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2024-06-27

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共8篇)

篇1: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逐步认识教育教学规律,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首先是教师自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但教师在反思内省的基础上,融合“他者”的视角尤为重要,同伴、学生、专家、理论文献等多种途径为我们的教学反思提供多种侧面的观照。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还需要群体的支持。因而合作的姿态有助于更为可观、科学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属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具体来说,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学生成长和自身成长。教学反思有助于改变教师角色,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反思实践者作为教师的一种新形象,具备了如下角色的特性:学习者、观察者、批判者、协作者和研究者。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具体情境中获得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以及对教学经验的实践进行反思的动机,才可能有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内涵上的更新,才可能有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从书中列举的案例可以看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够看出许多平时忽略了的优点或问题,同时,学生独特的视角有别于成人的体验和感受,能够时时提醒教师:教学工作是非常具体的、细致的、滋润人心田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从学生反应的细微变化中捕捉教学反馈信息;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打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善于倾听,把学生看成是自己成长过程的小帮手,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余,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书读多了,知识结构与视野开阔了,就能更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而不会局限在教学实践的表面效果。

“生日统计表”的案例很感人,表明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公平诚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英语课。此外,教师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让学生从心底佩服教师,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赞同简老师的观点:我原来一直认为在现时这个社会,人们因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竞争的起跑线上。要在这样的前提下追求教育公平和公正,是不容易的。可是,等到我坐下来思考自己的教育生活,开始回忆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故事后,我慢慢意识到我们做教师的,原来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年龄虽小,但他们懂感情。他们中总有人考试成绩一般,但他们同样有欣赏别人和被别人欣赏的权利。我们应该让所有的孩子在平等的天空下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聪明。有些学生某方面欠缺,甚至一窍不通,而他却可能有另外的才华。我们做老师的有时过于看重分数,认为分数高的就是聪明,而忽视了那些分数低而又有某些才华的学生,这使好多学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我们做老师的往往不会喜欢那些自卑的、目光无神的学生,但我们可能忘记了,这些学生的自卑,他们的目光无神,恰恰与我们对他们的态度相关。

对于集体备课能够集中教师智慧于某一特定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之间通过自我审视、同行切磋,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反思型”实践已成为当代优秀教师的标准。一套再好的课程方案,只是一个平面的蓝图,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身为一位教师,身处改革热潮,我们必须积极实践,锐意进取,做完善课程的促进者。

篇2: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

三道沟镇山水梁小学 翟艳霞

前段时间,周主任给我们做了以《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为题的报告,该报告针对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听完报告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深切的认识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及反思。

一、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方法早已过时。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总希望多讲一点,把自己知道的内容,认为是考点的内容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以求让学生全部都记牢。学生呢,也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性的背诵、书写、做题,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方式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试卷做的很好,成绩也可以。但是,这样做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只能是占用活动时间及休息时间,让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非常沉重。而这,并不是当下教学所要求的,谁都希望学生能够快乐轻松的学习,从而爱上学习。因此,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工作更有效。

二、做有效教学的实践者。

我们总希望学生既要学好,又要学得轻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做有效教学的实践者。周主任提到,“有效教学”是为了 提高教师的课堂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教学理念,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也就是让我们的课堂既有效果,又有效率,还要有价值。要做到这三个方面的有效,就要求我们教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积极学习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并在实际教学中去应用,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总结和改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方法。总之,要大胆尝试,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三、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学生。对学生而言,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而我们老师更多的是教给他们方法,并将他们培养成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学生。周主任讲到,“有效学习”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和培养情感,在多方面取得进步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效益和发展进步的程度,标志是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具有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并能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在具体实践中,我将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把他们自己用的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出来,并加以改进完善,然后在全班推广。同时,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作业质量,努力让学生的作业为巩固知识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四、做个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 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而这些品质都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自己在上课及管理学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上课过程中激情不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让课堂变得沉闷;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总是告诉他们这件事不应该做,而没有换成是老师希望你们做到怎样,期待你们最好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总是害怕他们做不好,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去做。这些做法都与做有效教师相悖,也使得自己很累。今后,我将不断反思并总结自己的做法,努力让学生喜欢并信任,让他们变得更大胆,更自信,更团结。

五、从各个环节抓起,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进。

为取得教学的有效性,我将不断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2.有效指导。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3.灵活运用教法。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4.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注重教后反思。多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著。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今后,我将不断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让自己教的轻松,让学生学得轻松!

篇3: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一、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是否关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系统论认为,现代教学已不再是简单零碎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其建立学科系统设计观念,使之学会自主学习。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认识和掌握还有一段距离,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行为还远未形成。因此,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 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以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二、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能否处理好抓双基教学与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精心挑选教育内容,严格设计教学方案,抓好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应当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某项知识技能不是终极目标要求,关键要看他们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 解释、运用,能否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下列变化过程入手展开探究活动: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2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盱眙县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3师生共同走出教室,带着皮尺实地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记录数据后回教室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合理的教学反思要关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关系问题

新课标阐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他们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得以形成。 在初中阶段,以低起点小坡度激励学生参与多元性课外实践活动,是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使知识技能学习掌握的各环节在功能维度、 要求维度、实践维度中找到相应位置。组织“收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资料”课外活动时,教师以“水污染危害大”为题,组织学生对家乡水污染危害程度进行考察。教师设计具有深入思考价值的问题,提供了必要背景知识,并建议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活动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提出自学或联想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引导,点拨,让实践活动沿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这一链接顺利开展下去。课后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相互促进的,成功的课外实践活动能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生活问题转化成学科问题分析判断并得出处理意见的能力,是否把实践能力培养,放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这个大氛围中进行,这是亟待引起的问题。实践表明,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两成涵义:“活”包涵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眼、动口、动脑和动手过程。“活”与“动”被激活与否,是教学反思时应当把握的一个尺度。

四、合理的教学反思源自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信息论表明,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教育信息、管理信息、反馈信息等随教学进程不断调谐整合,确保教学系统信息转换流畅并且流量适中。教师能够且应当从学生知识技能形成性, 过程性评价中及时捕捉信息,适时进行教学反思。要准确捕捉蕴含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就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和原则,除了知识性评价外,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评价要多样性、 多元性、综合性,注重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要快捷捕捉某一章节或片段的教学反馈信息,采取形成性评价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形成性评价具有反馈及时、提出问题及时、 管理调控及时等优势。实施形成性评价可尝试以下方面入手:1随时提问供学生单独或集体回答,评价他们听课情况及口头表达能力;2根据教学目标预设形成性问题供学生回答,判断他们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3实践中密切注意学生操作过程,看方法步骤正确与否,反应敏捷与否,有无创新意识,评价他们动手动脑能力。

篇4: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有效性;反思;方法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55-01

高中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与时俱进特征的。其教学效果如何,不能仅仅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说教,还需要政治教师掌握好的教学技巧,更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上学会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即教师对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反思,具体反思对象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程序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提高教学实效,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进行反思,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才能得到提升,进而到达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之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反思的具体流程包括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构建、实践验证。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需要首先确定的,这能体现教师的问题意识。反思的内容有时候就像火花似的瞬间找到,有的是需要教师日积月累才能意识到的。但是教师应该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尤其作为政治老师更要时刻带着问题来思索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一些纠结的问题:如何既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呢?如何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同时保证升学率呢?比如一些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什么课堂效果不错,学生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为什么政治教学方式灵活的同时学生学习成绩没能提高呢?作为教师还需要把眼光放长远,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这也是在教学反思中才能有所收获的。在某个时期确定教学反思内容,就需要教师带着问题观察分析。教师要成为信息的收集者,客观的旁观者,冷静的批判者。教师首先要借鉴前辈的经验,查阅文献,请教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学生座谈;之后再注意收集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信息;最后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适合自己改进的结论,这个结论为下一阶段解决问题找到了理论基础。这个方案是在原有方案基础之上进行修正,并不是完全推翻原有的方案。教师要理智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结论,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新的教学问题,那么就是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开始。从教学反思的过程可以得出,教学反思始于问题,回归于问题。只有不停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素养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是教师素养持续提高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二、教学反思方法与途径

由于教学反思本身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反思只能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而在可能的条件下展开,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一般教学反思按反思类型来分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按反思方法来分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现在我们把反思类型和反思方法结合在一起作简要介绍。

1、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是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2、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教学技巧、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3、个体反思和总结法它根据时间长短的有多种形式,“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更加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在我校还应包括月考质量分析;“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家长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为对象进行宏观的教学反思。

4、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或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集体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对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教材教法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批判”的接受,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性的教学实践,成为反思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反思型学习的学生,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黄 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8):18-19.

篇5: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汉寿一中

连双刚

电话 ***

教学前的设计

一 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

1、课标要求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内容

①特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在第一框题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着重探讨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及文化创新中要避免的两种错误的倾向。教材知识结构清晰,三个目题内容与框题的关系一目了然,举例典型,问题设置合理,利于学生探究。但如果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单列为一个目题,把两个重要途径合为一个目题,再加上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作为第三个目题,可能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系。

②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③难点: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3、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二)主观依据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明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

②能力目标

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辩论,产生智慧的火花;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孝”文化为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赏析音乐、美术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教学方法

①教法:情景探究式教学方法、辩论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和谈话法。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化”、“体验化”、“主体化”。

②学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查阅资料中获得知识),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理论联系实际,得到知识的升华。

3、教学模式

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及群辩法教学模式的结合

二、设计理念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有时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案为载体,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形式,以音乐美术作品欣赏为教学情境,问题设计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辩论赛和自由论坛的方式提升和拓展知识,使学生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中归纳教材原理,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

三、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也成为一种时代趋势,不可抗拒。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来推动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呢?引出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多媒体展示)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作品

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陶瓷)什么瓷?——青花瓷(分别是元朝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明朝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清朝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青花瓷产于唐代,成熟于元朝,盛行于明代,而在清康熙年间达到巅峰,几百年来因其异常珍贵而成为收藏家们的挚爱,因其绘画装饰清秀素雅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家居瓷器的首选,更因其间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让人陶醉、歌唱„„2008年春节晚会上,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观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

(探究思考一):歌词中有哪些词汇传神地描绘出传世青花瓷的风采?你还熟悉周杰伦的哪些歌曲?这些歌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这些联系对你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多媒体播放)《青花瓷》

学生认真欣赏、思考、讨论发言、归纳:(多媒体展示):

《青花瓷》——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天青色”“仕女图”“牡丹”“泼墨山水画”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龙拳》——敦煌、长城、蒙古高原、黄河、泰山、汉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双节棍》《霍元甲》——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大气磅礴的旋律让人的血液跌宕澎湃。《外婆》《爷爷泡的茶》——要尽“孝”,陪外婆兜风、回忆往事,陪爷爷喝茶„„ 《东风破》——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别恨。综观周董的歌,几乎每一首都在演绎着传统——民俗、中华武术、古建筑、传统乐器以及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孝”都有所体现。

一言以概之,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却又不是用传统唱腔去演绎,而是利用迎合现代年轻人口味的流行唱腔。所以他的歌风靡大陆、饮誉亚洲,特别是在当今校园疯狂流行就不足为怪了。引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启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间)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

《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生平照2张)

(探究思考二): ①你了解徐悲鸿吗?你熟悉徐悲鸿的哪些作品?

②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从徐悲鸿在绘画艺术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各自介绍自己所查到的代表作及其创作背景,探讨问题②

(多媒体展示代表作)

山水画——《喜马拉雅山之晨》《桂林风景》花鸟画——《飞鹰》《雄鸡》 走兽画——《奔马图》《负伤之狮》 人物画——《泰戈尔像》《自画像》 历史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 神话画——《愚公移山》 学生讨论发言归纳:

原因:①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能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在美术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而他的素描和油画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在画画技法上他能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体现时代精神,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启示:①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②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创新根源于社会实践。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引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重要途径之二(启示之二):(多媒体课件展示)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空间)

(1)即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三过程”)(2)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

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总之,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对于传统文化讲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对于外来文化讲的。这是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而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

(过渡)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就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呢?有人说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有人讲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你们怎么认为呢?下面进行辩论:(多媒体展示)唇枪舌战

正方: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反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其实正方观点的实质就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犯的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反方观点的实质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的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

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多媒体展示):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2)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多媒体展示)自由论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独生子女现象令人关注,传统孝道受到严峻挑战。有人提出了“重建社会新孝道的思考”这样的课题,请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谈谈你的举措。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老师在学生发言中适当提示: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尊敬父母;多陪父母聊天;理解体谅父母、赡养父母;不仅物质上的,更要有情感的投入„„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夫孝,德之本也”。典型故事有“汉文帝侍疾尝药”、“木兰替父从军”、“孔融让梨争刑”、“陈毅的五十大洋孝母和洗尿裤”。

中国传统孝道的糟粕:“三年不改父其道”;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母在,不远游”以及二十四孝图中的“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

我们应该怎么来正确对待它呢?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这其实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第一条途径。

西方国家的“孝”: 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强调的都是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并在法律之中加以明文规定。却惟独没有子女赡养父母这一条,而且在这些国家里是没有“孝”这个概念的。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西方人不孝呢?

绝对不是的。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分别是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两个节日在西方国家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母亲节。比如国家规定,母亲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并且子女、丈夫都要为母亲献上礼物和鲜花,表达:“我爱你”等等。

在西方来说,他们不是表达“孝”,而是表达的是一种“爱”的思想。他们的孝不是局限于父母,而是化成了一种推己及人,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一种博爱。西方国家许多富豪(如比尔盖茨)都把自己的全部遗产捐献留给慈善事业就是典型例证。

所以重建孝道要面向世界,汲取精华、博采众长。(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有“孝”,同时也要有一种博爱,不仅爱父母、也要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等等)

这也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二。总之,重建社会新孝道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本课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途径。简言之,实践是基础,纵向是在继承中发展,横向是在交流中博采众长,还要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其实,文化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常德诗墙、“福娃”、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尚幽默的《快乐驿站》、中国版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等都是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通过今天的学习探讨,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明确自身的责任,为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而努力!最后,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结束新课。(多媒体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四、板书设计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间)(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空间)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2)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

五、训练设计

1、被上海基尼斯总部命名的“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 中国常德诗墙。是一项具有鲜明艺术创新特色的永久性的大型文化工程。从内容选刻来看,分六大篇章,自先秦以来诗词没有断代,历代名家名诗凸现;精选五大洲诗歌巨擘力作,首首意蕴隽永。可谓竖贯三千年,横跨五大洲。既突出了常德的地方特色,也体现了“让世界了解常德,让常德走向世界”的胸怀。从镌刻技术来看,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诗墙创新采用以机械喷砂为主、传统工艺为辅的现代镌刻工艺,阳刻、阴刻、平槽、圆槽、龟槽、角槽、豆版粒等一应俱全;独创“黑白灰”三色镌刻技术。为充分考虑观众的观赏习惯和效果,经反复实地测量,最后确定诗碑的高度为2米;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平视时目光焦点落在诗碑中央为宜;字体大小应在两寸见方以上,太小不易看清……..总之,诗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正为常德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作出独有的贡献。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常德诗墙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新要立足实践。如为充分考虑观众的观赏习惯和效果,经反复实地测量,最后确定诗碑的高度为2米。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如从镌刻技术来看,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并创造出了“黑白灰”三色镌刻技术。

③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如从内容选刻来看,精选五大洲诗歌巨擘力作,首首意蕴隽永,也体现了“让世界了解常德,让常德走向世界”的胸怀。

④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诗墙创作者把有关常德的古诗、近代爱国主义诗词与世界各国精美短诗进行融合,形成有机统一体。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创作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如诗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⑥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如诗墙的存在正为常德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作出独有的贡献。

2、根据今天所学知识,以“重建社会新孝道的思考”为题,对课堂上“自由论坛”的内容进行整理,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六、教学资源链接

1、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周杰伦歌曲列表 http://

教学后的反思

初次接触《文化生活》这门课程,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学,以本框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感想:

一、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以“领导者”“权威”自居来支配课堂教学再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弄不好就会被学生赶下讲台。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学生才能成为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主体。本框教学我只给学生提供了三个话题作为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组织了一场简单的辩论赛,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介绍、交流、讨论、辩论,我只是适时、针对性的点拔、引导。力争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伙伴。

二、通过《文化生活》的教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样一个道理: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常流常新的活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给学生讲好《文化生活》这门课程,做到课堂上随口拈来,光靠自己所学的那点儿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懂得科学技术、传统道德、思想理论、民族节日、风俗习惯、建筑、音乐、美术、文学、历史、地理等等各方面的知识,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最好还能进行各种文化活动。所以没有几个老师会大胆的说他的《文化生活》上得多么的好。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充实自我,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进步的需要。

三、素质教育决不是某一学科能够单打独斗的,需要各方配合,共同促进。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主体。这就需要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现状是学生上课时间多,各种作业多,自由支配时间太少,还是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根本挤不出时间为政治这样的科目查资料,直接影响上课的效率和效果。上本框内容时,有的班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作品介绍还是现场辩论,或侃侃而谈,或论证充分,所查到的资料比我掌握的要丰富得多。准备不足的班级气氛就沉闷些。徐悲鸿的代表作除了《奔马图》,再不知道其他,更别说介绍创作背景了。根本做不到与教材紧密联系,失去了引用的目的。有些就需要老师详细解释。辩论的时候出现冷场或者只会钻死胡同,做不到旁征博引,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对《文化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感觉到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本框教学中引用的周杰伦的歌曲歌词、徐悲鸿的代表作、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等内容,如果不借助电脑和网络,而是利用传统方式查找,既不全面,时间也不允许。再者,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技术。对于周杰伦歌曲、传统青花瓷、徐悲鸿代表作、《梁祝》等内容的欣赏,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技术,老师还介绍得多么详细,都难以达到好效果。

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使课堂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天天与学生打交道,要熟悉学生的好恶,要与学生的心态保持一致。这样课堂上与学生共鸣的时候就多些,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本框教学,我开始设计的是以《诗经》赏析导入新课,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进入角色,但也有些学生兴趣不浓。当我在第二个班上课,改为欣赏青花瓷及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时,立即引起轰动效应,也立即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共鸣,使得该堂课成功了一半。

篇6: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解决教学中问题和追求自身发展的.智慧,它源于教学之中,存在于教学之中,是课堂教学富有生命意义的核心所在.教师实践智慧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个人来说,个人反思、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是教师实践智慧提升的重要途径.

作 者:张会霞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51 关键词:教师实践智慧   个人反思   个人学习  教学实践  

篇7: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则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而,小学生作文指导课如何上,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虽然每个班中都有一小部分语言基础非常好的学生对写作确实有悟性,似乎不需要老师过多的“牵线搭桥”。但我们看到更多的状况是: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显得无比痛苦。中等及偏下的学生,面对习作,更是无所适从,无从下笔。在作文指导课上,虽然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没有什么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有。通过近两年来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分析与对策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作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培养其写作的灵感

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主题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心任务。这些任务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中心任务,中心任务应当是“灵感”的训练。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思考,灵感来源于主动性,灵感来源于个体对大自然的爱……

以前我们的作文题目多是命题作文,学生的思维打不开,没有多少灵感,只能靠苦思冥想、生搬硬套来完成习作任务。新课程改

革以来,我们作文的命题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你曾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请你把它写下来”。面对不同的场景,学生一定会用不同的视觉对待,当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灵感。这些开放式的作文命题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尊重个人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老师要善于创设习作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感受,捕捉瞬间的灵感。可以说,个人的写作才华,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在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主体,既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对活动起促进和辅导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勇于创新,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活动中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灵活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总之,如果我们的课堂把灵感当作中心任务,学生一定不会被字、词、句、段、篇、修辞所困扰,因为灵感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

二、注重生活积累,提高作文能力

1、广泛阅读,积累语言。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文本”。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课文内容来积累语言。入选小学教材的很多课文

文质兼美,是非常好的积累源,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好词佳句,教师定期检查。同时,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有了良好的语言积累,就会为其写作作好铺垫,在作文中就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注意观察,积累生活。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除了学会有序地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不能单用眼睛看,要耳、口、手、脑并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及时记下观察发现,坚持写观察日记,把每天观察到的人、事、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内容及形式。人要重点记录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事要重点记录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景要重点记录下景物的特征、颜色、动静;物要重点记下物件的外形和结构,用途与功能……

3、增强体验,积累技巧

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但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与人交流,这就要求作者有读者意识。语言必须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

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训练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三、增强信心,培养学生自信地写作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除了平时积累少外,还因为作文的条条框框太多,要求越多,作文就越容易离题,一次次的打击,让孩子再不敢动笔写作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写作文呢?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让学生重塑自信。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要让学生充满自信,那我们的作文批改就不能老是去“找茬”,而应该学会善用鼓励,让学生在作文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一个字词的运用到一个片断的描写,从文章的材料、内容、立意到学生写作的表达技巧,从工整的书写到错别字的减少,多们都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避免使用侮辱和带歧视性的语言。我们要引导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接

纳,为自己的人生喝彩。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男孩子,十分好动,篮球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言谈间,作文里经常提到他的篮球,可是在有关打篮球的作文里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叙述:甲同学抢到篮球传给乙同学,乙同学又传给丙同学,丙同学又传给丁同学,丁同学又传给……,最后某同学投篮了,球进了!作文也写完了。这样的作文按照书面的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选择了和他一同观看一场篮球比赛,请他给我这个“门外人”讲解比赛,当我带着一群孩子围在篮球场外,看着他眉飞色舞,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时,相信他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赛后我告诉他:“你说得太棒了,如果你能把刚才所说的都写下来,那肯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积极向上的评价点燃了他的写作热情,在以后的文章中总能看到他不少精彩的语句和生动的描写。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条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够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四、重视作文评阅

学生写作与专业人士写作有所不同。专业人士写一篇文章,从开始构思起一直到完稿,差不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精力一方面致力于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语言;同时还时时用“第三只眼”对自己的写作行为进行监测和诊断,并将诊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大脑,根据反馈信息对写作行为再进行调整,也就是边写作边修改。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虽然伴随着一定的反思与修正活动,但这种意识和能力都不够,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因为初学写作的人,对什么是好文章,应该怎样写,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较难做出合理的判断。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担负对写好作文来说的必要监测、反馈功能,而这个功能是需要教师来承担的。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从审题、构思,到写作完成后交作文,这只是写这篇作文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评阅后,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成定稿(有时还需要再次评阅,再次修改),这篇作文才算全部完成。而教师的评阅,正好是联系两个写作环节的纽带,因此,作文评阅的意义十分重要,一点也不能省略。

端正了作文评阅的观念,还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评阅的作用。教师最常用的作文评阅方式是在学生作文本上写评语和在班级作集体讲评两种,前者适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作具体评价,后者适合对全班作文的整体情况作总结。如果时间允许,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面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的评阅方式,总的来说还是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多就少改,鼓励为主。

篇8: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头看, 也不是单纯找问题, 更不是一味地自我批评, 而是教师基于对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情境及其价值意义的自我再理解再发现, 对新的教育流程的重新建构过程。它可以直接提高教学水平, 有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

1 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

“反思”在教师成长发展中的蕴义, 是非常生动丰富的。为师久了, 热情可能会渐减, 甚至厌倦、麻木, 不觉得工作有新意, 出现了所谓“职业衰竭”。通过“反思”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激情、成果。

2 教学反思的途径

2.1 从成功经验中反思总结规律

一堂成功的课, 往往会给人启迪, 帮助人提高。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尝试、学法指导等方面的独特设计, 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如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之举, 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得当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某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启迪等等都可通过反思加以固化, 成为今后教育教学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规律。

2.2 从失误处反思吸取教训

人无完人, “教, 然后知不足”。即使是一堂再成功的课, 也会有它的疏漏、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有所或缺, 诸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处理欠妥, 教学方法处理欠巧, 板书设计没有突出重点, 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等。对于这些情况, 教师课后能冷静深刻反思, 仔细分析失误的原因。前事之师, 在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反思、探究和剖析中提高。这样做不但可扬长避短, 更能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3 从师生评价中反思总结提高

一个要求向上的优秀教师, 必定会积极重视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比如, 听课教师对于这堂课的评价, 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意见和建议, 领导中肯的批评甚至是质疑等, 这些, 都有可能成为教师成熟的契机, 创新的起点。通过反思, 不但可以矫正落后的教育理念, 而且可吸收先进的文化成果;不但可以有新颖的教学设计, 独特的教学方法, 典型的教学案例, 而且为以后的教学留下宝贵的参考。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总结, 可进一步认识教学规律, 逐渐构建教学理论, 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以期达到教学教研双赢的目的。

2.4 从课外充电中反思博采众长

教师要发展离不开理论学习,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通过阅读大量教育教学文献, 不但可以帮助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而且可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反思的方法

3.1 自我反问法

教师对自己的全部教学流程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 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如设计教学方案时的自我反问和教学后的自我反问。

3.2 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对教学遗憾的研究入手, 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教学“病历”, 然后归类分析, 找出典型, 针对“病理”进行分析, 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3 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 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 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法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 请大家共同分析、诊断、反思, 通过这种合作反思、联合攻关, 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3.4 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 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 在此基础上, 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 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 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 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 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

3.5 观摩分析法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 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 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 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如果我上这一课应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我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差距, 从他们的教学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再教一次这节课, 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 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3.6 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 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 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 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 今天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哪些做得还不够好, 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 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 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 还有什么困惑, 把这些想清楚并记录下来, 这样就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长期积累, 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反思之功不在朝夕, 贵在坚持, 贵在持之以恒。教师只有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 对成功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不断发扬光大, 对失误和缺憾等立即改正。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自身水平, 开创教育教学新天地。

摘要:首先提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然后阐述了教学反思的措施、方式以及掌握反思的4个途径和反思的6种方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途径方法,观摩分析

参考文献

[1]金语.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性[M].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推荐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技巧下一篇:五四晚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