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2024-07-02

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共9篇)

篇1: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4名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小学生主要的不良亲子关系类型为保护型;男女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在期待、干涉、矛盾类型上有显著差异;低学历的母亲比高学历的母亲对子女期待、不安和溺爱更多;男生的心理问题比女生更令人担忧;对子女的担心不安和溺爱与儿童的不健康心理有关.并对此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作 者:联合课题组 沈杰 作者单位:联合课题组(湖州师范学院,教科部,浙江,湖州,313000)

沈杰(湖州东风小学,浙江,湖州,313000)

刊 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6)分类号:B844.1关键词:小学生 亲子关系 心理健康 家教指导

篇2: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亲子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跨越了心理学与教育学两个领域,是一种融合性课题。家庭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性格培养都相当重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部还专门为家庭亲子关系提出了《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这一科研立项,意图从科学的角度去探析我国家庭亲子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家庭亲子关系;个性;评价;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一个人的幼年开始,亲子关系就已经开始在影响人的性格成长与发展了,而到了青少年性格塑造与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亲子关系更是具有着极强的人格塑造性,直接决定了人性格的发展趋向。

一、亲子关系与学生个性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它对孩子的心理与个性发展都具有决定性,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对孩子所带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Smetana认为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单方面的完全决定亲子关系的发展走向,如果家庭中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那么亲子冲突就会较少,冲突的强度也不会很强;如果家庭中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亲子方面的激烈冲突而且也会很频繁。所以我国心理学者王美萍就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家庭的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的性格发展与塑造[1]。

(一)性别决定亲子关系

在我国的一项亲子关系调查中显示,女儿与父母发生亲子冲突的比率远远超过儿子,这一比例大约占到7:3。这一调查指出了女儿更容易造成家庭的亲子冲突,并且分析还指出,在我国子女与母亲的关系要远亲近过与父亲的关系,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二)家庭经济地位

德国家庭教育学者Shek在曾经做出过这样的一项研究结果,他认为家庭经济地位极易影响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高的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要远远好于经济地位低的父亲,而母子关系的差异在经济地位中所表现的却并不明显。另外,父母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与职业背景,甚至包括家庭规模与形态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特别是对人在童年早期的影响最大。

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个性成长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个性成长与父母的行为举止,对他们的诉求反馈都有关系。换言之,如果父母不能为孩子做出良好的回馈与引导,那么孩子的个性就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亲子关系。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初中的学生问卷调查,简要的了解了他们在家庭中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的现状。

(一)关于父母对子女意见的采纳

关于父母对子女日常中所提出意见的采纳,是影响亲子关系最为显著的一项要素。在对上海某中学的1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如果父母与孩子产生意见分歧,有14%的家长会尊重并接纳子女的意见,有86%的家长则选择不接受也不采纳。这一比例是相当悬殊的,这说明我国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上还趋于传统上的权威管教,他们无法去接受与子女之间存在教育与交流上的平等地位。实际上,对于意见的采纳与否并不是主要,最主要的是它对于子女的性格成长与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父母对子女的了解

父母对子女的`了解是亲子关系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点。在同样的10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0.8%的中学生认为父母完全了解自己。

这一比例相当可怜,家长与子女共处同一屋檐下,却不了解自己的子女。这种相互的不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传统的词汇来表达,那就是“代沟”。亲子关系如果存在代沟,自然无法进行顺利的发展。中学生个性正值成长期,变化会非常快。如果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关心,他们的个性成长走向就会出现偏差,孤立甚至是极端,所以才会有亲子关系随初中学年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反比例现象,到了初三阶段,本来融洽的亲子关系却可能演变为亲子冲突,这在青少年心理学中叫做“叛逆”。这种叛逆的心理是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深层次表白,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与第二性征出现的表现。所以当他们因为一些事情难以启齿又陷入自我琢磨的孤独之中时,父母应该主动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应该针对子女的个性特点与内心感受,静下心来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沟通,在获得子女信任的同时,也增进了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总结: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在亲子关系这一层面的实践探索与改善还并不到位,许多青少年的个性成长虽然受到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但其发展的路线却令人担忧。所以说为人父母,应该尽到一份对孩子的责任,这些责任并不单纯来自于对孩子的赡养与物质上的满足,它还包括了精神层面,那就是对亲子关系的处理,就像《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中所强调的,要帮助孩子缓解在青春期成长阶段的负面情绪与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塑造一个健康的、完美的、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4(1):45-49.

[2] 王倩倩.中学生亲子间心理距离及改善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3-5.

篇3: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亲子关系的理论研究

最早关于亲子概念的研究来自H.F.Harlow的亲子联结的研究。而对亲子关系的研究热潮是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R.R.Sears对儿童的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亲子相互关系的双维行为体系中发生的。

中国学者对亲子关系的大量关注是自80 年代以来。在亲子关系的内涵界定中中国学者刘晓梅等提出,将亲子关系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1]。近年来,一些学者将儿童的抚养放到家庭的互动关系中,认为儿童的抚养过程是动态交互的复杂过程。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研究

在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认为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部分即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有关亲子联结的诸多实验得出:母子之间亲密联结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先决条件[2]。荣格在研究家庭系统中父母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中指出,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成年人人际关系的基础似乎依赖于童年期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关系。阿德勒认为,溺爱和忽视是最普遍的导致儿童后来出现人格问题的父母行为[3]。

(一)母亲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传统上对母子依恋的研究显示,母亲在儿童期的影响要大于父亲。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提出“不良联结状态”,认为幼儿早期生活的焦虑是由焦虑的母亲所诱发的,并把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根究到一个幼儿与其母亲糟糕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婴儿出现的焦虑习得于母亲对因无论任何事引发的焦虑情绪上。母亲的焦虑会影响她展现出温柔特质的能力。在婴儿阶段,母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埃里克森的人格阶段论中,0~1 岁的核心是信任感,认为信任感是“精神活力的根本前提”。反之,若这一时期信任感未能得到良性发展,幼儿则会在以后的成长中出现抑郁性低调。埃里克森同时指出,人类从最早的幼稚经验中获得的信任总量似乎并不依靠生理需求的绝对数量,而是有赖于与母亲关系的性质。美国学者A.L.Baldwin等人关于儿童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论。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显示,母亲的教育行为是由其意识层面所控制的,即母性意识对儿童教育的影响颇深。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学者花泽“母亲对儿童身心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是母性意识的重要方面”的研究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心理学家A.L.Baldwin等对“母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支持[4]。 Sylia Wilson在亲子关系双重影响的研究中指出,母亲在亲子关系中有多社会性、情感调控式的影响[5]。中国学者周宗奎在1997 年提出,儿童所需,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所需,则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6]。中国心理学家淘沙等人关于“3~6 岁的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母亲的职业与教育程度对其教育方式有着显著性影响[7]。

(二)父亲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对父子依恋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H.R.Schafer和P.E.Emerson[8]。研究显示,即使父亲没有经常参与对婴儿的照顾活动,婴儿对父亲的依恋表达也是很充分的。父亲对其行为的社会刺激和应答是决定依恋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对40 个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对12~16 岁的青少年的道德推理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年龄偏大的青少年,若父亲从其儿童期就做较多可执行的、操作性的讨论,则可预判子女在青少年期能有更强的道德推理能力[9]。中国学者李维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归结为五个方面:(1)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着父亲角色概念的形成,文化、传统间的差异决定着父亲对儿童教养的特性。(2)儿童有时对父亲显示出的直接接纳行为比对母亲的更多。(3)父亲角色使其把儿童引向外在世界,是向儿童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不再局限于母子的依恋关系。他激起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儿童对现实的观察。(4)父亲的行为榜样作用,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念和态度。(5)在父亲缺失的家庭,儿童认知测验的成绩往往很差。儿童会产生两种典型倾向:1)儿童意识到父亲缺失;2)儿童完全贬低父亲[10]。桑标运用母性与父性意识的调查表进行研究表明,父性意识可归为9 个因子,对家庭的接纳感和责任感最为显著[11]。

(三)父母双方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亲子关系影响因素中对父母双方的影响研究是最为广泛的。一直以来,亲子关系都被认为是由父母作用于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单向过程。孩子的成长,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初始于父母的内在因素,包括性格、人格、态度、信仰、价值取向及外在因素,如职业、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学历背景、社会经历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核心家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家庭类型,本文仅对核心家庭进行讨论。

美国心理学者Symonds P M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早在19 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50 年代,Sears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和控制。60 年代Baumrind D和Blalwin A L等美国心理学家采用家访和观察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国外从20 世纪40 年代起,就大量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就教养方式而言,各学者对不同分类有着不同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A.L.Baldwin研究了宽容民主型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发现作用是正面的。D.Baumrind的研究认为权威型相较宽容型与专制型更能让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更容易成功。中国学者关颖等对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表明,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相较放任型与专制型利于儿童发展,认为放任型父母由于给予儿童太多自由且较少教育,是不负责任的,而专制型父母则相反,导致儿童社会适应性较低。林磊认为积极型父母有较高的民主意识。中国学者白丽英等认为:父母对儿童理解力越高儿童焦虑越少,而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严厉惩罚则会导致其焦虑水平上升;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否一致可显著地影响自尊水平,养育风格不一致与儿童的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管教态度对儿童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些跨文化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具有民族性、国民性和地区性。桑标等对“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研究显示宽容型的教养方式更具积极影响。中国学者孟育群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性、父亲干涉型与母亲消极拒绝型对少年的人格影响极大[12]。M.Lepper提示父母在教养时要意识到儿童个体的自尊心和个人控制感的重要性。Lefkowitz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经济,社会地位的拉美裔和欧洲裔美国母亲的亲子沟通结构显示,拉美裔家庭与欧洲裔家庭的交谈结构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即在拉美文化中儿童应该对父母尊敬和顺从,可能导致了在谈话中母亲承担了比较支配的角色,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做出回应。最近的一些研究,如Kate A.Levin在家庭结构,双亲与儿童交流和儿童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对于女孩而言,其生活满意度与母亲关系是否良好有重要关联;对于男孩而言,生长在原生家庭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比重组家庭的高,说明家庭的结构及性别差异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3]。

三、儿童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

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成长受制于父母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相关性研究,而非因果研究,也就是说,这种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交互发生的,即孩子的行为与态度也同样影响着父母的行为思想,甚至制约着父母的教养方式。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三方交互作用型,研究儿童生活中父母的教育作用以及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反作用。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气质类型的研究表明,“困难型”儿童对父母的安慰与训斥有着与“轻松型”儿童不一样的反应模式。美国心理学家R.Bell认为,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或顺从性,父母是根据其特点来调整纪律训练方式的,即儿童的行为导致了父母的特定抚养方式。霍夫曼(M.Hoffman)的信息加工模型说明,儿童已有的编码和储存新信息的能力为亲子沟通提供了一个参考,父母通过每次的纪律训练努力拓展儿童对他人的理解,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项关于“母亲对4~8 岁儿童管教方式”的调查显示,母亲对管教方式的选择更多的由孩子做了什么来决定,而非由母亲一贯使用的抚养方式决定,如比起单一使用一种教养方式而言,母亲通常会考虑介于专制型与权威型之间的方式进行养育。Sandy等人对儿童及青少年对于父母的看法和家庭满意度调查表明儿童及青少年的态度行为对父母决策及家庭关系的重大影响。可见,儿童自身特点也影响着家庭氛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儿童对家庭系统有影响,但这一阶段亲子关系仍然是由父母主导的,即亲子关系在这一阶段是不对称的。

四、思考与探讨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对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是具有复杂、重要、深远性意义的。亲子关系中的两个主体的双向作用只是影响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之一。笔者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些探讨。(1)亲子关系的研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范式下,应多结合儿童问题为中心的家庭治疗进行研究。(2)亲子关系中不仅要探讨父母对儿童的多方面影响,还要进行多维的探讨。在中国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还应该考虑将“当家庭中只有父母和独生孩子”的研究拓展到当家庭多子时儿童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家庭与外界交互影响,如社会文化、意识传统,甚至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亲属、朋友等与家庭、亲子的相互影响。(3)应从儿童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反馈。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同机制是如何作用于父母,父母又将其反馈到儿童发展上的,以及儿童对父母、家庭的认知是如何影响家庭氛围的。(4)关于亲子关系对儿童影响研究的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对国内情况进行有效把握,仍然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篇4: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应对方式;亲子依恋关系;回归分析

1、引言

1.1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术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后天互动过程中构成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父亲与子女的交往以及母亲与子女的交往。亲子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前者是指父母与自己亲生的子女间存在的生物遗传的关系;而后者是指缺少血缘关系而通过法律手续所建立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人际社会关系,比如说领养子女。

1.2应对方式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压力情境,而对个体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同的压力水平对不同的人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影响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一般认为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首先是对压力情境的认识,也就是态度,不同的態度足以引起压力情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时间的差异。个体对所面临的压力的态度,是“知难而进”,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去解决;还是感到难事临头,把压力看作是一种负担。然后,在此基础上,个体对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为,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还是消极地去逃避,也会影响压力情景的后果。这些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个体面对压力情境时的应对方式的差异。

2、问题的提出

应对和应激与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应对是决定生活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而较多使用自责,幻想等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和情绪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关系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长大以后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仅会影响其在压力情景中的应对方式,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同伴关系的发展;而随着个体的成长同伴关系也逐渐成为影响个体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21分,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为93.46%,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年龄在17-22周岁之间,大一96人,大二118人,大三86人。

3.2研究工具

满意度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94,三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人际和谐 0.8342;交往互动 0.5694;社会情感 0.7025

3.2.1依恋量表

依恋量表采用Armsden等人编制、Raja等人修订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简版,测量青少年与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依恋的安全性。每种依恋对象都包含10个项目。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两个分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依恋的安全性水平越高。

3.2.2应对方式问卷

这里选用的应对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等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它可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反映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该量表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的采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研究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母子依恋关系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母子依恋关系较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母子依恋关系不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同时,也可以看到,父子依恋关系与应对方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父子依恋关系好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父子依恋关系不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思考与展望

当今社会压力如影随行,而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对于他们适应社会至关重要。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协调身心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具有不良应对方式的个体则更可能会产生情绪困扰,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并不尽如人意,因而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迫在眉睫。由于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便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积极与父母沟通,改善沟通方式,打开心扉与同学同伴交流,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改变自身对待自身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海花.农村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2]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3]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4]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

作者简介

篇5: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小学生寄宿在农村很早就有,但是近几年,城市全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出于各种原因将子女送上寄宿制学校。寄宿的小学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显而易见,寄宿生寄宿后与其抚养人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这样会对其亲子关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小学寄宿生亲子关系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既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有关政策扶持的因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小学寄宿生;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家校合作

一、引言

小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一个需要特别关注与爱护的群体,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而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和人的毕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孩了智力开发、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又特殊的阶段,这一特殊的群体选择了这种特殊的学习、生活方式——寄宿对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解决或改善呢?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我结合我校实际并查阅了相关文献。本文以这些为基础,通过分析小学生寄宿对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来寻找其深层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小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有一些帮助。

二、小学生寄宿对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①亲子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对其人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亲子关系处理不当,不仅会引发父母与子女的矛盾,甚至使儿童、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而走向堕落、犯罪”。亲子关系的好坏,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一)小学生寄宿对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表现

第一,亲子关系沟通严重不足,亲子间交流程度很浅。据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寄宿制儿童每周与父母交流的时间仅1至2小时,而逾83%的非寄宿儿童每天可有多达5小时以上的交流亲昵时间。儿童寄宿后与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交流,缺乏沟通、理解,缺乏感情交流和感情培养。而在有些家庭,即使在家的时候也没有抓住机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亲情。

第二,小学生寄宿使亲子关系日渐疏远。在一次寄宿生家访中,学生的母亲向我吐露了她的忧虑:“孩子每周五才回家,与我们见面相处的时间很少,不知道是寄宿时孩子变得独立了没有适应还是其他的原因,总感觉到在感情上与孩子有点疏远。”在学校里一位五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说:“我喜欢①李东.现代社会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2)46-47

走读,因为走读可以每天和父母谈天说地,现在经过五天的分离后重聚,彼此之间已经无话可说了!”还有许多学生也认为,住校后自己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回到家和父母不多说话了,家就不温暖了。”“住校时间越来越长,和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这些话中我们能看见寄宿对儿童与家长增加的不只是地域的距离,更增加了心里的距离,使亲子关系疏远。

第三,寄宿使得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紧张,亲子矛盾加重。小学寄宿生在习惯寄宿时和习惯寄宿生活后也都有可能产生亲子关系紧张的状态。因为在刚刚寄宿时他们还在适应阶段,学习、生活特别是情感上都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与关心,而父母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暇顾及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适应这种新生活。而当小学寄宿生熟悉寄宿生活后,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也许更甚于家长,但是他们对家庭的亲情却一如既往的渴求,如果家长没法理解子女这些问题,这种期待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亲子矛盾。同时,小学生与其家长之间长时间的分离会使得双方不是很了解彼此的情况,便很难正常的磨合、包容。再加上一些家长的“权威意识”和小学生在寄宿当中日渐形成的“独立意识”的冲突等等,都很容易使小学寄宿生与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第四,寄宿不利于亲子关系的长期发展。寄宿生离开家庭,远离了与父母长期密切接触的家庭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寄宿时的男女群聚型寄宿生活,使得其对家长不了解。同时,父母也不能很好的观察和了解到孩子的现状,进而难以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难弄清楚其面临的问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的变化等都难以掌握,加上家长的权威意识和孩子日益增长的独立意识很容易导致亲子关系处理不当,使两代人之间冲突日渐频繁,面对冲突由于缺乏相互间足够的理解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亲子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小学生寄宿对亲子关系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寄宿是特殊的群体选择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多种特殊的集合。因此小学寄宿生亲子关系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策方针的不完善,从高层面上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发展。

寄宿制学校在运行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设施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小学寄宿生是一个很脆弱的群体,需要特别的环境和条件,来替代其所缺失的家庭环境,而资金问题使一些寄宿制学校硬件条件难以提高和完善,使得一些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生活环境很不好。学校一般是根据政策方针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但是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寄宿生的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忽视,使得在设计政策上缺乏针对性或存在一些漏洞,即使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发生偏离。这对寄宿生亲子关系的完善产生了许多限制。

2、学校的管理不够科学和到位,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

首先,学校对小学寄宿生的管理有许多不科学之处,对亲子关系方面不够重视,因而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学生的亲子关系难以正常发展。其次,教学教师(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生活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亲子关系。班主任老师对小学寄宿生的情感发展缺乏重视,影响孩子的亲子关系的发展。许多教师忙于应付上级检查、评价,对于寄宿生关注得更多的是怎样才能得到好成绩。同时,班主任因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的管护力不从心,导致有的学生难以得到到应有的关注和感情的补给。再者,生活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怀和生活教育。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以及父母行为态度是影响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因此家庭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但是许多小学寄宿生的家庭环境并不乐观,对家庭教育也不重视,父母的观念、态度对亲子关系发展很不利。

第一,家长对孩子是否适合寄宿缺乏深刻的考虑。到底让孩子走读还是寄宿? 面对选择,不少家长举棋不定。为什么要让孩子寄宿?一些家长也不是特别明白。其实每个孩子的成熟度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孩子在所有的年龄阶段都适合寄宿。

第二,家长对寄宿生亲子关系问题不够重视。一些家长将孩子送入寄宿制学校后只是觉得很方便,而没有关注寄宿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有的家长热衷于赚钱和工作或是娱乐,对子女放任自流,忽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和亲子沟通交流。相当一部分家长期望值太高,严重脱“人本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看重寄宿会使孩子获利的方面,每次回家只关注和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无视孩子对亲情的需求。

第三,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面对新的亲子关系问题缺乏相应的意识和解决措施。有些家长将教育的责任全部都交给学校,过于依赖学校,过于期待寄宿给孩子带来的转变。

三、小学寄宿生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这里主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来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学校对寄宿生要有足够的重视,努力完善寄宿制度,优化育人环境。

第一,学校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及亲情教育,对寄宿生亲子关系的发展有足够的重视。寄宿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成长特点,用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感到集体的关爱。如营造“家庭式”氛围。老师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多做情感沟通;学校也注重给学生营造“家”的感觉,通过举办寝室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寄宿制学校改善住宿条件,让学生住得舒适、温馨;增加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的设施、设备和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为孩子的个性、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提供舞台;增设电子阅览室、学校电视系统,增配多种类的图书和报刊杂志以便让孩子有更多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

第二、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同时要求班主任对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特殊的群体——寄宿生要特别对待。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便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第三、提高生活老师对寄宿生的关注和培养,特别是对他们情感的发展的重视。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素质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应把好素质关,选合格的生活指导教

师。生活指导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关心爱护学生,工作有耐心,能做好一些细小而繁杂的事情,同时能够在生活当中对孩子有足够的爱心,能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第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将家校合作落到实处。家庭与学校间的真正合作。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更能使家长更了解孩子,是孩子感觉到即使寄宿了还是能感觉到家长的关注,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例如:建立家长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建立家长委员会等等,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合作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既使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努力。

2、家庭是维系亲子关系的最重要方面,要发挥其核心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当然是家庭环境因素。小学生寄宿让学生与家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产生较大的距离,同时要适应改变了的生活环境,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家长要慎选寄宿。在为孩子选择寄宿时对孩子是否适合寄宿要做全面的考虑,要结合实际权衡利弊后再慎重决定。低龄寄宿制的施行,会让很多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会了独立、自立,懂得了生活的重要性,从精神方面来讲这是可取的,这样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能更早更好地适应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讲还是有她的不科学之处,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毕竟还是处于最初的生长发育阶段,她们的身心都极其稚嫩,外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而美好的。虽然学校有着较为完善的设施和管理制度,但是这是永远取代不了亲情的作用的,父母亲的呵护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是极其重要的,不论是从身体发育还是从心智发育,学校都不可能做到极至,但是这一切父母可以给。低龄寄宿制很容易造成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失误。从长远来看也有其不合理之处。这些家长一定要考虑清楚。另外为孩子选择寄宿要问问孩子是否愿意寄宿,尊重孩子的想法。

第二、家长要加强与孩子沟通与交流,时刻注意修补和维护亲子关系。沟通是亲子间亲情维系的桥梁。由于小学生亲子间交流时间短,家长更要注意不要在交流的质量上打折扣,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当然,也因该避免“补偿心理”或“歉疚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倾其所有,反而会得不偿失。其实在家里讲讲故事,做做手工,互相倾诉,互相倾听,也同样能使双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对孩子的倾诉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要更多的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注意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快。

第三、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成员之间通过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会形成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会让亲子之间相处默契、和谐,能避免或缓解一些亲子矛盾。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正确地言传身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可以相信,可以依赖的。而亲子之

间的相互信赖是亲子关系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第四、家长重视对孩子家庭教育,积极进行家校合作,主动与学校一起努力。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可替代。家长应细心观察和调整,和孩子一起学习,并善于向孩子学习,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切实承担起家长的责任,而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而这个过程也是很好的建立和巩固亲子关系的过程。

第五、家长要营造一个利于亲子关系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增强正向关怀,减少负面冲突,实现家庭亲子间的平等交流与心理沟通。同时,家长之间还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共同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研究科学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温馨、快乐、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沃土,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促进每个家庭成员健康、全面的发展,更增进彼此感情的建立和培养,特别是亲子关系的发展。

1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寄宿制学校的家庭越来越多。而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完善也使得更多的家长主动为子女选择寄宿生活。总的来说,这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但这个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很多问题和弊端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小学生寄宿后对亲子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访谈、分析,发现了寄宿对亲子关系的诸多负面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并据此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最主要的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能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潘璐.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

[2] 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01)

[3] 徐文龙.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技巧浅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02)

[4] 罗阳佳.低龄学生适合寄宿吗?[J].上海教育, 2006,(12)

[5] 谯景周.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基础[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6] 任运昌.寄宿制学校建设给家长带来了什么? [J].中小学管理, 2006,(11)

[7] 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8] 张晓琴.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9] 王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

[10] 符明弘,李鹏.中小学生亲了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J].南师范人学学报,2002,(3)

[11] 赵小段.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

[12] 王素华.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3)

[13] 金庆伟.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校长阅刊,2007,(03).[14] 罗银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5] 余海英,李化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道德成长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08)

篇6: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孩子对我为何如此淡漠?——亲情教育严重缺失!

姗姗开学上初三,姗姗的爸爸是公务员,平时应酬比较多,工作繁忙,经常到外地出差,但是对女儿的学习要求比较高,期望值很大,平时回到家就是塞给女儿很多零用钱,问女儿缺什么就开口。姗姗的妈妈是一位高中教师,她非常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家里也是尽心尽力。平时对姗姗的饮食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对姗姗的学习指导监督的比较多。姗姗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无论工作还是家庭,对孩子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是姗姗似乎并不认同妈妈的想法。她总是跟妈妈发脾气,遇到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闹情绪。姗姗妈妈表示女儿对自己态度越来越冷淡,平时那么辛苦的照顾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感恩,还很敌视的态度。姗姗的爸爸也表示自己好不容易休个假想要带女儿出去散散心,可是孩子宁愿在家上网看偶像剧,也不愿意全家一起出去。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不都为了女儿,可是女儿连话都懒得跟自己说。对此,姗姗的父母感觉非常的委屈,也特别地寒心,同时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更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淡?

对此,天津市权威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慧道心理咨询中心身心健康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督导薛连福主任表示,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尤其是80、90后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亲子关系淡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归根结底,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和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问题。

亲情的核心要素是基于血缘和共同生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共情心、同理心和责任心,由此产生安全、依恋、尊重、关注、信任、沟通、奉献、包容、温暖、担忧、悲 用心打造服务 用爱铸就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哀、爱护、牵挂、幸福、快乐、求助等情感与行为。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互动。从小健康有效的亲情教育和与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一方面能让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形成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后盾,从而促进健康人格与健康社会交往模式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享受到丰富的天伦之乐。

如果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亲情习染,那就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形成自私、冷漠、孤僻、感情冷淡、心肠刚硬、猜忌他人、敌视社会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从而影响社会交往的质量,与父母关系则表现为疏离冷淡,和父母不亲,不懂得感恩和回报等。最后,亲子双方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往往是父母寒心,孩子伤心,工作和学业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像姗姗这样的孩子会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冷淡和疏离?总的来说是由于父母对姗姗的亲情教育模式出现问题,确切的说是亲情教育的缺失。

首先,父母对姗姗从小要求较高,学习要努力,成绩要排在班级前三名,除了上学、补课,业余时间还要学钢琴、学跳舞,用姗姗爸妈的话讲“技多不压身嘛”,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姗姗的内心感受和实际承受能力。

像姗姗这样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已经不是在经历一种“人”的成长,他们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一种“工具”来训练。当父母都在为了孩子能有一种好的未来,而不断要求孩子提高生存的技能时,冷漠、孤独、自私、无法拥有驾驭爱的能力,这些都将成为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而这样的性格特征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最后无法承受的就是他们的父母。而姗姗的父母就已经开始自食恶果了。

第二,姗姗的父母将社会角色与父母角色混淆不清。家庭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 用心打造服务 用爱铸就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讲道理的地方。社会角色,比如在工作场合,需要理性思维。但是回到家里,姗姗爸妈还是跟孩子凡事讲道理,又是分析考试失败原因,又是教育以后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加上父母平时工作繁忙,从小与孩子情感交流严重缺乏,孩子从父母那里感知不到真正的父爱和母爱,无法建立真正的情感支持系统。等到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对姗姗所谓的补偿,比如带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很多零用钱等,这些对于内心已经缺乏情感的姗姗来说并不习惯,也并不领情。

尤其是姗姗的妈妈自身社会角色是教师,但是回到家还把女儿当作学生的身份来对待,除了讲道理就是说教,导致孩子越来越厌烦和抵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此老师菲学校老师的身份角色。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父母应该是“德”与“情”的情感教育;而学校教师才是“技”和“艺”的教育。目前的绝大多数家长则是搞错了,用“技和艺”的教育取代了“德和情”的情感教育。

第三,成人社会冷漠文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使孩子的交往越来越狭隘、有限。外面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大,孩子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父母受到自己父母的影响,自己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爱”,所以从来都不曾真正了解孩子内心需要什么。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对父母情感付出之后却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比如当孩子满怀感情地把自己喜欢的好吃的让给父母时,父母出于疼爱孩子没有接受,让孩子自己吃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礼让,因为孩子原本的真心实意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情感反馈和接收,最后形成的就只是礼节礼貌而已,原本蕴含其中的感情成分慢慢消失殆尽。表面上的付出也是为了自私的得到,因此,孩子根本无法养成感恩、真心付出的品质。

亲情教育缺失或是错位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孩子 用心打造服务 用爱铸就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与父母疏离的关系现状是不正确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那么,作为家长,就需要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和表达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不听话、不懂得感恩,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孩子的家长本人。

首先,姗姗的父母不要把社会角色、老师角色带到家里,一味的讲理。不要过多的使用语言,因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并不能完全正确的理解语言所代表的涵义。而是应该 肢体语言,比如摸摸头、拍拍肩、抱一抱等,这些肢体动作是孩子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

第二、加强与姗姗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而不是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接受孩子的真实自我,学习不好不代表孩子不好,不会弹钢琴也不代表孩子不行。多鼓励多肯定,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发展的权利。

第三、对于孩子的情感付出,如平时对父母的关心,要给予及时的情感反馈和回应,做到百分之百的接收,让孩子感受到付出感情和不求回报的快乐。

第四、共情心、同理心和责任心。父母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当感知到对方的情绪情感时一定要为之心动,而不是麻木不仁或是火上浇油。同时还要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完全了解之后,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可以理解,这时,父母也就不再想与孩子较劲,从而孩子也会去除防御心理。再有,在亲子双方都感到对方让自己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状态下,责任意识会限制着内心那种原始低级的盲目和冲动,保护亲情不会受到伤害。

第五、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父母的独断和控制会给孩子带来情绪的压抑。作为父母,应该给子女创造情绪发泄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给孩子 用心打造服务 用爱铸就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个讲话的机会。在孩子发泄的时候,父母只能耐心地倾听,不能反驳,但可以对孩子作出一些解释。

篇7:亲子鉴定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亲子鉴定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浙江和广东等地,做亲子鉴定的人数正以每年40%至50%的速度激增。一时间,亲子鉴定成了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近几年来,DNA亲子鉴定数量猛增,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是提出此类鉴定的要求容易伤害到孩子的感情,掌握不好还会侵犯儿童的基本权益,造成家庭不睦。据统计,因丈夫怀疑妻子不贞而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占个人鉴定请求的90%,而几乎每一个来做鉴定的父亲都小心翼翼,生怕孩子知道采样的真正目的。他们心里都十分清楚,一旦妻子或孩子知道真相,很难原谅他们,而支持他采取冒险行为的唯一理念是“我不能带绿帽子还为别人养儿子,我有知情权!”

有专家指出,从科学层面看,目前DNA亲子鉴定的结果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也就是说,在DNA亲子鉴定实验中,并不是完全的准确无误。样品不慎受污染、技术人员操作失误、仪器校验不准等外在因素,是会造成一定差错率的。但即使差错率只有万分之一,对于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都是100%的致命打击。因为无论鉴定结果如何,家庭成员之间的依赖信任所维系的亲情关系,在这场“**”中,无一例外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子女而言,试想,一个疼爱自己的父亲突然有一天“不要我了”,这种心理上的创伤将会是长期的。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敏感好奇心理浓重的时期,处理不当则会影响今后孩子性格,品行的发展。一位被父亲偷偷带去做亲子鉴定的男孩有过这样的内心独白:从那刻起(知道事情真相),我只觉得我的心彻底地冰冷,从此不愿再叫他爸爸。我在想,他的父爱是有条件的,被最亲爱的人伤害,这种感觉太糟糕了,我突然觉得生命中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萎谢了我的生命中有了残缺。可见,亲子鉴定对孩子的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阴影在心里。

不管大人做了什么,孩子是无辜的,如果孩子还小,他们不会懂得大人要干什么,最多是因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而哭闹。但大孩子会明白一些事情,他们的表现很让人心酸。有一个11岁的孩子,从父母的冷战中察觉到异样。被父母拖着来鉴定机构,从一进门他就很不合作,不停哭闹。父亲烦躁了,决定粗暴地硬拉他取样,孩子哭着绕实验室墙边一直跑。再跑也是抓得住的,可孩子的胳膊一直扭动,针头没法扎。半个小时后,父母心软了,放弃了。

做亲子鉴定,最受伤的还是孩子,在大人的猜忌与矛盾中,孩子只有恐慌,害怕爸妈会抛弃自己,孩子的心理是很敏感的,从小到大父母都是他们最最信任的人,父母带他们去做亲子鉴定,毫无疑问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极大地创伤。

我想,即使父母想要去做亲子鉴定也要尽量在不要告知孩子的情况下进行,若是非亲生,也要尽量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作为一名家长,要知道去为孩子考虑,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考虑,尽量不要给孩子带来伤害。孩子的想法很单纯,若是让孩子知道,他的第一个想法可能就是自已要被抛弃了。不论结果如何,今后对自己的父母也会产生一定的隔阂,对父母的信任度也会下降。

篇8: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汉口、汉阳、武昌3个区8所初级中学,其中包括2所重点中学、4所普通中学及2所混合中学(农民工子女、普通市民子女各占一部分),然后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各3个班的学生,共得到3 598人作为研究对象。回收3 330份合格问卷,合格率为92.55%,其中男生1 813名,女生1 517名。

1.2 方法

1.2.1 预调查

随机选择武汉市1所普通初中初一学生进行预调查,测量工具为自编量表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初步估计此次调查的样本量及合格率,并以此培训调查员,为以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1.2.2 现场调查

对选中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包括自编量表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自编量表包括青少年家庭一般情况及青少年家庭关系情况。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由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步成教授编制,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每个量表的原始分根据常模表换算为标准分,任何一个因子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或总分在65分以上者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由研究者和其他研究生担任,统一培训,强调对受测者的资料保密以保证问卷结果的真实可信,当场回收问卷,并进行核查,要求受试者对缺项、漏项及不符合要求填写进行及时纠正。

1.4 统计方法

整理和核查数据,剔除不合格问卷,调查资料在Epi Info 6.04下采用双人双重录入,经逻辑检验无误后,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

在被调查的3 330名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797名,占23.93%。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分阳性者分别有147,150,52,159,147,269,348,271,21人,检出率依次为4.41%,4.50%,1.56%,4.77%,4.41%,8.08%,10.45%,8.14%和0.63%。此次调查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总阳性率为23.93%。

2.2 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情况

72.66%的初中生对父母关系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6.29%的初中生对父母关系感到不满或非常不满;90%的初中生父母几乎没有或很少冲突,而10%的初中生父母经常或一直存在冲突;80.84%的初中生与父母沟通较多,而很少或几乎没有与父母沟通的初中生为19.16%;82.52%的初中生表示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而另外的学生则不愿意。

2.3 父母关系及亲子交流情况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见表1。

3 讨论

研究发现,初中生MHT量表中任何一个因子得分超过8分或总分大于65分的初中生的阳性率为23.93%,高于国内刘钰等研究结果(约20%)[6]。提示初中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严重性不容忽视。

父母的主观心理健康状况与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亲子关系及心理健康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7]。和谐的父母关系及正常而有效的亲子沟通会对父母的主观心理健康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可见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与Rena等[8]对危险家庭的定义一致。据国外研究显示,家庭疗法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9]。同时应考虑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巨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心理健康促进的综合措施,后者指在家庭、学校、社区中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合理分配资源,开展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活动。研究表明,采用综合措施在预防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等心理疾病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中有一定积极的作用[10,11]。由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重要阶段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被认为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场所;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融入家庭、社区的力量,在一个整合的环境下,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志谢 衷心感谢香港圆玄学院对本课题的全额资助,感谢汤伟奇,杜祖贻两位先生的大力帮助!

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内容,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所初级中学的3 5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量表)及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阳性率为23.93%,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MHT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率较高,迫切需要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亲子关系,精神卫生,学生,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樊玉贤,王宝安,翟歆明,等.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四川精神卫生,2002,15(4):211-213.

[2]白利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77-1178.

[3]KESSLER RC,AMMINGER GP,AGUILAR-GAXIOLA S,et al.Ageof onset of mental disorders: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Curr OpinPsychiatry,2007,20(4):359-364.

[4]徐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51-552.

[5]郑胜圣,温廼,郑全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问卷的构建及施测.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7-19.

[6]刘钰,张会平.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13-215.

[7]GIANNAKOPOULOS G,DIMITRAKAKI C,PEDELI X,et al.Adoles-cents'wellbeing and functioning: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sub-jective gener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Health Qual Life Outcom,2009,7:100.

[8]RENA L,REPETTI,SHELLEY E.Risky families:Family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offspring.PsycholBull,2002,128(2):330-336.

[9]ALLAN M,JOSEPHSON MD.Reinventing family therapy:Teachingfamily intervention as a newtreatment modality.Acad Psych,2008,32(5):405-413.

[10]IAN M,SHOCHET,MARK RD,et al.The efficacy of a universalschool-based program to prevent adolescent depression.J ClinicalChild Psychol,2001,30(3):303-315.

篇9: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河源市某普通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两次整群抽样方法,先按年级分群,抽取三、四、五年级为样本年级,再对此样本按班别分群,随机抽取10个班。共派发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64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其中男生371人,女生269人(三年级237人,四年级203人,五年级200人),平均年龄10.97岁(SD =1.17)。

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订的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3]。这是一份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和“母子依恋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母子依恋量表为0.66。

本研究所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由中文繁体转换成中文简体)是由SDQ官方网站发布的台湾版本。

SDQ学生版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按0~2三级计分。问卷分为困难部分和长处部分。困难部分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同伴关系问题,长处部分则只有亲社会行为分量表。本次测量中因为同伴关系分量表信度过低而将其删除,困难总分由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和注意障碍构成。本研究中困难部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1. 儿童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

量表结果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独生子女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亲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三年级儿童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2. 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3.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见表1)

4. 亲子依恋对SDQ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SDQ中的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这与于海琴[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母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母亲能够更好地觉察和理解儿童。儿童也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乐意与母亲进行交流沟通。儿童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交流不多,父爱往往又是内敛的,很少直接表达出对儿童的关心。因此,母子关系远比父子关系更亲密。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现实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对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难免分散,儿童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都使得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更高。本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发展趋势是:三到五年级呈递减状态,三年级要显著高于四、五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外延,与同伴的交往逐渐增多,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也随之下降。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父母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儿童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使儿童的依恋对象可能不再是父母,而是其他的监护人,这点尚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本调查发现,在SDQ 自评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与章晨晨等[4]有关10-14岁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已有文献也发现,女性的内化性问题发生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外化性问题发生率较高[5],即女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男生则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品行和注意障碍等。本研究中女生的情绪障碍没有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10-12岁的男女生在情绪处理方面的差异还未显现出来。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可以归结为女生的移情能力高于男生,女生更愿意帮助他人。男女生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表明,男生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女生,亲社会行为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女生。这也提醒教师要给予男生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是否独生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多数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社会行为、情绪情感和自我认知等都产生了消极影响[6]。

相关分析显示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就家长而言,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信任和支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另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家庭活动(例如旅游和亲子体验)有助于培养和促进亲子依恋。改善亲子依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情,与父母沟通建立亲子依恋也是人际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建议学校将沟通能力训练纳入教育任务中,开展班级人际互动活动(如团体辅导)。此外,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互动以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儿童状况,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2]Lieberman M.,Doyle A.,Markiewicz D.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1Child Development,1999:70,202-213.

[3]于海琴.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7-39.

[4]章晨晨,凌宇,肖晶,杨晓来,杨娟,姚树桥.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版)在832例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17(1):8-11.

[5]Leadbeater BJ.,Kupermin GP,Blatt SJ,et,al.A multivariate model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9,35:1268-1282.

[6]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2010.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河源市源城区城南小学广东河源 517000)

上一篇:生产管理工作总结怎么写下一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