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2024-06-23

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共9篇)

篇1: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六石中心小学 吴雁鸿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倡导的是活力课堂,而繁重的知识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老师们也是各尽其能,大显身手,变着法的给学生烹调课堂美味大餐,可是有的学生并不领情。那么怎么样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快乐学习呢?本文结合现今全世界都在提倡学习的思维导图,从语文教师的角度,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关键词]语文课堂 思维导图 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可见随着语文课堂的深入改革,倡导的是活力课堂、高效课堂。于是乎教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钻研,不断学习,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是有些教师不断地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讲课也着实引人入胜,让学生入情入境,可是为什么往往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呢?笔者认为是没有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课堂上学生们确实有灵感的火花,可是那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下过多的印记。圣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知识是要反复复习、不断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如果把这个积累的过程老套地认为是教师的教、讲、改、评,学生的听、记、抄、背,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终会导致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累。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做到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从机械的大量的听、记、抄、背中解放出来,思维导图就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它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库是切实有效的好办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课前预习,让学生制作简易思维导图

学习知识,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语文也不例外。上新课前,能做到认真预习,可以对学习内容胸有成竹,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如果在此时做个简易的思维导图,不但节约时间,也不会忘记预习的内容。

预习中,学生可以课题为中心,发散思维,展开预习。如本课生字、词语,提出的相关的不理解的问题,本课的好词好句等都可以通过气泡图或者树形图绘制出来。第二天上课前再看一遍,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

二、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构建本课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到关键的知识点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这样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画简笔岳阳楼,楼下用三种颜色的笔画烟花弥漫的景色,再画一条长江,长江上有一艘小小的孤帆。这样的一幅图景,学生可以铭记于心,日后即便一时想不起其中的诗句,但是头脑中只要有这幅图,背诵诗句就是信手拈来。当然,这样记住的不仅仅是一首诗,如诗中的关键词:烟花、碧空尽、唯见等也立刻随着思维导图在头脑中的浮现而明确了。

三、课后复习,让学生制作完整思维导图

学会复习,对学生来说和预习同样重要。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布置绘制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不但可以让学生摆脱繁重的抄写作业,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和课堂上收获的知识,进行整合,获得新知。这张导图做好后不仅是一份简单的作业,更是把长篇课文或者深奥的古诗,深入浅出的呈现在一张纸上,这是学生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精华。学生可以把这一张张自己总结的学习精华,张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随时都可以进行记忆、学习,课堂的知识会清晰呈现在眼前。

四、单元结束,指导学生制作单元学习导图

一个单元结束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这时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绘制思维导图,每个单元都不需要用太多的笔记,不同的颜色的笔,可以分门别类的记录同类知识,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可以清楚明了的掌握这些知识,不但可以做到省时高效,还帮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完成质的飞跃。

五、学期结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复习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构建语文知识的联系。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阅读、和写作等几个方面是学习语文的几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方面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复习时,可以指导学生图解汉字知识结构,可以用树形图把汉字分类,可以用气泡图图解词语、句子的类型等等。

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的运用中,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乐学、善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库,平时需要用到哪方面知识,一幅幅图画就可以在脑海中呈现出来。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思维导图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何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漫漫长路,将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201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2: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以中学生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话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思维;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31

一、营造良好氛围,为创造性思维开辟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少些说教,多些自主探究,即使有些观点是异想天开,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如笔者在上《第一次真好》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第一次的认识和感受,有的学生认为第一次的感觉不好,他说学自行车第一次摔骨折了,什么玩都搞不成。笔者当时没有加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看到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像现在仍然有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其重点都在注意引导学生向着标准答案看齐,使得学生完全无法推陈出新,也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中学教师应当改变这种课堂现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多从换位思考的方向来考虑问题,无论对与错,这种引导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二、拓展思维空间,加强创新思维的力度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性是求异性思维。求异思维又分为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的前后迁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扎实地培养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由于中学生身心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学生感知和思考问题以顺向思维为主。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形成。让学生从不同的立足点分析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答案。如上《愚公移山》一文,以“愚公愚蠢吗”为内容,让学生开展了实话实说争辩,在讨论会上,同学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共识。学生认为愚公既值得颂扬又愚蠢。愚公之所以值得称赞,是因为我们看到在愚公身上有一种征服和改造自然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愚公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他蛮干不巧干,不用搬家这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家人受大山阻塞的困难。愚公移山的做法实在愚蠢,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可佳。笔者就这样辩证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多触角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一问多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寻找不同的解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如在教学《枭逢鸠》一文中,我们如何看待枭东徙这个问题时,笔者就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并调动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既可以把鸠的叫声看作某种缺点,也可看作一种独特的个性特点,再联系生活我们就知道如何对待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阅读教学凭借的课文,不少是名家的精品名著,随处可寻想象的训练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展开深入而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理解课文,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其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教材课文,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充分展开其想象空间。

在中学语文的很多教材内容中,一些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为了突出其重点,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其措辞用语大多也简单明了,然后就会省略掉一部分内容或者说是一笔带过,然后就会形成断层,语文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例如笔者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文中写到“我”爬到山腰一处石架上,被几个同伴抛弃后欲上不能,欲下不行,左右维艰时,“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十分复杂,但文中却是点到即止,笔者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想象此时“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一听很有兴趣,不仅说出了恐惧、伤心,还有懊悔、痛恨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都说的头头是道,想象十分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还有的课文结尾用了省略号,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余地,教师可以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笔者上《滋味》一文,文末说到“也许我们应该把全镇的人都请来同我们共享这美丽的欢乐……”,笔者就利用这个省略号,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美丽的欢乐。学生不仅能联系自己春节放烟花的情景描绘那种美丽,还形容出那种盼望已久的快乐心情。此外,笔者利用课堂作文,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

在课堂中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自己体会,自己发现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在合作讨论中引导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为学生提供探索讨论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读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时,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很单调,这反映学生不肯,怕吃苦。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主题理解不深刻不到位的缘故。后来,笔者就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自己从旁点拨,再让学生联系先生讲课的方法和内容,有些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枯燥,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授课,严重扼杀了孩子活泼好问的天性,最后学生都认识到原来是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主题也理解了,还能结合当今的素质教育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提升。

2.在矛盾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的矛盾展示给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社戏》一文,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月夜归航途中偷吃罗汉豆,其实那豆是水煮的,戏呢看的打哈欠,可没我们现在弄的色香味俱全,可迅哥儿却说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看似矛盾的问题经过(下转第36页)(上接第31页)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难忘的是当地人的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这样让学生质疑释疑,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辩论会、课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上《蜀鄙二僧》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扮演文中两和尚,根据内容揣摩僧人的心理,琢磨说话的语气、神态,并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学生不仅演活了课本,还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可结合课文教材和社会新闻话题来加强学生的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实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并了解自己,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加强学生实践,教师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相关资料,也可以找身边的新闻话题,例如笔者在上《墨子》一文时,要探讨墨子的劝说艺术,笔者就结合中日钓鱼岛事件,说说墨子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对现在的人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启示(教师提供有关背景和新闻资料),学生就能够借古论今,畅所欲言,创新思维得到很大提升。

六、设计新颖的作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作业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新颖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笔者在上完《安塞腰鼓》后,设计了如下问题:1.安塞腰鼓涌动着生命的力量,展现了黄土地的阳刚之气,是我国西北的一种地方名鼓,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名鼓及作品?2.安塞腰鼓产生于我国西北部,你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西北大开发的报道吗?请课下办一张小报。3.你看过美国西部牛仔生活的影片吗?如果看过,说说你对美国西部及我国西部的印象。笔者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把课本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我们中学教师要想做好其本质工作,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其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所有思维想象力潜能,充分调动其思维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要做好这些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念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绽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篇3: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的思维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高中毕业生完全具备理性思维的能力。然而, 以高考考生作文为例, 考生普遍缺失最基本的理性思考能力, 只注意到事物的表象, 钟情于感性的倾诉, 对问题缺乏深思反问, 对事物和现象不会进行因果分析,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诚然, 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导致了国人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明显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西方则是理性的、逻辑的。我们必须明白, 缺乏理性思维会使我们难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 难以进行逻辑推理和检验对错, 甚至制约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英国人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地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 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 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一个世纪后的今天, 这个问题依旧在困扰着我们。2009年10月31日, 钱学森在北京逝世, “钱学森之问”成为了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提出的问题振聋发聩, 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反思。笔者以为, 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造就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让理性思维之花绽放芳香, 为高校输送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素养的人才, 笔者以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高考命题引导、促进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训练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优质生源, 高考命题对考生的思维品质与思考质量必然要有充分的要求。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在《分值和题型:静悄悄的、实质性的突破———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中指出:“抒情和感性叙事命题长期占据霸权统治地位, 理性命题长期被忽视, 脱离‘真知灼见’, 盲目甚至麻木地拘执于‘真情实感’, 是不是会导致素质上多情而弱智?”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主张高考作文命题要改一改, 从偏重感性和文笔, 改为重视考查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明确赞成高考作文命题应该趋于理性。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 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 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

近期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表现出高度关注考生自身思维品质与思考质量的倾向。通过命题让考生直接面对并走进坚硬的现实, 早一点读懂社会、读懂历史, 学会理性地思考人生, 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拯救, 何况写作本来就是一件与思维密切相关的事。

高考试卷的评价往往起着引领教育方向的作用。如前几年一些文笔华丽却无内涵的考生作文被评为“优秀作文”, 高中语文教学“三重三轻”的弊病 (重文章体例、重文章语言、重表达技巧, 轻审题立意、轻思维深度、轻思想内涵) 也随之出现。可喜的是语文界已经发现这一现象, 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近年高考评卷中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有了明显的要求, 高考优秀作文的共性是充分体现考生个性, 有自己的见解并能言之成理, 充满智性和理性的光辉。高考评价对理性思维的重视, 能有效警醒考生重视理性思维训练。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理性思维训练

1. 名篇示范, 启发理性思维

高中生作文理性思维升格的总体框架构建仍应在课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 授课时要对作品内容表象做深入的分析, 挖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意蕴, 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阅读文章。名篇教学, 应当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感知形象以后作深入思考, 对写人的课文, 试着评价、臧否人物;对叙事的课文则可评价事件, 说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在领悟课文基本意义以后, 推想引申意义、象征意义, 甚至是联想意义, 启发学生在写作时参照模仿, 这对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大有裨益。

2. 设疑激趣, 激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的开端是好奇心, 有好奇心是学生理性能力觉醒的一个征兆。因此, 教学内容要有新意, 教学方法要富有变化, 要善于创设“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意境, 善于巧设悬念、设置“障碍”, 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在问题的探究中, 教师只作引导, 让学生在知识的根据上追问, 不仅问是什么、怎么样, 更要问为什么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着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这种习惯会迁移到写作中, 作文的理性思维自会得以呈现。

3. 课堂“留白”, 激发理性思维

时常听到“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表演”结束, 好评如潮。于是很多教师陷入一个误区, 认为好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似乎不能“冷场”, 要上得热热闹闹、高潮迭起才满意。笔者对此不能苟同。语文课需要有适当的“冷场”, 正如书画作品的有意“留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过程是一个消化吸收、生成新知的过程, 它需要静思, 需要时间内化。如果课堂上“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学生势必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这种背景下所呈现的“繁荣”, 只是一种“虚荣”。课堂有意安排一些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 教师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作些指点和个别交流, 养成学生冷静思考问题的习惯,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有思想的芦苇”, 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

三、在写作训练中注重理性思维训练

写作过程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学生在各种文体的练笔中, 在大作文、小片段、周记等形式中展现自我、放飞思想。在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 训练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高中阶段, 应以论述类作文写作训练为主。议论文重在说理, 以理服人是其本质特征, 讲求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分析”是议论文写作的最基本要素。

1. 因果分析法。

即在叙述事例之后, 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 就分析其根源, 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 就分析其结果, 即由因求果。可用“之所以……是因为……”“正是由于……”的句式对事例进行分析论证。

2. 假设分析法。

即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 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 并引出相应的结果, 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可用“试想”“如果……不是……”的句式, 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

3. 条件分析法。

即在叙述事例之后, 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 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用“只有……, 才能……”的句式, 分析事例存在的条件, 将分析引向深处。

篇4:让思维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关键词:思维 语文课堂 绽放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读一首好词,咏一首好诗,诵一段美文,我们的心里常常会泛起深深的感动,有时甚至会有情感波澜扬帆如飞的感觉,这都是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表现。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应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和国际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出发,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大胆探索,励志创新,创设让学生思维之花自由绽放。

一、营造有利于活跃思维的环境

创设宽松、和谐的美好环境,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坚持正面激励,宽容、理解学生,允许学生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放下架子,适时参与学生讨论,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真正打成一片。语文教学中,对一个语言材料的理解,不同的人因其经历有异而有不同的感悟,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谈出不同于教师的见解,哪怕辩论得面红耳赤。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和安全,才有利于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探寻有利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发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以兴趣为契机,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沁园春·雪》一课,播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面,引领学生进入逼真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以竞赛的形式,请学生快速联想与雪有关的文章和句子,这无疑给学生的思维注入的兴奋剂,他们有的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的想起儿时读过描写小雪花的儿歌,有的干脆把课文上阙豪情激荡地颂读出来,有的受画面的启迪,干脆即兴做起文章来:“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纯洁、宁静,只有风儿呼呼,雪花飄飘……”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重要前提——兴趣。

2.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探讨机会。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于创造,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基础教育要培养有批判意识、怀疑精神、不断求索的创新人才,而不是墨守成规、一味效仿、不求变更的守成者。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质疑问难,让学生因疑而思,在学习中不断闪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唐睢不辱使命》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唐睢的人物性格,同学们七嘴八舌,共同概括出唐睢“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这时有位同学说:“唐睢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这一概括引起了师生的争论,因为文章中似乎没有提到这一点。我马上让不同观点的同学质疑争论,在谈话式的讨论中,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找到了“依据”:唐睢“拔剑而起”“秦王色挠”,可见唐睢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这一推断也许不是唯一的可能,但在这种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再一次碰撞。

3.组织学生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

这一策略要求将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让小组针对教材、学习资料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时,学生间不轻易否定他人,敢于发言,使各种想法互相激荡碰撞,一种主意激发另一种主意的产生。当小组成员酝酿成熟并做好记录后,教师再组织各组比赛竞争,由各组代表或记录者将各小组最优的方案展示出来,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判哪种方案最优,哪种方案有可行性但尚需修改等。

4、角色扮演法。

当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他们的思维才真正活跃起来。角色扮演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舞台。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石壕吏》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编演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熟悉课文,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讨论角色分工,排练,然后上台表演,不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训练了思维能力。

篇5: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文登实验中学语文组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的课堂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我们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积极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鼓励学生自主体验人情的意蕴、人品的精华、人性的热情、人生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下面四种做法:

一、用文本之美催开生命之花

走进很多语文课堂,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文本似乎成了教师过度发挥的一个跳板,一副道具,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我们老师在文本上下功夫,去挖掘潜在的人文的内涵。

1.反复吟诵文本品味人情意蕴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学生吟咏 “时光不知不觉地从凝神中匆匆划过,从洗手的脸盆间匆匆流过,从遮挽时光的双手中匆匆闪过”,会油然而生珍惜时间的感受。宗璞描写“紫藤萝瀑布”“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够体会到生命蓬勃向上的意志。而学习《秦风·蒹葭》中品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能吸引着学生带着倾慕的情怀,永无尽弃地向往着,追寻着,走在由苍苍蒹葭构筑的艺术之河中。就是在这种吟诵中,学生与文本交流,情感体验不断丰富,生命内涵也将不断丰富。

2.大胆质疑文本放飞学生心灵

我们让学生立足文本更让学生质疑文本,可以投石激浪,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质疑《小溪流的歌》的开头“小溪流有一支歌,是永远唱不完的。”学生很快提出:“小溪流有一支什么歌?它为什么永远唱不完?”;质疑《珍珠鸟》的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很快发现:“谁信赖谁,信赖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利用质疑文本开头、结尾等细节来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灶,激发学习动机及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以“一波”之

1“动”,带动“万波”之“随”。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事半功倍,学生的生命亦得到了升华。

“文字是生命的酒”,“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当我们满怀敬畏地走进文本,深情地打量每一个汉字、标点,感受它们的生命热量时,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

二、用人性之美浇灌生命之树

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命化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有飞扬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合作态度、热切的竞争意识、踊跃的展示欲望、刻苦的求学精神。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人文性,更在教学方式上体现人性美。

1.避免认知强加,摒弃教师的权威

走进沉默的语文课堂,学生启而不发,老师总是极为恼火。比如一次听一位优秀的老师讲授鲁迅的文章《雪》,老师带学生反复品读“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句话在老师范读,两位学生指名读,全体学生集体读之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很多学生的回答是情感是“高亢”“有气魄”“有激情”“有气势”,可是老师却都摇摇头,叹息了一声说应是“豪迈”。学生如遇大赦般的提笔匆匆记下两个字“豪迈”。“豪迈”真的是金科玉律,与前面几个含义差别很大吗?回头我查了一下词典“豪迈”的释义:气魄大;勇往直前。哦,其实是相近的。我有些无奈。把答案复制给学生,让学生鹦鹉学舌是一种最简单的教学。很多老师习惯于“这句话是标准答案,你们记住背下来就行了”。只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止,学生的嘴巴就会密封,他们的大脑,嘴巴就会失去功能。

2.让学生敢于说不,挑战老师的权威

我们努力打造生命化的课堂,我们的老师特别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

那次一位语文老师因为外出学习,别的老师临时代课讲了诗词。这位老师回来后匆匆的竟忘记问同学课堂上讲的什么内容,把诗词又讲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位同学告诉老师诗词已经讲过了。下课回来后,这位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大为光火,我们也很诧异。究其原因是老师一言堂惯了,老师和学生从来没

2有过平等的交流。学生象驯服的奴隶,已经麻木的如机器人一般了。老师其实从来都不是神,总会在讲授中出现很多错误,小到在黑板上写一个错字,表达中读错一个字;大到对某个知识点的错误解读。书本的知识也并不都是真理,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创造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说不。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向学生灌输学生不必不如师,谁能找出老师的讲解的答案,课本观点的偏颇,谁就在能力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会经常打断讲课“老师,‘祈祷’的‘祈’读作三声”;“老师,‘一江春水’的‘江’,您写成‘家’了”;老师讲《陌上桑》中的侧面描写,讲完通过他人的言行侧面烘托,学生马上站起来“老师,‘五马立踟蹰’也是侧面描写,你没有指出来”„„诸如此类的纠错初时让老师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却更让人欣喜。毕竟学生把自己看成了课堂的主人了,可以大胆的把建议提出来,不把自己看做“等着灌满的瓶子”这是多大的进步。

三、用艺术之美结出生命之果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OO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选择能力,人格特征。我们语文教师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以适应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

1.承认差异,分层教学

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着不同家庭背景,所以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都不同,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必然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尝试使用分层教学。我们把学生按基础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前五名的特优生,后五名是困难生,剩下的是一般生。

首先内容设置上按照难点重点分两层。难点由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解决,一般的同学掌握重点就可以了。比如讲授《西湖游记二则》,这是明朝袁宏道的一篇写景小品,文质兼美,但是课后并没有要求背诵。讲授中老师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把全文背诵下来,一般同学的只把“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背诵下来就可以了,至于困难生只理解课文内容就行了。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作业的布置也分三层。前五名的同学可以免写作业,可以自主学习。中间部分按照要求写作业。后半部分只把需要记忆的部分进行巩固就可以了。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感到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使自己完全可以达到的,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追求、收获的令人期待的成长过程。

2.小组合作,尽展才华

高金英老师说的“你是谁并不重要,你身边的人至关重要。”我们尝试使用小组合作,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设置小组讲究科学,优生困难生结合一起,用优带差,一帮一结对子,互相帮扶。合作小组的组长可由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优生在学习质量上把关,困难生在数量上掌控。比如在难题的探究上,优生多给困难生讲解,但是在生字的批改,摘抄笔记的认真程度上可以让困难生去把关。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的氛围,又能激发课堂的兴趣。

小组的考核上既考查学习水平设置学习之星,又考查进步程度设置进步之星,还考查学习态度设置进取之星。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3.导学案使用,全面开花

实验中学课堂实施十六条标准,其中一条是精讲十五分钟。为了让老师精讲,我们把学生预习的内容提前打印好发给学生。我们的学案要求设置生字检测、作家作品简介、课文内容梳理、精彩段落赏析、难点思考,精品阅读拓展等六部分。导学案大多在课前发给学生,课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样老师课堂只讲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大部分问题交给了小组解决。导学案的设置,小组的建立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能动的学习思考,实现课堂的高效。

四、用生活之美滋养生命之魂

生命化的课堂是高效,快乐,智慧的课堂。语文素质的提高在四十五分钟内又在45分钟之外。我们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生命之魂,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课外阅读夯实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外文章的选择方式有很多,首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比如学习课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课外阅读萧红的《祖父的后花园》;教《列夫托尔斯泰》时,课外衔接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沈从文的《云南歌会》可以推荐读小说《边城》等。

其次教师重视名著阅读,在评价上开动脑筋、采取措施,形成名著阅读的良好氛围。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阶段性的开读书汇报会,举行经典作品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比赛等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会带动课外的阅读。实现 “课前,邂逅名著,产生一见倾心之感;课中,相约名著,记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课后,热恋名著,留下一往情深之念„„这样学生一生都能与名著相伴。”

再者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青少年有自己的生活视野,他们的阅读跟成年人有很多不同。曾经让班上每位同学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五本书,结果很多均是老师闻所未闻的。如韩国作家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他们的阅读虽然与老师的有差异,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理解他们就必须有沟通点。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他们喜欢的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理解了什么叫语言的前卫,感情的真挚,同样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我们经常把学生聚在一起,交流各自读到的有趣的情节,讨论书中的某些观点,畅谈读后的感受。这样,互相督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趣味。在最近的一次“我喜欢的一本书”演讲活动中,就有很多同学提到孔庆东教授的著作《47楼207》,他们的阅读品味慢慢提高了。

2.写作练笔升华文学素养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风花雪月,亭台楼阁,高山流水,古桐三弄„„,物因人而美,美因人而异,美是人个性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我们让学生去关注生活,记录生活,提炼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升华生活的美。

首先坚持一周一记,一课一评。学生的周记、课堂练笔在课堂上贯穿进行。我们让学生动笔,让学生随时关注自然风物,思考人生的真善美。根据学生写完的作品,我们进行“范文现场评析”的作文指导。凡是布置的作文,(无论是正式作文还是周末作文亦或是小片段)我们都放在课前的5—10分钟进行现场赏析。在学生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先由学生评析,可圈可点可赏可批,只要有自己的主张,且语言通顺即可。最后由老师对文章进行升级点评,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巧妙流露点滴建议,使文章作者能欣然接受,其他学生也频频点头。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很渴望在课堂上一展文采,因为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这就成了学生下一篇作文最好的动力。而对于其他学生,拓展了作文的视野,跨越式提升了作文水平,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优秀作品多种形式发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是在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得到升华。我们把每次的大作文优秀作品结集打印,发到学生手中,让每位学生都能领略到作者的风采。精华作品推荐到校刊《凤凰园》,或者投到各种报刊上。这样每学期都有大量的写作新星涌现。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

篇6: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

安徽铜陵县一中 茆诗磊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空气的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的文本切入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更应如此,讲究方法,讲究策略,选择好一个好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1.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项脊轩志》时,我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中的“喜”与“悲”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探讨喜在哪儿,悲又在哪儿。由此可见,对于叙事性散文﹑山水散文﹑乡土回忆散文及玄思哲理散文类文本,皆可选择这种方法来组织教学。

2.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如教学《项链》时,可紧扣“项链”来发问:为什么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不丢不赔会怎样?小说结尾会怎样发展?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叙事艺术方面展开,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前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

3.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在教古典小说《鲁提侠拳打郑关西》一文时,并未按照一般的情节发展顺序来讲解,而是一开始就直奔小说的高潮——拳打郑关西的部分,学生纷纷对打斗场面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浓厚兴趣,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就有好问的学生发问,鲁提侠为什么要打郑关西?它们分别是什么出身?为什么事而大打出手......这样,全班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自己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文章的情节内容.结构脉络就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掌握了,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地完成。

4.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教学新诗《错误》时,我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涵咏诗情,感受意象,品味语言。我选取了“达达的马蹄”五个字组成的意象进行了这样设问:达达的马蹄声是什么声?江南女子听到马蹄声会怎样?当她发现是个错误时是什么心理?两次马蹄声在女子听来有没有区别?若干年后马蹄声再次响起,女子会怎样?这一组问题,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始终围绕着学生认识意象的特点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点燃了学生思维火花。关键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以下特点:

⑴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⑵问题设置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大难度,坐到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仔细别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不行。⑶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要是优秀的学生从问题中感受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要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从细节入手。“细节是一切文学艺术表现力的关键所在”,文艺理论中早已明确提出这一观点,那么,语文教学何不从细节探讨入手,打开课堂教学的困窘局面,开辟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康庄大道呢?笔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一些困难:文言字词的教学任务加重,文言句式的讲解繁琐,学习内容难度加大,教师往往一味的赶进度,学生疲于听课应付,课堂自然较为沉闷,课堂出现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即使有些师生互动,也只囿于简单的问句翻译疏通,教师的讲解也大多照本宣科.千人一面,了无新意。总之,缺失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意味上的咀嚼品味,史学意味上的思辨剖析,这样的语文课只会是乏味的。在《淮阴侯列传》教学过程中,经过深入研究,笔者设计了以细节的再现.体验.品味为切入口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⑴找出文中对韩信神态描写的句子。

①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③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④韩信„„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⑤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⑵让学生结合课文,紧紧围绕这些句子中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主要人物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分析结果如下:

①从韩信的喜怒等诸多情绪变化上可以推知,他是一个内心情感丰富且容易流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人,也可看出他单纯的一面——政治斗争经验不足。

②从这些词语先后出现的顺序中可以看出韩信的人生历程:少年落魄——青年得志——中年失意,仿佛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人生缩影。

③④中的“大喜”说明韩信虽长于用兵,但对于对手认识不足,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学生的讨论成果之丰富不仅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也超出笔者的预料。这就是细节切入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所在——师生都兴趣盎然地动了起来。

6.从质疑权威入手。笔者在教学小说《药》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但学生对此并不买账,普遍表现出畏难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鲁迅的小说思想深邃﹑写作技巧高超,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普遍表现出畏难厌恶的情绪。鉴于这种状况,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对文学大家的喜爱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与其记大量的笔记,增加作者于读者之间的距离,不如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热情深入阅读文本,以点带面,逐渐走入作家为我们精心营造的小说世界。

无论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对《药》中“康大叔和黑衣人是否是一个人”一直存在争议。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强调这二人的身份,因为这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其实可以就此深入文本,勾连知识轮廓,学习鉴赏方法。因此,教学中,我直接从人物形象分析开始,使学生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迅速进入欣赏状态。我在课件上直接打出问题:康大叔——刽子手形象分析。不出所料,有学生马上就质疑:为什么康大叔就是刽子手?面对质疑,我先蓄势,告诉他们,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多年来,教师也都是这么教的。这样一来,学生挑战权威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细节。无论结果怎样,学生细读文本了解鲁迅的创作特色把握人物的形象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虽然阅读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能收获鲜活的阅读体验,这可以说是阅读小说的最大收获。

篇7: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案例背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闪光的亮点,为师生所共同瞩目,是课堂教学中被师生最乐于实施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在小班化的课堂中更是随处可见小组合作,综观这些合作,不免出现了些许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学习、无效的小组讨论学习、热闹型的小组讨论学习、瞬间型的小组讨论学习。为此,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案例描述】

【片段一】《统计与可能性》

小组合作摸球,分工:一人数,一人做记录,一人拿口袋,一人摸40次。各小组汇报摸球情况,记录如下:

观察表格,比较:每一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摸到的红球多,有的摸到的黄球多。

师: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黄球次数相差的怎么样?

生:次数差不多。

比较:合计五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红球与黄球个数相等,任意摸40次后,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看?(指名说)

小组说一说。

【反思一】

此教学片段中的小组合作都有效吗?是必须的吗?第一次的小组合作明确了合作的内容,有明确的分工,但摸球40次,每个组员都在重复自己的劳动,如果采取轮换制,每个成员轮流摸10次,轮流尝试每项任务,这样能给每个学生营造平等的尝试各项活动的体验。第二次小组合作说说结论,给人一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感觉,合作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是为了把这个结论灌输给学生的话,那这个小组合作就失去了在合作中探究体验的目的了。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到合作结束都不会说这个结论,因为这个结论对于中等生及学困生来说只要理解就好,没必要人人会说,所以这次的说只是少数优等生的表演,倒不如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结论的意思。

【片段二】《认识人民币》

取出二号钱袋,小组内认识二号钱袋里面的钱。

师:你认识了那些人民币?

生:我认识了5角

生:5分

生:2角,2分

师小结:在二号钱袋里你们认识了5角,5分,2角,2分。

你能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吗?

【反思二】

在教学中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形式上是三五个同学坐在一起说说、议议、写写、画画,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仍然只是个别优等生唱“主角”,当“演员”;而其他同学唱“配角”,当“观众”,是一言堂的缩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认识二号钱袋里的钱时,因为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有个别学生在玩弄自己的钱,完全脱离了小组。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也应承担一定的角色,起到引领者的作用,给学生提出合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后一定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深入,思维有所提高。

【片段三】《认识米和厘米》

师:刚才认识了米和厘米,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反思三】

巧妙使用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估计身高对学生来说不难解决。但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这位老师设计的意图。教师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学生创设了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这样伴有积极思维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案例反思】

一、在小班化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养成一种合作学习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构建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分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注意小组成员能力的搭配,开展小组合作时,组员分工要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学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提高。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组员在小组中的身份应注意调整、变换,让每个组员从不同的角色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小组合作的初期可能并不是很有效,但我们可以把合作学习当成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加以培养与训练。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的介入,加以引导与协助。对于数学课堂内小组合作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搜集信息,组织学生反馈小组合作的结论与意见。培养小组学习的中心人物,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关照与帮助。另外,教师及时了解各小组合作的情况,特别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深度,能层次分明地让各组汇报研究结果,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思维有所碰撞与提升。

篇8: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数学课堂绽放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类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思维能力, 而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密不可分,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主导,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深刻、更加敏捷、更加具有创造性, 关键就是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 让更多的数学教师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课题, 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创造了很多有效方法, 作为广大数学教师中的一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提高、发展学生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构建新型教学关系, 为学生思维活动创设环境

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很多时候是由于学生对其所在的课堂环境并不适应,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受应试教育影响的数学教师所采取的强制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的重复式、题海式、加压式的学习活动, 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思维的积极性、活跃性、创造性更无从谈起。因此, 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 要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帮助学生去努力克服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改变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 转换为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朋友、伙伴、搭档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设计降低知识的难度, 让他们在轻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帮助下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从而树立了自信, 并将这种自信转化为的学习动力, 放下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敢于思维, 学会思维。

二、搭建问题平台, 为活跃学生思维提供契机

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不可能对一件自己毫不感兴趣的事情去动用“脑力资源”开展思维活动, 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的特征以及数学规律, 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快乐、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如在讲“确定与不确定”时, 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一想在生活实际中有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完全确定的?哪些是不能够确定的?然后给出一系列事件让学生判断哪些事件是随机的, 哪些事件是必然的。A.抛硬币, 使字面朝上;B.打开电视时正在播放综艺节目;C.某人中双色球3000元;D.明天阴天;E.2+4>3;F.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G.只要x, y是有理数, 那么xy=yx。这些具有典型生活气息的问题, 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数学与现实的亲近感, 能够自发地进入到问题探索的思维活动中,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三、培养发散思维,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合理进行反思,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学生学会主动进行思维活动时, 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和评价自己的思维活动是否有效, 如何查找出自己思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如何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与不足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成为了关键所在。反思正是对思维活动进行调整与修正的最佳方法, 学会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汇总与整理, 对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而增强思维活动的实效性。当学生解完题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三步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反思: (1) 想一想你的结论是不是正确? (2) 你的方法是最好的吗? (3) 这个结论你是怎样得出来?当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后, 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经验在日渐丰富, 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篇9:让思维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之上

一、在课本教学中渗透德育

高中语文课本中大多数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有的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有的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人民的高尚情操;有的则为读者提供认识世界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有的课文还富有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起到积极深刻的影响。可以说,语文学科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语文教师如果能根据各篇课文的特点,深钻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和交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在教学《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这是人人不能避免的。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会感到死而无憾,就不会感受到死的苦恼。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对生死观的阐述,分析出人面对死亡时态度要从容坦然,再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感到生命的珍贵,要倍加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直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立意,即要求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自然应重视德育,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

例如下面这则材料作文: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这则作文材料的立意就是告诉我们宽容可以化解矛盾,我们应学会宽容。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想要让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揮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高中语文教材课外名著导读中有《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用他辛辣又浑厚的笔,表达了对在教会压榨下苦苦挣扎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悲天悯人,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弗比斯队长的嘲讽,对苟且偷生的潦倒诗人格兰古瓦的鄙夷,对虚伪狡猾又残酷的路易十一的憎恶,对卡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这一对外表有天壤之别,内心却善良纯洁的悲剧人物的褒扬与惋惜,把美与丑的对比推到了极致。让我们重新审视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在英俊美丽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龌龊可耻、卑鄙扭曲的心。所以,人不必为自己先天的不足而悲伤,更不要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拥有一颗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充满责任的心灵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在言教和身教中渗透德育

教师自己首先要接受课文思想内容的教育,并内化为思想行动,当好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觉得教师的话真实可信。作为教师,如果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教师即使能说出大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已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自己的言教和身教,给学生积极的影响,用自己敬业爱生的精神教育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涉及到教师熟练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正确处理教材及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涉及到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等。我相信,只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努力一定能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实践中,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贯彻落实三级联创活动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会议的总结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