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PE案例分析报告

2024-05-29

蒙牛PE案例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蒙牛PE案例分析报告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蒙牛引入PE投资

组长:刘三虎

组员:赵妍丽

徐鹏飞

王丽莉

张宁宁

赵宇飞

韩小龙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蒙牛引入PE投资

本次案例分析报告分为案例回顾、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和启示三部分

一、案例回顾

1、背景

1999年8月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的牛根生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有资金需求就要进行融资,在考虑了银行贷款、创业板上市、民间融资、A股和香港主板上市等渠道之后,蒙牛发现都不能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于是,在2002年初他们决定退而求其次——在香港二板上市。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向蒙牛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因为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牛根生是个相当精明的企业家,对摩根与鼎晖提出的私募建议,他曾经征询过很多专家意见,最后决定采纳他们的私募建议。

2、上市前的资本运作

蒙牛成立之初的资本结构如下:

为了成功的在海外上市,首先要有资金让它运转过来,然而原始的资本结构过于僵硬,对大量的资金注入以及资本运作活动都将产生桎梏作用,因此蒙牛在PE投资团队的指导下,自2002 年起就开始逐步改变股权架构,以便为日后的上市创造一个灵活的股权基础。蒙牛在避税地注册了四个壳公司,注册在维京群岛的金牛、银牛公司,开曼群岛公司以及毛里求斯公司。其中金牛公司的股东主要是发起人,银牛公司的发起人主要是投资者、业务联络人和职员等,这样使得蒙牛管理层、雇员、其他投资者、业务联系人员的利益都被悉数注入到两家公司中,透过金牛和银牛两家公司对蒙牛乳业的间接持股,蒙牛管理层理所当然成为公司股东。开曼群岛公司和毛里求斯公司为两家典型的海外壳公司,作用主要在于构建二级产权平台,以方便股权的分割与转让。四个壳公司的的资本结构如下:

/ 7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完成这一切以后,蒙牛进行了第一次注资。2002 年9 月24 日,开曼群岛公司进行股权拆细,将1000 股每股面值0.001 美元的股份划分为同等面值的5200 股A类股份和99,999,994,800 股B 类股份(根据开曼公司法,A 类1股有10票投票权,B 类1股有1票投票权)。次日,金牛与银牛以每股1 美元的价格认购了开曼群岛公司4102股的A 类股票(加上成立初的1000股,共5102股),而MS Dairy、CDH 和CIC 三家海外战略投资者则用约为每股530.3 美元的价格分别认购了32685 股、10372 股、5923 股的B 类股票(共48980B股),总注资约为25,973,712 美元。至此,蒙牛完成了首轮增资,三家战略投资者MS Dairy、CDH、CIC 被成功引进,而蒙牛管理层与PE机构在开曼公司的投票权是51%:49%(即蒙牛管理层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股份数量比例分别是9.4%和90.6%。紧接着开曼公司用三家金融机构的投资认购了毛里求斯公司的股份,而后者又用该款项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购买了蒙牛66.7%的注册股本,蒙牛第一轮引资与股权重组完成。

随着首轮投资的引入还有一份PE和蒙牛管理层的协议:如果蒙牛管理层没有实现维持蒙牛高速增长,开曼公司及其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账面上剩余的大笔投资现金将要由投资方完全控制,届时外资系将控制蒙牛股份60.4%(90.6%*66.7 %)的绝对控制权。如果蒙牛管理层实现蒙牛的高速增长,一年后,蒙牛系可以将A 类股按1 拆10 的比例转换为B 类股。这样,蒙牛管理层可以实现在开曼公司的投票权与股权比例一致。即蒙牛系真正的持有

/ 7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开曼公司的51%的股权。2003 年8 月,蒙牛管理层提前完成任务,同年9 月19 日,金牛、银牛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的5102 股A 类股票转换成B 类股票(51020股B股),持有开曼公司51%股权和投票权。到此时,蒙牛系通过自身及开曼公司共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为67.32%,外资持有蒙牛股份为32.68%。

紧接着,外资对蒙牛进行了第二轮注资。2003 年9 月30 日,开曼群岛公司重新划分股票类别,以900 亿股普通股和100 亿股可换股证券代替已发行的A 类、B 类股票。金牛、银牛、MS Dairy、CDH 和CIC 原持有的B 类股票对应各自面值转换成普通股。2003 年10 月,三家战略投资者认购开曼群岛公司发行的可换股证券,再次注资3523 万美元。9 月18 日,毛里求斯公司以每股2.1775 元的价格购得蒙牛的80,010,000 股股份。10 月20 日,毛里求斯公司再次以3.038 元的价格购买了96,000,000 股蒙牛股份,对于蒙牛乳业的持股比例上升至81.1%,至此,二次注资完成。

对蒙牛的二次注资完成标志着PE机构对于蒙牛的投资交易基本完成,接下来则是交易后的管理,包括为蒙牛上市前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大摩等私募品牌入股提高了蒙牛公司的信誉,处理上市进程中的法律、政策、财务等各项疑难等等。而其中对管理层的激励——“对赌协议”是PE在对蒙牛的管理中最著名的。

在PE二次注资后双方立即签订了对赌契约:自2003 年起,未来三年,如果蒙牛复合年增长率低于50%,蒙牛管理层要向外资股东支付最多不超过7830 万股蒙牛乳业股票——相当于蒙牛乳业已发行股本7.8%,或者等值现金;如果实现目标,则外资股东向蒙牛管理层支付同等股份。百富勤的报告指出,蒙牛2003年的盈利为1.64 亿元人民币,也就意味着管理层若想赢得7830 万股票,蒙牛2006 年的盈利须达5.5 亿元以上。事实上2004 年蒙牛公布的为3.19 亿元,以1900 万险胜当年的需要达到的业绩基准3 亿元,而此时摩根等外资股东却意外的提前终止了与管理层之间的对赌,代价是将其持有的本金额近5000 万元的可转股票据转给蒙牛管理层控股的金牛公司,这接近机构投资者所持票据的1/4。这些票据一旦行使,相当于6260 万余股蒙牛乳业股票,如以当时每股平均6 港元的市值计算,约合3.75 亿港元。

3、PE的退出和收益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联交所实现上市,发售价定在最高端(3.925港元),发行新股2.5亿股,作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乳制品企业,蒙牛共募集国际资本13.7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56亿元。

第一次套现。上市首日,PE机构即实现了退出收益,因为在蒙牛乳业IPO发行的3.5亿股股份中,2.5亿股为新股,另外1亿股则来自三家境外资金的减持。经此操作,境外资金已经收回的资金达到大约3.9亿港元。

/ 7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次套现。在蒙牛乳业上市六个月之后的2004年12月16日,PE机构行使当时仅有的30%的换股权,获得1亿多股,同时,三公司以每股6.06港元的价格,减持1.68亿股份,套现10.2亿港元。

第三次套现。2005年6月13日,PE在剩余的70%可转债换股权刚刚到期三天,就迫不及待地转换成股份,并减持完成了第三次套现。此番,三家以每股4.95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94亿股,套现又近10亿元。

三次主要的退出后,PE机构还持有蒙牛股份大约131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不到总股本的0.1%。这是出于一项对三家机构在蒙牛乳业上市12个月至18个月之间的禁售协议限制,三家机构在未来半年还必须保留这些股份不能出售。

从2002年的初始正式投资,到2005年的主要退出,三家PE机构在对蒙牛的投资中最终收益为20多亿港元,相比总投资的资金(约合4.78亿港元),回报率达到了500%。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的方式?

首先我们站在当时的蒙牛的角度对几种常见的融资渠道进行对比:

(1)民间融资。2002年起,蒙牛乳业逐渐发展壮大,公司经营战略由“蒙古牛“转变为“中国牛”,先前的只靠“关系”进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蒙牛乳业高速成长的需要。

(2)A股上市。A股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较高,对于蒙牛这样没有背景的民营企业而言,上A股需要几年的时间,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蒙牛等不起。

(3)香港上市。蒙牛的历史短、规模小,不符合上香港主板的条件;香港二板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不感兴趣,会导致企业再融资困难。

(4)银行信贷和发行债券。蒙牛作为一家新进入市场不久的企业,在企业的规模、声誉劣势和资本信贷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在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受到的体制歧视”的环境下,难以获得政府、国有商业银行等机构的金融支持,发行债券更是不可及的方式。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融资方式对于经营战略由”蒙古牛“转变为”中国牛的“蒙牛而言,要么不能满足其战略转型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要么就是蒙牛自身的条件不符合信贷或者证券融资的要求。因此,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融资对于此时的蒙牛都是不可行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海外私募(PE)的优势:(1)能够满足蒙牛快速成长的资金需求;

(2)私募投资者能以其专业能力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为蒙牛的上市做好准备;

(3)摩根、英联投资等国际知名私募品牌入股蒙牛也可以帮助提高蒙牛公司的信誉。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利用海外PE投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是当时蒙牛最好的选择!

2、蒙牛是否被贱卖?

经过本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认为蒙牛确实被贱卖了,理由有两点:(1)市盈率不合理,出资价格定低了。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价值被低估 ;14-20 时正常水平;21-28时价值被高估;28+时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在运用市盈率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有:

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和市盈率正相关,2002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都高于9%,属于高速发展期。

/ 7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②基准利率:市盈率与基准利率一般负相关,也就是说地基准利率相应高的市盈率,而我国的基准利率并不高。

③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越具有发展潜力适应相应就会越大。蒙牛此时已经在中国的乳液品牌中位于前列,发展速度已超过当时已上市三年的伊利,发展潜力很大。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当时的市盈率应该较高。因此,这次的PE业务中市盈率的确定不合理,也即以9.5倍市盈率确定有些低。这意味这蒙牛市值被低估了,私募投资者以较低的出资得到了价值更高的股份。

综上所述,无论与当时经验值比较,还是从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分析,蒙牛以9.5倍的市盈率进行估值都有失公允,蒙牛市值被低估,也就是说国外投资者以较少的出资拿到了蒙牛1/3的股权。

(2)风险与收益不相当。首先,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让摩根以1/3的股权获得 90.6%的收益,更让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场博弈中私募投资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优越地位的是在蒙牛完成2002年业绩目标指日可待时,私募投资者依然要求让蒙牛以其一半以上的利润作为担保。这也就意味着私募投资者几乎没有承担风险,却可以得到高收益。还要求蒙牛一半以上利润作为担保,这些使摩根的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其次,在第二次投资中摩根以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几乎没有风险得到债券利息收入以及以很低的价格可转换成3.68亿股蒙牛股份的承诺。在蒙牛以预期价格上市后这笔钱将会为摩根带来更大的收入。在后来的“对赌协议”中摩根也为这笔钱上了一个保险,即如果蒙牛管理者没达到设定的目标将支付给摩根7830万股股票,这正好相当于二次投资的数额3523.3827万美元的数额。

最后再看蒙牛的收益与风险的匹配程度。或许也有人说蒙牛也是赢家,蒙牛的老股东们持有的股票拥有9.5倍的升值空间,蒙牛成功上市是蒙牛市值上升为30亿。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与摩根直接拿到5倍净现金收益相比他们的收益无论在规模上没法比,同时蒙牛的老股东再此之前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很大,而且他们并不能想摩根那样全身而退。

单从市盈率和风险与收益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认为蒙牛被贱卖了。

3、蒙牛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

简单来说,香港与国内证券市场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国内的证券市场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够透明。(2)香港是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证券发展史远早于大陆,香港拥有完善的法律体,成熟的资本市场,透明的监管机制。

(3)香港股市是连接全球的自由体系,选择在香港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外资,真正实现用全球股民的钱办中国农民的事,办中国市民的事。

三、背后的启示

现在让我们跳出蒙牛这个案例,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思考以下为什么我国本土难有这样成功的PE投资呢?

(1)我国投资者当时之所以没有进入蒙牛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

①我国PE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市场化的PE发展才是近年的事,作为长期投资模式,PE尚缺乏有力的投资历史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过程,短期行为较为明显。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也与经济、金融的发展阶段有关,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②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国有机构,这些机构对程序的要求高于对盈利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投资

/ 7

[键入文字]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受到了很多限制。

③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初期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的,尤其是创业投资,各级政府的科委和财政部门是创业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出资者,主要是以服务于政府的高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和运作的目标,而后出现了由政府牵头,社会各方参与的混合型创业投资运作机制,近期才开始出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公司。

④我国PE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虽然《公司法》、《企业法》、《信托法》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是国家尚未有针对私募股权的法律法规,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市场,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使得理财市场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PE市场。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已成为PE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2)在跟海外投资者竞争时,本土投资者有哪些劣势?

①在资金规模及来源上,外资PE的表现都比本土PE更活跃,其管理的资金规模大,投资规模也大。

②在投资后的增值服务方面,外资与本土PE也因背景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外资PE更侧重于对项目 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行业整合和激励机制的改进,本土PE则侧重在公司治理结构、后续融资和IPO服务上发挥作用。

③在退出方式上,外资与本土PE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已上市的案例看,外资PE由于对境外资本市场更加熟悉,其退出以项目企业境外上市为主,而本土PE只有在不断完善的境内资本市场上寻求机会。

④在PE本身的管理模式看,外资与本土PE之间的差异化其实更为明显。受国内法律环境的限制,超过80%的本土PE都采取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而外资的主流PE几乎清一色以有限合伙制进行融资、投资、管理和决策。这也使得外资PE更注重专业能力,而本土公司制的PE中,投资人的影响力更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破现在PE市场监管不统一的现状,设立或者指定单一的监管部门对PE市场进行监督指导。

其次,本土的PE机构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第三,进一步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将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市场发展成为市场主导的,以民营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市场。

/ 7

篇2:蒙牛PE案例分析报告

私募股权(PE)投资的退出。PE投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基金都是有存续期限的,存续期满基金就会解散,投资者应得到支付。因此,在投资伊始PE就开始考虑套现退出的问题。

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

公开上市(IPO)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为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公开上市被一致认为是私募股权投资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主要原因是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可以让投资者取得高额的回报。私募股权上市推出主要包括:

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

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

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

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

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

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

二.并购或者回购退出

股份并购是指一家一般的公司或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按协商的价格收购或兼并私募股权基金所持有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渠道。股份出售分两种:一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二是指由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接手。股份回购是指投资企业或企业家本人出资购买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股份,通常企业家要溢价回购股份,保证私募股权基金基本的收益水平。

三.股权出售

股权出售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将其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出售给任何其他人,包括二手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整体转让给其他战略投资者、所投资企业或者该企业管理层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手中赎回股权(即回购)。选择股权出售方式的企业一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无法公开出售其股份。尽管收益通常不及以IPO方式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往往也能够收回全部投资,还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在德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退出渠道也因此被限定于股权回购和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与IPO相比,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较少。同样,日本的大部分融资渠道都是银行,和德国一样面临着退出渠道受限和控制权配置的问题。

四.清盘退出

当投资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组织股东、有关专业人员和单位成立清算组,对风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一旦确认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成长太慢,不能给予预期的高额回报,就要果断地撤出,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2.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3.通过IPO外资成功退出 二.具体说明:

1.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 Equity),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权益性资本,或者上市企业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顾名思义就是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的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募集资金。

本案例中私募股权投资是指成长型基金

2.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资子公司 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 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99999994800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份之内。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 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紧随其后,三家金融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 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China Dairy Holdings提供了现金2597.3712万美元(注:2002年税后利润7786玩乘以8倍市盈率得出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6.5亿元,6.5亿乘以1/3得2.16亿元即2597.3712万美元)。China Dairy Holdings其余A类股票(98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则未发行。

2003年 9月19日,“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51%。注:(16340+34680)/48680=51%:49%,但未转换前股份数量比例却是9.4%:90.6%(即5102:48680)。

2003年9月30日,开曼公司重新分类股票类别,将已发行的A类、B类股票赎回,并新发行900亿股普通股,加100亿股可换股债券,每股面值均为0.001美元。“金牛”、“银牛”、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投资原持有的B类股票一起转换成普通股,转换后的普通股持有量为:“金牛”16340股(16.34%)、“银牛”34680股(34.68%)、摩根士丹利32685股(32.69%)、鼎晖10372股(10.37%)、英联投资5923股(5.92%)。

2003年9月,鉴于牛根生团队取得了2003年的辉煌成果,“金牛”和“银牛”在股份转化为普通股的同时,获得以面值认购新的普通股的权利,新认购的股份数量上限是“金牛”和“银牛”的合计持股数量不能超过开曼公司总股本的66%,即可以新认购43636股,此新认购的部分按照原来“金牛”与“银牛”的持股比例分配为13975股:29661股,分别划入“金牛”与“银牛”名下。这样,蒙牛系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股比变为65.9%:34.1%。注:(5120+43636)/48980=65.9%:34.1%。

2003年10月,三家战略投资者鉴于“蒙牛股份”当年的税后利润将超过2.3亿元,前期投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2.82倍以下(外资以2.16亿元获得了近1/3的股权,因此市值仅约6.5亿元,2.16/2.3*0.33=2.82),因此,决定增大持有量,但是,牛根生坚决不放32%的最高外资投资底线,于是,新的投资只能以认购可转债这个新金融品种实现了。外资系斥资3523.3827万美元,购买未来转股价0.096美元/股的债权,等于以0.74港元/股的价格预订了3.67亿股上市公司股票(IPO半年后可转30%,一年后可全部转股)。2003年10月20日,毛里求斯公司以3.038元/股的价格增持了9600万股“蒙牛股份”(其于“蒙牛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81.1%),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8.27计算,这笔款项的资金数量恰好等于二次增资资金。

2004年3月22日,“金牛”与“银牛”扩大法定股本,由5万股扩至10万股,面值1美元/股,这样一来,它们各有了5万股未发行的新股份。2004年3月22日,“金牛”和“银牛”向原股东发行32294股和32184股新股。2004年3月22日,“金牛”、“银牛”分别推出“公司权益计划”,“以酬谢金牛、银牛的管理层人员、非高级管理人员、供应商和其他投资者对蒙牛集团发展作出的贡献”。每份“公司权益计划”价格为1美元,受益者将其转换成对应的“金牛”、“银牛”股权时,每股转换价格是:“金牛”112美元,“银牛”238美元。

2004年3月23日,“牛氏信托”诞生。牛根生本人以1元/份的价格买下了绝大部分(9099份)金牛“权益计划”和全部银牛(17816份)“权益计划”,加上他原来持有的“金牛股份”23019股(占金牛全部股本的27.97%),把这些股份的投票权和绝对财产控制权信托给牛本人,“权益计划”受益人选择权、转股后募集的股金和转股后的投票权,也信托给牛。

2004年3月23日,牛根生以各1美元的象征性代价,从三家外资投资者手中获得8716股开曼公司普通股,占全部开曼公司股本的6.1%。为此,牛根生承诺,至少5年内不跳槽到别的竞争对手公司去或者新开设同类乳业公司,除非外资系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到25%以下。这样一来,牛根生即使在“蒙牛”被外资系流放,他也不能再出去创业了。牛根生并承诺,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 牛股份”的股权。这样,即使牛根生将来有二心,操纵金、银牛,对抗外资系,外资系也可以轻松地增持“蒙牛股份”的股权,从而摊薄金、银牛对“蒙牛股份”的控制力,架空牛根生。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0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外资持有的旧股),开曼上市公司的股份扩大为10亿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股票发行价格稳稳地落在了最初设计的询价区间3.125-3.925港元的上限3.925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2004年上市后,蒙牛管理团队最终在上市公司持股54%,国际投资机构持股11%,公众持股35%。

图1图2

图1为2002年9月外资联盟增资后的“蒙牛股份”股权结构

图2为2004年6月上市后的“蒙牛股份”股权结构 3.通过IPO外资成功退出

在IPO中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已经套现3.92亿港元。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分别卖出35034738股、11116755股及6348507股,分别相当于蒙牛已发行股本约2.60%,0.8%及0.4%。

2004年12月,摩根士丹利等私募投资者行使第一轮可转换债券转换权,增持股份1.105亿股。增持成功后,三个私募投资者立即以6.06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68亿股,套现10.2亿港元。

2005年6月15日,三家私募投资者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共计换的股份2.58亿股,并将其中的6261万股奖励给管理层的代表——金牛。同时,摩根斯丹利等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几乎全部抛出变现,共抛出3.16亿股(包括奖给金牛的6261万股),价格是每股4.95港元,共变现15.62亿港元。

表 三家机构投资者退出过程

三.蒙牛PE融资成功的经验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0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外持有的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开盘后,蒙牛股价一路飙升,当天股价即上涨了22.98%。后来居上的“蒙牛乳业”,由此在资本运作方面赶上了同行业第一梯队的所有对手,这是蒙牛成功PE融资的最有利说明。其经验总结如下:

1.蒙牛拥有良好的自身条件

1999-2002年,蒙牛不到3年就过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大关,加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集团。其良好的发展潜力与专业化从业水准是吸收海外著名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重要。蒙牛自创立之始,就解决了股权结构不清晰这一许多中国企业先天不足的问题。没有政府性投资和国内投资机构人股,是一家完全100%由自然人持股的企业。作为一个纯民营的股份制企业,蒙牛在体制上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2.蒙牛适时地选择了有力的合作伙伴

首先,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失败给蒙牛提供了引入外资的机会,蒙牛对摩根提出的引入私募投资者的建议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多方请教当时香港以及内地的业界人士,最终开始与摩根接触进行谈判。其次,在融资谈判时,蒙牛也极力寻求其他优秀投资机构以引入多家投资机构。鼎晖和英联投资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蒙牛再谈判中的地位。事实上,2002年蒙牛接触英联投资后,“英联”的加入把投资出价抬高了20%。

3.私募投资机构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投资水平

三家投资机构再为蒙牛提供了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以外,还给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董事会结构权力有效制衡 等优化了公司治理。另外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不可否认的是摩根的加入提升了蒙牛的信誉以及影响力。这些都有利于蒙牛成功利用外资崛起。

4.私募投资机构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和退出机制

摩根深入对蒙牛以及对中国的经济法律环境的认识为蒙牛私募融资提供了可行的外资进入方式即以红筹股的形式海外上市。红筹股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火大部分股东权益来自中国内地的股票。这使得民营企业蒙牛避开法律障碍而募集到海外资金。四.摩根的收获

1.以8倍的市盈率对蒙牛估值对摩根意味着什么?

以8倍的市盈率对2002年的蒙牛进行估值没有真正体现蒙牛的企业价值。

市盈率=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按蒙牛2002年的税后利润和8倍的市盈率对蒙牛估值可计算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6.5亿元,即7 786万元*8倍市盈率=6.5亿元。由于牛根生最多肯让出来不超过1/3的股权,那这1/3的部分就值.16亿元 2597.3712万美元),即6.5亿元*1/3=2.16亿元。无论与当时经验值比较,还是从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分析我家宏观发展速度、基准利率、企业的发展潜力,蒙牛以 8倍的市盈率进行估值都有失公允,蒙牛市值被低估,也就是说国外投资者以较少的出资拿到的蒙牛1/3的股权更有价值。2.A类股和B类股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方案让摩根获得高收益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具体方案为把开曼公司的所有股票分为两类:一股10票投票权的A类股5102股和一股 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48980股。A类股有金牛(1634股)和银牛(3468股)共同持有。三家投资机构以2.16元(2597.3712万美元)买下48980股B类股。

这样原蒙牛股东和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102:48980,即9.4%:90.6%。而原蒙牛股东和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投票权控股权比例为5102*10:48980即51%:49%。私募机构投资者这样做的目的十分的明显既保证其投资的高收益。私募机构投资者拥有90.6%持股比例也就意味拥有蒙牛收益的90.6%。同时,不违背协议即私募机构投资者的控股权不超过1/3。更通俗点说就是蒙牛高管新科拼命赚的绝大部分进入了私募投资者的口袋。这显然很失公允。除此之外,私募机构投资者看得更远考虑的还更慎重。他们为蒙牛管理层股东设定了表现目标:只有达到表现目标才有权把A类股转化为B类股。如果蒙牛管理层没有达到表现目标私募投资者以极大的持股比例拿到收益权。如果蒙牛管理层达到了表现目标,A类股转化为B类股,持股比例为51%:49%,但是由于高的收益率私募投资者依然收益丰厚。而事实上,蒙牛管理层达到目标后私募投资者又开始谋划别的收益计划了!3.二次注资私募投资者采用可换股证券中用意何在?

摩根为什么又决定增大持有量。文中的说为了使市盈率与目标市盈率相当。这似乎很顺理成章,但本人认为这也是摩根与牛根生的一笔交易,即蒙牛获得新认购43636股使蒙牛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的持股比例为65.9%:34.1%。蒙牛获得新认购权之后,摩根的收益比例由原来的90.6%下降为34.1%,追逐高收益的本性的摩根肯定不会情愿接受目前的状况。于是要求增加持股比例,但是此时已达到协议中的最高外资投资底线,于是摩根又利用金融工具可转股证券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它比分权方案更高妙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可转债之处。

这种债券除了拥有一般可转换证券的优点:即可转换前风险小而且当处于有利形势时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票。可转换证券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可转换证券的特点:一是期满前可赎回有债券性质,这意味着在蒙牛公开上市前私募投资者有权赎回自己的可转债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可转换证券的投资风险。二是换股价格远低于IPO股价,这保证了一旦“蒙牛”业绩出现下滑时全部投资全身而退。三是这种可转换证券对投资者最大好处是蒙牛上市后可转化为3.68亿股蒙牛股份,如果蒙牛经营的好上市之后摩根便可大赚一笔。

4.在“对赌协议”中,蒙牛是否完成目标摩根都是真正的最大的赢家。

“对赌协议 ”的内容: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不能达到50%,“金牛”就必须赔偿7830万股给外资系:反之,摩根支付给蒙牛同样多股票。这意味着,“蒙牛股份”在2006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5.5亿元以上,税后利润率要保持4.5%,当年销售额要在120亿元以上。

假设“蒙牛”达不到增长率,2006年只能维持2004年上市时的盈利水平,那么“金牛”赔偿来的7830万股,摩根虽然收益有所减少,但获得了更大的持股比例由34.9%上升到40.6%,这对蒙牛来说意味着控制权丧失的风险。假设“蒙牛”达到增长率股价将会飙升,摩根虽然支付了7830万股股票,但收益大增,这正是摩根所期望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摩根除了用可转债这种工具之外还用另一方式保证自己二次注资不会血本无归,且收益十分可观。如果“蒙牛”达到增长率,股价以预期发行价格3.125-3.925元的均价计算,正好足额补偿二次增资的数额。当时蒙牛的发展状况来看,摩根应该也肯定蒙牛实现目标的不会有太大怀疑。

5.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对牛根生捐赠换来了什么

三家私募投资者以肯定牛根生对蒙牛的贡献及重要性赠与了牛根生8732股股票。如果仅仅看到这些你也许会觉得摩根的激励措施很人性!但是如果你在深入看看牛根生为此做出的承诺,你将会对摩根无比佩服。

牛根生承诺:至少5年内不跳槽到别的竞争对手公司去或者新开设同类乳业公司,除非外资系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到25%以下;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这将意味着一是如果蒙牛不能续写业绩增长的神话,摩根最终对牛根生团队失去耐心,完全有能力象新浪罢免王志东那样对待牛根生。而牛根生被五年内不加盟竞争对手的承诺限制,就无法再一次“因失业而创业”了。二是摩根获取蒙牛股份的认购权,这对摩根意义很长远。三家国际投资机构取得了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权利,三家投资机构对蒙牛资产和股权意图不得不妨。

牛根生之所以作出的承诺也许因为此举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不利影响,却到了一笔意外之才。但摩根却具有更明智的思维:在激励牛根生保持业绩神话从而获取可观收益同时还考虑到长远战略。牛根生恐怕并没有为蒙牛想那么远。另外,有资料显示摩根对牛根生等蒙牛高管的限制严苛得令人发指。对金牛股东出售股票的限制极为严苛:售股比例永远不得高于三家机构的售股比例且累计出售股份不得高于6330万股(2004年5月14日金牛持有股份数的30%)。也就是哪怕三家机构仅持有一股蒙牛股票,金牛股东所持股票的70%就不能变现。对银牛股东售股限制略有松动:上市第一年内不得售股,第二年最多可出售1亿股,第二年加第三年合共可售2.68亿股。上市满三年后银牛股东才可自由出售所持的股票。蒙牛管理层被牢牢拴在资本的战车上,与资本共进退。五.蒙牛PE融资的收获 1.蒙牛原股的溢价投资收益

实施“权益计划”后,金、银牛公司分别各自已发行的股份分别乘以各自的换股价,可以得出这些已发行的股份的总价值正好是2.245亿港元,约合5倍于“蒙牛股份”引入外资前的注册股本。以未来上市公司共发行10亿股计算,“金牛”和“银牛”将合计持有未来上市公司发行后49.7%的股权,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将扩大为4.97亿股,如果发行价格在3.925港元/股,这些股份的市值是19.5亿港元,金、银牛老股东们的股份有8倍的升值空间。

这样一来,未来任何一份“权益计划”,以约定的价格转换成“金牛”或者“银牛”的股份,都等同于以和以前的发起人与溢价投资者同样的成本价格购买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只要上市公司维持盈利,渡过禁售期后,这些股份有同样巨大的升值空间,那么“金牛”和“银牛”虽然没有直接上市,它们的股票价格也已经“有价有市”了,如果那些当年的投资者真的是以5元/股投资的“蒙牛股份”,通过换股成“金牛”、“银牛”的股票,也可以实现上市退出。而且,随着以1美元每份售出的权益被获益人转为股份,获益人缴纳的112美元/金牛股或238美元/银牛股的股金,将打入“金牛”和“银牛”的账号,就等于使“金牛”和“银牛”实现了溢价私募融资(可募集600万美元),而这种私募的受益人自然也是金、银牛的老股东们。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权益计划”是在2004年3月蒙牛准备上市时实施的,在此之前蒙牛的老股东和管理层股东承担着无法退出的风险,被摩根设置的一个有一个目标激励着努力工作却得到很少的收益。

2.蒙牛获得所需发展资金,并成功上市运营

蒙牛1999年至2002年短短三年间它的总资产从1 000多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0多亿元。2001和2002年蒙牛投资的资金基本靠相对较小规模的扩股增资所得,但这样做的风险和成本较大9且可持续性不好确定,而且融到的资金有限,仅凭蒙牛自身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此时的蒙牛集团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融资瓶颈。

摩根为蒙牛的两次注资共4.77亿元,帮助蒙牛迅速发展起来。在蒙牛的上市运作过程中摩根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蒙牛上市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由于摩根的加入蒙牛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并有助于其他方面资源的获取。3.蒙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是公司所有权结构。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它是公司治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代理权竞争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纵观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在股权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病,而蒙牛的多元股权结构有效避免了制度上的弊病。蒙牛的高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蒙牛的兴衰与每一个蒙牛人紧密联系。新的大股东的加入发挥了监督职能,可以制约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发生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另外三家有实力的投资者股东背景也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了信心。

二是董事会结构和其他公司治理机构

董事会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在蒙牛股份成立初期,蒙牛的董事会成员均是当初蒙牛的创业者。在三家国际投资机构投资后,虽然三家私募投资机构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不高,但都委任一名董事作为非执行董事进入了蒙牛董事会,比例占到董事人数的1/3。三家机构委任的董事均是其部门高管,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三是,治理结构要求专业化的技巧,这些技巧必须通过董事会各层次的委员会得到最佳地执行。在摩根等金融机构进入蒙牛后,立刻成立了或完善了企业的薪酬委员会(5名)、审核委员会(3人)、提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把国际上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引进蒙牛内部,帮助蒙牛建立领先的企业治理机制。

4.蒙牛激励管理水平的提升

摩根在两次投资时都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牛根生的权力来控制“蒙牛”的管理团队,从而确保原发起人和溢价股东的投资收益。

首先,首轮投资的一部分,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为了激励管理层股东改善蒙牛集团的表现,设定了表现目标,若管理层股东能够达到有关表现目标,便有权转换其所持A类股份成为B类股份,实现控股权和收益权的一致;若蒙牛没有完成目标,外资系将以极大的股权比例获得收益权。

其次,私募投资者和蒙牛管理层签订“对赌协议”。使用这样的“对赌协议”是投资人比较常用的一个手段。当双方对出资价格本身达不成完全一致时,那么价格就一定要跟公司未来的增长挂起钩来。如果公司要求投资人给出较高的价格,那么就会对公司的增长率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保证现在付出的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如果公司没有达到这个增长率,投资人就会多占一些股份。

再次,摩根为了激励蒙牛的帮助蒙牛设计了“权益计划”和“牛氏信托”。“权益计划”几乎为蒙牛的老股东提供了8倍的升值空间,激励力度相当大。牛根生通过“牛氏信托”掌握了这些权益计划的绝对控制权,以此作为建立激励机制的资源,同时也强化了他在企业内部最高管理者的地位。

最后,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为了肯定牛根生以往对蒙牛业务的贡献,以及日后对本集团业务的重要性,分别赠 与牛根生5 816股、1 864股和l 054股开曼群岛公司的股票。这激励了牛根生的从而无形中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六.蒙牛被 “贱卖”

1.比较对象的选定

众所周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起步晚,而且受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法律监管不健全以及投资者自身因素影响我国的PE市场很不成熟。我国的私募投资者进行比较,根本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在全球私募基金市场中来考察摩根、鼎晖、英联这三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2.出资价格的确定:市盈率不合理

市盈率的确定不合理,也即以8倍市盈率确定有些低。这意味这蒙牛市值被低估了,私募投资者以较低的出资得到了价值更高的股份。

市盈率=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价值被低估 ;14-20 时正常水平;21-28时价值被高估;28+时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在运用市盈率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有国家宏观发展速度、基准利率、企业的发展潜力。2002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都高于9%,属于高速发展期,那么相应的市盈率应该相对较高。市盈率与基准利率一般负相关,也就是说地基准利率相应高的市盈率,而我国的基准利率并不高。企业越具有发展潜力适应相应就会越大。蒙牛此时发展速度已超过当时已上市三年的伊利,发展潜力很大。

综上所述,无论与当时经验值比较,还是从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分析,蒙牛以 8倍的市盈率进行估值都有失公允,蒙牛市值被低估,也就是说国外投资者以较少的出资拿到了蒙牛1/3的股权。

为什么蒙牛接受了8倍的市盈率呢?双方信息不对称应该是主要原因。3.风险与收益不相当

首先,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让摩根以1/3的股权获得 90.6%的收益,更让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场博弈中私募投资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优越地位的是在蒙牛完成2002年业绩目标指日可待时,私募投资者依然要求让蒙牛以其一半以上的利润作为担保。这也就意味着私募投资者几乎没有承担风险,却可以得到高收益!还要求蒙牛一半以上利润作为担保,这些使摩根的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其次,在第二次投资中摩根以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几乎没有风险得到债券利息收入以及以很低的价格可转换成3.68亿股蒙牛股份的承诺。3.68这个数字完全是摩根精心计算的结果。在蒙牛以预期价格上市后这笔钱将会为摩根带来更大的收入。这笔钱再为转换钱拥有可赎回。在后来的“对赌协议”中摩根也为这笔钱上了一个保险,即如果蒙牛管理者没达到设定的目标将支付给摩根7830万股股票,这正好相当于二次投资的数额3523.3827万美元的数额。

最后再看蒙牛的收益与风险的匹配程度。或许也有人说蒙牛也是赢家,蒙牛的老股东们持有的股票,拥有8倍的升值空间,蒙牛成功上市是蒙牛市值上升为30亿。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与摩根直接拿到5倍净现金收益25亿港元相比他们的收益无论在规模上没法比,同时蒙牛的老股东再次之前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很大,而且他们并不能想摩根那样全身而退。

七.我国PE无缘蒙牛及本案例对我国PE发展的启示

1.国内的投资者为何没有吃到蒙牛这块“肥肉”。在跟海外投资者竞争时,本土投资者有哪些劣势。

我国投资者当时之所以没有进入蒙牛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

一是,我国PE 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市场化的PE 发展才是近年的事,作为长期投资模式,PE尚缺乏有力的投资历史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过程,短期行为较为明显。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也与经济、金融的发展阶段有关,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国有机构,这些机构对程序的要求高于对盈利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如何取得这些国有机构的认可,将其吸收为PE 的投资者,成为当前PE 迅速壮大的关键之一。

三是,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初期,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的,尤其是创业投资,各级政府的科委和财政部门 是创业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出资者,主要是以服务于政府的高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和运作的目标,而后出现了由政府牵头,社会各方参与的混合型创业投资运作机制,近期才开始出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公司。

四是,我国PE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虽然《公司法》、《企业法》、《信托法》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是国家尚未有针对私募股权的法律法规,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 市场,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 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 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PE 市场。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已成为PE 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2.在跟海外投资者竞争时,本土投资者有哪些劣势。

在资金规模及来源上,外资PE的表现都比本土PE更活跃,其管理的资金规模大,投资规模也大。外资PE的 投资人主要是海外的养老金、大学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它们是专门投资PE领域的FOF,一般情况下,这种FOF的投资量占PE资金来源的50%以上。而本土PE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政府和个人,以2007年为例,本土PE资金中来自企业的占53.5%,政府占24%,个人占10.5%。资金来源的差异,尤其是长短期资金性质的不同,深刻影响了内外资机构的投资策略。

在创新能力上,外资PE在创新方面更注重盈利模式创新,内资更看重技术创新尤其是传统行业中的技术升级、创新项目。PE在投资时最关注项目企业的管理团队、市场需求和创新三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所以,百度、小肥羊、九城、橡果国际等消费连锁、网络游戏、媒体行业中具有创新盈利模式的企业往往受到外资PE的青睐,而潍柴动力、同洲电子、大族激光等传统行业项目则为本土PE所关注。

在投资后的增值服务方面,外资与本土PE也因背景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外资PE更侧重于对项目。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行业整合和激励机制的改进,本土PE则侧重在公司治理结构、后续融资和IPO服务上发挥作用。

在退出方式上,外资与本土PE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已上市的案例看,外资PE由于对境外资本市场更加熟悉,其退出以项目企业境外上市为主,特别是2006年以前,中国境内实现成功退出的PE案例几乎都是外资PE在美国等境外市场创造的,而本土PE只有在不断完善的境内资本市场上寻求机会。

在PE本身的管理模式看,外资与本土PE之间的差异化其实更为明显。受国内法律环境的限制,超过80%的本土PE都采取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而外资的主流PE几乎清一色以有限合伙制进行融资、投资、管理和决策。这也使得外资PE更注重GP的专业能力,而本土公司制的PE中,投资人的影响力更大。

3.本案例对发展我国的私募基金投资行业的启示

国内投资者自身:国内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管理人在狂热转向PE市场时,应该冷静的思考中国的法律环境、资本市场发展并正确的选择投资领域与投资对象。本土机构应该在管理经验和专业性上狠下功夫,想赚钱但是自身实力不够只会导致失败,中国PE投资失败的案例也举不胜举。投资者应注重提高投资后增值服务。

我国政府:我国资本市场应该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本土PE放心地投入到创新型企业和早期项目。为本土PE提供多种可行的退出路径。同时,国内应该逐步放开对PE的种种限制,引导资金进入PE市场。

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其他案例

一.IPO退出

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共有92起创投支持的IPO退出,其中本土创投为51起,占IPO退出的55.4%。一些本土创投还进入了集中收获季节,如深圳创新投通过三诺电子、N怡亚通、N远望谷、N西材、科陆电子等众多案例的上市获得了高额回报。

案例一:李宁有限公司

李宁公司的上市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8-2001:整合

李宁公司的上市谋划肇始于1997年,当时李宁在全国各地开办有十几家企业,彼此间互相参股,结构混乱。在资本运作专家的设计下,李宁将北京、广东、烟台三家公司合并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全国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继整合到这个核心企业中,初步实现集团结构的明晰。

1997年8月,上海李宁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人民币。成立当时,公司主要由李宁家族所成立的两家公司--上海宁晟和上海力发所控制。

第二阶段(2001年-2002年12月):改组 2001年,上海李宁原计划由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中国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五名以上发起股东,因此上海李宁部分实际控制人相互转让股权,将上海李宁股东数目增加到6名。但由于获得私人资本的投资并预期到境外上市,上海李宁最终未能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而采取以下步骤改组为全外资企业:

1.2002年10月,为筹备私人股本投资及将上海李宁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李宁家族、李宁合伙人及主要高管、两家战略股东在海外注册成立RealSports公司。

2.2002年10月29日,RealSports与上海李宁股东达成协议,同意向上海李宁当时之股东收购上海李宁发行的全部股本,代价为600万美元。

3.2002年12月11日,上海李宁由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8,000,000美元,总投资额20,000,000美元。

第三阶段(2003.1-2004.6):创投正式加入 2003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国鼎晖向李宁公司投资1850万美元,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该部分股权价值达2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李宁公司于2003年1月,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全资拥有的Tetrad Venture Pte Ltd.和CDH China Fund。两家公司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分别以15,000,000美元及3,500,000美元认购RealSports的新股份,分别持有公司 19.9%和4.6%的股权。

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各方同意Tetrad Venture Pte Ltd.和CDH China Fund拥有包括提名董事加入董事会的权利。Tetrad和CDH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拥有的优先权于公司上市时终止。

由于创投资本加入后,RealSports公司财务表现优异,使公司以发售价计算的价值有所上升。虽然两家创投公司是于2003年初正式加入的,但与李宁公司的磋商与合作早已展开,可以认为,李宁公司在海外注册公司以及收购改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均是在为创投资本的加入创造条件,并且由于创投资本的一再坚持,李宁公司放弃了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计划,选择了改组为全外资企业在境外上市的路径。

第四阶段:上市

2004年6月,李宁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李宁股票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在香港公开发售的认购数量为暂定发售股份总数的132.2倍;国际配售也出现了约11倍的超额认购。首日上市开盘价报2.325港元,较其2.15港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上涨8%。

李宁公司上市之后,两公司迅速减持股份至15.19%和3.5%。由于这两家公司并没有禁售期,可以在李宁有限公司上市后,随时转让股份。因此,创投在李宁海外上市后实现“全身而退”,几乎是势成必然。

案例二:盛大公司

2004年5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交易。虽然盛大将发行价调低了15%,从原先的13美元调到了 11美元,但公开招募资金额仍达1.524亿美元,当天收报于11.97美元。2004年8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首次公布财报之后,股价一路攀升至21.22美元,此时盛大市值已达14.8亿美元,成为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网络股。与此同时,盛大也超越了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 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掌握的股票市值达到了约11.1亿美元,以9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超过了丁磊,成为新的中国首富。而 10月27日,盛大在NASDAQ的最新股价,达到了31.15美元。

盛大网络的成功上市以及其股价的卓越表现,为其主要创投机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带来不菲的收益。成立于2001年2月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以下简称“软银亚洲”),是日本软银公司与美国思科战略合作的结果,10.5亿美元资金来自思科,第一期资金为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亚太区的宽带、无线通讯、有线电视网等。2003年3月,“软银亚洲”向国内拥有注册用户数最多的互动游戏公司盛大网络投资4000万美元,这是软银亚洲在上海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软银认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根据预期,此项投资7年后的回报将达10倍。与大部分在线游戏界人士看法不同,软银公司更看中盛大的运营能力而非游戏产品本身。软银亚洲一共投入4000万美元,18个月后成功退出,获得14倍的投资收益。在上市之初,软银就减持了5.6%的盛大股份,套现17,250,000美元,其仍持有盛大19.3%的股份,按2004年10月的盛大市价计算,其市值在8亿美元以上,是其初始投资的20多倍。

案例三: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两次向蒙牛注资。首轮增资,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注入了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二次增资注入3523万美元。此举等于三家投资机构承认公司的价值为14亿元人民币,两次市赢率分别为10和7.3倍。对蒙牛来说,出价公道。鼎晖在蒙牛乳业上的总投入约为1685万美元。2004年12月20日及2005年6月14 日,鼎晖两次分别以6.06港元、4.95港元的价格向其他投资人配售了35624785股、41072445股蒙牛乳业股份,共套现4.19亿港元。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蒙牛而言,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第一次注资后,蒙牛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票在第一年只享有战略投资人所持股票1/10的收益权,而三家投资机构享有蒙牛90.6%的收益权,只有完成约定的 “表现目标”这些股票才能与投资人的股票实现同股同权。二次增资中,三位“天使”的要求却是更加贪婪了。三家投资机构提出了发行可换股债券,其认购的可换股债券除了具有期满前可赎回,可转为普通股的可转债属性,它还可以和普通股一样享受股息。可换股文件锁定了三家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保证了一旦蒙牛业绩出现下滑时的投资风险。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此般设计正说明了三家老牌投资者把玩风险的高超技艺。

摩根、英联、鼎辉约4.77亿港币的投入在本次IPO已经套现3.925亿港元。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十二个月(2005 年6月)后将使他们持股比例达到 31.2%,价值约为19亿港元。与“三大国际投资机构”的丰厚收益相比,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只得到价值不到两亿的股票,持股比例仅为4.6%,2005 年可转债行使后还将进一步下降到3.3%,且五年内不能变现。牛根生还被要求做出五年内不加盟竞争对手的承诺。更严重的是如果蒙牛不能续写业绩增长的神话,摩根最终对牛根生团队失去耐心,完全有能力像新浪罢免王志东那样对待牛根生。

2004年12月20日,蒙牛乳业(2319)公布,三家外资股东 MS Dairy、CDH及 Actis,合共减持168,238,371股股份,售价为每股6.06港元,减持量占公司总股本约12.3%。三家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应由31.2% 降低为18.9%,且不排除其再次减持的可能。这次减持三家外资机构共套现10亿多港币。

案例四:泛华保险

泛华保险内地总部设在广州,在北京、深圳等地设有经纪、代理和公估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为2267万美元。上市之前,泛华表现低调,默默无闻。该公司在中国最先引入后援平台+个人创业模式开展保险中介服务,销售网络涵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以四川为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国内首家保险中介。其主要股东有国泰财富集团及鼎晖投资。

2005年底,鼎晖投资泛华,共投入1.5亿元,持有泛华24.99%股权。泛华保险集团作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50家中国公司,股票上市前,曾两次提价,最终确定其首次公开发行的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16美元,最终开盘价25美元。2007年11月在泛华保险集团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后,泛华(股票代码CISG)当天以25美元开盘后一路走高,盘中更曾一度触及28.74美元的高点,最后收于25.29美元,涨幅高达58.06%,荣获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在纳市首日表现榜单的“探花”,首日融资达1.88亿美元。按照泛华昨日 1.88亿美元的融资额,鼎晖如将其持有的24.99%的股份抛售,将获利约4700万美元,即3.5亿元人民币(按11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7.4552计算),相较当初 1.5亿人民币的投资总额可纯获利1.33倍。如按照当日开盘价25美元计算,鼎辉投资获利将异常丰厚。

美国报纸评价道:泛华此次纳市可谓恰逢其时,早先一个月在纽交所上市的深蓝卫星电视就在定价每股16美元之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迅速飙升至每股35美元;无独有偶,2个月前登陆纽交所的易居房地产经纪公司昨日的股价也高于同行业股价的1.57倍。

案例五:航美传媒

2005年8月,郭曼整合了国内3家航空电视媒体公司,并成立了航美传媒。同年11月,获得鼎晖基金的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这是继分众传媒后,国内第二家获国际风险基金投资的传媒公司。上市前两度提高发行价,2007年11月8日凌晨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AM-CN”,开盘价 19.5美元,收盘价20.9美元,较发行价上涨近40%。此次IPO融资总额高达2.25亿美元,其中企业融资1.8亿美元,第二大股东“鼎晖投资”减持股份套现4875万美元。这超过2005年7月分众登陆纳斯达克时所获得的1.72亿美元融资额,成为迄今中国户外传媒股最大的IPO融资。航美传媒 CEO郭曼持有公司42%的股份,按照15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身家超过4亿美元,而收盘后其账面身家上升到5.6亿美元。除此之外,包括另一位创始人徐青在内的其他管理层,上市之后仍持有公司9%左右的股份,在此次IPO的过程中同样成为千万富翁。这距离航美传媒的成立刚刚两年时间。

案例六:百丽国际

百丽国际股份于2007年5月9日至14日公开认购,每股招股价为5.35-6.2港元,共发售13.96亿股,其中10%在香港公开发售,集资额为74.69亿至86.55亿港元。若以中间价计算,集资净额约为64.97亿港元。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瑞信。2007年5月23日,百丽国际作为首家上市的制鞋企业,成功登陆香港股市,开报8.4元,其后低见8.02元,半日报8.2元,较招股价6.2元高32.26%,成交5.48亿股,涉及金额 45.46亿元。并以高达670亿港元的总市值,一举成为当时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内地零售类上市公司。

案例七:潍柴动力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12月投资潍柴动力,投资额是2500万,重组潍柴并担任其上市顾问,2004年3月,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前,投资额通过分红的形式已经全分回来,等于没有成本,同时还有18亿的市值。潍柴动力(2338.HK)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湘火炬(000549),并完成湘火炬股权分置改革工作,(换股比例3.53:1,折合每1股湘火炬A股换为0.283286119股潍柴动力A股),从而实现了回归A股市场上市的目的。潍柴动力将换股发行1.9亿股,每股价格为20.47元,发行后总股本将达到5.2亿股,2007年4月30日于深交所上市交易,开盘涨2.4倍至70元/股(人民币,下同),收市比发行价升217.2%至64.93元/股。

案例八:完美时空

2006年9月软银赛富800万美元入股完美时空,2007年7月26日,完美时空(NASDAQ:PWRD)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 16.00美元,融资额1.89亿美元。首日开盘价17.50美元,当日收盘20.4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7.5%。上市首日,参投完美时空的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其账面回报倍数即在30倍以上。案例九:网龙

2003年IDG投资网龙10%股权,投资额200万美元,2007年11月2日,网龙(HK:8288)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3.18港元,融资16.37亿港元(约2.10亿美元)。首日开盘价19.00港元,收盘报16.48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5.0%。IDG创投基金获得了丰厚回报。二.另一种退出方式

案例一:张江微创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最初由5家中外股东联合组建,引入了风险投资基金,注册资本为368.5万美元。经历了4年的发展,公司将 17.15%股权通过上海产权市场挂牌转让,吸引了大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加盟。这一股权的转让,不仅使公司得到了未来发展需要的资金,还借助大冢投资的影响力,公司的市场份额得到大幅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风险创投资本在投入微创4年后,以每股溢价5倍成功退出。

案例二:中邮酒店

中国邮政集团去年通过上海产权市场成功转让了首批13家邮政酒店,香港卓越金融旗下的“你的客栈酒店有限公司”斥资近2亿元,将其中11家酒店收入囊中。这一交易,让中国邮政实现了主辅分离。另一方面,作为产业投资机构,香港卓越金融介入后,对这些邮政酒店进行包装,打造成连锁酒店,重新推向市场。

案例三:置信电气

篇3:对蒙牛乳业的运作战略分析

蒙牛乳业认为, 世界上没有奇迹, 只有专注与聚焦的力量。专注乳业同步发展, 整合资源滚动做强, 是蒙牛现阶段实现使命和愿景及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总策略方针。乳业是增长最快、增长期最长的新兴市场, 现阶段企业要“聚精会神搞牛奶, 一心一意做雪糕”, 专一、专注、专心、专业地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蒙牛乳业通过成功实施和执行专业化战略, 使公司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易于阐明的战略目标, 就是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 强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 整合全球有效资源, 用5~10年的时间, 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在这一明确目标的支配下, 公司走上了一条持续的发展道路, 不为其他行业的利益所诱惑, 专心于自己的业务领域。

2 战略环境分析

(1) 政治法律因素。

根据2000年达成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协定,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2010年有6种乳制品实行大幅度的关税减让, 这对我国乳业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乳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 社会因素。

目前,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老百姓收入的逐渐增加, 健康优势也逐渐增强, 而此时我国人均乳类消费量为13公斤,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7%。这说明我国的乳产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同时也说明我国乳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3) 原材料因素。

蒙牛乳业坐落于中国的乳都呼和浩特, 有地理优势, 容易获取新鲜廉价的原材料。

(4)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在今后5~10年, 甚至更长时期, 我国乳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奶牛存栏和原料的产量继续增加, 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 产业化程度和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这些行业发展趋势对蒙牛乳业的运作战略都有重要影响。

3 蒙牛乳业战略构建分析

(1) 外部环境分析。

除了在本文第二点中已对战略环境作了简要分析外, 乳品行业的市场环境对蒙牛战略的制定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此作简要的分析。在乳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 整个行业面临着原料上涨等压力,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蒙牛乳业提出推出高端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的战略。这是以产品差异化避开低水平价格战的重要途径。

(2) 战略的宗旨。

蒙牛乳业根据自身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 制定了不同的运作战略。例如, 在创业初期, 以牛根生为核心的创业团队的吸附力, 聚集了可观的资源要素, 使蒙牛获得了行业经验、供应链关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融资能力和渠道通路等优势。

(3) 战略的运作目标。

在品质定位方面, 蒙牛考虑的是产品营养要丰富、黏稠度要高、味道要浓香、卫生和保质期要长。做到这些, 就会使蒙牛乳品具有高品质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2004—2005年, 国内乳业经历了从降价到涨价的复杂价格战, 能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蒙牛的战略恰恰不是价格战。蒙牛液态奶负责人表示,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 强势品牌乳企业的产品价格已经相差无几, 只有技术含量更高才是胜出的关键, 蒙牛走的是一条国际化和引导奶业技术升级的路子。

(4) 运作策略。

①在质量控制上, 蒙牛率先引进高品质牛、生产高品质奶, 建成了蒙牛澳亚示范牧场, 质量管理的全员思想在蒙牛乳业得到升华。“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只有好的过程, 才会有好的结果。蒙牛乳业为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还购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酸包仪、FT120及检测大肠菌、细菌、抗生素等设备, 逐步建立了“ACCP, QA, QC等质量控制程序。蒙牛乳业已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英国本土NQA质量审核。在蒙牛还可以看到中国乳业中尚不多见的景象——收奶车淋浴桑拿。蒙牛的收奶车每次运完奶后必须进行酸洗、盐洗, 将残留物质清除干净, 以避免二次污染, 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蒙牛为此每年投入150万元。蒙牛从国外学到这种先进的管理手段, 这正在成为国内乳品业的时尚。像这样的细节在蒙牛还有很多。蒙牛的包材全部放在车间外面, 一方面杜绝包材尘土进入生产车间, 另一方面防止包材变形和老化。这些细致的考虑使蒙牛的口味和质量略胜一筹。②在生产能力上, 以蒙牛液体奶为例, 由于基本相同的生产设备, 相同的生产工艺, 所以在不同事业部都采用了相同的组织结构、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生产运作模式, 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降低了经营成本。由于企业的专业化经营, 飞速的发展使企业规模快速扩张, 实力不断增强, 提高了企业在采购、营销等环节的议价能力, 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③在工艺过程中, 蒙牛乳业自己的机构图中, 有一处是用红色重点标出——品控中心, 品控中心下设冰激凌质检室、液体奶质检室、化验室三个部门, 为全面控制产品质量, 凡是涉及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即全面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三全”原则, 并将其贯穿和体现在每个工序、每个工人的身上。④在库存管理上, 蒙牛公司的产品库存也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每件货品进库, 工人只需通过程序指令把它放在不同的地点。库房最高有14层货架, 8000个货位, 7000平方米, 储存容量1亿个货品, 长度110多米, 不需要人工,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先进来的产品一定先出库, 减少了货品的出错率, 这在中国尚处第一位。⑤在设备技术上, 蒙牛拥有全球安装生产线数量最多、日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 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个利乐全球样板工厂。同时, 在2004年12月, 蒙牛又与澳大利亚公司以及以印度尼西亚为基地的集团强强联手, 在呼和浩特开启了国际标准的内蒙古蒙牛澳亚示范牧场。2005年年初, 蒙牛与丹麦科汉森签订战略合作协定, 建立益生菌实验室, 着手研制适合中国人的LABS 益生菌群。

4 蒙牛集中运作的分析

蒙牛的集中运作在规模经济上体现在蒙牛的三大主业, 液体奶、冰激凌和奶品事业本部, 在发展过程中, 相继在包头、巴盟、通辽、乌兰浩特、辽宁沈阳、天津、北京、河南焦作、山东泰安、浙江金华、湖北当阳、四川成都等全国二十多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生产事业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带来的竞争优势。

5 结论

相对其他竞争者而言, 蒙牛的成功以行业知识和经验为依托, 以市场增长态势延续为条件, 以营销和生产创新为动力, 以机会把握和声势营造为催化, 以注重总结、学习和团队和谐为根本保证。但在这些要素背后却蕴涵着一组战略逻辑, 企业完全可以凭借高超的战略设计能力脱颖而出。当然, 单一的优秀战略并不罕见, 罕见的是实现多个此类战略的连续性、转换性和一致性。

篇4:蒙牛PE案例分析报告

摘 要 在蒙牛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亮点便是引入国际PE投资。为什么蒙牛选择外资PE投资以及蒙牛是否被贱卖,为什么蒙牛选择在香港上市以及中国难有这样的PE投资?笔者就这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并展望了PE投资在中国的未来。

关键词 蒙牛 PE投资 思考

一、蒙牛融资例案例的简单回顾

对蒙牛融资过程仅做出简单的回顾。以时间为轴,可以对整个融资过程整理如下:

(一)1999年到2002年,创立初期的融资

1999年1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几个原“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元;几个月后进行股份改造,注册资本猛增至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由10个自然人共同发起;筹集资金1000多万股。此时发起人持股73.5%,其他股东持股26.5%。

(二)2002年到2003年,引入外资PE投资二次投资

2002年底,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分拆出来的鼎晖投资以及英联投资三家投资机构第一次投资注资2600万美元,2003年这3家机构又同时增资3500万美元。

(三)2004年,蒙牛进行股改,并在香港上市

2004年,上市前股改,牛根生直接控制蒙牛乳业6.1%的股权。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

2004年的上市给蒙牛的融资故事几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上市后,蒙牛管理团队最终在上市公司持股54%,国际投资机构持股11%,公众持35%。

(四)上市后到2005年,PE投资者退出

三家私募投资者两轮共出资612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4.77亿元。他们在IPO中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已经套现3.92 亿港元。

2004年12月,摩根士丹利等私募投资者行使第一轮可转换债券转换权,增持股份1.105亿股。增持成功后,三个私募投资者立即以6.06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68亿股,套现10.2亿港元。

2005年6月15日,三家私募投资者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共计换得股份2.58亿股,并将其中的6261万股奖励给管理层的代表——金牛。同时,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几乎全部抛出变现,共抛出3.16亿股(包括奖给金牛的6261万股),价格是每股4.95港元,共变现15.62亿港元。而蒙牛的管理层也获得了3.1亿港元的私人财富。

二、关于蒙牛选择外资PE投资与是否被贱卖的思考

(一)蒙牛选择外资PE方式的原因

我们将蒙牛选择外资PE方式的原因可从蒙牛自身以及外部条件归为以下几点:

A.蒙牛自身

1.成立初期制度

蒙牛初期如果要变成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就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转让,除非有把握一定能在这3年内上市(当时蒙牛实力较弱,不具备此把握)。

保持股权结构相对自由开放的有限公司形式,但同时又不能使主要股东结构发生改变(否则业绩不能连续计算会导致上市无望)是蒙牛唯一的选择。

但这样做,后续融资的话只能不断的增加注册资本。

2.自身扩张业务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2001和2002年蒙牛投资的资金基本靠相对较小规模的扩股增资所得,但这样风险和成本较大 且可持续性不好确定,而且融到的资金有限。但是2001年的蒙牛相对于“伊利”等主要竞争对手还是相差很远:2001年伊利集团的销售收入达27亿元以上 ,而蒙牛集团只有7亿。所以蒙牛只有努力扩大市场才有可能与竞争对手抗衡。

从2002和2003年蒙牛投资情况看,仅凭蒙牛自身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业务扩展使公司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自2002年的人民币2.982亿元增至2003年的 11.915亿元,而在建工程也由200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830万元增加至200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60亿元。

对资金的迫切性需要导致蒙牛必须寻求一定的融资渠道。

B.外部条件

1.不具备上市条件

国内:一是创业板没出,二是假如A股上市,在当时情况下对于蒙牛那样一家没有特殊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从寻找承销的券商到长久的上市前辅导期,恐怕需要等上好几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契机是稍纵即逝的,蒙牛根本等不起。

国际:自身不具备上市香港主板条件,而香港二板流通性差,不利于长远发展。

2.民间融资失败

民间投资困难重重。在蒙牛的几次尝试中,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也准备要投资,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劝住;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主管突然被调走而把此事搁下。

3.银行筹款难

初创企业权益性资本不足,也没有什么资产可以抵押,难以从银行借款。

4.外国PE机构的主动劝说

外国PE机构以敏锐的眼光,看好蒙牛表现出的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专业化从业水准,抓住机会劝说蒙牛管理者;而且外国PE机构有着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经验及雄厚的实力。

综上各方面考虑,蒙牛认为引入PE投资方式可带来以下三方面好处

(1)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可以提供持续扩张的资金及外部约束机制;

(2)重组公司股权结构,可以使公司具有较强的拓展边界;

(3)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建立公司内部激励机制,可以强化内部凝聚力。

综上所述,基于前面的客观和主管原因,蒙牛最终选择了外资PE投资方式。

(二)蒙牛是否被贱卖

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是从纯粹的财务角度考虑,另一个是从战略角度考虑。

A.财务角度

1.市盈率不合理

摩根以较低的市盈率9.5低估蒙牛市值,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蒙牛三分之一的所有权。双方信息不对称。

2.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

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让摩根以1/3的股权获得90.6%的收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场博弈中私募投资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优越地位。蒙牛完成2002年业绩目标指日可待时,私募投资者依然要求让蒙牛以其一半以上的利润作为担保。这也就意味着私募投资者几乎没有承担风险,却可以得到高收益!

私募股权投资者获利率500%,而且全身而退。而蒙牛的管理层则承受着非常大的風险。

B.战略角度

1.双赢结果

资本是逐利的,PE资金获得了高额回报,蒙牛原始股东则获得了5000%的回报率,蒙牛更是从PE投资中获得了必要的初期扩张资金,一举成为中国乳业界的龙头。

2.控制权

蒙牛的控制权在整个PE投资过程中,一直由牛根生等原始股东所把持,不存在卖不卖的问题。对赌协议中的一旦不高速发展则蒙牛则由投资方控制,即如果蒙牛管理者没达到设定的目标将支付给摩根7830万股股票,这正好相当于二次投资的数额3523.3827万美元的数额。可见,PE投资者还是为了规避风险,一旦经营不善就保本撤资,不存在想夺控制权的问题。

3.合作的基础

双方之所以最终合作成功,在于双方均看好蒙牛良好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投资期间,不是交易买卖的关系,而是合作经营的关系。

综上所述,从财务角度看,貌似蒙牛被贱卖了,其实不然。蒙牛即便是在最终获利上,让PE投资者有所蒙骗,以低价投资获得了超额回报,但是公司本身却获得了自己战略上真正想要的东西----持续发展。故,我不认为蒙牛是被贱卖了,蒙牛与PE投资者之间是双赢的合作而非一方获利,另一方损失的交易。

三、关于中国难有如此的PE投资与蒙牛为何在香港上市的思考

(一)为什么中国难有如此的PE投资

我国PE投资者当时之所以没有进入蒙牛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

1.我国PE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投资者信誉度不高。

牛根生说过,摩根是世界知名百年老店,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了我们这点钱骗我们,毁了自己的品牌。而我国投资者与摩根等外国投资者比,由于市场化的PE发展才是近年的事,作为长期投资模式,尚缺乏有力的投资历史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过程,短期行为较为明显。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也与经济、金融的发展阶段有关,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2.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

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国有机构,这些机构对程序的要求高于对盈利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如何取得这些国有机构的认可,将其吸收为PE 的投资者,成为当前PE 迅速壮大的关键之一。

3.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初期,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的。

尤其是创业投资,各级政府的科委和财政部门是创业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出资者,主要是以服务于政府的高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和运作的目标,而后出现了由政府牵头,社会各方参与的混合型创业投资运作机制,近期才开始出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公司。

4.我国PE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公司法》、《企业法》、《信托法》三大法律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方式有了基本法律约束,但是国家尚未有针对私募股权的法律法规,各监管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所管辖的机构进入PE市场,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 这使得理财市场、QDII监管上的不统一现象,延伸到PE市场。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已成为PE 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二)为什么蒙牛在香港上市

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提起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香港上市能够在短期内融得更多的资金,香港是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股票和证券市场规模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在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上市,由于没有货币管制,交投量更大融资能力能强。

当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金融体制的原因。

香港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透明的监管机制。全世界的公司在香港上市,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资产清算,层层监管和严格的法律程序,最终才能成功上市,并且一旦你公司有任何财务问题,或是谎报虚报财务报告,都会立刻遭到停牌和彻查。而大陆很多公司虚报盈利率,导致股价与企业价值不符,这会给蒙牛带来一定的风险。

而且赴港上市,为了更透过香港证监机构的审查,蒙牛能对自身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完善,并能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完善公司结构,合理化公司的管理机制。

当时的主板也蕴藏着太多上市的潜规则。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后台与背景的民营企业,在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中确实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作为的。

综上原因,最终蒙牛选择在香港上市,而没有在大陆A股上市。

四、总结

从蒙牛融资这个案例,主要得出如下启示:

(一)中国自己的PE投资事业大有可为

PE投资作为一种对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扶植性战略性投资,对活跃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培育做强我国的民营企业,有着相当强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上面2011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PE投资在蓬勃发展。而且国内国际政策都对PE投资是利好的,中国的PE投资者应把握住机遇,大力发展。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PE投资者的实力增强,中国的蒙牛之类的企业最终会由中国的PE投资者来扶植,而不是外国。

(二)在选择PE投资时应抱有双赢的理念

在双方自愿参与这个私募股权投融资的游戏之后,你就应该微笑着接受这个游戏规则。最后,私募股权融资的本质是投资家与企业家的合作,崇尚的是双赢的理念,只有真正具备这种理念的企业家才能获得私募股权基金的认可与信任,也可能与私募股权基金一起将企业经营好,发展好,最后一起赚到钱。正如蒙牛公司网站上的一个经營策略所说,“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要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等税收”。这可以体现蒙牛对双赢理念的朴素感悟,也许正式这种根植于内心的―双赢理念,才促成了蒙牛私募股权融资的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许艳芳.私募资本、不完全合约与控制权配置——基于蒙牛乳业的案例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68-73.

[2]蒙牛私募的思考.理财.2008(6):24-25.

[3]黄明.蒙牛何以选择摩根.中国企业家.2005(20):51-53.

篇5:关于蒙牛乳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张莉苹张敏杰

一.蒙牛集团发展背景

1.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产品行业蓬勃发展。三聚氰胺事件前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乳品行业在过去十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均饮奶量十年间增长了几倍,牛奶产量一举超过众多乳业发达国家跃居全球第三。但伴随着乳品消费蛋糕越做越大,一些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跑马圈地、扩张版图,中国乳业也陷入了恶性竞争、奶价甚至比水价还要低的怪圈。

2. 蒙牛集团发展现状

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二.外部环境---机会

1.政治影响

毒奶粉事件后,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最大股东,这成为了蒙牛由民营企业转型为国企子公司的重要转折点。蒙牛集团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实现了股票的结构多元化,而股权结构多元化将会对蒙牛未来发展起到“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中粮的加入正循序渐进地发挥良好协同效应,包括改善蒙牛的原奶质量。

另一方面,欧资证券行分析员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央高度重视牛奶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蒙牛作为内地乳业三巨头中仅剩的民企,由中粮入股搭救或许正是中央的意图,所以政府的支持给蒙牛的重生带来了一片曙光。

2.经济影响

蒙牛乳业集团的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 ――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 80 亿元,职工近3 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 500 万吨。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 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 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 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是乳制品的消费空白区,随着农业生产结果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乳品消费仿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技术影响

纵观蒙牛集团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是催促他们前进的又一法宝。

1999年12月1日蒙牛签约奶站收取第一车奶,标志着蒙牛“公司+奶站+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全面开始。解决了奶制品质量无法控制,奶牛饲养分散的问题。2000年2月21日,蒙牛液态奶生产线正式投产,开发生产出中国第一袋利乐枕牛奶,蒙牛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日。2003年,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层层选拔,并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多次检验,蒙牛牛奶从众多品牌牛奶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开始在国家航天局服役,陪伴“神舟”五号航天员成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创举使蒙牛集团在消费者心中有了更强大的形象。2004年12月2日,蒙牛澳亚国际牧场峻工,中国第一个挤奶机器人落户蒙牛,不仅使牛奶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而且加速了牛奶的生产。2005年,中国第一款高端牛奶——特仑苏在蒙牛问世,2006年10月22日,在第27届IDF(国际乳品联合会)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特仑苏获IDF世界乳业创新大奖。特仑苏以突破性思维引领着一个行业的进化,它不仅赢得了世界舞台的掌声,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4. 社会和文化影响

蒙牛的广告策略给他带来了一大批的潜在的消费者。2008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蒙牛抓住央视战争报道形成的收视高峰,率先进行事件营销,获得了极大成功。此后,他们与央视协商建立了一个应对突

篇6:蒙牛促销实践报告

即使是促销的工作,也没有便捷的方法能找到需要招促销员的工作,为了能更快的达到我的目的,我选择了一家中介公司,交了相应的费用之后,内心还是略有不满的,还没有赚到钱,反而是必须要先从荷包里掏出钱来。不过突然想到一句话:没有付出,哪来收获。这句话想来有点讽刺,不过也让我浅浅一笑,既然是个必须接受的事实,那就先不要在意啦。

在中介的介绍下,我来到了蒙牛公司的专门负责促销的部门,本来以为根本不可能碰到什么麻烦的过程,没想到在面试前的过程就一直需要等待,时间长了以后脑海中浮现的净是在《读者》、《文摘》中介绍过的面试中为故意刁难员工来测试忍耐度的故事,还会顺便四处看看周围有没有纸团垃圾是特别留下来以测试观察力的。好在没有什么垃圾纸屑,得以让我只是保持着笑容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而不是太过冲动的拿起扫把大干起来。不过其实仔细想来,其实那等待的大把时间,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漫长和无聊,反而的,脑海里充斥的各式各样的想法是我内心底最鲜活的心情。这次还只是可有可无、毫无压力的简单面试,难以想象在面对众多的竞争者,在自己的条件并没有那么的出色的时候,等待着面试工作会是何等的焦急。但是我后来想的清清楚楚的,就是不管面对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可以自己的能力不被接受,但是自己不能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

之后的过程就像对简单了一些,姗姗来迟的主管带我去到了另外一些促销人员正在开会的地点,将我今后要参与的主推产品“蒙牛酸酸乳”详细的介绍给了我,我通过了简单的测试,拿了满当当的赠品,开始了我的暑期实践。

刚刚开始工作的我,并没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因为习惯了坐在那里听课、演算题目、甚至上网的我根本无法忍受长时间的站立,而我的任务却是每天站在那里,早晨九点半开始晚上五点下班,暂且不提宣传促销,就那么一直站着就已经是种煎熬了。但是我及时的认识到一动不动的站立会很快的达到我的人体极限,因为那种姿势跟军训时候的站军姿没有太大区别,并且那样无法满足我的初衷,所以我选择了完成我“伟大的使命”,开始念出宣传语。刚开始是小心翼翼的,后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了。也正是由于蒙牛的品牌本来就比较响,所以开始有顾客来到我的面前来咨询活动。在经历了几天的实战演练之后,我也在观察后,变得变通起来,针对那些比较关注促销活动,那些对活动的赠品易感兴趣的中老年妇女、年纪比较轻的学生采取一种方案:对于小孩子,就采取免费品尝的方法,让孩子作为砝码使得家长真心情愿的参与活动购买商品;至于其他相对比较冷静的人们就只能尽可能的使足劲头的努力宣传了……总而言之是,分门别类的对待,这之后效果开始明显起来。再以后,我也开始和超市中的叔叔阿姨们熟络起来,在自己不忙的时候帮助他们上货,摆放物品。这样努力下来,我觉得我变得活泼主动了许多,这种感觉也自然而然的延续到家里的生活中,原本懒惰的我变得勤奋起来。

上一篇: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蝴蝶的秘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