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2024-06-23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精选8篇)

篇1: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杜 彬

1金* *

(1.云南农业大学 学生处,云南 昆明 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对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这是中国未来建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高校学生中要培养一批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就要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实践教学大力的加强,加强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素质;能力

普通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大学生作为专门的人才预备队,在未来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最为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有的就可能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还有的就能够成为党政人才,很多大学生都将走向管理和领导的岗位,这是党和国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坚持的必然方针政策。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是极其重要的。

一、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条件下,我国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定位,怎样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教学管理进行改进,来促进大学生领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让大学校园中潜在的领导着能够发挥专长,锻炼成为将来的优秀领导着,这是高等学校应该重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就对人才培养的渠道进行打通。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①改革是一个不断循环以及反复调整的过程,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就能够把结果反馈到社会,我们就要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符合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发展需求,当我们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不正确的时候,作者简介:杜彬(1966—),女,云南昭通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研究。**通讯作者简介: suo金(1972—),男,云南大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邮箱:jgsuojin@126.com.联系电话:***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社科类重点项目(2013Z017)

①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因为如果培养的结果和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就会出现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我们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进行教学,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配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对个人成长环境进行一个积极的创造,则要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实践[1]。

还有就是在进行高校专业课建设的时候,可以考虑在进行管理专业设立方向有所突破,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高校的课程安排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大学生领导学方面的选修课,在理论上提高大学生的领导素养,加强科学的学科建设。可以开展必修课在综合性大学或者文科院系学校,我们可以在专业性较强的院系中开设选修课,教学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高校。我们可以开设相关的科目进行学习让学生进行了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对领导能力进行有效的理解[2]。

二、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强化来促进领导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不断的进行深化,在管理制度上可以说是采取了很多的新举措,我们高校的管理机制都是学分和学位的管理机制,学分制就是开发学生智力资源作为特点,当对学习进行独立自主安排的时候,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争取更高的学习目标来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其中之一就是要对专业特点进行淡化,对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还有就是社会需求[3]。对各种课程进行选修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我们在对人才领导能力的培养不再是仅仅的进行知识的更新,更多的要进行人才能力的锻炼,学生不要只是在某一个层次来进行学习,要更多的对管理制度来进行强化。比如说很多的高校就可以开展多种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比如就美国高校而言,大学的领导力教育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工作坊、研讨班、课堂讲授等常规的教学方式,同时还对特色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入,比如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反思,还有就是撰写“领导力日志”、“影子练习”、角色扮演、户外活动、电视节目改编等一系列的活动,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的开展,可以说是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让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学生遍布美国的各个领域,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够找到耶鲁大学的顶尖人物,耶鲁大学就成为造就人类社会各个层面领袖的摇篮。尽管耶鲁大学培养出怎么多独具能力的人物,但是耶鲁大学没有专门的领导力教育项目。那么校长莱温给出的领袖培养秘诀就是,耶鲁大学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领导能力进行培养,耶鲁大学哟大概200多个课

外文化活动小组,在校园活动中,有辩论比赛、撰写新闻、音乐小组等的团体,课外活动小组是培养未来领导人素质的实验室,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是曾经参加过社团活动,这对他日后担任总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些教育的理念和实际培养训练,对于我国大学生的领导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4]。

三、重视对学生党员的发展

当今世界的竞争和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包括领导人在内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人才竞争,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继续的巩固以及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的激励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看我们高校能不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所以说在大学生中培养马克思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20世纪末,世纪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以及老党都失去了执政的地位,这个共性的教训可以说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的,关键原因就是失去了青年知识分子咋合格重要阶层的支持,让我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严重剥削,所以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进行增加,所以要让大学生的思想跟进党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就是为了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所以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的固本工程,我们要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提高到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度上来进行认识,这样才能够提高优化党的执政基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来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度上来进行认识,所以说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吸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我党的常规性的重要工作,有计划的重点做好和发展党建工作,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党员的质量进行保证。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5]。

还要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加强,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以及观察国际局势的能力,在坚持学生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生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树立学生的远大的理想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样学生才能够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者以及管理者,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从基层出发,进行点面结合

我们在进行大学生领导素质和能力培养问题上,每一个高校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创建自己的特色。我们在进行大学生中普遍推行领导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开展后续人才培训班,有针对性的为地方执政机关提供领导和管理人才。

人才是我们进行建设的最宝贵资源,而领导人才是人才资源的关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来担负起各条战线,各个

领域的领导和管理重任。大学生是一个宝贵的潜在领导资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领导素质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个层次的优秀的领导人才,这是高校责不旁贷的重任。根据现代化人才培养标准,我们可以很快的培养出一批坚信马列主义,坚持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的人才能够担当重任,这也是一批经得起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队伍,那么就能够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军的优秀人才,这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能够最有效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领导素质以及领导能力,这是我们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以及使命。

五、运用现有资源来进行课程开发

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最好的培养,各个高校就要尽可能的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各个社团的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以及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开发,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领导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这样就能够逐渐形成画一个内容丰富得到领导了培养体系。

(一)提升领导力的培训氛围

在对领导力开设课程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大学生对领导力的含义以及领导技能有一个清晰地理解,这样就能够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要积极的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组织,高校老师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及指导,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来领导力方面得到最为快速的成长,通过这两个方面让大学生普遍的具备领导观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自身的具备的那些领导力素质机械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树立起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对领导意识进行树立。

(二)对领导力培养的项目进行单独设立

我们可以根据各个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还有就是将来学生就业要求以及学校未来的一个长期发展目标来考虑设计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项目。项目的成功与否是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可以找一些对领导力培训的专家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另外就其他的相关部门也可以进行紧密的配合,进行合理的运作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向,因此学校和社会要进行多方向的配合,最后为了学生的未来就业,就要把大学生的领导力素质和大学生的未来的就业目标进行高度结合。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的领导了开发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包括项目选拔—项目实施—项目拓展着三个重要的环境进行的领导了培养。项目选拔阶段就要按照参与意愿和行动能力这个标准进行培养,项目实施就要采取集中研讨、行动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大学生的领导力进行培养,在这个培养过程当中,要始终贯彻领导理念,通过讲座、研讨以及组织社会活动等形式,来培养大学生如何成为领导。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居民社区挂职锻炼以及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来加强个人的领导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够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结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在未来的各个领域里面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是我国深化主要建设的骨干的力量,承载着我们整个民族以及国家的命运,国家以及民族未来对大学生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所以我们就要对学生的领导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金林,王芳官,金海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11):3-5 [2]施冰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0-11 [3]徐元善.论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J].湖北教育.2011(03):11-12 [4]宋怡.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新路径——校园社区服务项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09-10 [5]姚兰.当代大学生党员领导力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07-08

篇2: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她表示,大学是能够构建自我认知、禀性特点和思辨能力的源泉,每一个年轻人进入大学的时候,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并强调,大学教育对领导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陈春花的观点让教育界、管理学界以及大学生群体本身对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认为,领导力的培养是一个跨学科、多途径的巨大工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

后来,“大学生领导力”概念引入中国,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推动大学生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这其中,像复旦大学的“青年领袖培养——卓越计划”,以及多所大学推广的“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领导意识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洪文强调,总体而言过去一些年里,我国对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并不充分。所以,一线教学中缺乏本土化理论的指导。

但是随着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及大学生自身认识到领导力的重要性,我国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领导力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成为争夺目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的“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多次明确要加快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概念,加强对人才培养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是否具有足够的领导力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于大学生领导力,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必须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知识以及熟练地运用领导学技巧;也有人认为是大学生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品质素养以及生活方式;还有人认为,是帮助学生学会提升自身影响力,并利用自身影响力创建团队、领导团队的能力。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点趋向于认为,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实际是一个帮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让学生更了解自身的特质、价值观、兴趣、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认知社会。

陈春花借用西点军校对于领导力的解释来表达自己对大学生领导力的看法,“一个人认知自己的能力,以及多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就叫做领导力。”她说。

从这一维度上说,领导力并不是正式组织中领导者所专有的能力,而是关乎到每位社会人的事情。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重要且必要的。可以说,大学生领导力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变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领导力提升,这些能力不能少

“我认为,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有四个最重要的功能:让人有洞见;让人驾驭变化;让人能够真正地理解、交流跟沟通,所以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让人拥有定力。这就是大学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陈春花谈到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时如是总结。

那么,为了实现这些“重要的功能”,大学生领导力应该朝着哪些方面努力呢?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延安大学在设立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领导力培养路径研究》,其中一部分研究内容就是希望“弄清楚”,新时代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方向在何方。

研究结果认为,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应该从价值观、合作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着手,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甚至世界的影响力。洪文认为,领导力培养必须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要对领导力进行合理的诠释,并在实施过程中融入高效的学习策略来提升项目的有效性。他认为,好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方向一定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以此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中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放到领导力培养上同样适用。

领导力培养,亟待内外“双驱动”

我国现有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存在哪些短板?驱动力的不足应该是其中之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领导力是推动社会变革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领导力的核心在于积极引导变革。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几乎每个领域都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为了应对当今社会各个层面变革带来的挑战,以及能够引领社会的积极变革,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事。

这是从战略层面、宏观层面在探讨问题。但是,当事情进入到落实阶段,微观层面的细节反而变得重要。学校的教育理念已经更新到认为大学生领导力不可或缺的程度了吗?大学生自己有强烈的提升自身领导力的意识了吗?学校有足够专业的老师为领导力培养准备好内容和载体了吗?管理层面和激励机制上将领导力提升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了吗?

这些正是我国高校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上面临的普遍问题。

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学生自身意识的增强和学校意识的增强缺一不可,理论研究和内容储备缺一不可,教学架构的规划设计和教师推动研究实践的积极性缺一不可。

幸运的是,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双创”在大学生中的不断深入,领导力这件事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一方面,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领导力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意识到了领导力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篇3: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从培养初衷的角度, 不同于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目标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型公民领导者, 国内高校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本校的学生骨干、优秀团学干部等, 以在学校育人工作和校风建设中发挥杠杆作用;从培养对象的角度, 不同于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主要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培养, 国内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对象主要是优秀的学生干部。上海交通大学领袖精英培训营主要是针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干部。浙江大学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班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 需要根据以往社团或者班级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面试选拔, 才能够有资格成为培养对象。而且一般由高校主导的领导力培养的名称, 也经常冠以“学生干部”字样;从实践方式的角度, 不同于美国大多数高校重点关注大学生对社区的服务, 国内高校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中很少涉及到到社区的服务。如复旦大学的中韩大学生领导力交流项目的实践锻炼主要是体验韩国著名企业;从培养内容的角度来看, 不同于美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如上海交通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未来政府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所需的技能, 浙江大学在领导力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沟通技能、创新技能等, 中国石油大学主要是对优秀班级干部的工作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能够在短时间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成长, 培训效果也比较明显, 而如果继续忽视价值观培养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关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研究的重点仍放在对国外成功大学领导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上, 学者们试图总结出有利于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模式及经验, 而由于对国外经验的中国化研究较少, 目前对国外经验理论研究的总结仍没有被广泛具体运用到国内高校领导力的培养实践上。国内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指导理论主要是校学生干部的培训理论, 如复旦大学的卓越计划中运用的是团学骨干发展理论, 甚至在部分的领导力培养项目中难以看出运用到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 如中国石油大学的班级干部短期培训。薄弱的理论研究除了在对培养内容设定上的影响外, 还影响着领导力培养的组织和制度上的设计、领导力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领导力运行效果等方面。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上仍没有独立于校党团干部的培训体系之外, 这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基础薄弱有着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 同时在领导力培养过程中组织和制度方面中问题的解决机制的需求同现有薄弱的理论基础造成了培养持续发展的困境。

(二) 教育内容停留在技能和能力培训层面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绝大部分短期的领导力培养项目的重点放在相关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层面, 缺少关于领导力本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公民责任感、全球意识等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如复旦大学为期20天的中韩大学生领导力交流项目忽略了对领导力的学习, 中国石油大学的短期干部培训仅针对如何提高干部在班级或社团管理中的效果, 这些培训集中于独立培训模块的经验与技巧的传授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相关具体问题的能力, 而价值观和领导力知识学习的缺乏, 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个人缺乏对自身影响力和领导力发展的持续关注和反思。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是一个关注能力发展持续的过程, 而不是通过半个学期或者几周的技能培训就可以结束, 对个体缺乏针对和互动性学习, 很难说能够提高学生持续的领导力。国内高校陆续开展的领导力培训项目和相关领导力课程的设置、领导力相关讲座的开展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行动, 而如果将重点停留在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层面上, 忽视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将无法在实质上真正提升大学生领导力, 领导力培养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空有虚名的代号, 未来的领导者具有的社会公民的素质以及对全球变革中的国际竞争的意识等方面在重视技能和能力培训层面的领导力培养中便无法习得, 这无疑与最初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初衷和目的相偏离。

(三) 培养方式单一

领导力培养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它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概论、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就要求培养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领导力, 如促使学生在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中锻炼自身的领导力。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方式主要以项目培训的方式完成, 项目培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对现有校园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欠缺, 领导力培养项目容易独立于现有教育体系之外, 对部分相同教育内容进行资源的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目前国内高校发展着丰富的学生会、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构成了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有利环境, 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有利于提升个人的领导力, 而目前关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项目中很少对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有具体要求。如浙江大学第二期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班培训内容中没有关于学生参加校园实践的设计。由于缺乏有意识增强领导力培训课程同课外活动的联系, 学生是否有机会把课程中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等将会成为问题, 各个模块的培训效果也将会受到影响。

(四) 领导力相关成果培训方式有待扩展

领导力相关成果培训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 它关注从不同角度强化和改善领导力培养的成果, 个人和组织都有机会通过活动重新认识自己并达到再次提升领导力的目的。国内高校每学期都有各种类型的讲座和演讲等, 学生通过与领导者互动, 亲身体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学习相关的领导技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反思性成长, 学生不仅是一味的接受具体的技能, 还需要对个人能力及成长进行反思, 而国内高校虽然在领导力培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却忽略了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进行个人反思的过程, 比如要求学生草拟自我发展报告、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开展活动设计的欠缺。同时, 国内高校在整体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没有建立培训的评价体系者评估的指标体系, 这样不利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改善和培养的持续优化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困境的对策探析

(一)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念

对于参与领导力培养的大学生正确掌握领导学理论的最重要方法是保证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大学生在领导力培养过程中, 不能仅仅单纯的进行技能和能力培训, 应在培养前期增加关于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领导学相关的领导风格、领导技能, 对培养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意识的从领导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提升个人在组织中的效用。缺少了相关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 很容易使得学生忽略了学生参与培养计划的根本目的, 把关注点集中于具体技能提升, 在短期内或许能获得很好的培养效果, 然而从长远来说学生容易忽视进行技能能力培训的根本目的, 忽视对个人领导力的关注。从麻省理工学院和鲍尔州立大学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中都可以看出, 虽然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在培养计划中所占的幅度不大, 但在前期培养过程中都安排了领导学基本知识的教育, 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上正确掌握领导学理论。

(二)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培养方式

1.将领导力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中把Gordon计划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 并通过颁发证书的形式作为完成项目的结业证明, 该计划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如团队合作能力、工程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同时培养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促使学生的领导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鲍尔州立大学的卓越领导力计划的通过选修课的形式, 分为四个学期贯穿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学生通过选修考核合格后会在一个学期后获得一个学分, 培养过程中分阶段的对自我开发能力、领导力类型、集体动力学、服务和行动中的领导力进行学习,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培养, 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为他人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反省意识等。通过国外高校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持续的提高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力不能仅仅通过短期的项目形式, 还要让领导力培养进入高校的课程体系, 这既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调, 也是有效化解师生对领导力误解的有效措施, 同时还能够减少在领导力培养过程中重复资源建设的浪费, 有效利用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中的软硬件资源, 把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创新培养方式和培养试点等的建设上。

2.充分利用校内外组织活动增加领导力实践机会

对我国而言,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不是纸上谈兵, 在学习领导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关键能够通过参与实践, 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角色, 锻炼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 在一定的理论或者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在实践中自我启发或者他人启发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3.强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反思意识

强化大学生对于领导力培养的反思意识, 首先教师要具备反思的培养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反思能力,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大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会探究、合作、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大学生反思的引导者、指导者、促进者、审查者, 培养他们独立进行反思的能力, 注意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领导力培养而反思, 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领导力方面的长处与不足, 为改进后续的学习提供准备, 如果只反思, 没有后续学习, 领导力不会提升。在反思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反思, 帮助他们明确反思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对一天的培养课程内容的反思。要真正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经常反思、用好反思、学会反思。如:每节课的自我反思学习、培养过程中期的自我反思学习、培养过程尾声整体反思学习等, 帮助大学生逐渐脱离教师, 引导大学生在领导力方面尽快学会自主反思。学生学会任何东西, 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美国教育家及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每个人的内部需求在其自身学习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内部需求是产生良好动力和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源泉, 是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反思的前提条件。因此,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 激发其内部需求是最基本的。教师应以经验触动学生, 以要求推动学生, 以激情点燃学生, 以独特刺激学生, 以悬念吸引学生, 以挑战牵制学生, 最终强化大学生对于领导力的反思意识。

摘要:大学生领导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时代发展潮流,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 不仅符合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 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本文对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文丽, 吕伟, 王雅娟.大学生领导力素质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篇4: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干部 领导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81-02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既有着普通学生的诉求和愿望,又有别于普通学生,他们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后备力量。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领导力(Leadership)这个词汇于19世纪中期出现,此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表达和定义。在习惯上,人们把领导力定义为:领导者通过一系列行为的组合,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1]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领导力的本质核心就是影响力、内聚力,是对他人的影响能力。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干部内在的潜力、热情和信心,积极发挥影响,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具有影响他人能力素质。

二、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干部其最基本要素就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干部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去吸引、感召、引导周围同学。

科学文化素质。求知欲强,喜欢探索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干部有较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干部会更有自信,也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能力素质(领导能力)。学生干部要想出色地完成学校老师交给地各项工作任务,就应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能力素质。

人文修养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要具有开朗的性格、谦和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得体的礼仪等。

三、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途径

下面,结合学生干部实际,对学生领导力培养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依托自我学习,通过自身成长培养领导力

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地位,只是各自分工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作为学生干部应加强学习,使自身具有良好的修养,用人格和品质去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学。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本职是学习,只有把自身的学习搞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承担社会工作,服务同学。有些学生干部往往处理不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出现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差,或是工作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不好等现象。二是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绝大部分的学生工作需要在课余时间完成,这就决定了学生干部必须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三是要灵活运用工作方式方法。同学们性格各异,广大学生干部要根据其特点采取合理的工作手段与方式。四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几年前的一些工作模式、活动形式也已不适用于今天的学生工作,或已调不起同学的兴趣。学生干部来自学生群体当中,对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最为熟悉和了解,学生干部要加强学习研究,创新设计出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干部培训计划,依托课程讲授培养领导力

学生干部的培训成效如何,直接取决于培训内容的设计。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遵循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以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需求等为基础来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整个培训计划应根据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目标,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突出重点、细化梯度。在培训的内容上,紧随时代的发展,紧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应涵盖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培训内容既可以是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决策问题、如何解决矛盾技巧等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培训,也可以是拓展视野、交流研讨等启发式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采取素质拓展训练、小组活动法、角色定位演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参与积极性。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学生干部领导力项目的开发研究已近三十年,并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领导力评价体系,借助考核督促提升领导力

领导力是无形的。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领导力水平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评价体系可由几部分构成,如个人素质评价,工作绩效评价,同辈评价,教师评价等要素,教师、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均是评价主体。学生干部在评价体系的督促下不断查找差距,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四)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为平台,通过广泛实践培养领导力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在总结其成功经验时都谈到,学生时代的课外活动对其自身成长的影响巨大,对其领导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担任学生干部其间获得的无尽的实践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笔者认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制定完善的选拔、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组织的干部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干部的梯度培养,帮助学生社团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五)以危机事件处置为契机,通过经验积累来提升领导力

虽然危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但仍然会有一些前兆,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具备危机意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近年来,校园危机频发,当危机发生后,学校会聚集各种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危机的应对中去。学生干部作为一支主力军,冲在最前线。通过一次次危机事件的有效处置,广大学生干部的观察能力、信息捕捉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翁文艳,房欲飞.当代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成功经验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

[2]葛莹莹.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初探.科技信息,2009

[3]姚会彦等.刍议高校校园危机视阈下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发挥.中国农业教育,2011

作者简介:

篇5: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

介绍

《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的一项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于2008年底立项,2009年开始各项筹备工作,2010年春季学期启动,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70多所重点高中,作为课题的首批实验学校,开设中学生《领导力开发》课程,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及课题组织的其他各项活动。到目前为止,课题实验学校的总数已达139所,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

作为一项以“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组织管理才能”为使命,以“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为中学生参与社会、完善社会、服务社会和回报社会创设机会;为国家发展培养卓越领袖人才”为目标的课题,《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从确立之日起,就引起了国内多家教育单位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纷纷加入到课题工作中来,并在课题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随着课题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高中学校的认可,而且引起了国际相关机构及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密切关注,成为高校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途径。

课题设课题组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分别担任主任,《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组委会作为课题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课题的各项工作。

与许多其他科研课题所不同的是,《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有一套完整的实施体系,从而保证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针对高中这一人生成长、价值观形成、能力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课程、竞赛和各种活动,最大范围地为高中生提供切实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课题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中学生《领导力开发》课程、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网络学习(未名网)、中学生国际领导力课程、学生干部培训班、主题冬令营和夏令营等。其中学校课程、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网络学习和国际交流是课题的四个核心实施方式。

《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课题组

篇6: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水务热力总公司 吕晓蕾

2013年9月30日11:00,水务热力总公司在六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实习生于培养人、老师、领导见面会。总经理王勇钧、副总经理兼运营总监段彦明、总工程师张顺华、总经理助理张瑞频、王海峰,水务热力总公司各处室领导及鄂尔多斯理工学校的四位老师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实习学生在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并考试合格,准备进入工作岗位前为其召开的与培养人、老师、领导的见面会。为培养认同我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后备人才,我公司与鄂尔多斯市理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每个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真正走近一线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学习,我公司特为每个实习学生安排了“一对一”培养责任人。培养责任人不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发扬大兴精神,使实习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实现工学结合的目的,使其能够充分认同我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在生活上也要做到充分关心每个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

会上,总工程师张顺华再次对实习学生进行了岗前安全教育,张总工强调,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每个实习学生一定要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更不能大意忽视安全问题,张总工通过几个违规操作的实际案例警示大家,不遵守操作规程将会得到的血的教训。副总经理兼运营总监段彦明根据自身经历,对实习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段总提出,每个实习学生应该对自我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一个三年到五年规划,有了奋斗的目标,就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它,首先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实习生代表张帝和培养人代表胡静文分别上台进行了讲话,对日后的工作进行了承诺。学校指导老师黄亚斌对实习学生和培养责任人提出两点希冀,希望实习学生能珍惜并好好利用半年的实习时间,努力学习,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希望培养人能耐心指导所有实习学生,建立和谐的师徒关系,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总经理王勇钧进行了总结讲话,王总强调,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是一个实现双赢的模式,大兴水务热力公司会竭尽全力安排好实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在大兴实现工学结合的目的,也希望优秀的学生在结束了实习生活以后能够被大兴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工作氛围所吸引,选择留在大兴,成为大兴人。

篇7:培养未来领导力的举措

一是礼貌和礼仪的训练。一个懂得礼貌和基本礼仪的孩子,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很好,领导能力当然也会不错。在团体中,他们很擅长跟别人合作,一起完成事情。而且,他们也能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在礼仪方面表现极佳,所以能够从外界得到较好的友谊和评价,在竞争中获得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自然也就比别人多。

二是同情心和同理心。对于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激发,有一些基本的办法,即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分享和助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教他们去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进行设想。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利用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以及懂得怎样体察别人的感受和需要,成为一个愿意主动付出和给予的人。

三是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孩子从小就具备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相当重要,因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处理事情才会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他对于别人(家长、老师、同学和朋友)所交代的事情,能认真努力地完成,不会丢三落四,

我们平时可以训练或教导孩子养成参与家务的好习惯,或者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或衣物,从而对自己、家人,长大后对团体和社会都能产生基本的责任心,以一种担当意识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都是格外重要的一项素质。一个人如果懂得尊重自己,他就不会做出一些令人难堪的事,他会勇于承担责任,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履行自己的诺言,并且正视自己的缺点,可以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指正。相反,那些不懂得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人,他们往往在言行上表现得毫无原则,习惯朝三暮四,在遇到挫折时也容易自暴自弃。这样的孩子或大人,都是不具备领导力的,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领袖气质,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不容易取得成功。

五是专注力和意志力。孩子如果专注力不足,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将会极大地影响他学习的品质和效果。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对于他所进行的任何事,都会起到负面作用。但是反过来,如果他的专注力和意志力都很强,他对于任何事都能够专心地投入,始终保持超强的意志力,那么取得的成就也会更大。在平时,家长可以通过玩积木、拼图和看故事书等方式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使他在这方面的素质得以提升。

六是主动学习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每个人都应具备主动性,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人因为主动,才会好奇探索、观察思考,从中得到喜乐和经验。人因为有积极的态度,一生才会幸福,事业才会有所成就。相反的,如果一个孩子始终处于压抑状态,表现得退缩和拘谨,总是在消极地学习和做事,那么他的前途可就堪忧了。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去发掘孩子的兴趣,并且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让孩子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兴趣,探索未来。

篇8: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探析

1 青少年领导力与大学生领导力

领导力理论作为西方的产物, 发端于19世纪90年代。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领导力研究则是西方各国在领导力理论相对成熟的基础上, 结合所面临的现实环境, 于最近30年兴起并日益活跃。虽然西方学者对领导力的类型、来源和作用方式已经给出了较为清晰的说明, 但关于领导力的定义仍各执一词, 尚无统一界定。本文在借鉴杨桂萍对西方青少年领导力的相关归纳的基础上, 对青少年领导力给出如下定义:青少年领导力是青少年通过充分利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以掌握一定能力, 最终实现自我和团体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了所有的青少年个体, 认为虽然并不是每个青少年都已经意识到和已经开发了自身的领导潜力, 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青少年都有领导潜力。

根据这一定义, 在培养、开发青少年领导力时, 首先要承认青少年的领导潜力, 探索如何通过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 使青少年群体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真正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同时, 青少年领导力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短时的培训, 更是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大学生领导力是青少年领导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将主体限定为大学生, 与青少年领导力并无实质差异, 故在此不再赘述。

2 耶鲁大学领导力教育模式概况

耶鲁大学被誉为“总统的摇篮”, 能培养出如此多的领袖人物, 与她独特的领导力教育模式密不可分。

(1) 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耶鲁大学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还要教育和培养学生领导者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在进行领导教育时, 耶鲁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耶鲁大学把是否在社区做过义工作为学生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 她所录取的学生有80%以上在医院、老人院等做过义工;每年有2000多名在校本科生为纽黑文的60多个项目工作;在每年一届的耶鲁毕业生社区服务日, 毕业生在全美不同的社区提供免费服务。通过社区活动, 学生不再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圈子, 而是更为主动的将自己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耶鲁大学着重培养的是以服务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各类领导者, 时刻注重对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的组织模式大致分为三类:设立制度化的培训项目、推广领导力证书考试以及通过课外活动渗透。耶鲁大学是第三种形式的典型代表, 尽管耶鲁培养了众多领袖人才, 但她并没有专门的领导力教育项目, 校长雷文给出的领袖培养秘诀是“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耶鲁非常重视学校的社团组织, 她鼓励学生学习和尝试一切陌生的或是感兴趣的东西, 同时耶鲁大学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 特别是通过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使其保持活力和旺盛生命力。在耶鲁, 仅本科生社团组织就有250之多, 这些社团实际就是培养领导才能的实验室, 许多重要能力都在这些社团活动中得以培养。

(3) 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全球化的步伐愈来愈快。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 领导者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 耶鲁大学在300年校庆之际, 成立了全球化研究中心, 同年还推出了名为“世界学者项目”的计划, 每期吸引16-20名世界各地的年轻领导人到耶鲁研讨全球化问题;在2003年创办了“耶鲁与世界”网站, 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研究与交流的平台。这些措施对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以上三方面是耶鲁在领导力教育模式上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所在。虽然耶鲁领导教育模式只是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模式中的一种, 但对我国领导力教育模式的探索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耶鲁大学领导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要想在这个以多元和变革为主要特征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领导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竞争优势所在, 美国如此, 我国亦如此。另外, 由于未来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日益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仅仅具有专业技能已经不足以应对职场上的复杂情况。美国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 (NACE) 曾在2000年开展过一项研究, 发现雇主所希望大学毕业生具备的前七项技能中, 有六种跟领导有关, 见表3。

由此可见, 雇主对大学生领导素质的重视日渐增强。在这种背景下, 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一种必然选择。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 尽管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领导教育模式, 但回顾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的领导教育的成功模式, 我们还是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 提高对大学生领导教育的认识。

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领导教育尚不重视, 只有部分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课程与活动。因此, 我国高校应当提高对领导教育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领导教育的必要性。

注:让雇主对所需技能进行5分制评分, 1分-根本不重要;5分-很重要。 资料来源:转引自Ricketts, J.C, & Rudd, R D (2003) A Comprehensive Leadership Education Model to Train, Teach, and Develop Leadership inYouth[J].Journal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9 (1) :8.

(2) 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领导者的发展至少包括认知、行为和道德三个方面, 三者相互关联, 正如耶鲁大学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最核心的教育使命一样, 在领导力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关注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新型领导者和传统领导者的本质区别, 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领导技能与能力培训的同时, 必须将价值观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以保证领导教育实践的全面性。

(3) 将领导教育扩展到全体学生。

我国开展的领导力教育多是由团委发起, 以培养本校学生骨干, 使之在学校育人工作和校风建设中发挥杠杆作用为目的, 其对象集中于学生干部和社团干部, 对象普遍性较低。事实上, 所有人都是潜在的领导者, 每个人在将来都有可能会成为领导者, 因此, 我们领导教育的对象应当扩展到全体学生, 培养更多的领导人才, 以应对日益多元化和不断变革的社会。

(4) 高校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支持。

我国社区发展的不成熟客观上使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服务学习”的培养方式,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其他方式开展领导力教育。对于耶鲁大学的“渗透式教育”, 我国不妨拿来一下。首先可以相对放松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 丰富高校的学生组织, 在扩展社团组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 对于那些尚处初建期的学生社团, 高校应予以充分的支持, 无论是学术资源上, 还是资金使用上, 高校的支持对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都是很大的帮助。

(5) 注重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随着国际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球化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高校学生将来必然是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上进行合作与竞争, 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冲突, 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全球的视野将是一难免会面临项不可或缺的领导素质, 因此, 高校必须加以重视, 努力培养出有宽阔的胸怀和全球化意识的领导者。

摘要:20世纪80年代,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兴起并日益活跃。领导力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中美领导力教育的对比, 试图为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提供相应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桂萍.中国青少年领导力形成规律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2]唐勇.专访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耶鲁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昂贵[EB/OL].人民网, 2006-4-21.

[3]翁文艳, 房欲飞.当代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成功经验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7-11.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下一篇:道路危货运输制度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