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生活诗歌

2024-06-28

高中校园生活诗歌(通用14篇)

篇1:高中校园生活诗歌

高中生活诗歌

风像如花的流年,你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点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手,飘来的却是一股离愁,

化作相思泪,流洒在你的脸上。

你曾经写那蝴蝶的翅膀,那飞翔的天堂。

已在夕阳中沉坠

相思已成为我的艳影,总是在天黑才能摇动。

你的微笑,已随春风带走

你美丽的脸庞,是我梦想的翅膀

但却随着春风越飘越高。

校园里冲满了欢笑,却只有我

像一棵孤独的小草,寂寞,深沉。

没有你的滋润,带来的`是一片枯黄。

在这空无一物的黑夜,

我的思念已寄托在月亮上

传达到你的心上

我将要收起我的行包

回到你的身旁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篇2:高中校园生活诗歌

生活中处处是诗

天空中慢慢漂浮的白云是诗,

白头发的老爷爷是诗,

雨后的`彩虹是诗,

在干旱中顽强生长的小草是诗,

山顶上随风吹拂的野花是诗.

你童年时说的话也是一首诗,

每个儿童小时候也是一个小诗人,

篇3:高中诗歌风格教学例谈

高中课堂诗歌教学一般是通过诗歌学习, 美化心灵, 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诗歌风格的分析、学习。但是对诗歌风格的误解, 也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特色的缺失。对风格只记住了几个字, 了解的只是文字意义, 谈不上对风格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其问题主要出现在对诗歌的解构式阅读上。

诗人与诗文风格的解构,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 教师反复强调意象, 缺少诗歌与诗人的结合, 使学生以一概全, 将诗歌的风格简单化, 缺乏客观;诗文自身风格的解构, “三美”的提出, 其积极的一面在于给学生提出了整合诗歌鉴赏的方法, 但是其分解式的方法, 对诗歌自身的风格欣赏并无多少帮助。诗歌教学中集中于结构分析, 即建筑美这一层面, 而忽视了诗歌的音韵和整体画面美;诗人性格与写作常规风格的解构, 诗人的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阶段性的诗歌特点与自身、与历史以及其他各个因素都有关系。不同时期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 对一首诗的风格把握, 并不足以概括出一个诗人的全貌。若将诗人性格与写作常规特点硬性联系, 往往丢失了对诗人风格的整体和全面的把握。

杜甫是中学生古代诗词学习中接触比较多、也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之一。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共出现杜甫的作品三篇, 分别为《秋兴八首 (其一) 》《咏怀古迹 (其三) 》及《登高》,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另有四篇杜甫的诗歌, 分别是《蜀相》《登岳阳楼记》《旅夜书怀》和《阁夜》。可见, 其诗歌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分析杜甫其人其诗, 可以以点带面, 了解诗歌教学中的诗歌风格问题。下面本文将结合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中重构诗歌的风格。

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先, 结合历史、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体会诗歌风格的产生。《诗论》说:“诗人与哲学家究竟不同, 他不能没有思想, 但是他的思想未必是有方法系统的逻辑推理, 而是从生活中来, 与感情打成一片, 蕴藏在他的心灵的深处, 时机到来, 忽然迸发, 所以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不能分开, 诗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现。”将诗人与诗文结合起来, 有利于对诗歌风格的理解丰富、客观。

《秋兴八首 (其一) 》写于大历元年。当时的杜甫刚刚避过“安史之乱”, 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然而很快严武病逝, 杜甫失去依凭, 于是离开成都, 漂泊到夔州。正是其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想念长安的诗。换句话说, 那是杜甫去世前的四年, 当时他已经有55岁, 既已阅尽世间一切盛衰之变, 也已历尽人生一切艰苦之情, 此时的杜甫对长安有无限的怀念, 却迟迟不能归。《秋兴八首 (其一) 》在这种情况下问世, 诗人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一一记录并寄托于诗歌之中。诗歌的“多情”来自于诗人对生活深刻的体认, 只有理解杜甫的境遇, 才能体会到其“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的心情。因此, 其在表现手法上, 表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这一点与我们所理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风格显然是不同的。

其次, 从生活出发, 品读字词句, 体味诗歌风格的形成。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 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 诗的语言是生活语言浓缩的结果, 不了解一个生活中的诗人, 就不能领会其诗作的内涵。所以, 品读字词句时, 一定要从生活出发, 回归生活。《秋兴八首 (其一) 》中体现出了杜甫的句法变化和炼字精当, 品读时, 如果能从生活出发, 就更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以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为例。一年将尽, 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冬衣, 处处都是剪裁衣服时刀尺的声音, 捣衣石上也不时传来洗衣的“邦邦”声, “我”不自觉地想起了故乡, 想起了家。这里可以说是整首诗最容易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的地方, 应是理解和体悟的重点, 如果此时教师能问:“如果你在异地听到了别人家中传来的熟悉的声音, 你是什么感觉?”那么学生一定能很快走进杜甫的世界, 很多学生一定都有异地生活或旅游的经历, 能很自然地感受到对家的思念之情感。因为诗人无论有多么伟大, 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 用这样的方式理解字词句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认。最后, 教师还可以有一个升华,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是诗歌的尾联, 也是诗人情感最高涨的地方, 然而, 杜甫选择在景物中平静的结束, 此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最后, 诗人的情感已欲喷涌, 如果是你我, 会有什么反映呢?”学生一定会回答泪流满面或一定是大肆抒情、不吐不快等。教师可接着问:“但是诗人却是仅写景, 不抒情, 如果让你这样的感情闷在心中而不发, 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会感到这里郁结于胸的沉闷, 正是沉郁顿挫。可见, 经过长时期的涵容酝酿, 这首诗已不再像杜甫从前的真率呼号, 也不再是毫无假借的暴露, 而是已完全成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其三, 从画面与韵律入手, 加强绘画美与音乐美的鉴赏, 也有利于对风格的全面理解。

“诗的姊妹艺术, 一是图画, 一是音乐。”绘画美, 中国古典诗讲究意境, “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 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作品中, “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 需要借外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 需要由意来触发。因此, 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境界, 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艺术图画。在教学中, 需要教师的引导, 创设一定的氛围, 让学生展开想象, 使课堂“诗情画意”, 努力使一首诗成为一幅画, 课堂沉浸其中。

当学生朗读《秋兴八首 (其一) 》时, 通过多媒体播一段悲切的音乐, 再配以“巫山巫峡气萧森”的图片, 或者菊花盛开、江上孤舟的图片, 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诗歌的画卷中。而“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一句则重在音律之美。说玉露而非白露, 正是出于诗歌吟唱考虑。“玉”字是撮口, 而白字是开口, 撮口的字音更悠长、婉转, 通过诵读和吟唱更能体会作者忧思、凝重的感觉。

总之, 绘画美, 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在音律方面平仄押韵, 注重节奏, 朗朗上口, 则又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更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最后, 将诗人的性格与写作常规特点结合, 更有利于对诗歌风格深层次的把握。诗言志, 诗人郭小川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 当然也表现思想, 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 没有感情, 尽管是思想, 也不是诗。”诗歌文化内涵丰富, 饱含作者的感情, 体会诗人的人格美, 更能点燃人心, 深层次把握诗歌的风格。

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 但不像李白那样奔泻而出, 而是受到理智的节制。这一性格特点, 直接影响到他的创作。杜甫更喜欢、擅长在严格的形式中, 以精心选择、反复锤炼的语言来抒发情感, 例如诗歌语言从杜甫开始出现了语序颠倒, 即所谓的“阻拒性原理”与“陌生化”, 此创构的新奇意象乍看悖于常理, 实则是其性格所致。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 以及从他的生活经验中蒸馏出来的细节, 经由杜甫主观感情的点化, 并用其独特的用词遣句、意象结构, 经过精心选择和反复锤炼, 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意象, 创造出全新的感觉世界。

以“丛菊两开他日泪”句为例。秋菊两度盛开, 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他日丛菊两开泪”。“开”字双关, 一谓菊花开, 亦谓泪花开。这里的“他日”指的是过去, “丛菊”毫无疑问, 指的是一丛丛的菊花, 联系时代背景, 诗人于永泰元年离开成都, 原打算很快出峡, 但却留居云安, 又留居夔州, 见到丛菊开了两次, 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如此细腻的文字, 只有关注诗人的性格, 慢慢品味诗文, 才能从那精工细作的诗句中提炼出深层次的诗歌风格。

篇4:浅淡高中诗歌鉴赏

【关键词】高中;诗歌;鉴赏

诗以抒情为本,作者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这就为我们的鉴赏带来了难度。那么,我们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步入诗的殿堂,获取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朗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是一种节奏感强又有韵律的文学样式,因此,加强朗读,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可以从中获取音乐的美、画面的美和情调的美。但在朗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②要有感情地朗读。

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遣责……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同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这样才能体味诗中的绘画美情调美等。

二、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情调美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

如戴望舒的《雨巷》,表面上,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一个忧伤的爱情诗,但只要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诗人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中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抓意象、明意境,想象诗中的形象美、绘画美和意境美

1.意象

即诗人的意中之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客观物象包括天地间的一切,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在诗中,诗人往往用这些意象来描绘意境,抒发感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时一定要抓住这些意象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诗歌的形象美。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该散曲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典型意象渲染出一派凄凉萧条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又如元代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该曲抓住“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等最能表现秋景的意象营造了一幅萧瑟的秋景。

2.意境

“意”是情意、意绪,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的生活图景。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读诗而能品味它的意境,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我们欣赏诗,只有进入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体味作者的情态和获得美感。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选取了“驿外”、“断桥”、“黄昏”“风和雨”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以及所受到了打击的画面,流露出词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

四、分析表现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美

1.抒情方式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如普希金的《致大海》诗人通过采用呼告的手法,表现了他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的情怀。

2.表现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这样我们才会在鉴赏诗歌时获取更多的美感。

常见的艺术手法有:烘托、用典、虚实、象征、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动静结合等。

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夜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物是人非,对比鲜明。

五、咀嚼语言,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圣陶论创作》)可见,赏析诗歌中,语言分析十分重要。分析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把握。

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层”字写出树林重迭之状;“染”字着意刻画出枫林仿佛是人有意染成一般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句写的是近景,“透”字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形象可感,而“争”字则给平静的江面增添了昂扬的动感。真可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蕴含在这些(当然还有其他词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中。

在古诗词中,中国古代诗人也特别强调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赏析:“闹”字人格化,比“浓”更凸现出红杏挂满技头,争奇斗妍的盎然春意,且动感十足,意态传神。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赏析:“弄”字拟人化,比“投、落”字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皎月破云而出,月下花影斑驳,风中花影摇动,花枝招展,化静为动,化美为媚。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的难度不算太大,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运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去赏析它,我们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从而步入诗的殿堂,获取美的享受。

篇5:校园生活经典诗歌

温和的阳光把我们叫醒

云端乐曲盈盈

透过明亮的窗户

一排排年轻的学生

伏在书桌上静静的学习

时间

飞快似的督促我们求知

心情顺畅愉悦

透过明亮的窗户

抑或看到他们嬉闹的身影

每个人充实的过完一天

傍晚

和煦微凉的晚风轻拂

透过明亮的窗户

仍旧有勤奋的学者

忘我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伴着无声的落叶,

日子就像花瓣一样,

一瓣一瓣地随风飘落.

校园里的每一天都漾着灿烂的微笑,

也夹杂着缕缕的伤感.

校园生活是美好的,

校园就像是欢乐的海洋,

校园就像是一个童话王国,

在那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而美丽,

在那里可以使我们尽情的享受生活所带来的美好,

在那里有我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在那里有我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在校园里,有春的合奏、夏的交响、秋的收获、冬的雪舞。

校园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创造生活、经营生活、安排生活。

我热爱校园的生活!

校园的生活就像一块儿糖,

让你越含越甜!

校园的生活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

篇6:歌颂校园生活诗歌

歌颂校园生活诗歌1

铃声

如一把教鞭

指挥

上午 下午 夜晚

按部就班

重复

寝室深夜卧谈会

从凯撒大帝谈起

轻描淡写

名侯与良将

顶礼膜拜拿破仑

却只字未提

滑铁卢与圣拿巴赫

在考试前夜

挑灯夜战

只为

通过

却每次都不能走出

五十九分的禁区

明月中天

总想在花前

轻吻

爱情包括幸福

却从未得手

人到大三

花王和如我者

才学会背起

中学时代的书包

上自习

歌颂校园生活诗歌2

金色的院校

我们喧闹而来

年轻的胸怀

溢满无限的期待

素裹的世界

我们尽情宣泄

火热的情怀

放射生活的多彩

绿色的院校

那些懵懂少年

张扬生命的光鲜

领略知识的无限

炽热的院校

那些年轻容颜

满载收获的知识

期待新的学年

四季的院校

多彩的一年又一年

转眼间

我们长大

于是

带着成长的愉快

我们默默离开

歌颂校园生活诗歌3

习习的轻风啊!

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院校!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歌颂校园生活诗歌4

院校,让我们沐浴在春风里。

它就像是一座高大的围墙,把我们守护。

等我们有本领的时候,围墙轻轻打开,让我们出去闯荡。

但始终觉得,院校生活是最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母亲般的呵护。

啊,院校,我们衷心感谢您,是您,给了我们良好的教育。

是您,让我们茁壮成长!

歌颂校园生活诗歌5

回望来路,吾倚窗下

不觉小儿在旁嘻耍

远方的校园早上习惯迎来了朝霞

光亮轻轻地剥开了校园的灰纱

落日去时,把校园交给了晚霞

晚霞去时又把校园交给了灯塔

夜晚,我在异乡的桌灯也同时亮起

于是浓浓的思念开始了

桌灯是校园的一座灯塔

灯塔又是心中的桌灯

若把依法治国当做中国梦的一幅美画

心中的西政就是美画中一座耀眼的灯塔

灯塔无意照着老师们苍苍的白发

篇7:诗歌:生活生活

是否给一颗真心,换回一场虚情?

生活在秋天,心早已冬眠。

是否给一个生命,换来一场幽梦?

心入深渊,雾霭迷眼。

今生若碌碌无为,欠下你们恩情劳累。

小船满载宝贝,眼前不见大海。

心里空空的,脑海也空空的。

痛恨自己的平庸,杀死自己的没用。

一只迷途的羊羔问:路在哪里,有狼吗?

一根孤独的.枯草听:风一吹就自燃而灭。

年少雄心百万,却抱不起一颗磐石。

仰望如刃高峰,却迷恋山脚那片芬芳。

曾立志自强不懈,奈何四面埋伏,无路可寻。

把一切淡忘,发现情义未了人间。

叹一句:走不了,离不开,放不下,求不得。

身是烦恼,身亦是浮云。

现实说:一生的奋斗,只为比自己还重要的人。

迷茫不可忧愁,苦难又如何惆怅?

篇8:高中诗歌鉴赏的导引方法

一.兴趣与触发阶段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某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而产生的情绪又将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事物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也就成为了诗歌教学之初的重中之重。学生之于诗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诗歌,陌生是因为诗歌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按照西方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不仅要了解与诗歌相关的作者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元素,还要适应诗歌本身“隐”的特征,更要关注自身在诗歌重构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诗歌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到这个现象,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心理差异和学习困难,努力改变单纯的课堂诗歌教学局面,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诗歌学习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关键要产生情感共鸣,即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在诗歌学习上的情感融合,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学生与自我的情感宣泄,学生与生活的诗意对话。在现阶段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情感的触发点。结合学生学习诗歌的心理差异,可以采取“淡化神圣性, 强化生活性”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积极开辟一片新的诗歌教学天地:将散文教学转换为诗歌教学,将歌曲欣赏与诗歌鉴赏有机结合,开展 《影视金曲与现代诗歌鉴赏》 《心音共鸣———感受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等专题“讲座”;将诗歌学习与诗歌朗诵充分结合,开展班内或不同班级之间的诗歌朗诵比赛;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 《唐诗三百首》 朗诵与鉴赏的活动。在课堂外,因时因地制宜地与学生分享教师原创诗歌,在开学之初分享共筑“文学之家”的 《鹊占枝头》,在军训期间分享鼓舞士气的 《秋雨》,在诗歌学习期间分享改编诗歌 《我却不知道你的名字》 和 《我们的梦想》, 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分享感同身受的 《冰窖》,在中秋月圆之时分享感时惜时的 《中秋》;另外教师还与学生分享诗意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随身携带笔和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瞬间产生的灵感和美丽的语句,从而使学生在记录、分析头脑里和梦境里支离破碎的片段语言(也称梦境语言) 的基础上来把握语言之间的内部联系,甚至对片段语言进行描述、否定、歪曲和重构。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教师在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导引角色,但教师绝不是诗歌学习和鉴赏经验发展的主体。

二.创作与驱动阶段

何平与汪正在其著作 《解放阅读:文学批评与语文教学》 中提到 “语文课堂应当从‘知识内容’讲授向‘学生感受和体验’转移,努力建立‘知识内容’与学生‘感受体验’之间的关联,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体验’为前提展开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经验有可能真正得到改造和提升。”因此诗歌感受经验和鉴赏经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在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从一个经验缺乏的不成熟的读者成长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具有丰富鉴赏经验的读者。所以贾桂强在 《以“学生的解读逻辑” 为教学起点》 中更是强调教师的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弄清学生的感受体验,并应把学生的感受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解读逻辑”。这里强调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诗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二是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经验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笔者认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体验主要表现为诗歌创作,变换角度,转换时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进行诗歌创作,由此而带来的最贴切最真实的诗歌感受。

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导引角色非常重要。 为了将这种诗歌创作的兴趣持续下去,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维护。在课堂上,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原创诗歌,请原创作者进行现场朗诵,教师给予积极肯定和支持; 将学生的原创诗歌作为课堂教学的文本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原创诗歌赏析和再创作。在课堂外,采用 “周记”的形式给予诗歌创作的同学以积极的响应,做详细的评价与指导;开展班内或者班级间的诗歌征文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引导学生进行私下的诗歌创作 “心得交流会”;将优秀的原创诗歌进行班级展示,并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还可成册印发。

心理学认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动力是不可分开的, 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上升到个体内在的需要和生命意识的观照,演变成诗歌创作时,学生本身对诗歌的感受体验、阅读体验和创作体验才会最大限度地发展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真正推动复杂的诗歌教学系统发展的内驱力。而教师的诗歌自创式的引领、“周记”式的鼓励与指导、诗歌竞赛式的引导则成为推动诗歌教学发展的外驱力。内驱力与外驱力的相互结合,使得学生的感受体验与教师的深入引导相互融合,从而推动学生在驾驭支离破碎的诗意语言的基础上的意义重构与生成,最终推动诗歌教学的深入发展。

三.鉴赏与生成阶段

诗歌创作不是现阶段高中诗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斯坦利· 费什认为“意义不在于作品本身”, 而在于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感受体验能否转化为阅读和鉴赏经验,能否将语言把握上升到语感层面,能否上升到意义的建构与生成阶段。 从本质上看,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来回“斗争”,教师的责任就是想方设法去捕捉这个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张力”,进而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方法, 使学生与诗歌作品之间达到一个最佳的 “ 契合点”, 最大限度接近 “最近发展区”,从而帮助学生将创作体会上升为情感共生,将阅读感受上升为鉴赏经验,将语言运用上升到语感升华,进而促进鉴赏过程的意义建构与生成。因此在这个阶段,存在着一个“双向平行世界” 的相互转化,既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的双向转化,语言运用与语感升华的双向转化,音乐赏析与诗歌鉴赏的双向转化,现代诗歌鉴赏与古代诗歌鉴赏的双向转化,课堂内与课堂外之间的双向转化。教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导引角色,能否实现双向转化,基础在于细水长流地坚持在兴趣与触发阶段和创作与驱动阶段的引导,重点在于两个阶段后的专业鉴赏指导。

意义生成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个:一是补充生活经验的不足,创设情境,感悟世界,感同身受,扩大生活经验、创作经验和鉴赏经验三者之间的“重合面”,以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题材、内容、情感和意义。二是提供阅读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给予学生特定的“文体知识”,以改造其现有的不成熟或不完整的阅读和鉴赏经验。三是重视诗歌中存在的“空框结构”,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内容的“空白处”或者“深层意脉”中。正如孙绍振强调的那样,意义生成于学生与文本的交互空间———具体指文本的所谓的“空白处”、“言外之意” 或“深层意脉”等,在这个空间里,学生的阅读经验得以生成与凝注。创设情境、文体知识和空框结构的有机结合,再结合诗歌学习兴趣和诗歌创作,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将会在融入自身的生命意识和文学意识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9: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在知识的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的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古诗词自身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策略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走近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形象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变现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鉴赏诗歌

鉴赏诗歌是高考考试内容的重要一项,因此也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我们必须明白,积淀是第一步,然后才能有鉴赏能力的提高。离开了积淀,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了鉴赏的两方面内容。即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鉴于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诗歌形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意境。应该说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意境分析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地用教参上的观点去套原文。而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参与、去分析诗歌,诗无达诂,也许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应该值得鼓励。同时在诗歌分析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依据原诗去进行分析,不要空洞分析,同时学会知人论世、辨证地加以分析。

2.语言及表达特色。在诗歌中如果将形象划归到内容上,那么,语言及表达特色则更多地属于形式表达。由于学识环境的影响,每个诗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关于这一点,历代诗歌评论家都有杰出的评价,教参上也有很多论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分析、介绍每位诗人的语言及表达特色,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及表达特色的认识,进而能够独立赏析诗歌。

考试不会考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但是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就古诗教学来讲,很少考的是对课本上古诗的赏析,但赏析能力却来自课内。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在讲到赏析的时候,应让学生少背教条,而更多地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养成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律诗时,古今对它的分析应该说多如牛毛,但我们不可能给学生一一例举。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它、背诵它。在背诵的基础上,去分析它的诗歌形象。如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首先要记住它描写了三种景象,那这三种景象的特点是什么呢?风“急”,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呼呼的风声,而这呼呼的风声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那强烈的不平、满腔的悲愤,怀才不遇的潦倒心境难以平静,而天“高”,辽阔的天空和作者个人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反照,猿“啸哀”,猿的哀鸣和作者的不平不是恰相呼应吗?分析形象,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本身进行分析,而不是根据教参去分析,教参是参考,而不是教条。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篇10:自编的校园生活诗歌

【谊】情难断伴君途。

【长】将同窗心中忆

篇11:有关描写校园生活诗歌

校园里的芒果树看着师生们忙忙碌碌的工作,

看着我们像草木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而快乐地生长,

我们都在积极努力,

它很幸福地微笑着。

校园的操场边有一株无名的小花,

它清新、淡雅、毫不媚俗地向着太阳和人们,静静绽放。

它是夹在吆喝叫卖声中的一声天真的童音,

它是处于校园边缘的一角清幽的风景,

它幸福地微笑着。

综合楼昂首挺胸,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为我们,她在默默地执行着遮风挡雨的神圣职责,

它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它幸福地微笑着。

学校的大钟苍劲,坚守在属于它的岗位,

它作为灵魂的巢放飞了我们金色的理想。

它于尘世的上空,羽化出来,点明我们,

它幸福地微笑着。

书生琅琅,让我们放飞心中梦想,扬起生命之帆。

感谢华美,让我们有了一种神圣的情感萌动,

喧响,似乎已流过我的笔尖。

新的起点新的历程,有了华美闪烁灯塔,

生命历程不在寂寞,生命之歌快速飞扬。

篇12:高中诗歌赏析:你如诗歌般存在

深夜,行走在左心房

你温暖的语句,冷峻的.脸庞

接踵而至

如蜂鸣般滋扰

绝情的话语打湿了

你的温柔

那强忍的心痛

在你我心房里

刻上了酸楚而忧伤的印记

写诗的人孤独的站立

却阻挡不住你闪烁的眼神

我骤然发现

心在隐隐颤抖

伤心与哀愁原来那么真实

你在秋色里装点我的美丽

我在九月揉碎了你的悲伤

可是,思念早已浸染成惆怅,

钻入心间,牵绊了灵魂

我已感到你如诗歌般存在

洒于笔端,落于指尖

蓦然回首,拾起一地的慌乱

放下矜持,

伸手触摸你的温柔

我依然在诗歌的边缘里行走

如今,你却如诗歌般存在

隽秀了笔韵,

篇13:如何优化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用精炼的形象语言拓展读者的形象思维,从而有效集中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优化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在反思中前进,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梦幻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体验,真正用心体会和感受诗的思想艺术魅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时,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还是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呢?是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还是“不求甚解”地读呢?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例如:在教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理解再诵读,因为只有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曹操对人生苦短功业未就的惆怅,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曹操统一天下、求贤若渴的迫切愿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充满感情、溢满慷慨悲凉地读出诗歌的情调。又如在教《锦瑟》时,没有必要为了纠缠不清的理解而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所以比较适用“不求甚解”的诵读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确保“其义自见”。教师在教诗歌鉴赏时,一定要有效把握和全面提升学生对高考考纲内容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确保诗歌教学的有的放矢。

二、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

诗歌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如教《归园田居》时,我在解答《归园田居》中“从何而归”这一问题时,就专门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尘网、樊笼”来作答,之后再从中分析它的比喻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随口告诉学生是“从官场归”,借用“尘网、樊笼”向学生作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比较贴切。因为官场就像网、就似笼,在官场的作者就如笼中之羁鸟,网中之池鱼,真正入木三分、具体可感地形容出官场之不自由、不自在,这比直接回答“官场”两字,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达到迂回启发的效果。教师在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引申之义,例如:在讲清陶渊明“归去如何?”的问题时,就可以告知学生,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歌颂田园之美,怒斥官场之厌,其实正是作者在不断追求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着人生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教授了语文知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一举两得。

三、鼓励写作,不断深化学习

诗歌在伟大祖国的文化长河中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就近现代来说,许多极富创新精神、极具卓越成就的诗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被民众广泛手抄、大量传诵。在动乱的年代,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社会迷茫的时候,诗人们高呼:“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却已经不愿聆听诗歌所发出的独特魅力,不想见识诗歌显现的梦幻之美,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诗歌的妙。但如何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诗歌之美妙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客观而言,在创作中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远远比只做几道复习题对学生的帮助要大得多。当然若能将诗歌创作有机地融合到期中、期终考试和考核中,效果会更加理想。要想帮助学生写好诗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在学生作品写出来以后,可以评选出优秀作品,之后再举办一次优秀作品展览,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不错方式。

四、着力类比,不断优化教学

在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诗歌教学中类比教法,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首,然后让学生从诗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之处,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气魄美、色彩美、情感美、动词美、结构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析和剖析一下各自对诗词美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大练兵”“大检阅”。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 知道如何切入,如何深化,如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可以写。

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法比较多,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法,都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近教材,不断提升对诗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将诗歌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期盼更多的同仁加入高中诗歌教学的探讨行列,共同携手寻找诗歌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李祥.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篇14: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意象  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9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读、研析、讲授,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古汉语音义的特殊性,使得以它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同时,诗歌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并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一、鉴赏诗歌要重视诵读

诗歌原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音韵、节奏,只有通过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音乐美、绘画美,进而体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诵读可以读出诗歌所传递的美感,诵读大致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并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不颠倒、增减字、词,并要力求读通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2.流利朗读。这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节奏分明,句读清楚,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是诗人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也就是领悟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有了以上诵读的基础,就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带来了便利。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诗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总之,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较好的鉴赏诗歌。

二、鉴赏诗歌要抓住意象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是言志的,歌是抒情的,诗歌的主旨就是用来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哪些呢?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几个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诗歌如果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就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一步。

所谓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往往以个体形式出现并营造出一种氛围,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仔细品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风、酒、雁、黄花、细雨、梧桐等意象来诉说词人战乱漂泊历尽磨难与内心痛苦煎熬的孤独凄惨心情,倾诉着词人哀愁凄凉、孤寂无依且无比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并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文本,就能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不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月(明月,新月、残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思念家乡、亲人,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夕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万千愁思;大雁,多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柳,表达对人的留恋。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了诗歌中意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的鉴赏诗歌

古典诗歌大多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山水,或抒发个人情感人生遭遇。诗歌中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和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由文字感知升华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教师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到诗歌所营造的特定的氛围情趣中,并通过声音来传递情感,用形传意,寓教于乐。比如在讲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可用图片将清晨的冷月,清冷的客店,孤寂的板桥和冷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多媒体表现晨起鸡的鸣叫声音。又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且也容易接受。语文课上,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而直观的画面,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分组语音支持下一篇:孝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