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2024-05-04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精选十篇)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1

1 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策与科技的支撑。其中, 政策是外部因素, 对建设新农村的促进是外延式的, 而科技则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因素, 能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科学素质, 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持久的, 农业科技推广正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动力。同时, 农业科技为改善农村环境奠定了技术基础, 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另外, 农业科技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人口、健康, 可通过药物创新引导工程的实施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因此, 农业科技正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农民, 使广大农民受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性的目标体系, 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进取, 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将依靠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能及时推广到农民群众中间,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不竭动力, 致力于在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撑、引领之下促进新农村建设。

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乏力

目前, 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不容乐观,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乏力, 农业科技推广、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 究其原因,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限制尤为关键。在机构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被简编, 人员队伍被大大削弱, 基层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编制还时常面临被挪用、挤占的情况, 部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准, 部分人员尽管被编制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 实际上却在其他部门工作, 这些都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2.2 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当前, 很多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依旧呈现出由上而下的指令式推广现状, 没能了解、掌握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同时, 农业科技推广忽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农业科技推广也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 农民对农业政策、市场价格等有较高的关注度, 只有尽早实现农户参与的双向沟通及由下而上推广方式的转变, 使推广方式更灵活, 才能缩短农业科技推广时间、流程,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3 科技推广很难满足需求

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很多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脱离现实需求, 科技创新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 很难与农业发展需要与农民需求相适应。政府多年来一直强调科研要服务经济建设, 但目前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依旧存在不顺畅的情况, 一些农业科研关注的往往只是科学本身,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低下, 无法及时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农业科技推广也处于发展缓慢的局面。

3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人员培训, 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一方面, 农村地区范围很大, 农业科技推广任务繁重, 而专家们往往担负着科研、教学等重任, 能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精力、时间都很有限, 所以农业科技推广的强化不能只依赖专业的科技人员。当下, 农村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和农民有密切联系, 往往能准确把握农民需要, 且基层农业推广的作用不能丢, 要注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培训, 实现农业技术协会与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院校和基层推广的协调运转, 由各个层次的人员共同组成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另一方面, 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骨干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 围绕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民这一目标, 借助改革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契机, 联合农业院校、培训中心等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农民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户等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推广与示范能力, 以便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最大限度发挥其引领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同时, 要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加强自学、进修,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促进农民本土化、知识化。

更重要的一点是, 各地要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需要, 针对农业科技推广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首席农业科技推广员制度, 采取竞聘、优选等方式产生负责特定区域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 且各级推广员在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分区域、分层次形成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促使新型农业技术能及时、高效地得到推广和普及。二是围绕公益性推广,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创新发展, 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资农业科技推广, 加速科技转化及农村经济发展, 助推新农村建设。

3.2 创新推广方式, 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

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农村地区要坚持探索参与式推广方式, 了解农民的需求, 尊重他们的选择, 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农业科技推广。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它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作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农业科研单位目前已经建立起科技推广网站, 并链接示范基地, 不仅网站是推广农业科技和开展咨询培训活动的重要场所, 还能对外发挥集散农业信息的功效。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联网, 科技推广网站能逐渐向各个农户延伸, 农业科技推广更加方便、快捷, 促进农民与技术专家之间的直接交流, 促使新农村建设真正享受到信息网络的实惠。

与此同时, 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农村中介组织, 发挥它们在传递、协调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 并尽快实现农民的组织化, 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合作推广, 建立健全商品市场网络, 基于初级市场发展全国性的批发市场, 追求农业经济中多种经营方式、经济形式的并存。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 完善市场服务, 有序建立市场交易秩序, 促进各种各样的农业科技要素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信息市场等的合理流动, 借助信息平台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质量。

3.3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市场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也从以往由谷物粮食主导的模式转化成由多种经营主导的技术模式, 农产品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在多年的发展之后,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产业布局, 只是还面临分散、零碎的问题, 需要各地按照自身的资源优势, 立足市场需求坚持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农业生产结构, 将大户生产作为发展重点, 将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不可否认,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 要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科技推广战略, 依托科技的强大力量, 在农民需求的导向下引进新的农业科技和新的品种、工艺,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及成果转化步伐,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同时, 加强科技推广, 依据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基本原则, 有序推进农业科技直接进村入户, 有意识地培养农民的市场理念, 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正是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 国家在发展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方面获得强大的支撑, 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巨大的力量。在今后的发展中, 必须要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特别是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不但要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支撑新农村建设, 还要让农业科技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

摘要:经过多年的努力, 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并获得很多成绩, 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巨大贡献。然而农业科技推广不但取得了成绩, 也出现若干问题, 严重制约农业科技推广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效力的发挥, 亟待解决。下面从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入手, 简单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对策, 希望能对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咏梅.新农村建设中改善民生的技术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14 (06) .

[2]刘玉来, 余彬盛.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主体的培育[J].农村经济, 2014 (04) .

[3]王济民, 张蕙杰, 刘春芳等.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 2013 (08) .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2

一、精心选聘,建立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讲师团队伍

为了确保讲师团工作的高质量,真正让农民欢迎,在组建之初,我们立足实际,严格把关,确保队伍质量。一是瞄准产业选。重点围绕做强粮食、棉花、油菜等三大传统产业,壮大生猪、蔬菜、水果、水产等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欧美杨、珍珠、葡萄、双孢蘑菇、蚕桑等五大新兴产业进行筛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二是不同层次挑。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人员组成上,我们以农、林、水、畜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全县涌现出来的有突出技能的乡土人才参加,还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团成员。三是严格程序聘。在个人自荐和各涉农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对象从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服务群众热情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价,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颁发聘书。目前,我县16名讲师团成员,不仅熟悉了解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且在省市农业生产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0%以上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积极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式

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培训贴近农民的口味,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解决这一问题,讲师团积极组织专家探讨,形成了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基地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一是围绕主导产业“上大课”。紧紧围绕全县三大传统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和五个新兴产业开展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为阵地,重点培养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村干部和回乡大中专生;以乡镇党校为阵地,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队伍;以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为阵地,根据农村时令开展季节性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操作技术的培训,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党校为基地、以乡镇党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辅助的三级培训网络。二是服务种养大户“上小课”。对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能人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指导,并与农村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结成联系帮扶对子,手把手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据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培养致富带头3800多人,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如讲师团成员、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在张公庙镇开展葡萄栽培技术培训时,制作了多个多媒体课件,同时自带了部分葡萄新品种幼苗,用于讲解葡萄栽培的嫁接技术,并在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嫁接,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网上咨询服务“上新课”。县人才办不仅将讲师团成员的简历、个人特长及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发到种养大户、协会会员、村民代表等群众手中,而且在澧县先锋网、澧县政务网上开辟了网上课堂,设立了专家咨询“直通车”,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交流等方式,随时求助或询问农业科技知识。去年,农业科技讲师团解决疑难问题29个,治疗突发性疾病125次,挽回经济损失255万余元,较好地解除了农民群众缺乏科技技术的愁苦。四是开辟电视专栏“上长课”。在县电视台常年开辟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专栏,根据时节定期向农民传授农作物栽培、果树栽培、畜牧水产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自2004年讲师团成立以来,累计组织了近130期、150多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村致富骨干、种植、养殖大户超过13000人次,间接带动、参与培训农民16000余人次,讲师团走遍了全县32个乡镇,组织编写了50多期的实用技术资料,累计发放18000多份,为农户引进和推广几十项新品种和新技术,受到全县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水平

为了加强讲师团的管理与考核,县委组织部、各涉农部门和乡镇、村党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科技讲师团的组建、运行和考核工作。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农业科技讲师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事局、科技局、农经局、农村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等涉农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村办,具体负责讲师团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二是实行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全体讲师团成员和讲师团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听取述职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和部署下阶段工作。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对讲师团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一年一考核一聘用。建立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讲师团成员每提供一次服务,填写一张《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登记表》,农户和村党支部签注意见,交协调小组统一备案。年底,乡镇党委上报《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统计表》,对讲师团成员到村次数、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做出定性评价。四是建立工作督查制度。讲师团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讲师团成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督查,督查结果记入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注重激励,充分调动讲师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 篇3

科技创新在支撑新农村建设中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实施哪些路径战略?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有哪些?笔者结合宁远县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一、科技创新在支撑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科研和技术创新的统称,是人类社会具有高尚内涵的基本活动之一。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植根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选择,是获得高质量增长的唯一途径,也是发展新产业的有效途径。三年来,宁远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在支撑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支撑,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

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十一五”期间,宁远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小康宁远为目标,全面实施了“科教兴县,建设创新型宁远”战略,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由于把“科技兴农”放在优先位置,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0%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8%以上,良种普及率达96%以上。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59%。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初步建立,农业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监控和治理,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支撑,促进了农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科技创新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产动力。

实践证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立足经济不断创新,经济依靠科技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利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最近五年,宁远县通过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科学研究,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广泛利用,企业效益明显,农民收入大大增加,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产动力。

二、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支撑,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眼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关键和共性技术瓶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首先,要增加对农村科技的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扶持。

目前,科技投入存在一些倾向,国家科技经费大多数投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省级科技经费大多数投向高新科技项目,市级科技经费大多数投向市级单位工业、社会发展项目,国家、省市对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多,县级科技经费严重不足,除给予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的少量投入外,真正投入到农村农业生产项目上的科技经费就微乎其微了。然而,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投入,只有增加科技经费预算,才能为农业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扶持,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其次,要大力开展科技引进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大力引进、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让新产品、新技术等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强化农技、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重点培育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乡(镇)、科技龙头企业,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示范作用。然后,以点带面,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全面推广。只有加快科技引进推广,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种、养、加产业提供示范,从而带动农村农业产业化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再次,要积极举办农业科技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须以人为本,以人才为保证。各级政府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由科技、农业、农机、畜牧、水利、林业、劳动、职业技校等有关部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充分利用现有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推广中心、农村网上远程教育等渠道,采取专业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着力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三、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有效运用科技创新支撑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战略和服务模式,笔者提以下四条建议。

第一、增加对农村科技经费的投入,为种养业提供引导资金。

投入科技就是投入经济,把科技投入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千方百计加大增量,逐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经常性增长机制。县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将科技三项经费、科技事业费、科普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法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规范使用。

第二、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建好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有关部门都要建好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农机、林业、畜牧、开发办、烤烟办等部门都要高标准办好一个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加强引导,进行推广。二是培育好科技示范户。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小区和家庭农场。三是抓好优质种苗工程。根据宁远县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千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千亩两系杂交糯高梁制种基地、优质苗木基地、种猪场、种兔场、县鱼苗苗种场及牛羊品改站等优质种苗基地建设,搞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保护和利用工作。四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因地制宜,引进名优特新品种,进行推广示范。加快优质高产、节能增效、生态安全等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示范和应用,突出抓好节水农业、平衡施肥、无公害生态农业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之一“农村青壮年接受科技培训率达到70%以上”。要求到2015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正规的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每个中青年农民都能熟练掌握1至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或转移就业技能。因此,大力组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养懂科学、用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产业型农民和务工型农民。同时,在农村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要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第四、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建立健全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4

1万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万州是原万县地区所在地, 科技发展的基础较好, 特别是在农作物良种创新、水产养殖、兽药的研制、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丰富、科研实力较强, 拥有一批农业科研所 (校) 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不论是科技人才素质、数量, 还是科技基础条件都已超过主城区外的其他区县。

另外, 万州农业科技成果和物资的市场流通体系也初具规模。据调查和统计, 万州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种子等涉农物资的年交易额在20亿元左右, 约占万州及周边 (梁平、开县、利川、云阳等) 地区的60%, 经营商户仅主城区就500多户。

然而, 万州作为库区中心, 在引领库区和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队伍梯度不尽合理

万州处于西部, 长期以来经济、交通、文化不发达, 不利人才成长, 不利吸引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农业科技队伍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较缺乏, 领域覆盖不全, 知识面不宽, 知识更新较慢, 综合能力偏低等不足之处。

1.2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转化场所在农村, 使用对象是农民, 只有让农民真正认识掌握应用并产生了效益, 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抽样统计, 库区农民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40%,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 并且系统受过农业技术教育者不足千分之一, 即便是经过较系统的农技培训的也不多。大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离乡而从事其它行业, 带走了对现代农业新技术易于接受的相当一部分人群, 使本来素质不高的农民“雪上加霜”, 可以说目前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十年前。

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差, 缺少成果的熟化中试

由于万州经济较落后, 长期以来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少, 缺乏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基地, 使得农业高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未能有机结合。

目前, 我区杂交水稻、玉米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而油菜、小麦、红薯、洋芋等商品化率低的作物良种覆盖率仅为10%~30%。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配方施肥技术等有利于农业生态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却由于缺乏示范基地而推广缓慢。

1.4农业科技成果流通体系不健全

目前万州的农业科技资料交易以路、以街为市, 经营场所分散, 不仅给市场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难于根治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等现象, 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而且农民不知道哪里能得到先进的农业生产资料、新产品、新技术, 有困难不知道该找谁, 该问谁。

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衔接不紧密, 有各自为政、各司其职的现象。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农业部、科技部成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通过项目实施, 强化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奠定了基础, 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根据万州农业经济、科技实际, 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出如下建议: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万州新农村建设总的规划要求, 根据万州及周边市场的销售、加工量和“一村一品”的原则, 规划种、养、加规模, 切忌盲目发展。

2.2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 形成一支有梯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

按照万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人才强区战略, 通过制定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 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到万创业, 培养高层次人才在万创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构建一种激励机制, 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农业科技人员中大力倡导情系三农、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同时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 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典型示范,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转化周期长、风险大、稳定性差、社会公益性强、商品性弱、转化条件选择性强等特点。

因此, 通过展示示范将成果研制、生产转化和产业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搭建起“品种的擂台、科研的舞台、龙头企业的展台、信息交流的平台”, 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这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 扶持一批重点科研单位和科技型企业, 改善其科技条件、实验设备设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重点乡镇的中心地带或在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及推进村, 搞好高效农业科技示范、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等基地建设, 搞好种养大户的培育, 以便形成辐射源, 带动一方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发展, 起到及时引进、宣传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作用。

2.4建立健全技术市场, 实现成果转化的中介与条件建设创新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纽带作用, 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落实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建设, 依靠电子网络技术, 建好适宜本地的各种作物、畜禽的种、养技术等专家咨询系统。使农民有困难知道该找谁, 该问谁。

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成果的物质流通体系建设。在主城区建立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中心市场, 在中心集镇建立分市场, 使农民知道农业生产资料、农业高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在哪里能得到。

建一个库区及周边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档次最高、服务最佳的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大市场, 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绿色交易通道。市场建成后, 对进一步发展万州的商贸流通业, 做大做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假冒伪劣, 确保国家税收等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5建立农业科技协作网络

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原则, 整合我区现有的各项农业科技资源。以农产品为单位, 联合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力量, 建立跨单位的科技协作网络, 促进产学研的紧密衔接。

建设新农村推行农业发展新规划 篇5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以农业为传承的农业大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家和农村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是一致的;在那时,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当然农业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那时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同样是那时,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是我们农村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们也非常重视农业。回看历史,我们会惊人地发现,国家和农村劳动者都重视农业的这种状况持续了数千多年。

可现在,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随着国家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急剧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下。如果单独讲GDp,那么我们国家对农业这个产业是完全可以忽视的,可是社会再怎么发展。人们还是要吃饭,如果没有农业,这饭从哪里来?所以在今天,农业作为国家和社会稳定基石的作用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的国家也仍不得不重视农业。而在农村和农村劳动者方面情况却大有变化;也正是由于国家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原故,我们农村劳动者有了大量外出打工,经商等机会。也就是在这打工和经商的过程中,我们农村以前的所谓副业收入,已大大超过了主业——农业生产的收入,另外,我们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急剧扩张,而这扩张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征地,那么,这时我们的许多沿海开发区农村和城市周边农村也就有了转让土地得以分享工业成果的机会,在这丰厚的土地转让收入面前,农民的农业收入那更是少得可怜。所以自温饱以后,我们的农村劳动者就普遍不再重视农业,这在农村的具体表现就是。今天,我们的农村出现大量的土地抛荒的现象。

那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当前农业生产这个问题上,国家和农村劳动者的态度已不再一致。而为了实现一致,所以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还制订了农业补贴政策,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的农业补贴支出还会大量增加。

在当前,我们国家仍然重视农业,而农村劳动者却普遍不再重视农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来谈新农村的农业发展规划,那当然我们既要保证国家农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社会情况的实际变化。那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现在我们还是先回到普通农村(庄)的系统改革方案中来。当普通农村初步完成村居点的建设任务后,村集体就必须马上重新划分承包地(方案应早定,早公布),同时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新的农业发展规划。其具体举措是:

第一.原则上全村土地,集体所有;在集体面前,人人平等。但对多年土地承包过程中遗留并产生的某些个人既得利益,集体仍保证村民十年以内收益。

第二.在土地重新承包之前,集体将每家每户的宅基地,自留地,现有承包地全部丈量登记,同时还要将各生产队的水库,山林等公共用地重新丈量登记并折算到户。在这里,宅基地,自留地是当作承包地来丈量,而重新土地承包时,这些地仍会优先承包给该村民(除非自己不想要,如自留地就可能会这样;另外是水库,水库应按水面积丈量,但在折算到村民时,就可变成承包田。至于山林,除了有石头,有树木的山林外,山林其它未垦的土地做为承包土地折算到个人(折算标准应可协商)。

第三.集体将村民的所有承包地收回,然后,根据当前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能力和承包意味,同时也考虑到村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集体在重新分包土地时,并按村民承包权的百分之七十的标准返包给村民。余下的百分之三十,由集体在距离村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一次划出,经集中整治,并改造成若干个集体农场,然后再公平发包给部份村民,目的就是;集体要在村内建设农场,把小数村民培养成农场主,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实现全村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另外讨论).第四.集体重新分包土地时,集体可将村内土地分近地(即离村距民点较近),远地和村农场用地这三类,而在远地方面又分远地,远田。经协商后,距村居民点较近村近地,所有村民承包量一致,且不论田与地,一律当田来承包(因为土地分包后,近田也大部份会被村民当地种菜)。至于远地,远田,则大家也是一样多。对于多交地给集体的农户,在集体承包村农场,山林时可多按比例多分承包费(至于多收年限,侧应在十年左右加以讨论)。

第五.需要注意的是;1.短期不打算入住村居民点的农户,集体可视情况,将该农户应有的承包地,尽量全部划到该农户的房前屋后。2.有村民土地抛荒时,集体除通过土地调整将抛荒地转给村农场承包外,集体也可考虑将村承包地让给其它村民承包3.村水库以及一些水塘周围水田,一律应当村农场用地优先一下性划出来,以便建设村的水库农场,这对水库的立体开发,水库的扩容,水库堤坝加固都有好处,另外这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农田水利工作。4..每个农户承包地按面积,尽量只分四块地。5.这些年有的农家人口增加,有的农家人口减少,集体应一并清算,但前提是,这些数目应按原规矩先在各自的生产队算好,摊匀。6.非本村居民入住村居民点,在有村民抛荒的前提下,也有机会承包村的近地,但必须交纳相应的承包费(农民自己承包却有补贴)。7.在村居民点外,村集体应划出若干土地供村老人协会使用。8.村民在村居民点的建房面积和公摊面积都按水田面积来冲抵村民的承包权。但这些面积可完全市场化,私有化。9.村民土地抛荒一律交集体处置。

当我们把农村土地规划承包好后,那现在我们回看农村的农业生产状况,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村,绝大多数的村民在村居民点外都会有自已的菜园,而在离村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侧另有承包地和田。但在离村居民点最远受村民关注较少的地方却有村的农场。另外村的山林和水库也被改造开发成集体农场。而这些农场也被公平承包给了部份村民。这样一来,承包农场的村民就会主动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主动购买农机产品,主动联系或组建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即“公司加农场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而与此同时,农场主动将技术传授给村民,会出租机械设备给村民,会(按公司要求)以比较公平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而这同时也可以减少自己的生产风险和减轻自己的生产成本,而与此同时,农场主还可以增加自己农业生产之外额外的服务性收入。至于分散的农户,他们减少了承包地,但却有机会承包村农场和在村农场打工,而减少的那份地也有承包费补偿,另外,这还不影响农业补贴(但那时国家农业补贴对象可能只限农场,而分散农户只有多交地给集体,才能多得农业补贴,多收土地补偿金。另有的农民为了这两金,他们可能会多退承包地给集体。而集体侧又将地转包给村农场,这样,村的农场就会越办越大。而这一土地变化过程也是基本符合市场规则的)。

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设和谐新农村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新农村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三改一化”的历史任务,其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重中之重又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为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该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组织部的倡议和大力支持下,成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到自治县靠山种畜场、克尔台、白音诺勒、江湾、巴彦查干、他拉哈、一心等乡镇以及县直主管单位畜牧水产局等典型示范和主管单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一、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问题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委 “主辅换位”、“农转牧”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的战略目标,决定把农业产业化问题摆在该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型”产业,确立“绿色”牧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探索该县“奔小康、建设新农村、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

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或骨干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一种在该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的机制,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只有走这样的路子,该县的农业发展才能够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才能把“千家万户”"和“广阔市场”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一是保证农产品有效增加;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只有靠农业产业化这只“大船”,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民才能顺利进入市场。所以,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绝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条捷径。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以党政一把手直接负责的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

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县、乡镇党、政领导每年必须亲自抓一个产业或一片基地的建设,真抓实干,连续抓几年,抓出成效。这一条可以作为乡镇年终考核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

(二)注意企业的规模经营问题,加强政策扶持,狠抓骨干企业

“规模约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该县农民“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诸如买难、卖难、实行机械化难、采用新技术难许多困难,要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近几年,国家为了扶持骨干企业的发展,在财政、税收和信贷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财政方面,国家已经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达10万亿元以上。此外,国家还把重点骨干企业纳入国债资金技改范围。税收方面,今年国家将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由10%提高到了13%。信贷方面,今年国家农业银行计划安排150亿元贷款的同时将资产超过亿万元的1000多家骨干企业纳入农业银行总行的重点支持范围。

而骨干企业发展缓慢,主要制约因素有资金不足,信息不灵,人才缺乏、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落后,不合理负担沉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缓解资金的紧张局面,重点扶植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同时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注重品牌的树立。尤其是骨干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体系,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高企业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骨干企业要在提高质量和科技进步方面走在前头。要抓标准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推进全程质量控制;抓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要培育拳头品牌。搞好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逐步规范骨干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努力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三)骨干企业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利益”。没有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企业与农户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就会出现松散关系。处于产业化中间环节的企业与下联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关系,是一种自由的意向性的非紧密关系,是一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被动的关系,或者是一种非理性的契约关系。这样经常使企业与农户的根本利益一致性与现实利益对立性发生矛盾,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骨干企业与农户之间必须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骨干企业毕竟是企业,不是扶贫机构,不是社会公益单位,企业首先就是要赚钱,只有赚钱才能生存,所以在利益联结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主要是自愿、平等、互利,这是最核心的。农民的要求关键是要有稳定的销路,是要把产品卖出去。所以,对骨干企业,最低要求是要有订单,否则不能叫骨干企业。对农民来讲,只要有了订单,就有了稳定的市场,就可以放心的去进行生产。

(四)农民组织化问题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民共同抗御市场风险、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

(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

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说了算,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动态观察市场走向。农业产业化就要到市场上去选产品,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首先搞好市场调查、选好产品,通过这个过程挑选一批“拳头”产品,作为“推进剂”,形成主导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

(六)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链条。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同时它也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

(七)搞好基地建设,强化“规模效益”观

基地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如何加强基地建设,可以用16个字概括:“政府引导、利益驱动、品质优先、规模效益”。过去政府总是要求农民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些都是市场的功能。政府只要提供良好的产业政策和优质服务以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和农户会自发地有机结合。政府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户看到可获得的实际利益。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使大量的劳动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就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八)对外加大宣传力度

该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污染小,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生态农产品生产。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品琳琅满目,“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过去,不作宣传,特色的“绿色纯生态产品”就不为人知,所以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推出具有典范效应的品牌,依托典范品牌发展产业。

(九)外部环境问题

调研中发现在外部环境中:政府服务错位,政府服务不到位,政出多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配套措施。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服务”作用,同时政府还必须把扭转农民的发展意识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这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述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7

1 安徽省农业科技贡献与成就

1.1 农业科技对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贡献

在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业科技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发展。2011年, 安徽省粮食产量达到627.1亿斤, 比2005年增加106亿斤, 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 061亿元, 比2005年增加4.6倍;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232元, 比2010年增长17.9%[1]。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防汛抗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乡村旅游、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1.2 安徽省农业科技成就

农业科技在作出贡献的同时, 其自身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 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五位。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增强, 建立了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 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 2010年推广农业主导品种150个,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4亿亩次, 分别比2005年增长50%和20%, 目前已育成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农作物品种,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明显增多, 建立了以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十一五”经省级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近1 000个, 比“十五”时期增加372项, 获部、省级奖励成果112项, 比“十五”时期增加13项[2]。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启动建设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 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广泛整合了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 密切了科研与生产联系, 推进了农科教协作、产学研结合。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主要得益于各种形式的培训, 如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 “十一五”期间全省培训新型农民211.6万人, 比“十五”时期增加146.8万人, 在培训过程中还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

2 安徽省主要面临的农业科技问题

2.1 农业科研能力不强

我国区域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基本一致, 农业科技发展呈现不均衡的局面, 存在明显的农业科技集聚现象, 即农业科技能力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区域。如表1所示, 安徽省处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非集聚区, 农业科技能力同集聚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且这种差距要大于经济方面的差距。

判断农业科研能力强弱重点看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 (R&D) 水平。2010年农业占国民经济行业总数各项指标的比重, 全国和安徽省情况分别见表2所示。全国农业 (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研发机构数占按服务的整个国民经济行业总数的33.9%, 而安徽省农业研发机构数仅占整个安徽省国民经济行业总数的4.7%,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内部支出安徽省为1.3%, 与全国相差5.5个百分点;R&D人员合计和R&D人员全时当量安徽省与全国相比分别相差10.9%和12.8%。国际认可农业科研工作的标准是硕土学位以上, 在我国农业科研队伍中, 具有学士学位的不到30%, 硕士学位不到3%, 而博士学位仅占0.5%, 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在地区分布上十分不均, 东部占了总数的40%[3]。农业科技产出包括科技论文、科技著作、发明专利, 在这些方面安徽省与全国相比差距更大。通过表2中数据对比直接或间接反映出, 安徽省农业研发力量明显薄弱, 实际工作量和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尤其是原创性和重大突破性成果偏少, 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不深。结果会直接影响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三大行动”的实施, 间接影响“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最终延缓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进程。

%

注:1)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1年) 、《安徽统计年鉴》 (2011年) ;2) R&D人员全时当量 (单位:人年) :由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及应分摊在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两部分相加计算, 其中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包括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3) R&D经费内部支出:指研究与开发机构用于本机构内部的实际支出, 包括经常性支出含人员劳务费, 资产性支出含仪器和设备

2.2 农业科技重大核心技术研究不足

2.2.1 重大原创性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供给不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 满足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 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地区的开发、建设与兴起, 依靠越发紧张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已经不可能, 因此暴露出安徽省目前重大原创性农业创新成果和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供给明显不足, 如安徽省农业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省国民经济行业总数比重仅为0.05%, 与全国相比相差甚远, 重点表现为江淮中部稻麦丰产高效技术、淮北地区旱作小麦丰产优质技术、沿江江南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皖西山区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技术的研究不足。

2.2.2 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比较缺乏

安徽省农业科技水平低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和农业综合效益偏低。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 特色农产品种类多, 但由于缺乏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 导致农业产业链不长, 销售的大都是初级农产品, 最终出现了产品方面“特而不优”、分配方面“别人拿大头农民拿小头”、收入方面“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2.2.3 农林生态技术综合应用程度不够

受分散经营和传统生产习惯影响, 低效高残留的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仍有使用, 再加上农村生产生活剩余物浪费和污染、土壤沙化、森林草场退化等现象较严重, 其发展程度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农林生态技术综合应用的程度, 势必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徽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动摇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粮食、蔬菜重要供应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2.2.4 农业装备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偏低

2011年安徽省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6%, 同比增长1.8%,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 尤其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油菜机收以及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上技术薄弱。目前全省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进口, 研制适合本省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农业机械和技术设备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全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总体程度偏低, 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农村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根据2005—2006年数据, 按照综合指数法测算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总指数为68.88,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81, 位居全国第21位[4]。安徽省急需发展农村信息化技术。

2.3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

安徽省已建立起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受各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表现更突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薄弱, 经常是留不住人才、也进不了人才, 导致农技推广队伍数量不足, 于是出现非专业人员顶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进而影响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经费保障不力, 服务手段落后, 常出现“无钱打仗”、“无网捕鱼”的情况。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本来应履行公益性服务的职能, 却由于职能不明确、不细化, 缺乏必要的监管, 受经济利益驱使, 逐渐从事起经营性服务, 偏离了农技服务的主方向。安徽省农民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吸纳运用的能力不强。据安徽省农民科学素养和科普活动调查显示, 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1%, 比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低0.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 安徽省大量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 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新成果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农户老龄化、大龄化、女性化、兼业化影响[5]。此外, 安徽省还存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村土地整治时间短、适度规模经营范围小等干扰因素, 如此多的不足和干扰因素势必导致较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

2.4 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安徽省一些农业领域的科研未考虑生产需要, 偏重于基础研究, 而应用和开发研究较少, 在研究内容上出现跟踪式、模仿式研究, 甚至重复研究, 造成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整个科研过程是重立项轻研究, 至于科研立项方面过于强调竞争、弱化协作, 难以形成重大突破和原创性成果。受资金投入、物资供应、人事制度、行政惯性、经营模式、现代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缺乏统筹, 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缺乏信息交流和传递, 科研、教育、推广三体系衔接不紧, 农业科技整体合力不强。农业科技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评价机制不够合理, 科技与推广、服务与市场没有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仍然实行“喂入式”的政府科技服务行为, 结果必然导致科技服务投入多、回报少, 干多干少都一样, 无法调动科技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对策建议

3.1 抓住农业科技发展机遇

当前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极好的机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安徽省一号文件、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就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些政策效应在“十二五”期间将得以叠加释放和全面落实。安徽省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为农业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借承接产业转移契机, 发挥上海、江苏、浙江科技集聚区对安徽省农业科技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继承并发扬“大包干”精神, 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意见》, 积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使得降低农业科技转化和应用成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可能。

3.2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为提高安徽省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能力, 必须健全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制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大幅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体将调整为创新型企业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企业主体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加大农业科技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省各级财政要大力增加支农支出预算安排, 整合和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重点支持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皖茶振兴项目, 还应在优质林木良种培育推广、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安徽省还将统筹资金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围绕优势主导特色产业, 以项目为平台, 集中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各级财政将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加大农业科技基础建设投入。

3.3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第一, 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大农业科技专项、重点农业科技项目及其它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 重点引进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 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 组建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科研团队。第二,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与涉农院校协作, 提供行业指导, 重点培养一批农技推广人才, 充实农技推广队伍。选拔一批农技人员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造, 提高农技推广管理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轮训, 促进知识更新,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第三,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善于挖掘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如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农村骨干技术人员、种养大户等, 对他们进行分级、分层培训和管理, 为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专家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3.4 加强农业科技重大核心技术研究

继续充分发挥安徽省内农科院、农业院校、研究所以及涉农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试验站的作用, 集中优势力量对小麦、水稻、油菜、畜禽、水产等安徽地区有代表性的大宗动植物品种改良和丰产优质高效技术的基础及重大核心技术的研究, 特别是小麦高产方面的技术研究对国家粮食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注重对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种植、饲养、品种改良等技术的研究, 包括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苗木花卉、木本粮油等。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延长农业产业链, 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畅通,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徽的美, 美在乡村”,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深入开展全省各地主体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实施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 促进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发挥, 保障农林生态安全,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农业和农村环境, 创造一个唯美的安徽[6,7]。加强适合安徽省农业特点的农业设施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的研究, 逐步实现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的目标。为全面提升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水平, 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等服务平台, 加快和加强生产过程精准化技术、设施装备智能化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化技术、资源管理数字化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尽快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3.5 提高重大科技集成与推广示范水平

发挥安徽省农业科教资源优势, 建立政府主导, 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为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种养大户等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依靠安徽省粮食丰产工程, 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和实施, 加快在粮食产量质量、循环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精确生产技术等领域重大科技集成的进程。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信息服务工程”、“一村一品产业科技推进工程”, 依托宿州和芜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98个省级以下农业科技园、6个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平台,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推广示范作用。

3.6 落实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保障措施

为实现安徽省到2015年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明显提升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的目标,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保障措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 提高认识。切实把农业科教工作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 完善人事及考评制度。通过人事制度改革, 保证农业科研及推广有专门的人才、足够的时间干专一的事情。对工作业绩有考核, 积极推行由农民评价为主体的绩效考评机制, 将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研修深造等挂钩, 做到人才有上有下、有进有出。第三, 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理顺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 为科研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监督农技推广中的资金和物资供应及使用,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四, 完善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服务,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足够的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2-23].http://www.ahtjj.gov.cn/news/open.asp?id=36277

[2]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EB/OL].[2011-11-17].http://www.ahzwgk.gov.cn/xxgkweb/showGKcontent.aspx?xxnr_id=89566

[3]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 2011 (6) :79, 94

[4]刘世洪, 许世卫.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 (4) :1012-1022

[5]段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特征转变与问题应对[J].学术论坛, 2012 (2) :128

[6]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EB/OL].[2008-10-14].http://www.aepb.gov.cn/pages/487/Aepb11_ShowNews1343.html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 篇8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成效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我国农业科技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不太规范到逐步规范、成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十一五”期间,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目前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管理办公室统计,2002—2008年间,仅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就共引进各类科技项目3 067个,自主开发科技项目2 331个,引进农业新技术3 870项、新品种14 729个、新设施16 122套;共组织各类科普培训近3.5万次,参加人数近996万人次[1]。

2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

2.1产业带动——“生产发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原理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园区主要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园区的支柱产业。通过在园区进行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管理,掌握高科技农业的技术操作概念,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种养业和休闲观光业打下基础。园区通过发展种子种苗产业,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蔬菜、花卉种苗,使农民通过发展园艺产业而增加收入。

首先,园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专家大院,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产业带动,为带动周边地区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园区建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包括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

其次,在农业专家大院的指导下,园区建立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园区对周边地区的农民实现产业带动,都是通过园区内的示范农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千家万户农民,根据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来进行的。园区的示范分为科技示范、绿色示范、低成本示范、产业化示范四层示范,示范成功后,通过技术宣传,教育培训和推广服务,向周边地区农户和龙头企业推广设施农业技术、高效栽培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

最后,园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与周边地区农民签订合同,按照国际和国家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程,统一使用龙头企业精心选育的良种,统一使用高效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统一由园区聘请科技专家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农民交售的产品统一由龙头企业进行质量检测,帮助农民逐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带动周边地区农民逐步实现生产发展。

园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质就是各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为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吸收农民、科技人员以土地使用权、劳动力、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科技”、“公司+中介组织(协会)+农户+科技”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园区建立种养基地,吸纳周边地区农民来园区就业[2]。

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带动方面,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农业政策,积极利用上海人才、技术、资金和先发优势,以现代科技武装的工厂化、设施化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生物工程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初步形成了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观光旅游等六大产业。园区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销售蔬菜、花卉良种50多万公斤,种苗几千万株,建立蔬菜、食用菌特约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3万多亩,带动当地16 0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带动效益7 000余万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示范、辐射、推广、服务的作用。

2.2收入带动——“生活富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收入带动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原理分析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带动,使周边地区农民把先进的农业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增加收入;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在园区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中试基地建设,吸纳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园区就业,促进农民向农业向关联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市场需求带动,开展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农业设施管理方法。园区以产业带动和市场需求带动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带动,园区产生收入效应并作用于当地农民,为农民提供实现高效经营、就业、创业等的平台,最终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收入带动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民增收的前提,许多农业科技园的龙头企业将业务定位于农业产业的上游——种子种苗产业,凭借自身的先进设施的优势,以工厂化、集约化、定制化的方式为农民生产品种适销、质优价廉、数量充足的种苗,不仅使农户的整年生产在数量上有了保障,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提高,从而实现了既增产又增收。第二,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形式,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园区就业。尤其是园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才能满足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加强对农民的生存技能的培训,培养创业型农户,增加农户的收入[4]。农民在进入农业科技园区企业之前,园区的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都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设施农业、工厂化养殖的生产技能的培训,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增长农民的知识,使农民在园区掌握高科技农业的生产技能,为农民获取工资收入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农业科技园区既是一个农业产业实体,又是一个农民增收载体,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应从当地的农业发展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农户培育和扶持计划,针对不同农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开展培育农村种养殖大户、创业农户的服务,使这部分农户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并不断壮大农村示范大户的队伍,最终形成“科技带园区、园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民”的运作模式,通过农村示范大户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5]。

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四川省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遵循“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宗旨,在园区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利用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基地,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农民专业协会在生产中帮助农民解决各种问题,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起到了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对接的中介传递作用,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难的问题。据2008年统计,园区十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8.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7.53亿元,企业利润1.8亿元,年出口创汇2 000万美元。六个规模种养殖企业相继建成投入试生产,当年实现总产值7 359万元,销售收入7 617万元。园区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28万多户,园区农民人居收入达到4 793元,比乐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 350元高443元。

2.3示范带动——“社会发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依托农业专家大院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一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循环农业,改变村容村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周边农村的“村容整洁”;二是通过挖掘农村文化、开展农民培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进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乡村文明”;三是通过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增加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村“管理民主”。农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实现新农村“社会发展”的具体运行原理如图3所示。

首先,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的示范,围绕种植和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净化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达到以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最有效和永续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其次,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发展观光农业,进行科技教育培训的示范,对推动周边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村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园区观光农业的建设以休闲旅游观光功能为主导,同时使科技示范、教育培训、产品生产、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发挥作用,最终通过辐射效应推动周边地区整个新农村建设发展,逐步实现乡风文明。最后,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机制不同,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经营采用多元化投入和企业化运行的农业经营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园区运行的投融资机制、人才激励制度、技术支撑机制和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可有力地促进园区迅速健康发展。同时,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专业化合作组织等农村经济组织,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不变的基础上,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农民应用科技、政府联系农民、农村管理民主的四座桥梁,也为农村组织创新和管理民主提供了新的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方面,河北省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主导,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推广、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出动人力、机械,帮助周边村整治村容村貌,开展“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使村庄的树木、河水水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生态区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截止2008年底,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全年花卉、蔬菜、餐饮、门票等综合收入5 500多万元,成为全国第一家高科技农业旅游4A级景区,为北戴河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3总 结

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三方面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发挥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在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显著效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农业科技园区视作区域农村发展的增长极,发挥着优势产业集群的组装集成功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和机遇,充分利用自身集中优势资源的能力,转化先进要素为现实生产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龙头企业组装集成和孵化培育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在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方面,能够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形成工业带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和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园区内的各类产业的吸纳和带动下,农业科技园区能有效吸收当地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村当地非农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对当地区域的科技带动作用明显,主要采取农业推广体系和专家大院等形式,提高大多数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带动作用下,园区内核心区可以与示范区和带动区乃至更广阔的周边地区进行技术、产业、资金的对接和交流,达到影响和辐射周边地区农户的目的,并显著提升周边农村地区的社会效益。

此外,为了保证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应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为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外部政策环境。同时,园区要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各地区应确保园区资金投入结构的合理性,并积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等。总之,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致力于发掘各地的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和区域带动作用,这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十几年来的发展成效,对农业科技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的内涵和原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各地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原理。对于各地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带动,收入带动,示范带动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等.2008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度报告[R].

[2]蒋和平,等.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运行机制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陈阜,王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蒋和平,邵法焕.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2005(5):45-46.

发挥农业开发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9

1 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四是农村容貌要有新改观;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采取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点面结合增效的发展方针,取得了很大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坚持“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与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优势主导产业的培植、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村庄环境亮化美化等方面相结合,全面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2 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基础优势

通过实施改造中低产田,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坝、渠、桥、涵、池综合配套,建成了一大批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联、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2005~2007年,资兴市共投入中低产田改造资金146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866.67hm2,新建拦河坝4座,衬砌渠道74.82km,配套渠系建筑物1658座。新建、维修机耕道16.18km。项目区内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为项目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科技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资兴市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依托科技搞开发的原则,在项目区坚持引进、示范、推广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新品种、新项目,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区,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办在项目区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8期,培训农民6850人次,使项目区家家户户都有科技当家人。推广新品种32个、新技术26项。三都项目区对传统的养殖业进行了改造升级,推行生态养殖技术。根据生猪、肉牛繁殖期、生长期、育肥期的不同特点,养殖基地实行统一规划,分区设立,并离开农户住宅区,对生长期的肉牛采取圈地放养和氨化饲料喂养相结合的办法饲养,这样做既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又减少了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同时,对养殖户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申报。由于对养殖户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监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同时也较大幅度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2.3 产业优势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群,建立了“龙头+协会+基地”的运作模式,完善了利益联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实现农业标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农业综合开发连续两年扶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东江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6年共投入资金3265.68万元,建设网箱养鱼基地33.33hm2,加工厂房由3120m2扩大到12360m2,年加工能力由2100t增加到13100t,带动农户3252户,受益农民人均年增纯收入600元,带动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2.4 规模优势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选点布局的要求,按照灌区、流域和耕地相对集中的原则。资兴市近三年选择了廖江、七里、三都作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集中投入,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连片开发,规模开发,治理面积达1866.67hm2。开发以后形成了跨3个镇,12个行政村,约6000农户的产业示范带。重点打造了优质生态水稻、杂交制种、生猪、肉牛、蔬菜、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基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陶家种桃、李家种李的经营方式,对项目区农户实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操作规程,连片种植,规模养殖,规范管理,使生产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项目区土地利用率提高15%以上,年新增产值650万元,人均年增产值360元。

2.5 生态优势

搞好生态建设,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资兴市农业综合开发一直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持不懈抓好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草场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等生态项目建设,扶持、引导项目区农户建立“猪沼果、猪沼菜、牛沼草、牛沼花”等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为实施农业标准化提供环境条件。为加速项目区沼气池的建设和推广,把它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实事来抓,配备了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懂政策、懂技术的工作班子,开展了沼气组、自然村建设活动,对按标准建设沼气池的农户,每口奖励1500元。同时引导农户净化、绿化、美化生存环境,搞好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改房、改水、改栏、改厕等工程,使山变绿、水变清、空气变清新。

3 充分发挥开发效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10

1 落实补贴政策, 保障粮食安全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 提高农机装备能力, 优化机械配置结构, 将农机购置补贴与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大户培育、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施, 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机服务领域流动和聚集, 加快农机化发展。从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到2007年底, 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广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2亿元, 2008年将再投入补贴金额1.32亿元, 并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 继续向水稻主产区倾斜, 向水稻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倾斜, 推进水稻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今年五月, 广东省农业厅召开了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 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购机补贴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监督。积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 加大地方补贴力度, 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 规范管理, 阳光操作, 做到政策宣传到位, 服务措施到位, 监督管理到位, 切实保障购机补贴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补到农民手中。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突出重点, 明确目标。不实行大锅饭、平均主义, 而要突出重点, 有的放久。二是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在具体工作中, 必须把握好组织发动、公开公示、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三是精心组织, 确保实效。要加强宣传, 强化培训, 做好重点推广新机具的组织调度。四是坚持政策引导, 自主选择。从政策上引导农民购机, 引导农机化发展。在政策范围内, 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购机的意愿。在同类机具的品牌选择上, 不得干预。五是严禁增加农民和企业负担, 杜绝乱收费现象。六是不准暗箱操作。必须将补贴目录、补贴数量、补贴时间和补贴程序进行公布, 经得起检查。

2 重点创新“四大工程”, 优化农机发展布局

一是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按照重点突破机械插秧、快速发展机械收获、全面普及机械耕作、稳步推进机械烘干的原则,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实施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推进果业生产机械化,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果业优势发展区域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 把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亮点工程。同时, 加强油菜、茶叶、花生、牧草等优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推广示范。

三是实施农机大户示范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的原则, 充分调动技术推广、科研、教学单位及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机企业的技术力量, 进村入户, 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技术, 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的选聘工作, 以及大户的技术指导工作, 认真实施好农机大户示范工程, 打造“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维修能手”品牌。着力提高大户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重点加强对大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发挥大户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是实施农机技术培训工程。积极参与就业培训阳光工程, 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能力, 着力抓好水稻机插育秧和机插技术培训, 强化拖拉机驾驶培训, 带动绿色证书培训, 提高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模式。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3 创新服务组织, 加快体系建设

上一篇:企业管理制度保障下一篇:复合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