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我是女儿的好朋友

2024-06-03

亲子关系:我是女儿的好朋友(精选4篇)

篇1:亲子关系:我是女儿的好朋友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珍宝,当然于我而言也不例外,我的女儿在我心里也是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宝贝疙瘩。我常常在想,我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应该也不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婆,但我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我一直以女儿的好朋友自居,当然,她也从内心里把我当成她最好的朋友,她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分享,和我之间也没有什么秘密。

要成为她内心认可接受的好朋友,可没那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心理上我要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然后用心去爱护她、尊重她。

例如她自己的事情我会充分尊重她的决定,例如我会和她交换属于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例如我会在她沮丧的时候给她一个鼓励的拥抱。

当然,这些可能都说得比较空洞和抽象,那么作为一个好朋友,还有一个重大的责任就是陪她玩耍。

不管我多忙、多累,每天雷打不动的都要陪她玩耍,我们一起玩的游戏实在太多了,比如医生和病人啊,我扮演生病的患者,让她帮我检查身体、护理我;比如老师和学生,看她有模有样的学着幼儿园的老师一样的给我上课教我做操。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玩的过家家的小游戏,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她不再惧怕生病去医院,也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她在幼儿园的时候更配合老师的教学,也可以让她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成为她的好朋友之后,她会毫无顾忌的给我分享她的内心世界,愿意告诉我她所有的感受和想法,幼儿园里谁和谁比较要好啦、今天谁又和谁吵架啦,老师说了什么搞笑的事情啦,她都会全部告诉我,我便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她的需求及性格便好,也能够知道我不在的情况下她的个人状况。

哪怕有时候只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例如幼儿园班上的男同学不认识老师穿的肉色丝袜而闹出的笑话都能让我们捧腹大笑。

越是这样,就越是变成一个良性循环,她就越愿意和我聊起她每天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并且,遇到什么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例如不想去上课啦,不愿意吃很苦的药啦,只要从妈妈的角色转变为好朋友的身份,便都能很轻松的商量着解决。妈妈的角色意味着强制、约束,而好朋友就是鼓励、尊重。例如不想去上课,她在床上耍赖皮,我就会说,“哇,我也好累啊,我们是好朋友,要不你帮我一起起床洗脸吃饭好不好?”她就会比较愉快的配合着完成这一系列如果强行要求反而会遭到更多反抗的动作。

当然,由于我的陪伴太有趣,所以我不在的时候,爸爸或是爷爷奶奶的照顾就会显得很无聊。于是她特别的依恋我,只要幼儿园一放学,她就开始给我打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啊?”、“妈妈,你坐上车了没有?”、“妈妈,你到哪里了?”,几乎不到半个小时就一个电话。这样的情况再遇到我出差,就更是一种灾难,她就会在我不在的那几天情绪特别低落,状态也特别差。

而且,由于我是她的好朋友,她对我就没有那种敬怕的心里,很多事情上我就会没有威信,所有事情她总想要按照她的想法和我商量着来。

可是相比起她对我敬而远之的相处方式而言,我更愿意成为她无话不说、没有秘密的好朋友,哪怕有时候她会耍点赖皮,有点任性,我也愿意就这样宠溺着她,让她自由自在的长大!

作者:曾小燕

公众号:辣妈原创

篇2:亲子关系:我是女儿的好朋友

其实,在生完大宝之后,我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再生孩子,但是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特别羡慕别人有个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所以和老公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再努力要个二宝。

我的大宝是个男孩,所以我做梦都希望能再生个女儿,可是大宝一天天的长大,我的肚子却迟迟未有动静。就在我几乎快要死心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心里别提有多么的激动了。

无数次的按照民间的生男生女的推算方法去计算,都觉得肚子里的肯定是个可爱的小闺女,一男一女凑个“好”!我就怀着这样的窃喜,开始小心翼翼的孕育着二宝。

自从怀孕了以后,大宝并不像新闻里报道的那样,用尽一切办法阻止妈妈怀孕,并且打心眼儿里排斥妈妈要给自己生个小妹妹这样的事情,相反,他也跟着开心的不得了,说是就盼着自己能有个妹妹,要好好爱护她、保护她!每天大宝放学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趴在我的肚皮上跟妹妹互动聊天,肚子里的“小妹妹”也特别配合,只要一听到哥哥的声音,就在肚子里活蹦乱跳起来。看着大宝开心的样子,再感受着肚子里的小生命茁壮的成长,这种温馨的画面,让我毫不怀疑自己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了!

怀二宝时我每天的心情都特别特别的好,一有时间我就抓紧看书,看的都是有关女性意志培养方面的书籍,完全用这方面的知识内容来做胎教,希望我的闺女以后能成为坚强果敢的女人!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怎样都会强过我这个当妈的!

毕竟已经生过了一个,再怀孕就会更有经验一些,从饮食到胎教,每一项都认认真真的在做。怀孕期间,为了减轻那些仪器对我的宝贝女儿的伤害,我只做过三四次产检,第一次是B超检查孩子四肢是否健全,第二次是唐筛检查,第三次是胎儿六七个月的时候做的三维彩超,我还专门做了影像留作纪念。后期都是我自己给自己孕检,每天自己数胎动,自己观察肚子里的宝宝有没有什么异常。第四次就是预产期到了去医院的检查了。现在想想当时也真够胆大的,朋友们千万别学我啊!

随着临产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身边的朋友再见到我总会随口说几句关于孩子性别的问题,大部分的人都说我肚子里的肯定是个男孩,我心里难免有丝丝凉意,却又十分坚定的告诉自己,都什么年代了还用以前那些以讹传讹的话来瞎编,是男是女可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只有见了天才知道!再说了,母女连心,我难道还能感觉错误了不成?

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我索性辞职回家,幸福的等着生产的日子。

之前生大宝时,因为我骨盆比较小他头又大,医生直接安排的剖腹产,果然剖出来一个七斤八两的大胖小子!到了二宝,医生也建议剖腹产,为此我们还专门看过了,二宝预产期的那天刚好是个好日子,我们满心欢心的带着所有的孕检资料提前一天住进了医院,又是一系列的检查。

怎料检查结束之后医生竟然说我贫血,达不到孕妇要求的血量,要输血才能安排剖腹产。

一听要输血,我顿时就蒙了。如果是我没有身孕,怎样安排我都能接受,可是孩子在我的肚子里,输血引起各种的传染性疾病,我想都不敢想,怎么舍得让我的宝贝面临这个风险?

于是我们去找医生理论,我整个孕期从未出现过头晕眼花的现象,而且我整个人气色红润,怎么可能是贫血?而且输血对胎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医生一直宽慰我们,你们别急,我们再作商量。

就这样在忐忑的等待中度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八九点钟,几个护士直奔我病床,我舒了一口气,我知道很快我就能如愿以偿的见到我的宝贝闺女了!

护士把我推进了手术室,一切准备就绪。由于我是半身麻醉,医生们的聊天我听得一清二楚。正胡思乱想,突然就听到医生说,哇!这小家伙好漂亮!我当时心里那个兴奋的呀,恨不得马上就从产床上跳起来抱抱我的漂亮的闺女。紧接着婴儿哇哇的哭声响起,是那么的清脆响,我更加得意,想不到这丫头还挺霸气!

紧接着护士抱着孩子站到我面前说,请你看一下,一个大胖小子!

我想那一瞬间我真的是面如死灰般的失望吧,要不护士怎么还给我输了一瓶血浆呢?日盼夜盼小心呵护了十个月,期期盼盼的我的漂亮闺女,怎么一瞬间就变成了一个臭小子?我的心情随着跌入了最深的谷底,老公多多少少也有些失望,可是事已至此,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母爱真的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哪怕二宝刚出生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失望,但看到他那肉嘟嘟的身体,红扑扑的小脸,对着我咿咿呀呀的可爱模样,慢慢的也就觉得其实生个儿子也挺好!

只是每次带两个儿子出去,都会有一些好事者在我面前说,哟?两个男孩啊?那你们压力大了!要买两套房哦,两辆车哦,你们两口子得拼死拼活的给儿子挣取媳妇的钱了。

每次听到这些,脸上笑笑就算,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说的多了,见我没啥反应,慢慢的大家也就不再说了。

我亲爱的大宝小宝,可能爸爸妈妈不能给你们锦衣玉食,不能给你们高堂广厦,但爸爸妈妈会教你们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的生活,教你们用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轻松、自信的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作者:乙文

篇3: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按照我国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即看护人与幼儿之间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能增进亲子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1. 自身的提高。

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为人父人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的关系,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少粗暴地对待幼儿。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2. 转变态度。

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幼儿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家长说话做事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想,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父母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父母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

3. 亲子沟通。

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建议每周沟通两到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幼儿说说当天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是十分必要的。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沟通时,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游戏

为了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有效地增进亲子沟通,还可以尝试做一些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0岁到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的情绪。亲子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人和幼儿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亲子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1. 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

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玩得忘了吃饭和睡觉。

2. 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

如三四岁的幼儿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可以让幼儿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 玩游戏中,家长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游戏。

家长应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和交往,培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独立能力和交往能力。尽量玩需要合作性的游戏,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篇4: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一) 父母的教养态度

有关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中, 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形成的影响, 是在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得最早和最多的一个方面。.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影响的这一课题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ds P M。他的研究表明, 在亲子关系互动过程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接受—拒绝, 二是支配—服从, 他以这两个维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说明。20世纪60年代后期, 以美国学者Bumrind D和Baldwin A L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采用家庭拜访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 对亲子关系影响因素的这一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发现并提出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宽容型、专制型。研究表明, 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表现的社会需要里更强, 也表现出很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成就倾向;而在宽容型家庭中的孩子则比较怯懦胆小、过分依赖父母, 缺乏责任心;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后, 各国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 尽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不同, 但都对权威型家庭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肯定。近年来, 国内研究者也展开了对这一领域的探索, 有的研究借鉴Bumrind的类型研究方法, 试图以通过几个特定的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 家庭结构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

这方而的诸多研究表明, 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比较容易出现紧张地亲子关系而非完整家庭中。E-mery (1998) 认为, 在父母离异的 (1-2年) 这段时期内对孩子来说是一段适应社会感情以及情感的相对分裂期。lein等进行的纵贯式研究表明, 离婚对父母的教育太对是有所影响的, 相应的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问题行为、反社会行为、自尊 (Self-Esteem) 和认知的功能。

在再婚家庭中, 亲子关系尤其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有研究表明, 与年龄较小的孩子相比, 青少年虽然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离婚, 但却很难适应父母的再婚。Kelly的研究发现, 在重组家庭中, 孩子普遍的心理倾向是偏向于自己的亲生父母亲, 因此对于自己的继父 (母) 的依赖感情很难培养。并且在家庭出现冲突时会自然而然的倾向于自己父母, 并对继父 (木) 产生了更大的抵触心理。而在父母方而, 也因为与继子 (女) 之间的相处时间较少, 了解不够, 缺乏亲密的关怀和照顾, 从而与继子女之间形成隔阂。

(三) 父母的意识

不论教养方式, 还是家庭结构, 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各科学者已开始将注意力从外显的、表面的影响因素转而探索和寻求内在的根本的影响因素。其中重点对亲子关系中父母起初的意识对于亲子关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

父母意识主要是指父亲、母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 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截至目前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点:

(1) 日本学者花泽以形容词评定法来测定孕、产妇的母亲感情, 结果发现母亲与乳儿的频繁接触可唤起母亲积极的母性意识。而在我国很多母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生育孩子之后都把孩子交于奶奶或者姥姥照顾, 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很少, 从而母性意识也显得不太积极。

(2) 中国学者桑标等 (2000) 则通过自己设计的母性、父性意识调查表对300对父母作评估与分析, 探讨了父母意识的结构。研究把母性意识因素归为13种, 累计解释率为59.6%, 其中比较重点的方面自我丧失感和亲子一体感;父性意识因素可则归为9种, 累计解释率为51.2%, 最为突出的是对家庭和孩子的接纳性和责任感。研究还指出, 我国母亲对幼儿生理的敏感性程度高于日本国家, 这反映了我国母亲母性意识的现状与缺憾。

(3) 在这项研究中, 研究者还发现, 中国母亲的自我肯定意识低于日本母亲对, 对自身发展抱有消极的态度, 并且亲子一体化意识相比日本母亲来说过高。这说明, 中国母亲的母性意识中存在着明显的消极心理和自我丧失感, 而且亲子一体化意识过高。

二、关于亲子关系的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 从今年来亲子关系的因素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一) 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来说。

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来两个学科方面, 而社会学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色。客观上讲, 各门学科的研究都有其价值可寻, 各有所长。心理学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过程中的身心发展、人格发展因素的研究;教育学则多集中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教育态度的探索;而社会学则可以运用家庭社会学和青年社会学理论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比如, 社会关系、社会化、角色扮演等角度, 也可以从社会发展性等因素角度来研究亲子关系。

(二) 从研究方法上看。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 敬老 爱老 助老下一篇:连队先进党支部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