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2024-06-21

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通用10篇)

篇1: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老话题。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已明白,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学会学习”。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呢?这里有必要提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家长要千方百计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从一个问题一门课程逐步扩展的。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家长就可乘势引导孩子树立学习观念,让孩子明白他的主业、他的责任就是学习。有了责任意识,这时再引导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地会内化为孩子的学习自觉。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家长一开始就劈头劈脑地要孩子“自觉”学习是很难奏效的。

二是启发孩子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与人鱼不如教人渔。孩子自觉了,学习就成了平常事,而且在学习时还会产生新的乐趣。帮助孩子解答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难题,这不是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家长力所能及的。而启发孩子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倒是家长应尽力而为的事。什么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简言之,就是在学习时能思考,思考每个知识问题的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为这种思考,能帮助孩子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勤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就会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预习的、复习的、听课的、背记的、思考的、解题的、考试的等)方法。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学习就游刃有余了。学习也不会成为孩子的难事了。

三是辅导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工具。学习是孩子的工作。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一些学习工具。笔和尺是工具,各种字典词典也是工具,都有一个怎样使用的问题,会用善用,就能促进学习。现在还有电脑、电子教育软件等,这是更高级的学习工具,怎样使用要学习,怎样利用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安排。家长在这方面,也要通过咨询学习,才能履行辅导帮助孩子掌握这些学习工具的职责。

总之,孩子的学习涉及的内容实在太多。但仅从家庭教育规律来说,有一句话是一定要强调的,这就是——

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更要天天向上。

篇2: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有一次,孩子放学,一进门就拉着脸,看我的眼神也躲躲闪闪。我想到期中考刚结束,估摸着是没考好。孩子刚想说话,我掐了她的话头,拉着她跟在上大学的侄女沐沐视频聊天。

沐沐刚回宿舍不久,我问她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沐沐在视频那头开心地说着社团活动,我瞥了一眼女儿,似乎没那么情绪低落了,挂断视频前,女儿嘀咕了一句:“大学真好”。

我笑着对她说:“你再努力一把,也可以去想去的大学”,女儿眼神闪烁了一下没再说什么。后来女儿说:“妈妈,那次谢谢你没有怪我考砸了,还鼓励我。其实,当时我觉得数学总是考不好,我自己都快放弃了。”

这件事之后,我更加坚信,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真的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尤其是放学后我们问的第一句话。

通过在家长会上的了解,我发现很多家长问的都是“测试多少分?有没有考砸”、“在学校有没有犯错误,有没有被批评”……这些话,问了真的还不如不问!

你说的每一句话,传达的都是你对生活的态度。上面的这些话,无形中给孩子传达的都是负能量,让孩子觉得上学就是被批评这样糟糕的事情,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我们真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其实可以换种方式来说,比如: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你们哪个老师又给你们讲什么笑话了?

你同桌今天又干什么有趣的事了?

篇3:帮助家长管理孩子学习的几点建议

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这样说:“供他(她)吃穿,是我们父母的事,学习是孩子和老师的事。”乍一听,好像分工挺明确的,家长只需关心孩子的吃穿,至于学习事务可以一股脑地丢给老师。结果一学期下来,家长只来学校两次,一次报名,一次领通知单。可事实是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才是孩子成才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也有许多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但苦于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得当。整日困惑于孩子不听话、贪玩、上网、不与家长交流、成绩不能上升、孩子不重视学习等问题中。寻找不到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本人既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家长,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我就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

1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真正重视孩子的学习,切实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是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必经过程。孩子学习的过程是长期的、曲折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与孩子最亲密的家长适时地排忧解困,才能保证孩子学习得顺畅。孩子的学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家长地参与管理是必须的。因此,说孩子的学习仅仅是她(他)自己的事有失偏颇。

作为一名现代家长,首先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整体,同时三者的教育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地位,互相不可替代。提起孩子的学习,总是把“严师出高徒”,“孩子有一个好老师算是运气”等话语挂在嘴边的家长,实际上只是依赖教师在孩子学习上起作用,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上所起的作用。而请家教,托付长辈,交由他人代管往往很难达到家庭直接管理的效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要从心理和行动上切实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边心中,如果只有美好的目标和愿望,而没有实际落实的管理行动。将无法起到管理孩子学习的作用。虽然现实生活紧张而忙碌,可既然为人父母,就不能推卸和逃避责任。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家长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必须行为。

2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树立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观念,要不拘于成绩看学习

家长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学习只是孩子成长、发展的方式手段,决不是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小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人格、品德、习惯、是非观、身体素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铺垫坚实基础的阶段。其中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是根本,家长必须指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爱心和责任心,遵纪守法;学会与人相处,严以待已,宽以待人;多参与劳动,多磨炼孩子的意志。家长还可以有选择地提供有益的书让孩子去读,努力开拓孩子的视野。坚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未来发展全方位地打基础。

现代家长,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以一时一事就给孩子下定论,做取舍。尤其应对孩子的分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分的高低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说明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但是,分数的高低受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完全地、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实际水平。而且,仅仅是高分,也未必能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一些家长在思想上、行动上只以孩子考试的分数作为孩子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好了则兴高采烈,出手大方给予奖励;考得不好了则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导致孩子为分数而学,为了考试而学。使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速成,只有长期坚持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通过家长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稳定学习情绪、分析得失原因、调整学习方法、设立可行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孩子体验成功。进而才能保持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信心和力量。

3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努力为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兴趣

昔日孟母的“择邻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为什么能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正是它非常好地阐述出了环境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温文尔雅,孩子很少会有脏话连篇者。同样,问题儿童也多处于单亲、暴力、留守等存在问题的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如同水质与鱼儿、土质于幼苗的影响一样至关重要。因此,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要想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父母双方应该有分工与合作,针对孩子学习有分歧必协商,统一意见后共同执行。不宜相互争吵,各行其是,让孩子无所适从。(2)不宜当孩子的面议论他人是非,贬低老师。无需担心孩子骄傲而故意无视孩子学习进步和成就。(3)不宜任意变更孩子学习的时间,地点。孩子学习最好能定时定地,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孩子学习时不做干扰(不等孩子做完就纠错,或喂吃喂喝等。)。(4)确定孩子的确需要指导了,再出手帮助。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书桌、灯光、书架、静音等问题。(5)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宜进行干扰孩子的娱乐活动(打牌、看电视等)。(6)不乱给孩子树榜样,拿孩子的学习弱项比他人长项。

4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并做到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会具有很多习惯,而完成同一件事的习惯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角度上来说,习惯是能力的通道,能力,只有在良好习惯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学校里,老师只是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课堂学习习惯,而家中学习时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大事。从小学一入学开始,家长就应当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头等大事,切实加以关注。重点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配合老师加以培养和训练:

4.1 自觉学习的习惯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时间、学习要求、及时检查反馈。直至孩子对学习活动的步骤形成习惯,成为孩子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内化为自觉地行为,无需家长提醒。

4.2 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习是种向新向奇地思维活动。有效的预习,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家长不能只顾督促作业的完成与否,而忽视预习。

4.3 做事专注的习惯

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学习时的效率,有的孩子看上去在做作业,但实际上心不在焉,作业拖拉,费时耗力。发现这种情况必须严肃指正,从短时到长时逐渐要求孩子关注一件事。增强孩子的专注能力。

4.4 思索与创新的习惯

教育孩子遇到学习中的难题要独立思考,支持孩子在常规学习过程中自由发表议论,鼓励大胆质疑问难,不轻易放弃,不抄袭。不依赖他人给答案。

4.5 学会总结的习惯

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家长教给孩子自己要学会总结,在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内容后要理清思路,将知识点纳入到知识系统中,形成知识网络。

4.6 科学用脑的习惯

学习和休息并不矛盾,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家长要教育孩子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体育锻炼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4.7 课外阅读的习惯

现在要学好各门功课,光靠课内所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家长可以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孩子阅读,要教给孩子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孩子写读书笔记,教会孩子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读,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4.8 使用学习工具的习惯

目前,电子学习机、电子字典、电脑以及网络都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有效信息,方便查找学习资料,但同时又容易带给孩子各种诱惑,阻碍学习。疏导孩子取其益、弃其弊地使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可以使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快速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长期的坚持才会有效果。如果没有家长长期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孩子的学习习惯则往往难以形成。即便短期内形成,也容易反复。这就意味着作为家长要有坚持不懈地奉献意识。

5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适时为孩子加油鼓劲或干预指导,增强自信

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孩子独立学习的心理基础。家长要善于尊重孩子、多赏识孩子,不用尖刻的语言嘲讽奚落孩子,如果当众讽剌贬低或故意揭短,夸大孩子的缺点,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最初都是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要善于称赞、赏识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好的评价是对孩子个性、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有了成功的体验,才容易形成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任何孩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别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如有的孩子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家长就要主动询问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发展一般,但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家长要帮助他发扬长处获得自信。家长还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别人都各有长处,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6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主动改进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

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要努力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孩子总结不同时期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保持积极的心态迎接更大的挑战。在经过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时,更要鼓励与帮助,家长应该找出孩子进步之处,虽未取得成功,但应充分肯定孩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看到希望,进而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不要搞独裁,擅作主张,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要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征求他们的意见,休息、娱乐、学习只要不违背的教育原则,家长尽量配合。要做到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知心者,只要孩子遇到问题肯主动和家长谈,向家长诉说,家长就能掌握好孩子的学习动向。只有把握了主动权,家长才能做到更好地管理好孩子的学习。

7 管理好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与孩子同步成长,及时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

篇4:做孩子学习的帮助者

离期末考试还有二十多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想请你帮个忙,可以吗?”“你需要我做什么?”我问。儿子说:“是这样的,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已经按照自己的计划,把各门功课复习完了,现在想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复习效果。”“好啊,妈妈很乐意帮助你。”我立即答应下来,“你把需要检查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好,到时我帮你检查。”儿子把一切安排妥当,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们采取我提问他回答的方式,对学习内容作了检测。我发现除了个别知识点不是太准确,需要进一步巩固以外,儿子已把大部分知识牢固掌握了。检查完毕,儿子长吁了一口气说:“我对期末考试充满了信心。”我心里十分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儿子熟练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儿子通过初中将近一年的学习,已经学会了自我管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儿子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帮助者”的角色,在儿子需要的时候,为他提供适当的帮助,使他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要扮演好“帮助者”的角色,首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同时必须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采用适当的方法,因为,了解孩子的需要是帮助孩子的前提,只有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使孩子易于接受,并且这种帮助要寻求适当的时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儿子去年秋天升入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和内容都明显增多,因此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是我考虑要做好的事情。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我尝试给予儿子学习的帮助使他非常不耐烦。这时如果我过多地干预,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静观其变,耐心地等待时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他。果然,儿子为他的自以为是付出了代价:一次测验考得糟糕透了。他回家后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征得儿子的同意后,我开始帮助儿子学习。我首先与儿子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检查督促儿子完成学习计划,敦促儿子及时复习,保证当天学习的知识当天掌握。在具体学科的学习上,我引导儿子采用知识结构法学习。采用这种方法学习,知识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条理清晰,需要的时候便于提取。在我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儿子渐渐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期中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儿子的自信心由此大大增强了。第一学期结束后,儿子对我说:“这学期开始我就像在迷雾中前进,在学习上一无所知,只能摸索着往前走,而现在,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宽广的大道,路旁长满了青草,开满了鲜花。我已经知道怎样学习了,妈妈,下学期我自己学习,我能行。”

要帮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对孩子给予充分的信任。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即便孩子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充满自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把困难转化为促进自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从这学期开始,我对儿子学习方面的具体问题不再干预,而是彻底放手让他自主学习,因为我相信儿子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问题。但是我知道,学习——诚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认为的那样,它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能成就,它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我首先要做的,是为儿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气氛。我不会过分苛求儿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不会因为儿子的成绩好坏,让他受宠若惊,或者让他颜面扫地、无地自容,因为只有在宽松的环境里,孩子才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只有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孩子才能对知识进行自我调整和消化、吸收。

其次,我认为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孩子知道为什么学习,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要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单纯的说教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尝试通过其他的方式启发儿子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如,每逢节假日,我喜欢带孩子逛公园,公园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往往会成为我的教育素材。有一次我们游趵突泉,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铭文和画像,记录了春秋时期齐襄公和鲁桓公在趵突泉会盟的历史。恰好儿子刚刚学完春秋战国的历史,因此饶有兴趣地看起了碑文,看完后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我及时表扬了儿子知识丰富,儿子也因为了解这么多的知识而自豪。在另一块石碑上,刻着老舍的散文《趵突泉的欣赏》,我与儿子一边观泉,一边读文章,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领略了艺术之美。通过自然景观中的人文知识,我使儿子明白了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只有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欣赏并理解璀璨的文化艺术之美。

经过潜移默化的陶冶,儿子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深层的理解,他学会了从学习知识本身获得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持久的动力。

我想借用斯宾塞的话,向儿子表达我内心的想法:孩子,我无法牵着手把你从这里带到那里,这条路你必须自己走。我能够真正向你承诺的,只是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会给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这代替不了什么,一切得由你决定,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我想对儿子说,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妈妈愿意永远做你的帮助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电邮: xuql69@sina.com)

篇5:家长帮助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介绍

给孩子一个专用的“错题收集本”,鼓励孩子在做错题时将题目写进本子,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后,分析错误原因。以后反复看,就能避开做错题的思维失误。

2、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当孩子培养了每天读一篇好文章的习惯时,不妨让他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①记下书名、作者;

②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③记录重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④在书上批注;

⑤列提纲;

⑥写读后感。

3、学会使用工具书

对于小学和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字典。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样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勤查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4、掌握阅读步骤和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

①学会阅读的一般步骤:

初读,了解全文大意,划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认字、释词,了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再读,带着“写的什么”和“怎样写的”两个问题熟读,读后分段写出段意。精读。抓住重点段落和重点词语细读,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②学会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必须依各类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阅读。

比如,阅读写人的课文,先要弄清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接着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掌握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

篇6: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家长辛苦地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上名校上名校靠的是什么:学习成绩 那么第一主题:如何提升孩子的成绩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取决于两个方面

⑴要不要⑵能不能

这其中要不要是孩子学习的态度,自己想不想学的态度,其实大多的孩子们一开始都是想学习的,应该说极少有不想学习的孩子。之所以最后不想学了就是因为学习的能力不行,产生了厌学的心里。所以能不能则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会不会的问题。

一般我们家长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读好书、听好课、做好作业。这些都是小目标,但首先要靠一个大目标去引导孩子们的人生目标。要和孩子们谈今后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有个具体的形象。

人生目标的系统有三个方面:专业、人文、信仰

专业、人文:在现阶段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今后一定是要靠知识去打天下了。以江苏省省府南京为例。2009年全市年收入一千万以上有二万人,而这其中85%以上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所以一定要读好书,鼓励孩子们不断学习进取。

对于有些因为能力的发展不好产生厌学的孩子们,家长不要灰心,其实人真正的心智能力的发展成熟要到25岁,这其中就包括大脑的发展,所以家长也要学会耐心地等待。

信仰:人一定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为之去努力奋斗。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有信仰,如同有些人有宗教信仰一样,学习有了信仰的时候就会坚决地走下去,最终演变为一种道德理想。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读书问题学习主要是成绩,其实很多读书问题存在于读书之外。

有了人生目标和人生的信仰,那么接下来具体的落实就是靠有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这是第二主题。

学习首先依靠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几点听了觉得很不错,可以试试。

一、心理暗示法,即弄假成真法。

假装喜爱学习,当孩子哪门学科薄弱时就会产生讨厌的情绪,那么告诉孩子当他拿起着本书时要假装很愉快,拿到着本书就要像见到老朋友般愉快。假装心情非常好,对着某门学科,例如数学的话,就说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默念三遍。或者直接把这三句写在书封面上,拿到书就强化。

按照行为科学的原理,四个星期下来孩子们的状态就能得到改观,坚持三个月下来慢慢发现原来不喜欢的慢慢学好了,这三个月下来的牢固兴趣就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二、好心情

教会孩子六个字:爱学校、爱老师

当孩子不喜欢某门课的老师有时会对这门课产生厌恶,所以一定要在孩子们面前竖立老师的形象,让孩子崇拜老师,做老师的粉丝,他也就会爱上这门课。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

四.掌握学习技巧

学习技巧是高效率学习的秘诀,这其中做好学习过程中的四个方面,即四习规律。

1.预习

做到心、眼、口、手到。

心到:自习科目自建一本课本,看到不明白的用心用笔记下来,老师讲到时就可以仔细理解,使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及时得到解决。

眼到:读书时目光不要在纸上飘,看不进书时不要硬看,让身体放松下。休息下再看。高效学习的秘诀之一就是放松性警觉,当身体得到放松,心理放松后大脑就会进入自然的警觉,学习效更高。

口到:拿到书要开口读书,这其中包括数学物理等理科的东西。通过读得到三大提升 ⑴思维提升⑵语言提升⑶记忆力的提升

手到:自学课本时旁边放个本子,随时记录遇到的困难,开发大脑的思考力,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把预习变成一种学习习惯。

2.听课学习

课堂上听课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做到与老师的思路同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堂40分钟的课孩子们能做到30分钟完全不分心地和老师同步,那么孩子就差不了。

3.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不要着急着做功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就是看上课的笔记,整理下学习的思路。

认真整理每次作业、考试后的试题,准备一本错题本,分析原因,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

都说复习是学习的母亲,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做好复习,学习就会轻松。

4.课后练习

把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就需要通过学习的训练。学习的训练并不是大量地做题,通常一个知识点的训练有两三题的量就够了,不要题海战。

做好一本与学科同步的练习册(一般都由学校老师推荐)毋须太多。

五、学习一定要有毅力

告诉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坚持背5个英语单词,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多个,三年下来就是五千多了。背5个单词不难,关键是要坚持下来,引导孩子背字典,因为字典是民族的文化。坚持定时定量的这一学习事半功倍。

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张表格,把每天要做要完成的事情写在表格上,每天都记录,做到的打勾,没做到的打叉,一星期一张,四个星期坚持下来,好习惯就建立起来了,从行为科学上说:一个好行为28天的坚持就能初步见效。

最后高效学习的两个秘诀

一、可以让孩子做深呼吸调整法:

方法:(三个12秒,即吸气12秒、憋气12秒、吐气12秒)。一天四次,每次三分钟,三个月坚持下来学习效率能得到很大提高,这个方法知道的人还不多。

二、帮助孩子有良好的记忆力

音乐放松法,提升专注的记忆力

但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行,需要欧洲的巴洛克音乐,最好是60拍的巴洛克音乐,一天坚持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帮助记忆力的良好发展。

其实关于这点我早在1997年引进的《学习革命》一书里就看到,里面专门提到介绍过,它的音频和人腦放鬆而清醒時的a波頻率同步。孩子们经常倾听能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篇7:帮助孩子实现高效高能的学习方法

65%的学生很聪明,学习成绩却不理想;20%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却徘徊不前,这正是我们需要帮助的地方。

孩子的成绩不好,一定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

很多成功的学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头悬梁、锥刺骨,三更眠、五更起,恰恰相反,他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在同一层面上,而是在三个不同的层次。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形成个性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不要急于从行为开始抓起。有的家长经常说,我的孩子就是学习习惯不好,实际上,这些孩子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层面,往往是学习行为不够规范。

问题:

你的孩子能够进行有效预习吗?

你的孩子在做作业之前能够做到有效复习吗?也就是你的孩子是先复习,再做作业,还是作业后再复习,还是根本不复习。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能够记录作业的时间吗?

你的孩子有自己的错题本、好题本吗?

这四个问题,是习惯的问题,还是行为问题,很显然是学习行为出了问题。

有将近80%的学生学习行为有问题,也就是有近80%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说你的学习过程不改变的话,结果一定不会变的。

他们的家长也分成两大类。

绝大部分是不能直接辅导孩子课业,但是,他们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尊重、信任、理解他们的孩子,打骂很少。另一部分,不仅仅尊重、理解,信任孩子,他们可以直接辅导。

成功的学生产生了共性的部分。学习能力强。那么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行为经过30天,就可以成为稳定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再持续三个月,就成为习惯。

有了习惯之后,它就会成为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这是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学习三要素,分解到8大环节中去,利用这个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一定会出类拔萃的。

1、计划管理:时间上的通盘计划。金刚石与石墨。张枫事例。

2、预习管理:制定表格,类似课程表。不预习当堂懂50%-60%,预习当堂懂90%以上,预习就是形成问题,带着问题(思维断点)去听课。三个字:读、记、练。预习笔记。预习与自学的区别。经过训练让孩子看到新的知识,马上就知道这个地方懂了,这个地方就是不懂。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预习时间表,正面鼓励。

3、听课管理:随手笔记,标记法,20-30分钟听课法。三点:跟老师(必须预习)、抓重点(公共重点、个性化重点,否则就是随大流)、当堂懂。

4、复习管理:卡片复习法、循环复习法。复习环节,想——回忆(想)(最好的复习方法)——放电影(一辈子不忘);查;说。经过二、三个月训练孩子记忆力、概括能力、领悟力、表达能力均会提高。

5、作业管理:限时学习,作业时间长,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课堂没有懂。作业批改,文理搭配法。不复习不作业(翻书效率低)、不计时不作业(限时学习像上课一样)、不检查不作业、不小结不作业(我得到了什么)。

6、错题管理:错题本(原题、错因、正解、类型、复习时间)。

7、难题管理:有好、难题本就是会考试,好、难题就是选拨部分题,等于把高分部分拿在手。

8、考试管理:丢分统计表(总结什么题型上、知识点上有问题)。家长在每次考试前帮助管理错(好)题用一张纸出题的形式。

篇8: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 提前预习的习惯。

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 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 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专心致志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 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在课堂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可是很多学生上课易走神, 做小动作, 四十分钟的课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迫在眉睫。

3. 善于提问、不懂就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可以在课堂上问, 也可以课下问;可以向老师提问, 也可以同学之间提问, 或者不耻下问。在你提问的同时, 说明你思考了某个问题。经常学有所思, 思有所想, 日积月累, 必能积累一定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认识或见解。

4. 按时按量按质地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形式, 也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新知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作业的严格要求, 从中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学生一遇到稍微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目就不写了, 宁愿留着空白, 就等着老师去讲解正确答案。时间一长, 也就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

5. 自主阅读和积累的习惯。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靠阅读, 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 课外阅读显得更为重要。书本中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 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 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6. 质疑的习惯。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质疑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 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 在质疑中,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二、良好习惯培养之我思

1. 制定养成计划。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 要发言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 规范字要写好, 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定好后, 教师应严格督促, 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并反复训练。渐渐地, 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 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 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 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2. 培养从小开始。

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就抓起。大家都知道,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可塑性大。学生在年龄小时, 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易于巩固, 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 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 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 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 可往往是改了又犯, 犯了又改,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才能彻底改掉, 或许有的人就总是改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可以孩子多玩, 到了高年级, 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 甚至幼儿园起, 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 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3. 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 他们的榜样是老师, 是同学, 是家长。向榜样学习, 可以促进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 可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工整, 遵守纪律的学生, 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 形成习惯。而对高年级的学生, 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 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发展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低年级起, 就得从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 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等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 如阅读习惯, 独立思考习惯, 勇于创新习惯等。培养学生的习惯, 有了一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序”,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 促进相互配合。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的形成, 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 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除了学校外, 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的家长也要密切联合起来, 配合老师的工作,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 家长要经常督促学生的行为, 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地沟通, 互相配合, 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篇9: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1.减少对孩子语言上的帮助,培养其独立听说能力。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幼儿在接受教育、学习、思维时都离不开语言。孩子三至六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得到正确的培养教育,其语言将会迅速发展,为今后学习书面语言奠定基础;若忽视了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发展就会缓慢,以后进行补偿教育也很困难,印度的狼孩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据专家调查分析,小学生初入学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听话、说话能力差,他们对教师的课堂讲解、作业要求听不懂,记不住,自己又不会主动向老师表达提问。在幼儿园我们看到每天下午家长都问老师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要求。其实学了什么,该做什么,回家问孩子就行,孩子跟家长说话就是最好的复习和再学习。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常听、多说。家长应鼓励孩子向周围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创造机会让孩子独立倾听、理解、表达,替孩子去当“外交官”和“辩护律师”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减少对孩子行动上的帮助,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在幼儿园每天早晚接送孩子时都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牵着孩子的手,爸爸背着孩子的书包,走到教室,家长给孩子脱掉衣服叠好,把带来的绘画手工材料和各科作业书分类放好,还要把小椅子搬来放在孩子屁股下面……。作为家长,首先要放开孩子手脚,敢于让孩子独立行走。其实,牵手而行反而给孩子行动和活动造成障碍,无法自己掌握平衡,如果遇上危险很容易摔跤,且不能及时用手保护和支撑身体。另外,经常牵手而行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独立行走的经验和能力;一旦脱离大人的牵引,就不能准确躲过道路上的障碍物,很容易摔跤。减少孩子在行动上的帮助,父母还要敢于让孩子“亲自”动手,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当参加集体劳动。这将有利于增强孩子自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等。因为幼儿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对他们来说劳动本身就是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学习锻炼;幼儿劳动的主要成果在于促进了他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独立性的培养。也许有人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再做不迟,这种“树大自然直”的观念是不全面的。良好的习惯靠从小培养,如果从小任其“滋长惰性”,产生依赖心理,长大了他们便会出现被动和抗拒,视劳动为负担,不愿去做。

3.减少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培养其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给孩子的观察、实验、劳动、手工、绘画、废旧材料收集等学习任务不够重视,要么不管不问,有的干脆自己代劳,忽视了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培养。等孩子上学后又采取“陪读”的方法,在旁边给孩子做准备工作,盯着、催着做作业,随时检查、改错,遇到困难马上予以解决。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认真按时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不陪就不读,错了有人改。幼儿独立做事会给大人添一些麻烦,浪费一点时间,糟蹋一些东西,切记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多容忍积极鼓励,少责备适当赞美,鼓励孩子完成任务不怕失败。减少“帮助”并不是说不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家长的帮助应首先体现在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启发引导孩子善于动手动脑,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和认真踏实独立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大有益处。

4.减少对孩子思维上的帮助,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蜀主刘备对儿子阿斗不可说教育不严,关心不够;同时阿斗还有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做老师当参谋。阿斗皇权在握,吃穿不缺,可算前途无量,但是最终阿斗丢了江山,送了性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给他出的主意太多,事事为其考虑周全,使阿斗从小做事依赖他们,不用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以致最终抑制了他思维的发展,成为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人云亦云,甚至连说话都要依靠身旁大臣的“扶不起来”的昏君。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质疑问难、勤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育孩子时要遵循“疑——问——思”的规律,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发现问题,培养发散思维。特别是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以及跟孩子有关的事,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先让其动脑筋,想办法,教给孩子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类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5.减少对孩子情感上的帮助,培养其独立交往能力。孩子喜欢一切让父母代劳,还有一个情感需要。在生活中,我们必要的陪伴保護不可少,但也应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活动,寻找新伙伴,减少孩子的恋亲情结,不要时时跟着、保护着不让孩子跟外界接触。孩子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同伴群体,其乐趣也在与小伙伴的游戏玩耍中。勇敢、活泼、开朗的合群性格,是孩子日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经常与成人相伴的孩子,不会大胆主动地于同龄小伙伴玩耍,周围的同伴也很难积极地去接纳他。如果孩子过分依恋父母,而家长又牵着手不放开,将来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和帮助,孩子会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情绪,无法适应新环境而独立生活、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需要独立的行动。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能力,也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培养孩子独立性还要切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说声“谢谢”、夸一句“你真棒”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当他失败的时候要安慰他:“没关系,你能行”。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的不该过多地帮助、束缚、限制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能行,尽早松开其小手减少帮助,家园合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勇敢地向前走,早日独立于社会。

篇10: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

语文:

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他们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而且一边读一边写,经常写读后感。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写,在作文方面,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

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综上所述,我想只要坚持了读和写,一定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

英语:

一、严肃对待课本规定的内部实质意义,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挑选一套英语灌音带来听,它应当是让你在随心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灌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课本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获得迅速而管用的温习和强化。就是迅速学习法中的“储存、记忆、拿获”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拿获。

三、在完成了“学好课本”的目标以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就是挑选一条适应于你自个儿的学英语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课业闭目养神的歇息时间训练听说,在没察觉中便会说众多地道的英语句子。一年后你忽然发觉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

四、为了对付考试,你要常常多做几套试题。你会认识到,你会说的那一些句子能非常管用地帮你应对五花八门的考试题。

五、务必具备自觉实践的认识,捕获一切机缘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正确,并坚持不懈,水准能力增长。

六、额外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是为一种好办法。

政治: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将知

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生物:

对生物课的学习不能按照数理化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习方法上应该和地理有点类似。数理化一节课上讲解的知识点不多,对一个重点知识会反复的在课堂上做题训练。而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而且课时紧张,不能在课堂上巩固练习。所以课后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做,有不懂的要马上问。

生物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比较具有综合性,一个题目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或者是补充的,很多学生不听课,自己看书,结果书看了,题不会做。也有学生上课只听课本上有的内容,课本上没的以为是不重要的,就没听。这些都应该避免。

学习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

学习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绝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上一篇:1到4的乘法口诀下一篇:教师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