸奶(3.237)、饮食不规律(3.866)、用药史(0.538)为小儿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保护因素按OR值由低到高分别是家族史(0.111)、医疗支付(0.342)、饮食嗜好(0.230)等8个因素所组成的回归模型,该模型具有显著意义(P<0.001)。

3讨论

本次调查对象的经济收入问题、饮食嗜好问题、不按时进餐、豆制品及酸奶食用问题、睡眠质量差、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用药史及家族史方面的因素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本次调查属成组(非配对)的病例对照。调查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睡眠质量对于体力活动、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Yinlin Cheng等研究显示,体力活动可能通过加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胃酸过度分泌和提高人体对压力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有显著影响,小儿消化道出血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胃黏膜屏障作用越低,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相对较弱,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小儿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如经常不规律地饮食、作息不正常等不良生活习惯,在这些因素长期刺激下,可影响小儿免疫系统及精神心理变化,从而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支付方式是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及城镇经济困难人群,小病不及时诊治,大病才到医院可使病情延误。因此,在我国实行全民覆盖医疗卫生体制很有必要。滥用药物导致消化道出血,是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的毒性或刺激性,破坏了消化道黏膜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之间的平衡,引起黏膜损伤、糜烂、溃疡出血。能引起小儿胃黏膜损伤的常见药物有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抗生素等,胃黏膜的破坏使胃酸分泌不能增加,H+反向弥散也促使糜烂、溃疡的发生。尽量使用中成药和物理降温可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篇10: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范文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题 目: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进展

学 生: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进展,减少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以及出血后的及时救治与精心护理,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针对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行综述,尤其对诱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因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胃镜下对该病的止血护理等多方面内容加以讨论。肝硬化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凶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43.2%~80%,提示曲张静脉破裂仍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1】。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肝硬化患者的25%左右,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43.2%~80%,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50%左右【2】。硬化慢性期常伴有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在老年人、伴有生命器官严重疾患的病人病死率相当高。及早识别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周围循环状况的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均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环节。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6.16%,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23.08%,肝源性溃疡出血占19.23%【3】。总结出血病因有以下几点:

1.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为: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经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可加重肝功能损害,导致门静脉加剧。

1.2.凝血机制障碍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会发生障碍。

1.3.胃肠粘膜糜烂

由于门静脉高压,常造成胃肠道淤血,动膜水肿糜烂,引起出血。

2.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症状;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3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小于3.33-4kpa)及脉搏快而弱(脉率大于120次/分)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原则是:支持疗法,输液,输血,以防止和纠正休克,使用相应止血药物。抢救过程以输血最为重要,并用含丰富凝血因子的新鲜血。抢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止血。方法包括药物止血,机械压迫(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窥镜下做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剂注射治疗和手术止血。4.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以及急性期的护理

4.1准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如三腔二囊管、吸引器、止血药及升压药,以备齐全,抢救时急用,一般采取平卧位,双下肢抬高30℃,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的血迹,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有低氧血症的存在,后者又是诱发出血的因素,应立即给氧气吸入。

4.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多,处于失血性休克性状态,此时应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关键,并建立二条静脉通道,一条为输血补液用,一条静注降门脉压药物,以保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液体和药物,同时急查血常规,及时配血、输血,应给输新鲜血液,有利于止血,避免库存血中氨含量过高诱发肝性脑病,由于出血量过大,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此时应快速补液是抗休克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快速大量补液很可

【4】能会引起止血后再次出血。有资料表明,失血性休克,当液量超过达到出血量的60%~70%时门脉压及肝脏供血量,已恢复原水平,继续补液导致门脉压力及肝脏供血量持续增加而引起再次出血,所以快速补液时,为避免再次出血,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使血压恢复至稍低于正常水平即可。这样即保证了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供血,又不致使门脉压过于升高,而有利于治疗效果。

4.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每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并记录,给予心电监护,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通过观察血压、脉搏,黑便或呕吐量与次数来判断出血量,如患者轻微的体位变化即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甚至昏厥、血压下降,提示出血量大,临床资料显示【5】,门脉高压患者反复出血2次以上者,占39%。临床观察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再出血的情况(1)反复恶心、胃部不适、烦躁、黑便次数多;(2)经输液和输血处理后血压无明显改善或好转 4

后又恶化,中心静脉压波动不稳;(3)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进行性下降;(4)尿量正常但血尿素氮持续增高,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必要时可留置胃管。定期抽吸胃内容物,监护出血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治依据。

4.4用药的护理

生长抑素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较理想的药物。施他宁为人工合成的14肽自然生长素,它选择性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导致腹腔静脉收缩,使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同时通过抑制肠血管活性多肽的活性,间接的使内腔血流减少,降低门脉压力。虽然其价格昂贵,但在急需的状态下短时间应用可争取抢救机会,同时使用安全方便,副作用少,从而为患者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如内镜下硬化或结扎手术等)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在静滴生长抑素时,要严格控制液体滴注时间,也可用输液泵控制,同时向患者家属交待,不要调快滴速,以免影响疗效。4.5 止血的护理

目前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很多,急诊硬化剂治疗止血率达90%~ 95%,但大出血时操作难度大;三腔二囊管压迫暂时性止血率最高达50%~90%,但放气后仍有再出血率30%,并发症多(如吸入性肺炎、窒息、压迫性溃疡、心率失常等)。垂体后叶素止血率仅为50%~60%,且副作用多(心脏缺血、心率失常、【6】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4.5.1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食管囊和胃囊注气后的压力要求在4.67~5.33Kpa,使之足以克服门脉压。气囊压迫期间应24-48h放气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向胃内送入少许,使胃底部减压,放气时间一般为30min左右,放气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胃肠减压器内的引流情况;通常压迫3~5d,若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得超过10d,因使用过久会使胃、食管黏膜缺血、糜烂,另外要注意每1~2h用水冲洗胃腔管,以免血凝块堵塞孔洞,影响胃腔管的使用。止血24小时后,放气观察1~2天才拔管。拔管前先喝些香油,以便减少气囊与食管壁的摩擦。插管期间禁食、禁饮,拔管后前2天先进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胃内容物、胃肠减压引流量、大便颜色、次数和量等;在三腔管出鼻腔处标明位置,备用剪刀一把,如发现管外移应立即放松牵引,放出气囊内气体,防止气囊 5

压迫气管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

【7】4.5.2 内镜止血

①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利用内镜将曲张静脉球吸入后套上胶圈以减少曲张静脉的破裂风险。郝凤文【8】通过对两组EVL术后患者进行选择性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后,发现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确保食管静脉套扎术取得理想疗效的重要条件。②内镜下直接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如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法,一般可收到立即止血的效果。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有效率占80%,但需注意冰盐水温度保持在-2~4°C,药物稀释浓度要恰当。以免造成胃肠道缺血、粘膜糜烂而加重出血【9】。③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止血必须确定出血的血管方能进行,单级电凝比双极电凝效果好,首次止血率为88%,第二次应用止血率为94%。④放置缝合钛夹:内镜直视下放置缝合夹子,将出血的血管缝夹止血,伤口愈合后金属夹子会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5.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护理

5.1 体位与休息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质较差,应嘱其多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以利于肝病恢复,大量腹水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运动,每日最少8h。

5.2 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每天擦洗皮肤,预防褥疮发生。患者病情重,全身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应做好通风等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患者由于体力下降,卧床时间长,故应加强皮肤护理,故每日应保持患者身体的洁净,对于长期卧床者,可以使用气垫床,经常拍背,每3h翻身防褥疮。大小便失禁者,应随时更换或留置导尿,保持干爽,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保持床铺的干燥清洁。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受压部位出现红肿或褥疮,如有皮肤红肿应用酒精按摩。

5.3 饮食指导 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周瑞红等【10】认为饮食不当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一位诱因,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止血,促进康复,反之,饮食不当,可加重出血。大量出血的患者应禁食24~72小时,止血后患者饮食的基本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无刺激性、纤维素少饮食。适当限制动物脂肪。一般要求每日总热量在2000~3000 cal。并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的饮食护理。在出血后由于肝脏的进一步损伤,易于出现肝性脑病,应限制蛋白质或禁食蛋白质,还应注意盐(钠)的进食。一般钠限制在2.0 g 6

/d,但在血钠偏低的情况下,可适当补钠治疗能增强利尿效果,预防腹水的产生防止低血钠诱发肾功能损害【11】。

5.4 心理护理 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情绪波动较大,尤其对于病情反复发作的病人,病人的情绪更恶劣,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平衡失调,产生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出现自暴自弃、伤人毁物等过激行为。这时,护理人员要用热忱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去面对病患,使患者消除孤独感,经常沟通,使其稳定情绪,主动关心,细心照顾,声音温和,尽可能满足其需要,待其心理平静后再予心理疏导。在医疗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及预后,指出当前应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取得阶段性的治疗效果【12】。使他们增强生活的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加强家属的工作,共同帮助病人。5.5 预防感染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因失血过多,大量蛋白丢失,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后易导致再次出血,加重病情,诱发肝功能衰竭。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护理,以免减少感染机会,将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用1:200的84消毒液擦床头和洒地面,每天拖擦地面2~3次并减少陪人,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被服随时更换,排便次数多时,便后用温水擦洗,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同时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随时清除口腔残留的血迹,以免血腥味刺激引起呕吐反射而再次出血,因患者长时间卧床也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每2h翻身1次,叩背1次,必要时可给雾化吸入。5.6 健康宣教

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肝昏迷患者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盐;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煎炸食物,忌生硬、带刺、带骨的鱼肉以及粗纤维的蔬菜类食物,以免再次诱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指导患者学会辨认腹痛、腹肌紧张等腹部体征变化,以及时发现出血的发生,及早治疗;使患者家属掌握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要点,帮助其解除精神紧张,在营养、休息和活动方面进行控制,争取早日择期手术,以免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6.并发症的护理

6.1 出现腹水并发症时护理 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很容易出现腹水,对腹水的护理应该注意,每天做好测量腹围、体重,以便医生用药,如病人腹胀、大量 7

腹水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脐疝时,宜采取舒适的半卧位,以使横膈下降,增加肺活量,减少肺淤血,有利于呼吸运动【14】。排放腹水时应先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大量腹腔穿刺放腹水的目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配合,并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术中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配合医生进行局部麻醉,嘱病人放松。取少量腹水做生化及常规检查。术后嘱病人平卧4 h,询问有无不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情况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痒等感染迹象必要时纱布加压或用蝶形胶布固定。对于穿刺部位瘙痒、周围皮肤发红的病人,要告诉患者不要抓挠,给予碘局部消毒,预防出现感染。

6.2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出血引起肝功能下降或行门静脉高压外科门体分流术后,均极易导致肝性脑病,其比例可达70%【14】。早期往往出现昼睡夜醒,记忆力、计算力下降,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喜怒无常,随地便溺及向周围的人发脾气等性格行为改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此类行为的出现,以便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使病情得到及时处理。出现昏迷的时间,应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等,做好口腔、皮肤、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护理工作。定期翻身防止褥疮的出现。注意防止病人舌咬伤,并对病人的病床加上床栏、保护带或固定病人,以防坠床。对于恢复期的肝性脑病的患者,指导其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饮食。7.出院指导

指导和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疾病的一般知识,学会自我护理的能力。向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并主动学习有关知识,并懂得其中的道理,如腹水病人为何要限水、钠的摄入。注意饮食适当,出现柏油样大便和行为异常表示的问题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失代偿期患者为什么要卧床休息等。使之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与好转。告知病人注意排尿等8.总结

护理工作是诊治的良好辅助,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病比较突然,并容易诱发肝昏迷,威胁生命,患者从出血到痊愈,并非单纯依赖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医生护士的密切合作。护理工作是临床观察的前哨,如能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协助医生诊治,使之得到必要及时的处理,【15】。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护理人员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各个阶段的病情变化,同时也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细致、认真的护理工作结合治疗,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尽可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陈利华老师的悉心指导。陈利华老师多次询问其过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从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内容的增改,给我很大的帮助。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在此谢谢陈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84-1889. 【2】 顾锡炳,陈浩坤.补钠与限钠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影响.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2):129-130.

【3】 张秋菊 张景香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4月第5卷第7 期

【4】 钟少葵 127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10:17(1)87-8 【5】 王春莲,周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期的观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04期

【6】 鲍鹤玫.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4(5):7-8 【7】莫焱 刘彦 李建英 李晓敏 黄位芳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第4期 【8】郝凤文 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139 【9】孙玉红;于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10】郑清 吕勇 卢世云 《福建医药杂志》 2003 第6期

【11】周瑞红,费艳侠,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6,3(7):32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下一篇:暑假社区实践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