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2024-05-27

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练习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

2.以介绍小制作为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3.练习阅读短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4.练习写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五题的小黑板。

2.学生的小制作一两件。

3.学生作文一两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项练习。

二、学生自己练习前四题。(各自在课本上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第一题。

指名读写出的句子。有错的讨论纠正。(句子是:把祖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题。

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再说说组成的词语。有组成不同词语的可以补充,有错的讨论纠正。

3.第三题。

(1)指名读词,说说不同读音时,词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说说自己组的词。

4.第四题。

(1)指名读成语,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还可说说是哪篇课文中学到这个成语的。(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一类是带肯定色彩的词语:赏心悦目、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雪中送炭。一类是带否定色彩的词语:张冠李戴、张牙舞爪、自高自大、画蛇添足)

四、讨论第五题。

1.挂出小黑板。请学生说说句子有什么毛病,应该怎样修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句子的毛病,自由发言。

2.练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请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讨论订正。)

五、布置作业 。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做一个制作,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练习听话说话。说话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大家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绍。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讲后适当评议。

2.推荐同座的小制作。(可讲同座的小制作是什么,他是怎么制作的,自己从同座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表扬讲得清楚具体、听得认真仔细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

1.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小制作。

2.预习“阅读”练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进行阅读练习,主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同座可互相讨论。

三、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

2.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讲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围绕这一中心,短文着重选择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聂耳爱唱歌,勤奋刻苦地练习拉手提琴,这个材料可以说明聂耳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音乐家的;二是聂耳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称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

4.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可从两个方面自由发言:一是从聂耳的勤奋刻苦中受到启发;二是从围绕中心写方面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

1.朗读短文。

2.预习“作文”训练的要求,考虑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课时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

(1)这次作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可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这个景物在冬天的特点;也可以写活动中的人物,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这次作文,在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表达要有顺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根据题目要求,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多请些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2.从学生讲的内容中挑选几项有代表性的,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么,怎样做到围绕中心写。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酌情组织讨论,并作适当指导。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对写完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学生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概述作文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教师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抓住重点加以表扬。内容方面,表扬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写景物的写出了特点;写活动中的人物的,写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达方面,表扬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注意做到有中心。还要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二、交流作文。(多请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部分,教师酌情评点鼓励。)

三、重点讲评。

1.将用大字抄写一两篇学生作文张贴出来,组织学生讨论:作文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2.请小作者谈谈是怎样确定中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3.教师就怎样做到作文有中心进行小结。

四、指导修改语句方面的毛病。

教师读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让学生注意听,然后说说听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五、学生根据讲评的收获,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 。

修改作文,还可以写一写写作文的体会,或者是修改作文的体会,写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

篇2: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王子英(***)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使他们具有适应现代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识写结合,确保字词过关。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

1.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生字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方法和感情。所以在词语学习时,我注重教给学生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理解、记忆词语:可以借助图片来解说,一眼明了,如低年级学习“聪”字;有的借助实物,具体直观;有的做动作演一演,生动形象;有的可以读一读,声情并茂;其他的方式还有: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扩词等。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晴、情、睛”这组字是,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尝尝清水甜、太阳升起是晴天、看东西要用眼睛。如很多学生容易出错的“琴”和“冷”,我则利用顺口溜“冷有点,琴没点”来区别记忆。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

2.拼写结合,扎实过关。大多数老师词语教学常规的作法,一般是新授抄写、听写复习等,而我发现,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拼音掌握情况的题型。因此,为了进一步扎实学生对所学词语的掌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无论是抄写,还是听写,我都严格要求学生要带上拼音,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检测中,第一道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的正确率大都为百分之百,而且,学生在课文朗读、口语交际中,普通话也都会更标准。

二、默背结合,注重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积累和运用,离开积累的运用是无源之水,离开运用的积累是无本之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语文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的教学中,首先,我会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多读几遍,并借助工具书或上网查找,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名言的意思和出处;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以多种形式让背诵的知识点反复呈现,如大声读一遍,在小声背诵一遍,然后默写一遍,订正后再抄写一遍。语文教学要注重积累,让孩子们在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里倾听语文,享受语文,融入语文。

教学实际中,我还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小练笔或读后感。也就

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练笔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把所背诵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运用好

自己的日记、练笔和读后感中。

三、读写结合,提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

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

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

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

之有效的阅读方法。1.略读法(大致浏览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

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门,以便学以致用。2.精读法(细致默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

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精读文章时,一般采用默读形式。默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

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

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3.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

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

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在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阅读练习时,我一般要求学生按一下

方法和步骤进行:意识快速、正确标明短文的自然段。这样有利于学

生阅读短文后的答题和倾听老师对题目的讲解。二是快速浏览整篇短

文,了解短文的大致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

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三是根据短文后面练习题目的问

题,按题目要求细读短文中相应的自然段,认真完成题目,并用一句

话“答案就在短文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给予学生鼓励。整个阅读

及做题过程,实际上,就运用了大致浏览法和细致默读法,在完成有

关谈感受、写体会的阅读题型时,又是摘抄评价阅读默读法的运用。

运用以上三种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长期坚持,必定

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

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然,最后要让

自然变成爱好、兴趣。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每次先进

教室,环视一圈,整理教室后,再上课,实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真理。

1.积累的习惯。丰富的词语积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

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与能力。学生积累的东西引导学生

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2.预习自学的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

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已

引起老师、家长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努力,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

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为了促

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而“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数的萌芽。

一般低段预习内容侧重于对字、词的掌握,中、高年级侧重于句、段、篇的掌握。

3.读说的习惯。一是强化朗读训练。古人提倡“涵咏”;把读作

为学习的重要手段,确有一定道理,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在让学生朗

读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外,更应该推荐一些引起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或

学生自己的作文习作。二是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训练中教师应重

视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有意

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

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自述训练能培养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等品质。强调说前准备,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写好

说话提纲,言之有序。其形式可采用故事会、演讲、辩论会等。要求

讲诉清楚明白,完整畅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词准确丰富,语

调、语音适当,表情姿态自然大方,说话语言表达上要更接近于书面

表达的要求。

五、激励评价,保持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乐于学习,就要善于利用赏识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赏识激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定的意志力。这方面深有体会,我曾就激励学生的感悟写过一篇文章《拥有幸福,其实并不是很难》。因此,在教学实

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

时,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她们愉悦地进行语文

学习,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只有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而达到“教

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看待学

生,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训练,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统一地

结合起来,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永无止境,反思悠长。也正是因为

这个原因,才使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记得前

些时间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个主持人问台湾艺人范玮琪:作

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艺人,你愿意做太阳,还是向日葵?范玮琪说:

我做不了太阳,因为我没有太阳灿烂的光辉,我也不愿做向日葵,我只想做向日葵身边的那株小草,虽然也许不是很起眼,但同样可以拥

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和精彩。其实,我们每位工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都像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名师,无缘成为名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自己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在朝夕和学生的相处

中认真工作、勤于思考、仔细琢磨,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得到长足进步

和提高,也让我们老师自己教学相长,收获快乐,让我们也能因为语

文的魅力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美丽和精彩。

谢谢大家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

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

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

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

待教学、看待学生,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

策略,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训练,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与

兴趣提高统一地结合起来,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

文的热情,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像园丁一样用心细致地做好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的工作,期待

篇3: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因汉语是个非表音的系统, 与英语教学有很大不同, 基础知识中, 重点应强化对字、词、句、篇的训练。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研制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300个, 根据现代汉字的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确定了各级字表的收字以及每个字的宋体标准字形和使用范围。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 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集, 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 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 一、二级字表的6500个, 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的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 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且较通用的字, 主要满足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基础展开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强化训练。首先将字表打印出来, 要求学生对上面的8300个汉字分别注音、组词、造句、说一段话。

时间就像鲁迅先生所言, 只要挤, 总是有的, 只有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才能保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打好基础, 循序渐进才是提高语文教与学的正道,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浮躁, 使我们对此无暇顾及或不屑一顾, 总是试图走捷径、抄近道。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 对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要有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下去。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3500个常用字毫无疑问必须要求每个学生全部都能正确认读, 并尽可能多地组词, 包括俗语、成语、歇后语等, 至少应组词在8万条以上,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经典辞书中涉及以上3500字的大部分词条都应该让学生记住大概意思, 并能正确造句, 同时要求学生的注音、组词、造句全部落实到纸上, 加强快速规范写字的强化训练。

《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3000个常用字中要求学生能至少正确认读2700个以上, 三级字表1800个字中要求学生能至少正确认读800个以上, 这3500个字也要尽可能多地组词, 至少应组词在2万条以上, 经典辞书中涉及以上3500个字的大部分词条都应该让学生记住大概意思, 并能正确地造句, 同时要求学生的注音、组词、造句全部落实到纸上, 加强快速规范写字的强化训练。

篇4: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关键词基础训练 语文教学 教学伦理

目前,各级教学行政和各种教学理论都提倡重视基础知识,“狠抓基础”早就成为教学中通行的价值确认,“巩固基础知识”狠抓落实,是中小学课程中压倒一切的“主旋律”。所以,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十二年如一日勤奋努力,坚持“夯实基础”不动摇。教师为此费尽心机,学生为此周而复始,扎实训练。

长期如此,便对么?这样追问,是因为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并不因昏天黑地“强化基础训练”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苍白贫乏也并未因此改变。语文课堂上飞扬的神思被A、B、C、D的选择式训练代替,学生只习惯单调沉闷地做题,厌恶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已成潮流。语文教师眼中也只有“基础训练”,用“巩固训练”代替对文章的“精读”“品读”,把习题训练等同于“字、词、句”的反复操作。语文课堂上轻视对篇章理解的点拨和引领,“跑课文”的现象相当普遍,只花半个学期,蜻蜓点水,跑马观花胡弄完课文,余下半个学期“重锤狠敲”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训练。

重视习题训练的另一面就是教师放弃课文教学,疏于教书或干脆不教书,同样,一味沉浸于练习中的学生也疏于读书或干脆不读书,更没有表达的需求。教员成为资料收发员、读书人成为习题人。长期如此,语文教师探求文句意韵,品味咂摸文章内韵的专业本领得不到积极支持,专业悟性和专业造诣受到压抑,专业成长的发育没有土壤也没有空间。学生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提升被淡化,表达欲望的激活和扶持被忽略。

语文首先是生活课程,其次才是课堂课程。在信息化时代,认字辨词也不再艰难,在未上语文课之前,学生已有相当的原生态语文经验,作为与日常生活亲密无间的语文知识不像数、理、化那样高度系统、高度抽象、高度逻辑,相对说来“见得亲切”,易学易懂。一味强调“打基础”,必然使本身并不复杂的语文基础知识扭曲,人为地设置迷惑性,把知识玩弄得面目可憎,让学生一望而惊心,再望而胆颤。语文基础知识上过分设陷阱,是居心不良,让学生“死在言下”以体现考绩“区分度”。这是语文教学伦理缺失的反人道行为。

“不知常,妄作凶。”目前,语文教师正在用自己的奋斗,催逼学生直奔考分,在A、B、C、D猜测中走向草率和投机,让学生在字、词、句的搬弄中成为语言规律的奴隶,在语言的拆解、组装中厌弃了表达。“为学日进、为道日损”的训练必然产生心理暗示,进入人格深层结构,必然形成反文化反道德的价值态度。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历来众说纷纭,“学说”繁多,就是因为语文很难有主观和客观的严格划分。把语言作为客观认知的,认为“语言是工具”;把语言当作与情感、认知同质的,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破碎处,万物不复存”。语文课,即使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常常是在讲述别的课程内容的时候才呈现出语言的技术特征,语文训练应该尊重这一特征,努力“益智、悟理、染情”。现在所谓的基础训练,只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读”、“写”、“认”,外在于人的心性。

真正的语文训练是运用思想、态度、价值观来教学生识词辨句。一个词语除本身的意义外,还有它固有的情绪和精神文化因子,就象看不见的“电场”一样聚集在这个词的周围,需要教师智慧地描述揭示,学生才可真正从辨识走向了悟,促使学生把外在的语言变成自己生命中的文化元素。字词通过认知所得,只是在记忆中;字词通过内修所得,才既可记忆又可入驻内心。入驻内心的那个字词才可能是饱满的而不是贫血的,富有生气的而不是僵硬的。词语通过自我感悟后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词,而是生命中的文化种子和精神底子,从“见山不是山”到“见山仍是山”的内修,这个词语才真正的“基础落实”了。

目前搞的“基础落实”,实际上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过度消费,在效益上追求“短、平、快”,在质量上就拒绝“悟对”的神思训练,剥离字词的一切精神文化附加值,剪断语文知识与思想情操、价值判断密切相联的脐带。

把字词教学引向思想、态度和价值评判,让基础的字词尽可能地滋养学生心灵田野,让学生在字词认知时产生激活思索和表达的欲望,这样,对基础的关注不但变得主动积极,而且有文化需求内在动力的持续支撑。“作业训练”实质是运用字词进行“精神训练”,在“精神训练”中完成对字、词的把握。以“精神训练”拉动对字、词、句的“内需”,既是知识教学“人本第一”的伦理捍卫,又是教学个性化、智性化的手段体现。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我们在知识传授中往往只重知识,颠覆了知识的力量;说“语言是工具”,但我们放逐了工具的作用。反复打磨字词句的镰刀,要能收割认知、审美的庄稼,才是知识的“力量”所在。

篇5:语文单元基础训练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复习用部首法。训练按偏旁部首归类积累词汇。写出有关词语的近义词。改正病句中用错的词,准确使用词语。

2.在观察景物的基础上练习说话,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按顺序一句一句说清楚。

3.通过阅读短文大体了解内容;能找出短文重点句子,受到思想教育,并丰富语言。

4.把最近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讲给同学听,要求把事情经过说清楚,然后写下来。

教学思路:

1.字词句的训练力求揭示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增加训练的效果。

2.保证时间,以练为主,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3.说话、作文训练,把重点放在要求说(写)清楚、完整、通顺上。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部首法的顺序填表。

1.读题目,明确填表的要求。

2.谁来说说按部首的步骤?要既准又快,关键是什么?(准确地确定部首)部首的位置一般在字的什么部位(上、下、左、右、外、中坐、起笔)

3.看看今天要查的四个字,你觉得哪个字较难确定部首?(估计学生提出“束”字)

“束”是独体字,一般查起笔(一部);另外,它去掉中间的“扁口”的部分也是部首,因此,还可查“木”部。

4.请大家选择“束”的一个部首并填表。

查后样对,注意“束”在字典里有几个义项,这儿当“完了”讲,“结束”指事情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

5.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查另三个字。查后校对。赠:贝部; 12画;“赠”当“送”讲;“赠送”指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表:衣部;2画;“表”指外部,与“里”相对,“表示”指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避:辶部;13画;“避”为“隐藏”,“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二、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看谁写得又对又多。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这九个部首大家会读吗?(指名读)

3.能说说这些部首的使用特点吗?(比如“木”部,由它作部首组成的字都同“树木”或“木头”有关。)

4.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练习本上写出带有这些部首的字,看谁写得又对又多。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写后师生校正评议,要求把字写正确的同时还要写端正。

三、给下面每个词写出两个意思相近的词。

1.汉语的词汇很丰富,表达一个意思往往有几个意思相近的词。

2.请大家给下面的词分别写出两个近义词。

灵便――灵巧 灵活 温暖――温和 暖和

喜悦――愉快 欢悦 仿佛――如同 好像

3.这些近义词尽管意思接近,但还有差别。我们要仔细体会这种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写作时选用最恰当、最确切的词儿。因此,我们掌握的近义词越多,词汇也就越丰富,写作文时挑选的余地也就越大。

四、下面句中哪些词语用得不合适,说说为什么,并改正过来。

1.读题明确要求。

2.默读句子,找出不合适的词语,并想一个恰当的填在括号里。

3.讨论,并说明理由。

(1)“热心”应改为“热情”。“热心”偏重于待人热情,对人、对事有兴趣,肯尽力。“热情”重在有深情厚谊上。

(2)“爱护”应改为“爱惜”。“爱护”重在“护”,对象多是能够被伤害或损坏的。“爱惜”重在“惜”,对象多是能够逐渐消耗,易于浪费的。

(3)“坚定”应改为“坚持”。“坚定”一般用来形容信念、思想、立场等,重在不动摇。“坚持”重在保持、持续下去。

4.请大家用“热心、爱护、坚定”各说一句话,以便进一步区别词义和用法。

五、说话。

(为便于指导,课前可统一组织学生游览,游览时注意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1.谁能用一句话,把我们什么时候,去哪儿游览说清楚,还可加上天气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述同一个意思)

2.在那儿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色彩怎样?(引导学生抓住特点)

3.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大家按什么顺序观察的,就按什么顺序说(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示先后过渡的词语,如:先……接着……最后……;穿过……我们又来到……)

4.看着这些景物,你的心情怎样?

5.自己练习。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六、指导阅读“朱德同志尊敬老师的故事”

1.默读全文,思考短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读后讨论。(说的是朱德同志尊敬老师的事)

2.再次默读,思考讨论短文共几句话?哪一句话最重要,体现了短文的主要意思?

3.划出不懂的.词语,着重理解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4.通过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是介绍朱德身份的?

(2)“白发苍苍”说明什么?

(3)朱德见到老人进来后有哪些举动?共几句话?(抓住表现朱德言谈举止的词语“立刻”站起“迎上”“敬礼”“伸出”“紧握”“亲切”“叫”“请坐”“等”“才”等引导学生加以体会。)朱德的这些举动说明什么?

(4)从哪几句话知道了这位老人是朱德的老师的?

5.阅读短文,体会朱德同志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1)这篇短文主要写的什么?学习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应该怎样做?

(2)我们是如何学习这篇短文的?(总结学习方法)6.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七、指导学生作文。

1.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说话:什么样的事是有意义的?(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想一想,你们最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引导学生先个别说,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事师生共同说。)

3.结合课文《亲人》第5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我”帮助老奶奶洗衣物的事情说清楚的。(教师点拨:时间,人物,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4.把学生刚才有代表性的事情,引导学生讲清楚,说具体。

5.学生口述。师生评议。

6.学生动笔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篇6:小学语文基础训练教案思路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准确拼读音节,熟练运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完成词语搭配练习;能正确地将句子改成“被字句”,基础训练1。

2.练习说一件事,要求将事情的要素交待明白,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讲讲自己对所说事情的看法。

3.阅读短文,要求理解短文内容,给短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4.写春节期间发生在身边的一件难忘的有意义的事.要求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字词句部分

一、教学第一题

可先让学生在下面各自拼读,再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三组词,然后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轻声,牢记ü与jqx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拼音规则,最后让学生在音节下写出词语。

词语如下:

光明 困难 坚强

创造 领导 工具

二、教学第二题,复习数笔画查字法

1.以“嘉奖”中的“嘉”为例复习数笔画查字法的一般步骤。

①数出“嘉”字的笔画数为14画。

②从“难检字笔画索引”的十四画中找出“嘉”。

③根据“嘉”字后面的页码在字典中找出该字。

④联系“嘉奖”一词的大意,从“嘉”字的几种意思中选出“赞美”。

2.要求学生按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查后面的四个字。

“奉命”的“奉”共8画,意思是“接受”。

“奏效”的“奏”共9画,意思是“呈现”。

“注释”的“释”共12画,意思是“说明,解说”。

“囊括”的“囊”共22画,意思是“口袋”。

三、教学第三题,练习词语的搭配

可先让学生自行比较,想想括号内两个词语的区别,再选出正确的,与括号外的词搭配。

答案如下:

天空晴朗 灌溉稻田

发言热烈 保卫祖国

工作细致 反映情况

身体健康 改善生活

四、教学第四题

先让学生将所给句子改成“被字句”,再体会这样改后句意的变化,即强调了移至句前的部分。

答案如下:

1.他的视线被树丛挡住了。

2.教室里的桌椅被小刚和李民修好了。

3.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

可补充下列练习:

1.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2.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

3.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4.大雨把小英的`衣服打湿了。

第二课时

教学听话・说话部分。

一、阅读题目,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各自把题目读两遍,在说明要求的关键词语下加上着重号。

2.讨论归纳题目要求。

选材要求:

①内容范围 可赞扬好人好事,也可揭露批评坏人坏事,还可以是其他事情,内容范围较为宽泛。

②数量范围 只要求说一件事。

③处所范围 必须是路上所见。

说话要求:

①想好以后再说。

②说时先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将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④最后可以说说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二、开拓思路,选择事例

1.从空间位置上启发学生想开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基础训练1》。

在你上学、放学路上见到过哪些事?在你与伙伴或父母去公园、去商场购物游玩的路上见过什么事?在与父母外出旅游的路上你遇到过什么事?

2.从内容的不同方面启发学生想开去。

在路上你见过哪些好人好事,见过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忠于职守、拾金不昧等事情吗?

在路上你见过哪些令人气愤的坏人坏事?见过某些人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缺乏理想、损人利己等事情吗?

三、准备讲述

1.请同学们从路上遇到的众多的事情中确定要讲述的事。(学生汇报)

2.回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经过部分请同学们想清楚。

3.你当时见过这件事时有什么想法?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见到的这件事?

四、学生讲述

1.试说评讲。(可请一位口头发表能力较强的同学先说,教师对照题目中的要求进行评讲,评讲后请这位同学再说一遍作为示范。)

2.指名其他同学讲述路上所见的事情,教师帮助纠正、补充。

五、小结(扣住题目要求,从材料的选择和说话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第三课时

时教学阅读部分

一、阅读题目,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先把题目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要求。

2.归纳题目要求。

①分段,概括段意。

②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指导分段

1.默读短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讨论归纳。每个自然段大意:

①春天,姥姥给我一片连根都没有的仙人掌,“我”对它能否成活产生疑问。

②过了一个星期,仙人掌居然活了。

③在烈日下,仙人掌依然十分青翠。

④“我”将蟹爪莲嫁接在仙人掌上,蟹爪莲长势很旺,而仙人掌却长得不如以前了。

⑤人们在欣赏美丽的蟹爪莲时不能忘了仙人掌。

3.看看哪些自然段的意思联系得比较紧密,把意思相近的归在一起,组成段落。

讨论归纳。

第一段(1―3自然段):仙人掌顽强地活了下来,长得很青翠。

第二段(第4自然段):仙人掌将养分输送给了嫁接的蟹爪莲,使蟹爪莲花繁叶茂。

第三段(第5自然段):我们不能忘记仙人掌。

三、理解短文内容

1.轻声读第一段,想想姥姥给“我”时,仙人掌是怎样的?后来,仙人掌又长得怎样?它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长成这样的?(无人照料、烈日炙烤、几天不浇水)这反映了仙人掌怎样?(反映了仙人掌有顽强的生命力。)

2.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我”把一片蟹爪莲嫁接在仙人掌之后,蟹爪莲与仙人掌各长得怎样?分别用“――”和“~~”画出它们不同长势的词语。(蟹爪莲:“活了”“逐渐茂盛”“长势很旺”“开花了”“充满生机”。仙人掌:“由碧绿渐渐变黄,刺也渐渐少了”)它们为什么会显现出完全不同的长势呢?如果你站在这株嫁接着蟹爪莲的仙人掌前,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3.齐读第5自然段。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欣赏美丽的蟹爪莲时,不能忘记为它输送营养的仙人掌,不能忘记仙人掌在蟹爪莲成长过程中所作的贡献。不能忘了它默默奉献的精神。)

4.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就像这默默奉献的仙人掌一样?(培养学生成长的教师,陪同运动员训练的陪练等幕后英雄。)

篇7:下册基础训练 2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3、练习具体地记叙事情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概念混乱。

四、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短文,训练一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短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二、学生自学,边学边做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读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内容:林巧稚回忆自己上中小学时,教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有条理地记叙的?

(两件事:一是海滩上做地形沙盘;二是生物课上教师告诉大家树叶千奇百怪。)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难,讨论。

五、作业:

想想生活中让你不能记忆的事,为作文做准备。

篇8: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其语文灵性思维

教师在选择教法 时,应该树立 以学定教 的服务思想,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学时把提 问、讨论、讲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课文不断设疑,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找到理解课文的方法。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应该千方百计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设美好和谐的教学情境,开辟自由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天地,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有了这样的条件,教师加以耐心的诱导,精心点拨,那么学生必定会踊跃参与,尽情发挥,思维活跃,见解迭出,从而实现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和效果。

如我每接一个班级,首先明确宣布上课发言的班级约定:有问题及时提出异议,有意见可以保留,允许出现错误,有错误必须马上改正等。在课堂小组讨 论时,可以三言两语,可以长篇大论,可以争辩得面红耳赤,但都必须站在前面或小组中脱稿表达。尤其是班级使用了“助学案”后,学生由不会说、不敢说,到“我想说”、“我要说”,其个性得到张扬。全班学生在气质、学习 兴趣、情感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开发培养,思维得到了拓展,语文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抓住教材有的放矢开展 训 练,提 高 学 生 的 语 言表达能力

各年级语文教学侧重点不同。我们应 该熟读教 学课程标准,领会编写意图,把握各阶段的教学 目标。七年级教材以记叙文为主,主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对这些刚进入中学大门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自习、晨会课、阅读课等时间,组织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大胆表达一番,还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一个成语解释和来历、一则身边的小新闻等,时间不需太长,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从一开始就要坚持,人人发言,天天不断。

八年级以说明文为主开展课堂教 学活动。我们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根据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等有目的审视身边的事物,观察材料选好立足点,尝试用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每个阶段进行侧重指导。

到了九年级,教材以议论文为主。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结合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积极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然后站在 个人的角度,摆一摆自己的立场观点,小组中展开辩 论。通过经常性的基础训练,学生锻炼了胆量,开拓了思维,强化了是非辨别的独立能力,语言表达素养得以提高。

三、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语文学习成功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任务,提高他们的认识,并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课文的具体线索,抓住人物的形象,用富有感染力的事例启发学生自觉学习,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 就是说要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新鲜的事物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新奇的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学生学得有趣,教师首先得教得有趣。在教学 时,可以采取 新颖有趣 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班班通的资源,大胆放手,开展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多读书,引导学生多反思,体会文字的魅力。

语文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比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检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校这一年采用了“助学案”模式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语文基础知识扎实,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在各种类型的演讲、征文比赛中获奖多次,教学效果明显。

上一篇:防诈骗安全教育常识下一篇: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