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2024-04-20

【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精选7篇)

篇1:【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编者按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在对高教领域的舆情事件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每期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舆情深度分析,以提供舆情的发展脉络、事件背后的深度思考,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1事件概述2015 年 11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该方案于 8 月 18 日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15 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另外,《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使若 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总体方案》针 对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任务与路径。

《总体方案》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历久弥新的话题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再次关注和热议。2事件焦点

《总体方案》包括五大部分十八条。其中,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的建设任务有五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力推进成果转化;改革任务也有五项: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在支持措施方面,政府将在总体规划和分级支持、强化绩效和动态支持、多元投入和合力支持这三个 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在组织实施方面,除加强管理以外,还提出了具体的有序推进措施,包括善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方案、开展咨 询论证、强化跟踪指导。

此外,《总体方案》还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每五年为一个周期,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同时,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时间表:

到 2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但是,《总体方案》并未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给出明

确说明与界定。3高教界的回声

《总体方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自然在 高教界引起关注。在《总体方案》公布一月有余后,高教界对此的舆论 回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总体方案》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并表达高教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撰文《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于11月5 日当天(上午 11 点)发表在中国经济网,这当属在《总体方案》 公布后高教界最快的反应。紧随其后的当属我国一流学府的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网对北大校长的采访于当日 12 点 22 分刊出。北大校长林建华表示,北大也有一个“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力争在 2030 年左右 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但他也强调,北大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和发展瓶颈。同样表达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信心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万立骏院士。中国科大新闻网 11 月6日转发了万立骏院士的《瞄准世界一流 全面改革创新 努力创建独具中国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文中表示中科大要秉承国家使命,在“统筹推进两个一流”中成为先锋高校。

第二,热烈讨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11月5日在接受人民网教育频道的采访时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应邀做客人民网时也提出相似意见。

然而,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在过去一个多月间的不断发酵,高校校长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评判标准却表现出莫衷一是又不断碰撞 的态势。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采用比拼大学排名的这种奥运金牌战略;重庆大学副校长孟卫东认为,ESI 收录排名等评价体系重视国际影响力、基础研究、工程科学,而轻视行业社会影响力、应用开发研究、工程技术,简单采用 ESI 收录排名等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指标,不利于国内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担忧的是,国内部分高校按大学排行榜的某些指标规划发展,导致趋同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每一所大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结合其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发挥每所高校的学科优势,努力维持教育的多样性,避免“千校一面”。

第三,针对热议话题的冷静思考与建议。

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吹响后,来自高教界的回声中还有一种冷静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人民政协网的采访(11 日刊出)时表示:《总体方案》实施应避免如下几个误区:一是不要把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搞成政绩工程,少一点行政干预和各种评估;二是处理好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关系;三是要关注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潜在影响,要坚持创新驱动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国等人表达了对一流大学建设中财政支持怎么分、如何花、如何监管的忧思。魏建国表示以往支持资金分配很固化,基本是按照学校层次下拨不同的拨 款数额,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决定和政策考量,而非客观的标准,这导致了一些学校的不满。别敦荣认为需要警惕过度重视科研的现象。储朝晖提议,应该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与监管,合格的专业人员和高校 才可以拿到资金,不要再在财务上过度约束。

4媒体的声音在各类媒体都充分报道了《总体方案》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议 题。除了上述的对高教界人士的采访以外,媒体作为反映和引导舆论的 重要组织机构也表达了它们对该议题的观点。

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均站在民

族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报道或评论。为了让人们更形象直观

地理解《总体方案》,新华社还专门配发了图解版。新华社认同《总

体方案》的“冲锋号”的意义,直接使用了《中国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 学冲锋号》的标题。而《人民日报评论员:植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则首先回顾历史,“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继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脉络,《光明日报评论员:为建设“两个一流”夯实内涵支撑》强调了内涵支撑对高教建设的重要价值。主要的商业媒体也纷纷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发表评论。《南方

都市报》发表社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慢工才能出细活》,文中指出《总体方案》可以算作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高校的正式冲锋,是近20 年来最大的一次政府支持动作。其决心之大,规格之高,都体现了高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图与设计。虽然中国已经至少有 4、5 所大学进入全球排名 100 名之前,但大学作为学者的学术共同体,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选择符合学科和学校发展规律的节奏,还需要学校领导与教授的智慧与沉着。《新快报》发表评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改革当快,心态要慢》,批评了当前中国高校界以论文发表数量论英雄从而造成学术研究泡沫化、急功近利气氛蔓延的不良做法,相应地提出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抵制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5网友的态度

与高校界和媒体界对该议题表现出的虽有差异但整体倾向性较为一致的评判不同,出现在各类互动空间以及自媒体上的网友评论则体现出更为复杂的舆情态势。

从态度的性质和强度上来看,第一类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表示欢迎,提出中肯意见或意见。如:天涯社区的《【民间语文 581 期】世界一流大学岂能是规划出来的?》一文,网友贾也一方面指出一流大学不是靠行政命令搞起来的,另一方面献计献谋,倡导“制度创新”。

第二类网友对建设一流大学议题持温和态度。如:网友扣扣在知乎上表示“这次新一轮双一流世界高校建设是985,211 的升级版,各高校原有优势将更加强化和固化。”匿名网友持相似观点“现在中国高校的格局基本就是52 年院校调整确定的,90 年代高校合并、211、985 都只不过在强化这种结果。现在既有格局已经形成,双一流也造就的不过是强者更强的局面。要想对既有格局造成冲击甚至颠覆,短期内基本不可能,长期来看个别性高校进行颠覆性的改革或许可以。”网友“微笑,爱生活,爱旅游”认为这是“中央给各部属高校拨款的新一轮给付政策。。还是对部属(qin)高(er)校(zi)亲啊!”

第三类网友态度整体上呈消极甚至激进之势,但内部又有差异。

有网友将建设一流大学的时间表视为一种运动式的学校建设。还有网友戏言“当年还说赶英超美呢。。说呗,又不掉块肉”、“画大饼呗,这几十年没少画,要画到死。期间有人靠这个得利耳”

更有甚至,一些网友在该议题上表现出对西方教育的趋之若鹜、盲目崇拜的的心态。如网名为“弧度度”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中国为何无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当代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好比是中国微博与facebook 的差距......当代中国大学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而yuwang37在新浪博客上的博文《建设一流大学就是复制西方大学!》甚至妄言“(中国)可从来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为什么?私塾观念,封建余毒,清政府的裹脚布......什么才能进步,先尝一尝西方教育的味道,吸收营养,品出口味,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西方教授,校长,老师,实验室,来华授课,管理学校事务。全部西方理念,快速提高教育水平,直接培养出一流大学生。重点校园图书馆建设,引进世界先进图书......提升中国学生的知识面。拼命阅读,不吃不喝的程度。西方备课,西方授课,全盘西化......”。6舆情点评

纵观针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高教界、媒体界以及网友的意见态度,不难发现此次事件的舆情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经媒体披露出的高教界的回声主要集中在各知名院校的管理

层(校长)或知名学者,而鲜少看到占高校数量更大比例的一般院校的观点表达,更遑论从事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和高等教育的最终服务对象广大学生的真实看法。而后者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自媒体的形

式,以网友态度的面貌得以出现。这反映出媒体的把关标准和新闻价值

判断准则依然存在某种精英化意识。

第二,从高教界的回声和媒体的评论中,不难发现二者对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议题虽有忧思和微词,但更多的是在高度赞扬其重要价值前提下的献计献策。这一议题中的媒体框架具有“向外(国际)

看、向上(一流)看”的价值预设。换言之,排名靠前的西方声名卓著的老牌高校成为媒体认同的潜在竞争目标和楷模。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自然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一议题中几乎没有看到媒体自觉自主地将一

流大学建设与我国教育资源公平匹配相联系的报道。有趣的是,正是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了高校建设与农村教育的紧密关系。12 月 3 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第三,将网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议题的多元化的态度与媒体界的声音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张力。在这个议题上,媒体的声音与网友的评论俨然成为两个判然有别的舆论场。媒体的舆论场表现出精英式的傲慢,对网友舆论场内的多元观点倾向态度冷漠。在他们的报道中不仅很少看来对网友意见的引用,更没有对网友多元观点 的回应。而网友舆论场对媒体报道与评论后面的价值判断更是表现出排斥、抵制乃至颠覆。如何促使两个舆论场形成良性互动是需要进一步思

考的。而需要警惕的是网友言论中的极端西化倾向。--

篇2:【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摘 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办学特点、建设要素,探讨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遇、问题与措施,期望对我国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要素

一、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科技强国和科技兴国的重要举措。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对所在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念与经验。为此,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特点,探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要素、措施与建设内容,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性分析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理念和特点方面各不相同。按照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点,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是:将教学和科研摆在重要位置,教师与学生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充分体现国际化特征。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迎接21世纪的重大科技挑战,持续不断地开拓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的研究领域,发展扩大独立研究机构,并以项目为导向,聚合多学科人才,产出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科技成果,引领国际科学研究方向。

通过对以上两个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特性的分析可知,世界一流大学尽管在规模、学科院系构成、地域、属性等方面差异显著,但其发展历史表明,要达到一流标准,必须具有三个共同特征:(1)能按国际标准吸引、培养和留住最优秀的师资和学生,通过内、外部评审,对师资水平和学生质量进行严格的评估;(2)以充足灵活的资源支持和鼓励最优秀的项目和人才;(3)根据明确规定的职责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准确、及时。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

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特性分析,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均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涉及师资、科研、研究生教育、项目评审等建设要素。具体而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主要包括:(1)师资质量。多方位、多渠道招聘世界一流人才显得尤为重要。(2)始终保持前沿性的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应用研究。(3)重视基础性研究,提出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课题。(4)努力向学生介绍最新研究进展。(5)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保持一流的教学水平。(6)师生互动是一流大学重要的建设要素。(7)一流的研究生教育。(8)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这些建设特性无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要考量的重要内容,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为了发展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先后启动的“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篇3:【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 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 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带动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 “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 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 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教育改革全面深入, 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五中全会深刻指出,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5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要坚定不移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李克强总理多次要求, 要通过改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激发办学活力, 为持续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以往建设经验, 深入分析世界上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和趋势, 提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方案。中央高度重视, 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上, 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 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扎根中国大地, 遵循教育规律, 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这些高校将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

第一,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 汇聚优质资源, 培养一流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 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第二, 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 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突出学科建设重点, 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第三, 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公平竞争, 强化目标管理, 突出建设实效,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第四,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4.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 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建设任务有5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 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 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 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 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任务也是5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 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 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 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5.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答: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 2016年开始, 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6.高校如何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答: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 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全面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国内前列、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通过建设进入该学科的世界行列或前列。

7.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如何引导和支持?

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

一是总体规划, 分级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宏观布局。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 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 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二是强化绩效, 动态支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 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情况, 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三是多元投入, 合力支持。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 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 多渠道汇聚资源。

8.如何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

答:坚持不懈地推进世界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总体方案”明确,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日常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9.推进实施“总体方案”, 近期有哪些工作安排和措施?

答:主要通过以下工作来有序推进实施:

首先,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体方案”的原则,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实施方略, 尽快部署, 落实任务安排。

其次,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制订绩效建设考核和评价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在建设范围、评价因素、管理要求等方面抓紧部署实施, 加大考核力度。

篇4:【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两岸三地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endprint

摘要:2005-2012年期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已经连续发布了5次“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在这7年中,中国高校在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笔者针对这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发现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未来高校国际化科研竞争力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两岸三地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endprint

摘要:2005-2012年期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已经连续发布了5次“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在这7年中,中国高校在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笔者针对这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发现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未来高校国际化科研竞争力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篇5: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据报道,日前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论文大学”支撑不起世界一流

对于总体方案提到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舆论说太快——五年之后,就将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恐怕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的则感觉太慢,因为从最近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看,我国已有多所高校跻身前100强、50强,有更多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似乎指日可待。

那么,究竟怎么看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快与慢呢?实际上,对于完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没有必要设定所谓的时间表,也不必追求实现目标的速度,而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校办学制度,则应该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进行尽可能快的改革,只要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不断加大的`国力支撑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迟早的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少数高校,而列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都纷纷列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比如,北大计划在,清华计划在20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为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许多高校,都实行任务与资源挂钩的政策,即对教师们提出严格的考核指标要求,规定每年必须发表多少核心期刊、国际期刊论文,申请多少课题经费等。这样的建设效果似乎很“显著”,许多高校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并由此提高了学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这些大学排行榜都把科研作为重要指标),可是,却难免让整个大学充满急功近利的氛围。为完成科研任务,发表更多论文,很多教师不重视人才培养,那些重视教学而投入学术研究不够的教师,在学校里被边缘化。与此同时,学术研究逐渐变为“发论文”,这让大学的学术研究泡沫化。

虽然我国高校论文成就惊人,可是,很多论文并没有太大价值。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研究人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通过课题结题后,有90%被束之高阁。从长远看,不要说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如何维持基本的大学精神,也变得困难。学校办学者没有从容的办学心态,而教师们也难以潜心做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在大学变为不可能的事——必须尽快出成果,否则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可以说,只要加大投入,重金奖励教师撰写、发表论文,以及引进国外人才,要他们以中国大学名义发表顶级期刊论文,我国高校在强调论文的大学排行中,会有越来越好看的排名,但是,这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捷径,这最多把中国大学建设为论文中的大学,国外期刊界会为中国高校把钱花在炮制论文、交论文版面费上而高兴。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能产生真正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成果。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长期的积淀的。纵观所有现今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通过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学校的国际影响的。

没有现代大学制度,难有世界一流大学

以上种种,都需要大学有现代大学制度。从我国学校办学的现实分析,正是由于缺乏现代大学制度,导致目前办学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而针对大学存在的问题,多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都提到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的现代治理结构。但是相对于给教师布置论文、课题任务的快速推进来说,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办学制度改革,却极为缓慢。

比如,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推进校长公选,实践情况仍不够理想。改革试图将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把学术委员会建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可在大多数高校,学术委员会还未走上正轨。而如果这些改革不能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很可能欲速而不达。

篇6: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据报道,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近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求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此前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资产整合和证券化将迎来加速期。机构认为,高校改革本质属于国企改革,目前全国高校企业资产达4500亿,潜在规模突破万亿,证券化空间巨大,尤其是国内知名大学旗下资产可操作空间较大。

篇7:【深度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话题的舆论分析

一、“985 工程”概述

1998 年12 月教育部颁布 《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挑选国内若干所优秀高校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象, 并根据1998 年5 月4 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 周年校庆讲话, 将该国家战略规划定为“985 工程”。 “985 工程” 分为1999—2002 年和2004—2007 年两个建设期。 《计划》颁布当年,首批入选“985 工程”的高校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1999年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7 所大学入选。 一期建设结束时, 共有34 所高校入选 “985 工程”,二期建设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5 所高校加入“985 工程”。

下文我们将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Science and Evaluation, RCCSE) 的指标(见本文第二部分),从地区和类型两个维度分析“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二、RCCSE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概述

1. RCCSE评价指标体系。 RCCSE从2005 年开始做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十多年来我们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评价指标的适切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微调评价指标,“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网络影响力四个部分组成[3]15,具体构成见表1。

2. RCCSE评价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论文数据每次使用的均是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总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据。 ESI是2001 年美国科技信息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推出的一项文献评价分析工具, 它是一个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 数据库所收录的全球11000 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 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其收录的期刊在各个学科有显著影响力,收录的论文均经过同行评议,所以相对来说,这些论文质量较高。专利指标使用的是美国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的数据,它是由全球最权威的专利文献信息出版机构(Derwent)推出的基于Web的专利信息数据库, 这一数据库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World Patents Index,WPI)与专利引文索引(Patents Citation Index,PCI)加以整合,以每周更新的速度提供全球专利信息。 它收录了来自全球40多个专利机构(涵盖100 多个国家)的1 千多万条基本发明专利,2 千多万条专利情报, 数据资料可回溯至1963 年。

注:限于篇幅,本文第四部分仅分析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以及发明专利数。

为使不同类型指标和学校(例如: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次数,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等)能够进行比较和评价,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计算每项指标的分数,即:令每项指标数值最大的评价对象为100 分,而该指标下其他评价对象的分数则通过除以最大值后乘上100,得到其相应的最终分数。 如果存在分布明显异常的数据,需核实原始数据后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之进行处理。然后,计算每所学校的综合分数,即:将各项指标加权,再令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 分,其他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乘以100 后得到最后分数。 最后,按学校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名。

3. 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 自2005 年开始做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以来,我们每年评价的世界大学数量为1800 所左右,我们将前600 名(即位居全世界前千分之五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结合国内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 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 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 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3]。

三、“985 工程”高校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竞争力评价是将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网络影响力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后得到的,它可以反映“985 工程”高校在世界上的整体水平。 由于各高校每年的绩效存在差异,某一年的评价不足以摸清高校的竞争力,因此,我们选取 “十二五”规划五年期间 “985 工程”高校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来进行分析,见表2。

数据来源:RCCSE注:波动=2011年位次-2015年位次。鉴于保密导致完整数据不可得或未进入ESI排名的原因,本文分析上表中36所“985工程”高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内。

从表2 中5 年排名波动来看,除3 所不在本文分析范围内的高校外,36 所“985 工程”高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升514 位,上升幅度为“十二五”期间“985 工程”高校之首。 从是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来看,根据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即“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前30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早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就已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15 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高校新增了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东南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2015 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高校共18 所。

总之,“十二五”期间,36所“985 工程”高校竞争力综合排名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至少在46位以上。“十二五”规划期间“985工程”高校的总体上升趋势促使“985工程”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从“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7所增加到收官年的18所。

四、“十二五”规划期间“985 工程”高校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析

“十二五”规划期间,RCCSE《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网络影响力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由于网络影响力指标基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站规模、学术文件数、文档丰富度、被链接数以及显示度的表征[3],主要涉及社会服务和社会声誉的测量,而本文主要分析“985 工程” 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因此, 我们不分析“985 工程”高校在网络影响力指标上的表现,只分析其余三个一级指标。

1. 科研生产力。 RCCSE科研生产力指标由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来表征,下文我们将从“985 工程”高校所在地区和所属类型两个维度来分析 “十二五”规划期间 “985 工程”高校在ESI数据库的收录论文情况。

(1)地区维度 “985 工程”高校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分析。 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见图1。

从图1 的5 个周期7 大地区“985 工程”高校ESI收录的论文总数来看,华东地区“985 工程”高校每个周期被ESI收录的论文总数位列7 大地区之首,各周期收录论文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位居第二位,东北和华中地区数量接近,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数量接近,即: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华南。5 个周期7 大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ESI收录的论文总数总体呈偏态分布。 那么,这种偏态分布是否是由我国“985 工程”高校地理分布不均衡造成的呢? 由图2 可知,“985 工程”高校集中分布在华东(11 所)和华北(8 所)地区,东北、华中和西北 “985 工程”高校均为4 所,西南和华南地区“985 工程”高校各为3 所和2 所。 因此,我们可以说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985 工程”高校数量明显大于其他5 个地区导致了其ESI收录的论文数(即科研生产力)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是图1 和图2 也告诉我们地区的“985工程” 高校数量不是科研生产力的唯一决定因素,因为西北地区的“985 工程”高校数量与东北和华中的数量一致都是4 所,然而其科研生产力却明显弱于他们,反而与“985 工程”高校数量少于它的西南和华南地区接近,这说明“985 工程”高校数量不是地区科研生产力的唯一决定因素。 因此,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注重地区量的均衡发展的同时更多要考虑质的发展。

数据来源:RCCSE注:ESI收录的论文数是一个以10年为周期的阶段累计数,我们每年评价取的数均是评价当年至前9年的数,例如,2011年的华东地区170151篇论文数是2002年至2011年该地区“985工程”高校被ESI收录的论文数,其他年份的数据依次类推,下文涉及周期的数据同本注释。

注:未包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3所不在本文分析范围内的学校。

(2)类型维度 “985 工程”高校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分析。目前,按高校的学科范围属性,我国高校类型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和军事类。 “985 工程”高校各类型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及类型分布见图3 和图4。

注:未包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3所不在本文分析范围内的学校。

由图3 可知,5 个周期内理工和综合类 “985 工程”高校被ESI收录的论文数明显大于师范类和农林类,四类“985 工程”高校被ESI收录的论文数遵循理工>综合>师范>农林的规律。 此外,各个周期内理工类与综合类的总数量接近,师范类则与农林类的总数量接近。 这是否是由 “985 工程”高校类型分布导致的呢? 结合图4 可知,我国“985 工程”高校类型分布差异大,理工类的“985 工程”高校数量(20 所)最多,其次为综合类(12 所),师范类和农林类各仅有2 所。可以说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 工程”高校总体确实偏重理工和综合类高校的发展。 尽管如此,这也不是完全由“985 工程”高校类型分布规律造成的,因为师范类和农林类“985 工程”高校数量均为2 所,5 个周期内它们各自被ESI收录的论文数近似是无可厚非的,但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比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数量多出8 所(20-12=8),而5 个周期内它们被ESI收录的论文数仍然近似,这足以说明我国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985 工程”高校数量在地理和类型上的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科研生产力的不均衡。 其中, 华东和华北地区“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和华中地区,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的“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的差异较小。 理工和综合类“985工程” 高校科研生产力明显高于师范和农林类“985工程” 高校,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却并不优于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 师范类和农林类“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生产力较小。 因此,下一步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注重地区均衡和类型多样化发展。

2. 科研影响力。 RCCSE一级指标科研影响力由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排行学科数3 个二级指标构成,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最能体现科研影响力的论文被引次数指标。

(1) 地区维度 “985 工程” 高校论文被引次数分析。 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见图5。

从图5 可知,5 个周期7 大地区“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分布规律与ESI收录论文数分布规律一致,即:每个周期华东地区“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居第二位,东北和华中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接近,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接近。 此外,从周期来看,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的被引次数呈上升趋势,说明“985 工程”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在逐年提高。

(2) 类型维度 “985 工程” 高校论文被引次数分析。 各类型“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见图6。

从上图各类型“985 工程”高校总被引次数来看,5 个周期内综合类的“985 工程”高校在被引次数上位居四类高校之首,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位居其次,师范类“985 工程”高校名列第三,农林类“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最少,即:综合>理工>师范>农林。 这一分布规律与图3 各类型“985 工程”高校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的分布规律有相同之处, 但也产生了差异。 相同之处在于在图3 中理工和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明显大于师范和农林类“985 工程” 高校的数量, 因而理工和综合类 “985 工程” 高校的被引次数也明显大于师范和农林类“985工程”高校;不同之处是理工而非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被ESI数据库收录论文数位居四类高校之首,综合类位居第二,但是理工类“985工程”高校的被引次数并未超过综合类“985工程”的被引次数,也就是说对理工类和综合类“985工程”高校而言并不是被ES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高则其被引次数也高。

数据来源:RCCSE

数据来源:RCCSE

总之,在地区维度上“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遵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华南>西北>西南的分布规律,与其被ESI收录的论文数分布有差异。其中,华东地区“985 工程”高校每个周期被引次数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居第二位,东北和华中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接近,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985 工程”高校被引次数接近。 在类型维度上,“985 工程”高校论文总被引次数分布与其被ESI收录的论文数分布也产生了差异,总体上理工和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论文被引次数仍然大于师范和农林类“985 工程”高校,但ESI收录论文数少的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总被引次数反而大于ESI收录论文数多的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

3. 科研创新力。RCCSE一级指标科研创新力由发明专利数和热门论文数两个二级指标构成,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最能表征科研创新力的发明专利数指标。

(1) 地区维度“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分析。 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见图7。 由图7 可知,5 个周期内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的发明专利数与ESI收录论文数的地区分布(见图1)类似,华东地区“985工程”高校的发明专利数仍位居各地区之首,其次仍为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第三, 华中地区仍为第四,但西南地区位居第五,华南第六,西北第七(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除2013—2015 周期西北地区“985 工程”高校专利数反超华南地区外),也就是说五个周期各地区“985 工程”高校的发明专利数与ESI收录论文数的地区分布仅体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差异上。 由此可见,华东地区的“985 工程”高校科研创新力较强,华南和西北较弱。此外,除华东地区2011 周期发明专利数大于2012 周期发明专利数,华北地区2012 周期发明专利数大于2013 周期外, 其他各地区5 个周期内的发明专利数均呈上升趋势。

(2)类型维度 “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分析。各类型“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见图8。 由图8 可知,5 个周期内理工类“985 工程”高校的发明专利数最高,2015 周期达到86807 件, 综合类“985 工程”高校的发明专利数第二,农林和师范类“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较少,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理工>综合>农林>师范)。 此外, 除理工类 “985 工程” 高校2012 周期数小于2011 周期数,综合类 “985 工程”高校2012 周期数大于2013 周期数外,5 个周期内各类型“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总之,在地区维度上5 个周期内“985 工程”高校发明专利数与ESI收录论文数的地区分布类似;在类型维度上,“985 工程” 高校发明专利数遵循理工>综合>农林>师范的规律。 因此,我国“985 工程”高校科研创新力的主力是华东地区理工类“985工程”高校。

数据来源:RCCSE

数据来源:RCCSE。

五、结论

本文根据“十二五”规划期间RCCSE《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及评价研究报告》分析“985 工程”高校综合竞争力及其一级指标下ESI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以及发明专利数。 分析“985 工程”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后,我们发现除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3 所高校未进入RCCSE排行榜外,其他36 所“985 工程”高校科研竞争力综合排名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至少在46 位以上。 总体上升趋势促使 “985 工程”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从 “十二五” 规划开局年的7 所增加到收官年的18所。 从地区和类型两个维度分析“985 工程”高校ESI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和发明专利后,我们发现在地区维度上“985 工程”高校ESI收录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遵循类似规律,即: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华南,也就是说在地区维度中“985工程”高校被引次数与其发明专利数呈近似正相关关系,科研生产力是科研创新力的基础,只有保证科研生产力,才有可能促成科研创新力。此外,地区维度中“985工程”高校的论文被引次数遵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华南>西北>西南的规律,其分布与ESI收录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在类型维度上,“985工程”高校ESI收录论文数遵循理工>综合>师范>农林的规律,论文被引次数遵循综合>理工>师范>农林的规律,发明专利数遵循理工>综合>农林>师范的规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985工程”高校数量在地理和类型上的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地区和不同类型高校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和科研创新力的不均衡。因此,下一步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注重地区均衡发展和类型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2).

[2]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上一篇:《秀美人生》电影观后感下一篇:考研英语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