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书》阅读答案

2024-06-20

《何为书》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何为书》阅读答案

何为书的阅读答案

①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而有人却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丧失了这种能力。后一种人觉得前一种人很奇怪,甚至还有些令人费解;而前一种人却认为自己拥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保有一种充实的幸福。

②现在到处都是书,可是那些书的作者却不尽是前一种人。书是什么?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

③然而许多书并没有感情,或者说没有真切朴实的感情。这样的书也能算得上书吗?如果仅仅是印上满纸的花言巧语、卖弄、粗鄙的发泄,装订得再好,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咀嚼生活,滤过流逝的时光。是的,在极为有限的生命历程之中,假如没有这样的回顾和思念,没有情感之水循环往复的浸洗,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们常常感谢那些真诚待人的文字,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

④关于童年,田野,小院,那一束不能忘记的小花;还有敬仰和欣悦之情,与别人相似的叹息,以及悄藏起来的温暖……这些既是永恒的东西,又是作者自己的东西。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的一切与之交换,从而获得特别的欢乐。

⑤当然,如果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些虚假赝品,我们是不会与之交换的。

⑥由此看来,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只要真就会诚,就会亲近和亲切。苍茫人世,邈邈光阴,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一份感觉——只要是给人这种感觉的,无论多么稚嫩的.文字我们都欣然接受;而另一类文字,无论多么高深我们都将本能地拒斥。

⑦在拜金时代和数字时代,理应有一些别样的心灵和声音,并以此去寻找、召唤更多的心灵和声音。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时代被作价卖掉,或被浅薄生硬的技术主义分割禁锢。我们必须向往“诗意地栖居”。

(摘选自《读者》2019年第5期,有改动)

1.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分)

2.请说出诜文第①节句子中加点词语“这些”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3.请指出选文第⑥节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4.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能够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感受。(4分)

参考答案:

1.(3分)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3个点,每答对1个点得1分。如果答“所以我们常常感谢那些真诚待人的文字,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或者答“由此看来,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得1分。)

2.(2分)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或“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的能力”,如果答“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也可得2分。)

3.(3分)对比论证,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了我们欣然接受真正的文字的态度,或者答: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4.(4分)①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咀口爵生活,过滤流逝的时光。②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的一切与之交换,从而获得特别的欢乐。③只要真就会诚,就会亲近和亲切。(3个点,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每点意思对即可。)

篇2:《何为书》阅读答案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 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参考答案:

1.C【解析】“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修饰语而非中心语,偷换概念。

2.D.“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偷换概念(结果→前提),时间(阶段)错位。

篇3:如何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

一、创建书库, 有书可读

(一) 图书馆藏书丰富, 开放书架让人心动

图书馆藏书丰富, 近年来, 学校加大投入, 图书馆设1个图书文献库, 1个阅览室。图书馆现有藏书5万余册, 生均图书达到30余册。采用单双周学生借阅制, 由班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图书馆借阅。而且单本书的量也充足, 如《爱的教育》《城南旧事》《爱丽丝漫游仙境》等都达到了55本, 可以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阅读。

开放书架让人心动, 为了引导学生多阅读, 进一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学校在教学楼二楼和三楼的休息平台上各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漂亮大书架, 并辅有供学生快乐阅读的座位。为了使课间阅读更加文明, 每天有几个服务志愿者, 负责管理书籍、整理书架, 确保学生形成爱护书本的良好习惯。如今, 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建立班级小书库, 进行快乐阅读

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漂亮的小书架, 以便各班建立班级小书库。学生们把自己的图书纷纷拿到班级“书库”和同学们共享, 又纷纷从小书库中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满满一书库的书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借书阅读, 学生们享受到了更多读书的快乐。

(三) 建立家庭图书角, 和书相伴左右

在校读得再多, 都比不了家里的阅读。不要说放学后和双休日, 单说寒暑假就有充沛的阅读时间, 所以, 建立一个家庭图书角是很明智的选择。我们教师会推荐给家长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以便家长为学生购书。

二、激情引趣, 有书愿读

(一) 精心布置, 书香萦绕

为了让学生亲近阅读, 走进经典, 与好书零距离, 学校在各层教学楼的走廊上悬挂了“经典好书宣传画”, 在教学楼的每块走廊墙壁上张贴《三字经》等, 学校宣传窗也会定期进行宣传。

班级读书环境精心布置, 两边的墙上张贴一些读书名言;教室后面的墙上开辟专栏, 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读后感;黑板报上定期刊登一些名人读书的小故事等, 使师生进入班级就时时处处置身于书香的包围之中。

(二) 晨诵午读, 亲子阅读

优秀青年教师常丽华说:“新教育实验认为, 晨诵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 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在于通过晨诵,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领略母语的优美,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晨诵内容的选择上, 我们主要以实验小学的《八个一百》、李振村主编的《新经典日日颂》和薛瑞萍《日有所诵》为主。学生早上到校后就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晨读。每天午间, 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 组织学生阅读。低段主要选择绘本, 以教师读, 学生听为主, 中段多选择一些童话、寓言、校园系列类的故事, 学生默读的时间逐渐增加, 高年级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名著。

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我们建议家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做好亲子阅读。

三、提升能力, 有书会读

(一) “织围脖”, 促交流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深受网民的喜爱, 我们把它引进到学生的阅读交流当中。学生们看了书以后有什么想说的, 把它写下来, 我们戏称为“围脖”。我们让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便签本, 用来发布微博。鼓励他们每天坚持记录自己的感悟, 自由自在地写,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我们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 随机抽取几名学生, 发布自己的“微博”, 并评选出精彩的微博, 抄到便条上, 再贴到“微博展示台”。写微博, 发布微博, 展示微博, 学生兴趣盎然, 津津乐道;闲暇时光, 总有那么多的人徘徊在“微博展示台”的周围。

(二) 做笔记, 话“采蜜”

所谓“厚积而薄发”, 因此, 做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喜欢把这样的本子叫做“采蜜本”。

我们设计的“采蜜本”内容上分两大块, 一是摘好词好句, 二是写读书感受。如何发挥读书笔记的重要作用呢?我们认为“采蜜”前的指导是基础, “采蜜”以后的反馈、交流是关键。

反馈、交流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 每周一次, 随机抽取到5本学生的读书笔记, 由教师或学生在班中朗读, 从摘抄的词语、好句、感想, 全班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准确到位的评价, 教师会进行适当的表扬, 有些教师采用星级来进行评定。

1. 优秀的读书笔记首先看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 摘抄的好词, 避免常用、普通的词语。

摘抄的好句是否典型, 有特色。比如:句子中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 风趣、幽默的对话描写, 生动、细致的画面描写等等。

2. 其次看重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感受。

通过实践, 我们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记叙和评价阅读的感受。

(1) 从书中事联系到自己所遇到的事, 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 反对些什么, 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 并把它条理化, 系统化, 理论化。

(2)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 走出作品, 展开合理的想象。

(3) 抓住作品中主人公, 就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手法, 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 教方法, 重批注

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摘录, 还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 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以及圈划批注等。采用合适的读书方法, 养成习惯, 形成能力, 使学生最终能达到“自能读书”。

针对如何让学生进行品味性精读, 我们主要采用批注法。开始的时候, 学生针对几个词语进行批注,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对批注进行点评、交流, 等学生掌握了以后, 再指导学生批注句子, 一次以3-5句为宜, 也要进行必要的点评、交流。然后, 逐渐放手,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批注。随着年级的升高, 从一开始选择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 逐渐过渡到读整本书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批注。批注让学生的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浅入深, 张扬个性, 在阅读中感受幸福。

(四) 阅读的开放性指导

关于课外阅读的开放性指导,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实践。其中在一次全市的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中, 我们大胆尝试。我们把人教版四年级的课文《去年的树》作为三年级的课外阅读材料, 在进行阅读指导中, 我们的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把握故事中的人物性格, 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 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口语表达、独立创新的能力, 最终能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篇4:书“法”何为

地点:北京朝阳尹吉男寓所

一、武士传统与书法之“法”

问:尹先生,您好!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您很关注书法,并提出贵族、文官、平民与书画传承的关系,您的相关观点在故宫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书法》杂志等媒体发表后,在书法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您看来,有关书法笔法的问题,是否也符合您所提出的“贵族、文官、平民”的历史发展观?

尹吉男:这就涉及武士传统。在晋唐时期,书法和武士的关系更密切,而不是文人阶层。这个时期的书法不是文人书法,而是武士书法。所以,当时许多书法论著都和带兵打仗联系在一起,比如《笔阵图》之类。卫夫人的父亲卫展当过太尉,是武官。王羲之是右军将军,王的叔父王虞也是大书法家,做过平南将军。郗懵就出自武人世家,他的父亲郗鉴当过太尉,父子两人都是书法家。郗鉴就是王羲之的岳父。虞世南讲笔法的时候说:“管为将帅”、“笔为士卒”,这应该是有过习武经历之人的说法。颜真卿家族也是能带兵打仗的,张旭也会用剑,他当过御林军的军官,金吾长史,否则他就不会从公孙大娘舞剑器那获得灵感。但是,“剑器”究竟是剑还是舞曲,一直有争论。无论是哪一个,都应与剑的意象有关。做过步兵校尉的阮籍就是“少年学击剑”,唐代的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剑的舞动是有实有虚,有快有慢,而笔法同剑法,那一定是在纸面之外还有动作。何况古代有“三端”之说,前两者即是文士的“笔端”和武士的“锋端”。锋端就是剑端。剑法的速度很快,是来不及提按的,像智永的《千字文》,还有陆柬之的《文赋》,这些作品用后世形成的提按笔法都是临不像的。另外,剑法需要靠手的灵活运动来掌握,所以晋唐时期的书法以小字手札为主,有关笔法的理论也只适用于小字,字大了就舞不动了。晋唐人写字速度可能不是很慢,应该是很快,就像舞剑一样,不能慢,剑法应该是讲速度的,剑法好看是速度的原因,有力道,而且不违反人的生理,是可以舞动的,是顺势的,会有一套关于借力的方法。孔琳之的书法我们已见不到了,王僧虔说:“放纵快利”,似乎说的也是剑法。张怀璀在谈到薄绍之的书法时说到:“若干将出匣,光芒射人,魏武临戎,纵横制敌”。干将就是宝剑的名字。南京书法家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中已经讲到这里有一套“法”,这个“法”不是传统上指的结构,只是结构严谨那能叫“法”吗?肯定不是,就是一种笔法。这很重要。

问:以往一说起书法,就是文人的艺术,现在您把书法传统和武官联系起来,是一个创见。

尹吉男:对,晋唐是一个武人的社会,或者说是贵族的社会。北宋以前即便是大文学家也多是武官身份,武官是有地位的。文官真正被尊重是宋以后。从书法的真迹资源来看,我推测像苏轼、黄庭坚见到好东西太晚了,他们的父辈没有很好的收藏,他们应该在少年或者更早的时期没见过好东西,最多也就是印制的《阁帖》,而且《阁帖》还不一定是原版的,很可能是翻刻的翻刻。看不出笔法。但这样一来对他们解放有好处,放开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自己去体会,很像现代派的感觉,对不对?再加上禅宗思想的支持,你怎么写都可以。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变化,一个是个性主义,这种自由的东西,个性化的东西出来了。关键是技术上,肯定有很大的损失,达不到晋唐技术上的高度。晋唐是让人说不出来的,那种典雅是有难度的典雅,不是一个简单的典雅。到后来,也会有人写得很典雅,包括祝允明、王宠等,但他们典雅的难度还是不及晋唐的难度,感觉没劲儿,没有晋唐那么有劲儿。像黄庭坚,他的字虽然看似也很有劲儿,但能感觉出来,黄庭坚的劲儿不是内在生发出来的,而是刻意做出来很有劲儿的样子,他内里还是松的。但你看像智永这样表面松的,内在却极其紧。

问:如果说“法”在宋代以后的失传和看不到好东西有一定的关系,那如何解释米芾?米芾是看过好东西的,毕竟斋号都叫“宝晋斋”。

尹吉男:还是有关系。所以米芾在宋四家里面本事最大,自己家里慢慢会积累起家法,他和皇室的子弟是有交往的。当然了,他天赋很高,他的确比那些人要更早的看到好东西,要不然他怎么能当鉴定家呢?没听说苏东坡能鉴定,他还是见得少。还有蔡襄,从宋绶学习书法,宋绶的外公是五代末北宋初的大诗人杨徽之,杨徽之写不写字我们并不知道,但他极富收藏,是大收藏家,收藏了很多书法。另外,宋的岳父毕士安也是大收藏家。杨徽之、毕士安的收藏品都归了宋绶。蔡襄真正接触到品质好的墨迹本,主要是在宋绶那里看到的,不管怎样,他还是在二十多岁见到好东西了。宋人得到由晋唐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笔法已不太可能。只能从晋唐书法真迹中揣摩,从这一点讲,米、蔡的“法”多于苏、黄。

问:“法”的失传也值得研究,看来“法”是到米芾以后慢慢失传的。

尹吉男:就米芾这套“法”而言,已经未必是晋唐的“法”。但是由于他眼高,能看到一些《阁帖》中看不到的东西。像我们有时候看二玄社印的,就能看出一些东西,等到其他某些出版社的就看不出来了。像智永的千字文,就很典型。米芾可能就对这个有体会,但还是不能真正和晋唐的“法”去抗衡。

问:那赵孟頫呢?在书法史上,赵孟頫毕竟是以复归晋法名称于世的,而且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说。

尹吉男:赵孟頫就是有家法的,他看过好东西是没问题的,他的条件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所以到了后来就很难找到像他这么全面的一个人。董其昌也做不到,顶多写点行草。赵孟頫各种书体都能写得很精到,各种画都能画得很精到。他等于活了好几辈子,每一样成绩都像人家一辈子才能得到的。如果说到人马画家,他是当时最好的,山水也画得很好,是不是?单项抽出来都是很好的。简直不可思议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到董其昌就画点写意的,简化的,模仿董源、倪瓒,能画两笔,不是非常复杂,字也是一样,就是那么一种体,不是特别全面。学书法有一个困境,如果得不到好的阁帖,阁帖如果翻刻得很差,就不如去做碑拓,那就迷恋碑,所以到赵明诚的时代金石学一定会兴起。宋代的文官为什么好古,其实是资源的问题。学阁帖的话,学着学着就学死了,就需要别的一些复杂的资源。只能通过金石获得更多的资源。到了晚明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因为宫廷里的大部分真迹都流到宫外了,才会有一个民间收藏机会,但是在明初的时候,高品质的收藏品在民间很少有那么大的量,明代中晚期,特别是苏州人,收了一大批国宝,后来就变成清宫的基本收藏,扬州地区、杭州地区、苏州地区,包括松江的旧藏。这些东西出来以后,对书画的学习也就是复古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他们又重新见到了真迹。所以到了明代中晚期,绘画特别接近宋元,书法趋向多元。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的书画收藏达到一个高峰,大批东西入了清内府,民间东西越来越少。到了乾嘉时期,金石又兴起,都是跟墨迹本在哪里有关系。到1914年,故宫开放,故宫的东西可以被世人看到,这样,复古潮就来了,像金城、京津画派这些人,都是在古物陈列所,包括吴湖帆,张大干,都见过,若没有这个,他们没有机会,也不可能仿那么好。这里有另一个问题,西学进来了,更把这些变为国粹。到了1945年,溥仪宫中的东西在东北散落出来,这批东西在长春、天津、北京、上海、广州,转了一圈,转的过程中就有临摹,有仿,有观赏,像二十世纪的大鉴定家,都见过这些东西,所以,复古风和真迹有关系。看了真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的解释是,乾嘉金石学不是很简单的只是为了书法创新,就是因为像翁方纲这些人,真正能收藏到的那些顶级的墨迹本是有限的,真的好东西都在清宫里,民间已经很少了。这个与阁帖和碑拓的情况不一样,墨迹本都是孤本。这些东西要放在宏观的背景中考虑,以前是单向的解释。说到墨迹,为什么陆柬之后来名声很小,他的作品在清宫里,民间看不到墨迹都不知道他是谁。再看赵孟頫,在看到陆柬之的《文赋》的墨迹本前后,他的书法是有变化的,当然他本身也有家法。

二、笔法与“仿生考古学”

问:您的说法让人很乐观,原因是现在印刷条件这么好,复制技术这么高,在理论上又知道了笔法传承的线索,接下来,我们还有什么技术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尹吉男:我一直想做一个关于仿生考古学的项目。当时是跟孙晓云聊出来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失传了,但通过模拟和实验可以达到。书法的笔法到底是不是这样转?这样做?那就可以培养一些小孩——不是让他们将来当书法家,而是让小孩学会这个方法,让他们拿起笔来就不要想。我们现在拿起笔老过脑子,提一下,按一下,要不过脑子生理反应的时候才是“法”。能不能像做科研一样,带一些小孩,因为小孩的手是干净的,没受过训练的,成人所有的东西都是训练过的。晚清民国那些东西,提按都是训练过的,那就回不去了。所以只能从小孩开始,千千净净地来学。有一派是这样写字,写什么样不管,恢复了一套东西,就相当于用武林的一种秘诀来打一套拳,是不是?我一直想做这个,孙晓云对此也有兴趣。

问:那您会让自己的小孩接受这样的训练吗?

尹吉男:我觉得可以尝试。有一派是这么来写的,但是不是这个结构间架可以自己创新。他的发力点是这样发的,如果很轻松地能写出晋唐的味道来,不说哪个风格,笔法是那个笔法,这就很厉害,等于恢复了一种古法。

问:在实践中可以感受到,临像宋元以后的书家很容易,但智永的《千字文》、陆柬之的《文赋》等却很难临。反而像临赵孟頫,我们都能临得很像的。宋以后的东西相对而言技法上和今天更接近。除了法度之变,是不是也与晋唐时期书写工具和宋元以后不一样有关?毕竟用的毛笔都不一样,写字的方式也不同。像晋唐时期就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桌子。

尹吉男: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求证过,听人说起倒有一次。是阿城讲晋人写字的问题,他说晋人是在一个板子上写,两个手互动。这个也可以做仿生试验,两个手一起动。但我怀疑不一定是他的观点,因为他和孙晓云关系很好。

问:孙晓云的《书法有法》可以与您的观点联系在一起看,让读者明确唐宋之间笔法传承的确存在着某种断裂。

尹吉男:这本书很有启示意义,激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她要想写整个书法史会遇到挑战,但写晋唐古法是可以的。因为各时代有各时代的方法。说到剑法,问题在哪里呢?剑法不是站在那舞剑,是动态的,步伐不是走路,步伐有快有慢,剑也有快有慢,就是所谓的“敏疾”与“淹迟”。运动当中舞剑,就是这样的状态。设想一下,一个人也是出于运动当中写字,会是什么样呢?这就需要一些佐证。

问:好像是需要材料支撑。比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和张旭草书是适合的,但和智永《真书千字文》那种楷书的流动性还不太一样。毕竟剑法更像草书。

尹吉男:我在网上看了很多人写书法的视频,比如启功,启功写字是匀速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王镛,一个是孙晓云,他们写字是变速的,时快时慢。我认为这就很像剑法了,剑法一定不是匀速的,要匀速地舞剑一定不是剑法。从表面上看,你会觉得这俩人写字写得很帅,写得非常好看,是动作好看,漂亮。我看过好几个王镛的视频,他用小笔写大字,搓到根儿上,他舞动笔的纯熟让人羡慕。感觉是他的手指头在动,不是他的笔,真的像舞剑的感觉。笔就是他身体的一个延长。曹星原曾在讨论会上讲过,她和朱乃正先生看过王镛写字,说很有节奏感,但她不是从书法角度来讲的。网上能看到孙晓云早年临董其昌的视频,是临《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即使临帖你也能看到她的笔是有节律的,是有变化的,快慢相间。当你看的时候没感觉有快慢,但写的时候有变化。

问:按照您的看法,对于具备了一定书写经验的书法家,现在再开始学习这套晋唐之法,是否为时已晚?

尹吉男:我认为不需要学。从现代风来讲,你写出个性就行了。书法一个讲求笔法,另一个还讲求气息,你只要把气息做好就行。气息很难,像很多老和尚写字,也没有法,写得也很有味道。气息做对了,通过学养,通过特殊理解、想象力这些把气息做好,就可以了,至于“法”,则没必要回头补。

问:孙晓云还有个佐证,以前的笔杆特别细,细了放在手中就好捻动。

尹吉男:这是写小字,大字就转不起来了。

问:晋唐之前,写大字和写小字的书法家似乎是泾渭分明的,像三国时期的韦诞,写榜书的,拿着摇篮吊在城门上写大字。王羲之就没见过写那么大的字。但到了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像米芾就又能写大字,又能写小字。

尹吉男:如果通通都是提按当然可大可小,但如果转笔则只能写小字。可以结合古代书论和墨迹本的东西来对照。我也在尝试,但转笔我也写不了,我只是想验证。按孙晓云的说法古代的笔,笔锋后面部分吃进笔杆很深,到三分之二,可以吸墨,就不用拼命蘸墨了。现在的笔制作都只吃一点,有个办法可以用绳子把笔系上一半,相当于古代笔杆里面的部分。另外她讲这个笔不用全泡开,泡一半。另外就是不洗笔,用完之后用笔帽套上,也起到作用,她讲的是吃墨多。不是说饱满吗?饱满和吃墨多少有关。到了碑学兴起,用长锋羊毫,都是要饱蘸墨。篆字、隶书更是如此,要不然没法写。

三、晋唐笔法与当代实践

问:您刚才谈的这些关于书法的笔法,和绘画特别是美术史的发展有联系吗?

尹吉男:我刚才谈的,本来的框架是为新编教材《中国美术史》写的,原来是想写一个相当于导论的文章,涉及到三个分期,“三段论”,即贵族、文官、平民。书法是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画当然更没有问题,它的线索非常清晰。我是想写颜真卿的个案,从颜真卿到张旭、张彦远、陆柬之、虞世南、智永、二王的系统,晋唐这一套贵族的传承,值得研究的一套东西。贵族时代就是武人时代,到了文官时代就进入中小地主的时代,不是大贵族的时代了,当时社会进步了,书法普及最大的手段就是《阁帖》,其实就是一种印刷术的结果。手抄本是贵族垄断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贵族最强势的时候,他们并不喜欢印刷术,因为这样一来就解构了他们的文化权力,谁都能看到了,武人的时代就构成贵族。从北宋的宋太宗,第二代皇帝,标志一个真正意义的科举制度开始了。有一次在研讨会上,有位历史学家也在,我说你们历史学界把隋唐的科举说成“制度”,什么是科举制度,什么是科举方式,会不会把两个概念搞混淆了。我记得有学者已经研究过,唐代通过科举当官的只占十分之一。就是说科举并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在我看来,隋唐两代的科举是科举方式,而不是制度,宋代的科举才是制度。从宋太宗开始,每三年考一次。以前考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因而那时的科举不是制度,只是一种选拔方式,用科举的方式来取士。还有,以前对参加考试的人是有门槛的,到了宋太宗以后则是谁都可以考。隋唐那个时候普通小地主没条件学习,他拿不到手抄本怎么学?教材还没有规模化。这是一个障碍。像颜真卿,就是贵族,只不过有一个途径让他们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当官。另外还有举荐的方式来当官,两套方式都有效。但到宋代,举荐已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科举。中小地主都拿到一些刊刻的书,私人教育更普及。像刚才说的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一大堆小地主进入高层,进入一个文人的时代,到1905年结束科举。所以为什么在宋元这个时候出现文人画?以前是不能解释的。

问:书法的授受历来是书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兴奋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邱振中先生关于笔法的传承就有深入的解释,他也提出唐楷兴起以后提按开始占据主流,而此前以绞转为主。但他的解释不是手指运动,而是手腕运动。

尹吉男:主要是指和腕的协调关系。手腕动是对大字来说是可行的,小字则需要转笔,要是转笔的话,指的运动变得重要。像颜真卿字也不大,去碑林看一下就知道了,通过转笔,通过变速,模拟地解决力道的发力点,就能够解决的。尽管我们不是武人,但也可以从小练练,也可以通过书法以外的东西来练习,增加一下手劲儿。我估计他们小时候都是习武的,当武官是要上阵送命的。你要解决提按,也有一个发力方法,不用转笔的方式,节奏本身是会发力的,只要是匀速就不会发力。像启功先生写字,是匀速的,很难发力,他没有智永的力道。启功笔划很干净,但是没有力道。包括沈尹默,没有劲儿。但也不是说有力道就好,我是讲合于法度的力道。

问:网上能看到孙晓云写字的视频,她自己写字似乎并不转笔。

尹吉男:她早期不转,是因为她不懂,但节奏是对的。后来她舅舅示范,她豁然开朗,至于他舅舅从哪学的我就不知道了,他的家法就搞不清楚了。我在想,假如一个人在跑,不断地上下运动,一定会减低他往前跑的速度。但如果他是平衡地往前跑,就是最快的。粗细笔画不是通过提按产生的,是通过快慢产生的,如果快速就变细笔画了,是在一个平行线上通过速度调整粗细。这样,劲力就没有被阻截,如果上下转动一定会被阻截,压的话速度就减慢了。晋唐的写经一定要写得快,要抄很多份,不可能慢。我看后来好多书法家都是写得很慢的,我想晋唐不会这样,因为所有的书都是要抄的,那时候没有印刷术,一定要讲效率。但是还要讲美感,怎么办呢?可以通过笔的变化产生美感。通过速度把力道表现出来,草书更是如此,包括怀素,写的速度应该是相当快的。

问:谢谢您的谈话!您提出的“仿生考古学”来推动书法的笔法复兴,也是未来可以尝试的课题,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篇5:《何为书》阅读答案

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在回答“何为至善”这个问题时,在某种程度上把义利对立起来主张“仁者安仁”“何必曰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墨子回答这个问题时主张既“贵义”又“尚利”,提出了义利合一的观点:既肯定“利人”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义”看成是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

墨子提出“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他认为:“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墨子·天志下》)故“义”是“正”。在《墨子·天志下》中墨子又说:“义,利也”。(《墨子·经说上》)即“义”是“利”,主张“义”以“利”为内容。在墨子看来,“利”是判断衡量事物是否合乎“义”的价值判断尺度,“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墨子·贵义》)。他明确提出“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墨子·辞过》)。《经上》篇中写道:“功,利民也”,就是说只有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才有“功”可言。他还说:“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人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人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

《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刈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墨子的科技思想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道”和“技”就构成了墨家科技思想的主要元素,以“道”保障“技”的发展方向,以“技”促进“道”的深入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制约。

针对墨家学派这一特点,朱亚宗先生认为:“墨家集团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社会早期难以具备的两个结合,一是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二是辩术与技术的结合。这大致可以看作是墨家学派的特点。”所谓“学者与工匠的`结合,其奥秘在于将学者在空闲的读书与思索中发展起来的想象力与理解力用于提炼工匠积累的技术经验,由此而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在这种结合中,学者的有闲与工匠的实践都是缺一不可的条件”。而“这两方面的条件恰好在墨家学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墨家集团是实现学者与工匠相结合的理想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在“至善”的层面上,孔子是将“义”和“利”做了某种程度的对立,而墨子则既“贵义”又“尚利”,提出了“义”“利”合一的观点。

B.墨子认为“义”是“正”,“义则治,无义则乱”。又认为“义”既是“利”,“利”是判断衡量事务是否合乎“义”的价值判断尺度。

C.墨子所谓的“功”不在利己而在“利人”,他在《经上》篇中写道:“功,利民也。”这就是说只有 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才有“功”可言。

D.朱亚宗先生认为墨家集团成功地具备了两个结合:一是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二是辩术与技术的结合。这两个结合形成了墨家学派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墨子肯定“义”为至善的标准,因此在维护道德原则的尊严上,与孔子“仁者安仁”中有相近的意思和相同的作用。

B.“利”作为判断衡量事物是否合乎“义”的价值判断尺度,因此在他看来和氏之璧.随候之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

C.墨子科技思想里面包含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民”思想,二是“道”“技”关系。

D.学者与工匠的结合,就是学者利用读书与思索发展起来的想象力理解力与工匠的技术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出了义利合一的观点,因此在墨子的观念中“义”既是“利”,“利”既是“义”,这两个概念是没有区别的。

B.公输子做的木鹊能飞三天而不掉下来,这在当时是是了不起的事情,而墨子却认为“拙”,在墨子看来是“不利人”的东西都不值得肯定。

C.以“道”保障“技”的方向,以“技”促进“道”的发展,这对于今天我们思考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D.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庄子的“运斤成风”“庖丁解牛”都涉及道与技的关系,但真正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却是墨家。

试题答案:

1.B

2.A

篇6:梁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查。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①叫,玄由是著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②。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部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颜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选自《梁书》)

注释:①征:指押解犯人进京。②城旦:刑法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敕督邮尹益逼致之??????????????? 致:使……来

B.趣嫁其母??????????????????????? 趣:通“促”,赶快,急促

C.复以疾罢??????????????????????? 疾:痛恨

D.就玄求货??????????????????????? 货:财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0418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桥玄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 )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③时上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④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⑤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

玄,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B.上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

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

皇帝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壮玄意,署而遣之。

(2)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

(3)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

阅读答案:

1.D(疾:疾病)

2.D(A前“以”介词,因;后“以”介词,凭借。B前“为”介词,表被动;后“为”介词,替。C项前“乃”副词“才”,后“乃”副词,“竟然”,D都是转折连词,“但是,却”)

3.A(②说明桥玄不事权贵,⑤是阳球等人傲的事)

4.C(奏请皇帝免盖升职是在桥玄任尚书令时)

5.(1)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担任此职并派他到陈国去。

(2)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给皇帝上奏章,引国家 出现的许多灾祸弹劾自己。

(3)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同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

附:参考译文: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到了梁国,桥玄谒见周景,伏地陈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做总领陈目从事的官,彻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备他担任此职并派遣他去。桥玄到达陈国后,全部抓捕羊昌的宾客,具体拷问贪污罪行。羊昌向来为大将军梁冀所推重,梁冀急发文书救羊昌。周荣秉承粱冀意旨想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文书不为所动,拷问羊昌更急。羊昌最后被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了名。

桥玄被举为孝廉,补洛阳左尉。这时粱不疑任河南尹,桥玄因公事当到府里接受问询,不想受粱氏的羞辱,弃官回到乡里。后来四次升迁做了齐相,因事犯罪被罚为城旦。刑期满后,被征召,升为上谷太守,又做了汉阳太守。这时上郡县令皇甫祯有贪污罪,桥玄把他抓起来剃去头发用竹板痛打,皇甫祯死于冀县集市,一境都被震动。同郡上部人姜岐,守道隐居,名声传遍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他称病不往。桥玄很是生气,勒令督邮尹益强迫他,说:“姜歧如果不来,赶紧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求情,桥玄不允。尹益就急忙告诉姜岐,姜岐坚决卧床不起。郡内士大夫也争着劝谏,轿玄才停止了这件事。当时的人颇有些讥讽他。桥玄后来谢病免职,叉被公车召为司旋长之.王三之为将作大匠。

灵帝初年,桥玄被征召为河南尹,转任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升为司空,转任司徒。桥玄素来与南阳太守陈球有矛盾,自己在三公之位后,使推荐陈球傲廷尉。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上疏,引国家出现的众多灾祸来弹劾自己,于是被免职。一年以后,被拜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与皇帝有旧恩,以前做南阳太守,贪污数亿以上。桥玄奏请免去盖升之职并将他关押起来,没收其贿赂所得,皇帝不同意,反而提拔盖升为侍中。桥玄称病免职,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任太尉。几个月后,又以病罢免,拜为太中大夫,回到家中就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何为书》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何为大学大学何为07-03

何为文学04-17

何为质量05-17

何为中国梦05-25

何为高校范文05-16

何为大学范文05-16

何为友情作文04-12

何为教育美文04-20

何为人生美文05-21

何为违章作业06-08

上一篇:学校卫生建议书作文下一篇:关于中国水资源治理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