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训练教学

2024-06-09

语文阅读训练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阅读训练教学 篇1

阅读是阅读者从一定的书面语言符号获取意义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把看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 通过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知识, 获取其中的信息。读文章实质是在还原生活, 只有在语言文字与作者对生活认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才算读出了文章的意思。所以, 读书首先要逐字逐句往下读, 做到“字字入目, 句句过心”, 从而弄懂每个词, 每句话的意思。同时, 还要调动自己的表象储备,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作者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场景等。

古人十分重视读书自得。“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 (朱熹语) 。所以, 读书首先应在读正、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来。

2 读中清路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好文章的作法是决不乱走的” (叶圣陶语)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 (张志公语) 。所以在读中理出文章的思路, 也就是循着作者认识事物的道路走一回, 从而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认识自然也纳入到了作者的思想轨道当中, 从而达到“言皆出于吾口, 意皆出于我心”的理想境界。

这一层的读, 要在读出意思的基础上, 读出这个意思是怎么个说法, 要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看作者说出一个意思用了什么词语, 什么句式, 作者是怎么思考的。这样一边读一边疏理、领会, 同时分分层、划划段、列列题纲, 这样自然会把握文章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对于作者如何谋篇布局, 如何遣词造句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3 读中悟情

“情”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以意为主, 辞以达意而已”, 这里的“意”也即“情理”。任何作品, 都包括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我不是用技巧, 只是用作品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 鼓舞他们前进。”古人作文也有“意在笔先”“文以载道”等精辟论述。所以“读一篇文章, 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 而只知道一点零零碎碎的事情, 那就等于白读” (叶圣陶语) 。

在领悟作品情理中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运用朗读的方法我们将书面语很好地转换为原有的口头语言, 这样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当时所处在的位置, 这也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愿, 同时才能够理解作者所创作的心境, 体会作品中的气势以及韵味, 让语言文字中所含的思想都融入到读者的心中。

4 读中品味

4.1 咬文嚼字

所谓咬文嚼字是对作品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进行仔细品味和深入体会, 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还在于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韵味。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白写的, 而是经过仔细斟酌才落笔的。因此, 读者在阅读作品时, 更应体会到写作者的呕心沥血和不易, 进而对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仔细推敲、细细揣摩, 从而品味出作家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4.2 入境诵读

在读书的时候是应该让身心活跃起来, 做到眼到、心到以及耳到, 在朗读的时候就好似置身其中, 如身临其境般。好的语言读起来, 不仅富有节奏和乐感, 还很生动、形象、包含情感。这些特性都是精妙语言所具备的特性, 这些特性中音乐性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其主要是表现在它的声调、音韵、还有旋律上, 因此,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读出音响的高低快慢, 长短舒促等。

4.3 内化转述

学习语言, 其主要途径是将范文语言吸收, 同化为自己的语言。范文中的词、句、表达方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 都应该通过读来咀嚼, 通过读来吸收, 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学生而言, 必须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进行内化并转述。内化与转述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转述可检查自己对阅读材料的内化程度, 找出其中的差距, 并在与原作的比较鉴别中进一步消化吸收, 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5 结语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阅读使得人们与作品中的人物和语言文字有了初步的接触, 所以读是有层次的。但这些层次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不存在明确的划分界线。读是语感训练的最佳途径, 而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感受能力, 读的四个层次的语感训练中往往会被淡化。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2) :27-28.

[2]周明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妙探微[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45-46.

[3]王雅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89-90.

[4]刘兰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策略[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143-14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训练 篇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经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神,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基础就是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想得远些,想得开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些,想得与别人不一样些。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1.观察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孩子们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通过视觉获取,因此观察对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中,通过实物演示、图画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大量观察,让他们体验、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光选择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中儿童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2.想象为创新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不了的地方。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多么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教学《冬天是魔术师》时,我在孩子们面前展示了一幅画:大雪中一支腊梅凌寒怒放。教师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冰雪世界,孩子们仿佛闻到了腊梅的幽香。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的视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冬天的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在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中,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的一吹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雪姑娘把大地变白了,还领来了雪娃娃。”“把娃娃的脸吹红了”“把家里的暖气吹热了”“火锅店又热闹了”。这样把他们所获得的冬天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到了课间,许多孩子还在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们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有个孩子说:“冬天雪娃娃来了,春天它会走的,到明年还来,这是《雪娃娃和小兔》那本书里说的。”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会读书了。”这时,有许多学生说起自己看到的有关冬天的文章。有些学生没有读到,急切地向这部分学生打听这些文章在哪儿有。我顺势启发他们:“多读书多好哇,可以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们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读书,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许多书了。”之后,我发现班上总有书在传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独立阅读是有困难的,但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常有孩子在一起谈论书,也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我认为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习惯,关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础。

二、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而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这一切如果被教师包办代替,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作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大海》一文时,可以询问孩子们:“大海里有什么?”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看童话书,有的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阅读兴趣。

加强阅读训练,优化语文教学 篇3

一、加强引导,读出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主角,毫无疑问,这节课的实效性会大大提高。可是如今的语文课往往只是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以致于教师很难深入引导学生去理解教学内容,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缺失正可以解释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直接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往往忽略对学生文本阅读的期待,使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让学生去读书是种浪费。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么能积极参与课堂呢?另一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处理讲与读的时量关系,教师重讲轻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顽疾。即便有教师愿意花时间让学生读书,也不会注重学生的读书效率,只是作为缓解课堂烦闷气氛的一种手段,这样只能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示范朗读,读出意境

语文教师正确且动情地示范朗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营造和谐、诗意的课堂氛围。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经常做示范朗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笔者的语文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依赖专门的音频资料,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范读的基本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范读,理解文章内容,沉浸在语言魅力中,增强阅读兴趣。实践证明,教师把具有个性和特点的朗读融入语文教学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文言文时,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本身就难于白话文,读出特有的文言文味道更是困难。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做好示范,把所教的文言文读出“味道”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气息。比如在教《陋室铭》、《醉翁亭记》、《爱莲说》等名篇时,教师先在课前花时间反复朗读,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然后在课上给学生范读,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文言文的感情和意境。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多做示范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跟着读,读出韵味,读出乐趣。

三、品味语言,读出内涵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读懂内容,还要教学生读懂表达。而读懂表达往往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读懂内容,顾名思义,是指学生知道文本具体在陈述什么,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对文本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理解,更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品味语言之美,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字审美能力。语言表达方式和运用的不同往往会使描述同一种事物的两篇文章大相径庭。所以用适当且精美的语言去描述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文章言语表达的积累、借鉴和运用。例如:在读《安塞腰鼓》时,阅读的价值不只是了解这种民俗活动,更是鉴赏作者如何遣词造句,构筑起一个扣人心弦、精妙绝伦的言语世界;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阅读的价值不只是知道济南冬天的特点,更是学习作者如何用充满温情和优美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适时点拨,读出精髓

学生光读书却不真正理解文章内涵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读与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解是读的基础,读是理解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理解可以为朗读架起桥梁。但是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割裂朗读与理解。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师仅仅梳理完文章的脉络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传达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当教师提问学生: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怎样体现的?学生大多会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这就侧面说明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当然,正确而富有感情的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真正的理解文章内容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学生对文本自身的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首先就要进行阅读,从而对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进行初步认识,但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对文章内涵不能深度理解。其二,教师的讲解。讲解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地了解。如果讲解不到位,学生就不会理解教师所传达的诗文的意境。反之,教师对文章讲解得清楚、透彻,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开展朗读。同时,教师要重视朗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并在课外反复训练来巩固朗读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朗读文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顾春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考试周刊,2010,(14).

[2]郝建国.初中学生读书为何失去了感情[J].基础教育研究,2013,(10).

[3]刘铁.把朗读权还给学生,语文呼唤朗读回归[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4

一、分析式

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是对学习对象的整体进行分解, 并逐一对其各种因素和矛盾的各个方面深入考察研究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往往从感性的具体走向理性的抽象, 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滤, 舍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 抽象出那些本质的东西, 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我们平时往往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把握词义, 但有时分析语句时只单纯的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因此, 要想真正理解一篇文章, 还必须注意训练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断定词义的能力。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 有一段叙述一帮茶客在华家茶馆里的对话, 刽子手康大叔一闯进门, 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 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要不是我信息灵……”, 这句话是这个刽子手在小说中的第二次出现时说的, 他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经过引导, 学生发现, 这句话中连用的两个“运气”在句中处于不同的语法位置, 同其他词语构成不同的语法关系, 词性和意义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 “运气”这个词是名词或形容词, 而从康大叔的口里说出, 两个“运气”都成了动词, 作谓语。第一个“运气”带宾语, 是使动用法, 意思是“使你得到了好运气”;第二个“运气”不带宾语, 是“你碰到了好运气”。鲁迅先生刻画刽子手康大叔时, 左一个“运气”, 右一个“运气”, 把明明只能作名词或形容词的“运气”当成动词用, 且带上了宾语, 正暴露了这个刽子手的粗野无知, 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在很多作品中, 作者为突出表达效果, 使语言生动、形象, 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为了更好地把握表达效果, 还要注意对修辞手法的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样描写:“他们不敢大声说话, 不敢写信, 不敢交朋友, 不敢看书, 不敢周济穷人, 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里作者使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不厌其烦地运用六个“不敢”, 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别里科夫的性格去分析体会, 学生很快发现, 这几个“不敢”, 决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从各个方面去提示别里科夫不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而且还要把别人都装在套子里。提示出别里科夫的套子对人们的压制, 从而突出沙皇专制政权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和言行的限制, 点明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腐朽, 也指出它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二、比较式

比较式的展开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的基础上, 去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侧面、各种联系物及其属性特征。其次是要有确定具体的比较点。它既可指向确定对象的共同点, 也可指向差异点。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只有在明确的指导目标的指向下, 才有可能通过“比较”, 实现知识的升级和认知的飞跃, 使学生的思维登上新的台阶。

比如句子的比较。遣词造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符合表达的需要, 由于需要不同, 即使是描写同一事、同一物、同一人, 也可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句子以取得不同的效果。

《长江三峡》中, 在描写船行之慢时, 有这么两个句子:“船只能缓慢行进, 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只见一片乱石林立, 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 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这两句有相似点, 更有不同点:一个是“慢步前行”, 一个是“跋涉前进”;一个漫不经心, 一个苦心寻找;一个如旅人, 一个犹如探险者;一个悠然自乐, 一个谨慎小心。为什么同是激流, 船行都慢, 写法却迥异呢?原来, 一个航行于“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之中, 船行缓慢, “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大自然的壮美”———景美人也欢;一个是穿行于“鬼门关”, 非小心翼翼, 难以过关———滩险船也慎。一句突出两岸风光之美, 人之欣喜若狂;一句刻画水中礁滩之险, 人之小心异常。这两句恰是环境和心情的绝妙的和谐统一。比较也使学生体味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想象式

想象能力的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入选教材的相当一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 作者呕心沥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 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 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 凭借想象来还原、充实作品的意境, 帮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有血有肉的“形象”, 这样, 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蕴涵。同时, 语文一旦有了想象的介入, 会显得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率, 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有些课文的结尾, 意犹未尽, 十分含蓄, 能激起学生的联翩浮想, 在学习这类课文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授《项链》时, 一上课, 就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 给小说设计一个结尾。接着组织交流, 谈个人的设想与依据, 最后回归课文, 展开论辩, 选择最佳结尾。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设计方案的高明, 进而推翻他人的方案, 就必然要认真研读课文, 从环境的烘托、情节的铺垫、人物的塑造诸因素中, 寻找续想的有力证据。通过“想象”这一思维媒介的参与作用, 在阅读与争辩中, 学生就从文字的平面中解脱出来,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 对其作了立体式的解剖, 既学得有趣有得, 也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总之,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语言实践活动, 持之以恒, 学生在不断的分析、比较、想象中, 就会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在阅读的全过程中, 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 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在这三个复杂的活动中, 心智活动 (即“思维活动”) 是核心, 它既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的源头, 又是这两种活动的归宿。可见, 阅读教学应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语文论文 篇5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 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 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像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是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达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那种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自己阅读。

语文阅读训练教学 篇6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又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要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关注理解表达,学会表达手法

1.理解具体意义,辨别感情色彩。所谓理解具体意义,指的是联系具体的语境,理解词句的恰当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指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领悟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每一篇入选到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甚至自己精心创作的,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的表达具有规范性和示范性。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实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文流,在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下进行的,在网络学习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的“孤独”心理,沉湎于虚拟的时空中,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项目。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整合其他成员观点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技能。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第二天的课堂交流时,学生都充满了自信,在讲台上,或在小组上,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的观点进行碰撞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强化。

三、巧妙设计思维情境,逐步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四、重视情感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具体地说,首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感氛围。良好的氛围、适宜的环境,是使学生产生乐学、愿学的条件,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激活情感的重要保障。建立师生情感网,巧设教师的语言,采用现代化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进入情境,带动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并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其次,理解感悟相融,挖掘情感因素。再次,朗读积累结合,升华情感体验。诵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人文性的同时,也不能走极端,忽视形式的作用,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语文教学要进行语言训练。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指导相互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而应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综合,自然得出结论。

五、延伸语文阅读课堂,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巧设故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爱听,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学生带到另一个境界里。正当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并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的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

六、重视前后贯连,力求整体感悟

一篇文章要达到表达意蕴、情感的目的,必须是前后关照贯连,而非孤立存在的。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文章“点”的展开而忽视“面”的整体对应,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理解感悟上的困难和偏颇。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7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朗读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蓝天上的朵朵白云,绿绿的草,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绚丽的色彩中能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的美妙的心境。文章最后“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一句,短短9个字,虽然字数较少,但是充分表现出老舍一行在蒙古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感情十分火热,十分真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赞美之情,阅读时要充分读出这种感情。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在废墟里不停地挖掘的情境,学生通过读众人劝解的语言,品味到父亲的坚韧,通过读父亲的同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从而感悟到父亲的执着、父亲的了不起,感受到儿子在险恶的环境里不怕苦难、坚强不屈、对生命不放弃的了不起。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做到了意文兼顾,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九寨沟》、《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能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桂林山水》重点词和关键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入情入境,诱发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朗读《草原》第一自然段前两句,第一句要读得平直,第二句读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时要读得激昂,以表达作者“满心的愉快”。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美产生共鸣,领略到自然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又如《小音乐家扬科》,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如小扬科对小提琴热爱的动作、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扬科的悲惨命运和对音乐的热爱。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扬科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在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益。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篇8

一、领悟感情, 把握住基调

要朗读好文章, 首先要深入地阅读, 理解课文的内容, 体悟文章中的思想内涵, 才能使朗读以声音传递感情。如何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呢?一定要抓紧文章, 从字词句进入, 研究课文的内容结构, 追随作者的思想变化,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掌握朗读的基调。

例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依据课文的内涵及中心主旨, 朗读此文的基调就应该定为低沉而舒缓。朗读时又要依据每点一根的火柴小女孩的内心的情感“悲伤—喜悦—绝望”地变化, 适当地变换语调、语音及速度, 这样才能准确地显现出文章的感情脉络。

二、品味言语, 训练技巧

读能够使学生快速得到知识, 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写作文的技巧。

1. 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一般来说, 文章中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孩子在反复地朗读中思索才能领悟其深刻内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此文中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要体会这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通过有激情地朗读文章, 领悟作者是怎样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奋力向前的。

2. 选择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文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一些手法, 或者是具备过渡、总起等作用的句段, 都是孩子学习表达语言的好材料。如,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这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 也是一篇很唯美的文章, 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并珍惜时间, 让他们认识到, 只有珍惜今天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三、以听促读, 提高水平

在进一步了解内容后, 经过对语言和文字的锤炼, 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听促进阅读的水平。想要理解句和句之间的关系, 搞明白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阅读着模仿。所以, 老师要加深文章中的优美句式, 要多作范读, 突出语言的特征。坚持这样的练习, 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普通话标准的发音, 更深一步增进对内容的理解, 提升阅读水平。

四、示范扮演, 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9

一精心组织课前导语,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的导语对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 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的导语, 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 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笔者精心设计了一段简短的导语:“桂林以盛产桂花, 桂树成林而得名, 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 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 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 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桂林山水》的作者, 又是抓住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来赞美桂林呢?”学生听了老师的导语后, 兴趣顿生, 开始情绪高昂地朗读课文。

二合理安排,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各不相同, 我们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针对小学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一年级的孩子们能借助汉字上的拼音流畅地读出一句话, 理解大体意思, 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二年级阅读时要求就要有所提高, 要求学生们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 而且还要准确地进行顿句和断句, 朗读时要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并能较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每个句子联系起来一起读, 读懂一段话, 甚至一篇文章。能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 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 久而久之, 学生做到逐句逐段读懂, 理解全篇内容。

三以讲带练, 少讲多读, 扎实阅读训练

课堂教学中, 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几种读法交替进行, 引领学生逐步深入课文, 在读中感悟。要让学生读出形, 读出意, 读出情, 读出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当配角, 不当主角, 只当导演, 不当演员, 以读代讲, 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感悟课文内涵, 避免繁琐多余的分析。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只需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 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 反复念, 让其读出情感, 念出含义。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提高,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提升, 教学任务也能轻松、愉快完成。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养阅读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我们开展朗读比赛, 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 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 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举办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 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内外阅读。

语文阅读训练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训练,实施策略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懂得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二是通过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这恰好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然而,笔者观察、审视一些教师的语文教学,发现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进行扎实有序的语言训练。交流、研讨活动游离于文本之外,教师过分注重人文情感教育,出现了“泛人文化”的不良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坚守“语言训练”这块阵地,积极探索语言训练的规律,不断实践和创新语言训练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扎实有序、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抓住文本语言,引领学生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务必要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上下功夫,同时要注重学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这是语文教学之“魂”。语文教师要反复研读教材,挖掘语言与情感训练因素,通过朗读训练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指导的时候,可以紧紧抓住课文中富有特色、内涵丰富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品味句子的用词之精当、意蕴之丰富、思想之含蓄,借此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特级教师余映潮执教《散步》一文,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之美和人文精神之美的天地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目标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围绕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特点的把握,以两个“支点”为依托来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于是,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给文章拟定一个新的标题并说明理由;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及时地进行点拨和评价,并对课文原有标题的特点进行分析。

设计这一阅读实践活动,一是为了检验学生“个性化解读”的结果,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二是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引领学生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知、去品味、去思考,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断走向深刻,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并使之受到情感熏陶。

二、贯彻“三为主”思想,瞄准语言训练点,进行“咬文嚼字”训练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一直被广大教师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思想强调的是: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使之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满腔热情地投入语文阅读实践中去;二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好设计、引导、点拨、评价等工作,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生硬灌输,或者是越俎代庖,剥夺学生自主阅读机会,以自己的感悟代替学生理解;三是“咬定文本不放松”,组织学生开展扎实、有序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综观许多名家大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审视他们在语言训练方面选择的切入点及运用的指导、评价策略,我们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大凡选入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都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语文教师要在研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语言训练因素,瞄准训练点,引导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其中,教师尤其不能忽略的就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譬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笔者首先让学生“自主先学”,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紧紧围绕课文中的一些关键的字、词进行深度理解。笔者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设,引领学生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结合具体语言情境,用心揣摩、品味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写作的主旨,领略了大散文家高超的表达技巧,又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美好思想的感染与启迪。

三、创新教学设计,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发展学生自主感悟能力

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是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的一大凭借。文言文融内容美、语言美、形式美于一体,初中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好多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文言文。然而,好多学生对文言文缺少感情,甚至是讨厌文言文。为此,教师要通过正确的阅读指导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心理距离。教师尤其要注重指导学生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实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懂课文,领会作者写作主旨。文言文实词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文言实词,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上的疏通、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内容再进行交流、研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能感悟的良好习惯。如,一位教师教学《狼》一文,采用了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设计两幅错误的“杀狼图”,让学生对这两幅图画进行评价。学生根据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学生找到了图画上的错误,也就表明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相关实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拓展,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同一文言实词不同意义的辨析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既注重了过程,也关注了结果,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语文积累与写作下一篇: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