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2024-06-11

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精选6篇)

篇1: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互为影响很大的两个因素,本文试图从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环境要求来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和影响,系统地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 键 词: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自从2005年12月31日中央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丰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获得了各界学者专家的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相对而言,在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农业产业化的外部环境研究巾,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相关专题研究比较少。甚至有学者认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往往存在争土地、争资金等现象,两者是一对矛盾,往往将它们看成对立面起来研究。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结合不紧密,从而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实现产业间的转移,无法完成空间转移或是空间转移相对滞后,表现出明显农村城镇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势必拖延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建设,无法解决农村问题的深层矛盾,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民、农村、农业。也有学者认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关节点。鉴于上述理论分歧的存在,本文试图对城镇发展和农业产业经营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探讨,以求从中找出将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建设之路

一、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个地方的城镇化水平代表了其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在城镇化水平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发达园家城市化的水平普遍都超过了70%(城市人口/总人口),有的达到了90%以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对以说,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城镇作为地方经济的载体,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和文明扩散功能。

(一)城镇化的实质是社会分工细化,促进农业各配套环节形成专业化集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化程度

(二)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核心与关键

(三)城镇化形成经济增长极,增加了城镇空间的密集度,直接提高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四)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孵化中心,城镇化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高

二、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涵。一方面,产业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不仅提供农村城镇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化引起离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这正是农业产业化引起农村小城镇兴起的内在经济原因。此外,农业产业化引发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也会对农村城镇化起到推动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县城镇化发展强劲动力,农业产业化势必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必然加快招商引资,出台好的政策,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平台和信息平台。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将部分散居在乡村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居住.并有助于龙头企业由分散布局走向集聚,从而节约出大量土地,为城镇化提供土地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繁荣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农民收入高、购买力强,可促进城镇市场上的商品销售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农村经济繁荣,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城镇农副产品加工及轻工业的发展,为城镇居民生活供应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产,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的效率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势必极大丰富农产品,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要寻找有效销售通路,最直接的销售点就是与农村最近的城市、城镇,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城镇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商品的集散地。城镇的级别越低,其商品集散地的作用对象越倾向于农村基层。在我国建制镇是最低的城市级别,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其周边的农村地域。因此,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受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性质的制约,农业产业发展越快,商品性农业成份越高.商品性农业以商品交换为特点,其形成和发展需要一系列为农产品交换提供服务的软硬件,要求与之配套的城镇化同步发展,小城镇正是这些中间服务系统存在和运行的主要载体。

与农村地域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产生了产业链条,而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由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实体经营。产业链将这些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关联,在经营上相互依存。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农业产业的盈利,必须实现农业规模生产和经营,这就决定了这些由农村种养延伸出来的生产经营组织的分布不能过于独立和分散,而必须相对集中。城镇是这些经营组织实现积聚以谋求规模经济效益的理想场所,城镇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聚合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为其提供配套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运输和交易成本,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协调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发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坚实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农工商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为元米之炊、无源之水;没有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富裕起来,农村城镇的发展也将缺乏经济活力和特色;没有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失去集聚的中心和形成规模优势的地域依托,农民的生活质量不可能真正提高。而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特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江点。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两个联系密切而又互为发展、相互推进的过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组织到社会化的人生产中,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联结和生产链的延伸,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又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广大的农村,作为城乡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部分和地区的经济中心,对经济要素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中心、流通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农

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我国目前城镇建没滞后的国情厂,适当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因此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协调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共同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张培刚主编:《经济发展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秀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2: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7-23 16:38: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090629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从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和“三农”问题实际出发,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方案。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做出了更加细化的界定。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要否定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而推进城镇化,即使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会有五六亿人滞留农村,所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它们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对此,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双重驱动,这会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社会经济摆脱“二元”结构的困境提供有益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低水平的产物,又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城乡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城镇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以受其影响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腹地而存在,发挥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不存在战略重叠和现实矛盾。目前,有关城乡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较多,这为我国确立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

推进城镇化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投资需求随之增长,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这是必然发生的共生现象。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刘易斯模型认为,在二元经济中,传统农业部门最大的特点就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动的趋势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前提的,弥补了刘易斯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托达罗系统发展了这一论断,建立了一个解释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剩余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是理性的经济行为,迁移决策取决于城乡之间预期工资差异。可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种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乡之间工资预期的差异,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觉、市场自发三方博弈的结果。结合我国具体现实,在城市“异质性结构”存在的前提下,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适量的小城镇就地转移,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存在,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经济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倾向于某些区域,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发挥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在实现增长极对外围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的同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从外围向核心区的流动。这些理论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强调通过资源要素从

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有明显“城市偏向”倾向和城市中心色彩。实现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一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通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推动城镇化,加快要素资源的合理整合,实现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另一方面需要克服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的误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战略选择和城乡发展政策供给不对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利普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的实质就在于城市集团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资源不合理的流入自己的利益所在地区,最终损害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城乡联系模式选择理论

关于城乡联系模式的选择,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早就提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这一联系互动模式主要通过城市中现代工业不断吸纳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在这里主要结合契合我国现实的“城市-城镇-农村”联系模式进行分析,尽管其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强调农村城镇的发展,有的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有的强调城市的均衡布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广大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以城镇为中介,实现城乡联系。因为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

另外,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弗里德曼认为,集中发展中心城镇,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场所,极大地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费孝通认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对于打破城市和乡村封闭隔绝的状态,实现城乡要素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中存在的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存在联系的两个经济区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在契合和互动中存在诸多不协调。主要体现在: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协调

随着农村地区非农化浪潮的兴起,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是,由于这种转移没有纳入正式渠道,是一种暂时性的转移,户口常住地依旧在原籍,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城市居民的“两栖性”游离阶层。这种离农人口的“两栖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逆向转移。这一阶层的出现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发展乡镇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

“两栖”人口因为其对土地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土地,而将其视为一种职业保障或发生不测风云时的退守阵地;另一方面在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反差极大的条件下,他们又不愿意在农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依旧实行粗放经营。“两栖”人口对于所从事的非农产业怀有不稳定心理,没有长期规划,也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再生产投入上举棋不定,不利于农村分工分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他们虽然增加了许多收入,但不愿意把这些收入用于生产性投资,而是将钱用于生活消费上,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少“两栖”人口在农村和城镇占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设施,从宏观上、微观上都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同时他们却并不因为拥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消费效用。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其本来要旨在于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可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选择的偏差、定位的误区以及农民的漠视,致使盲目的城镇化,不仅没有促进农村和谐秩序的演化,反而使得现有的农村秩序受到很大的破坏。一方面,就环境而言,小城镇大多数都以落后的传统产业为主,规模较小,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但投资巨大,结果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这样,不但没有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反而极大地恶化了农村现有的生态秩序。另一方面,盲目的城镇化,使得“造城”运动和“圈地”热潮如火如荼,在造就新的城市贫民的同时,又在大量吞食着农民的廉价土地。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小城镇数量开始猛增,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工业园区侵占良田,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过多,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这些都是与建设新农村的初衷相悖的,已成为制约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阻碍。

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因素分析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中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扩散的桥梁,也是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平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确保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我国确立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户口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包括小城镇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迫于农村改革和农村非农化的强烈需要,政府有限度地对传统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做了很小范围和程度的开放,致使户口不发生变动的非正式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主流。可是,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脱离了农业生产,但是又不能彻底地转移到小城镇中去从事非农产业,而是在进行二、三产业的同时,仍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关系,广大农民工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游离着,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游离阶层”。这种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活和土地收益率低下也是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之下,由于土地流转的内生机制不健全和外部环境不成熟,致使许多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但又不愿意放弃小块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这样就会降低农民非农业生产投资预期,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相对自由转移。另一方面,在土地及其它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投资报酬递减规律,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出去,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农业待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数量固定甚至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率的低下。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最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不仅没能体现效益,反而恶化了农村现有秩序,在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不断强化的背景下,耕地面积却大幅减少。当然,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加,还是城市自身规模的扩大,都必然伴随着城镇建成区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减少,这是任何国家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方面,由于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忽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在缺乏项目、资金和第二、三产业集聚规模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粗放用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着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其原因在小城镇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着乡镇企业、村庄和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内部道路建设不规范,功能分区不明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建筑物布局零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土地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城市集聚效益降低,生态环境较差,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缺乏特色等。

另外,由于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绝大多数是依靠农民自发形成的,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小城镇发展初期,只能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政策,以地生财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这种重外延轻内涵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模式,使小城镇的用地规模无限制的扩张,耕地占用面积迅速增加。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选择

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如何克服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小城镇之间的不协调,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长期以来,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徙,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直到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松动,市民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开始弱化。户籍制度及其管理方式不应当成为人为的区分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应适应我国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的需要,逐步并最终彻底剥离粘贴在非农业户口上的一系列无偿的社会经济福利,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实行以迁入地和常居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有固定住所、有合法收入的农村人口或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居户口。这能有效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配置,克服凝滞性强、附着性大的配置陷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彻底转移,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转移劳动力原来承包的耕地,避免大量的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的创新,促使转移土地的劳动力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从耕地退出的角度看,应该让退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仍能凭他们原有的土地经营权而获得经营权的收益。从耕地流出的角度看,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造就一个懂经营管理的阶层。还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以企业式的管理、核算和收入分配模式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计效益和成本的家庭耕作模式,逐步将传统的家庭式生产组织改造成企业式农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

(二)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

2004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阶段,除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外,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然而城镇化必然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我们既要反对那些因害怕失去耕地而不搞城镇化的典型的“小农意识”,也要防止出现忽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片面追求城镇盲目无限制扩张的错误倾向。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只能是以保护耕地为前提的城镇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保护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变。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而且事关区域以至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原则,以小城镇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正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避免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脱节,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发展规模,用地粗放,浪费土地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使小城镇建设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从2004年到2010年, 连续七年颁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七年来的一号文件分别有七大主题:2004年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2005年是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 2006年是推进农村建设, 2007年是积极发展农业, 2008年是切实加强农业发展基础, 2009年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 2010年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即双向整体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 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平等、和谐和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耦合互动。

2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进展

2.1 城乡分割发展制度上的渐变

开始探索和改进了原来造成城乡分割发展的二元制度。在户籍管理制度方面, 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 消除依附于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之上, 对农民社会福利的制度性歧视, 探索放宽外来人员的暂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方面, 继续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 建立健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宅基地置换和承包地流转的新政策;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实行农村人人参加医疗保险, 并提高保障金额等措施。这些改进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以丹阳市界牌镇为例, 界牌镇地是丹阳市面积最小、经济总量最大、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镇, 在全国百强镇中排名第48位。界牌镇通过完善动迁人员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目前, 在镇村一体化建设中, 该镇创设了七道保障线, 一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每个界牌人参加界牌新农村农保, 不论年龄大小, 享受120元/月的农保, 男60岁、女55岁以上享受标准为200元/月;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障;三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四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五是商业保险;六是实行每征用667㎡土地安置3名劳动力的政策;七是设立爱心基金, 建立帮扶保障体系。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现行土地、户籍、房屋建设等制度, “界牌模式”在运作中, 国土、房管和规划等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土地整治、置换等配套政策。

2.2 新城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载体

新城建设多与近年启动建设的各类经济开发区或重点产业园直接依托或相关联, 使开发区的建设从单一的产业主题概念变为产业、城建综合主题概念, 从而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例如丹阳在2009年底, 便在省内率先提出“新市区、新市镇、新社区”建设, 界牌镇围绕打造新市镇, 对全镇23.79km2进行了总体规划, 探索了一条“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 居民向社区集中”的集约式的发展模式, 将全镇规划成农民集中居住区、规模工业园区、高效特色农业区、集镇商贸区、陵园区“五大功能区”。总投资20亿元, 占地100hm2, 计划通过3~5年努力, 将全镇178个自然村、3900多户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到“界牌新村”, 打造可容纳5万人口的“新市镇”。

随着各地土地交易市场的逐渐形成, 更多的农民自愿放弃土地经营, 加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农民的教育、医疗、保险、收入等状况也会因此而改变。如界牌镇在坚守1万亩土地“红线”的前提下, 将自然村全部搬迁, 并对田、水、路、林综合整治。通过采取原有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实行集中居住的方式, 置换腾挪433.33hm2新增土地, 其中新增有效耕地96hm2、工业用地266.67hm2、建设用地66.67hm2。还不断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 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15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30.71%;农民人均纯收入20916元, 比上一年增长12.57%。

3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

近年来, 界牌镇通过财政资金扶持, 在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一个代表, 界牌镇的做法和成效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而在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折射出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因素。长期以来,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存在联系的两个经济区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 又将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 导致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在契合和互动中存在不协调因素。

3.1 城乡分割的产业制度

大部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并对经济良性循环构成威胁。中心城市提高服务业比重, 实现产业升级, 并向外转移第二产业, 是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前提之一。但目前大多数中心城市产业升级速度慢, 第二产业仍然呈现出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 即中心城市的扩散能力较弱, 不能很好地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 农村工业化发展不足, 农村工业化的主要载体是县域经济, 因此, 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3.2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

3.2.1 社保制度不平衡。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 并逐步得到完善, 但在城乡分隔状态下,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不足, 使得同样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同时由于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导致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无法提供。此外, 由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不均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 导致农村中务农的农村人口、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中的从业人员以及近年来潮水般涌向城市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有着不同的实际需求、缴费能力和心理预期。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分隔使得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保障有着很大的差别, 养老制度、医疗制度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

3.2.2 教育投入不平衡。

城乡教育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要比经济发达地区差, 农村地区尤其如此, 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都无力完成学业。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 农民知识水平不高, 在从事非农业生产时往往力不从心, 无法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水平。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公平配置, 实现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2.3 基础设施不平衡。

城市基础设施在国家财政强大投入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3.3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协调

随着农村地区非农化浪潮的兴起, 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 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是, 由于这种转移没有纳入正式渠道, 是一种暂时性的转移, 户口常住地依旧在原籍,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既非农民, 又非城市居民的“两栖性”游离阶层。户籍制度的一系列福利政策差异, 使得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不能享受城市化发展的成果。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 并不能成为城市居民, 其住房、教育和社保不能得到保障;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后, 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和可靠的社会保障, 使得这些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3.4 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可以促进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可是, 在城镇建设中, 由于选择的偏差、定位的误区以及农民的漠视, 致使盲目的城镇化, 不仅没有促进农村和谐秩序的演化, 反而使得现有的农村秩序受到很大的破坏。一方面, 就环境而言, 小城镇大多数都以落后的传统产业为主, 规模较小, 无法发挥规模效益, 但投资巨大, 结果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这样, 不但没有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反而恶化了农村现有的生态秩序。另一方面, 盲目的城镇化, 使得“造城”运动和“圈地”热潮如火如荼, 在造就新的城市贫民的同时, 又在大量吞食着农民的廉价土地。

另外,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 小城镇数量开始猛增, 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工业园区侵占良田, 环境污染严重, 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占用耕地过多, 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 这些都是与建设新农村的初衷相悖的, 已成为制约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阻碍。

3.5 城乡分隔的资金制度

农村金融问题的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式下农村金融的外流, 造成农村和农业“失血过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资金流向报酬率高的地区和行业。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较低, 农村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强, 农村金融制度外部强制性供给, 导致金融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需求。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也不够, 虽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但与农村需要相比, 实乃杯水车薪。

4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在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结合各地实际, 坚持分类指导, 因地制宜地, 努力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完美结合起来, 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实际工作中克服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小城镇之间的不协调,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4.1 加强产业协调

政府要对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通过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工具和手段, 加强对城乡产业发展的引导、规范和协调, 避免城乡产业的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县域企业应以加工转化农村资源为重点, 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或其他资源加工业。同时, 积极承接城市的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加工装配、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加工服务业, 走与城市产业错位发展或对接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 避免城乡产业的简单雷同。

4.2 实现公共产品均衡配置

构建城乡公共产品的均衡配置机制的重点是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2.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 目前,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差得多, 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 更是处于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 社会保障体系更为混乱, 无法保证务工人员的利益。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进城务工人员更为方便的办理各种社会保障业务。

4.2.2 改革城乡分隔的教育制度。

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与户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进城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 其教育情况堪忧。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需实现教育的统筹发展, 不应该有城乡的差别与歧视。

4.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长期以来, 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徙, 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直到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松动, 市民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开始弱化。户籍制度及其管理方式应适应我国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的需要, 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实行以迁入地和常居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 鼓励有固定住所、有合法收入的农村人口或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居户口。

4.4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使得农民在土地要素上并没有多少主动权, 难以保证其利益, 尤其是出现政府征地时。为此迫切需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的创新, 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以推动土地向工商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集中,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一方面, 让退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仍能凭他们原有的土地经营权而获得经营权的收益。另一方面, 对流入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较大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给予优先支持。鼓励、扶植农业生产企业以及相关有投资意愿单位扩大对农业的投资, 提高农村承包地的流转率。逐步将传统的家庭式生产组织改造成企业式农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

4.5 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

2004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 我国土地管理进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阶段, 除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外,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只能是以保护耕地为前提的城镇发展模式。也就是说, 在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 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以保护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变。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 而且事关区域以至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 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原则, 以小城镇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引导和调控作用, 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 正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 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发展规模, 用地粗放, 浪费土地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

4.6 建立覆盖城乡的财政支持体系

资金制度方面上, 实现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与农村的合理分配, 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建立城乡统筹的金融制度安排, 鼓励在农村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降低农民贷款抵押条件, 扩大农民信贷范围, 相应增加政府担保基金投入[8]。保障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 尤其是对乡镇企业的支持, 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苏永红、羊乃书, 城乡统筹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4) :117-118, 120.

[2]赵玉红,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3450-13451.

[3]韩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J].中国城市经济, 2006 (5) :8-11.

[4]孙洁, 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4 (2) :73-76.

[5]易国锋,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J].特区经济, 2008 (8) :163-165.

[6]韩俊,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11) :14-20.

[7]史小宁、樊卫宾, 谈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J].商业时代, 2009 (11) :4-6.

篇4: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1 优势

1.1 区位优势

我国的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是东北亚的中心地带, 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中比较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及信息传递中心。黑龙江省的发展同东欧、俄罗斯、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因为其具有比较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这种区位的优势为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提供了现实基础, 边境口岸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黑龙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

1.2 资源优势

有很明显的农业优势。黑龙江省地处世界黑土带之一, 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 水源充足, 耕地连片, 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约970万hm2, 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强, 以2010年为例, 黑龙江省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粮食总产量达到501.28亿㎏, 比2005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比较丰厚。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 可供开发利用的物产资源众多。全省64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是14286.1亿元。旅游资源很丰富。大湿地、大森林、大草原、大冰雪驰名中外, 而且没有台风、地震、疫病、海啸, 是中国旅游最安全、最舒适的省份之一。

2 劣势

2.1 中心城市辐射和聚集功能不强

黑龙江省的中心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城市, 他们充分发挥了作为中心城市的生产、消费、流通、金融、贸易和科技等城市功能, 辐射周边, 吸纳剩余劳动力, 对推动整个黑龙江省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第五次人口普查, 4个城市城镇化率总体为51.52%。从表面数据来看, 黑龙江省城镇化率在全国位居于前列, 然而, 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黑龙江省的几个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 质量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集聚和辐射功能不强, 尤其是相对于东南沿海的城镇化发展, 总体上看, 黑龙江省中心城市发展呈现出高城镇化率, 低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

2.2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 特大城市比例偏低

如表1, 同全国的城市结构相比, 黑龙江省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还不到10%, 比例明显偏低。而且黑龙江的大城市产业门类齐全、消费水平高、经济活力强、对其周围的辐射带动作用大等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人口在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的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同样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完备、产业单一、集约程度不高等问题, 一些资源型工矿城市更是面临很多困难。

2.3 小城镇规模偏小, 聚集效应发挥不明显

黑龙江省小城镇的占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都偏小。行政规划稍显不合理, 比较盲目地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导致城镇规模的扩张和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集中不对称, 导致较多小城镇的出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城镇对其周边农村地带的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但由于城镇规模太小, 这种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发挥会显得不明显。另外, 过小的城镇规模必然会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完善, 公用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形不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3 机遇

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环境得益于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重点扶持的良好政策。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 尤其是对粮食主产区给予了政策倾斜。2004年以来, 随着免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 进一步推动了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国家的支农政策和工作力度逐步加大,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在全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供给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已经获得并将更多的获得国家的支持。国家还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 这些都是黑龙江省拥有的无与伦比的优于其他地区的大好环境。

3.2 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 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从2000年开始, 全省人均GDP就超过了1000美元, 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2010年全省GDP达到10368.6亿元, 增幅达20.7%, “十一五”期间, 省级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840.2亿元, 年均递增85%。2010年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共128.52亿元, 其中省级投入88.24亿元、市县投入40.28亿元。同时,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10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1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比上年增长19.2%, 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全省绿色食品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集约化经营等都有较快的发展。

4 挑战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

2004~2007年3年间黑龙江省向外省转移了120余万人, 向国外转移了6.5万余人, 向畜牧业和第二、三产业转移了198万人。存在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一是劳动力素质较低, 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受过专业培训, 其余大多数人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二是有较大一部分转移仅仅是形式上的转移, 实际只是外出帮工, 离乡不离土, 转移后仍然从事农牧业生产;三是从转移的地区看, 主体还是省内转移, 转移农民所需要的专业培训工作力度还不够。

4.2 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和公路总量低。全省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抗旱涝能力低下。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有213.33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农业用水保障能力不足, 地表水控制能力只有10%,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大型拖拉机;农村公路总量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粮食主产县分布面广、连接线长, 但农村公路总量较低, 路网面积密度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 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尚处在以通为主、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阶段, 技术水平低、服务水平差等问题较为凸显。

4.3 城乡供给不平衡

(1) 社会保障制度不均衡:黑龙江城镇社保体系已经建立, 并正逐步完善, 但是农村保障制度发展缓慢, 依旧徘徊在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及国家救济的低水平。 (2)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农村各项设施建设不完善, 生活条件较差, 对教师缺乏吸引力, 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城市, 农村学生们得不到全面优质的教育。 (3) 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医疗设施陈旧落后, 医务人员水平较低。大量的高水平医务人员集聚在大城市和城镇, 农民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和地域的影响, 突发急病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5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合理规划, 科学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 确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 然后根据各自特色和功能进行定位。大中城市具有集约效应, 投入产出高, 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桥梁的小城镇, 要依照区位特色要求, 重点抓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当前,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需要大量建设小城镇。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始终要坚持法定原则, 以小城镇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的人口、用地规模和布局, 建设各具文化特色和经营特点的小城镇。

5.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一直以来, 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徙, 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的根源。户籍制度及其管理方式应当适应我国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的需要, 逐步并最终彻底剥离粘贴在非农业户口上的一系列无偿的社会经济福利, 实现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居住地划分, 实行以迁入地和常居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 鼓励有固定住所、有合法收入的农村人口或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居户口, 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限制, 并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充分给予自由进城和迁徙的权利。这能有效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克服凝滞性强、附着性大的配置陷阱。

5.3 统筹城乡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发展

统筹规划城乡道路交通、电力通信、水利水系、广电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完善道路网建设, 建立覆盖乡镇农村的通讯、广电和互联网网络。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提高农村基层医护人员数量与医疗水平, 完善农村卫生所、乡镇医院等单位的医疗条件, 建立以城区医院系统为依托, 以乡镇卫生院为纽带, 以村卫生所为节点的乡镇卫生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陈少牧, 熊建军,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J].求实.2008 (S1) :233-235.

[2]宋金红, 刘吉双, 黑龙江省城乡统筹进程中关键性问题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 (6) :30-32.

[3]郑福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新农村建设.2008, (6) :22-23.

[4]赵仁红, 黑龙江省城镇化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 2009, (9) :18-20.

篇5: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合理流转土地, 集约化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有效措施, 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又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 我们在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上想办法, 集中连片建设, 初步形成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共同受益的路子, 破解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牵头组建花卉、蔬菜等专业协会, 由协会租赁群众的土地, 打破土地界线, 整合土地资源, 统一规划, 统一开发, 统一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经营, 为破解土地一家一户经营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矛盾, 发展现代农业找到了一条新路, 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去年总投资630万元, 建成高效温棚384座、700亩, 完成部分上水和道路开通工程。今年投资945万元, 建成二代高效温棚墙体工程290座, 四位一体示范栅 (沼气、猪圈、水池、自动卷帘) 2座, 养猪场2家, 千亩核桃林基地1处, 配套沼气100座, 1处市场和1家养兔场, 上水工程正在建设。下古村组建无公害蔬菜协会, 由协会牵头租用22亩土地, 建成了蔬菜批发市场和可贮藏600吨蔬莱的保鲜库, 成为刘家峡蔬菜集散地, 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既解决了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创新产业模式,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按照“无公害蔬菜─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无公害蔬菜”的循环农业模式, 培育和廷伸产业链条, 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区、规模养殖区、马铃薯加工区和经济林区, 温栅配套沼气池和集中供热站, 将淀粉渣用作饲料, 菜叶、秸杆、畜禽粪便集中发酵, 沼渣沼液集中施肥, 沼气用于供热照明, 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业紧密关联、循环发展, 一环扣一环、一环促一环的产业链。新建千头猎养殖场1处、投放种母猪100头, 玉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万头猪场即将建成投产。发展千亩核桃经济林基地1处、栽植核桃苗4万株, 栽植葡萄1000株。罗川台循环农业园元, 是原来种小麦的15倍, 仅此一项, 可为罗川村每人增加纯收入4000元, 达到6313元。去年, 刘家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蔬菜产值5050万元, 占到全县蔬菜总产值的33%, 仅在蔬菜产区12%的土地上创造了33%的产值。

以抓旅游的理念抓农业, 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

太极镇依托百年枣林和近邻黄河湿地太极岛景区的优势, 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开发建设以上古、下古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 以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为目标, 大力整治村容村貌, 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河塘垂钓、田野采摘等农家乐旅游项目。今年, 新建改造二代高效温棚484座, 改造田园采摘、体验农趣高效温棚196座, 新建四位一体示范栅3座, 修建了蔬菜批发市场和冷藏保鲜库, 新上了一条鲜果包装生产线, 正在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生态园。目前, 社社都有特色产业, 村社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为100%, 沼气普及率52%, 巷道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

设立产业推进办公室,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篇6: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范文

近年来, 新乡市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资源集聚的要求,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 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 构筑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发展载体。2009年1—9月份, 全市28个产业集聚区 (纳入省规划范围的共13个产业集聚区) 新入园企业289家,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4亿元,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82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1亿元, 就近吸纳农民就业42万人。

新乡市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在于发展产业集聚区与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相结合。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 新乡市构筑了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两大载体, 二者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一方面, 产业集聚区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产业集聚区促进了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 引起农民就地转移从事非农产业, 实现土地流转, 使土地集中经营, 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 壮大了新的经济组织。随着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扩大, 接受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的成本降低, 劳动产出率和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 最终建立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 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提供经济保障。同时, 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促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积极进入社区。另一方面,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社区不仅为产业集聚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者, 也为这些劳动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使其能够安居乐业。同时, 社区建设整合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土地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要处理好的关系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时, 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对接, 产业发展要与城镇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中, 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 又以城镇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

(一) 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

坚持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 使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有机衔接, 更多地将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使规划区内既能聚集财气体现产业支撑, 又能聚集人气, 通过吸纳就业推进城镇化, 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规划时, 不能就产业论产业, 要将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相结合, 将推进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相结合, 把产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 使产业群和城镇群的发展有机统一。各地方政府要坚持高起点规划, 根据已有产业优势和基础, 优化资源空间配置, 明确产业定位, 推动产业错位发展;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使园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 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同时注重相关规划的衔接, 突出整体性, 把产业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 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 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各个专项规划相互配套, 具有可执行性。

(二) 延伸产业链条与完善产业配套相结合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影响招商引资及企业集聚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与廉价的自然资源供给, 而是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本身的配套性。任何一个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都不可能孤立发展, 在发达的优势产业背后必定有发达完善的配套体系支撑。同质企业集聚仅仅是产城互动发展的第一步, 为实现集聚区的产业升级、产生集聚效应, 入住企业必须分工合作、专业化经营, 形成产业链条。一方面, 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发展上下游企业, 向前生产零配件、配套件, 向后生产深加工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 鼓励为主导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企业和机构入住, 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

(三) 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配合

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政府和市场发挥不同的作用, 做到进退有度, 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在园区发展前期, 政府在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政府还应出台种种优惠政策, 吸引企业集聚。在园区发展壮大时期, 同质企业的集中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需要产业优化升级。此时, 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引导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使其合理分工、专业化经营, 实现从低层次企业集中到高层次产业集聚的转变, 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在园区的成熟时期, 主要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重点做好为企业服务, 提供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

(四) 创新硬环境和提升软实力相融合

为吸引投资者在园区内投资, 首先要积极创新硬环境,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作为推动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致力于优化和提升现有的投资环境, 改善和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 吸引投资的不仅仅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软实力, 而且提升软实力要比创新硬环境更为复杂艰巨。为此, 要创新体制搞活机制, 理顺市县两级政府对园区的管理体制, 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限和管理职能;不断优化政务环境,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提高办事效率, 创建了一个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着力提升园区的软实力。

(五) 产业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协调

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要相辅相融、协同发展, 要处理好园区内产业功能与居住服务功能的关系。在进行功能区分时, 不仅要重视园区的产业功能, 充分考虑生产环节需求, 更要注重园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 特别是学校、医疗点、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使产业园在空间上、功能上形成对城镇的有力支撑, 实现人口的集聚。在产业融合方面,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使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一方面加大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 着力改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建议

河南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更好地促进产业与城镇互动协调发展, 建立起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 产城一体, 具有培育支柱产业、吸纳集聚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功能的复合型新区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因此, 建议如下。

(一)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城镇化进程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结合点, 要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 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镇的优先开发区域,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 促进企业集聚、项目集中、土地集约, 推动优势产业园区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 使其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扩散源、工业经济的“隆起带”。与之相呼应, 应加强重点城区、园区等服务业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金融保险业、服务外包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文化产业, 形成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服务业聚集区, 提高服务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 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 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推动, 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 以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为支撑

产业功能是城镇的基本功能, 强化产业支撑, 明确城镇功能和产业定位, 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 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促使潜在的资源与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使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城镇迅速成长和集聚, 真正培育起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一是培育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因地制宜, 坚持市场导向, 结合当地实际, 选择最具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加以重点发展, 集中力量, 各市、县或乡 (镇) 内重点培育一两个特色主导产业, 聚合各种生产要素, 完善产业体系, 把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集聚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 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内, 改善产业空间布局, 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 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三是发挥企业集群的整体效应, 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市场优势, 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

(三) 走集约节约的发展道路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一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提高产出效率。 (下转79页)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以规划定方向, 以项目定土地, 以投入定面积, 坚持质量优先, 实施集约开发。加快建立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三个指标为主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 提高土地投资密度, 实现土地、产业的集约发展。二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引导企业抓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 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程, 提高产出效益和综合利用率。三是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促进产业横向集聚形成、纵向链条延伸, 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 提高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质量。

(四) 强化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 必然要求其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一是要进一步提升集聚区的软实力。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 保证市场环境的健康和整个集群的良性竞争。二是要建立中介服务机构。采取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在集聚区大力发展服务型的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 建立法律、会计、审计、仲裁、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 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功能健全、网络覆盖、服务到位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三是要打造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 从企业及企业家的角度看, 实质上是产业集聚文化的形成过程, 是企业家创业精神塑造过程。所以, 打造产业集聚区文化, 塑造创业精神是政府推动集聚区发展所要建设的一个必需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内动力。

摘要:发展产业集聚区及构建与其配套的生活社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河南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因素。鉴于此, 剖析了新乡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在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基本做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需要处理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延伸产业链条与完善产业配套、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创新硬环境和提升软实力、产业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并就更好实现河南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城镇化,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2) .

[2]赵淑玲, 曹康.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关系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 2005, (2) .

[3]孙祖荣, 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65) .

[4]徐维祥, 唐根年, 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 2005, (6) .

[5]赵焱.温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3) .

上一篇:酒店点菜系统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下一篇:中秋节450字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