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2024-06-02

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共6篇)

篇1: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在全县申报规模以上工业会议上的讲话

县经信局局长宋耀明

一、要充分认识申报规模企业的意义

1、申报规模企业是县域经济考核的需要。工业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户数的增加,企业规模的壮大。由于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开始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高到2000万元,从而给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和入库工作带来较大影响。2011年底,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原来的119家,下降到58家,这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位(荆州区130家、松滋市88家、沙市区86家、公安县78家、石首市75家、洪湖市59家、监利县58家、江陵县27家)。规模企业少,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的排名。

2、申报规模企业是我县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为此,县委县政府为2012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提出了“5433工程”,即全年完成新引进工业项目50个,到位资金40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在建工业项目30个。

二、要明确规模以上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一)新增规模企业,对所在乡镇区给予奖励。从2012年

起,对新列为规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下同),经县经信局和统计部门核实,由县两级财政给予所在乡镇区一次性2万元奖励。(监政发〔2012〕13号)

(二)规上企业建设项目优先享受优惠政策支持。

1、对上级的各项专项扶持资金,或向上级申报有关支持工业企业的技改贴息项目、技术创新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以及企业专项资金或发展基金等,优先支持规模口工业企业。

2、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展规模工业企业的奖励;规模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规模工业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奖励。

(三)规上企业优先用电用水用地等支持。

1.电力供应紧张时期,优先安排规上企业用电指标;规上企业因企业发展,需要电力扩容,优先给予保证。

2.项目或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优先考虑投产达产后是否达到规上企业标准;投产达产后达不到规上企业标准的,原则上不安排进入工业园区。

3.优先帮助解决规上企业的信贷支持。对规上企业优先列入银企合作及丰利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推荐名单,帮助协调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中的有关贷款资金问题。

(四)凡是规模工业企业均由县级领导对口联系,协调矛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五)开辟办证“绿色通道”。凡是我县规模口工业企业的,在办理相关证件时可享受优先办理权。县政务服务中心及有审批权但未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窗口的部门,为企业办理各项业务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办理时限原则上要比公开对外承诺的时限缩短。

二、要认真摸排核查,规范引导规下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

(一)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规下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

1.从企业实际出发,实施“强强组合”、“强强联合”,组建有几个或多个企业成立达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符合规上企业条件的股份公司。

2.引导尚未达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强势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转让等方式,通过做大升级成为规上企业。

3.做好开展技改扩能达规企业的服务,推动企业技改顺利开展,促使企业尽早达规。

4.抓好即将竣工投产企业服务,具体帮助企业解决即将竣工投产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促使企业尽早达规升级。

5.发挥产业龙头和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做好培育工作,做大做强产业链延伸的有关企业,推动企业升级达规。

(二)依法依规对企业引导监管。

1.对已具备规上条件的企业,因虚报、瞒报、少报、假报生产财务报表未列入规上企业范围,必须予以依法依规规范。

2.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资料不够齐全,税收征收程序欠规范等问题。规范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严厉查处偷漏税行为。

3.大力帮扶有潜力发展的规下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对有发展潜力的规下企业开展积极帮扶,着力解决其在做大做强过程中遇到的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问题。

4.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企业设备、工艺、技术、材料、能耗水平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搞好产业升级。

二○一二年十月十九日

篇2: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贯彻“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部分行业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提高,效益逐步改观,工业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但是工业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还略显不足,进一步向好的势头发展但并不稳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受到考验。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8月,全市47家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1872万元,同比增长11.8%。8月当月完成产值27438万元,同比下降15.6%;实现销售产值218490万元,同比增长11.6%,产销率98.5%;完成工业增加值73181万元,同比增长5.1%;1-7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451 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2818万元,同比增长33.6%。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远快于重工业增速。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65992万元,同比增长16.8%,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55881万元,同比下降0.9%。

分行业看,大多数行业产值增速平稳,部分行业产值增速下降。全市30个行业中24个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谷物磨制累计完成产值43585万元,同比增长1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上升22个百分点;饲料加工累计完成产值18858万元,同比增长6.7;牲畜屠宰累计完成产值17564万元,同比增长23%;精制茶加工实现累计产值10445万元,同比增长18%;中成药生成实现累计产值16818万元,同比增长37.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累计产值13860万元,同比增长39.5%;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实现累计648万元,同比下降65.8%;水泥制造实现累计产值6327万元,同比下降11.6%。水力发电实现累计产值13541万元,同比下降39.1%。

分产品看,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形势平稳。从列入统计的1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保持增长的有16种,占主要工业产品的88.9%。增幅达两位数的有10种,占55.6%。增长排前10名的产品分别是:小麦粉增长15.6%、大米增长10.7%、精致食用植物油增长203%、鲜、冷藏肉增长27.1%、速冻米面食增长11.2%、涂料增长231%、初级形态的塑料增长95%、中成药增长116%、水泥增长22.4%、小型拖拉机增长21%。

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1-8月,全市47家规模企业完成增加值73181万元,同比增长5.1%,居全州第七。增速比1-7月回落6.3个百分点、比1-6月回落9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1-2月回落18.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强(详见下表)。主要原因:

(一)规模以上企业近四成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受天气和原材料生长季节的影响,开工不足;

(二)水电企业因今年上半年降雨锐减,发电量减少,降幅在40%以上;

(三)煤炭企业因市场行情低迷、扩能技改进度减缓等原因致使企业停产或掉产幅度增大。

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各月同比增幅2520151050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月份8.87.95.114.214.111.423.3增幅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平衡。全市47家规模企业中,有30家属于农副产品加工业,占规模工业总数63.8%,实现累计产值163073万元,占总产值73.5%,累计完成增加值45413万元,占总增加值62%。由此可见,农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深度开发,产品竞争力小,财政的贡献率小。

(二)停产企业的影响。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齐岳山水泥有限公司今年一直未开工;二是煤矿因市场低迷和技改未完成,造成产量大幅减产,其中石坝煤矿由于内部股东纠纷问题今年没有开工。石洞子煤矿因探放老窖水暂时停产;三是金海生物万寿菊还未采摘暂时停产。四家停产企业拉动工业产值增速降低4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工业增长。

(三)亏损企业逐渐增加。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式影响,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工业总产值累计下降的企业有10家,占规模工业总数的21.3%。同比减少绝对额为13967万元,占1-8月总增长量的60.7%,影响全市总量增速降低7个百分点。其中,水力发电受今年降雨量的影响,产值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市经济增长总量。国电长顺水电开发有限公司1-8月实现累计产值2585万元,增速同比下降41.8%;郁江流域水电实现累计产值6189万元,增速同比下降41.7%;杨东河水电实现累计产值4767万元,增速同比下降33.5%。

(四)缺乏新增的大中型工业项目拉动。虽然2012年年底新增了10家规上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产能较小。1-8月累计实现产值24440亿元,占累计增速11%,未起到支撑作用;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近年来,虽然市委、市政府注重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应政策,出现了一些龙头企业,但单个企业产值都未突破2亿元,引领作用不强,亿元企业的发展势头减缓。从数量上看,我市规上企业的绝对数量上增加到了47家,随着一部分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下滑或因管理不善,造成企业倒退,对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增加有较大影响。

三、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建议。

(一)加强领导,增加工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推动企业将康发展;二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制定的扶持、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使企业及投资人感受到政府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效果。特别是在企业遗留问题清理上,相关部门如环保、税收等考虑企业过去实际情况,减少对企业发展的阻碍。三是精简办事程序,将审批程序透明化、即时办理化,让企业老板真正感受到xx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篇3: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一、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R&D税收激励政策的作用机制、会计处理、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发现R&D税收激励政策落实中存在“政策门槛较高、优惠力度不够、激励作用受限、政策知晓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建议,奠定了实证分析的基础,为政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实证研究方面,Dagenais(1997)、Guellec(2003)等认为,R&D税收激励政策能有效增加研发投入。Hall和Van Reenen(2000)认为,税收激励政策在减少R&D边际成本的同时,不会带来R&D支出的“挤出效应”,从而能有效地激励企业开展R&D活动。国内学者对此也做了重要探索。蒋建军等(2007)、李伟铭等(2007)、范柏乃等(2008)分别采用价格弹性法、结构方程模型、SD模型等对R&D税收激励政策的效应、效果及其对R&D投入、成果产出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在具体政策实施情况的实证分析方法的选择上,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张玉臣、王兆欢,2015)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赵彤等,2011)的实施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的研究者(王一舒,2013)采用了调研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麻省理工学院学者Pierre Azoulay(2012)认为,随机控制试验是一种有效评估创新政策实施情况的新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R&D税收激励政策效应或效果的宏观分析,在具体政策的微观、量化研究上,多选择调查评估的方法,侧重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评估分析,对R&D费用加计扣除等其他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的研究较少。评估主体选取不同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效果或多或少会有所差别。由于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情况的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监测数据不完全,导致实证研究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小样本、贫信息”的信息不完全系统,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本文在考虑企业规模对政策实施影响的基础上,以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企业享受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灰色GM(1,1)模型预测企业享受该政策的趋势,以期为政策评估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现状评估分析

根据张玉臣等(2015)的研究,可采用区位熵表征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情况。税收减免区位熵(Q值)=某种类型工业企业税收减免额/企业税收减免总额/(某种类型企业数量/企业总数量)。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整体水平等于1,大于1、小于1分别表示高于、低于整体水平。利用区位熵的定理计算出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享受税收减免额的Q值,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大型企业Q值最高,处于17.97~42.96的范围,远高于整体水平,实际上大型企业数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比例不到5%,但其享受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最多。可见,大型工业企业在争取税收减免的企业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中型企业的Q值从2.88降低至0.53,享受的R&D税收减免额处于降低状态,表明中型工业企业的比较优势呈弱化态势。小型工业企业数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80%左右,Q值在0.1及以下,说明小型工业企业享受的R&D税收优惠要远低于整体水平,它们在争取R&D税收优惠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总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存在不均衡现象,占工业企业总数约八成的小型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减免份额最小。企业享受加计扣除额的多少与企业规模大小成正比。

叶林等(2014)研究得出,企业规模是影响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观点,通过区位熵分析发现,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情况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企业规模差异导致了企业自身的战略和技术创新决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企业在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的行为上。

三、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的内部关联因素

1. 研究方法。

邓聚龙(1990)认为,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灰色关联度来确定系统因素间的影响程度。主要步骤为:建立灰色关联集,并对原始数据作预处理。母序列为,子序列为,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为:。(2)计算各时刻的绝对差,进而计算出最大绝对差与最小绝对差。(3)计算关联系数,其中ρ为分辨系数,取ρ=0.5。(4)计算子序列X(i)(t)对母序列X(0)(t)的关联度。

2. 数据说明。

为找到影响企业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的内部因素,从企业R&D资金和人力等内部投入指标着手考察。选取R&D投入X1、新产品开发投入X2、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X3、技术改造投入X4、项目投入X5和R&D人员投入X6六个指标为子序列。以企业享受的R&D税收减免额X0为母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统计指标为基础,数据来源于2010~2014年《甘肃省科技统计年鉴》。

3. 灰色关联分析。

运用DPS软件分别计算出甘肃省规模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型工业企业六个R&D投入指标与税收减免额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r1~r6),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中,大型工业企业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六个因素的平均关联度为0.71。大型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为充足,财务制度更为健全,往往设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对R&D税收激励政策的敏感度和知晓度更高,因而能更好地享受到R&D税收激励政策。其中以R&D投入r1和技术改造投入r4与R&D税收减免额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均为0.81,说明大型工业企业注重内部R&D活动的投入,通过进化性的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地推动技术升级,形成新产品。

小型工业企业的平均关联系数为0.69。小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投入r2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r3与R&D税收减免额的关联度最大,为0.75。说明小型企业偏好激进的产品创新方式,通过消化吸收产业核心技术创造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以提高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小型工业企业而言,R&D人员投入对于企业申请R&D税收激励政策时的作用不容小觑,R&D人员投入与R&D税收减免额的关联度为0.73。小型企业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与R&D税收减免的灰色关联度较小,为0.52。

中型工业企业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的情况不佳,平均关联系数为0.56。说明中型工业企业在享受R&D税收优惠时遭遇较多约束因素,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和项目投入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瓶颈。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r3与R&D税收减免额的关联度相对较大,为0.66。由于中型工业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等方面相对匮乏,但具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外源技术存在依赖,更倾向通过模仿性的工艺改良或技术再创新方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企业不同投入指标与加计扣除额的平均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这六个因素都是影响工业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重要因素,其中,以R&D投入和R&D人员投入的关联度略大,分别为0.69和0.67,说明它们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影响因素。

四、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趋势预测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GM(1,1)模型是单序列的一阶线性动态微分方程,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灰色序列生成而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已知部分信息进行建模并预测。因而,本文选择GM(1,1)模型对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进行预测研究。下面以甘肃省规模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甘肃省科技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以2009~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R&D税收减免额为原始数据序列,对2014~2020年R&D税收减免额进行预测研究。

2. 灰色GM(1,1)模型。

GM(1,1)建模过程如下:(1)对原始数据列作1-AGO,得到X(0)的一次累加生成序列;(2)分别对X(0)、X(1)作准光滑检验、准指数规律检验;(3)求出X(1)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4)对GM(1,1)模型的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算,其中a和b分别为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求出a、b的值,式中:;(5)求得白化方程以及时间响应函数;(6)采用新陈代谢的方式进行数据预测;(7)模型检验,求出原始数据方差S21与残差方差S22的均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按照判断准则对分析结果做出判断。

3. 企业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情况的预测。

按照灰色GM(1,1)模型的计算步骤,对甘肃省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的R&D费用加计扣除额进行预测。大型工业企业的估计系数为a、b,其中,a=-0.4249,b=1078.8504,可得GM(1,1)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为X(k+1)=7231.0273e0.4249k-2538.8273,后验差比值C=S1/S2∶0.1284,小误差概率P=1.0000,P大于0.95,C小于0.35,得到预测精度等级为“很好”,模型等级为一级(优),因此该模型可进行外推预测。依据此模型对2014~2020年大型工业企业享受的R&D税收减免额进行预测,结果见表3。同理得到其余两个观察对象的预测值,详见表4,预测的平均误差小于10%。

注:*表示在对二次残差序列进行建模分析。

3.结果与讨论。

从图1可看出,甘肃省工业企业实际享受R&D税收减免额与模拟值非常接近,线型比较吻合。综合不同规模工业企业的预测结果,判定灰色GM(1,1)模型能够用来解决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情况的预测问题,说明灰色GM(1,1)模型在政策实施情况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灰色GM(1,1)模型在考虑宏观政策环境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对2014~2020年甘肃省工业企业享受R&D税收减免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详见图2)。

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4~2020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的情况整体呈良好态势,R&D税收减免额在波动中快速增长,而中型、小型工业企业的R&D税收减免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速度较缓。这表明研发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型工业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越来越多,研发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反而很少。如果政策得不到及时调整和完善,那么政策实施中的“马太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剧,造成受惠企业间的“两极分化”,这就会严重偏离实施税收激励政策的初衷。

结合Q值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甘肃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实际享受的R&D税收优惠,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均没有达到政策允许程度。这也暗示出,甘肃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在争取R&D税收优惠上存在很大的努力空间。因此,下一阶段,应强化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政策培训和政策服务,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敏感度,增加R&D税收激励政策的便利性,使更多企业得到R&D税收优惠。

五、结论及建议

1. 主要结论。

本文选取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为例,对R&D税收激励政策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额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企业规模越大,享受税收减免的比例越高,而作为近年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支持重点的小型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减免相对较少。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大型工业企业处于税收减免的比较优势地位,中型工业企业税收减免优势呈弱化态势,小型工业企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2)在企业的各内部因素中,R&D资金投入和R&D人员投入是影响工业企业享受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两个关键因素。此外,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重要因素。(3)不同规模工业企业在R&D投入以及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上有不同的偏好。大型工业企业偏好进化性技术创新方式,中型工业企业侧重模仿性技术创新方式,小型工业企业偏好激进的产品创新方式。(4)2014~2020年,大型工业企业享受的加计扣除额在波动中快速增长,中小型工业企业享受的加计扣除额较少且增速缓慢,政策需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

2. 政策建议。

下一阶段政府部门应重点考虑从这四个环节加强R&D税收激励政策的落实:首先,重视政策设计环节。政策制定者应加强对企业的政策需求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需求侧减税政策,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扩大和细化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提高政策的普适性和单个企业的受益度,给企业让渡更多创新的利益和空间。其次,健全政策监督环节。为推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的落实,应继续健全R&D税收激励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机制,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用好政策评估工具,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导向、跟踪问效和纠偏改进的功能,推动创新政策的落实。再次,畅通政策执行环节。进一步完善实施R&D税收激励政策的联合推进机制,强化部门间的政策沟通和协调,简化政策申报的环节和流程,进一步完善事后备案管理制度,将改革的红利释放给真正创业创新之人。最后,强化政策宣传环节。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借助政策服务团队、机构、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的解读、培训和辅导等,提高中小型企业在享受R&D税收激励政策中的相对地位,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策,从而解决部分中小型企业不懂政策、不会用政策的问题。

参考文献

Guellec D.,Van Pottelsberghe B..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3(12).

Hall B.,Van Reenen J..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Research Policy,2000(29).

蒋建军,齐建国.激励企业R&D支出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

张玉臣,王兆欢.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状况及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15(3).

篇4: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关键词: 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下企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67-02

2007年以来,山西工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转型、跨越、崛起”的战略部署,以节能 减 排为突破口,发展循环经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三个企业方阵”,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 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步入速度、效益和质量较为协调的科学和谐发展之路。但是整个工业 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企业出现了明显发展上的反差。为深入研究不同类 别工业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走势,通过比较弄清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滞后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 问题,本文特就山西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 规模以上工业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高位区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 业增加值119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超过全国工业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增速 在各省区中排第14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 位(江西24.1%、河南24.1%、安徽21.8%、 湖南2 1.6%、湖北20.4%)。在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产销衔接水平逐渐趋于回升。全省工业实现 销售产值3400.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超过同期工业总产值增幅1.3个百分点,产 销率为97.19%,比上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综 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2.07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36.80%;实现利润225.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0%;实现利税483.3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0.78%;亏损企业亏损额25.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8%。工业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176.78%,比上年同期提高20.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 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主导产品产量继续增加。上半年,全省能源产品平稳较快增长。原煤产量26521万 吨,增长8.7%;洗煤14357万吨,增长20.2%;焦炭4733万吨,增长21.2%;发电量836亿千瓦时 ,增长19.4%。冶金产品受产能扩大、市场需求旺盛拉动影响,增势较为强劲。生铁产量160 1万吨,增长16.0%;粗钢1186万吨,增长36.8%;钢材1001万吨,增长33.1%;原铝52.3万 吨, 增长83.0%;氧化铝161万吨,增长47.2%。化肥177万吨,增长20.3%;白酒4.6万千升,增长 6.0%。三是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放量上升。上半年工业新产品实现产值127.05亿元,比 上 年同期增长39.7%。实现出口交货值188.02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1.0%。全省工业出口 结构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冶金行业出口成倍增长,总量已超过煤炭行业,全行业出口交 货值高达79.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倍;煤炭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8.96亿元,比上年 同期下降3.06%;第三大出口行业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72亿元,增长22.70%; 医药行业出口交货值增势迅猛,实现出口交货值2.92亿元,增长46.94%。

2.规模以下工业在平稳发展中增势进一步回落。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呈现平稳且增速进一步回落之势,规模以下工业共完成增加值 84.37亿元,可比增长0.7%,增速回落近4个百分点,无论总量还是增速,在中部六省 中均 排末位(江西292亿元,12%、河南983.53亿元,9.5%、安徽231亿元,12.9%、湖南346.41亿元, 5.37%、湖北173.23亿元,5.65%)。其发展特点如下: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强力拉动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由于规模以下工业同规模以上工业相 关产业联系十分密切,很多企业在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产品,产品关联度非常高。以设备制 造业为例,上半年我省设备制造业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发展迅猛,增长幅度达到22.5% ,规模以上工业对于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拉动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 ,相关产业发展良好。以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主导行业 之一的建材行业为例,由于受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上半年产量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上半年建材行业产值达到22.5亿元,增长幅度为2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了 规模以下工业相关行业产品的旺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省规模以下工业产值的增长。 三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据调查,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生 产企业效益呈不断好转之势,上半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均呈现增长 态势。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 产 值同去年同期相比 增加12.2%,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实实 在在的贡献。

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消亡、停产因素影响。

二、两者发展差异分析

1.差异比较。 一是两者规模差异大,生存抗风险能力不同。二是规模以上工业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规模以下工业数量减少生产总量比重下降。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68户,比2000年增加1393户,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5.2%,规模 以下工业企业14433户,比2000年减少近10000户,占GDP份额不足5%。 三是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要好于和高于规模以下工业。

2.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规模方面。“三个方阵企业”加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拉动作用无可替代。2006年以 来,按照“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思路,实施大企业(集团 )战略,积极扶持引导和培育“三个方阵企业”(全省重点培育的“三个方阵企业”77户, 其中工业企业64个),加速推进省属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大企业(集团)竞争力进 一步增强,成为全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技术方面。大型企业注重科技投入,在发展上能够获得加速度,科技的进步能使企业跳 跃式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研究开发费比上年增长91.66%。全省工业研究开发费超 过1亿元的行业大类有5个,研究开发费超过1000万元的有24 个,比上年增加6个。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则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为主,在技术方面 相对处于 劣势,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很低。管理方面。全省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较为规范的 现代企业制度,良好的管理机制 与运营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规模以下工业主要沿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资金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质等级、信用等级 偏低的问题,所以融资难成为中 小企业发展中的通病。近年来,尽管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 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融资难仍然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能源方面。在煤、电、油等能源紧张的情况下,能源多半向大企业倾斜,小企业常成为 限电、限水的对象。 税负方面。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赋负担过重。据调查 ,工业 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3%~4%,小规模企业纳税人增值税率为6%,小规模企业税收负担 率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用工方面。由于受到 旧观念的束缚以及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招收劳动熟练工、技能工 难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从政策层面上讲,规模以上工业一直受国家及地 方政府各方面的关注,从政策上给予 了多方面的扶持,规模以下工业由于污染高、产品层次低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

三、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贯彻落实<若干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 》中尚没有完成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的意见》、《鼓 励中小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 完善有助于中小企业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向社会化服务体系寻求帮助,弥补弱势 ,发挥优势。而中小企业的观念转变和发展壮大,反过来又有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培育, 为社会化服务创造广阔的市场。

2.提高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中小企业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档 次,由目前的低档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中、高档产品为主;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大力采用先 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坚持把引进、培养、使用、凝聚人才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走 产学研相结合道路。

3.积极为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业单位搭建服务平台。 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各项活动。引导企业和 个体工业单位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履行社会责任,对 产品质量负责,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内部员工负责,促进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业 单位做大做强。

4.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规模以下工业产业化升级。 首先规模以下工业应抓住全省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 的有利时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要重点发展有特色的商品,特别要重视和鼓励 农副产品朝精深加工方向的发展,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第三对于资源加工型和生活服务型工业行业,要提高深加工水平,延长原有产业链 。

5.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强做大规模以下工业。要 把产业集群化作为规模以下工业“十一五”发展方向,这是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长方式 转变,改变传统粗放增长模式的一个根本出路。在产业集群摆 布和长远发展上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因势利导,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构建能 够参与省内外,甚至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群。

篇5:规模上工业税收分析

张耀武同志(2008年1月21日)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会,出发点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目的是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分析形势,增进共识,共谋良策,合力推动全县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创新创业、率先跨越,努力为宝应又好又快发展勇挑重担、多作贡献。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把握形势要求,确立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强烈意识

近几年来,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双创”和“三重”工作,加快培植重点规模企业,促进重要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去年全县全部工业达到了33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销突破200亿元,分别达225亿元和217亿元。可以讲,我县工业经济全面步入了发展加速期、质态转型期,已经迈上了向工业强县进军的起跑线。反映在重点企业发展上,呈现出以下可喜的变化:

一是数量逐步增多。2007年,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5家,累计达298家,新增亿元企业8家,累计达28家。今天与会的60家企业都是年开票销售达到或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与2006年相比,新增了12个。

二是规模迅速扩张。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2007年共实现开票销售135.5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4.5%,比上年净增加34.6亿元,增长34.3%。开票销售过亿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7个,骏升科技、宝航特钢、扬州市管件、协鑫热电、宝杰隆电工、安宜阀门、玉华容器7家公司均首次实现开票销售过亿元。宝胜集团产销突破80亿元,开票销售完成72.3亿元;森萨塔、普睿司曼、迅达电磁线公司3家企业开票销售均超5亿元,苏中电缆、永顺泰麦芽、晨化化工、骏升科技4家企业开票销售均超过2亿元。 三是效益显著提升。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利税9.9亿元,其中利润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1.4%,各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8.5%和71.5%。利税过1000万元企业达20家,比上年净增11家。

四是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去年,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收近5亿元,同比增长34.2%,占全县总入库税收的48%,占工业入库税收总额的75%。60家企业现有职工总人数2万人,占全县规模工业职工总数的50.2%。与此同时,宝胜集团、晨化集团、玉华容器公司等重点企业还热心社会慈善事业,积极捐资助残、助学、助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重点企业回报社会的捐助每年都有100万元左右。

五是竞争力明显增强。去年新批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高新技术产品25个。新创省名牌产品5个,申报省著名商标15个。宝胜集团通过了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复检,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机械工业100强。普睿司曼、森萨塔公司被评为全国优秀外商投资企业。重点规模工业企业的加快成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去年电工电器、泵阀管件产业的产销增幅接近50%,电工电器产业被列为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荷藕加工、玻璃工艺制品产业被列为省重点培植产业集群。随着骏升科技公司迅速扩张以及一批电子项目落户实施,我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对全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顾过去几年宝应工业经济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在区位优势不明显、宏观环境偏紧、各种困难和矛盾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全县工业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我县始终突出工业强县主导战略、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开发、全民创业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创新创业、奋力拼搏的结果,特别是在座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作为全县工业企业的杰出代表,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成为宝应工业经济的顶梁柱。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在座各位企业家,以及全县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向合力支持工业发展的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我县实现“强县强镇、三年倍增”、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宝应的关键一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一个中心、五个提升”的总体要求,把着力推进“双高双大”项目建设、着力突破规模经济、着力增强产业整体素质摆上重要位置,正在采取有力措施,逐项加以落实。今天召开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发展推进会,就是抓落实的具体化行动。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今天与会的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是宝应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和核心力量,是城乡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没有我们重点规模工业企业的强力支撑,就不会有宝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顺利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当前,我县企业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速扩张、加速提升的有利时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要秉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强烈意识,为更好地担当全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而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首先,创新创业、率先跨越是时代赋予在座企业家必须肩负的光荣使命。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主角。18世纪,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催生了大量的工业家、企业家、资本家,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19世纪,美国依靠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和联邦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造就了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福特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大企业家和企业集团,由此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20世纪战后日本涌现了一批像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杰出企业家群体,使日本迅速跻身于西方列强之林。上世纪50年代还相当落后的韩国,经过三星、现代等一批企业家的“拼命经营”,到90年代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说:一部美国大企业家的发迹史,就是一部美国现代经济的崛起史。正所谓:时势造就英雄,企业家成就经济奇迹。

回顾宝应工业化进程,蕴含着企业家的巨大功劳。宝应工业是在农业大县的基础上艰难发展起来,经过了创业的艰辛、改制的阵痛、宏观调控的考验,才基本实现了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跨越,并形成了电工电器、玻璃制品等主导、特色行业,培植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这期间,一大批有志、有为的企业经营者殚精竭虑、劳心劳力,为推动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作出了特殊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宝胜集团经过20年的创业、发展,成为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学宝胜集团、学董事长夏礼诚的号召,这也充分证明我们宝应人不仅能创业,也能创大业、成伟业。

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家成为最关键的竞争要素。当前,区域竞争已经从偏重于资源、价格、政策等为重点的“物”的要素的竞争,转化为以人才、科技、企业家为中心的“活”的要素的比拼,其中企业家更是起着组织引领的核心作用。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谁就掌握了今后区域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家的视野、胸怀、素质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展示着区域经济的形象。一位意向到宝应寻求合作的客商说,与政策、环境等相比,他更为看重的是合作者也就是企业当家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这是决定企业发展、经济腾飞的核心力量。

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目标主要是三年倍增、两个翻番、冲刺千亿、提前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全县主体经济指标在2009年比2006年翻一番的基础上,2012年比2009年力争再翻一番,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2010年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推进工业第一方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重中之重。没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快速腾飞;没有重点企业的率先发展,就没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座的各位重点规模企业负责人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第二,创新创业、率先跨越是形势要求在座企业家必须牢牢抓住的现实机遇。

从宏观经济走势看,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趋缓,但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由于国内消费需求逐步扩大,消费升级先导性行业景气强劲,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效益提升。

从国家调控政策看,中央提出了“两个防止”的宏观调控原则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这也倒逼我们更加重视现有企业的发展,促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政策机遇需要重视把握。一方面是国家加大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省里对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扶持,我们要积极申报争取此类项目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迅猛,门槛降低,为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

从自身基础和条件看,近几年来,我县一批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坚持走品牌发展、科技创新之路,开发了一批适应市场、技术领先的产品,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和竞争优势,这些都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推进园区开发,绝大多数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了进园区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载体平台。因此,在座的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要强化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创新创业、率先跨越是竞争迫使在座企业家必须作出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对企业来说就是一场艰苦的优胜劣汰的淘汰赛,谁能抢抓机遇,率先跨越,谁就能勇立潮头、屹立不倒;谁要是小步慢走,很可能就要落伍掉队。在座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虽然都有成熟的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绝大多数仍处于成长期、发展期,抗击市场风浪的能量还不够大,必须要树立远大志向,坚持走创新创业、率先跨越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围绕做大做强,落实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有效举措

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关键在于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座的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要以“双创”、“三重”工作为有效抓手,进一步创新思路,奋发进取,全身心投入到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之中。

1、加快发展要有大规划。规划是企业发展的龙头。谋求跨越发展,首先要确立远大的志向、高标准的定位。最近,县经贸局、中小企业局等对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后三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进行了详细调查,总体看,绝大部分企业对后三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纷纷明确了倍增计划。今年,60家企业计划完成开票销售181.5亿元,比去年增长34%;计划到2010年,实现开票销售276亿元,比2007年实绩增长104%。希望各企业进一步把握好发展大势,制定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企业发展规划,通过细排产品开发、项目投入、品牌创建等目标,明确做大做强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一步一步抓推进、抓落实。要把规划制定的过程作为战略研究、创新突破的重要载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高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项目投入要有大手笔。只有大投入才有大产出,这是长期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这几年,宝胜集团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每年近2亿元的项目投入。只有坚持连续投入、集中投入、快速投入,加快扩张才能变为现实。据了解,在座的60家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近年来还未有较大的技改项目,直接影响下一步发展后劲。希望从今年起要把项目投入摆上战略位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抓紧谋划、实施一批市场容量大、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要坚持以技术改造为主,新建与技改并重。现在国家的土地政策越来越紧,对新建项目的政策约束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在改造项目上多想办法、多做文章。要高度重视装备更新投入,目前,我县工业装备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企业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像纺织行业,至今全县还没有一台喷气织机。希望大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检测设备,使我县装备水平低的状况迅速得到改观。

3、科技创新要有大动作。面对科技进步、竞争加速、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现状,企业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提升自我、加快发展。我县缺少适合重工业发展的资源秉赋,工业结构偏轻,低端加工产品较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的路子,大幅度提高我县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座企业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科技人才建设。当前,我县大多数企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一些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必须采取大动作推进自主创新工作。要切实加大科研投入,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创办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要把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同时,要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引智引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合作。通过一手抓自主开发,一手抓挂靠联合,不断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4、品牌效应要有大提升。要把品牌创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已不再仅仅是纯粹的产品标识,而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是抢占市场、赢得主动的主要方式,是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效益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的“名片”。每个重点规模工业企业都要确立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制定和完善品牌发展计划,在抓产品、抓市场、抓质量的同时,做好品牌包装,强化宣传推介,逐步在全县建立起以扬州市级名牌为基础,省级名牌为重点,国家级名牌为龙头的品牌群体,努力以品牌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

5、资本运作要有大突破。资金瓶颈是影响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今年开始,国家又实行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企业增加贷款的难度较大。而利用好资本市场则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条捷径。宝胜集团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环境趋好、政策趋松、市场趋热、机制趋熟,有诸多利好消息。如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加快扩容;创业板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上市标准进一步降低,企业只要连续三个盈利500万元以上,资本流量3000万元以上就可申请到创业板上市;取消了上市辅导期,缩短了审批期限,降低了上市成本;股份制企业审批权限也部分下放。希望在座的企业家认真研究、积极开拓资本市场。现有股份制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机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夯实基础,练好“内功”,明确上市主攻方向。有条件、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要积极主动推进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为上市融资创造条件。今年力争有3—5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任务。同时,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产权并购重组、私募基金等多种投融资手段,谋求企业“蛙跳式”发展。去年,江都诚德钢管集团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美国凯雷基金,一举注资8000多万美元,在引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管理方式以及技术、人才和市场,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实现快速扩张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高邮的江苏顺大公司尝试海外私募新路,已先后获得英联、高胜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资金1亿美元。我县一批产业有特色、产品有基础的企业完全可以积极开拓利用资本市场,这不仅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也将会为区域整体经济腾飞带来活力,直接提升地区发展形象。像我县玻璃制品、泵阀管道产业就可以寻求投资公司的直接进入,推进战略重组,帮助建立和发展龙头企业。

6、节能减排要有大成效。企业赚钱,要“取之有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企业必须自觉承担的责任。在座的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要争当环境友好的“先行者”,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实施节能工艺改造,主动使用高能低排能源。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坚持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为实现全县节能减排目标多作贡献。要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维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弘扬时代精神,担当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团队核心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我县已经拥有了一支素质、品位、水平较高的企业家团队,这让我们深以为自豪。在加快宝应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进程中,仍然需要各位企业家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要更好地承担起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重任,各位企业家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注重学习。现代社会对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区域分工合作深化,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愈加频繁,要求企业家的创业敏感度更强。要素紧缺、环境门槛提高、企业商务成本攀升,要求企业家转变发展模式的自觉性更高。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利用人才、机制、理念、资本等优势加速扩张,要求企业家对市场的反应更快。科技高新化步伐加快,网络对现实社会冲击加强,要求企业家的商业运营观念更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凭老经验、老观念、老方法管理企业注定会落伍。近年来,浙江老板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不少老总拿到了MBA的学历。希望我县的企业家更加注重自身学习,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多掌握一些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知识,以一流的素质、做一流的产品、办一流的企业、创一流的业绩。

二要促进和谐。发展是企业和企业家的第一责任,和谐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至高境界。和谐是凝聚力、是竞争力、更是创造力。我们要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企业。和谐企业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关爱员工、培养员工,维护员工权益,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我们企业一定要充分尊重、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在工资报酬、健康卫生、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人格尊严等方面,使员工既能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权益,又能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此外,企业也要注重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安全生产、保障质量、照章纳税、保护环境。这些都是和谐的题中之义。

三要强化合作。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推进企业跨越发展,还要善用外资、巧借外力,通过对外嫁接合作,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有些企业老总总是担心嫁接、合作影响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你手里的蛋糕是被切了一块,但留下的蛋糕却会被做得更大、更强。失去的是一部分股权,得到的是更大的市场、更高的回报。希望有条件的企业都要转变观念、放下包袱,主动挂靠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龙头企业,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强强联合,通过产权出让、相互参股等形式,实现股权多元化。另一方面,要重视行业内同类企业的分工合作。各位企业家要强化集群发展意识,不要搞行业内的恶性竞争。龙头型企业或较大规模的重点企业要更加专注于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开发,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和培育一批配套加工、物流服务、创新研发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合作,放大聚集效应,增强整体竞争力。

四要乐于奉献。真正的企业家都是热心的慈善家。企业家既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回报社会、奉献爱心责无旁贷。个人的价值在为社会奉献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才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也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加快实现从“营利”商人向“慈善”商人转变,从经营者、企业主迈向企业家、慈善家。

四、履行服务职责,打造创新创业、率先跨越的良好环境

做大做强重点规模工业企业既是企业自身的追求,也是政府部门的共同责任。围绕把我县打造成为“宜居城市、投资宝地、创业乐园”的目标,按照对重点企业实行更宽松的政策扶持、更优惠的税费标准、更优质的管理服务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凝心聚力、转变作风、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合力打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根据宏观形势变化和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弹性的都可以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凡是外地可以实行的都可以积极借鉴和运用。要突出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开展资本运作、创新、创牌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进一步加大奖励和资金扶持力度。要突出对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性引导,对发展速度快、利税增长快的企业,继续加大税收返还奖励。要突出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对打造投融资平台、新办模具、特殊零部件加工中心、技术研发机构和仓储、物流业等,在财政、税收、规费等方面明确更为具体的操作性政策。

二是进一步优化要素环境。要围绕“一圈三沿”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构想,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为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鼓励重点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或利用原有土地实施拆旧建新、单层改多层等办法,化解土地要素难题。要加强银企衔接,搞好融资指导服务,深化银企合作,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帮助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依托大专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对企业经营者和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重点企业引进人才。要创新思路,采取定向培训、定单招工等办法,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各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企业需求至上,服务企业为本”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发展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对在座的60家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要落实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相关领导和部门要主动到企业去,努力将服务延伸至企业,面对面现场办公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企业的“贴心人”。各镇要把培育重点企业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重点企业培植服务。对重点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明确专门班子挂钩,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县发改、经贸、乡企、科技等部门要牵头制定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发展规划,研究落实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特色行业集群发展。要加强督促检查,采用多种手段,组织优化工作考评,对违反优化工作规定的行为要动真碰硬,公开曝光,严肃查处。

四要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企业家是现代生产的组织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要大力宣传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创业事迹,总结提炼企业家敢为人先、善于开拓、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宽容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倡导“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个个都是创业环境”的观念,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把“创业宝应”打造成一种区域品牌。从今年起,我们将组织明星企业、优质企业评比表彰活动,激励更多企业加速发展,率先跨越。

篇6:船舶工业经济税收运行质态分析

经济税收运行质态分析及发展建议

船舶工业是重要的战略型产业,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于一体,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力和促进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市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已发展成为造船大市,但并不是造船强市。在后危机时代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面前,我市船舶工业还面临诸多困难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波罗的海指数低位振荡,船舶制造前景不容乐观。波罗的海指数的全称是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由伦敦波罗的海航交所每天发布。该指数衡量了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上游初级产品的运输费用,代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晴雨表。如果该指数出现显著的上扬,说明各国经济情况良好,国际间的贸易火热。前几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了海运市场的快速繁荣,波罗的海指数也在2008年5月份达到历史最高位11793点。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以及对于全球初级原材料的需求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了国际海运价格的快速下滑,波罗的海指数也一路狂跌至2009年年初的773点。之后,随着经济的缓慢回升指数 有所反弹。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更是给缓慢回升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目前该指数在2000点以下低位振荡,表明当前世界经济仍不景气,同时也显示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乐观。而我市船舶订单又大部分来至欧洲,且以中小船东为主,资金实力较弱,这部分船东因资金问题可能要求推迟交船,甚至有可能弃船毁约,造成企业交船困难,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将会对我市造船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

2、行业产能过剩,竞争能力不强。受前几年航运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影响,我国造船能力成倍增长,产能在2009年和2010年逐步释放。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已达4243万载重吨,超出我国政府2010年规划目标的近一倍,产能过剩迹象十分明显。大量的过剩产能会引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内耗严重,船价走低,船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我市大型船舶企业的在手订单大部分签订于金融危机之前,企业一般都能维持生产至2012年上半年;有的企业今年“抢到”一些订单,生产任务能排到2013年上半年;但还有不少企业因钢材价格波动等多重风险不敢轻易接单,预计到2011年上半年就会无新船开工,部分船台、船坞将会闲臵。由于竞争激烈,我市船舶订单价格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仍将上升的形势下,造船企业的生存将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造船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在低端船舶制造领域,大量产能过剩,只能靠降低管理成本、采购成本、建造成本来盈利。而在高技术含量船舶 领域,产能又明显缺乏。我市船舶产品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虽然造船规模较大,但由于缺乏高端产品和一些核心船用设备,企业难以摆脱“船壳企业”的帽子,这是我市船舶制造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3、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我市船舶工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已明显弱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骨干船企醒得早、动作快。早在危机来临之前,南通市的熔盛重工和中远船务等龙头企业就先知先觉投巨资新上海洋工程项目,开辟“第二航道”,在第一时间搭上了国家振兴船舶产业政策的快班船,在风险来临时经受住了考验。而我市的船舶制造业却遭受到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说明我市船舶制造的产业结构尚待优化;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船型开发和设计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缺少研发机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二是现有造船企业的船型开发和设计满足不了开拓市场的需求,不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如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天然气(LNG)船、豪华游艇等尚处于开发阶段;三是部分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如CAD、ERP等信息系统的运用)才刚刚起步。

4、船舶本土配套率不高,配套产品档次较低。本土配套率不高是制约我市船舶业做强的另一短板。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虽然我市的船舶本土配套率已提升至40%左右,但与日韩等发达国家85%以上的配套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市船舶工业即使有一定的本土配套能力,也大多是锚链、空调、管道、消防器材、阀门、舾装件及船用大型铸件等较低档配件,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或引进,比如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电子控制设备等船舶“心脏”部件。存在船配产业集中度不高,总体技术档次偏低,自主研发能力较弱,配套产品成系列、成系统供货少,产销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市船舶就不可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远航。

5、船舶外向度高,汇率等风险加大。我市制造的船舶大部分用于出口,这本是优势。但今年6月19日央行再次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表明人民币在可见的中长期已经踏上了升值之路。由于造船行业周期性长,人民币升值的潜在风险,将使以出口为主的船舶工业承受较大的汇兑损失,这也是今年以来造船企业不敢轻易接单的重要原因。具体到一艘造价6300万美元的3500TEU集装箱船上,人民币每升值1%,船厂就凭空流失220万元利润。为减少净结汇,不少船厂不得不优先采购国外船用配套设备,这样既不利于提高船用设备国产化率,也会制约本土配套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市船舶工业出口比重较大,外贸依存度较高,产生的增值税免抵调库资源也较多。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船舶出口销售同比下降18.82%,船舶业的调库资源也随之大幅下降70.18%,对我市国税收入乃至财政收入的支撑能力有所弱化。

三、促进我市船舶工业经济税收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船舶工业是我市的支柱型产业,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如何确保船舶行业稳步、健康发展,是我市政府主管部门 和造船企业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期,我们通过调研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市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全市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计划和协调行业发展。要强化资源配臵的科学、有序、协调性,以发展规划为指导,增强布局规划的“刚性”,稳步推进实施,严防一哄而起,乱占、乱用岸线;要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岸线资源使用效率。在鼓励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落后产能的船厂要从安全、质量等方面着手,提出限期整改措施,逾期淘汰出局;扶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对龙头骨干企业的重点场址投资项目,在土地、岸线的使用等要给予倾斜与支持,在项目建设上给予补贴,促进我市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我市船舶工业的抗击风险能力已明显弱于周边地区,说明我市的船舶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由于滞后效应,世界造船业的生存危机通常在金融危机后1到2年降临,因此,要提前预见和超前防范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大力开拓内需市场,才能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市要从造船大市向强市跨越,必须坚定走创新转型升级之路,同时要坚持错位竞争、保持特色取胜。要加快培育以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和东方重工等企业为依托的远洋 船、海洋工程船建造基地。加快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超大型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天然气(LNG)船和高级耐用消费品—豪华游艇等船型,大力支持靖江游艇产业园迅速成长。加快建立船舶及配件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促进造船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泰州制造向泰州创造转变,为我市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我市船舶工业国税收入在10亿元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增加新的动力。

三是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加快提高本土配套率。日本、韩国及欧洲造船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与造船业相适应的、规模化的船舶配套业,是造船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船舶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船舶配套产业相对滞后,客观上要求我市船舶配套业加快发展。我们建议:我市要以靖江船舶工业配件园为载体,加快船舶配套产业的集聚发展。要重点抓好一批已有一定优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配套产品,促进其做大做强。主要发展以低速柴油机、船用锅炉等为重点的主机配件;以船用锚链、舱口盖等为重点的甲板机械和舾装配件;以仪器仪表、电子器件等为重点的通讯导航配件;以特种粘合剂、船用泵阀、船用铸钢件等为重点的辅机配件,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本土配套率。要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重点建设船舶配套设备研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6 同时要加快建立船舶配套产品交易中心,满足造船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改善服务环境。要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从财税政策、调控投资、金融支持、环境监管、兼并重组等方面支持造船企业发展,适时调整有关政策,优先核准其技术改造项目,鼓励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制定出台鼓励船舶配套本土化政策措施,加快船舶配套业发展。制定完善鼓励船舶企业上市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构建持续融资平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自主创新、品牌创建和船舶产业发展。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环境,支持船舶工业发展。

国税机关应继续运用多种税收政策扛杆扶持船舶工业发展,特别是用好出口退税“先退税后核销”政策,并积极向省局争取退税指标,及时办理出口退税,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船舶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主动“送政策上企业”,及时解答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政策难题,尤其是做好新所得税法的贯彻落实和企业创新中对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的解读,使企业在发展中、在科技创新中能更好地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充分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此外,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制造业的管理力度,引导企业规范运行,降低税收风险。

上一篇:财务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下一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