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2024-05-09

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共8篇)

篇1: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可贵的世界公民意识所显示的,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公民个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是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的普世伦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对其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由此,大学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他们的全球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大学校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例如广外,不仅拥有其优厚的师资,在外语外贸方面培养出大量人才,更是与外国相当一部分的高等学院都有着合作关系,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依托高校人才荟萃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由此可见,教育的国际化同步,不仅仅指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包括社会科学、人类文明的理念。而且,国际化不能两只眼睛只盯着国外,要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国际竞争已经在我们的后院展开,研究中国本身就是研究国际化。

我们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式发展,但对于国内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天下教育一家,但并不代表完全照搬的统一模式,而是呈现其多样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国外对我们的评价,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像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的表

现相当出色,我们通过政府的组织优势来进行社会动员,效率很高。一些在国外看来不可行的事情,但在我们这里就行、就干得成。

在对外交流时,新一代人的素质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面貌。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一种推已及人的以普渡世人的传统情怀,但这种情怀并没有与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有机结合。首先,我们的教育没有承担起确立国民世界公民意识的责任,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的大学就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教育目标。另外,我们的社会文化的生态,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也没有更多地赋予国民放眼世界的襟怀。

我们欣慰于香港社会这种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为祖国内地还没能出现一些像李嘉诚、成龙那样积极伸出援手的人而感到遗憾。祖国内地企业家富如李嘉诚、演艺明星贵如成龙的,不在少数,每年的富豪榜也引人眼球,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香港传媒也在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救援宣传中,广大市民也在积极募捐,然而内地的一些公共传媒却疏于动员,公众似乎也表现得漠不关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一种现代的生存理念的培育,它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养成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与此同时,它更需要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规范,比如宪章、规则、目标、机制等。故而,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加强。

篇2: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物理学最初是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其知识体系中隐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结合物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自觉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揭示和阐述物理知识及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长期受到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熏陶,为物理知识的学习,为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证。

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分子、原子、原子核等基本粒子等都是物质。但这样理解还不够,还必须让学生知道 实物仅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物质还可以场的形式存在。电场和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能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能被感知,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它们具有力和能的性质,也是一种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运动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是物质最基本的属性。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整个世界从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宏观天体都在按照自身的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此可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既然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引导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无论搞什么工作都要毫无例外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二、“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构成了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摩擦能够生热,气体膨胀可以做功,说明力学现象和热现象间存在联系;电流通过时电动机转动,说明电现象和力现象间存在联系;电流通过电热器发热。说明电现象和热现象也存在联系;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表明,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这表明电场和磁场、电磁波间也存在联系。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通过这些物理事实向学生宣传普遍联系的观点,学生就会逐渐懂得世上事物虽然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它们绝非毫不相关,而是存在着联系,因而是统一的,而物理规律正是这种统一性的反映。

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为什么会产生现象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气体与固体液体之间内部结构的不同。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大于气体分子本身直径的十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力;而固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相互作用的斥力很大。

教材上说: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这句话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一个基本思想,也就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在这里,电压是外因,自由电荷是内因。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通常情况下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不可能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一旦对他们加上电压,就能迫使这些自由电子,在做热运动的同时,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若电压加在绝缘物体两端,由于绝缘物体中几乎没有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所以不能形成电流。这就是只有变化的条件,没有变化的根据,外因无法通过内因起作用。通过对上述例子的分析,学生就会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观点。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物理学中有许多对立统一的例子,运动和静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加速与减速,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正电与负电,实象与虚像,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它们是互相对立的、矛盾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彼此依赖,相互贯通,相互转化,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如一切分子都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电中性的物体是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统一,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的行为却表现为粒子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就能在具体的事例中非常容易接受一些抽象的、深奥的哲学观点.

在学生明确了对立统一规律后,还要教会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 题。“‘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完整、准确而又生动、通俗的概括和表述。例如,一切物体有惯性,我们射箭需要惯性,运动员跳远须要惯性,而汽车却因惯性难以刹车,造成交通事故。摩擦阻碍物体前进,给机器带来磨损,但是没有摩擦,人无法走路,车无法开行,手握不住东西。核能的开发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源,但也可以制造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因此,我们有时设法要利用惯性,有时又要减弱惯性;有时要设法减小摩擦,有时却要设法增大摩擦,有时设法增大压强有时又设法减小医强„„,这一切都是利用物理知识,使两个相互对立面向着有利于我们的一方转化。所以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为了了解自然,解释自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五、“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物理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表现为数量的变化,当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临界状态)时就必然会产生一个飞跃,引起事物质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由远到近移动至焦点时,则所成倒立实像由小到大变化,这是量变过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U=f时,实像突然消失,继续移动物体,当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出现了,实现了实像到虚像的飞跃,这就是质变。再如在晶体吸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量变过程;当温度升高到溶点开始溶解,固态向液态转化,这就是质变;晶体熔解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继续升高,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过程,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向气体转化,就是新的质变——沸腾。在此必须向学生们指出,质变不是单纯质变,量变和质变互相交错,互相渗透。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规律,它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上升和前进的,但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和迂回的。可以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介绍使学生明白这一规律。1871年,人们认为质量极小的正电粒子绕质量极大的负电粒子旋转,即电子位于原子的中心,稀薄气体的放电现象为揭示电的本质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础,电子的发现,使人们对过去结论作了辩证的否定。1925年,当人们看到电子的衍射花纹时,认识到电子不是经典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又一次否定了前面的结论。之后正电子的发现,电与磁于同一物质的统—,使人们对对电子的本质的认识不断地得到深化。物理学史上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中始终充满着否定之否定的曲折 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认识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培养他们不被困难所吓倒,敢于振奋精神,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的品格。

七.尊重科学实验,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任何一个物理模型、一条物理规律、一个理论假说,都来源于科学家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精密或理想的科学实验,并要接受实验检验其正确与否。任何不尊重实验事实,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角度得出的结论都是极其错误的。

在初二物理第十章力和运动变化这部分内容中亚里土多德曾错误地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现在缺乏科学知识的人和初中学生想到人用力推车,车就运动,当推车的力取消后车子就会停下来,凭自己的直觉印象也将这错误理论认为是正确的。当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伽利略的小车实验(即让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来,先后在毛巾、纸板、玻璃板三种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是后观察小车在这些平面上通过的距离)得出了“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的科学结论以后,学牛就会摒弃亚里土多德的错误结论,转向科学的牛顿第一定律。再如,虽然我们生活在空气的海洋中,却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学生很容易建立大气压的概念。

篇3:加强自身修炼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

一、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 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 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 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 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 学科的内容“有意思”, 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 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 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二、以情激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 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 与他同欢乐, 共忧伤, 忘记自己是老师, 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 我都注意寓理于情, 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 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首先, 语言含情, 讲活知识.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 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 或深沉凝重, 或重炮似的排比, 或雨丝般的描述, 娓娓道来, 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 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 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 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 尸横街巷, 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 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 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 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 “沉睡的雄狮苏醒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 我在黑报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 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其次, 教具育情, 形情交融.我还注意选用教具,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讲“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的内容时, 我挂上彩色大地图, 祖国地大物博、秀美山川、佳境名胜, 一一跃然纸上.讲“为人民服务”, 用投影机打出周总理的大幅画像, 那浓眉英姿、微笑神态, 使学生感到了他那博大胸襟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讲“发挥艰苦奋斗精神”时, 我把从校园里拾来的白生生的大块面包摆上讲台, 让同学们背诵“锄禾日当午……”的诗句, 并展开讨论.

三、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篇4: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文明;体育大学生;生态世界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新提法,他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体育院校大学生是高校莘莘学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创造的优异运动成绩,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为社会创造了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否具有理性的生态世界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中国体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生态世界观的科学内涵

人类社会正在告别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进程。生态文明从概念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是指从生态视角把握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而言的,更加关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公正、平等、美好的高级文明形态。)生态学关于世界是一个由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的整体,也给各种文化运动描绘了一个他们所盼望的新世界的美好形象。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强烈呼唤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一种新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生态世界观是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作为主要载体,以贝塔良非、普里戈金、哈肯、艾根等人创立的“复杂性科学”为科学基础,以玻姆的隐序思想、拉兹洛的系统哲学和詹奇的自组织进化理论为哲学概括,以卡普拉、詹奇等人建立的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综合为文化前提建立起来的。生态世界观与机械论世界观相对立,它的三大思想原则是:(1)整体陸原则,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体系之中。(2)动态性原则,世界是变化着的有序整体,事物的内部力量与环境影响的外部力量保持着动态平衡。(3)系统性原则,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以及同自然界的和睦相处。”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据此,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作为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体育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不仅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特征,因此,在培养其生态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其德育中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他们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这是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操作层面的主要原则。其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形成的因素

(一)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生源素质较差

从根源上来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生源,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委和高教局的有关规定,由学校招生办、教务处、体育院(系)等共同负责。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其生源有5个基本途径:一是各省市体工队退役运动员,这类运动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但几乎没有发展潜力,此外,这些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二是省市体校等未人选体工队一线队伍的学生,他们技术水平较好、文化基础偏低。三是部分体工队在役运动员,这类运动员根本不在高校学习,是某些高校为了获利进行的虚假行为。四是体育基础好的普通高中生,他们专业技术不扎实,但文化基础还可以,可塑性极强。五是无任何体育特长的正规高考生,这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好,但在体育院校学生中人数最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在人校前走的是竞技体育的路子。由于对竞技体育技术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偏于形式,导致因过多的重视技术潜能开发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高校却因为看中了他们的优秀技术水平而对他们降低了分数要求,实行“特招”方式让其进人大学。这样抱着“升学容易”、“拿个文凭”的动机进入大学的学生,入学后缺乏理想,学习目的不明确,道德素质较低;学习期间表现出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业、轻教养的特点,再加上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社会经验欠缺,生活能力较差,心里承受能力极低,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世界一些腐朽的思想传入我国,这样的学生由于是非观念淡漠,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导向,出现了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二)体育院校长期忽视德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长期以来,体育院校德育往往忽视体育专业学生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差别,仍将学校作为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德育的主要方针,学校德育决定着他们的品德发展。其实,体育院校大学生并不只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也生活在各自的训练队里,活跃在各类比赛中,家庭、运动队、学校、社会是他们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内,应广泛存在于家庭、运动队、学校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然而,用生态世界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审视我国体育院校的现行德育,不难发现其仍处于相对的保守和封闭状态,由于对培养学生生态世界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不够,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三)重专业成绩,轻道德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形成。

体育院校大学生道德修养教育和运动训练矛盾是各体育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既要使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得到提高或保持,又要接受与自己能力不太符合的学习任务,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既不能像职业运动员一样把文化学习当作放松,又不能像一般大学生一样把训练当作休闲。他们在双重压力下摸索着前进。据报道:大多数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进人大学后的前两年运动成绩几乎全面下滑。他们在运动成绩下滑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一般采用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

练时间,而忽视道德修养的提高。出于这种认识环境中,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培养根本无从谈起。但是,任何一个专业,无论要培养什么专业人才,首先是培养人,使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打交道,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都需要良好的生态世界观来支持。

三、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培养途径

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培养是新时期赋予体育院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促进入的德性现代化”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发展。学生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理应成为德育的主体。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求学动机多样,这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他们生态世界观念的形成,德育工作者就必须要面临如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复杂情况,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为此,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培养必须植根于各类学生的文化背景并与其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进其个体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并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不以把“束缚人,约束人”作为德育的目的,体育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与自然、社会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世界观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人首先是自然的人,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应遵循学生的自然本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有生命力。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塑造人、优化人。就必须把社会改造成为真正和谐的以人为本的社会。而改造社会的人,必须首先得到自我塑造,使之成为真正人性的人。学校德育具有塑造人、培养人并进而改造社会的功能,德育关涉学生的成长,而学生生活于社会之中,所以学校德育并非影响学生生态世界观形成的唯一变量,它与各种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与各种社会领域同生共构和相互依存,共同建设社会文化而又处于这种文化的制约之中,它是社会文化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些认识必须深深内化于德育王作者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他们真正理解生态世界观的含义,并使之成为开展以生态世界观为指导的德育的自觉行动,努力将体育院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生态世界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第二,重视日常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不是教育的全部,对此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学生不光在学校里受教育,在学校之外,在家庭里,在社会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美国博耶博士也指出:“开放校园,对于学习社会来说是一种挑战,甚至可能是一种凶兆。但是大学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它必须面对现实。……更有生气的、灵活的大学教育,可以为今天的学生提供他们在明天更为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的世界里更有信心地、而且是走向生活的一个通道。”事实上,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在学校、训练队、家庭和社会等多元环境中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德育工作。进而使学生能够以生态世界观整体性理解德育,进而悦纳这种教育。

第三,重视学生自我实践中的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思想道德作为个体现象,必然依赖个体的心理活动。依赖于内部的心理矛盾运动。任何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提出来以后,必须经过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经过主体的选择、加工与再塑造,才能先内化成思想观点,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强调重视自我实践中生态世界观的形成是极为重要和极为有效的。

第四,构建学校、训练队、家庭、社会四育人的德育机制。要想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仅靠高校的德育是不够的,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必须有全方位的、立体的、交叉的环境与条件,这个环境和条件就是由学校、训练队、家庭与社会四方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体育院校大学生个体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位”,他们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自我的生态世界观,体现自我的道德价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丰富和发展,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高校德育的有限陸,它不能包含或替代训练队、家庭、社会的德育,德育如果不关注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训练、家庭和社会生活,就不能说反映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德育如果不主动取得训练队、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就不容易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因此要引导体育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训练的、赛场的、家庭的、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通过参与上述道德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丰满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生态世界观,使其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另一方面为竞技赛事、家庭、社会道德文化的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体现道德价值的自我实现。

篇5: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在预备党员培训课中,我继续深层次学习了关于共产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预备党员,我深刻认识到,一方面必须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党性修养,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廉洁自律。另一方面,必须深刻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一最科学的世界观,坚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并且不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认识到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通过预备党员培训课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性修养中,道德修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

作为共产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必须要实际行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从模范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讲信义、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模范地遵循全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作用,这样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才不是一句空话。党章对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做了十分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在阐述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中,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因此,一个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在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带头实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形象,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通过党课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正式党员,必不可少的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精辟概括,也是它的核心、灵魂和基本特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长期起作用的人们行动的“总开关”,是人生的方向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解决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员之所以为共产党员的重要体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第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第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当务之急。我们党的队伍主流是好的,是能够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考验的。但同时也应该承认,目前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篇6: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大学的使命是人才培养。每一所大学都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出人头地,大有作为。然而,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较多的往往是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眼光”。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世界眼光”。何为“世界眼光”?世界眼光是一种看问题想办法的世界胸怀、视野和境界。胸怀的宽度决定成功的大小,视野的广度决定思想的深浅,境界的高度决定工作的成败。邓小平曾说,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看来,人才培养的“世界眼光”,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人才培养标准上胸怀天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观”,但这种“天下观”直到鸦片战争才从狭隘的“中国的天下”变为“世界的天下”。林则徐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后便有了“幼童留洋”、“西学东渐”等文化现象,中国也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全球化的出现更使“地球村”触手可及。目前,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迅雷之势融入全球,在经济社会大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敏感的一环。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应该是胸怀世界的,包括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破解世界难题的雄心壮志等。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上兼收并蓄。尽管中国有数千年的教育史,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还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大学制度设计上,建国以后的中国大学基本上复制了前苏联的模式。科学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中国最稀缺的资源,这些都要求中国大学启动以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呼声最高——北大元培学院、浙大竺可桢学院、武大WTO学院等等,都是这一改革的产物。“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呼声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要博采众长,传统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总之就是要将“世界的”融会贯通为“中国的”。

三是人才培养理念上锐意创新。我们培养的人才目前最需要的素质是创新进取,这是人才塑造上需要达到的境界。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原初的情感动力是进取。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才不会随波逐流,才会“长江后浪推前浪”;才会脱离平庸,追逐世界一流。人才培养的“眼光”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学生施加影响。从领导层来看,眼光不同决定思维不同,思维不同决定了有的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信息与机会,而有的大学则将视野仅囿于国内。这决定了大学提供给学生的舞台和视野是世界级的、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区域级的,人才培养的层次由此受到影响。从教学科研来看,眼界高者,其器量必大,胸怀必广。教师从科技前沿着眼,将一些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这样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是世界一流的,学生的眼界也由此而大开,成为时时“睁眼看世界”的人。从学生自身来看,一流大学的学生特别注重社会实践与实习,他们寻找的并不是一般的企业,世界500强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看重的是:只有世界一流的企业,才会有一流的管理、技术与文化。

篇7: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做到坚定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坚定社会主义,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要认真学习,完善自我的世界观。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第二,时刻谨记党员的义务,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履行的,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真正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第三,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陶冶良好的情操,凡是以大局为重,多为集体做贡献,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

篇8: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

一、世界意识的特征

世界意识是指以全球的视野去观察、认识、理解世界, 思考问题, 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类历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人类命运、本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对人类、民族、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它要求人们以博大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认识世界, 理解差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它强调一国在处理问题时应把本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从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度来思考问题。世界意识主要包括: (1) 世界整体意识。1500 年以来, 人类联系逐渐增多,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世界多样化意识。多样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多样化。 (3) 交流合作意识。各种文明要相互交流, 互相帮助。 (4) 关爱和谐意识。人类应互相关爱, 与自然和谐相处。 (5) 国际竞争意识。在世界分成国家、民族、地区的组织结构下, 相互竞争不可避免。

世界意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在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自从资本主义兴起以来, 世界日益连结为一体。如今, 人类社会的共同性透过全球化表现出来, “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见证着一股指向形成一种‘世界意识’的推动力, 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推动着人类走向与他人在身体上和交往上更多的亲近”[2]。1972 年联合国环境会议指出:“我们已进入人类进化的全球性阶段, 每个人有两个国家, 一个是自己的祖国, 另一个是地球这颗行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 邓小平意识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种清醒的世界意识使中国走向世界, 在对外交往中不断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 一个国家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确立, 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 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 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把握, 才能更加清晰。中国只有了解世界, 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具备世界意识, 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大学生世界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下, 知识的传输不受国界限制。21 世纪的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冲击在深度、广度、速度与丰富程度上远超其前辈。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区域间和国际的合作, 面临的选择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世界意识, 在中国和世界的双向互动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情, 熟悉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大事”, 应当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未来教育的报告提出:“如果说人类生活的空间已真的扩展到全球范围, 那么教育就应该培养视野广阔的世界观。”[4]世界意识教育在许多国家不只是一个口号、一种理念, 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是一种策略, 而是全局性的长远战略。日本政府20世纪50 年代提出:“以国际化观点进行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高等教育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充分对外开放, 面向世界发展。20 世纪80 年代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高等教育强调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会到教育中, 增加国际性科目, 拓展课程的国际内容,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变化, 在校园培养国际化的精神气质, “为学生在全球市场工作做准备”, “形成与其他国家强有力的关系”[5]。近年来, 我国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战略高度,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 比如经济的全球化, 使大学生要具有国际化的思想, 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6]。

从世界看中国,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人世界意识不断觉醒的历史。1840 年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初步觉醒。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看到“海陆交通, 朝夕千里。古之所谓绝国, 今视之若在户庭。举凡一国之经济政治状态有所变更, 其影响率被于世界, 不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7]。因此中国不能遗世独立。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是新的国际环境下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决策。“面向世界”要求与国际教育发展接轨, 为“世界的中国”培养人。这是邓小平把本国的教育纳入世界范围之内, 着眼未来的深入思考,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置身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之中, 开始走向世界。

三、加强大学生世界意识培养的路径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没有世界意识。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眼认识世界。甲午战争后, 严复引进“生存竞争”观念使国人了解世界。孙中山、陈独秀等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找出路, 李大钊通过十月革命为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大决策也是“根据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政治力量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的[8]。最近30 多年来中国的变化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因此, 立足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行世界意识教育更有说服力。

(一) 要有开放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

近代以前中国处于自然经济形态, 明代开始又一度闭关锁国, 导致后来落后挨打。全球化时代, 中国人必须具备世界意识, 学会从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度思考中国问题。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世界作为参照系分析中国的地位及影响, 不能只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他国经验。只有放眼世界, 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民族的安危大局,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以点带面, 加强对中国历史事件的世界背景调查, 使教学内容体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对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调查, 了解中国落后的原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事件的调查, 了解中国丧失的历史机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分析, 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将中国事件置于世界背景中考察, 既从中国也从世界的角度找原因, 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全貌。

(三) 变革思维方式, 注重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的整合

中国传统的纵向思维尊重经典圣规。近代国人借鉴外国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注重横向对比。横向思维带动了人的观念解放, 实践标准为人们接受和采纳。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变革, 一是以事件为纲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延伸, 如关于“三权分立”的讲解, 从17 世纪契约说、18 世纪三权分立说、1787 年美国宪法, 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分析“三权分立”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二是以时间为纲进行空间领域的横向联系, 如讲解“洋务运动的兴衰”, 联系1861 年前后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内战、明治维新等,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交织, 注重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审视中国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真实位置, 从而树立全面的世界意识。

总之,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高度依存, 高等教育具备世界意识,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价值和观念。才能不断扩大教育视野,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世界意识教育也可使一代新人融会东西文化, 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2]B.K.Gills&W.R.Thompson, “Globalizations, global histories and historical globalities”, in Barry K.Gills, and William R.Thompson (eds.) ,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History, Oxford&New York:Routledge, 2006:5.

[3]许敖敖.我们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36.

[4][美]S.拉塞克, G.维迪努;马胜利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1.

[5]S.Pichert&B.Turlington.Internationalizing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Handbook for Campus Leaders,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1992:1.

[6]许智宏.如何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N].经济观察报, 2003-07-09.

[7]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 1915, (1) .

上一篇:中医院科研设备管理方法论述论文下一篇: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