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2024-04-24

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精选7篇)

篇1: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第八章 关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税法(Ⅰ)》中的小税种章,本章不仅可命制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也可以与增值税、消费税混合在一起命制计算题或综合分析题。近三年本章平均分值4分。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的起源和发展 海关的产生有三个条件: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地理条件

二、关税的概念

关税是由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以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关税是对有形货品征税,对无形货品不征税。

三、关税的特点

征收的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关税是单一环节的价外税; 有较强的涉外性。

【例题•单选题】关于关税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A.关税的高低对进口国的生产影响较大,对国际贸易影响不大 B.关税是多环节价内税

C.关税是单一环节的价外税

D.关税不仅对进出境的货物征税,还对进出境的劳务征税 【答案】C

四、关税的分类

更多2014最新最全注税课件(视频音频讲义)下载,联系球球:1154798154

【例题1•多选题】差别关税实际上是保护主义政策的产物,是保护一国产业所采取的特别手段。差别关税主要分为()。(2006年)

A.加重关税 B.优惠关税 C.反补贴关税 D.报复关税 E.反倾销关税 【答案】ACDE 【例题2•多选题】以下关于关税分类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A.按征税标准分类,关税可分为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和差别关税 B.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关税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C.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关税、紧急进口税等等都属于进口关税的附加税 D.普惠制的三条基本原则是普遍原则、非歧视原则和互惠原则

E.最惠国待遇往往不是最优惠的关税待遇,它只是一种非歧视性的关税待遇 【答案】BCE 【例题3•单选题】在关税税则中,预先按产品的价格高低分档制定若干不同的税率,根据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增减进出口税率的关税是()。(2012年)

A.选择税 B.滑动税 C.复合税 D.差别税 【答案】B

第二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一、关税的纳税人

二、关税的征税对象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货物是指贸易性商品;物品指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各种运输工具上的服务人员携带进口的自用物品、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进境的个人物品。【提示】(1)关税是对有形货品征税,对无形货品不征税。(2)货物和物品在计征关税时有不同的计税规则。

更多2014最新最全注税课件(视频音频讲义)下载,联系球球:1154798154

第三节 税率的适用

一、进口关税税率(熟悉)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形式。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相关链接】上述进口税率的选择适用是根据货物的不同原产地而确定的。P307,进境物品税率——并非关税的税率。

二、出口关税税率(了解)

我国出口税则为一栏税率,我国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项目很少,目前仅20种商品出口征税,采用的都是从价定率征税的方法,在一定期限内可实行暂定税率。

三、关税税率的运用(熟悉)

1.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纳税义务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2.进出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3.进出口货物的补税和退税,适用该进出口货物原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实施的税率,但特例情况根据关税条例规定如下: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关税税率有关规定的是()。

A.特定减免税货物转让或改变成不免税用途的,按照原进口之日的税率计税 B.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料、件经批准转为内销的,应按申报转内销之日的税率计税 C.进出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D.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要补税的,按照申报正式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计税 【答案】A 4

篇2: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02年参加并通过会计师考试,同年通过注会之《经济法》,03年通过注会《税法》,《审计》,04年通过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05年参加并通过注税考试,至此我的考证之路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参加会计类考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复习税法的:

报名后一段时间内没书,2004年注税教材又很难得到,因此我便去书店购买了2004年注会税法(我建议准备参加考试的朋友别介意买书的几个钱,教材年年都有变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在新教材到来之前,我已经将注会税法看完了。我的学习因新春佳节而暂告一段落,春节过后,因单位更换核算系统,各种培训及准备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不得不把《税法1》、《税法2》、《税务代理实务》合三为一,即学习完税法的相关税种,接着便看实务中的纳税申报代理实务和纳税审查代理实务,这样,当我学习完《税1》、《税2》后,《代理》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应该不错,大家可以一试。

篇3: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从2015年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情况通报会上获悉, 税务师执业资格已由原先的准入类转变为评价类,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报名条件及考试时间等发生较大变化。 12月20日为报名截止时间, 从目前报名登记进度看, 本年度报名人数仍可保持10%左右的稳定增幅。

2015年,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首次降低报名门槛, 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学位) 的毕业生, 取消工作年限, 在毕业当年即可报名参加;其他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工作年限要求则从原先的满4年减为满1年;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专科毕业生报考的工作年限从满6年减为2年, 其他学科的专科毕业生报考的工作年限从满6年减为满3年。

同时, 2016年及以后年度考试时间也将由每年6月改为11月。 眼下正在接受报名的2015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时间, 则为2016年2月27日至28日。 考试方式由笔试改为全部计算机考试。 此外, 考试成绩有效周期由3年延长至5年。

篇4:2009注税税务代理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多缴纳的税款,自结算税款之日起()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

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A.1B.2C.3D.4 2.下列关于停业的税务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A.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停业期不得超过半年 B.若停业期间发生经营行为时,不需要申报缴纳税款

C.纳税人办理停业登记,税务机关收存其税务登记证正本,纳税人保留副本 D.一旦纳税人申请停业,其未使用完的发票由税务机关予以收存

3.甲厂系由乙公司和丙商场共同投资的食品生产企业。因经营情况变化,经投资双方协商,丙

商场将其持有甲厂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乙公司,并签订转让协议,于2008年4月18日向产权转移中心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相关的登记手续。甲厂投资主体变化后,有关各方的税务登记,正确的做法是()。

A.甲厂、乙公司和丙商场分别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B.甲厂应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不需要办理任何税务登记手续

C.甲厂应先办注销税务登记.再办设立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分别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D.甲厂应先力、注销税务登记,再办设立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不需要办理任何税务登记手续

4.下列销售不动产涉及的会计分录,不正确的是()。

C.企业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出当年销售收入 5‰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纳税内扣除 D.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7.某房地产开发企业2008年7月将自行开发的商品房作价为500万元对外投资(开发成本为

300万元)。对该项投资,正确的税务处理是()。A.不需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B.以500万元确认为销售收入,分别按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C.不需要缴纳营业税,以500万元确认为销售收入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D.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以500万元确认为销售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8.下列关于印花税征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源泉扣缴是印花税的征税方法之一

B.总承包单位将部分项目分包给其他公司,因分包部分在总承包合同中已缴纳印花税,故不必再次贴花

C.印花税的税率有三种形式,即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D.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书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包括合同的担保人、证人、鉴定人 9.对公司银行贷款逾期的罚息,正确的财务或税务处理是()。

A.罚息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可以扣除的罚款支出 B.银行贷款发生的罚息应在企业“财务费用”科目贷方反映

C.罚息不属于行政罚款,类似于经济合同的违约金,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D.因银行贷款发生罚息,属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应在“营业外支出”中核算,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税务师接受委托从事的下列业务中,属于涉税服务业务的有()。

A.出具企业税前弥补亏损鉴证报告B.举办最新税收政策培训 C.出具企业财产损失鉴证报告D.进行税收筹划E.开展税务咨询 2.下列有关对于税款征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就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B.税务机构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主要针对纳税人未缴税款,不包括其未缴滞纳金 C.个人惟一住房不在强制执行范围内

D.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E.纳税强制执行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

3.下列普通或专用发票,应到地方税务局领购的有()。

A.商品房销售专用发票B.机动车专项修理专用发票C.广告业统一发票 D.商业零售统一发票E.社会服务业统一发票

4.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支出,税收制度中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有()。

5.某公司股东(自然人)将全部股权转让给第三方,财务人员认为此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资产

转让,应交纳流转税。关于该转让行为的性质及应纳税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转让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B.该转让行为属于资产整体转让,应征收增值税

C.该转让行为属于财产转让行为,对转让方不征收流转税,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D.该转让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应征收营业税

6.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有关扣除项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发生的下会经费、职工福利费扣除比例分别是 14%、25% B.投资者及职工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A.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B.赞助支出C.分配股利 D.经营性支出E.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赔偿部分 5.下列收入,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有()。

A.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除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集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C.银行销售金银取得的收入

D.代销货物行为的受托方从委托方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E.个人转让专用技术所取得的收入

6.下列情形中,企业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有()。

A.支付给独立董事的董事费B.支付给职工的过节费和旅游费 C.支付给供销人员的考核奖金D.个人独资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工资 E.个人投资者在其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报销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 7.下列有关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确定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B.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报酬支付地确定

C.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D.股息所得接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E.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不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8.下列用地中,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

A.名胜古迹内管理单位的办公用地B.寺庙开办的商店的用地

C.街道绿化的用地D.军队训练场地的用地E.中央直属企业的用地 9.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按照“购销合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印花税的有()。

A.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销售合同

B.发电厂与电网的购售电合同C.书店与出版社的购书协议 D.由受托方提供材料的加工合同中原材料金额部分

E.财产抵押后将抵押的车辆转移给贷款银行而签订的车辆抵债协议 10.下列情形的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将不予受理的有()。

A.没有明确的被申请人B.已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但未被受理 C.已向其他法定复议机关提出申请,且被受理

D.纳税人就半年前的行政行为提出复议E.申请人死亡

三、简答题

1.李某受聘于一家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每只领取税后工资3600元,公司每月按规定代缴其个

人所得税。

(1)2008年6月1日,公司与任职8年的李某解除了聘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金100000

元(该公司所在地上职工平均工资为20000元)。李某认为,自己取得的上述补偿金为补偿性质的收入,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2)2008年6月8日,李某从外单位取得技术咨询报酬50000元,将其中16000元通过国

家机关捐赠给受灾地区,李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5440 元[(50000-16000)×(1-20%)×20%]。

(3)2008年6月1日~12月31日,将自有住房按市场价格出租给个人居住,月租金2000

元。在不考虑其他税费的情况下,李某认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1680元[(2000-800)×20%×7]。

(4)2008年8月,与一家证券交易所签订期限为6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约定李某每月为

该交易所的股民讲课四次,每次报酬1000元,李某认为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60元[(1000-800)×20%×4]。

问题:结合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分项指出李某计算的个人所得税错误的原因,并计算出正

确的应纳税额。

[解析](1)根据税法规定,个人解除劳务合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如果在当地上年职工平

均工资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是超过了三倍数额部分的,应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空期限内平均计算。李某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是100000元,高于上年职工平均工资(20000元)的三倍,对于超过的部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0-20000×3)÷ 8-20000×15%-125}×8=2600元(2)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取得劳务报酬,如果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20000元

但没有超过50000元的,应对超过部分加征 50%的税款,所以李某计算中适用的税率有误;个人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受灾地区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不得超过应纳税所得额 30%,李某税前多扣除捐赠额。

扣除限额=50000×(1-20%)×30%=12000(元),实际捐赠16000元,应按12000元在税前扣除。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12000]×30%-2000=6400(元)(3)按照规定个人按照市场价格出租的居住用房,应按 10%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800)×10% ×7=840 元

(4)李某计算有误。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如果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的收入应以1个

月内取得的收入为1次计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4×(1-20%)×20%=640元

2.某拟上市公司为了稳定队伍,2008在综合考虑相关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及能力

等因素后,出台了如下三项激励措施:

(1)给在公司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2)根据出资多少,给原出资的股东各购置面积不等的住宅一套,并将产权办到其本人名下;

给非股东的副总经理以上员工,各购置一辆小轿车,并将产权办到其个人名下;(3)对在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给予一定份额的股票期权,承诺在公司股票正式上市流通

日,由公司以每股高出当日开盘价2元的价格回购。

问题:上述各项激励措施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应如何处理?

[解析](1)为员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企业所得税: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

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个人所得税:并入相关人员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按规定代扣其个人所得税。

(2)为股东购置住宅企业所得税:视为对股东的红利分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个人所得

税: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为副总以上员工购置轿车企业所得税:视同发放工资薪金,合理的允许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视同发放工资薪金,并人相关人员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按规定代扣其个人所得税;

(3)给员工的股票期权企业所得税:视同发放工资薪金,合理的允许税前扣除;个人所得

税:按工资薪金所得单独计算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分摊为12个月进行计算,即代扣相关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实际取得的所得÷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

3.增值税般纳税人丢失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下列三种情况:

(1)同时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2)只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3)只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

问题:针对上述三种情况,如何处理才能符合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规定。

[解析](1)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购买

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2)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可使用专用发票

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3)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

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

4.某注册税务师2008年2月对企业 2007年的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发现企业12月份将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成本 20000元计入生产成本中,由于企业生产产品成本已经进行了部分结转和销售,所以无法按照审核发现的20000元直接作为错账调整金额。2007年底企业的在产品相关成本科目余额是100000元,完工产品相关成本科目余额500000元,当期的已销售产品成本是400000元,假设该企业已经结账。

问题:1.按“比例分摊法”计算错账调桩金额在相关环节分摊的分配率、分摊数额。

2.作出跨账务调整分录。

[解析]1.分配率计算:分摊率=多计生产成本数额/(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

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20000 ÷(100000 + 500000 + 400000)×100%=2%(元)

2.计算各环节的分摊数额:

在产品应分摊数额=100000×2% = 2000(元)在成品应分摊数额=500000×2% = 10000(元)12月销售产品成本应分摊数额=400000×2%=8000(元)3.调整相关账户:

借:应付职下薪酬 23400

贷:生产成本 2000

库存商品 10000 以前损益调整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

5.某化妆品生产企业2008年打算将购进的100万元的化妆品原材料加工成化妆品销售。据测

算若自行生产需花费的人工费及分摊费用为50万元,而如果委托另一长期合作的企业加工生产,对方收取的加工费用也为50万元,此两种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对外销售价均为260万元。

问题:假定成本、费用、产品品质等要件都相同,且不考虑生产和委托加工期间费用,分别计

算两种生产方式下应缴纳的消费税、企业利润,并指出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劣。(提示:消费税税率为30%)

[解析]1.委托情况下: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100+500)/(1-30%)=214.28(万元)应缴消费税=214.28×30%=64.28(万元)

在不考虑其他期间费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利润为 260-100-50-64.28=45.72(万元)在自行生产的情况下:

应缴消费税为 260×30%=78(万元)

在不考虑其他期间费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利润为 260-100-50-78=32(万元)委托加工方式优于自行生产方式。

四、综合分析题:

1.W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农产品外,其余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不含税价格,销售实现时结转成本。2009年2月,W公司销售商品的情况如下:

(1)2月1日,收到A公司来函,要求对 2009年1月15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W

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确认销售收入200万元,已开具发票未收款)。经查核,该批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W公司同意了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并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2)2月6日与B公司签订预收货款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一批,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合同约定,B公司应当于2月6日支付预付款50万元;W公司应于2月6日按全额开具给B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应于3月20日发出。2月6日W公司按合同规定开具了发票注明:价款100万元,税款17万元,并将预收款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80万元。

(3)2月15日,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价格300万元,增值税额

51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C公司,2月16日收到C公司的货款并存入银行口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225万元。

(4)2月直接销售商品给消费者个人,收取含税价款585万元,货款存入银行。商品的实际成本

为 35 万元。

(5)2月16日从D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万元,增值税8.5万元。运输公司开具的运费发票注明运费5万元,装卸费1万元。(6)2月18日从F公司购进商品,合同规定,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取得F公司开具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货物由C公司负责运输,运费由W公司负担,G公司收取运输费用10万元,装卸费2万元,开具运费发票。货物已验收入库,运费通过银行付讫,货款尚未支付。(7)2月20日从农场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支付货款20万元。将收购农产品的50%

用于职工福利消费,50%捐赠给受灾企业,假设成本利润率为10%。(8)其他资料:当月期初增值税留抵税额为30万元。

问题: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W公司2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分别计算百公司2月份应缴纳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缴增值税额。[解析](1)会计分录

① 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②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预收账款 33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③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2.某税务师事务所受托对某服装生产企业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该企业系全部由自然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各式服装的生产和销售;经营地址为某市城区。

利润表

2008年12月单位: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250000

贷:库存商品 2250000

④ 借:银行存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0

贷:库存商品 350000

⑤ 借:固定资产 5565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8500(即: 8.5 + 5×7%=8.85 万元)贷:银行存款 645000

⑥ 借:库存商品 2113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7000(200×17% + 10×7%=34.7(万元)贷:应付账款 2340000

银行存款 120000

⑦ 第 7 笔业务进项税额=20×50%×13% = 1.3(万元)

表2 劳动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税法允许扣除标准: 2000000×14% = 250000(元);超过标准部分:400000-280000 = 120000(元)

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超过税前规定标准,超过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为30000元。

税法允许扣除标准: 2000000×25% = 50000(元);超过标准部分: 80000-50000=30000(元);

拨缴工会经费外发生的工会活动费,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为40000元;(拨缴工会经费未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允许税前扣除)。

安置残疾人员的工资,税前可以加计扣除100%,应纳税调整减少为190000元。8.股东借款未影响损益,与企业所得税无涉。

(二)应纳税所得额、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及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4950000+200000+905658.12+250000+160000-36000-12786.33+388334.36+180000 +120000+30000+40000-90000 = 6661206.15(元)应纳企业所得税额=6661206.15×25%=1665301.54(元)应补企业所得税额=1665301.54-1237500=427801.54(元)

(三)其他应补税额1.边角布料销售

应补增值税: 80000÷(1+17%)×17%=11623.93(元);应补城市维护建设税: 11623.93×7%=813.68(元);应补教育费附加: 11623.93×3 %=348.72(元)。

2.股东借款到纳税终了,既不归还,又没用于生产经营,应视同分利,应代扣其“红利、股息、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应补代扣的个人所得税: 250000×20%=50000(元)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解析]

(一)影响企业所得税的事项及纳税调整

1.自产货物用作样品,应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应以同类销售价确定为应税收入,扣除产

品成本,应纳税调整增加200000元(800000-600000)。(广告费和业务宜传费未超过税法扣除标准,允许全额税前扣除[58000000+800000+80000÷(1+17%)]×15%=5830256.4元>2500000元。实际发生的房租费也允许税前扣除)

2.业务招待费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超过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为905658.1

2元。

(税法允许扣除标准:[58000000+800000+80000÷(1+17%)]×5‰=294341.88(元)超过标准部分:1200000-294341.88=905658.12(元)

(自产货物用作劳动保护支出,属内部处置,不作视同销售,所发生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其他

支出都允许税前扣除)

3.用于建造新生产车间的贷款利息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通过折旧方式扣除,当尚未

计提折旧),应纳税调整增加160000元。

4.投资方已作出利润分配的投资分利,属于当年收益;分得的投资收益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作纳税调整减少360000元。(股权转让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应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5.边角布料销售(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可以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育传费的计

算基数),应按规定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应补增值税: 80000÷(1+17%)×17% =11623.93(元);应补城市维护建设税: 11623.93×7%=813.68(元);应补教育费附加;11623.93×3% = 348.72(元))。因补缴增值税及附加,应纳税调整减少: 12786.33 元(11623.93 + 813.68 + 348.72)。

6.公益性捐赠超过规定标准,超过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为388334.36元。

税法允许扣除标准:(950000+160000-12786.33)×12% = 611665.64(元);超过标准部分: 1000000-611665.64=388334.36(元);

违反劳动法规的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180000元(违约金允许税前扣除);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为250000元。7.发生的职下福利费超过税法规定标准,超过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

篇5: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一、专业类(经济学、政治学)

大一(专业入门:经济学、政治学经典著作):

1、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5。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理查德・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4。

4、皮埃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商务印书馆,1991。

5、柏拉图,《理想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伯恩斯等,《民治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约翰・希克斯,《经济史论》,商务印书馆,1999。

9、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10、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1。

1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

12、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2004。

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2。

14、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

大二(专业基础:经济学、财政学基本理论):

15、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奥古斯丹・古诺,《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陈尚霖译,商务印书馆,1994。

17、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79。

18、达摩达尔・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9、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吴俊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0、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财政学》,郭庆旺、赵志耘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1、海曼,《财政学理论在政策中的当代应用》,张进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吉恩.希瑞克斯、加雷斯.迈尔斯,《中级公共经济学》,张晏等译,格致出版社,2011。

23、杰克・赫舒拉法等,《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4、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丁建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5、缪勒・丹尼斯,《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2。

27、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8、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马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9、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

30、小罗伯特・艾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大三(专业深化与拓展:新政治经济学等):

31、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掠夺之手》,赵红军译,中信出版社,2004。

32、奥斯特洛姆、帕克斯和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结构》,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33、达龙・阿西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4、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

35、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6、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7、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

38、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9、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1993。40、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6。

41、科斯,《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三联书店,2007。

42、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0。

43、罗纳德・哈里・科斯,《契约经济学》,李风圣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4、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5、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

46、《经济研究》杂志各期。

二、非专业类

47、《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8、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9、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50、黄宇仁,《万历十五年》,中国出版集团/三联书店,2004。

51、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上海三联书店,2007。

52、龙冬,《仓央嘉措圣歌集》,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1。

5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

55、杨显惠,《夹边沟记事》,花城出版社,2008。

篇6:注税税务师报考条件

2015注税考试《税务代理实务》每日一练:涉税鉴证业务范围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涉税鉴证业务范围的是()。

A、外汇收支鉴证

B、银行储蓄存款鉴证

C、企业会计报表鉴证

D、企业所得税财产损失鉴证

【正确答案】D

篇7:信息化条件下深化税务管理的思考

一、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

税务管理信息化本质上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对税务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行方式进行重大或根本改造, 使税收征管更加科学、合理、严密、高效, 使税务管理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的结构转变, 使对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透明、便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现行的管理制度、流程、方式、理念都提高了新的要求。对应的税务系统内部管理要及时进行优化、简化、网络化和法治化改造, 建立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岗位责任体系和保证系统顺利运行的工作、管理制度。

税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以下四个领域:一是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税收业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应用系统, 该系统涵盖税收机关的征收、管理、稽查等各项业务, 是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模式的有力依托。二是以行政管理事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税务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公文处理系统和一些还需进一步开发完善的人力资源、财务、教育培训、监察监督、后勤等子系统是税务机关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三是以外部信息交换和为纳税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应用系统, 如与海关部门交换出口报关单信息、为纳税人等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信息查询、纳税指导等;四是税务宏观决策与调控的信息化。将税收政策的制定实施建立在充分的税务信息基础上, 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分析税务信息, 制定宏观决策。

二、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国税务管理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税务管理的工作流程有了很大的改造, 税务管理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升。但由于缺乏信息化观念和陈旧思维的惯性的影响, 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手段方式不完备等原因, 我国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数据分析、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 系统整合、信息共享不足

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中的运用, 虽强化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 但总体数据分析、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税务部门在组织收入、完成税收任务的同时, 虽积极收集了大量的涉税数据, 但这些数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有些数据还会出现质量不稳定, 可信度不高的现象;并且对大多所得数据也只是进行了局部的、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 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利用能力不足。

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不足。各种税收应用系统林立, 功能交叉, 业务覆盖不全, 系统缺乏整合;系统之间相互封闭, 缺乏有效沟通, 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 缺乏总体数据的规划;数据标准不统一, 形成许多“信息孤岛”, 业务数据和信息不能高效流转, 信息不能实现有效的共享, 难以综合利用;应用系统和数据的集中度不高, 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利用和最大功效的挖掘不够。

(二) 信息化支持的税收监控功能作用发挥有限

税源监控的范围较窄并缺乏相应的手段支持。由于很多税务人员税收业务素质不高, 加上目前计算机的应用不能完全满足征管业务的要求, 造成了我国目前税源监控的范围比较狭窄, 并且税源监控的手段主要是到企业了解情况、电话咨询这两种监控方式, 通过这两种方式了解到的情况只是间接从纳税人那里获得的, 缺乏主动性, 并且很明显地纳税人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 存在有信息不对称, 这样税务机关很难实时掌握企业等纳税主体的涉税信息。

信息化支持的税收监控功能作用发挥有限。征管软件CTAIS的业务功能虽覆盖面广, 涉及纳税人登记、申请复议到赔偿的全过程管理, 它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处理纳税人理性纳税义务的行为和税源变化;另一方面又能对税务机关征管质量、执法行为和岗位责任进行监控。即信息化在此系统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 一头指向纳税人申报, 一头指向税务机关。但是这一双向监控功能需要与信息技术利用程度、机构设置、岗责体系以及干部素质的配合, 才能发挥作用。由于相关系统投入时间不太长以及固有的机构设置、干部素质等有待改进, 故信息化支持的税收监控功能还未充分发挥。

(三) 税务稽查信息技术手段不足, 稽查人员素质需要强化

信息技术在稽查领域的应用有待提高, 在现在普遍实行会计记账电算化的环境下, 虽然现有与之相配的电子稽查软件, 但大多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 重复劳动多, 工作效率低, 尤其在选案、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 大多数稽查案件主要通过人工筛选、群众举报或上级交办, 与发达国家的税务稽查电子化水平有一定差距。这样的税务环境造成:监查效率低。人工筛选, 会造成对监查对象纳税资料的分析不全面, 选户没有针对性, 不能突出重点, 导致效益低下;稽查税款由稽查部门单独入库, 使征管部门无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监控。

我国的税务稽查队伍, 还难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稽查人员占全部税务人员比例不高;稽查系统内部缺少既懂税务又熟练信息系统操作及应用的复合人才, 稽查人员本身缺乏信息化相关知识, 不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 这样势必会降低稽查的效率及准确性。

(四) 信息化服务内容相对简单,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的管理理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对税收服务工作的影响仍然很深, 信息化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形成, 在税收信息化服务上重形式轻内容。税收服务的内容大多仅限于通过触摸展开税收查询、在网上发布税收政策等, 既不能将税收信息进行整合为纳税人提供有价值的经营信息和税收筹划, 也未建立纳税人通过计算机取得自己所需信息的有效渠道。服务内容相对简单, 税收信息化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影响了信息化条件下税收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纳税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现行的纳税服务手段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率不高, 科学化、信息化的手段没有充分运用, 支撑作用不明显, 采用传统的方式较多, 不能为纳税人提供足够的便利和有效服务。缺乏相应的纳税人诚信纳税和税务机关诚信征税的信用体系及评价机制, 对纳税服务缺少可行性调查研究。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没有固化的、畅通的、高效的联系渠道, 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不能及时传递到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也不能及时了解不同纳税人对税收服务的不同需求。对纳税服务信息的采集不全面, 并且对纳税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的调查摸底, 造成纳税服务的时效性不强。

三、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提升税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在税务机关的广泛应用, 税务管理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领域的作用, 显示其巨大生产力, 以及进一步提高税务管理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一) 规范税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应用环境

规范税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应用环境。当前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由信息流中间处理向基础信息的大量采集和大量信息的数据分析这两个方向推进, 还应注重其应用系统的实际应用上:其一, 统一数据应用平台。基于SYBASE核心数据库, 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共享和传递机制,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应用质量;其二, 积极推进应用系统标准化。统一技术标准, 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将统配、引进、自行开发的软件进行一体化整合, 实行“一次录入, 全程共享”。其三, 实现数据信息一体化。在数据采集的存储组织、传递合并、数据使用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 重点加大数据质量的审计和违规异常操作的监控、纠正和加强数据的补正和清理工作。在制定统一的资料报送和采集制度基础上, 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规范、简便、共享的报送、采集渠道和数据共享机制。

(二) 构建信息化税源监控体系,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税源的管理需要精耕细作, 要从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夯实基本制度、强化征管能力的角度来考虑税源如何管、谁来管、怎么管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到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要做到实时处理、实时监控。比如在税务登记环节, 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税源分布状况等登录互联网, 实行源泉控制, 防止漏征漏管, 利用互联网实现全系统及与外系统的信息共享。在纳税申报环节, 利用互联网及时督促纳税人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按期、如实办理纳税申报, 并对不依法申报的行为予以处罚。在税款征收环节, 利用互联网及时掌握欠税纳税人的基本生产经营状况, 避免造成税务机关陈欠未清完, 新欠又发生。在发票管理环节, 税务机关可以采用“以票管税”的方法进行税收监控。

做好税源监控工作, 还应借助纳税评估手段的应用。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收征管、防止税基被侵蚀、降低税收风险的有效手段, 纳税评估的高效与应用应与纳税评估软件的推广应用相结合, 应从单纯的经验判断、手工操作向人机结合、信息化管理转变。这样纳税评估便可根据所辖税源和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样的评估分析方法, 防止税源流失, 加强税收的征管。

(三) 完备税务稽查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稽查人员素质

完备税务稽查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税务稽查办案的科技含量, 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结合纳税评估工作, 实现稽查选案的自动化, 增加选案的准确度和公正性, 推动稽查工作向信息现代化发展。加强稽查案件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 推动稽查过程信息化。在全面及时掌握企业变革、市场变化、计算机运作、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前沿情报的基础上, 尽快研发计算机比对偷逃税标识、计算机票据识别、计算机鉴别偷逃税者证据。逐步建立科学的税务稽查信息网络系统, 全面涵盖选案、监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所需要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各种税目税率、重点税源大户分布情况、企业经营状态、国内外税务稽查情况等相关资料。促使稽查办案人员尽快实现快捷的电子邮件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信息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大力强化税务稽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提高税务稽查队伍整体素质。对税务稽查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在岗培训、发行行业稽查技术手册等。特别是针对目前稽查人员所缺乏的稽查知识进行培训, 比如与税务稽查密切相关的税收法律、电算会计、数据库结构、财务软件应用、证据法原理、程序规范等知识的学习。

(四) 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纳税服务体系

确立“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强化税收服务于纳税人的意识。服务意识上的改进, 需要配以可以现实实施的评判、监督体系, 实现同时对纳税人、办税人员等相关人员的督促, 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测、控制, 完善对税务人员纳税服务的考核标准和机制, 构建纳税服务评价系统, 建立征纳双方 (纳税人诚信纳税、征税人诚信征税) 的诚信信用体系。

建立税收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对税法等相关税收知识、政策的宣传, 提高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能力, 具体包括构建信息公告子系统、查询子系统、网上在线咨询子系统、提醒服务子系统、纳税评估预警子系统等。通过运用相关子系统宣传最新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服务规范、税务监查程序、税务违法处罚标准、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等;实现网上在线咨询, 直接和纳税人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 减少纳税人的电话咨询和往返税务机关面对面的咨询;实现在纳税人履行税收法律义务之前, 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涉税事项的服务等。

实现办理涉税事项中间环节的简化, 并使其程序最优化、时间最节省、费用最节约, 构建税收程序服务系统。该系统作为纳税服务的核心内容, 包括纳税人在涉及具体办税事项时可能运用到的所有程序。具体包括:网上办税子系统, 负责税务登记、资格认定、发票管理、远程抄报送、网上认证、申报缴税;办税查询子系统, 受理办税结构查询、文书审批结果查询、证照办理查询、发票流向查询、欠税户查询等。实现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信息化为依托、以降低提效为原则, 为满足纳税人的合法需求提供全过程、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服务, 提高社会税法遵从度, 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纳税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谭荣华.财金信息化的思考和展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蒋余良.税务信息化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9

[3].孟庆启.中国税务管理现代化概论[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4].袁有杰.我国纳税评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5].徐会希, 徐征云.信息化征管应用系统的思考[J].税务研究, 2009 (2)

[6].张秀莲.基于税收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D].2009 (8)

[7].张海军.新时期下税收管理的创新[J].时代经贸 (学术版) , 2007 (5)

[8].刘军.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F].涉外税务, 2005 (6)

[9].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征收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纳税服务[J].税收征管, 2007 (7)

[10].曲金川.加强税收管理, 提高税收行政效率[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4)

[11].张贤才, 杨荣明.完善税收信息化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 2008 (6)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家长发言下一篇:姚村镇中学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