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2024-05-02

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精选8篇)

篇1: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江浙典当行业发展情况近代江苏典当行业探究

江苏历来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到近代又是中华民族资本的发源地,急剧发展的工商业对资金的需求较旺,极大地刺激了江苏典当行业的发展,使典当行业成为近代江苏发展较快的行业,在苏商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官僚富商开典当

典当业是专司金融融资的一种中间行业,它通过抵押物品向急需资金的客户融资,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收回融资,退还抵押品,经过这样的业务赚取各种费用。因此,开设典当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当时在江苏地区开设典当业的均是官僚军阀、富商地主。官僚军阀开设典当业的如盛宣怀(1844-1916),任过清邮传部尚书,在南京、江阴等地开过号称江苏第一、第二的典当。任过民国大总统的冯国璋在做江苏督军时曾在淮阴开过华兴典当。做过清朝两广巡盐御史的董斌夫先后在江苏苏州、昆山开设典当。同治年间淮军将领周某在宿迁开设同升典当,资金十万两,年营业额三十万两。富商地主开设典当的如靖江周姓地主在泰兴开设周益丰典当行,泰兴地主肖姓在扬中开设同源典当行。浙江南浔人、江南著名盐业甲商张葱玉在常熟开设10 个典当铺,其中城区5 个,乡村5 个,资本银50 万两。光绪九年(1883)山西张姓商人在扬州开设4 个典当行,每个典当有资本20 万两。这些开典当的人自己并不直接经营,而是聘请经理对典当作日常管理。如董斌夫就聘请王左畴任昆山益泰典当的经理,而自己则在上海白利南路购置花园洋房,坐收其利。

二、“勤、谨、廉、谦”严管理

近代江苏典当业在人事、工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管理非常严格。典当业的内部组织机构严密,等级森严。其负责人称经理(或老板),职员称伙友,分为内缺、柜缺、中缺、学缺4 种以及杂差、罡头(保镖)、应官(外席)。典当业要求职员“勤”、“谨”、“廉”、“谦”。典当业职员不准吸烟、不准赌博、不准宿妓、不准在本典当衣当物、不准私自借用抵押品,如有违反,“察出立辞”。对学徒要求更严,进入典当做学徒,必须有地方头面人物推荐,殷实商铺做担保。平时 吃宿在当铺内,除农历新年5 天外,不得擅自出门。由于典当业具有特殊性,因此,典当的业务管理十分细致。典当业职员每晚都要结清当日营业账。柜缺、写票、清票要将当日营业账、剩余钱点交钱房,钱房则将这三种账互相稽核、登记入总账。学生头也要将当日票号流水账、清票簿交给管包、饰房稽核本日货物出入数。对于保管抵押品的库房更详加防范,除有更夫负责夜晚巡逻外,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灯笼除除夕之外,一概不准上楼。此干系甚重,不可不察;如有要紧事件及雷天暴雨,提防屋漏,夜间点灯笼上楼照看,均要‘正楼’一同照察。”“典中大门,宜晚饭九点钟即行上锁”。“典中诸同人,无事不得出门闲荡,以荒正事。”这种管理保证了典当业的正常运行。

三、抵押放款巧经营

典当业的主要业务是抵押放款,通过抵押放款牟取丰厚的利息。近代江苏典当业也是围绕这一点来开展业务经营的。清朝的典当在经营时,二者分得很清楚。典比当大,在客户来抵押贷款时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抵押品价值相当,一般都能满足客户用款需求。而当则有选择地放款。民国以后,典当的这些区别基本消失,但它们之间还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典的月息不足2 分,当的月息一般为2 分;典可以抵押不动产,当则不予抵押。典当物品的抵押期限一般为1 年半至2 年。典当的资本比较雄厚,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所获利息比较多。如东台有2 家典当,资本额共2.7 万元,而1 年营业额即达到9 万元,毛盈利达6.3 万元。一般营业不景气的典当,资本额与营业额也要达到1︰2。典当业在起利时采取“月不过五”制。如1 月1 日收当,至2 月6 日取赎,仍按1 个月计算利息(不足1 个月取赎也要按1 个月计算利息),而到2 月7 日取赎,则要按2 个月计算利息。1929 年,政府曾经废除“月不过五”制,由原当日起,满1 个月按1 个月计息;次月前15 天,按半个月计息;第16 天到满月按2 个月计息,当期18 个月,到期不再让5 天。但不久又恢复“月不过五”制。

典当业收押的物品大致分为8 类:一是农产品如米、豆、麦、丝、棉之类,当期以出新季节为限。全省农产品出产丰富的中小城市如太仓、武进、启东、海门、泰兴等地都开展这类业务,而大城市则不当。二是不动产如房屋、土地之类。三是货物。如南通即有不少当铺经营南通土布等类业务。四是金银珠宝、玉翠首饰。五是裘皮服装。六是绸布服装。七是铜锡器皿。八是木器家俱、农俱等。在抵押品中以金银珠宝、皮货、土布衣服(因布质结实、价廉,好销售)最受欢迎,估价也高,而木器等粗笨物品当价较低。平均而言,抵押品估价时约当时价十分之六左右(但当户仅得时价的一半,民间称之为“当半”)。典当业在收取当品时要给当户当票作为赎取凭证。当票不记名,如果丢失要及时请人担保并花钱挂失,否则典当不负责任。当票上记明物品名称、数量、当本、金额、日期。而书写当票的字体均用王羲之“十八帖”狂草加以自造字,数字也用暗语代码(俗称切口),使当户和局外人无法辨认,而典当可以乘机蒙混。为了更好地推御责任,典当在收进抵押品时,还有意降低抵押品的质量。同时,当票上都印有极不负责任的“声明”。如江阴济美典当当票上印有:“虫伤鼠咬,各由天命”;昆山益泰典当行当票上印的是:“凡遇天灾人祸,各由天命,虫蛀鼠咬,本典无涉”;扬中同源典当行当票上印着:“虫咬鼠伤,天灾人祸,各听天命”等语。受到盘剥的当户则敢怒不敢言,当时常熟有谚语:“气死不告状,穷死不典当”,扬中谚语:“到了当铺埭,头顶锅子卖”。抵押品到期不赎成为死当,术语称“满货”,又称“流货”,典当业有任意处理这些抵押品的权利,主要有二条:一是卖给提庄衣客、银楼。满货时,典当业将衣服类打成一个大包,以“包”为单位,不准拆包挑拣,只能看清单,清单上载明当物名称、数量和原当价,不论好坏一起购去。金银首饰主要卖给银楼。二是由当铺自己将满货的衣服翻旧改新,到外地推销牟利。如扬中县同源典当常年雇用裁缝做这项工作。

浙江典当行业发展良好 截至2006 年8 月,中国共有典当企业2052 户,分支机构累计81 个,注册资本总额170 多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近18000 人。其中浙江省的典当总额逾百亿元。

1、类金融机构兴起在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活力方面,浙江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其中,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异常活跃。而现实的状况却是,一方面中国宏观调控条件下银行放贷闸门收紧,另一方面广大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日益困难,这其间存在着令人心动的巨大商业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的民资兵分三路,一是以参股的方式介入到各地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之中。二是通过共同出资、合伙等方式开设典当行、担保公司。三是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获取高额利润。这其中,被称为“第二银行”的典当行业备受青睐。

浙江省至2006 年8 月共有典当行111 家,分支机构11 个,从业人员852 人,遍布全省各地市。2006 年,浙江省有38 家典当行申报审批。

2005 年浙江典当总金额100 亿元,2006 年与2005 年相比有所增长,2006 年上半年典当总资产为22.2 亿元,典当总金额达到74.76 亿元,典当行的规模普遍较小。

2、业务规范体系逐步完善

根据商务部和公安部共同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典当盈利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典当当金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构6 个月期法定贷款利率及典当期限折算后执行。另一部分来自典当综合费用。相对于银行融资来说,门槛低、借贷灵活、手续简便的特点使得典当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急需资金时的不二选择,也使得整个典当行业成了“香饽饽”。

当然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相伴。典当行业门槛低、借贷灵活、手续简便的特点同时注定了典当行业风险的必然存在。业务规范体系的建立,严格以规范为基础进行操作,使典当行对该业务的操作不再具有人为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是保证典当行业整体运行能够始终如一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到目前为止,浙江典当行业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资金的回赎率在99.6%以上。

3、大红鹰典当业贡献利润过半

在浙江地区111 家典当行中,上市公司大红鹰(600830)旗下香溢金联有限公司的发展令人瞩目,大红鹰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典当业为主营业务之一的上市公司。

浙江香溢金联有限公司由大红鹰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省公司出资合办,注册资金1 亿元。

随着香溢金联的逐步成长,大红鹰的主营业务也发生了转变,典当业务已成为除商贸、房地产等以外的又一重要业务支柱。大红鹰将对典当业务实施集约化、现代化的管理并寻求稳健的发展的经营方针。同时,以浙江为主战场,以经济发达、融资需求旺盛的中等城市为重点的营销,布局正逐步展开。

尽管典当业在大红鹰主营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所占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却在逐年上升,由2004 年的1/3,到2005 年的近1/2,再到目前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成为了公司利润的第一大增长点。

4、行业认识尚待统一

浙江百余家典当公司普遍能够盈利,全省2006 年上半年只有5 家亏损,亏损总额约100 多万,大部分与新开业有关。典当在许多外行人眼中,似乎变成了不赔钱的买卖,吸引了不少行外人奋勇投入。2006 年9 月,浙江国信典当行与国信拍卖行77.78%国有股权打包拍卖,以4980万元的天价成交。最终以高出起拍价84.4%的价格拍得国信典当的是杭州广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这一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盲目投资。国信典当的注册资本2700 万,典当经营许可牌照价值约300 万。典当行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它的牌照,那只是一个准入门槛,经营典当行关键是可供放贷的合规资金规模,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由于国家控制典当牌照的发放,许多典当行都在考虑通过行业兼并的方式壮大规模,而当下,这种打算无疑要因典当业的不断升温而搁浅。国际典当业的趋势是做民品,而中国对典当业的定位为立足于满足百姓日常应急融资需求。典当业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浙江省民营企业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明显,可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能得到银行融资。

同为浙江上市公司,美都控股(600175)旗下也有一家典当公司,年盈利500-600万元。美都控股表示,典当只是该公司在金融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司还投资了湖州市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业务,而且公司不会因为典当业的升温而盲目投资,经营的重心依然在房地产业上。4.2.3 浙江典当业需完善退出机制

2000 年以来,浙江省典当业进入了质量型发展期,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的要求,浙江省典当业得到较快发展。到2003 年底,浙江省已经拥有典当行69 家,总资产达10 亿元。2004 年前三季度,全省(不含宁波市)典当金额57.5 亿元,实现利税5890 万无,为浙江省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小额、短期的应急融资服务,有力支持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这其中,浙江省典当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典当物已经从一般的金银首饰等物品,迅速扩展到房产等不动产、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和股票等,与此关联,典当行的经营风险也在加大。

因此,典当行要找准市场定位,不得与银行相提并论,进行信用典当等业务,对违规经营、整改无效的典当行,将依法取消经营资格,从而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增强风险意识,促进规范经营、健康发展。首要任务是要正确引导典当业的经营活动,准确典当业的市场定位,努力在金融货币市场中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不得与银行相提并论,进行信用典当等业务。同时,要加强动态监管,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于非典当机构违规进行典当业务的,要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通过严格有效的执法检查,及时予以纠正,对一些虚假出资、随意抽逃资金、随意变更股本结构、变相融资、信用典当等问题,要严肃查处,整改无效的将依法取消经营资格,为浙江省典当业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篇2: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在厦门,第一家典当行的设立大概是2002 年前的事情,而担保机构的设立要稍早一些。到目前为止,厦门已经拥有了22 家担保公司和13 家典当行。尽管他们不属于金融机构,但他们为厦门的中小企业和普通市民提供着特殊的金融服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厦门市30 多家担保机构、典当行决定成立自己的行业组织、联合发展,既为了行业自身的壮大,也是为中小企业融资多尽一分力量。

如果说典当行还会跟一般市民打交道,那么担保机构面向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了。中小企业到银行融资,因为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往往需要找担保公司担保。目前,厦门市一共有22 家担保公司,总注册资本10 亿元,6 年来累计担保总额36 亿多元。尽管厦门市的担保机构2005 年以来业务量迅速上升,但还是存在着注册资金小、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典当行也面临着注册资金不大、典当品种偏少的困难。这种情形下,政府鼓励厦门市的担保公司、典当行联合起来,成立协会,加强同业交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行业发展方式。

厦门市的担保典当行业联合发展之后,将有利于积极主动的与银行沟通合作,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为厦门市的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更加快捷的渠道。

篇3: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运输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适应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但目前道路运输市场存在着市场结构不合理、低效过度竞争加剧等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省各级道路运输监管机构有效地对道路运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健全完善道路运输监管体系,对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调整与定位,促使政府改变以前的管理职能,保障道路运输市场在实际运行中不受到阻碍,交易参与者在公平下竞争和交易,从而维护它们的合法权益,能够获得一个高效、科学、合理、人性化的道路运输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黑龙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1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市场现状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市场近30年来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运输结构等方面都迅猛增长。

1.1 公路网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到“十二五”末,黑龙江省的公路网总行驶里程超过16万km,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5.7万km目标相比,超额完成任务,截止到2015年黑龙江省的公路网情况见表1。全省公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各等级公路通达程度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黑龙江省较发达的路网体系,这个路网的骨架是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省级干线公路是它的基础,农村公路在这个路网中广泛覆盖。

1.2 普通国省道布局更加完善,等级结构不断优化

截止2015年底,黑龙江省的普通国省道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超过1万km,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超过了50%。其中,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约70%,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所占比例30%,见表2。

1.3 农村公路通畅水平进一步提升

至2015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6万km,较“十一五”末增加8 261km。全省931个乡镇和9 121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畅,通畅率100%。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达到12万km,占农村公路里程的81.7%,比“十一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具体见表3。

1.4 运输服务结构不断优化

1.4.1 公路客货运量稳中有升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公路客货运量发展平稳。2015年,公路旅客运输总量为3.3亿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为229.6亿人km,比2010年分别下降9.4%和5.6%,货物运输总量为4.4亿t,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929.3亿tkm,比2010年增长8.9%和21.9%。公路运输承担了全社会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的73.4%和30.1%,完成了全社会74.2%的货运量和53.9%的货物周转量,公路运输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1.4.2 运输经营主体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15年黑龙江省的进行道路客运经营者为4 055户,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11.3%;拥有10~49辆车的道路客运企业由2010年的112户增长到134户,道路客运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从事货物专用运输业户达450户,比2010年提高了42%,货运企业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1.4.3 运输装备水平明显改善,大型化、专业化趋势凸显

“十二五”期间,公路载运工具向高级化、重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全省登记注册道路营运车辆合计62.3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4.6万辆、载货汽车47.7万辆。客运车辆中高级客车比重达到61.8,较2010年增加19个百分点,营运客车向高档化、舒适化方向快速发展;货运车辆中,重型车数量16.8万辆,厢式货车数量7.1万辆,专用运输车数量1.4万辆,分别较2010年增加3.7,5.4和0.6万辆。由此可见,营运货车正在向着标准化、重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5 生态环保理念深入贯彻

全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方面,对于生态环保理念贯彻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将绿色交通的理念贯彻始终。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环保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的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坚持环保前置。加强环境保护的监控工作,重视合理选线,节约土地,减少对林木的采伐,尽可能让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不出现。在运营管理方面,一是注重对环境的观测和获取数据,在黑龙江省成立了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保护省级中心站,此中心站可以进行交通运输行业的环境监测、调查、统计和分析工作,促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监管现状

2.1 监管组织机构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组建于1984年,隶属于黑龙江省交通厅,处级事业单位和运政执法机构,并授权各级运管机构为运政执法主体单位。具体承担以下职责:

1)贯彻国家有关道路运输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地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2)全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比例关系以及投入资金总量进行宏观调控。

3)全省道路运输客运、货运、现代物流、汽车维修检测、出入境运输及其它运输服务业经营许可与资质管理。

4)全省道路运输装备、车辆的技术状况管理。

5)全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6)全省道路运输法制建设,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监督检查和违章经营处罚。

7)全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道路运输服务质量监督和纠纷调解。

8)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数据、资料的调查和统计。

9)全省道路运输规费征缴、使用及运价、票据管理。

10)开展运管干部职工的岗位资格培训,组织道路运输科技项目的开发和推广。

11)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文明建设的组织指导

2.2 监管现状

2.2.1 行业改革全面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重点清除了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依据的收费、年检以及由此派生的收费、审验和检查。至2014年底,精简行政审批(许可)后,保留了行政许可3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3项。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执法体制。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主要为执法主体只有一个,处罚窗口也只有一个,指挥和管理要统一进行,执法队伍要专业。此外,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先后出台了多个改革实施方案,全省公路养护体制机制实现进一步完善。

2.2.2 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制定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健全完善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执法公开管理规定》、《行政执法举报投诉管理规定》等几十项工作制度,构筑了能够适应交通运输法治工作需要的全新制度平台;建立和推行合法性审查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施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规范权力运行专家评审制度》,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对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决策事项进行科学评估;采用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制度》,执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依法行政通用和专用考核目标》,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决策程序、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进行严格责任追查。

2.2.3 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运输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截至2014年底,设立了3个2级、21个3级运管考评机构,全省802家道路运输企业通过了标准化考评,达标率达到80%。实施具有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和应用工作规范,推动全部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货车安装GPS动态行驶记录仪。至2014年底,全省所有危险品运输车辆、旅游车辆及大型客车均安装了GPS动态行驶记录仪,476个企业用户、136个运管部门、28个公安交管部门安装了GPS监控系统。

2.2.4 安保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省高度重视普通公路平交道口改造工作,针对不同等级公路存在高度差、平交道口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等问题,加强管理和安全改造,累计改造平交道口19 331个(包括普通国省道平交道口6 896个、农村公路平交道口12 435个),有效提升了公路安全水平。在这期间有序实施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在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整治国省干线灾害路段、改造国省干线危桥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使设施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 结论

在以后的工作中,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第一,目前没有执照进行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偷逃国家应收的税费,降低经营成本,造成了不平等的竞争,使道路运输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扰乱,针对这种现象,应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第二,一些不合法的车辆在路上行驶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这些车辆主要有报废车、非法拼装车、“大吨小标”车辆等,要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环保监管工作要。第三,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来彻底解决是道路运输市场代理商优质服务,诚信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文卓,郑莹,吕佳.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5):117-118.

[2]方明.黑龙江省国际物流道路运输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3]李超楠.黑面向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规划弹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4]王建忠.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及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2014(11):248-249.

[5]魏滈南.我国道路运输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6]张先芸.试析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12-113.

[7]王海东.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8]雷雨、雷孟林、杨华.新形势下中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再思考[J].公路与汽运,2014(1):80-83.

[9]甘世军.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89.

篇4: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关键词】无损检验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市场前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无损检验行业的重要性越发的明显,为了促进该行业有效的发展,文章通过下对无损检测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上进行了阐述,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市场现状分析

首先,还很难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新的产品设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无损检验并没有有效的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一些时候还没有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使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很难适应新产品工艺的需要。因此,对无损检测事业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传统的技术方式上还没有完全的摒弃,这样传统落后的无损技术将会对无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阻碍,因此,在面对纷繁复杂市场的过程中,使无损行业的作用很难被彰显出来,这样对其市场发展前景上就会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在发展中步履维艰。

二、市场前景的预测

1、紧跟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中俄漠大输气管道工程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的相继开工,无损检测行业也随着工程建设也进入一个发展阶段。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管道工程”、“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计划年开工。同时,“中俄天然气管线”预计将在2015年开始建设,西气东输四线于2014年也获得路条,中石化的“新粤浙管线也预计2015年开始建设。从而,我国将进入天然气干线管线集中建设期,四条管线总长度约1.6万公里。无损检测是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长输管道无损检测市场将在2015年也将迎来建设高峰;同时随着能源工程的建设,相关的站场、阀室、城市天然气LNG管网、在役管道等工程检测接踵而来,所以要紧跟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项目步伐,发展无损检测业务。

2、向先进的产品设计中将无损检测技术融入进去

在现代的生产当中,无损检测行业中的种种工艺一直在边缘地带存在着,很多厂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上显然还不够,但是,在世界环境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之下,无损检测应该在一些新型的行业中进行有效的发展和占据,例如,核电、大型娱乐设施、高铁、过山车和缆车设施等。将无损检测工艺有效的融入到一些厂家中,使他们能够意识到提升自身安全中,发挥无损检测的作用。

3、坚持老树开新花观念

无损检测行业为了能够有效的占据市场,对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束缚上应该予以突破,将更新的、更多的无损检测技术开发出来,比如,国外对传统衍射原理进行应用,对裂纹状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突破发展利用衍射回波时差技术,对高速路的路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传统雷达探测原理进行使用。尽管我国的一些厂家例如武汉、汕头等将TOFT检测和相控检测等技术提了出来,但是,我们国家所应用的一些无损检测技术还有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可以用一个无损检测的大国来评价自己,然而,和欧美等一些国家进行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十分的明显,我国的尖端高新产品还是缺乏创新意识,市场中的技术还在初期阶段徘徊着,因此,为了想要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首先就应该不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手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更加新颖的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从“大”向“强”转变,可以说这是我国无损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将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予以推广

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是其一个全新的发展发展方向,当前江苏盐城和辽宁的丹东是我国两大著名的传统检测产品生产基地,高耗能产品是他们上产的主要对象,有着保存量大、不易實时传输、成本高和检测周期长的特点。将绿色检测和数字化射线检测对传统的产品予以突破,防止对X胶片进行使用,进而能够将环境的负担有效的降低下来,对国际上倡导绿色检测的理念能够予以适应。进而将数字化射线传输的高效、环保和便捷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这就需要生产单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才能够促进自身向着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5、切实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

要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首先要有效的分析当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服务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现阶段执行无损检测技术的要点,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着恶性竞争和服务商体现出来的不良情况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相同类型的问题。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和其他的服务商进行积极的合作,结合国际市场上无损检测服务的情况,对恶性的竞争进行抵制,将优势的技术集中起来,采用合作学习研究的方式,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服务,用高端精密的技术服务来取代那些较低级的技术服务,合理的分配资源,并按时对资源和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

在一些常规的无损检测中,比如铁路、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等,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尽管都能够基本满足,但是在精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例如数字射线检测、相控检测等,这表明了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在技术实力上还需要提升。并且,我国还没有意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还没有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充足的资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上的各个行业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这对于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力量的投入,对开发和维护研发技术服务的团队加大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在近几年发展中,也创造出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其市场占有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当今社会中,无损行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当前自身在市场中的现状,进而结合先进的理念,展望自己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推动自身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陆晓辉.无损检测前景广阔,急需行业创新突破[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09).

[2]沈建中.无损检测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技术[J].无损检测,2005(01).

篇5: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2.3.1 美国近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典当是欧洲移民带入的,1657 年最早出现在纽约,但起初发展不快。美国独立战争后期,由于连年战争的巨大耗费,造成在发展工业经济相对外贸易过程中资金融通的迫切需要。1781 年12 月,经北美大陆会议批准,美国最早的商业银行——北美银行成立,以后又相继出现了若干商业银行,主要负责办理存款、发放短期贷款等 金融业务。尽管这些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其数量太少、分布不匀,而且对普通个人几乎不放贷款,不提供这方面的金融服务,所以不能满足战后广大社会下层人民日益膨胀的货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许多城市便于18 世纪末期开始大力兴办典当,由此打开了美国典当业迅速发展的序幕。 19 世纪初期,美国典当业逐渐走向比较繁荣的阶段。1819 年,纽约市有10 家典当行,均为依法向州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金融机构。那年,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批工人陷于困境,纽约失业工人高达2 万其中许多人只得以贫穷之身,向典当行伸出借贷之手。

在典当行数量方面,由于典当市场的逐渐扩大和膨胀,美国典当行的数量亦随之增加。到1911 年,美国全国共有注册典当行1976 家,按全国人口计算,平均约合4.57万人一家。1914 年,美国典当行的数量达到近代史上的最高峰,成为许多中小客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典当行性质方面,尽管美国传统上以私立典当行为主,但仍有一些政府和社会团体创办的半慈善性典当行,类似于欧洲大陆国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谓公立当铺或公共当铺。如美国的纽约州、伊利诺伊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州政府,都明文规定允许和支持这类典当行的兴办。而这类典当行在美国几次经济危机时期也出现得特别频繁,如雨后春笋一般,如1915 年全国共有38 家。

在当物类型方面,近代美国典当业的经营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所见的当物为动产,主要包括早期的钻石、珠宝、玉器、手表、服装、及后来的汽车等。而在19 世纪当中,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广大贫困农民还以粮食进行典当,甚至以不动产土地通过出典方式向典当行借贷。

2.3.2 美国现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现代典当业的分期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20 世纪80 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美国典当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伴随着拂之不去的明影。进入20 世纪后,美国国力增强,金融业空前发达,而位居民间金融领域中的典当业亦出现良好成长的势头。如纽约节俭贷款社,典当生意越做越大,其各方面的影响借助20 多个分支机构辐射到国内许多地区,在美国家喻户晓,具有相当高的企业知名度,在美国典当界极具代表性。二次大战后,美国典当业迅速衰落,兼并、破产此起彼伏,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80 年代。个别城市在10 年中有1/3 的典当行倒闭;许多城市的典当行则在典当老板退休或者死亡后因后继无人而歇业;另有一些城市的典当行被迫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扩充商业零售业务才能勉强生存下来;等等。如以纽约市为例,1906 年曾有典当行250 家,到60 年代则减至150 家,至80 年代已所剩无几。

2.3.3 美国当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典当业的重新崛起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即指近10 余年来的当代美国典当业。在此期间,美国典当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典当业,无论是典当行数量、市场容量、发展战略,还是管理方式、营销手段、经营效益,都令世界各国的典当业望尘莫及。

1988 年美国全国共有持照典当行6900 家,其数量相当于全国商业银行的1/2,超过全国储蓄银行和贷款银行总和的2 倍,当年典当业的贷款总额为3500 万美元,约合2.9 亿元人民币。然而10 年后的1998 年,美国共有持照典当行1.5 万家,市场主体的数量足足增长了117.39%,增长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与此同时,美国典当业的贷款总额则更有超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美国全国共有典当从业人员7.8 万人,直接为3450 万社会公众提供典当服务。

美国典当业在短时期内的迅速膨胀,有以下三点十分值得注意。

1、当户人数众多,典当应运而生

在美国,没有银行帐户或者虽有银行帐户但却不想经常与银行打交道的人很多,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社会群体,故其一旦表现出融资欲望,便会成为典当行的潜在客户。1988 年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的比例由1978 年11.4%上升到13.1%,后又增至1994 年的14.5%。1989 年美国全国只有69.8%的家庭有银行储蓄帐户,这个数 字最多只能达到65.9%,一些家庭没有储蓄帐户是因为他们没有储蓄。美国年均1 万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年均收入从1983 年的3800 美元跌落至1989 年的2300美元,而这正是80 年代末期美国典当业快速增长的直接根源,它与人口贫困化的扩大和银行储蓄的衰减互为因果。1993 年美国全国有2500 万个家庭、超过7500 万人口没有银行帐户,这部分人很难获得信用卡或消费信贷,因此大多通过典当贷款,以达到日常融资的目的。7500 万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人口绝对数。它已经占到了美国人口总数2.5 亿左右的30%,这就为美国典当业的发展和典当市场的扩大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基本条件。

就是到了90 年代末朗,美国家庭收入的两极分化也仍在加剧。尽管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出现繁荣,但90 年代末收入最高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为13.75 万美元,是收入最低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的10 倍。在美国46 个州,最富的20%的家庭和最穷的20%的家庭间的差距大于20 年前。在10 年时间里,最穷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比80 年代增长了不到1%,而最富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增长了15%。

关于典当的市场需求问题,美国典当业潜在客户的典型特点是:年轻、受教育程度低、婚姻破裂、但职业比较稳定、急需提高养家糊口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虽有银行帐户,但其银行的信贷额度已经用完,只得转向典当求助。就是信贷额度尚存的人,若想从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十分困难,诸如要过信用审查、债权担保等关,迫使客户宁肯走向典当。作为典当行的目标客户。所有这些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在1.8 万-3 万美元之间,其中有些家庭的年均收入为3.8 万美元,而且至少有14%的家庭的年均收入在7.5 万美元。这表明,美国典当业具备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强大基础,但如此参差不齐的典当行潜在客户,在典当市场开发过程中自然是处于不同的市场定位。他们能否成为真正的典当客户,能够成为哪种类型的典当客户,尚需不同地区的典当行通过自己典当市场营销的努力运作去争取。

此外,美国富裕的中产阶级也是典当不可忽视的一支潜在客户群。更有趣的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庄的好莱坞明星聚居地,近年来一家开设于山上的“担保贷款者”典当行,也如同这座世界头号电影城一样而声名鹊起。

众所周知,住在比佛利山庄的都是身着华服盛装、生活优裕奢侈、浑身珠光宝气、出门以享受轿车代步的社会名流,但他们也会因一时手头桔据又不想求人告贷而走进这家典当行。于是乎,人们经常可以发现,典当行里的劳斯莱斯轿车、直升飞机、皮衣、水晶、艺术品等总是琳琅满目,还有众多影星们梦寐以求的奥斯卡金像奖奖座,亦曾沦落在典当行的货架上。再就是有段时间,被银行驳回借贷请求而又要支付公司雇员工资或急于付帐的一部分富有商人的典当业务量有所增加。

美国“中产阶级上当铺”这种现象表明:“„„当铺已经成为面向低收入阶层的银行家时,更多的中产阶级消费者也转而向典当商求助。”此言可谓对美国典当业日益走红状况描述的点睛之笔。

2、当铺分布合理,典当方便快捷

现今美国典当行遍布全国各地,从地域分布上看,尽管不够平衡,但总体上属于合理。

如位于美国本土最南部的佛罗里达州,目前是美国50 个州中典当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超过任何一个州,共有各类典当行1300 家,约占全国典当行总数的1/10。在该州,行人漫步街头,代表典当的三个镀金圆球标识满眼都是,甚至比全球快餐大王麦当劳的金色双拱门标识还多。其中在该州南部,典当行的密度更高,如在布鲁沃德市有典当行122 家,棕榈滩县有70 家。相比之下,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也才仅有80家典当行。自80 年代以来,佛罗里达州典当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典当行数量方面,劳德代尔堡市的典当行10 年内翻了一番,1997 年达到28 家;而布鲁沃德市的122 家典当行中,有70 家是90 年代以来陆续开业的。至于美国其他许多州的典当行,也都具有开业晚、成长快、布局合理的特点。

退回到80 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典当业的情况还尚未如此。在对美国28 个州的统计中,1998 年时,美国每百万州公民的典当行拥有量为:新泽西州2.1 家、宾夕法尼亚州3.1 家、印第安那州5 家、得克萨斯州75.7 家、俄克拉何马州113.1 家等。但时过境迁,目前美国各州的典当行发展及其分布已经趋于比较合理。如1984 年印第安那州仅有典当行28 家,但至1998 年,该州已有持照典当行148 家,百万州公民典当行拥有率与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开始日益协调起来。

美国典当行的选址,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位于繁华地段,如一些典当行喜欢在郊区商业大道上安营扎寨,或在闹市商业区影剧院周围建点,旨在干方百计招揽顾客,于迎来送往中做“火”典当生意。另一类则位于居民社区,通常是在典当行方圆1-2英里的范围内,沿带有宽敞停车场的高速公路而建,为社区中的广大居民提供典当服 务,由于“2 英里半径”之内,能使美国的当户感到最为方便,人们去典当行融资就如同去到处都是的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一样舒心、快捷。故尔当户客流不断,典当行车水马龙。另外,无论典当行选址在何处,典当行老板都一致认为必须绝对安全,只有方便加安全,才能使典当行更吸引社会公众。

由此可见,典当企业区域分布上的合理性,是当代美国典当业日益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同银行业的经营方式一样,美国典当业的市场网络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借鉴了美国其它一些行业拓展市场的有效做法,从而使美国国内的典当市场越做越大,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3、连锁经营红火,企业效益显著

篇6: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截至2016年3月28日,全国ETC联网运行半年,各类数据表明,联网运行状态良好,用户突破3200万,跨省通行交易量1.2亿笔,用户满意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截至2016年一季度,29省(区、市)累计建成收费站7514个,ETC专用车道1.2万条,人工刷卡(MTC)车道4.9万条,混合车道2647条。主线收费站ETC车道覆盖率约为99%,匝道收费站ETC车道覆盖率约为90.5%。建成自营服务网点1091个,合作代理网点2.6万个,各类服务终端2.4万个。ETC用户突破3200万,较2015年9月底增长820万,月均增加137万,增长率达35%。客车ETC使用率达28%。用户投诉处理满意率100%。

半年来,全网跨省通行交易量1.2亿笔,其中2016年一季度跨省交易量、交易额环比上季度分别增长28%和32%,全网跨省清分结算及时率100%,正确率100%。

在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的同时,全国ETC联网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经初步测算,半年来全国共17亿辆次ETC通行交易,节约车辆燃油3.47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2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275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1.03万吨。

目前,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在部公路局的指导下,正抓紧完善全网客户服务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运营维护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确保全国ETC联网运行平稳有序。

二、中国ETC行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提高交通性能。首先,ETC缩短甚至避免了收费站前因停车收费而排队的过程,减少了延误和拥挤;其次,司机不需要选择队伍较短的车道,减少站前的车辆交织,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2、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道路使用者因为不停车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油,据相关调查统计,通过ETC车道的车辆一年可节省14小时时间和15.3升燃油;道路经营管理单位可以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高收费效率;政府还可以减少收费广场的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因为停车而产生的汽车尾气大量减少,以北京路网为例,ETC使用量每增加1%,每年可减少CO、NOX、CO2等废气123吨,ETC的使用推广将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专业经济研究智库 权威行业研究报告

3、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目前ETC在美国、欧洲、日本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占有一定的市场,继我国引进并进行ETC试点工程以来,广东、福建、长三角地区和北京等地,在ETC领域的推广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基础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大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信息安全是关键。ETC技术是我国引进的西方先进技术之一,对核心技术的把握度还不够。高速公路ETC系统需要涉及用户的各种信息,如果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将会严重地威胁到ETC的发展速度。

2、相关标准缺失。高速公路ETC涉及了电子、计算机、激光应用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不同技术的标准不统一,较大范围内的ETC联网存在困难,对扩大该系统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大局限性。

3、现实ETC存在较多问题。不同省域兼容性、车道跟车干扰的问题、邻道干扰问题、结算数据处置权等问题一直存在。这些都可能破坏系统稳定性。

4、ETC应用不广泛。我国ETC推广主要目的是高速公路或者桥隧收费,功能较单一。而在国外的实践中已经不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电子自动收费上,还密切关注ETC运行之后其他深层次的应用,将ETC建设链接起ITS的其他系统,并通过ETC建设更好地普及ITS理念,逐步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向为交通设施的使用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职能转变。

三、我国推广实施ETC系统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各自引进了互不兼容的ETC收费系统。ETC收费系统的根本优势就在于其区域内的兼容性,而我国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路一公司的管理体制,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具有较大的独立经营权。如果用户所购买的ETC收费设备仅能在一条路上使用时,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受到影响,不利于ETC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由于ETC收费的优势在于联网收费,目前在很多省、市缺乏统一规划,各公司自行引进实施给后续的扩展和连接带来很大障碍,在进行ETC系统的联网和扩展时,需进行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

(三)国内绝大多数ETC项目在如何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大多数项目缺乏对ETC用户需求的客观分析,关于ETC的服务费定位和道路通行费的优惠措施也处于摸索之中,用户发展速度不够理想,导致ETC车道的通行量较低,通行能力强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篇7:浙江省典当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现状分析

专家提醒, 要避免奶业规模化变成“奶农退出化”, 宜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富民经济理念, 实施“规模化富民”战略, 把奶业打造成真正的富民产业。

针对部分奶农难以跨越规模化门槛这一现象, 有关专家表示, 在实现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 切勿过于追求速度, 要注意保障好散户奶农的基本收入, 妥善解决奶农退出和后续产业的接续工作, 避免个别企业损害奶农利益, 引发社会问题。

农业部全国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 虽然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步伐不断加快, 但目前我国仍有60%的奶牛由存栏量在20头以下的小规模户饲养, 因此我国奶业规模化任重道远。

1 政府补贴亟需平衡合理

从农业部全国奶业管理办公室了解到, 从2009年起, 国家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 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目前, 国家已累计扶持1 946个奶牛养殖场和小区, 组织创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410个。国家的补贴力度这么大, 为何许多奶农仍无法进入规模化门槛?

据了解, 在规模化牧场发展上,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实现规模化比例, 采取了“扶强不扶弱”的政策。补贴机制倒挂, 先进行规模化建设, 验收后才给补贴, 这让本就缺少资金的散户奶农无法享受到国家补贴政策。

黑龙江省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毅力介绍, 能享受到规模化补贴的牧场或小区是有高门槛的。2008年开始, 黑龙江省对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养殖场 (区) 给予50万元~80万元的补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共补了236个养殖场 (区) 。2011年享受补贴的场 (区) 门槛提高到300头奶牛, 达到补贴标准的场 (区) 大约有84个。

除了补贴门槛以外, 黑龙江省在补贴政策上, 还倾向于乳品企业优先, 原因是要鼓励乳品企业自己建设养殖基地, 优先支持地方品牌经营。黑龙江省要求飞鹤、完达山、摇篮、龙丹等地方品牌企业自建规模化牧场的比例不低于30%, 因此这些企业都得到了一些补贴。

据张毅力介绍, 黑龙江省对用于规模化牧场的全混合日粮搅拌机, 补贴了近5 000万元, 也是按照“谁买给谁补”的原则, 基本上都补给了牧场。由于机械化榨奶机等补贴全补给了当地一个大企业, 企业在领补贴时, 负责监管资金的人员甚至不敢签字。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霍志宏说, 在规模化问题上, 奶农除了缺少资金和土地外, 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分析师宋亮说, 我国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平均收益率高达15%~30%, 而养殖散户平均收益率仅为5%。由于缺乏现代化组织、管理机制, 不少奶农很难有效地被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养殖, 享受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收益。

2 奶业“规模化”不应操之过急

针对部分奶农难以跨越规模化门槛这一现象, 有关专家认为, 奶业规模化不应将奶农这一养殖主体排斥在外, 各地应结合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理念, 以规模化为契机, 实施“规模化富民”战略, 将奶业打造成为真正的富民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 散养户逐步退出是规模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 但必须弄清楚奶农因何退出, 尤其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奶农同时退出。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 随着规模化的不断推进, 部分奶农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已成为趋势, 但与此伴随的应是另一部分奶农实现了规模化养殖, 而不是奶农全部退出。

值得警惕的是, 对当前存在的奶农退出现象, 部分基层管理干部认为“理所当然”。黑龙江省一位基层畜牧兽医局干部说, 奶牛不适合散养, 奶牛养殖又是畜牧业中标准要求最高的行业, 因此奶牛养殖应是有钱人的行业。

据了解, 从当前的形势看, 相比于扶持奶农, 各级政府扶持大企业效果更为明显也更省事, 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奶农规模化发展上组织乏力, 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畜牧主管部门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进行权力寻租的现象。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 培育奶农并逐步规模化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地方政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为民心”, 采取三大措施实施规模化富农。

一是在规模化道路上, 国家的规模化政策和资金应该向奶农倾斜, 努力解决奶农发展规模化养殖面临的资金困难, 为其提供融资等方面的帮助。

二是地方政府加大对奶农规模化养殖的组织力度,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推动奶农组建合作社、联社等组织。

三是加强产业链建设, 让奶农参与到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中。

国家奶牛产业科学家高民说:“地方政府应加大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将奶农吸收转变为产业工人, 进入配套产业, 使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人致富。”在实现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 切勿过于追求速度, 要注意保障好散户奶农的基本收入, 妥善解决奶农退出和后续产业的接续工作, 避免个别企业损害奶农利益, 引发社会问题。

篇8:我国童装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关键词] 童装市场 设计 品牌 产品结构

《中国童装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城镇居民对各式童装的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5%。童装消费档次也已由以中低档需求为主转向以中档需求为主,中高档需求增长迅速。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美观的时尚型,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童装需求趋向潮流化、品牌化。报告称童装市场将成为中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之一。

一、童装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作为服装市场组成之一的童装市场已成为企业的一个新的竞争焦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人数占全国人口的25.4%,同时每年新增的婴儿数约为2000多万,再加上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快,因而每个儿童每年对于服装都会有新的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童装的市场潜力是多么惊人。但是,在我国的整个童装行业中,童装市场与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很好的融合,童装市场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童装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童装根据儿童的年龄变化应该有婴儿服、幼童服、小童服、中童服和大童服五种类别。然而目前我国童装市场的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市场上销售的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婴儿服、中童服、大童服则偏少,尤其大童服装更是严重缺少。笔者去年曾对上海市的童装品牌做过调研,调研结果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这点可以从分析结果看出(见表1)。

《服装行业2004年报告》已指出,我国10岁~14岁人口占全部14岁以下人口的44%,童装需求量占全部童装需求量的48%。由此可见,大童服的市场需求量大。

根据消费人群的不同,服装的价位可分为低、中、高三档。目前我国童装价位的总体特点是两极分化,低档次的和高价位的童装不难买到,而中等价位的款式新颖、性价比高的童装则较少。但在上海调研时,很多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孩子身体发育变化快,买的服装不可能穿很久,故没有必要去买高价位的服装,而低价位的服装质量、款式等又不尽如人意,所以还是想要中等价位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

从以上两点说明我国的童装生产商对目标市场的真实需求情况关注不够,致使童装产品结构不合理。

2.童装设计水平比较低。法国莎娃设计中心设计师刘莎说,缺乏专业设计人才,整体设计水平有待提高,是形成目前童装市场现状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目前我国专职童装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很多设计师主要以成人服装设计为主,对于童装只投入极少的精力。

童装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而目前我国童装业在设计和布局上,相对处于初级阶段,童装设计主要停留在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的色彩、款式的表面水平上,对于国外童装的设计理念、营销模式等的学习却不重视,因此许多新生品牌由于企业实力及营销策略等原因,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国外每年至少发布两次童装流行趋势,有专业童装书刊和著名童装设计师,而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童装的研究机构,更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发布童装流行款式。

这些造成我国目前童装设计质量较为低下,服装尺码与同龄儿童的身材差距大,服装款式成人化,“千牌一面”等现象,真正形成品牌文化与设计风格的童装可以说是罕见。

据调查,现今的孩子对于服装款式的时尚化、个性化已经很敏感,超过80%的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与服装的购买,孩子对父母购买童装的决策有很高影响。所以设计上的“千牌一面”与“时尚、个性”相撞的结果就是供不符求,对供需方都产生影响,也给国外童装品牌更多的市场空间。

3.国产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力。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表示——设计理念陈旧、品牌文化缺失、市场定位偏差的通病已经成为限制童装市场发展的瓶颈,品牌细分将成为中国童装市场走出“小市场”的重要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少年儿童消费群体,但品牌童装专业生产企业却找不到200家,为儿童设计服装的名师更是屈指可数。我国多数童装企业责任心不强,市场竞争混乱,品牌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童装市场总体消费特点表现为:市场需求量大,但新生品牌难以满足市场对其品牌的要求,许多企业往往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对品牌的建设根本没有意识到。例如浙江湖州的织里镇,注册的童装企业就近5000家,但是大部分的生产厂家重短期利益,轻品牌建设,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主要集中在批发市场销售,相对于外国童装品牌,其产品就缺乏品牌竞争力。据统计,现在国内童装市场进口品牌已经占据5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童装生产企业,70%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有品牌的童装也只占市场份额的30%。从市场销售成绩来看,海外以及合资童装品牌在各大商场中都获得良好的业绩。

二、童装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有专家预测,今后每年新生儿的出生率将保持较高幅度增长,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达到最高峰,未来十年,童装市场消费需求将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因此国内童装市场有着巨大的容量与诱人的发展前景。童装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并不断发展与壮大,一定要把握好消费者市场、资源和文化的变化趋势,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行为方式,挖掘自身潜能,以提高竞争实力。以下笔者根据童装市场发展趋势,归纳出几点关于童装的见解,希望对我国童装企业的更好发展有所助益。

1.童装的时尚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目前童装市场的主流产品仍以休闲和运动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在购买服装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多,时尚类童装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大。相对于过去以保暖、舒适等传统实用功能为要求,现在的儿童服装有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因为儿童的购买参与,好的童装设计应能够全面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把面料、色彩、装饰等设计要素与时尚趋势紧密结合。合格的童装应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这样才能为对着装风格要求越来越具体的儿童及他们的家长所接受。

2.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从目前我国童装业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童装业最缺乏的是品牌建设的意识。童装的品牌消费将成为主流,尤其是知名度較高或市场较成熟的品牌,将成为孩子和家长首选购买的目标。但是与进口品牌相比,我国的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力。那么,国内童装品牌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脱颖而出呢?笔者认为企业首先应该确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产品市场定位,然后根据自身品牌定位仔细的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流行趋势,了解消费需求,设计出融入流行元素、符合需求、体现品牌文化的特色产品,应该以品牌建设、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短期收益,这样才能顺应童装潮流的品牌化市场趋势。

3.童装的健康、卫生要求更高。安全是童装的第一要素。超过65%的受调查者都非常关心童装的健康和卫生问题,把童装面料的安全性放在选择的首位。当前国内童装的安全合格率还不是很高,许多色彩斑斓的童装面料中含有不少对皮肤有刺激性的化学原料。因此厂家在童装面料的选择时应该要非常注意安全性问题,应该选择吸汗、透气、舒适,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甲醛含量也极低的面料作为童装面料。因为质量是保证品牌更好发展的基础。

4.产品结构更趋合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童装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了解细分市场的详细情况,实行差异化的营销手段,运用灵活的竞争策略,例如:市场上缺乏大童装,那么企业就会以此细分市场为发展目标;童装的国标号型相对滞后,那么企业就会自己进行调研,制定合适的细分市场号型的企业标准。这样童装的产品结构将会越来越合理。

总之,中国童装企业只有在不断地挖掘自身优势和寻找、开拓市场机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修正和确立自身的发展策略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毛莉莉:我国童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上海纺织科技,2000年4月

[2]严建云:上海市大童装市场调查及营销浅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2006年6月

[3]服装行业2004年报告

[4]服装品牌企业如何作大品牌服装[EB/OL].中国品牌服装网,2007年08月

上一篇:开封烟草分公司市场的调研报告下一篇:酒店开业筹备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