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24-04-25

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共8篇)

篇1: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06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基地开发抓特色、产品开发抓龙头、市场开发抓协会、依靠科技上档次的发展思路,通过建基地育龙头,重质量树品牌,抓服务创环境,夯实了产业基础,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200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产值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5家,年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利税总额1.2亿元,出口创汇1578万美元。有2家企业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企业行列,4家企业进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园区、育龙头,打造农业产业化的强势主体

2006年,我们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龙头企业的对接平台。我们重点规划了铁西、城南、庆云、八宝、中固等五个工业园区,在每个园区内都专门规划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其中铁西工业园区占地15.6平方公里,是辽北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工业园区。中固工业园区是去年新规划建设的,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8月14日正式开始动工,经过70多天的艰苦工作,园区各项工程于10月末全部按期完成。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铺设下水管线5500延长米,新修黑色路面4公里,安装路灯114盏,架设电力和通讯线路3000米,修复景观大堤1500米,新砌石笼坝4道,栽植绿化风景树1.6万株,实现了园区美化、亮化、绿化。当年就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即开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和开原市亚辉禽业有限公司等两个超亿元项目,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的目标。我们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还突出抓好了龙头的引进和培育,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的原则,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倾斜,使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壮大。2006年我市共新上投资额超2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35亿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2亿元。其中大连金信集团投资建设的燃料乙醇项目总投资21亿元,是辽北投资额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规模的壮大,进一步拉长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链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嬴德肉禽、胜利牧业为龙头的肉鸡链条,以凯祥鸭业、亚辉禽业为龙头的鸭鹅链条、以雨润为龙头的生猪链条,以东羽乳业、明光乳业为龙头的奶制品加工链条等10大农业产业化链条。

二、建基地、兴产业,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

我们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优先扶持了绿色水稻、良种繁育、蔬菜、苗木花卉、烟叶、水果、生猪、肉禽、肉牛、乳制品等重点产业。形成了以庆云、八宝为主的绿色稻米基地,以马家寨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以靠山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松山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以庆云、三家子、业民、老城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八棵树、李家台为主的烟叶基地等6大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7%。在规模基地的联合带动下,我市农业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2006年,我市绿色水稻面积达到1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24万亩,优质水果面积达到18万亩,苗木花卉面积达到6万亩,烟叶面积达到2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41万头,猪饲养量达到111万头,禽饲养量达到2910万只。村外畜牧小区达到80个,养殖专业乡镇15个,养殖专业村48个,养殖专业户5000多户。形成了靠山苗木花卉、庆云绿色水稻、八宝蔬菜、三家子草莓、业民大葱、老城大蒜、松山水果、业民生猪、威远肉鸡、八棵树肉牛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镇。

三、拓市场、活流通,架起农业产业化的坚实桥梁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建市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我们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本地批发市场。我们重点对老城蔬菜批发市场、铁西种子销售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八树树黄牛市场、古城堡黄牛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管理,完善设施,提高了市场的交易能力。二是开拓外埠市场。我们先后组织我市的嬴德、鹤采、圣亚等龙头企业参加平壤国际农产品展览会、沈阳第二届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等各类展会,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雨润的猪肉制品、嬴德的鸡肉制品、鹤采的绿色无公害大米、圣亚的蔬菜制品及靠山的花卉苗木、三家子草莓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在沈阳、长春、四平、上海等大中城市及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发组织相结合,放手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狠抓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植和扶持了一批购销实体、种植能手和专业大户。目前,全市已发展绿色稻米协会、草莓协会、蔬菜协会、苗木花卉协会、水果协会、蛋鸡养殖协会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达20多个。农民经纪人3000多人,其中获得资格证书的经纪人达200多人,有效地增强了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建标准、树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我们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质量和安全标准,鼓励龙头企业进行质量和食品安全认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我市已有15家企业获得了各种产品质量认证,其中有10家获ISO9000认证,3家获ISO14000认证,2家获HACCp认证。“盛仓”精洁米等14个产品获得“绿标”、“马大帅”大米等3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在抓好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狠抓了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目前我市已注册农产品商标43件。拥有“盛仓”大米、“嬴德”鸡肉制品等10多件省市著名商标。“此外,我们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建一个龙头、强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局面。2006年,开原市大豆蛋白公司与全市近1万户农户签订了8万亩大豆收购合同,并确定了每市斤1.10元的最低保护价,为种植大豆的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去年10月,我省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我市的肉禽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嬴德、胜利、凯祥、亚辉等龙头企业,严格按照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办事,把因灾造成的损失留给企业,不让农民的利益受到影响,受到了农户的欢迎。

五、转职能、强服务,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我们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主动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一是转变职能。2006年,我们 我们积极帮助嬴德、雨润、鹤采、圣亚、凯祥、大豆蛋白等6家企业申报了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嬴德、雨润等两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鹤采、圣亚、凯祥、大豆蛋白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我们还积极帮助圣亚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并在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的情况下,为企业垫付了认证的各项费用6万元,使企业顺利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我们立足现有基地和龙头,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化建设项目,并采取多方筹资,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投入。2006年,仅市信用社就发放农业产业化扶持信贷资金1.3亿元。我们还从省、市财政争取到资金130万元对6家重点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扶持。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地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强化科技服务。坚持把科技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狠抓农技推广网络建设,着力以“第一生产力”武装“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千方百计把市场-企业-农户联系在一起,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良种支持、信息支持,有效提高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2006年,我们结合“阳光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其中为龙头企业输送技术工人800多人,极大地缓解了新上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县(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落实此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努力把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2: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党对全国上下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贯彻“三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是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刚才,部分乡镇和土地流转大户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同志传达了市农村土地流转会议精神,并对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初见成效。全县承包耕地流转面积由“十五”末的1.5万亩增加到3.6万亩;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由零增加到5000亩。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8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9家、县级2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值近2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8个,成员7852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总量偏小,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占较大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有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6万亩,仅占承包

耕地面积的3.3%,低于全市5%的水平。二是农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县4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仅有6家,且多为初加工产业,科技含量低,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化链条不稳固,带动能力弱,农民从中受益不多。三是一些地方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因此,我们要站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自发掘地种粮、兴修水利,农田总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逐年翻番,农业生产迈入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近年来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种田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边际效益趋向于零,突破发展障碍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市场引导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产业化规模经营;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把品牌的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提升农产品档次;通过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从全局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金钥匙。统筹城乡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这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只有通过加速土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吸纳带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传统农业才有真正的出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才能加快,城乡发展的差距才能尽快缩小。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贯通工农、利联城乡,能够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是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城镇投资和扩大消费的有力引擎。通过土地流转,使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向城市、小城镇集聚。相对集聚的人口可以降低人均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成本,并为发展工业提供劳动力,为发展服务业提供需求,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粮食,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粮食生产有保障,农村和谐稳定才有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几千亩、上万亩的连片生产规模,农民才放心投入,才有大回报。通过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可以有效的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化零为整,大幅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做到旱涝保收,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农民生活才能改善。

农村社会稳定,有赖于土地制度的稳定,有效解决土地纠纷,才能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当前,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中,有一半以上与土地纠纷有关,产生土地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确地确权工作没有做好、做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有可靠的保障,既维护了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权益,又满足了农民的恋土情结,同时还有利于化解土地纠纷。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促进农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强农产

品加工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物流、包装等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缓解企业用工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性很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握政策,坚持原则,抓住重点,平稳、有序推进。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心组织,稳步推进。要破除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格局,大力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使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要迅速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发展最快、带动力最强的关键环节;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推进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农村土地流转要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为前提,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要建立在稳定、完善的权属关系基础之上,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原则,保障集体、农户、经营主体各方权益。既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又要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臵。同时,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明确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二是有利于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目前,我县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已呈现多样化,如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这些都是大胆探索的成果,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只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只要切合本地实际、符合经济规律,只要不被法律和政策明确禁止,都应该大胆探索。三是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带动农民增收。我们在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多领域的潜在价值,拓宽农业产业多环节的增收渠道,为促进农民快速致富增添新的动力。

(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一是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是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实现统一经营的重要途径。专业合作社要以服务为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提供统一品种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农机作业、统一销售等服务,采取托管、菜单、自主经营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二是探索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是破解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劳动力外出较多、农民不愿耕种土地的地方要大胆探索。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权由合作社以市场方式运作,吸引现代规模经营主体统一经营土地。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直接采取以企带社的办法,由龙头企业的资本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构建两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土地流转和产业化经营是政府的事,指望农民自发流转不行,指望企业跟农民也打交道不行,这个职能只有政府来承担,政府必须是主导,要引导、激励、监督、规范、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和产业化经营。各乡镇要在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扶持、配套服务方面下功夫。在这里,我强调几个工

作重点:

第一,要建立以土地流转为主要业务的农村产权市场体系。为广大农民和经营业主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和服务平台,是保障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规范、平稳推进的关键举措。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同时,利用好“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监管有力的农村产权市场,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县、乡两级市场联网。

第二,要做好土地纠纷的调解仲裁,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土地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去年已正式施行,它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去年我县也依法设立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畅通调解仲裁渠道,形成调解、仲裁、司法相结合的多途径、多层次化解农村土地矛盾的有机整体,严格依法开展调解和仲裁,尽量把农村土地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农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

第三,要把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重要载体。今年起,农业部将在全国建设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市政府正在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451”倍增计划,即到“十二五”末,建设4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超1000元。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重点支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一些主导产业突出、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应显著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第四,要把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我们要多向周边兄弟县(市)学习,着力引导产业集聚,形成食品深加工、果蔬及肉类加工生产等大产业集群,与国内其他食品生产基地形成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格局;要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在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围绕龙头企业引进,发展关联企业、配套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1—2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四)必须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次会议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紧制定配套政策:一是如何保障农村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几方利益;二是如何解决转地、失地的农民的社会保障和户籍变更问题;三是如何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和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扶持细则;五是如何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和服务体系。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文件。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一)建立领导工作机制 我县已成立了由县农委、发改委、财政局等18个县直部门及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土地流转工作。同时,成立11个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指导乡镇组,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指导、督促各乡镇的土地流转工作。各乡镇也要建立领导工作机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土地流转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土地的依法管理,严禁掠夺性经营,严禁改变土地用途,并会同农业部门对流转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财政部门要安排土地流转和纠纷仲裁工作专项经费,制定土地流转奖励扶持政策;公安部门要对跨区域流转土地的受让方申请迁移登记为当地农村常住户口的,及时依法给予办理;人社部门要对承包土地经营权全部转出的农户,经乡(镇)人民政府认定,在参加就业培训、接受岗位推介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被征地农户同等待遇,在自主创业时,可参照执行城镇下岗职工的有关优惠政策;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注册登记提供便利服务;农村金融及政策保险机构要为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

(三)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大资金、项目和用地向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力度。整合相关支农资金和项目,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将土地整治、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符合条件的要优先安排立项。二是要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对实力强、资信好的给予一定的信贷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三是要加大规模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市场运行规律,集中扶持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形成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经济。支持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新建或者培植优势农产品基地,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经营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土地流转面积和产业经营规模大小,制定不同档次的财政、信贷、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流转面积1000亩以上、经营期限10年以上的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鼓励土地向龙头流转、向大户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十二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将安排

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土地流转补贴。三是加大奖励力度。县财政对每年新增1个1000亩以上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的乡镇奖励1万元,2000亩以上奖励2万元,5000亩以上的奖励8万元,10000亩以上的奖励15万元。同时,对成功申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者名优产品的企业,也将予以重奖。

(四)加强典型宣传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主导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流转模式创新、农民利益维护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典型,如**等千亩以上的规模流转大户。各乡镇要注重总结先进经验,抓典型、抓示范,抓模式,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 今年,县政府将把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乡镇考核的重要经济指标,各乡镇要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推广经验。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机构的作用,定期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集中精力,常抓不懈。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篇3: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刘长江: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的方针,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努力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羁绊难题,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夯实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着力”:一要着力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严格执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 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推进完善农产品出口调控机制。二要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战略性举措, 加大推进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 提高农村人才素质。三要着力推进“一县一业”发展。要打造“一带一圈两区”产业布局, 推进设施农业、优质花生、优质水果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 强化招商引资, 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加快形成“一县一业”新格局。四要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农业农村各类重大项目的投入。努力拓宽资金来源,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认真实施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努力改善农业装备, 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五要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落实和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制度,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法律法规, 健全农业执法体系, 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继续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试点, 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探索示范作用, 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夯实农业基础, 既是一个长期过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与相关部门搞好合作, 形成合力, 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

记者:2010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在今年对全省各项工作的部署中, 省农委提出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和工作目标是什么?

刘长江: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 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做准备之年。因此,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对于保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意义重大。根据这些情况, 我们明确了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建设, 走辽宁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按照稳粮夯基础、调整保增收、龙头带产业、改革促统筹的基本思路, 稳定粮食生产, 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油料、水果和特色产业,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按照这些要求, 我们确定了2010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工作目标是:粮食产量恢复到350亿斤以上, 设施农业新增80万亩, 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 新增1000个规模以上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事企业, 全面完成第一个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新增2个县 (市) 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两个不低于”。

记者:由此看来, 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仍是十分繁重, 省农委将通过哪些有力措施和重点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

篇4: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1.白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1.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结合白山区位和产业实际,调整种植业结构,把参、药、菌、果作为产业重点进行发展,稳定参业面积,扩大药材、食用菌和葡萄、蓝莓发展面积,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实现无公害、有机栽培。目前全市参、药、菌、果等产业都已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和产业化链条;调整养殖业结构,把林蛙、野猪和长白山梅花鹿作为重点发展。进一步提高林蛙养殖的密度和资源利用水平,扩大野猪集群总量,提升长白山梅花鹿种群质量。目前林蛙养殖已成为白山市继人参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产业,野猪和梅花鹿已被市场所认可,正处在大发展时期,以开发出“长白山鹿宴”和“长白山野猪宴”,并成为吉菜系的一大亮点,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调整种养结构,通过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白山特产名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独特 的优势和雄厚的资源基础。

1.2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2009年全市实现参业总产值7.65亿元,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4%;农民人均人参收人1206元,约占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的25%;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北五味子种植面积达到56392亩,年产干品793吨。2009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323万元,是白山市继人参之后的又一后续产业;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食用菌发展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其中黑木耳发展面积550万平方米,香菇150万平方米;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山葡萄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蓝莓种植面积达6063亩;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是长白山区山珍、野果的主产区。2009年采集量达2.2万吨,实现产值3.1亿元,其中松籽采集量8084吨、山菜采集量2.5万吨,其他采集量27724吨。主要依托利生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长白山特产有限公司、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松宝集团为龙头。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白山市是中国长白山林蛙的主产区,八道江区是中国林蛙之乡,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封沟已达到801条,封沟面积达210万亩,年回部商品蛙1.2亿只,年产蛙油4580公斤,白山市是著名的国际矿泉城,现已查明白山市饮用矿泉水水源地有130处,其中完成矿泉水资源勘察评价的有31处,经勘察和测算可开采量为23.14万m3/天,占白山市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的6.48%、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6.7%,目前全市矿泉水总生产能力已超过250万吨/年;白山市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82亿立方米,在白山市境内的省属林业企业有6户,地方林业企业有11个(林场),木材加工有一定的基础和资源条件。截至到2009年年末,全市有木材加工企业143个,主要有木制地板加工、木制家具生产、木制百叶窗、通风扇等,年实现木材加工销售收人15.8亿元,实现利润9.89亿元,实现税金8962万元。

1.3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带动功能日趋增强 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3户,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85户。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总量,提高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增强企业带动功能,推动了白山特色产业的产业化经营。

1.4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通过多年的发展,白山市人参、中小药材、食用菌、山珍野果、山葡萄、矿泉水和木材加工等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620户,比2008年增加186户,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9.98亿元,比2008年增长33%;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76亿元,比2008年增长20.5%;实现固定资产总值44亿元,比2008年增长19%;利税实现15.7亿元,比2008年增长16%。实现农业产业化人均收入2748元,占全市农民总收入的63%,进一步促进了白山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大产业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专业人才缺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自我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

3.对进一步加快推进白山市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3.1从实际出发,谋划农业产业化经营

3.1.1稳定发展人参产业化体系 根据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全市人参留存面积要稳定在1500万平方米,西洋参留存面积稳定在200万平方米,林下参稳定在34万亩,人参产量稳定在1000万公斤,西洋参稳定在150万公斤,参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同时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3.1.2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到2015年末,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建成一批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群体。绿色食品产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全省主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格局基本形成。

3.1.3积极发展生态医药产业化体系 重点发展具有长白山特色的道地中小药材和深加工,基地建设要坚持GAP标准和SOP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精深加工要以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和化妆品为主要发展方向。

3.1.4稳步发展林木加工产业体系 要以林木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为突破口,逐步由出售原料向半成品、终端产品转化,实现增值增效的最大化。目前主要加工生产木制家具、木质地板、木制门窗、木制百叶窗、透气扇等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的出口创汇总量。

3.1.5协调发展矿泉水产业化体系 要在全面查清全市天然矿泉水的基础上,完成特大型和大型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 评定和鉴定,到2015年要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规模企业达到50户,生产总规模达到500万吨/年。

3.1.6快速发展长白山特种畜牧产业化体系 重点发展林下蛙、野猪、梅花鹿和其他经济动物等畜牧产业。要以林蛙养殖、加工为重点;以野猪养殖、加工为后备;以梅花鹿养殖繁育、加工为骨干;以其他经济动物养殖为补充,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加、销体系。

3.2从强化龙头企业实力入手,推动农业产业化层次升级

3.2.1实施产品名牌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开发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自主知識产权的产品进人国内外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创名牌。对已有的名牌产品,要加大支持和推介力度,保持和提高其商誉。

3.2.2实施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不断凝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力 创新是一种不断最求卓越,最求进步,最求发展的理念。龙头企业的壮大,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在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每个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通过龙头企业的壮大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3.2.3实施区域农业支柱产业培育工程,构建区域特色产业新格局,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应力 区域性特色经济的发展,要根据区域农业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重点产业,通过提供技术、人才、管理、服务、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全市要统一布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抚松要发挥人参之乡的优势,把人参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靖宇要以西洋参产业为重点;长白要以人参和北五味子产业为重点;江源要以食用菌产业为重点;临江要以中药材和水果产业为重点;八道江要以蔬菜生产为重点;从而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合理布局的区域经济格局。

3.3从农民的迫切需要着眼,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即信息体系、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要规范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行为,集群信息引导和技术指导,发挥传播媒体和科技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和企业发布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形成网络,引导农民和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

3.4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优化农业产业化组织机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和企业、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法规,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挥桥梁、纽带和龙头带动作用。要抓好人参协会、食用菌协会、野猪协会、鹿业协会、山参协会、林蛙协会的组建和完善。同时要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民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起风险补偿机制,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增强共同抵御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

3.5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激活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后备潜力

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主要集中在县乡村三级干部、农特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各种专业户、示范户等生产骨干,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民需求紧密对接。特别是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群众公认、能够对农户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和专家指导,使其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载体,全面推动农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3.6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6.1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指导,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导向,整合产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循环;健全以县、乡初级市场为基础,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设施完备的商品市场网络;制定与国际接轨通行的统一的产品标准,引导农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和基地之间的物流畅通。

篇5: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除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外,我始终坚持在工余时间读书看报,加强自学,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深深认识到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把握农村基层政策的贯彻落实与重点,努力做好涉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1、贯彻落实好农村土地延包政策。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今年围绕土地流转管理与延包发证工作,主要抓了证书的完善提高。秋收前,全县*个乡镇**个行政村对土地延包发证工作来了一个回头看,进一步规范了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及土地流转管理,为此,我农工委还专门下发了文件给予指导,这是第一。其二,宣传把握好党的政策,认真做好延包微调中的群众工作。今年全县有部分村因人口增减等原因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村民强烈要求对土地进行微调,我们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主要依靠乡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使土地延包得到了顺利调整,目前,全县土地管理工作比较稳定。

2、村务公开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一是为真正把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县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每季公开前,都召开了有县主管领导参加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二是继续坚持百分制考核办法,对乡村实施督查评比,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了村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提高。三是村务公开样板村建设,成绩更加突出,得到盛市领导在督查中的好评。四是亲自抓督导。每季公开后,一方面组织得力人员进行联查,一方面亲自下村暗访,做到心中有数,二者结合,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对公开不及时或公开质量不高的乡村,进行通报批评,限时改进,以提高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五是民主议政日活动更加规范,工作总结《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1·20”、“7·30”是法定的民主议政日,届时县领导都要到自己的联系点参加民主议政活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建议,以真正发挥村民代表管理村务大事的作用,发挥村民监督小组的理财作用,发挥其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

3、小康建设。今年规划的57个小康村建设任务,已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4、农业产业化。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立足我县实际,在原有花生产业、面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5、积极参与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征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做了一定工作,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6、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提高农民群众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开展“调结构、促增收”学习培训活动,做为学习培训办公室主任,努力当好县领导的参谋。

7、认真处理“海狸鼠”问题。在去年基本处理完毕的基础上,圆满做好了处理海狸鼠问题的善后工作,没留一户后遗症。

8、“农民增收”工作接转以来,工作扎实,又取得了新成绩。

9、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在大名镇、西付集、沙圪塔三个试点乡镇的基础上,全县已顺利推开,实现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10、2004年,为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今年我部下发文件11个,代替县委及“两办”拟发文件4个,撰写调查报告11篇,出简报10期。其中三篇刊登在邯郸市农业农村工作《调研选编》上,为市、县领导在决策上提供了参政。

11、尽力做好县委领导交办的特殊任务,解决了***村因土地承包赴省市越给访问题,参与了对**村综合治理的处理工作。

三、明确责任,协调联动,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

1、对于本职工作,不推诿、不扯皮,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尤其是在今年人员少的情况下,一些具体工作能够做到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亲自动手起草文件,为县领导尽力当好参谋。

2、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职能作用,调动每位副职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每个同志的工作潜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团结同志,博采众长,充分发扬民主,以确保把工作做得更好。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解决了**村铁路占地的问题,**村、**村、**村的土地承包问题等。

四、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工作中不吃、拿、卡、要,不请客送礼,不打麻将,不下舞厅,生活俭朴,自觉抵制纸醉金糜的生活作风。严格按照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篇6: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15年,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一是认真开展棉花生产与流通情况调研。3月18日至19日,赴XX县、XX县调研,深入考察了中棉所望江生态实验站、望江白云棉业有限责任公司、XX县金纺棉业有限公司、保利鑫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4月17日,我委向主任会议报告了全市棉花生产与流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任会议审议后向市政府发出通知书。

二是认真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调研。5月13日至14日,赴XX县、XX县调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深入考察了XX县黄铺镇病虫害现场、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XX县小元村松材线虫现场、茶岭镇综合防治点和XX县科林人造板有限公司。6月1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报告。建议市政府:一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二要尽快建设天柱山生物隔离带。三要建立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

三是认真开展粮食产业经济情况调研。6月19日和24日,市人大调研组赴XX市和XX县调研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考察了XX市新天地集团、安徽省友源食品公司、XX县天河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XX市放心粮油示范店、XX市军粮供应站,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工作汇报。7月23日,主任会议建议市政府:一要扶持粮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要抓好品牌建设。三要搞好工贸企业一体化发展。四是开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情况调研。8月18日,我委在市水利局组织召开了水利重点工程推进情况调研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萍、副市长张小青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0月26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水利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和我委的调研报告。

五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调研。10月27日和30日,我委赴XX县、XX县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考察了XX县红土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晋熙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XX县安徽东江禽业有限公司、高士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太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考察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别在市农委、XX县、XX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农委和两县政府的工作汇报。12月16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调研报告。常委会议审议建议政府:一要继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二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键环节。三要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

(二)做好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2015,我委注重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对农业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力求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如6月24日,我委撰写的《关于我市棉花生产与流通工作的调研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卫平专门做了批阅,编发了专题简报印发省、市人大常委会。如9月21日,我委撰写的《关于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的调研报告》被市委网站采用并报省委,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重视并批示到省林业厅。针对当前粮食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我委以《“稻贵米践”影响粮食经济发展亟待重视》为题撰写的信息被省委86期信息专刊采用。超额完成了信息目标任务。

(三)其他工作

篇7: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述职报告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除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外,我始终坚持在工余时间读书看报,加强自学,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深深认识到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把握农村基层政策的贯彻落实与重点,努力做好涉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1、贯彻落实好农村土地延包政策。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今年围绕土地流转管理与延包发证工作,主要抓了证书的完善提高。秋收前,全县*个乡镇**个行政村对土地延包发证工作来了一个回头看,进一步规范了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及土地流转管理,为此,我农工委还专门下发了文件给予指导,这是第一。其二,宣传把握好党的政策,认真做好延包微调中的群众工作。今年全县有部分村因人口增减等原因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村民强烈要求对土地进行微调,我们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主要依靠乡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使土地延包得到了顺利调整,目前,全县土地管理工作比较稳定。

3、小康建设。今年规划的57个小康村建设任务,已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4、农业产业化。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立足我县实际,在原有花生产业、面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5、积极参与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征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做了一定工作,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6、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提高农民群众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开展“调结构、促增收”学习培训活动,做为学习培训办公室主任,努力当好县领导的参谋。

7、认真处理“海狸鼠”问题。在去年基本处理完毕的基础上,圆满做好了处理海狸鼠问题的善后工作,没留一户后遗症。

8、“农民增收”工作接转以来,工作扎实,又取得了新成绩。

9、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在大名镇、西付集、沙圪塔三个试点乡镇的基础上,全县已顺利推开,实现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11、尽力做好县委领导交办的特殊任务,解决了***村因土地承包赴省市越给访问题,参与了对**村综合治理的处理工作。

三、明确责任,协调联动,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

1、对于本职工作,不推诿、不扯皮,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尤其是在今年人员少的情况下,一些具体工作能够做到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亲自动手起草文件,为县领导尽力当好参谋。

2、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职能作用,调动每位副职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每个同志的工作潜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团结同志,博采众长,充分发扬民主,以确保把工作做得更好。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解决了**村铁路占地的问题,**村、**村、**村的土地承包问题等。

四、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工作中不吃、拿、卡、要,不请客送礼,不打麻将,不下舞厅,生活俭朴,自觉抵制纸醉金糜的生活作风。严格按照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篇8: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1 制约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1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综合性落后, 农田的有效灌溉率低, 灌溉能力普遍减弱。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方用电不保障, 安全隐患多。基础条件的落后,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基地建设, 制约着产业化的发展。

1.2 土地流转难度逐渐加大

农业现代化就是为降低生产成本, 为农民获取更大的利润, 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 农民思想上形成的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个观念还没有改变。流转行为不规范,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健全, 承包纠纷处理较难等因素, 影响土地连片流转的正常进行。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3 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大部分初中以上的毕业生都转移出去或从事别的行业, 在家务农人员文化学历不高, 年龄偏大, 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 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

1.4 产业化经营拉动力低

农业仍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 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 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形式外销, 产业链条短, 产品科技含量、商品率及附加值低。农产品种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相当一部分农产产品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效率的发展阶段。由于龙头企业偏少, 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 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 推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 要下力气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扩大灌溉覆盖面, 提升灌溉质量。要完善投入体系, 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巩固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 积极兴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 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出台相关政策,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有一定经营规模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经营户给予一定的补偿, 实施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大户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受让方可享受政府有关惠农补贴政策。因调整农业结构, 规模经营户在流转取得的经营权区域内修建为生产服务的道路、储藏、加工等临时设施, 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 优先从简办理有关手续, 取消各种收费, 并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2.3 强化素质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一方面, 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 让农民学得一技之长, 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另一方面, 普及素质教育。依托城职联校, 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2.4 突出抓好产业规划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新农村产业规划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打造优势区域农业,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要特别注重产业规划的连贯性, 切实搞好规划科学论证, 对确定的产业规划, 要坚持不懈的贯彻落实, 逐渐做大做强, 形成规模优势, 形成自身特色。做好农业产品产业规划工作, 求精求细求效, 形成规模生产基地, 建设打造特色农业。进一步依托龙头加工企业, 搞好基地建设,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响特色品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摘要:一直以来, “三农”问题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农业发展的难题的重要举措,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最新宿管部部长竞选演讲稿下一篇:行政单位财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