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2024-06-20

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精选10篇)

篇1: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

摘要:突发环境事件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对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开不全面、不及、方式单一等,本文通过“血铅超标”这一事件具体分析了我国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在信息公开方面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改善。关键词:血铅 突发环境事件 信息公开 正文:

“血铅超标”事件近些年来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我国陕西凤翔、河南济源、湖南武冈、福建上杭、广东清远、四川隆昌、湖南郴州、云南会泽、江苏大丰、山东宁阳、湖北崇阳、安徽怀宁、福建南安等地区陆续发生了血铅超标事件。血铅超标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血液含铅量过高就可能发生铅中毒,它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中、重度铅中毒,原因为东岭冶炼公司污染,且未能按期组织卫生防护范围内村民搬迁,11名干部因此受处分,名单至今仍未公布。陕西凤翔等地“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济源迅速对主要铅冶炼企业周边村14岁以下少年儿童进行血铅检测。截至10月10日,已检测的2743人中,血液中铅含量在250微克每升以上需要驱铅治疗的有968人。继陕西凤翔、河南济源等地之后,福建上杭又见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为发展经济引进高污染企业,从而危及环境、健康,再引起受害人与企业、政府的冲突,已成一个常态。正如有些调查报道曾指出,在每一起“血铅中毒”事件背后,几乎都有政府相关部门为追逐经济利益而纵容和鼓励设立高污染企业的影子。同时,也有国家标准过低的缘故,导致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与居民的“血铅超标”常同时存在。1频繁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同时考验着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其中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方面的缺位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经通过对案例的介绍着重分析我国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中信息公开方面的缺陷,并针对问题提出我的一些建议。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陕西凤翔血铅超标的事件经过。

2009年8月7日下午2点,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马道口学校车水马龙起来,早已放假的学校突然间变得极为热闹。这是西安市中心医院8名医护人员在这里对14岁以下的儿童及婴幼儿进行血样采集,重点检测其中的铅含量。根据此前该村和邻村———孙家南头村的村民们自发到宝鸡市各大医院所作检测,两村数百名婴幼儿及儿童绝大多数被检测出体内铅超标,其中部分超标严重,已达到中毒标准。两村民居南北环抱着的一家年产铅锌20万吨的冶炼企业———东岭集团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被疑与此有关。

最先查出铅含量异常的是马道口村9组6岁女童苗凡。今年3月,由于苗凡老喊肚子疼,并有表现烦躁等现象,被家长带往凤翔县医院检查,结果竟是“铅中毒性胃炎”。此事并未引起村民重视,直到7月6日孙家南头村1组村民薛亚妮带着8岁的儿子孙锦涛和其堂弟6岁的孙锦洋,去了一趟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令医生吃惊:兄弟俩血铅含量分别达到了每升239微克和242微克,大大超出了0-100微克的正常值。

医生告诉薛亚妮,血铅含量在每升100微克以下,相对安全;在100—199微克之间,血红素代谢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在200—499微克之间,可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

听医生这么一说,薛亚妮顿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家附近就是东岭集团的铅锌冶炼公司,2006年来受 1 吴杰.安徽爆发“血铅超标”事件[N].南方周末,2011-01-06 其影响,水、空气都有一些变味,孩子的血铅含量异常,估计与企业有关系。检查结果迅速在两个村子传开。有村民带着家里的孩子到宝鸡市妇幼保健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人民医院等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令村民大吃一惊:几乎所有儿童的铅含量均超过了标准。8月3日至4日,情绪异常激动的村民围堵了东岭集团冶炼公司的大门,致使该公司不能正常生产,双方发生冲突。事发后,凤翔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赶赴现场,组织人员统计“血铅超标”的儿童人数,环保部门也介入调查。

根据村民们不完全统计,孙家南头村和马道口村0-14岁婴幼儿及儿童血铅异常人数均超过160人,两村加起来,至少300儿童血铅超标。从8月7日开始,根据陕西省卫生厅的指派,西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共需要采集864名孩子的血样。8月7日当天采集了血样300份。由于需要进行检测的孩子太多,陕西省内一时难以筹集到足够的检测试剂,西安市中心医院正紧急从北京调运,预计下一次采集工作将在下周二前后进行,下周内完成864名孩子的全部血样采集工作。血样全部采集完毕后三到四天内,检测结果将统一公布。

血铅异常事件发生后,凤翔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血铅超标事件处置工作。会议提出五条处置原则:1。依靠权威机构省市疾控中心核查确认;2。政府出资免费全面核查相关儿童血铅超标问题;3。公开公正,第一时间公布检查结果;4。以人为本,一经确认有血铅超标情况的儿童,全部免费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确保早日治愈,不留后遗症;5。着眼长远,制定规划,做好相关搬迁工作。

马道口村7组23岁青年马云刚在当地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他在冶炼公司上班,血铅含量在1000(微克/升)以上。马云刚50岁的父亲马召才昨日向记者证实:儿子今年5月被查出血铅含量1100多(微克/升),经公司内进行输液排铅,有所下降。他同时证实,儿子已经在上个月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目前还没批下来”。在冶炼公司上班的另一些职工也证实,自己的血铅含量都超过了正常值,在400(微克/升)以上,600、700、800的也不少。职工们说,外面的居民血铅也超标,是因为安全距离不够。

据陕西当地媒体披露,根据东岭冶炼公司入驻长青工业园区的协议,共有581户居住在公司周围的村民需要搬迁。但在冶炼公司已经进驻的两年内,长青工业园区实际只搬迁了156户,还有425户没有搬迁。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蒲仪明表示,今后园区将每年筹集2000万元资金,每年搬迁100户左右。凤翔县血铅超标事件领导组房屋搬迁小组人士表示:将在本月底前完成首批搬迁户准备工作。

宝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已于6日进驻东岭冶炼公司,当日提取了公司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样本。昨日又增加监测点,包括公路沿线,现在监测点已增至12个。根据12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环保部门将依法确定污染源,做到“让群众放心、让企业明白”。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及其信息公开制度的特殊性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

为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2月29日正式印发了修订后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新《预案》)。新《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重新定义,即“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该定义:一是增加了突发环境事件原因的描述和界定,列举了引发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这有助于增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环境意识,适应应急管理工作从单项向综合转变的发展态势,在应对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时,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二是在定义中明确“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这里既包括了“突然暴发”,也包括了“突然发现”。将突发性污染和一些累积性污染都纳入突发环境事件的范畴,体现了国家对环境安全的底线思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的环境影响。

(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的特殊性

1、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义务的法定性。只有让公众充分、及时、准确的掌握相关环境信息才能使其人身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增强公众对政府应急工作的配合,有效预防和从容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充分维护好公众的切身利益。

2、信息公开主体。为了使信息广泛传播、公开途径多元化使得媒体蜂拥而上,公众有被误导的可能如何解决多地区、多部门、多媒体与信息公开统一性之间的矛盾,便成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函待解决的问题。

3、政府问责机制的可及时启动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将有关环境信息公布一下的问题,而是时刻处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政府在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的任何迟延、疏漏或不尽责都可能耽误最佳处置时机。

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

(一)立法现状

1、原则性规定。在《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3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第63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这两条则准确及时公开信息定位为政府法定义务,违者将受到行政处分。

2、环境保护单位法律法规的规定。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0条规定,“单位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66条则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这自然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除《水污染防治法》外,均未明确规定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

3、国家和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纳入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范畴。并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四章第6条中队信息的规定,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第53条规定基本相同,都是以“要及时”,“信息准确、权威“等笼统的要求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进行公开,不得不说是一种操作性不强的法律规制。

(二)不足

1、公众环境知情权法律地位不明确。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相关信息获取的权利。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宪法对公众环境知情权未作任何规定。在《环境保护法》中类似环境知情权的内容仅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范围内规定了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二是规定了排污企业在特殊情形下的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

2、现行立法并未体现突发环境事件中信息公开的特殊性,原则性过强。中国现行立法主要针对的是常态下的环境信息公开,突发环境事件下的信息公开仅有零星的规定。紧急状态下的信息公开因其公开的方式、内程序等特殊性,使得中国现行以环境信息公开为依据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3、信息公开的统一性规制存在缺陷。由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复杂性,应对管理体制需要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系统内部的协调、合作,也要求政府和社会及公民之间的积极合作,而单

一、分散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实需要。

4、突发环境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的问责机制不健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信息公开义务的行政追究问题给予了原则性的规定。但中国的行政问责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行政问责机制出现的问题只要包括了问责主体缺失、行政权责划分不清等。

三、现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

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陷,效果也不甚理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义务的履行不够。虽然按照国家规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也详细规定了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但地方政府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在职责范围内公开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等个方面的环境信息,但多地方环保部门以技术跟不上为由强调公开这些环境信息的难度,导致实际上公开的环境信息的范围不全面、不及时。

第二,公民申请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时很难尽如人意)比如云南省会泽县也爆发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笔者在当地调研中了解到,公众向环境监测站索要环境信息,监测站一般都不会提供,并且还认为没有公开太多环境信息的必要。会泽县的环境信息主要是发往政府职能部门乡镇,满足公民申请政府公开环境信息的主要内容是地方空气质量,但不包括过于具体的环境信息,比如某个企业的排污情况。再比如,会泽县卫生局也没有公布一些因为企业排污导致环境损害至人体健康受损的数据,而仅仅是公开一些普适性的疾病防治常识。

第三,政府提供的环境与健康信息在真实性上遭受质疑。以福建上杭血铅超标事件为例,福建上杭自发现一例血铅超标之后,蛟洋村村民要求乡村医生带着孩子们到龙岩市第二医院检测,但检测结果中超过 100微克/升的只有4人,超过60微克/升的65人,还有2人在60微克/升以下,这使得广大村民广泛质疑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于是更多村民舍近求远地避开龙岩市第二医院,到福州、厦门甚至广东、江西的医院去检测。而检测结果又进一步证实了村民们的猜疑,大多数儿童血铅检测的结果都高于100微克/升。于是,在不真实的环境健康信息下,村民普遍陷入恐慌。

四、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第一,及时、动态、准确、真实地公布环境信息。虽然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既明确规定

了环保部门主动公开和环保部门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公开两种方式,又在第11条明确规定了环保部门应当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内容.但是,仅此不够,因为上述内容的规定仅仅针对的是常态的环境管理。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应当根据“属地”原则,以有助于公众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实现的目的,将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及其解决过程与方式。对于在本地建设的项目的环评结果污染企业致害机、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内在关联等内容,及时且真实地向公众动态公布,以尽量实现保障健康防治污染、化解危机、维护秩序为指向。

第二,构建环境信息联动和部门共享机制。环境与健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共享。信息的共享会节约大量成本,会使职能部门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最有利于环境的决策。因此笔者建议,要构建纵横交错的环境息共享平台。从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上看,在与生态环境和公民健康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长效的常规的信息共享平台与交流机制;从地区信息共享上看,尤其重视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信息的共享与联动。建立这样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就能够保证时间上连续,空间上全面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污染相关 疾病与死亡的发生状况以及有关分析结果为各管理部门动态掌握。

第三,拓展环境与健康事件的信息来源并及时公开。以血铅超标事件应急处置为例,为便于环境污染健康损害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警,应扩大事件收集范围,除应包括有明确污染原因,如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违法排污行为等原因所导致的健康损害的环境事件外,还应该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对于公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逆转损害的特性,对存在潜在健康风险的污染事件以及经媒体曝光或民众举报的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健康损害事件进行收集。同时,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信访相关信息应与环境与健康工作关联,充分利用环境保护部门,卫生部门已有的环境与健康事件调查成果,环境污染健康损害高风险区域数据,予以共享和公开。

第四,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行政问责制即能强化政府责任,也有助于推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行政信息公开。首先,应明确问责客体,包括全体的公共行政人员;其次,扩大问责主体,问责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合理合法进行;再次,完善问责体系,包括道德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四个层面;最后,确保行政问责机制的及时启动。总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参考文献

[1]张润昊,袁岳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49-54.[2]廖建凯,黄琼.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的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11:4-6+42.[3]王树义,庄超.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J].中州学刊,2013,03:63-66.[4]陆春雷,陈明,左锐.应急过度之思——从两起突发环境事件说起[J].环境保护,2011,07:42-43.[5]周珂,林潇潇.环境保护也需未雨绸缪——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标准的研究[J].环境保护,2011,13:50-52.[6]范娟.新的形势考验环境应急能力《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亟需修订[J].环境保护,2008,21:57-58.[7]许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225-226.[8]韩剑.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01:48-49.

篇2: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单一民族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全球环境治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受到极大关注.问题在于,国家之间的利益选择和矛盾冲突让全球治理的前进脚步异常沉重,全球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有效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作 者:梁海峰    周建标    LIANG Hai-feng    ZHOU Jian-biao  作者单位:梁海峰,LIANG Hai-feng(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周建标,ZHOU Jian-biao(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江西,上饶,334000)

期 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09(2) 分类号:X22 关键词:环境    环境政治    全球治理   

篇3: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自20世纪中期以来, 科技突飞猛进, 人类创造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骤减, 温室效应加重,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来愈频繁出现。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为了应对这种状况,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 开始思考怎样做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由此便有了环境伦理观的发展。“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伦理的基本要求、原则规范及其学理基础的新兴学科。”环境伦理学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存在物的行为。

当代环境伦理发轫于20世纪60、70年代。80年代, 以西方环境伦理为主的环境伦理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并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人90年代以后, 环境伦理研究开始出现某种停滞的状态。而环境正义的实践与理论像一颗来自人间的石头, 冲破了天堂瑶池般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环境伦理学, 掀起阵阵涛浪。所谓环境正义, 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时, 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当如所有的正义起源于不正义一样, 环境正义也是起源于环境不正义, 产生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不正义现象。环境正义理念, 最初是针对美国在选择有毒废物填埋场时所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而提出的, 其历史可追溯到“爱渠事件”和“瓦伦抗议事件”。至此, 不平等使用社区土地这一种族歧视新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环境正义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 随着重污染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毒废弃物发往发展中国家, 环境正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 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积极响应。

二、当代环境伦理的困境

90年代以来, 环境伦理研究呈现某种停滞的状态:在理论上难以统一;在实践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导致环境伦理陷人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现代环境伦理过度追求言说的自由和境界的高远而“缺乏对现实的细致关注”。现代环境伦理总是不分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环境的现实需求是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还是攫取财富、不同地区对环境资源的真正占有是多是少、占有的环境资源是优是劣等等这些具体的现实的情况就要求“我们”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往往片面强调了“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无差别的责任和义务, 而忽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占有环境资源的悬殊差距。这就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话语权的情况下, 我们能够听到的用来掩盖他们攫取自然资源的现代环境伦理观。发达国家君子般在提出自己环境保护主张的同时, 竭尽所能地将致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之冕加之于发展中国家, 妄图逃避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或补偿。但是, 面对当今的环境危机, 人类真的是一个实在的共同主体吗?然而, 现实情况却是, 富人破坏、穷人受害、强者引发问题, 占便宜, 处于领导地位;弱者吃亏, 被强迫承担责任。

三、从环境正义角度提出补救和应对策略

环境正义认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公平地享有那些由公共环境提供的资源, 并且有义务一起承担起由发展经济所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责任;那些污染了环境的人或团体应当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治理污染, 并且还要补偿那些没有公平享有资源的人、因他人的污染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基于此, 我们的环境伦理不应该一味地照搬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立场、为发达国家利益代言的西方环境伦理理论, 应该针砭时弊, 有所创新。总而言之, 为环境保护实践提供可靠的道德基础与伦理支持是当代环境伦理的一个根本目标,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有要求当代环境伦理扩大理论视野, 夯实现实基础, 脚踏实地, 主动调整自身来及时应对现实问题;就理论建构方面, 不仅要有恰如其分的应然的浪漫主义情怀, 还要认识到实然与应然的差距, 顾全道德实践的现实可能, 理论和现实的生命力要缺一不可。从一定意义上来看, “环境正义”所表现的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的态度, 为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提供了新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杨通进.环境伦理学: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8.

[2]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不一样的环境“想象”——“环境正义”视角中的环境炉里命题分析[J].哲学研究, 2003 (3) .

篇4:信息化视角下的语文教学案例研究

其一,形象趣味性。如前所述,音频、视频等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走入语文课堂教学。基于这种前提下的声像技术,或以美妙动听的音乐或以绚烂多姿的图像,甚至以人们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片断展现在师生面前。课堂上,人们面对的不再是黑白两色的文字与图纸,而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声像资料。这些声像资料“可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主要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产生强烈的通感性,可以即时实现人的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与交流。”

其二,情境性。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在产生形象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也把师生引入一个虚拟的情境中。信息技术通过音频和视频手段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情景,使师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的情境中,再给师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冲击之外,还使师生进入一个预设的氛围中去感受教材的美。

其三,互动性。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尤其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打破了原有知识——传递的接受模式,在互联网面前,师生不再是知识的掌握、传授者与接收者的关系。师生共同在信息化的“海文化”中遨游,他们更能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征,他们共享资源,互相促进。而且,许多教例也能说明这一点,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例中,一般都是师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课堂教学中师生拓展性地理解、鉴赏文本。他们在讨论、探究中彼此学习,拓展视野,在碰撞与交流中获得发展。

正如众多论者指出,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处理好以下矛盾:

第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信息技术,究其实质,是教学的工具之一,是技术手段,也就是形式。有学者撰文指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就是一个辅助工具,其意义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之于教学的意义没有本质的不同。”“任何工具对于人在原初意义上都是‘帮助’,帮助人实现某种目的。”因而,说到底,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语文教学中的形式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言的习得,正如李海林先生指出的:“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指向语言的”“语文课要使学生获得语言,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多媒体之所以是需要的,就是因为他可以帮助学生与语言接触”、“多媒体只有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时才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才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范畴。”所以,信息技术之于语文教学,是形式的东西,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第二,“读文”与“读图”的关系。有论者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作者论述了图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同时,不无忧虑地指出:“图画在把人们引向表象世界的同时,它过分诉诸感官,只注重整体直觉的方式,并不利于人们进一步深思与叩问;图画在追求视觉快感的同时,放弃了对文字式深度的追求,图画艳丽的外表造成了对其意义的遮蔽,形成对世界的祛魅。这易于导致思维的贫乏与单一,乃至形成一种表层文化和教育的浅薄。”

第三,教学案例的预设性与课堂情形动态变化之间的矛盾。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无法避免课件内容、程序的预设性与学生动态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会发现原本苦心孤诣设计好的课件不适用了,课堂情况发生了变化。教学课件设计的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课件内容与文本之间须保持一定的张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语文教学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面对信息化这一新课题,出现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谋得发展。实践证明,语文教师以教学课件为载体,以教学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式。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案例,正确认识信息化进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篇5: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国社区环境建设的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试图应用环境伦理学的.有关知识,从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等各个角度出发寻找到改善社区卫生环境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社区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

作 者:熊欢 欧阳雪梅  作者单位:政法学院04级公共管理班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伦理   社区   环境卫生  

篇6: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李 明

(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篇7: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环境舞蹈是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有借鉴美国先锋派里先进前卫概念,注意的是人类为什么而舞蹈,追求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的意识思维流动,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探求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可以和台下的观众说话,可以自我哼唱,喊叫,追逐,可以任意走动、互相拉扯,甚至更多地互动。

中国现代舞的开放与发展较西方起步较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青弋的《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艺术中讲到中国现代舞的抉择,中国三地现代舞走向多元化,领域的拓宽与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就是古名伸的接触即兴的舞蹈形式的舞蹈剧场:激发身体更丰富的语言和寻找舞蹈更广大的空间。即兴带来最出人预料的结果,也带来舞蹈空间的某种无序状态,冲破风格化的束缚,使空间变得精彩丰富,身体的状态不再固定不变,出现无限的可能性。在中国民间的戏剧实验团体的戏剧实践中,高行健编剧牟森导演的《彼岸》的演出也是一次成功的环境戏剧范例:它是在1993年的六月,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间用报纸糊满空间的教室进行的。观众沿墙四周而坐,演员就在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交替中展开演出在教室的斜角拉起的绳子上爬援。《彼岸》真正创造了某种炽热的氛围,有效地将观众包裹在演出活动中。当演员血红的脸色、暴涨的青筋、淋漓的汗水、隆起的肌肉、粗重的呼吸、喉头的喘息、亢奋的呼叫、弥漫的汗味,就在你眼皮底下呈现时,当你看到一群人在你身边和头顶翻滚扑跌撕扯时,当你被演员用绳子捆绑在椅子上,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身体的自由活动,陷入了由大小绳索编织的巨大网络时,当你被演员拉住一条腿扯住一只手,无意中充当了他们攀缘的平衡支点时,你能不为这活生生的搏斗而不是装摸作样的表演,这充满力度与动感的生命喷发,这狂放的生命激流的流泻,这热血的奔突所震撼吗?这就是环境戏剧强调的共同创造的情景。在创造的情景中,参与者在体验来自他们过去的,当前存在的麻烦之中,它不是模仿也不是心理演剧式的,它远远超越了理性的逻辑为中心的(戏剧文本)运作方法。在这里,戏剧的从文本结构到导演创造再到舞台呈现的环节被取消了通常的秩序,戏剧构成的所有已知秩序已经被不确定的成分所打乱,全部动作都来自参与者的即兴创造,文本不是演出作品的出发点也不是终点,空间被赋予生命,演员不是演员而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然而结果却使戏剧充满不被预知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知,环境舞蹈也是基于即兴的舞蹈表演演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环境舞蹈是建立在现代舞即兴创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观众与演员角色可以互换的一种更具风格个性化的新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

环境舞蹈的表现特点与舞蹈生态环境的联系

2.1 环境舞蹈的特点

2.1.1 观众与演员零距离

传统舞蹈中,观众和演员是有距离的,并且很容易分清楚。而环境舞蹈打破的是惯常的剧场式的交流方式。观众和演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表演,所以很难分辨出观众和演员。

2.1.2 空间变化更大

人们用改变一个空间来创造一个环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预先设计布景,在到达剧场之后,根据已有的环境,只需要一些事件修改舞蹈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这种对空间固定不变的相反一面是发现空间,空间的安排是任意可行的,布景是为了理解空间而非掩饰或改变。观众可能突然,未预料地创造出新的空间的可能性。一个空间的特定组成部分是用来探索和使用,而不是掩饰。这都是与传统舞蹈的设计的不同之处。

2.1.3 焦点是灵活的,可变的

环境舞蹈在正统舞蹈的基础上把焦点的相对固定改变成增加多种焦点,或者没有焦点。在多焦点中,一件事以上相同的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在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空间是安排好的,所以没有一个观众能够看到一切,需要走动或重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

2.2 环境舞蹈编创和舞蹈生态环境联系

舞蹈生态环境是与舞蹈发生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在环境舞蹈的编创过程中引入国外流行的编舞理念与方法环境编舞法,在环境戏剧创始人理查·谢克纳初步了解了环境戏剧创作的理念与方法归纳总结而成的创作模式。提出对表演空间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从概念到技术的分析、理解、编创、表演去初步接触环境编舞的理念与方法;学习达到对环境舞蹈从表演方法到编创理念的基本理解,学会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放松的表演与创作。舞蹈艺术之中存在戏剧的因素,戏剧在舞蹈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下面就是针对环境舞蹈的特点从戏剧中举的一些实例:

(1)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导演的法国思想家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部讲述了二战时期六个男女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失败后被捕,经历了酷刑和生死考验,表现了他们在极端情境中的反应和自由选择。在剧情的进展中,咫尺之间,观众们能够闻到鲜血的腥味,能看到酷刑过程中被施暴者拔下夹在钳子上的手指甲&&在被监禁的一群人决定要处决可能经不起拷打的弟弟时,小男孩满场乱跑,跪在观众脚下狂叫救救我!求求你们不要杀了我!最后在众目睽睽下抽搐着被掐死。这对应的就是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虽然面对同一戏剧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反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都会出现民族性、地域性、社会阶层性及个体气质的差异。但期待视界构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却在环境戏剧的构成空间被间离和打破,使现场出现参与交流不可预知的兴奋,背离了戏剧约定俗成的规定情景,在过程中创造集体心理体验的自由空间成为了现实。

(2)1991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亚洲剧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排了《等待戈多》,其中把观众请到舞台上,演员在台下演,整个环境像病院一样,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就在病院里掰扯来,掰扯去,人生的那点意义就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掰扯。这里修改戏剧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

新的环境,环境舞台的设计与传统有所区别,有了更多的空间里的变化。空间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这对应了第二个特点舞台空间的转换。

综上通过对环境舞蹈艺术特点理论的学习,运用舞蹈创编的手法,不久之前舞蹈系的一位舞蹈老师创作出了一支环境舞蹈,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灵感就是置身于一片空旷的大地之中,看着大自然的景观。再加上前段时间北京地区遭遇的雾霾天气,其原因就是和环境污染有关,所以两者结合就行动起来了。编舞者产生了创编环境舞蹈的想法,开始进行了以环境为天然舞台打造一场环境舞蹈的艺术盛宴的筹备。这里就是凸显了环境舞蹈没有像传统舞蹈一样具有固定的剧本,而是一种即兴的创作。舞台就像是编舞者的处理自己思想的画布。随着编舞者思想意识的流动,环境舞台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此次环境舞蹈表演者的一员,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在武汉市光谷步行街展示了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表现特点。在光谷诺大的场地下,随地起舞,随心舞动,牵着路人一起用肢体传达我们的情感,拥抱大自然的街上的路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艺术盛宴。而此刻围观的行人也成为了舞蹈的参与者,在这一时空里,没有观众与演员的区分,焦点也是不断地转换,使舞台更具个性风格。虽然围观的群众可能还不太了解这门新兴的舞蹈表演形式,但是表演者用肢体动作去展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饱满的热情贯穿在整个舞蹈始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就是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珍爱生命,希望人们不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我们地球母亲。

舞蹈生态学中舞蹈与环境的关联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以揭示舞蹈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很少有直接而纯粹的。以下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舞蹈和环境的关联:

2001年王小鹰导演的《安娜·克里思蒂》的开场,整个空间弥漫蓝色的雾气,海涛声阵阵包裹着剧场向上空升腾,所有进场的观众坐在舞台上,面对实际上是管道裸露的后台,但是却有在海岸船边的临场感觉。环境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烘托,焦点的多变,不能只关注舞台上的布景,观众演员与舞台环境的融合是一个亮点,一个和谐的整体亦是环境对于舞蹈的舞蹈躯体影响的体现。将音乐创作当作一种记录,只听从心的自然,舞者跳得随心,观众看得乐心。

小结

在环境舞蹈与生态学的联系中,从环境舞蹈最基本的要素进行研究,再从编创的方式到舞蹈生态学,这正是在当今人类进入系统综合思维和艺术研究进行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向着舞蹈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不仅关注着有关舞蹈、生态自身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实质性的问题,而且也注重认识论、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舞蹈生态学实践意义的探寻。这里的实践,不仅包括前文所提到的继承、保护与创新,还包括与每一个舞人息息相关的舞蹈创作、舞蹈教育教学、舞蹈批评,以及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等问题,而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正好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篇8: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案例指导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是成文法规范自身存在的抽象性, 只是运用抽象概念、定义的方式进行规定, 由此导致不同司法机关、甚至同一司法机关在处理情节相似案件时, 定义理解的不同, 而会做出不同的处理结果。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才将眼界投向了判例法和案例指导制度。

一、判例法的借鉴

在我国现代法治的建设过程中, 制度的构建成为法律学者及实践者首先关注的切入点。同样, 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困境, 实现法治的公平, 在学者主导的理论研讨中, 英美法系判例法成为评判的对象。判例法是指在英美法系国家, 按照“遵循先例”的原则, 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判决对以后的审判具有约束力,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法律体系。在学者更多的关注判例法所具有的价值及功能时, 很少有人从我国司法实践对嫁接这种制度需要的土壤、技术进行分析。这里有必要对英美法系“遵循先例”的技术方法——“区别技术”进行一下介绍。英美法系的基本理论是区别判决中的“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 只有判决理由才能作为判决规范得到遵守。要找到判决理由又需对案件进行比较。这个过程是一个特殊的逻辑思维, 在幅员辽阔、地域差别明显、文化氛围有别的我国, 让一名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业务素质并不高的法律工作者具有这样的思考方法, 具有一定难度。所以, 无论学者怎样倡导判例法, 这种制度在当前的我国很难完全复制。但对其我们可以进行借鉴。

从现在已经走向实践的两高案例指导制度来看, 当前还不存在判例法内在的“区分先例”的内容。判例法除了体现其特殊的发展轨迹及西方特有的思维方式外, 其所具有通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各国在现代法治的建设上仍然认为实行判例法的英美法系国家是法治国家的代表?那就是判例法赋予了司法者主观能动性——符合法律发展规律的司法者的解释, 这才是我们通过判例法需要借鉴的内容。

二、例的指引

在简单认识判例法所具有的特征后, 让我们回顾并梳理中国长远的法律史, 从夏商的“禹刑”、“汤刑”到清朝的《大清律例》绵延四千多年的法制发展史最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中华法律体系, 形成了“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 在形式上以制定法为主, 多种表现形式并存的“例”。这些“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各种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逐渐颁布, 但“例”同样是审理案件的法律依据, 如秦朝的“廷行事”即指宫廷、法廷的已决、已行的事例、案例。这些事例、判例可以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汉代的法律形式之一“比”, 又称“决事比”, 是指律即正式颁布的法律没有正式条文规定时可以比照相近律令条文或同类判例处断。唐代出土的《文明判集残卷》更加说明了判例在古代判决中法律的作用。直至宋代的“例”, 明代的《问刑条例》。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代的“例”是指各朝各代将此前的判决案例作为以后判案援引的依据。以现代法治的角度观察古代的“例”从本质上讲是基于对传统、先例的尊崇即祖宗之制不可改及皇权内在扩充的需求, 并且具有在制定法之外现实的解决纠纷的现实目的。学者汪世荣在对宋代郑克《折狱龟鉴》的研究中, 总结出古代案例的三种目的追求即:“引导司法价值追求”、“解释法律规则原理”、“阐释特定规则准确含义”。两高各自发布的案例指导工作规定中对制度建立的目的表述及案例所应具有的条件描述与古人对于“例”的目的追求具有高度的重合, 这说明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所具有的借鉴价值。正如学者论述的“研究历史上的案例或者判例在司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以及对今天我们实现案例指导制度的启示, 是我们东方司法经验创造性转换的应然要求”。

三、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建设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指最高司法机关颁布的、对各级司法机关在履行法律职能过程中具有指导性作用、意义的案例。“指导”明确了案例指导制度内涵不同于“判例法”, 其明确了案例的效力“应当参照执行”或者“可以参照执行”。从两高颁布的指导性案例应具有的条件来看, 其外延不同于普通法系的判例, 指导性案例主体更广, 包括法检两院。内容也更丰富, 涉及到法律适用的各个环节, 而不是仅指判决。判例法具有现代的法治精神、古代的“例”集中体现我们的思维方式, 二者对于我国案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与明确的目标。由于我国法律体系隶属于大陆法系, 坚持成文法主义, 我国司法实践否认判例具有法源效力, 整体移植西方的判例法不具有现实的条件。然而, 正如介绍、分析判例法不是为了复制判例制度, 在当今两大法系互相借鉴、吸收的前提下, 我们还要有“拿来主义”的智慧, 以另一种眼光看到判例法所体现出的弥补成文法缺陷、赋予法官解释权的功能。同样, 中国古代的先哲早已看破成文法的不足, 目标明确的选定判例予以弥补, 有的学者精炼的概括中国古代就是“混合法”, 是成文法与判例的结合。通过分析, 现行案例指导制度应从先前的制度——英美法系的判例与古代的例, 吸取经验、教训, 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建立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

参考文献

[1]夏锦文, 莫良元.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与价值维度[J].法学, 2009 (11) .

[2]张骐.判例法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建立判例法的意义、制度基础和操作[J].比较法研究, 2002 (4) .

[3]马志冰主编.中国法制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汪世荣.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 2006 (1) .

[5]夏锦文, 莫良元.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与价值维度[J].法学, 2009 (11) .

篇9: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环境建设

而当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愈加迅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以技术和数字为即时可见的衡量指标下,城市环境中本应该蕴含的文化元素淡化和浅显。一座城,因其涵养的文化底蕴而使其更加有韵味和悠远绵长。如何看待城市环境建设和文化的关系,如何将无形的文化特质融合到有形的城市环境建设当中,让城市重新成为关怀人和陶冶人的场所?这些都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建设中文化的缺失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面貌的趋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城市都不断脱离了旧有的气息,高楼林立、商务区CBD、购物圈、住宅区等等,不论你到了哪个城市,都感到亲切熟悉,感觉置身于自己所在的城市中。然而,这也表明了城市的建设在不断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差异性。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文化的真正独特性。各个民族、地域、城市的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地方个性特征,失去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即城市精神。

(二)城市记忆的消失与文化传承的缺失

“近代文明吸收了古代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之面貌一新,近代文明对人类全部知识的贡献很大,它光辉灿烂,一日千里,但是,其伟大的程度却还远远不能使古代文明暗淡无光,并使它沦于不甚重要的地位[2]。”

1893年,从美国芝加哥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曾引起人们大兴土木去“美化”城市,大修广场,采用散射状来规划城市的现象盛行。但是,这股浪潮在1909年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遭到了批评和抵制。而近年来出现于中国的城市进程,与当时的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相似之处,也同样造成了文化的淡化和荒芜。城市中原有的古老建筑多是历史上皇家与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同时也让人们记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故宫的存在让人们记住“礼”,从而在环境氛围中规范自己的礼仪风范。而在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

(三)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恶化

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随之而来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变差、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也减少。大都市的现代化观念也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难免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公共道德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公共场所脏、乱、差现象一时难以根除,公共设施经常遭到人为破坏。偷、抢案件的发生,食品不安全、交通不安全的环境使人们生活在焦虑之中。

二、城市环境建设与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一)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文化与环境建设结合做的很好的城市,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culture in city”到“city in culture”,即由“文化融入城市中”到“城市浸润在文化中”。可见,文化与环境最终合为一体,让人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是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之中。

从微观层面来看,从建设城市环境的具体操作来讲,城市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细化-美化-文化-德化”,其具体内涵是,首先,城市环境建设要做好,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开始,一步步推进和扩散;然后在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城市,将城市装点得具有美感,此时文化已经逐渐包含其中,到了一定量变的积累,文化则发生质的飞跃,紧接着由“文”化“德”,完成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人性的“真善美”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结合的重要性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仅包括狭义的环境,如城市景观、街头巷尾、交通等,还要树立“大环境观”,包括城市的文化产业,市民的文化权益,采用的文化手段,公共环境文化体系等等。城市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相互联系和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呈现出的样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

城市环境建设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城市环境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明显。因此,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权益的有效保护,文化手段的多样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都是对文化融入城市大环境建设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建设有效融入

(一)理念与规划先行,多视角形成建设方案

城市环境建设做到精致舒美,第一步体现在理念与规划先行。在城市建设之前应该明确城市理念,清晰定位城市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今后的行动计划做好准备,并且考虑将本地独特的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当中。城市环境又分为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静态环境即指城市建筑、公园、雕塑等,从这方面看需要明确城市的色彩和城市造型。动态环境包括城市中人们的日常文化活动和城市管理者举办或承办的各种大型会议和主题年度,如大型的国际会议等等。

城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直观而生动地反映了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经济史、建筑史、军事史、科学史、艺术史和教育史等人类活动的历史轨迹。因此在做城市规划时除了邀请规划设计方外,还应该邀请民俗专家、建筑专家、文化专家、史学专家等各方面的学者共同“会诊”,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规划方案,从而保证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展现出一部百读不厌的历史史书和人文画卷。

nlc202309011956

(二)多部门联合行动,共同打造文化城市

现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严重、PM2.5值过高、交通环境不畅等等。根源之一是行政体制上过于关注各部门的分工定位,却缺乏整体的服务和协调。由此带来的城市管理问题就是管理真空地带的出现,例如北京市地下管线有上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九类管线,分别属于十几家权属单位,政府监管出现真空地带。“要逐步克服各个部门之间孤立运作的局面,形成一种合作、协作的机制。[3]”

当然,绝大多数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都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如环境建设部门、水务、环保,燃气、环卫等。单单要做好环境的建设就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整体协调办公,更何况文化的孕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

(三)城市精神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内容。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物,它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国际上著名设计师沙里宁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这个城市的人在追求什么”、“城市如同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们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而这种气质和抱负正是决定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既以观念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也规范和体现为人们的行为、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城市精神虽然是无形的,却比有形的物质设施影响更深远、更广泛。在首都北京,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讨论、提炼、总结,最终提炼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标语、活动和论坛,把这一体现历史和时代感,体现北京特色的城市核心理念,不断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中。环境建设更要体现这些城市精神,从而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四)民众参与促进优质大环境文化的形成

环境法中的“公民参与原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浪潮和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前人们认为环境建设和保护是一种公共产品,只是政府来建设和保护。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不仅要靠政府建设和保护,同时也要人们主动参与其中,促进大环境文化的形成。在城市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生活在洁净优雅社区环境中的人们,其言谈举止、道德修养、精神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文明水平;相反,有些生活社区环境脏乱不堪,甚至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能保障,人们情绪不振、焦躁不安,其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较差,这说明环境对人具有强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看出,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人与人之间社会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包含“环境认知文化”、“环境法制文化”、“民俗环境文化”、“环境美学”、“环境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人们通过参与社会环境建设活动来适应和改造改造城市环境,并逐步形成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氛围。从这个过程中,人们参与城市环境的改观,同时也促进了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大力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城市环境建设中来,从“门前三包”到社区环境的治理,从抱怨环境的恶劣到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从有形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行为到无形的自觉自律的规范理念,不断提高对城市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是当前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城市经历了很多变化,毫无疑问,今后还要经历更大的变化。但是,迫切需要的革新并不是物质设备方面的扩大和完善,更不在增加自动化电子装置来把剩余的文化机构疏散到无一定形式的郊区遗骸中区。正相反,只有通过把艺术和思想应用到城市的主要的人类利益上去,对包容万物生命的宇宙和生态的进程有一新的现身精神,才能有显著的改善。我们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独立自主的活动,共生共栖的联合,这些很久以来都被遗忘或被抑止。因为城市应该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4]”

城市需要文化来孕育,文化需要环境来承载。只有将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城市使生活便利、舒美和谐,人们可以徜徉在城市温馨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享受“城市化的工作,田园化的生活”,这才是诗意的栖居,才是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M].北京:三联书局,2005年.

[4]辛向阳.北京城市管理的新形势与新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1).

(责任编辑:骆小平)

篇10:典型案例视角下的环境法

(810200)青海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 陈延林

【摘 要】将信息技术优势应用于课程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其优势所在,令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耳目一新,颇具诱惑力。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也是现代历史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为例,扼要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的一些实际经验,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案例设计;信息技术;历史教学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本人结合近几年在具体历史教学实践中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及实现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的认识理念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宗教、艺术、科技、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等。面对纷繁庞杂的史料,如何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就成了历史教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梦想。应当注意的是,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不可再现性、具体性、因果联系性等特征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性是相对应的。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便事过境迁,过眼烟云,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我们无法亲身经历和体验,这是历史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等)来认识历史过程,但又不是所有的历史材料都能接触到的,而且,历史过程是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并不是单纯、机械枯燥的文字表述,靠语言很难再现生动真实的历史场景,只能凭借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征,通过制作历史课件,利用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手段,使繁杂、琐碎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历史知识层次呈现具体内容,构筑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清晰的有机体,声形并茂、情景交融,充分展示历史知识的个别属性,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接受历史信息。

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依靠的仅仅是薄薄的一本教科书,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的面貌,又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再加上高考“3+x”的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可以拥有快捷丰富的信息来源:上网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大量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与历史有关的事实热点、大型考古活动的现场直播等,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调动学生了解历史渊源的兴趣。这就要求历史教学改变过去“黑板+嘴巴+粉笔+教材”的平面式的课堂教学,探索一种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立体化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新的世纪呼唤个别和差异性的教育,呼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显得比较缓慢,跟不上时代的速度,使学生不能更生动活泼地学习历史,也就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而更新教学模式,必须通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网(机)、人-------人互动系统,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实现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体上,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张嘴,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信息多媒体化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信息流通网络化。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环境下,信息具有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信息流通网络化有利于实践因材施教、协作学习、分层导学等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信息反馈多样化。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信息传输具有异步、同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

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历史课程教学的案例设计

下面以高一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说明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1、以学习教材《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内容为基础,深化学生对甲午战争影响的认识,研究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启示,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注意对研究课程中时间维度和方向维度的调控。提供精选的、典型的学习资源作为学生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的基本素材,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研究目光和思维活动按照合理的方向发展,避免时间和思维的失控,使研究过程体现定向与自主、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的辩证统一,达到研究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深刻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初步训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3、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启示的初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受辱挨打的关键所在,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网络主页

本课题研究尝试创建主题网站,运用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实现学习资源的提供和网上交互空间的支持。网页的创制基本采用了FrontPage、Dreamweaver、ASP和LanStar等工作平台,力图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发网络潜能,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途径。

》》》》基本程序

1、教师简要说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步骤。课程开始,教师向学生简要说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网页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入学习和研究过程。

2、深化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很大”的理解。这一环节是在学习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开发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参考经典论述,通过讨论交流,深化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在网上发表、交流自己或小组的见解,再进一步从网络资源中查找相关的论述,来补充和完善观点,最后通过研讨和教师的归纳总结,达成对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基本共识。本环节旨在学习教科书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分析和概括的基础上,参考经典论述,开阔思路,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一内容,并为下一步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启示”的研究做好铺垫。

3、“甲午中日战争的启示”的研究。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把目光由历史转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使得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基本流程是:

(1)、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由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启示”点并在网上交流,由教师进行归纳。学生提出的“启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甲午战争的失败看科教兴国。“你如何看待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你如何看待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事件?”中国有句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在19世纪90年代的消长就是这样的写照。在1890年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日本不相上下,甚至很多方面都超过日本,而4年后甲午战争爆发时,中国军事实力却落后日本很大的距离,原因何在?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会不会输给日本?反思甲午看台湾等等。教师从网上浏览学生提出的研究题目,加以归纳。

(2)、小组研讨。分组选题,对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按坐位分组,也可以按选题分组。学生各自根据研究题目,在网上选读有关材料,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网上发布,经过组内研讨形成小组结论。

(3)、全班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各组代表口头表述研究结果,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即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又随时对讨论进程加以调控。(4)、教师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对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和启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对学生的学习、研究的态度和成果进行评价;对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给予提示。教师的总结应体现科学性、激励性和开放性。

显而易见,以上学习模式既有个人的自主学习,又有小组的研讨,还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学生要学会如何获取、分析、加工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进行历史课题研究,如何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深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决好教学资源问题,一方面要求国家、高校、学科教师大力开发教学资源。首先,我国已有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每年出版图书11万种,期刊近8000种,可把其中有权威的、有影响的图书期刊电子化,组建若干个国家级大型电子数据库。其次,教育部和有关高校已组织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专家队伍,45所试点网络高校开发了包括历史在内的近300门课程和一批课件库、优秀教案库、专家论坛、网上模拟图书馆等。再次,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科内容的难点、重点,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急需的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库,以帮助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建构。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教学资源。通过与优秀的历史网站链接或镜像,更快地收集、利用、更新信息资源,直接实现资源共享。“中国历史网”、“中华万年网”、“历史回廊”“历史纵横网”、“中国历史在线”等都是综合性的历史网站,内容丰富,提供了系统的尤其是中国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而且有各种多媒体网络课件、留声机、小电影等内嵌其中,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其他如个性丰富的“铜雀夕照”、“史海泛舟”、“第三只眼看历史”等网站,以及作为研究界窗口的“历史频道”(httpnnel.com/)也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2、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历史教学,它需要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与使用的能力和对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因为教师的作用在于能够利用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及工具开发现代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引导学生对有效资源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传递信息,形成能力。

3、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历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和表达交流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要根据历史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比如对学生历史概念、历史术语和历史分析能力的训练以及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形成都需要借助教材内容和常规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广泛、长久地练习,相互感染熏陶,特别不能忽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4、不要忽略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协作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监视、广播、分组、在线帮助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学习受阻时,在学生不能自控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个别化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浪潮进入教育教学势不可挡,只要我们迎浪而上,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2合刊。

上一篇:成功源自勤奋高二作文下一篇: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