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模块六作业

2024-05-30

新课标数学模块六作业(共6篇)

篇1:新课标数学模块六作业

1、你认为传统的学生数学能力和情感的评价存在哪些弊端?

传统认为,小孩数学学得好,表示这孩子聪明,家长老师都喜欢。我认为这是一项弊端。数学好只能说这孩子数学能力强,因为聪明表现在很多方面。还有就是缺少兴趣的开发和扩大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举一反三的例子说的多,真正运用的不够。数学能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所以不管对数学有什么情感反应,都是应该学习数学的。(1)将“情感与态度目标”融入教学。

(2)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中落实“情感态度”教学目标。(3)重视在九个“如何”中落实“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4)以身作责感染学生。

2、你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我认为情感与态度这一目标关系到对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的认识。《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课堂。新课程中强调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达到: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我的认识是:数学要讲的有趣味,不要生硬、枯燥。加强对数学高需求的孩子的培养,不能一竿子打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要性。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和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以老师和学生的良好情感的影响力带动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通过情感教学达到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目的。开拓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思维,达到优化情感教育的效果。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在从事这项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

3、你准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1)把握知识技能评价的要求:把握小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基本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要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知识技能直接相关的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2)关注学生的能力评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数学思考的评价: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表现性评价:可以较为全面的考察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关注显示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的养成。

(3)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书面测验,口头测验,课堂观察,成长记录)

1、你认为传统的学生数学能力和情感的评价存在哪些弊端?

答:(1)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操练,每一步都由教师领着学生往前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规范与影响下,学生不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传统的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向的静听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性,信息交流处在一种不畅通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没有创造性。

(3)传统的课堂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模仿性和依赖性。

(4)情感的评价,把它推广到学校各个班级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许多老师在具体的评价中却依旧依赖于考试的分数去确定学生的等级,忽视那些很有价值的能真正反映一个学生数学学习全貌的信息。这种方式就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可能对学习不敢兴趣,产生自卑心理等。

2、你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

一、教师要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深的误区,就是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教育的深层次作用,这种传统对教育工作者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应试教育氛围依然浓厚的大背景下,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突破旧有习惯模式,在思想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足够重视。

二、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要完善教学设计目标,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资源及课外收集的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创造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精心挑选,认真组织,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只局限于教材上的例题及练习,凡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相关场景、事例都可以引用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认识数学的价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学中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自信可以使人成功,成功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3、你准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答: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渴求期,他们渴望时时有展示的机会,渴望被认可接受,更渴望得到赞扬与鼓励。因此,我们应用激励性的语言,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思维的活力,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

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手段要多样

学生富有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假如评价语言和方法一成不变、机械死板,既容易降低评价的作用,又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学习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巧妙而恰当地进行课堂评价,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要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互动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确保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真正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确立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数学课堂评价,能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水平,深入分析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因素,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人而异的新鲜评语,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1、你认为传统的学生数学能力和情感的评价存在哪些弊端?

答:大家的传统认为,小孩子的数学学得好,就能代表这孩子聪明,家长老师都喜欢。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项弊端。数学好只能说这孩子数学能力强,因为聪明表现在很多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比较激进的思想表示,数学学到初中就不用学了,以后也用不到。此言差矣。想一下,物理化学等学科,只要我们不从事科学研究(我们也很容易不从事科学研究)那就是没用的咯,没用为什么还要学呢?这么多年,有现代教育就有这些学科的学习,从没放弃,所以说存在即合理,既然要学,那一定是对将来有用。一个什么也不学的20岁青年和一个饱读圣贤之书的青年肯定不一样。数学能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所以不管对数学有什么情感反应,都是应该学习数学的。

2、你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第一,数学要讲的有趣味,不要生硬、枯燥。第二,加强对数学高需求的孩子(奥赛班孩子)的培养,不能一竿子打死。第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你准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答:(1)要求自己评价方法得当

学习评价思想指出,运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还是评价方法之一,关键在于设计恰当的测验题目。传统的测验往往过多地测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忽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在解决问题情境中的运用。对于技能测验更多的重视某一个单一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在具体情境中技能的选择和运用。课程标准则要求测验的题目要有助于了解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除了运用纸笔测验的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运用课堂观察、数学日记、成长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价。

(2)细致入微的关心学生之间的差异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评价时应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学习上的差异,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有差异的要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评价的功能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判断外,还包括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一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可以再给学生机会针对评价中表现出的问题学习和改正,当他们理解了相当的内容,再次评价就会有比较好的成绩。在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使学生和教师了解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是评价的真正目的。(3)合适的时机给与学生积极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基于任务的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运用这种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发展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特殊的表现。如学生在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中,教师可评价他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水平。运用表现性评价,不仅使学生有效学到数学知识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可使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创造能力、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以及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篇2:新课标数学模块六作业

模块一 作业

一、思考题(第1、5为必答)

1.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包括哪些范畴?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包括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造型与表现”应该说是美术课程的基础,从课程的安排中可以看出来主要是锻炼学生对造型的理解,包括物体的线条、形状、色彩、质感、明暗等要素。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认为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好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才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然后才是在掌握造型的基本技巧之后的熟练运用从而达到最终表现的目的。“设计与应用”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有没有被开发出来的问题。美国学者阿诺德·托因比就曾指出,“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机会,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如果社会没有让杰出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效能,那就是对他成员的失职,并将会给他本身带来只能责怪自己的那种惩罚。”那么在“设计与应用”这类的课程中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观察激发灵感从而达到创新。而在中学阶段,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而且不要害怕说自己的意见。而有了想法之后就是应用于实践了,在动手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新的想法的出现,这个就是设计的乐趣。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手动能力的目的。“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本领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艺术作品等视觉世界做出自己的评述,是新课改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教学大纲通过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参与和实践来了解美术作品或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美,能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与其他学习领域之间的结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等多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是前面3个领域的综合。教育的方向就是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之,以上四个学习领域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2.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哪三种主要因素的影响?

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

1、受到教师素质的制约。

2、受到教材与实际脱节的制约。

3、受到学生素质与发展要求的制约。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首先,美术学科在现实社会中还受到各方不同程度的弱视。认为是杂科。学校与家长的导向仍然还是以应试为培养导向,现实当中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这本没有错但这种“有出息”的定位却是以考取重点高中与否为标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弱视美术学科,这就使得教育目标过于狭隘。这种现状不得不让人重视中考重视文化课的学习,重视考试成绩,分数至上主义的信仰者在此间也就大量存在。我认为这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美术基础教学在农村学校的地位。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美术基础教育。

一、受到教师素质的制约。

美术师资缺乏与薄弱,制约美术基础教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起着引导性的关键作用,学校美术师资的配置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有着重大作用。然而,美术师资配置的专业性受到忽视。有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对美术教师的选择随意。甚至没有专职教师,即使有也挪为其它学科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就以闲适的教师代替,这些教师大多年龄较大,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对美术及其教育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更别说教师教学研究与理论研究。我们不得不感叹学校教师队伍的缺乏与薄弱。

二、受到教材与实际脱节的制约。

学校美术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制约美术基础教育。在美术学科因受到各方弱视,有些小地方城市的学校几乎很难配齐与课程标准、教学用具配置单中最基本的用具、挂图等。同时,也受到教材与实际脱节的制约。教材是教学实践中重要依托,是教学内容的标准与参照。教材中许多内容难于实施。教学中补充或调整课程对于美术师资缺乏与薄弱的学校来说难上加难。

三、受到学生素质与发展要求的制约。

受特殊环境的制约。像农村学校与城市的学校社会环境有着很大区别,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在这里也具有特殊性。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的展开同样受到经济的制约。很多学生都买不起笔、墨、颜料、和画册字帖,只能欣赏,长期的欣赏课教学,让学生觉得乏味,其兴趣的强度也就渐渐减弱。于是在学生的意志,固有的审美心理和弱化的兴趣强度的综合作用对美术产生着及其消极的影响。虽然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和谐的因素。但只要我们学习、运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正确地培养与引导学生定会给我们带来灿烂的。

3.您认为本模块的研究促使您思考了哪些问题?您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独特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吗?

4.请结合您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谈谈您在实施美术新课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在新课程实施的当前,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强调的是构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双发展。结合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悦中爱上美术课堂。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巩固知识。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必然会遇到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3、好的评价机制,引领学生的前进。在教学中,尤其是美术教学,评价是尤为重要的,评价机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本堂课的印象,进而影响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态度。经过我的实践努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学生对美术学习越来越充满激情。

5.您认为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的建议是什么?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虽然素质教育提出多年,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但从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学生无一不把美术当成一门次要的非投入精力的课程来看待。且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认为在美术课程实施中要解决:

1、重视美术课程,加大对美术课程资源的投入。

2、在美术课程中加入“德”、“爱”的拓展教育,提高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3、重视美术课程中的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人生观。

4、结合实际,在美术课程中加入特色的课程,结合当地的实际利用现实资源,进行本土式美术课程教学。

5、教师要自己重视每一节美术课,让每一节课都能上的精彩。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

1、要发动全社会都来关爱孩子,重视素质教育,提高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2、教育部门应加大对美术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

篇3:高中新课标英语模块评价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提倡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构建发展平台, 适应个性的需要, 关注学生情感, 使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拓展性。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能使教学评价体制更具延展性化。

高中英语教材采用了“模块课程”的形式, 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 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课程内容, 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 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 而是有不同的结构, 包括传统的单项递进式的结构。横向并列的结构以及交叉的结构。

其类型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基础型模块, 主要体现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拓展型模块, 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三是活动型模块, 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对于第一类模块, 书面笔记的形式是有效的;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块最好采用开卷式的测验, 或是解决一个问题, 写一篇论文, 进行表演等等, 他们更加注重学生表现方面。这些概括起来为:终结性学习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及过程性评价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交融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过程性评价内容, 目标, 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评价, 它是学生自评, 教师, 家长他评的结合;评价方式, 方法, 手段多样化。打破了传统的只以测试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它包括表现性评价, 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 观察和集体问答等诸多方式。

过程性评价的引入使教育评价从单向转到了双向, 学生由评价的客体转为主体, 学生获得了教育评价的知情权, 发言权和决策权, 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 充分了解教学评价目标, 标准和步骤, 减少了担忧心理,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进行监控和评价, 进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发生后关于教学效果的判断。它和过程性评价一起担负着检测学生语言能力,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它以模块测验的方式进行, 体现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掌握能力, 而不是相对能力。通过每个模块的检测, 能够获知学生对该模块的掌握水平。测验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 又能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运用能力。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 而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障。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促进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变化,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 探究良好的评价体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它在功能, 结构, 内容, 实施, 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 而评价体系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和过程, 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英语模块课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 (8) :3-13。

篇4:新课标数学模块六作业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作业模块 处理方法

一、课改前的作业模式的不足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不过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学生的作业编排得只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和知识掌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这种作业的设计模式远远跟不上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1.作业重复且繁多,缺乏研究。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为了应试,教师也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

2.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缺乏交际。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口头作业,忽视了英语口头训练,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哑巴”英语。

3.注意强化记忆,忽视总结反思。巩固和运用知识是课改前的作业目的,此项作业由于易于实施而为教师所钟爱。由于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易抄作业,形成被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二、实践新的初中英语作业模块及其处理办法

1.有声作业在英语入门教学中的实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关的语言环境。对于我国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这样的语言实践环境,而朗读和背诵则是弥补语言环境缺乏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可以体会语境,增强语感,了解英语词句的特点,为“说”乃至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初中学生,应加强他们朗读能力的训练。由于课外听、说作业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我们采用布置有声作业,也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情况通过录音进行反馈,解决了学生的听、说作业难以及时得到反馈的难题。可是老师逐一检查现实中也不太可能,我们一般采用以下几点办法:(1)教师检听一点;(2)在班上播放一点;(3)学生之间互检一点。要求学生写出不足之处的点评书面材料。实践证明,有声作业能调动学生听、读英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并激发他们的潜能。

2.自主作业由老师设置和选定。在要求学生完成时,教师要作强调,无论学生做对,还是做错,只要是自己完成的。即使遇到不会的也可跳着做,做完后教师只检阅一下,之后由学生组织集体评讲作业,如果碰到中、高档题需要教師点拨,教师方可简明讲解,这种作业方式和评讲办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厌学、抄袭现象大为减少,也能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发挥和发展的平台。

3.自编作业在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自编作业复习法的特点是学生在复习课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和主体地位,既参与知识整理又参与试题编制,还参与解题和评价过程。四个步骤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学生作业可按以下流程进行:学生梳理知识点——学生编制知识模块——学生自己编制试题——学生做作业——学生相互评价。自编作业复习法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自编作业,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作业负担得到减轻。

4.长期专题作业和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短期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有效情感及个性的培养上都显得不足。因此教师还应适当布置一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能充分激励学生聪明才智的,需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专题作业。如学习方法类、社会调查类、家庭生活类、文学欣赏类和文学创作类等。这种作业教师可引导学生事先做好计划、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分步实施、定期交流、成果展示,有必要的可开展一些活动,如演讲、成果汇报、宣传橱窗等。逐渐培养学生一些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科学的求知欲,坚强的自信心,积极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5.课外作业及其处理办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总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课外作业设计既要立足于教材要求,还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在设计课外作业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目标;(2)内容与话题;(3)学生水平;(4)学生的需求和兴趣;(5)活动的组织等。这一系列作业教师要通过抽查、互查展览和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5: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1950403800读作(      ),改写成万作单位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2.2吨=(  )吨(  )千克    3时20分 =(   )时

(   )平方千米=1.04公顷=(    )平方米

3.0.75=12÷(   )=(  ):12=( )﹪

4.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平均数是m ,这三个数是(  )、(  )、(  )

5.一个圆,把它割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增加了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   )。

6.大西洋是太平洋面积的一半,太平洋面积比大西洋面积多( )﹪

7.一组咬合的齿轮 ,大齿轮48个齿,每分钟转60周,小齿轮16个齿,每分钟转(   )周。

8.含糖率40﹪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   )

9.a×3=b×5,a和b成(  )比例,3:b =( ):( )

10.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比甲数少10,乙数是(    ),把乙数分解质因数是(      )

12.一个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周长24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2:3:4,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11.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后体积减少圆柱的(  )﹪

二、判断。

1.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  )

2.半圆的直径5分米,面积是19.625平方分米,周长是12.85分米。(  )

3.一段路修了一半,还剩800米,求修了的列式为800÷(1-0.5 )   (  )

4.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是1,两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  )

5.测量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 )

三、选择。

1.在下面各组数中,(    )能组成比例

A.4、5、12和15    B.2、3、4和5    C.1.6、6.4、2、5

2.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   )

A.8 a2    B.6 a2+ a2     C.无法确定

3.一份稿件,甲打字员15天能打完,乙打字员3天能打甲的, 丙打字员每天能打甲的,(   )工效最快。

A.甲    B.乙    C.丙

4.一个小数。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多9.45,原数(   )

A.94.5     B.1.05     C.10.5

四、计算

直接写得数

2.4-0.5=   7÷1.4=    3×2.5=  2.5+10.6=

2-0.52-0.62=  6÷3=    1.25×3×8=  1÷(1-0.5)=

6×7+3×3=      36×25﹪=

五、列式不计算

1.一件工作,单独做甲要6小时,乙要4小时完成。甲做完后,乙才来,乙来后做几小时完成?

列式:

2.小东把300元压岁钱存三年定期,年利率为5.40 ﹪要缴纳5﹪的利息税。到期时得到利息多少元?

列式:

3.一个数的20﹪比它的少1.8,求这个数。(方程解答)

方程:

六、应用题

1.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学生食堂买大米2000千克,。。。。。。,面粉多少千克?

(1)2000÷40﹪

(2)2000×40﹪

(3)2000÷(1+40﹪)

(4)2000×(1+40﹪)

2.一只杯子高10厘米,底面直径8厘米,一袋牛奶498毫升,这只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吗?

3.学校栽有月季花240棵,比丁香花的2倍少16棵。丁香花有多少棵?(两种方法)

4.把一块棱长10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的圆锥铁块。这个圆锥大约有多高?

5.两个修路队修一段路,甲队从南向北修每天6千米,乙队从北向南修每天比甲队多修。两队同时开工,经过16天完成,这段路多少千米?

篇6: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统计,综合应用,总复习。

总体教学目标

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统计先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2、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基本性质解正例;正确理解正、反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带有方格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图像,会用正比例图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诸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些稍复杂的.统计活动。

6、全面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

7、运用百分数、正比例、反比例以及小学阶段所学的其它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等内容学习中体会函数、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8、在整理复习中学习整理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

9、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并掌握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运用百分数、正反比例及小学阶段所学的其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圆柱、圆锥特征,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计算公式及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与复习,形成知识系统,全面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1、理解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的量。认识并理解正比例图像。

2、能灵活的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相的关实际问题。

3、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4、能沟通相关知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构筑知识结构、系统。

课 时 安 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周次

百分数的意义 14 1~ 3周

圆柱和圆锥 9 4~5 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 11 6~ 8周

统 计 5 8~ 9 周

总 复习26 10~ 16周

主要教学策略

思想方面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规范学习习惯:从课前的预习、听课、各类作业等数学学习活动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督促落每一项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为每个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全过程。

4、做好三结合教育,杜绝学生上电子游戏室玩游戏或沉迷于网终。

含培优辅差

1、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多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的牵引内化。

3、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4、组建互助合作小组,通过帮扶活动,让优等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困生在别人的帮助下,争观把不懂的知识弄懂。

5、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既面向全体,照顾好两头。

本期主要教学主要措施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能够大胆主动的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3、总结出解决各类型问题的一些规律东西。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用数学解决问题时,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上一篇:我们的军营生活作文600字下一篇:外贸业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