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2024-04-17

幼儿亲子关系教案(精选8篇)

篇1: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如何与父母相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2、情感目标:强化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更爱自己的父母

3、行为目标:能够在生活中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教育的出发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成长是亲子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表演】

妈妈:你要去哪里?

孩子:出去。

妈妈:和谁?

孩子:朋友。

妈妈:干嘛去呀?

孩子:玩儿呗!

妈妈:你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啊?

孩子:哎呀,你怎么那么啰嗦啊!我走了!(摔门而去)

是呀,我们大家都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不再依赖我们的父母了,渐渐觉得我们在家里没有自由了,渐渐觉得爸爸妈妈比原来更啰嗦了,渐渐地觉得跟父母越来越难沟通了。

刚才老师的例子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小插曲,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与自己的父母有着独特的相处方式,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一个关于我们和父母的话题——如何与父母相处。

在进入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在心理学上,亲子关系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沟,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包含了很多方面,现在只讲最典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两方面,是父母与子女互动的关系。

【发言】

现在我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平时在家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呢?

(生)

好的,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从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发现,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各不一样,有的同学与爸爸妈妈关系非常好,就像朋友一样;有的同学在家里则是个听话宝宝,父母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有的同学则有对自己特别好的爸爸妈妈,什么要求都会满足;还有的同学爸爸非常严格,妈妈却很偏袒自己。但是不管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1

随着我们年龄逐渐长大,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与父母发生矛盾。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看看我们与父母之间都发生过什么矛盾,你认为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

有人曾经说过,人与人的相处,就像相互磨合的齿轮,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难免彼此碰撞、受伤,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磨合才会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契合。现在,我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发言】

1、父母不理解我们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听话,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事,不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需求)

2、父母不信任我们

(父母总是觉得我们做不好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过问,给人想放手又放不了手的感觉,别扭,不被信任)

3、我们确实让父母操心

(我们是长大了,也很想自己做些事,但是我们确实能力也不够,而且有的时候太冲动了)

4、沟通不到位

(我们的想法不告诉父母,父母就不知道,不了解。)

听了几位小组代表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有想法。那么既然有那么多的原因影响着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与父母相处呢?

【发言】

1、打开自己的心扉

刚才有的同学说到,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们。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觉得自己独立了,于是就总想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心理话也不告诉父母了,遇到麻烦也不愿意和父母倾诉了。结果我们的爸爸妈妈慢慢的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陌生,变得遥远了……试想,这样我们的父母又能从什么途径来理解我们呢?

——第一招:打开心扉。主动和父母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对于一些不方便当面和父母说的话,或者一时间不好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写信、短信、QQ、E-mail等方法与父母交流,让父母有渠道了解我们。沟通是双方面的,我们不仅要让父母加深对我们的了解,同时作为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关心和爱我们的父母。

【游戏】对抚育我们成长的父母了解多少呢?

在刚才这张白纸上,写出你父母的(其中一位):

出生日期

最好的朋友

最爱吃的东西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

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最擅长的事

需要承担的家务

最大的希望

对家庭的贡献

最重的负担

2、努力完善自己

还有的同学说,父母不信任自己,觉得自己还总是孩子。或者自己总是事情做不好,让父母操心。确实,我们虽然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但是由于我们的阅历有限,从小成长的空间又狭窄,加上知识也不够丰富,很多事情连自己也没办法处理好,甚至有时候做的事情连自己都不太满意,这就让父母更难完全信任我们了。

——第二招:完善自我。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首先得让自己相信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好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像父母努力展现一个具备独立能力的自己。

3、让父母与我一起成长

我们已经长大,父母却还觉得我们是孩子,所以父母还像儿时一样爱指挥,还总认为我们不懂事,还总觉得我们不该独立。其实我们在成长,我们的爸爸妈妈也需要成长。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犯错误。有的同学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让我们受了委屈,但这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我们,只是他们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的父母,需要明白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需要明白我们渴望自己的空间,需要改变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态度了。

【小游戏】爱的天平

拿出一张白纸,在左边写上父母为我做过什么,在右边写上我为父母做过什么。(2分钟)现在看看手上的白纸,天平哪一边比较重呢?

(生)

我们都看得出,很显然父母的天平更重,也就是说,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更多。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是不是也该帮助父母做些什么呢?

对父母了解——与父母关系较好

对父母不太了解——学会理解、关心父母

最后,让我们来听一首歌,请大家用心去感受这首歌。

同学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我们的父母既要养育我们,又要面临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希望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一个家庭的和谐,不仅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同样也需要作为孩子的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只要我们能摆正态度,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会妥善处理冲突的技巧,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氛围,打破我们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坚冰,使我们走向成熟。回去以后,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写一封给父母的信,把你想要对父母说的话表达出来,作为我们与父母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篇2: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高中生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一、主题与背景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谈论他们的父母。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无话可说,也不想说;很多学生说与父母不能沟通,一旦说话往往是以吵架结束,代沟太深了;很多学生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理解而情绪低落„„亲子关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比例远远超过了由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带来的烦恼,并致使很多学生无法得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全感,并最终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总结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的爱与主观权威性使得他们有时会把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或者采用了孩子不喜欢或不能全部接受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容易有抵触情绪,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因此,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接纳并不完美的父母、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等,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二、教学方法

心理剧、心理游戏、音乐意象对话、角色扮演、互动讨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心理剧、互动讨论、心理游戏和音乐意象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父母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接纳并不完美的父母。

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和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感激父母付出的辛劳,并能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一)以心理剧的形式讲述一个案例进行导入,并要求成员结合案例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与父母沟通不良的现象及其不良影响。

心理剧剧情:周末回家,小强高兴的推开家门,妈妈迎了上来,两个人互相打招呼。这时,妈妈比较关心地询问小强:“你在学校里面吃得怎么样啊?睡得怎么样?”小强说:“还行。都还行。”妈妈问:“学习怎么样啊?成绩有没有进步啊?”小强说:“不知道,没考试。”妈妈马上又说:“孩子,你可要好好学习啊!现在高考竞争这么大,你可要加把劲。要是考不上大学,将来能做什么啊?能不能吃好穿暖都有问题„„”小强听不下去了,快步走进自己的房间,把门猛地一下关上了,也关住了还想要继续唠叨的妈妈的嘴。

1、请学生充分发表对小品及对自己父母的意见。

2、教师不对意见作任何评价,促使其充分倾诉。

3、点明本次活动主题。

(二)通过互动讨论、心理游戏和音乐意象对话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并尝试使学生接纳并不完美的父母。

活动一:互动讨论

教师:有没有不知道自己生日的?

学生:没有(学生感到教师的提问太简单了,似乎有点低级,于是很多同学笑了起来)。

教师:那么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怎么样为你们过生日?(让学生们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的每一个生日,爸爸妈妈往往都非常重视,为我们精心挑选生日礼物、给我们做丰盛可口的饭菜„„总之,每个生日,爸爸妈妈都费尽心思为我们过出不同和精彩来。

教师:那么,谁清楚地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生日?(部分学生迅速、自信地举起手,且跃跃欲试;部分学生思考、犹豫一下后,将手举起;还有一部分学生始终没有举手,可能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父母亲的生日。)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学生们不再嬉笑,他们开始思考,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由发言、互动、分享,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与关怀。)活动二:心理游戏《五点障碍法》

通过游戏环境的改变(撤去绳子)与个人原来经验的冲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讨论与分享中感悟到父母和自己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初步体悟到父母和自己的沟通出现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原来起作用的沟通经验的牵绊,为学生们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并接纳不完美的父母、认识到自己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为尝试改变父母与自己的沟通现状而做好铺垫。

活动三:音乐意象对话

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这时播放背景音乐《父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们在脑中分别浮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在意象中观察他们的背影、脸和手,鼓励他们用心感受并体会他们略带苍老的身体部位,体会他们的辛劳,体会他们关爱自己的眼神,想象他们正在默默关注自己的成长。

2、在此基础上,切换背景音乐《妈妈我爱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与关怀,并尝试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教师给予适当引导:爸爸妈妈都是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于怎么爱你们没有过多的经验可循,他们也是第一次尝试做爸爸妈妈。也许他们在和你们交流过程中,由于这种经验的不足、以往经验的影响和真正关爱你们的心而处理不当、过分着急、不知所措、唠唠叨叨„„你能理解爸爸妈妈的爱吗?你能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爸爸妈妈吗?如果可以,请在此时、在你们的心里和爸爸妈妈拥抱在一起,然后在心里对爸爸妈妈说出:“我爱你们!”。

3、结束音乐意象对话,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讨论自己做音乐意象对话的感悟和体会。(这时,是他们打开心扉,积极参与的开始,他们在此活动中更深的体会到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唠叨、训斥、责骂等等言行的背后,并尝试接纳自己做得并不完美的父母。)

(三)设置情景并让成员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如何更好的与父母沟通。

1、出示模拟情景:如:双休日回家,吃饭时,妈妈老是在讲学习上的事;考试没有考好,希望父母给你帮助,又怕被父母责骂;妈妈在打了你之后躲在屋里哭;今天你参加同学的生日PATY,很晚才回家,父母一直等着你安全回家后才睡;父母亲总是拿我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作比较等。

2、请同学们思考该如何更好的与父母沟通,现场进行角色扮演

3、让同学们在模拟沟通中体会双方真实的感觉,并进行分享和讨论,以相互启发并寻找到比较好的沟通方式。

(四)温馨提议: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进行总结(与父母沟通和相处的八大招式)。招式一: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爸爸妈妈谈论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说说那些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等。

招式三: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以退为进,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用深呼吸、离开一会等方式及时缓解自己的情绪。

招式七: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等。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招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例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电脑游戏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电脑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做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五)结束活动

1、请2-3名成员自由谈论今天活动的感受。

2、布置实践作业:和父母维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3、教师寄语: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每一个人要感恩父母付出的辛劳,并能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教学后记

篇3: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人格社会化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亲子关系是幼儿的主要社会关系, 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情绪智力属于一种表征情绪的智力, Salovey和Mayer将智力与情绪的理论相结合, 表述了情绪智力的问题。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觉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 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情绪智力目前在教育研究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幼儿家长与幼儿亲子关系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 研究影响亲子关系的诸因素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人们关注父母自身各方面对亲子关系的作用, 如父母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精神状况等, 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幼儿家长情绪智力也影响亲子关系。社会与教育学者研究显示, 父母是影响亲子关系与子女成长的关键人物, 而父母的影响因素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情绪, 情绪会左右其对子女的教育和行为, 从而影响到亲子关系。现有的研究中, 关于幼儿家长情绪智力对幼儿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几近空白。

二、研究过程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家长, 因为亲子关系涉及幼儿家长与幼儿双方, 而且亲子关系的好坏会对幼儿造成直接的影响, 故本研究也将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幼儿进行访谈, 增添幼儿的评价视角了解亲子关系的现状。研究依据分层抽样原则, 选取淮北市6所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200名幼儿的父母, 共400名 (父200, 母200) 作为样本, 进行研究。发放《亲子关系诊断测验》问卷400份, 收回375份, 有效问卷为370份, 有效率为98.7%, 《Schutte情绪智力测验》问卷400份, 收回381份, 有效问卷为372份, 有效率为97.6%。

2. 研究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PCRT) 手册》, 把亲子关系分为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5种态度和积极拒绝、消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10种类型, 较为准确地描述了亲子关系的状态。本研究据此手册的亲子关系的5种态度编制, 针对幼儿家长使用的《亲子关系的诊断手册 (家长版) 》, 该量表每个内容的原始分, 可按常模换成百分等级。等级越低亲子关系就越差。50分代表一般, 较坏的是40~20分, 最坏的为20分以下。

Schutte按照Salovey和Mayer情绪智力模型中相关基础理论编制了情绪智力量表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EIS) , 量表中的各维度体现了情绪智力模型的相关维度, 该量表作为情绪智力测量工具被广泛使用, 学者王才康把该情绪智力量表译编成一份中文版自陈量表。该量表把情绪智力分为4个维度: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运用情绪和自我情绪调控, 该量表信度、效度较高, 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本研究修订此量表, 用以测试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

3. 施测和统计处理

通过发放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问卷收集数据, 最后采用SPSS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1. 幼儿家长亲子关系现状

幼儿父母不良亲子关系检出率见表1

(单位:%)

由表1可知, 本调查显示幼儿亲子关系的状况不容乐观, 父子关系处于不良状况前六位的依次为盲从、不安、溺爱、期待、矛盾、不一致, 检出率为57.2%~75.4%;不良母子关系主要体现在盲从、溺爱、不安、期待、矛盾、不一致, 检出率为57.4%~75.1%。从数据看, 父亲和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状况比较一致。

2. 家长情绪智力现状

家长情绪智力的总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 家长运用情绪与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较差, 分别占22.8%、21.9%, 其次是调控他人情绪, 占10.1%;情绪感知与调控他人情绪处于一般水平, 分别占75.8%、83.9%, 60.6%处于自我情绪调控的一般水平, 60.4%处于运用情绪的一般水平, 勉强超过60%;只有占6.0%的人调控他人情绪水平较好。从数据的结果来看, 家长的情绪智力总体状况处于一般水平, 家长运用情绪的能力与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总体较差, 调控他人情绪水平较好的人数偏少。

3. 幼儿亲子关系与家长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相关分析表明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各因子与亲子关系的因子均呈负相关, 以父母情绪智力的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 以亲子关系的10个维度作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的4个因子对亲子关系各因子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Beta=-0.241~-0.083) , 即家长情绪智力越低, 亲子关系问题越高, 亲子关系越差, 家长情绪智力与亲子关系呈正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研究来看, 亲子关系普遍存在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各项:盲从、不安、溺爱、期待、矛盾、不一致。在亲子关系问题中, 最严重的是盲从型, 其次是不安型、溺爱型。这些不良的亲子关系会阻碍幼儿的正常身心发展。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处于一般水平。在问卷所涉及的4个维度当中, 运用情绪最差, 其次为自我情绪调控。现在幼儿的家长多为“80后”,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到的关怀很多, 遭受挫折较少, 而所受到的教育轻视情绪智力, 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动机、欲望等情绪特点, 自我调控能力和方法缺乏, 运用情绪能力较为不足。

从相关研究出现的问题来看, 幼儿家长情绪智力会影响到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态度, 从而影响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 在工作与家庭压力较大时, 会使家长对幼儿情绪认知不足及产生应对偏差, 与幼儿产生矛盾时情绪控制不好, 不能积极处理亲子关系, 把压力转移到幼儿那里, 对幼儿行为粗暴体罚, 即积极拒绝;当幼儿家长情绪查知能力较差的情况下, 不能敏感地了解幼儿情绪, 幼儿沟通能力较差, 很容易产生对幼儿的消极拒绝;不懂得亲子情绪沟通, 苛责管教, 不懂幼儿情绪情感, 即出现严格型亲子矛盾;家长情绪缺乏稳定性, 往往有时盲目地迎合孩子的要求, 有时对幼儿过分负责、不安, 情绪前后矛盾, 对幼儿教养不一致。

篇4: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关键词】儿童 亲子关系 社会化 家庭

一、古今中外亲子关系的发展状况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一般归为父母与子女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亲子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靠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两种。所谓血缘的亲子关系,就是指父母与自己亲生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法律的亲子关系,除少数外,一般是缺少血缘的关系,如领养子女。

二、亲子关系的主要类型

亲子关系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专制型。这类父母有一个顽固的观点是:孩子是我的,我有随意对待孩子的权利。

第二种泛爱型。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类亲子关系较为突出,对孩子过度保护或做较多的限制。

第三种民主型。父母尊重子女愿望,但也不是没有原则。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和善、易溶入社会。

第四种非正常性。父母离异、有继父、继母抚养或隔代扶养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当普遍。

以上所列四种亲子关系类型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分别有着一定的利弊影响。

三、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毕生发展心理学指出,社会化过程实际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儿童和青少年期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四、家庭为儿童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代理人,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它可以满足儿童的早期需要。在儿童的早期生活中,有一个相对的毫无自助的时期。他们的饥渴冷暖等生理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家庭中的父母。在父母的保护过程中,他们对父母产生一种依恋感,以这种亲子关系为基础,父母可在促使儿童社会化中发挥着权威性的影响。

五、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结构,是在学龄前即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大体上定型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亲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另外,在某些亲子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冷漠的情形下成长的儿童,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可能造成另外一种情形,那就是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从外界---也就是区别于家庭的其他外界刺激,如学校,社区等等公共场合中,会让某些儿童在不自觉与自觉中摆脱家庭冷漠亲子关系的阴影,从而在社会活动中表现的活跃与积极。这是一种特殊的为了弥补家庭的不足而朝好的方面发展的重要的一个表现。当然,这也不排除其中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儿童本身的性格气质方面在遗传的天生方面具有乐观活泼的一面,只是在家庭中冷漠的亲子关系被压抑住而已。

六、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 ,也是对子女影响时间最长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 ,潜移默化地对子女产生着影响 ,并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然而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 ,他们又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需要家长去了解和掌握并按照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 ,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指导。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石。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 ,0 —6 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人群和社会物体接触中 ,吸收形成着各种社会文化知识 ,发展着自己的能力、语言、情感、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交往经验、人际关系和性情品质等。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从个体情感发生学来看:婴幼儿情感发生起源与父母的亲情性抚爱和家庭温馨氖围的熏陶。母爱是人的情感幸福的源泉 ,是维护肉体和精神健康的保证 ,而父亲也同样是婴幼儿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之一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保证。

七、培养良好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开展亲子教育 ,传播科学育儿方法 ,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 ,往往亲子关系不当的家长其本身的愿望都是好的 ,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 ,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与真实水平 ,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僵化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改善亲子关系 ,首先要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方法 ,真正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 ,学会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的家长。

(二)利用亲子游戏进行亲情教育 ,改善亲子关系。

游戏是婴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 ,他们通过游戏学习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所谓亲子游戏是指父母鼓励性参与婴幼儿的游戏活动 ,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 ,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孩子乐于学习 ,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对子女更关心 ,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 ,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

(三)提倡“三亲、三和、四自”教育 ,改善家庭教育模式 ,实行亲情教育。

三亲是:距离要亲近、教育要亲切、关心要亲热;三和是:态度要和气、方式要和顺、交往要和谐;四自是;要让婴幼儿在自由自在中玩得开心 ,在自说自话中鼓励开口 ,在自作主张中逐渐开窃 ,在自由活动中给予开胃。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使人们感悟到 ,只有研究婴幼儿的心理需要 ,给予适当的满足 ,就能建立起亲密、亲爱、亲热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上也能得到超常性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孟育群,李锦韬,张谦.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申继亮,李虹,夏勇,刘立新.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

[3]陈佑兰.家庭教育[M].北京人们出版社,1985.

篇5:幼儿亲子关系教案

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一、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同事或朋友抱怨: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以前问到家里,跟我们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都听烦了他还要说。但是慢慢长人了就像变了个人,回来不愿说话,把家当成了旅馆。有些父母更为孩子经常对自己顶撞、叛逆而头痛不已。北京市曾对3000多名小学生做过一项关于亲子关系情况的调查: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憎恨父母,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我市一项调查也显示,当孩子心中有事,最愿意向谁倾诉时,父亲在7类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只占5%。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在警示我们: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二、授课目的

1、让家长了解亲子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并引以为戒。

2、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三、授课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讨论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亲子关系不融洽

父母亲与孩子本来是最亲密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但事实却不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本来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甚至是剑拔弩张呢?我们觉得,可能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有些父母总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在与孩了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从自己的方面考虑,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管教他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他就得听我的。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而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我 们产生畏惧或抵触,怎么可能愿与我们亲近沟通?二是我们总是以工作忙,家务多为借口,不愿与孩子进行交流。每当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身心疲累,孩子兴趣勃勃的对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时,你不由自主的很不耐烦的拒绝。一次。两次,孩子也就渐渐没了与我们交流的欲望。三是我们总一厢情愿的表达自己的爱意。有 时下一点小雨,非要逼着孩子带雨伞,孩子饭后不愿意吃水果,非吃不可,而且还要讲一大堆的道理。我们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好意,孩了会认为爸爸妈妈一点不体谅自己的感受。亲子之间形成隔膜,而且越来越深。

第二方面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细心观察下会发现,大部分孩子上学前对父母特别崇拜依赖。上小学以后,就开始崇拜老师了,到了上高年级后,就既不崇拜父母,也不崇拜老师,却对朋友无比亲近。面对这样的变化,父母会感到困惑和失落。其实,父母对此不要焦急,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就进入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之为家长与了女最艰苦、最难相处的阶段。这时,孩子自信甚至自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根本不把父母的意 见放在心上。许多情况下,做父母的不了解这些,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便想多管教,结果常常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第二方面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对话时方便快捷,但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说起来也就不注意场合,不注意方式,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唠叨的感觉,引起孩子的反感。有关专家曾对不同来源的沟通效果来做过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是:文字效果占7%,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可见,语言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起作用。的确,孩子对來自父母的唠叨是极为厌烦和排斥的。但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你还不做作业?”“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要大人管。”“你 真是无药医的了!”“你不快做作业我就告诉你老师。”“你不好好学习,别想我给你 买东西。”„„对父母这些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在某所小学六年级一篇题为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作文中,摘录出下面的孩子的心声:“餐桌上有鱼有肉,肚子里又饥又渴,爸妈又开始了餐桌训话”。“妈妈总怨我不重视考试,骂我写字姿势不对,训我计算马虎。在她眼中,我是一无是处的。”“愿爸妈脸上能有微笑,愿吃饭时大家都有个好心情。儿子我纵有千错万错,但也不想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责骂。”

刚才,我们分析了亲子关系紧张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很关键的是父母对子女不理解,缺乏沟通或不善于沟通。这些是我们当父母的要引以为戒的。

(二)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融洽,可以使家庭和谐,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接受父母的教导,更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产生家庭悲剧。所以我们作父母的,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融 洽的亲子关系。那么,父母子女沟通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可以遵循四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先说说四个原则。一是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父母应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平时要枳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他说得不正确,也不要急于打断、纠正,最好是等他说完,然后才加以引导。第二个原则是给孩子 一定的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平时误以为爱就是亲密无间,恨不得一天24 小时将孩子的一言一行掌握在自己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这样就会使孩子失去行为的空间和心理的空间,逆反心理会增强。因此,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山活动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笫三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时,要采用艺术的表达方式。有这样一位妈妈,看见女儿在愁眉苦脸地读英语,知道她刚刚开始学,对英语还没有兴趣。于是便拿起一本书对女儿说:“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听听。”接着正经的朗读道:“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吋忽然出现了一只猫。猫叫‘喵呜,喵呜’,老鼠妈妈也 回叫‘喵呜,喵呜’。猫被弄糊涂了,便转身走了。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孩子看,我说得没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种语言总是有用的。’”女儿开始没反应,等听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试想,如果妈妈直接对女儿说:“你要克服困难学好英语.不要愁眉苦脸的学。”效果会怎样呢?第四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要明白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孩在学校常被同学嘲笑,感到十分痛苦。当他向妈妈哭诉时,妈妈便安慰他说:“长青春痘算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就没有人敢瞧不起你。”然而,这句被我们家长以为是鼓励和安慰的话,不仅没有解除孩子的痛苦,反而让他心里上又增添了新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要好,不然別人会更看不起我。其实,孩子这时更需要的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一句“没事的.青春痘很快会过去的”安慰。而这位妈妈不理解这一点,产生的效果当然就会适得其反了。

要和孩子很好地沟通,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还要掌握几种技巧。一是别把饭桌当成训子的课堂。目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调査。调杏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挨过父母的批评。父母的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唠叨”,孩子坐在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 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习、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另一种是“批评指责”,孩子一反驳,马上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摔碗筷拍桌了。对此,很多学生都说很烦,吃饭也没了情绪。对于餐桌教子,家长一味单方面训斥和教导孩子,容易令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但由于不敢反驳,便将不满、厌烦情绪压抑起来,也会导致个性封闭,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同时,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对孩 子的消化造成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得胃病,甚至造成孩子厌食。那么,在饭桌上亲子间该谈些什么呢?首先,父母要真诚地与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平等地 去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谈谈国家大事、空气污染、河流排污整治、公 交线路调整、体育赛事、各地趣闻等。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多知识和想法,你可能会感到孩子很有兴趣与你沟通,吃饭的情绪很好。另外,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在单位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让孩子学习理解成人在工作时所付出的心血,这有助他 增长社会经验。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别把饭桌当成第二课堂。吃饭就是吃饭,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吃饭才能有益健康。

二是要勇于向孩子道歉。有许多家长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只对孩了轻描淡写地说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了好了,这事就过去了。”根本就放不下面子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种现象是极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了事要道歉,那么大人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如果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就要向父母或被伤害的人道歉。那么应该怎样道歉呢?要注意年龄不同,方法也不同。对 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只要用手势、表情等,但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向他们讲明白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地教育的方法。同时要注意道歉的态度,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轻描淡写。因为大一点的孩子都能感觉到父母的 态度是诚恳还是敷衍。比如父亲撞到女儿,父亲与其对女儿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真诚地道歉比不真诚地辩解更能得到女儿的尊重。如果父母有错能真诚地向子女道歉,孩子会觉得父母尊贯自己,从而愿意与父母交流,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三是要掌握与孩子谈心的技巧。和孩子谈心是一门学问,生硬的说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太温和的劝导又会让孩子不当回事,甚至“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还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任性和生气时,父母与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场“战争”。当然,这“战争”往往以父母的“武力镇压”而告结束。这样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往往两代人之间会难以沟通,以至于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要么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是“井水不犯河水”,本应亨受的天伦之乐却被伤心、烦恼和愤怒所代替。那么怎样的谈心才能让亲子之间亲密无间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五方面去尝试,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一,要调整好谈话的心态。父母首先要把和孩子谈心当作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去做,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跟朋友谈心。只有这样,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情、态度才能平和,才能让子女感到轻松,没有压力,使孩了畅所欲言。谈心时,还要容忍孩子的口没遮拦,有冒犯家长的地方,家长切不可表现出不满或进行指责,可以委婉地加以提醒。要知道,童言无忌,为人父母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孩子能敞开心扉和你谈心。如果父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就会不但敢报喜,也敢报忧,甚至愿意把自己最秘密的内心活动告诉你。其二,要掌握谈心的火候。孩了毕竞是孩子,闹一些情绪是难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适时把话题岔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事或有兴趣的事)等孩子的脾气发完了,再与其谈心.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要知道孩子虽小,但心理愿望和成人大致相同,兴致勃勃时,需要有人 谈心以分享快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有人谈心以帮助他克服。其三,要找准谈心 的话题。谈心的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为主,比如今天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选择这些作为谈心的话题,既能让孩子有话可说,有心想谈,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其四,要选择好谈心的场所和时间。要尽可能选择较固定的、安静的场所与孩子谈心,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孩子谈话时的注意力,并让孩子有安全感,放开胆子多说心里话。此外,要尽可能地利 用孩子休闲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谈心。但孩子认真学习或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时,不要与他谈心,因为这时孩子对谈心往往会心不在焉,效果不好。其五,要注意谈心后 的跟踪观察。有的家长与孩子谈心后就放任不管,不注意谈心后的跟踪观察,就大人地降低了谈心的效果。我们与孩子谈心,人多数惜况下都是做了准备的,或是赞扬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效仿,或是批评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引以为戒,或是对某些人进行评价,让孩子了解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要知道,孩子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认识、分析、鉴别、判断等诸方面能力都很有限,而且不同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经过谈心之后,孩子的表现会有不同,家长很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更好引导、规范孩子今后的言行,使谈心产生效果。父母和孩子的谈心不是一时一次的任务,而是家长一生一世的事情。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谈心的话题,谈心的方式、方法也会做调整。但家长有一种心理永远不要变,那就是永远要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这样,两代人的谈心才会更亲和、融洽。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使亲子间的关系更融洽的问题。我们讲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三种原因,提出建立融洽亲子关系的四个原则,三个技巧。希望各位家长努力实践,祝愿所有父母都与子女和睦相处,所有家庭都充满欢乐。

四、思考与实践

1、你与子女是亲密的朋友吗?有什么经验与教训?

篇6: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经典的游戏,给孩子们带来成长的快乐,当家长们也参与到这些游戏中的时候,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就更加浓厚。

【活动准备】

葫芦宝藏、长布条。

【活动过程】

1、家长和自己的宝宝,将准备好的葫芦宝藏进行编号;

2、由游戏负责人员,将编号的葫芦宝(jy135幼儿教育www、jy135、com)藏放置在场地的不同位置;

3、宝宝给自己的家长领取一个长布条,并且,将自己家长的眼睛蒙住;

4、游戏开始,工作人员,给每个宝宝喊出不同的数字;

5、宝宝得到数字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家长去寻找宝藏;

6、在整个过程中,只能让宝宝自己讲话,自己带路,家长只跟着宝宝走就行了;

7、最先将自己的家长领到终点的宝宝,获得奖励。

温馨提示:

篇7: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在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中,除了平时进行的一些正常园中生活、学习之外,剩下的就是,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比如,和孩子一起进行趣味的亲子游戏,带给孩子更多欢乐。

游戏准备:

大件衣服

游戏过程:

1、家长和自己的宝宝组成小组,并且,去领取一套大件的`衣服。

2、家长拿着衣服到终点站立,宝宝们站到起点的位置。

3、哨声响起的时候,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用最短的时间,来到家长的身边。

4、家长们展开双臂,让宝宝亲自给自己穿上衣服,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是不能帮忙的哦。

5、当宝宝给家长穿上衣服之后,家长们背起自己的宝宝,带着宝宝奔向起点的位置。

6、完成这个游戏的用时,就是家长和宝宝的游戏成绩,用时最短的获胜。

温馨提示:

篇8: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按照我国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即看护人与幼儿之间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能增进亲子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1. 自身的提高。

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为人父人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的关系,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少粗暴地对待幼儿。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2. 转变态度。

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幼儿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家长说话做事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想,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父母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父母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

3. 亲子沟通。

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建议每周沟通两到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幼儿说说当天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是十分必要的。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沟通时,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游戏

为了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有效地增进亲子沟通,还可以尝试做一些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0岁到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的情绪。亲子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人和幼儿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亲子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1. 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

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玩得忘了吃饭和睡觉。

2. 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

如三四岁的幼儿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可以让幼儿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 玩游戏中,家长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游戏。

家长应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和交往,培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独立能力和交往能力。尽量玩需要合作性的游戏,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上一篇:村异地搬迁扶贫规划下一篇:会计基础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