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2024-06-24

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共9篇)

篇1: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社会共同劳动的客观需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因而,它是社会分工协作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协作的进步而发展。

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的活动过程。

领导者是组织活动的率领者,引导者,是组织中的主要角色。在特定的条件下,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决定着领导活动成效的大小。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培养和选拔跨世纪的优秀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请全党重视。并构成政治报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事关大局,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因此,领导者的素质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领导者素质的涵义

(一)素质的涵义

素质一词,最初出自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素质概念,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心理学同时也认为,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质一词现已为管理学、教育学、人口学等学科所广泛使用。

(二)领导者素质的涵义

领导者的素质,就是指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最基本的特征及其所达到的水平。领导者素质中素质的概念同心理学中的素质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领导者素质不仅包括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有更广泛的内容,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组织能力素质等。

(三)我国历史上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一些观点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就十分注重对领导者素质的总结,留下了许多关于领导者素质方面的论述,这为我们研究现代领导者的素质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商代盘庚为了保证官吏的素质都能合乎治理国家的要求,对官吏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要求。首先是要求官吏恪尽职守。盘庚曾训诫百官说:“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盘庚》上篇)。其次,要求官吏不可贪财好利。盘庚宣布:“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盘庚》下篇)。最后,要求官吏不可贪图享乐。盘庚一再告诫百官:“无傲从康”(《盘庚》上篇)、“无戏怠”(《盘庚》下篇)。

春秋时期管仲等人在继承西周的节俭、无逸、忠君、和睦等思想的基础上,对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培养合格领导者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社稷是主”的处理君臣关系的新原则,把“社稷”作为君臣都必须维护的最高目标。并提出了“学而后入政”的人才教育思想。

西汉的汉武帝以他深远的战略眼光和知人善任的的能力,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断然变“无为而治”为“有所作为”,在位五十四年,以他那敢于决断和善于决断的能力,体现出了常人不可比拟的领导魄力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并联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开拓疆域,使西汉帝国达到鼎盛,被史书誉为雄才大略。这证明了他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具有较高的领导素质的一位,三国时期,郭嘉等人通过对曹操、袁绍各自领导者素质的“十胜”和“十败”的著名的比较,得出了袁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的结论,这个结论很快就被以后的官渡之战等史实所证明。这说明三国时期,已开始对主要领导人素质的关注,并把主要领导人的素质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诸葛亮对将帅应具备的才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在《将苑 ·将善》中指出“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五善”要求的是将帅具有从敌情、进退攻守规律、国力强弱、天时人心、地形等角度把握全局的能力。“四欲”则强调作战要出奇制胜,计划要周密,处于复杂的情况下要镇静自若,实施方案时要坚定不移。也就是将帅必须具备出色的判断能力,周密的思考能力,处惊不变、坚定顽强的意志力。

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十分重视人才的素质对国家兴盛的作用。他说:“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为了能有效地考核人才的素质,范仲淹主张从改革科举考试着手。当时的科举考试只注重诗词赋文的考试,却不能考察考试者治理国家的能力。因此,他建议在考试取士时应“先策论以观其大要,以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存留,以全才升其等级”。为了能提高人才的素质,范仲淹十分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指出:“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

由上而知,在我国传统的领导素质观念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优点,但由于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对领导者素质也有不少封建的糟粕和认识方面的不足。如特别缺乏对人的个性、独创和革新精神的重视等等。

(四)国外一些关于领导者素质的看法

西方管理学家十分重视领导者的素质的研究,对此有上百条的描绘和界定。领导作为整个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国外一些管理学家从行为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领导者的素质也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领导者一些必备素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包莫尔教授提出企业领导应具备十大条件:(1)、合作精神;(2)、决策才能;(3)、组织能力;(4)、精于授权;(5)、善于应变;(6)、勇于负责;(7)、敢于求新;(8)、敢于冒险;(9)、重他人;(10)、品德超人。

日本人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十项品德:(1)、使命感;(2)、信赖性;(3)、诚实;(4)、忍耐;(5)、热情;(6)责任感;(7)、积极性;(8)进取心;(9)、公平;(10)、勇气。

同时他们又提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除了十项品德外,还应具备十项能力:(1)、思维决定能力;(2)、规划能力;(3)、判断能力;(4)、独创能力;(5)、洞察能力;(6)、劝说能力;(7)、对人的理解能力;(8)、解决问题能力;(9)、培养下级能力(10)、调动积极性能能力。

英国规定文官晋升由统考和本部门考绩决定。考核主要内容为10项:工作知识、人格性情、判断力、责任心、创造力、可靠性、机敏性、监督能力、热心情况、行为道德。法国为14项,美国多达31项。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国外也是非常重视领导者的素质。虽然,这些素质要求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但这些条件和能力也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素质的参考。

但国外的研究也有一种倾向,即把领导者素质错误地描绘成一种天赋的心理生理现象,把领导者素质与教育和实践完全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管理学、领导学,一方面,承认心理生理素质在领导者素质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因为人之所以比一般动物有高超的智能,就是由于人脑的素质比一般动物来得发达);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后天的学习、训练、教育和实践在领导素质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因为不仅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格素质、文化专业素质、组织能力素质如何,都是后天学习、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影响的结果,而且心理生理素质本身的发展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后天的学习、训练、教育和实践)。一个领导者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也可以由于怠惰和蜕化,而丧失原来的素质,甚至变质。

二、领导者素质在领导中的作用

(一)领导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的基础

素质和功能密切相关,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如此。植物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发挥制造营养的功能,这是因为植物有叶绿素这种素质的关系。歌唱家歌声婉转,使人心旷神怡;舞蹈家舞姿翩翩,使人赏心悦目,得力于各自具备的特殊素质。不同职能各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同样道理,领导功能的发挥,必须有领导者的素质条件,不同的领导者,之所以履行领导职能的情况不一样,都与领导者的领导素质状况直接相关。一般说来,领导素质愈高,领导功能就能发挥得越好,而一个素质不高的领导者只会把工作弄糟。

(二)领导者素质状况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成效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领导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对于领导工作的成败关系极大。俗话说,只有不能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不能打胜仗的战士。这是从军事角度上说将军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其实,治国安邦,管理经济,教育,科技,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三)领导素质是形成领导影响力的主要因素.从现代领导的特点看,领导是一个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领导者之所以能够率领、引导被领导的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就在于具有领导影响力。领导的影响力,总起来说,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所构成的。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由领导者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成。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都会对领导活动发生影响。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它们影响领导活动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以使用职权为基础来实施领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对领导活动的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在许多情况下,如在业务领导工作中,在学术领导工作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一来,领导者素质就成了形成领导影响力的主要因素。领导者素质愈高,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愈大,团体的凝聚力也就愈大,领导工作就愈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反之,则会丧失群众基础,使领导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导致领导活动目标无法实现。

三、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现代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领导者政治思想上和道德品质上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是领导者坚持正确方向和领导成功的保证。具体包括:

(1)、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领导工作的巨大作用已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我国,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一个现代领导必须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知识。领导者在领导和管理中,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一步,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照被领导对象的客观规律办事,并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执行原则,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既不机械执行,也不照本宣科。

所以,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体现在领导者素质中它是高度的原则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中。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它在工作上的具体表现则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格。一个领导者具有了全心主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就会克己奉公,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就会自觉地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行为作斗争。

另外,它还要求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坚韧性,敢于打破了陈规陋习的束缚,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气概。

(3)公正民主、严于律己

领导者平时的行为应端庄正派,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维护团结和统一,不培植私人势力,不搞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不阳奉阴违。遇事走群众路线,多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善于集思广益,不主观武断。平易近人,亲切和蔼、不专横跋扈,动辄教训别人。注意“慎独",加强自我改造。不居功,不自傲,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面向实际,面向基层,虚心向自己的部下和群众学习。

并且经常解剖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鄙视别人对自己无原则的阿谀奉承,有勇于听取批评的勇气,有“闻过则喜”的胸怀。

(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指的是领导者应当具有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一个现代领导者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素质。具体说来。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比较广博的知识面

当今世界各国对不同级别的领导者,在学识水平上均有具体的规定,并且通过学历和考试等多种手段,对领导者的学识水平进行检验。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不仅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不能承担现代社会各种领导责任。

(2)、通晓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

***同志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科技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的中、高级干部不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完全可以做到知识面相对广一些、深一些,甚至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领导者。”

(3)、通晓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

要提高领导水平,就必须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计划、组织、决策、指挥、协调这一整套本领,并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学流派,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的领导艺术。

(4)、通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因为管理对象中的核心是人,是人的活动,是人的积极胜和创造性,而人的活动是有它的心理规律的,要想科学地管理人,就应该通晓人的心理规律,通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5)、通晓与自己负责的部门或单位的性质有关的专业知识。

现代的管理者,当然首先需要革命化和知识化,但同时也需要专业化,没有革命化和知识化的管理,只能是鼠目寸光、经验主义式的管理;而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也很易成为一般化的、原则化的管理,而难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具体专业问题。要真正成为管理的内行和内行的管理,就必须同时既革命化又知识化和专业化,也只有这样的管理才能真正突破小生产性、手工业式的管理作风与管理方法,适应于高度综合化与全面社会化的现代社会。

(6)、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知识

在整个知识构成中,实际知识,实际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领导者应该注意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熟悉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实际,积累自己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把个别经验向一般知识转化,把实际知识向理论知识升华,把零碎认识向系统知识提高。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从心理学上讲,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的总和。性格,气质、心智能力等都是心理素质的内容。

现代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1)、成熟的心理态度。

(2)、敏锐的认识能力和卓越的思维能力。现代领导者的思维过程是由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等环节交错而有机地构成的。这个过程贯穿着领导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求能从模糊复杂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选择最优化的方案,并有科学的预见。

(3)、坚韧不拔的意志。领导者只有在自己的认知心理上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才能冲破认知海洋中的惊涛骇浪,驾驶起认知的方舟,到达胜利的彼岸。领导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完成。特别在目前新的形势下,必然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她既无前人的经验可借鉴,也无现成的公式可套用,特别是在遇到挫折、走弯路的时候,作为一个领导者绝不能悲观、失望、气馁。要以一个领导者坚韧不拔的意志从中吸取教训,解除症结,争取取得胜利。

(4)、健全崇高的人格。

(四)、组织决断能力素质

组织决断能力素质是现代领导者所具有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才能。对领导者的组织能力素质的要求,因组织决断对象的不同,具体说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事;二是对人。

(1)、统揽全局、多谋善断、灵活机变的能力

统揽全局是指能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概括和判断,能够从全局出发,正确认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全局中的层次和地位。

多谋善断是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主意多、点子多、办法多,能够从多种主意中途择出最好的主意来,能够从多种办法中选择出最佳的办法来,并且能够当机立断,坚决果断地执行它。多谋善断是“智多星”和“铁腕人物”的恰当结合,按照现代化的科学语言来说,多谋善断就是既能提出多种方案,又能善于优选决策。当然,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多谋善断常常不是单纯依靠领导者个人所能完全达到的,一般说来需要借助于“智囊团”“思想库”之类的集体智慧,但最后的优选决策还是要管理者的多谋善断的。

灵活机变是指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进行反馈,随机应变地进行追踪决策和随机处理。现代的管理对象,一般都是关系复杂、情况多变的系统,大的战略决策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必须采取随机应变的策略,才能实现相对稳定的战略。灵活机变当然不是草率从事,而要十分慎重。但是,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优柔寡断、拖延不决、无所适从的现象是必须避免。

(2)、知人善任,善与人同

现代领导者所以要有知人善任的素养,是因为现代领导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各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人管理不好就什么任务也完成不了,因此对现代领导者来说特别要强调知人善任的意义。

所谓知人,就是要知人之所长和人之所短。所谓善任;就是要用扬所长而避其所短,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才能发挥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宽容大度是善任贤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容人之量是成不了好的管理者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以被认为是一条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保证能用人之所长、使人尽其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现代领导者不但要知人善任,还需要“善与人同”。这里所说的“善与人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要能善于和人求同存异,搞好上下左右的团结,使大家同心同德;一是说要把工作的成绩、利益荣誉和自己的下属同享。

现代领导者必须能够自觉地同他的下级和广大群众平等相处,具有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本领:能够把握下级和群众的思想脉博,循循善诱,会做思想工作;能够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成败功过,处理好各种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的、配合默契的、协调一致的集体。

四、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领导者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激发其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把知识和理论素质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处理复杂事务的本领。

(二)、加强学习,丰富知识

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即到来,正在深刻影响人类的前途命运和历史进程,及时了解新思潮,熟悉新学科,学习有关经济、政治、科技、法律、哲学、历史等最新知识。

(三)投身实践,增长才干

列宁认为,脱离开实践,孤立地讲优良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很不严肃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提高精神境界,提倡艰苦朴素,提倡学理论学知识,都是为了更有成效地投身于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追求美好前途的历史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践出才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投身到最困难,最艰苦,矛盾最集中,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才可能经受最大的锻炼,锻炼出最大的开拓能力,领导和创造能力。

(四)营造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五湖四海”,坚持民主推荐,民主监督;坚持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真正将那些作风正派,勤政廉洁,办事公道,确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提拔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健全干部考核制度,要进行全面考核,特别重视实绩考核;重视个人素质,形成竞争机制,真正实现“优者上,相形见绌者下”。

即将到来的2 1 世纪,是世界各国在新的时代制高点上斗智斗勇的世纪,这是一场全面刷新纪录的历史变革,关键是领导集团、领导力量、领导素质的较量。这场深刻的变革,将在诸多领域造就成千上万的第一流人物,而后起国家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国家则是这场变革中色彩斑斓的重头戏。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紧密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我们就会进一步赢得下个世纪的发展空间,赢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篇2: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作为企业领导者,应当具有必要的领导素质。社会主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可归纳为意志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由于企业领导者有不同的层次,其要求可以有所侧重。

(一)意志素质

企业中人的意志表现在他的劳动积极性中,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领导者认识现实,而又通过意志活动改造现实,以达到企业和社会需要的目的。企业领导者的意志就是使企业各个环节、整个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管理活动是一种意志活动。

作为工业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意志素质的特征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

1.明确的目的性。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是确定目的和为现这一目的而奋斗。如果不确定目的,也就不存在意志行动。目的是要达到的结果的设想,目的不明确,思想就不会集中,整个企业的行动就将导致自发性和盲目性。

2.主动性和独立性。企业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变化的环境,自主地适宜地利用本企业的条件和可能完成任务或提出新的目标,不能局限于死板地执行上级的指标和决定。因而,企业领导者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3.坚定性和果断性。果断性是领导很重要的意志素质,在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经常要求领导者做出及时的和独立的决定和执行这一

决定。果断性和坚定性紧密相关,坚定性表现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并且准备承担风险。

4.坚韧不拔和顽强精神。这种意志是克服长期困难所不可缺少的。

5.沉着冷静和自制力。这种素质表现为不畏惧任何困难和危险的能力,在紧要关头保持自制力,在高度紧张时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当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挫折时,沉着冷静,相信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准确地利用时间和空间,就有可能把事情办好。相反,如果遇事惊慌失措,甚至训斥下级,可能会把事情办的更糟。

6.纪律性。它要求个人服从集体。领导者的这一品行,能够促进部下,乃至整个企业培养出这种素质。自觉地遵守纪律是企业顺利完成任务的保证。

7.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能完成任务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特点。如果领导者没有信心,就会导致企业职工的信心不足,这样就难以完成任务。

(二)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对企业领导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品德、思想作风方面的要求。社会主义企业领导者要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的三者利益关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三)知识素质

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如厂长、党委书记,应当有广博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当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企业及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基本知识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四)能力素质

1.开拓能力。在当今,企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人们消费观念经常改变,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内部管理也遇到各种各样新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面临上述形势,企业要发展、壮大,企业领导人必须富有进取心、敢于创新,具有开拓能力。

2.分析决策能力。分析决策能力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的强弱是企业领导者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称职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营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能力。

3.组织指挥能力。决策方案确定之后,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指挥,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效率地运行。

4.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企业领导,即要与本企业本部门人员处理、协调各种关系,又要与本企业本部门之外的有关人员发生联系,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能与人们相处好,还要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各种关

系。

(五)宽容精神

企业领导者应该具有宽容精神。从消极方面讲,再成功的领导者也永远有人不满意。领导者要有所作为,就要承受责难,牢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格言。从另一方面讲,非议和抱怨中有积极的因素,让下属讲话,可知己不足,便于改进。这就是要求领导者善于团结各种不同见解、不同个性的人员一道工作,并注意发挥他们的才智。

(六)身体素质

篇3: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一、“领导就是服务”, 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所在

领导工作, 无论是宏观或微观, 无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单位, 都是属于司令部位置或性质的工作。虽然它居于统帅和支配的地位, 但完全是为谋划全局的发展和服务于全局而设置的。也就是说, 领导工作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 领导工作在本质上是属于服务于全局性质的工作;第二, 领导工作也是属于整个工作或全局工作的一部分。这就好比一个人, 生有大脑和手、脚、身。其中, 大脑就是人这个组织系统的司令部, 而手、脚、身就是人这个组织系统中的连、排、班。手、脚、身的运动, 一定要接受大脑的指挥和控制;但同时, 大脑又完全是为手、脚、身服务的, 大脑的服务功能停止了, 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领导工作也是这样, 它的本质就是服务, 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经济基础服务, 为基层服务, 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假若当官一心做老爷, 当官不为民作主, 当官不去想怎样发展生产力, 当官不去想怎样多为人民谋利益, 甚至只想着挖空心思搞贪腐, 那就失去了国家和人民选官、任官、用官的意义, 贻误和损害了人民的事业, 那就等于一个人割裂了自己大脑与手、脚、身的血脉联系, 大脑发出的命令就要失效, 领导工作的目标也就不能实现。因此, 为全局服务, 为基层服务, 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发展生产力服务, 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 也是领导工作存在的理由和其生命所在。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政府, 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 不应该有任何特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和观念, 培养和锻造服务的本领和才华, 在为人民服务中, 体现做领导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二、坚持“领导就是服务”,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政治保障

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领导工作, 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或整个组织系统的司令部, 其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经济基础服务, 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其服务的表现形式, 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或对形势的分析、判断, 及时提出正确的大政方针, 以及通常人们所说的提供政治、思想、组织、政策、信息服务和廉洁、高效的办事服务等等。由于领导工作在全局工作中居于统帅和支配的重要地位, 因此, 坚持“领导就是服务”, 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政治保障。

例如邓小平同志在第三次复出后, 有针对性地、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的服务思想, 并果断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策, 提出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要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大政方针, 从而使国家、社会由停滞状态, 走向了繁荣昌盛和快速发展的奋进状态。

又如2008年5月12日, 当中国四川发生强烈地震时,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迅速把自己和全党全国全军的工作重点转向为地震灾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做出重要指示, 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 要求尽快抢救伤员。地震发生才2小时, 温家宝总理已经从北京飞赴灾区, 查看灾情, 部署救灾:“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尽百倍努力”;“解放军要多少兵力, 就支持多少兵力”;“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我是你们北京的亲人”;“我是温家宝爷爷, 孩子们一定要挺住, 一定会得救!”;“是人民养着你们, 你们自己看着办”, 温家宝总理在指挥汶川大地震营救时说的这些话, 句句都把人民的生死、人民的利益系在心头。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中国人民打了一场全民动员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华民族表现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无畏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图强精神;“多难兴邦, 坚强挺住”的坚韧精神, 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壮歌。外国媒体亦纷纷发表文章, 赞扬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工作积极有效, 信息报道公开透明, 并相信中国人民有能力重建美好家园。

再如美国总统克林顿, 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选总统后, 及时提出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服务于美国经济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计划, 从而大大带动了信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使美国经济连续10年增长, 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3-24%, 上升为90年代末的28-29%, 成为了全世界唯一的超强国家。

从“领导就是服务”的巨大政治能动作用中, 我们还深切地领悟到, 服务不仅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所在, 而且是整个领导工作的主线和灵魂,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为什么有的领导者能够“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而有的当官者, 却为害一方, 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道理就在于此。

三、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于全局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领导工作由于处于服务于全局的重要位置, 因此, 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服务水平的高低、优劣, 对全局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21世纪, 领导者必须要有走在时代前列的卓越远见和创新才能, 同时, 对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很严的要求。因此, 选拔和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成为了21世纪世界各国的重要竞争战略。

为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每一个领导者和有志于做领导工作的年轻人, 要使自己的生命, 在领导工作和事业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创造和留下无愧于21世纪的不朽业绩, 就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脚踏实地, 眼观全局, 做一件、成一件, 在为人民服务和为全局服务的领导实践中, 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效率, 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四、以学报编辑部为例, 领导岗位对领导者做好服务工作的素质要求

“领导就是服务”, 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所在。那么, 对于学报编辑部而言, 领导岗位对领导者做好服务工作, 应当有怎样的、基本的素质要求呢?

(一) 有一双以学术的视角服务于人民、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慧眼

这包括:有较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素养,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学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坚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 立志改革开放, 献身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 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 站得高, 看得远, 能不断开创学报出版事业新局面;团结合作, 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为全校教师服务, 为发展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二) 有一双“视学术为生命、有深广学术功力”的学者慧眼

这包括:学养深厚、思想深刻、思维严密;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对综合性学报而言, 还应有文科和理工科交叉的双重专业学历或学术背景;能全面胜任文科版和理科版学报的出版把关工作;有较好的做学术研究的方法, 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三) 有一双“思想深邃、字斟句酌”的编辑学家的慧眼

这包括:有强烈的编辑出版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较深的编辑学理论修养, 能深谋远虑, 有对学术新栏目的开辟能力和策划能力, 有对学术论文的鉴审能力和加工整理能力, 有对学报目次、版面精心编排的能力, 有与作者较好的沟通能力, 有较强的校对与纠错的能力;字斟句酌, 一丝不苟, 反复推敲, 严谨细致;以稿件质量为唯一用稿标准, 坚持“质量第一、质量取胜”的用稿原则, 坚持“科学、严格、规范”的编辑、排版原则, 坚持“齐、清、定”印刷出版原则, 为创优良学报、一流学报做出实绩。

总之, “领导就是服务”, 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所在;坚持“领导就是服务”,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政治保障;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于全局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是领导者事业兴旺和“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法宝。以学报编辑部为例, 领导岗位对领导者做好服务工作的素质要求有以下方面:有一双以学术的视角服务于人民、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慧眼;有一双“视学术为生命、有深广学术功力”的学者慧眼;有一双“思想深邃、字斟句酌”的编辑学家的慧眼。

摘要:“领导就是服务”, 是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所在;坚持“领导就是服务”,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政治保障;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于全局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是领导者事业兴旺和“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法宝。以学报编辑部为例, 领导岗位对领导者做好服务工作的素质要求有:有一双以学术的视角服务于人民、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慧眼;有一双“视学术为生命、有深广学术功力”的学者慧眼;有一双“思想深邃、字斟句酌”的编辑学家的慧眼。

关键词:领导,本质,服务,学报编辑部,领导岗位,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2]、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5.

[3]、温家宝总理首次亮相联合国[EB/OL].http://paper.people.com.cn/dd/html/2008-10/01/content_118898.htm, 2008-10-0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4.

篇4: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两型社会;领导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69-02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2008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此,作为经济发展新模式的“两型社会”建设拉开序幕。在这个新的探索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就像推动“两型社会”建设这艘巨轮前进的巨大引擎。领导者的领导力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者素质上。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以及最终的管理决策方面必备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就是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内在原因也是领导者政绩的源泉。所以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方面,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要重视领导者素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通过领导者的活动将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起来,以增强领导者的领导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觉得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第一,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指出“我这里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丰富完整的统一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立场,是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是由政治方向决定的。政治立场问题主要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政治观点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基础,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纪律,也就是维护党在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上的行动一致的规范。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是以上几个方面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第二,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也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内化为自身品质特点的比较稳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内在的约束力。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既包括人格素质也涵盖官德素质。人格素质主要表现在领导者为人处事的态度上,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是基本的标准。无论是官民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同级之间都应一视同仁,绝不能趋炎附势,滥用权力。

官德素质实际上就是领导者是如何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而领导者的职业特点就是掌握一定的权力。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须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样一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也能够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顺利开展工作的心理前提。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其次是要有健康的心态。敢于竞争,对于任何事情都要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对于手中的权力要有得之安然、失之泰然的豁达。再次是要有良好的个性。领导者要有亲和力也要树立权威性。要做到善罚分明,不能偏私。要让人民群众觉得有亲切感,多与群众交流。同时还应该有宽容的精神,多与下属交流,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以便团结领导班子。同时作为一个领导者还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来战胜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能力素质。不同的领导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力。一个合格的“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统筹全局的战略能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负全责,一定要增强战略思维、全局眼光、宽广的视野和统筹意识,做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更应该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和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时刻牢记两个大局以及五个统筹。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基本政策,结合地方特殊性,将各项资源配置最优化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决策能力。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及其参与者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方法特别是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创造性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进行决策的过程。首先,决策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渊博的知识。领导者面临的问题是多样而复杂的,所以对知识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甚至是身体素质的要求甚高。其次,领导者不能盲目决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善于听取他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做到心中有数,利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领导者要民主决策。切忌“一言堂”,“一刀切”。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领导干部在科学决策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创新能力。创新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不断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思想绝不能太保守,要善于去发现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特别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从细微处着手善于去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增强自己的领导力和核心竞争力。

诚然,作为一个领导者仅仅具备上述三个能力是远远不能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还应当具备有组织协调能力来做出合理的人才配备和工作分工,以及应对领导班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矛盾。还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灵活应变,审时度势。

第五,知识专业素质。由于领导干部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掌握的权力也可大可小,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可以说是纷繁复杂,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才会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来处理公务。我想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等。

专业理论知识。首先,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要多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充分地理解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是坚定政治方向和稳定政治立场所必需的。术业有专攻。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领导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各自领导范围之内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特殊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领导人。如果一个领导者不懂得本专业的规律,那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

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把科教兴国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这样一个战略地位的提升足以说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不懂科学技术,不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素养断然不能把“两型社会”的建设推向前进。只有与时俱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掌握其中的规律,拓宽自己的战略眼光,才是称职的领导者。

法律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领导者必须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熟悉了解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法律精神,更应该掌握自身工作范围内的法律知识。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遵纪守法,依法办理各项公务,决不能罔顾法纪,徇私枉法,要有大公无私的态度。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领导人绝不是“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领导者。

当然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只具备上述基本的知识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熟悉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才能够带领人民提高经济生活水平走上富裕之路。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是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要途径。一个领导干部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要了解世界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战略眼光。

第六,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任何一个人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和完成既定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领导需要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经常深入实际调研、走基层访问,就必须要健康的体魄做支撑、充沛的精力来应付。因此,领导者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也要适当地劳逸结合,要多抽时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项目多加锻炼,保持自己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

篇5: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的素质

企业领导通过不断激励自己和自己的下属、员工,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企业员工的价值,对国家、股东和社会负起广泛的责任,这就是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情商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取心和责任感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才能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有效地带领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许多成功的领导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他就不会把自己视为仅仅是个人“小利益”的化身,而应该视为多个层面“大利益”的代表,从而担负起为这些层面谋取“大利益”的使命。能超越自身“小利益”而为大众谋取“大利益”的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人物,虽然他们往往所获无几,但流芳千古、万人敬仰不就是历史和社会给予他们的丰厚“回报”吗!

篇6: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的素质

企业领导情商还体现在道德素质方面,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做事先做人”。如何做人?最重要的是具备以下四种能力:自我驾驭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只有具备了上述四种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

为什么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共**队伍能打败“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军队呢?有人说得好:那是因为共**的领导干部打仗时总是能带头冲在最前头,他们喊的是:“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则总是躲在士兵后面,他们喊的是:“给我上!” 可以说,国共两党的历史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不同的领导影响力造成的结果。

篇7:谈谈对领导者个人素质的要求

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状况对行政管理影响重大。个人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我们要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具体包括: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有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思想境界,要有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行政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如何,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因此,行政领导者在努力提高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行政领导者握有权力,由于旧的思想影响和社会主义体制本身不够完善,行政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身的修养,弘扬正气,抵制各种诱惑,从而成为真正的人们公仆。

二、分析控制的主要职能和控制者应有的素质

(1)控制的主要职能在于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对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组织沿着既定的目标顺利前进,并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目标。(2)控制者要有坚定的意志、明察秋毫的能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

三、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1)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教育,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行政伦理是为政之本。二是加强行政伦理立法,通过以法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从而使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可以控制的权力。三是加强公民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2)制度规范与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制度作为一种刚性的行政伦理规范,要求有相应的行政人员的伦理信念的配合,才能充分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行政伦理制度、规范的他律与行政伦理信念、良心的自律共同构成行政伦理系统,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操作系统。(3)确定最低要求和理想追求。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就是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要求,起码做合格的公务员,也就是行政伦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现代行政伦理基本建设还应包括行政道德的“最高要求”或“行政伦理的理想”层面,也就是成为道德高尚的模范。

四、如何促进领导者素质的提高

篇8:论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品德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点, 决定着教师不仅是要对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更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对教师有特殊的敏感和信赖,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所以, 教师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都要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力, 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的发展观。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学高为师”, 说明教师只有学高才能为师, 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湛的教师就象一块磁性很强的磁铁, 能通过自己的学识修养吸引更多的学生, 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他, 喜欢他, 随时准备聆听他的教诲。信其道, 才能亲其师。反之, 教师如果知识贫乏, 孤陋寡闻, 授课说理杂乱无章, 就不可能吸引学生, 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并有丰厚的相邻学科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力, 做一个综合的博学的教师, 从而让学生被你的才华所折服、陶醉, 才能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求知的欲望, 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和教学的实效性。

三、具备宽广的胸襟和爱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感情是施教的最好条件, 是弘扬人文精神、优化人文环境的关键。

教师之爱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基点, 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了解他们的心态, 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师爱撒向每位学生心田, 去温暖每颗求知的心灵。

四、较强的施教能力

较强的施教能力, 就是驾驭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具备:

(一) 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 教师是学校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代言, 学生也转化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 结果学生道德无知, 是非模糊, 行为失范, 忧学怨学, 扩大了“问题学生”的范围, 增加了学校育人的难度, 教学质量的下降自不费言。素质教育要求思想品德教师抛弃传统教育模式, 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方式, 努力创新, 探索出一条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新途径。

(二) 卓越的组织导学能力。

思想品德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授学生以渔, 而不是授学生以鱼, 自己会“演戏”, 更精于“导戏”。

(三) 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国策, 增长才干, 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活跃于第二课堂, 打破学校和课堂的时空限制, 善于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如参观、访问、调查, 或开展故事会、讲演会、报告会等,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 勇于进取, 勤奋向上, 胸襟坦荡, 情绪稳定, 有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 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发扬合作精神, 乐于交流, 有较强的适应性等。只有思想品德课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下, 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投入工作, 充分发挥其潜能,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研究表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心理成熟度, 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篇9:论现代体育对教练员素质的要求

一、教练员的职业道德

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是指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练员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练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合在一起的,这二种精神融为一体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动力,会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思想上的大彻大悟,常会带来工作上的大智大勇。有了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表现出超出常人的顽强。教练员的日常工作是枯燥而艰辛的,只有具备崇高的理想才能抵制来自内外的诱惑和打击,引领运动员为祖国顽强拼博。

二、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练员是把竞技运动的先进专项技术传授给运动员的主体,是科学化训练的设计和组织者。教练员绝大多数是运动员出身,高级教练员尤其如此,这就决定了教练员职前的课程学习紧密伴随着运动训练。运动队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与环境,相当多的运动员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兴趣淡薄。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其次,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心理健康干预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运动员素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教练员继续进步的阶梯与基础。如果只满足于运动员有拔尖的运动成绩而不顾其它,那么当这个运动员成为教练后,其素质中的不足不仅使其自身的教练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还延误下一代或几代有运动潜力的运动员。

三、教练员的专业理论水平

教练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是指所具备的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掌握程度的高低。教练员具有高水平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可通过稳妥的、得法的方法,能够解决如运动成绩停滞、技术上的错误、教育上的疏忽等问题;对每个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作出估计,并且确定现实的指标,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使管理工作符合客观规律,如教练员必须能够确定运动员是否能适应大量的无氧代谢的训练,是否能在训练计划中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产生全面的提高;而且还能与运动员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产生信赖感。1992年全美体育协会就提出教练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1、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处理。掌握预防、处理运动损伤的技巧,能够对运动损伤进行确诊和评估。2、要了解运动员从青年到成年的发育过程。3、能够讲授有关营养方面的理论知识。4、要了解训练原则中的关键因素、关键性技术环节,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技术动作。

四、教练员的能力和技能

1、训练能力。训练能力不仅仅是训练教学能力,它包含选材能力、训练教学能力、比赛指挥能力等方面。要达到选材的科学性、合理性仅靠教练员的直观感觉已远远不够,必须将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融入选材。教学能力是整个竞技训练过程的核心,是竞技运动的积累过程,教练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教学过程传授给运动员,使他们获得基础和专项的技战术能力。比赛指挥能力也是教练员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竞技比赛过程中不乏因比赛指挥不当而溃败的事例。

2、管理能力。教练员不仅是训练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因为训练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般优秀的运动队都配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队,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教练员抓训练,领队抓管理,使得训练和管理脱节。而为我国创造过无数辉煌业绩并且基本保持长胜不衰的运动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跳水等国家队基本上都是实行总(主)教练负责制,这样才能将训练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沟通和协作能力。教练这一职业是和人打交道的职业,这就要求教练员不仅能与运动员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也要求教练员之间能顺畅地沟通和协作,因为竞技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从战术需求而言,也需要及时了解对手,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总复习下一篇:企业信息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