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工作总结

2024-05-26

高中政治学科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高中政治学科工作总结

必修课模块一 经济生活

本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必修课模块二 政治生活

本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修课模块三 文化生活

本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识别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修课模块四 生活与哲学

本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学生缺乏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喜欢政治课,甚至把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记得上海《面向21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信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思想政治课的中学生占59.35%。

究其原因,有教材本身的问题。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由此便带来了理论体系的束缚以及枯燥概念的记忆。教师为了顾及学科的系统性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体系和各种概念。对于中学生而言,各种枯燥的理论体系的概念,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教材中关于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意志”、“什么是情趣”等等诸如此类连心理学者都不容易说明白的概念,学生自然没什么兴趣可言,甚至是比较反感的。

另一方面,也有教师的问题。再好的教材遇到教法不当的教师,也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不会安于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熏陶的教学方式肯定不受欢迎;加上教材的可读性和通俗易懂,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重复一遍教材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当然就显得多余了。

思想政治课是全日制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冲击,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思想政治课仍然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理科高考不考政治,很多理科学生在分科后,不再重视甚至是完全不学政治;而文科学生只是以分数作为评价政治学科的标尺,德育教育功能被日益淡化,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远不相称: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的只重视分数,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我学理高考不考政治”的话语,对高中政治学科完全放弃。我认为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1.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教学手段的影响 时至今日,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广泛存在,这种模式注重向学生”灌输”新知,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学生的情感、道德、人格修养等,却不是可以强行”灌输”的。传统模式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情感、道德的”容器”,它在当前教学中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积极主动,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陷入忘我的境界;学生则消极被动,身心俱疲以至于恹恹欲睡。这种状况即使是在今天,在很多地区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在这些地区的政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师的一张嘴,就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手段的单一,致使政治课这门本应是内容最丰富、讲解最精彩、最能联系实际、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学科,变得刻板、枯燥、沉闷乏味。单凭教师一张嘴,依照书本”传道”、”授业”、”解惑”,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只会变成”照本宣科的讲解,灵机一动的提问,隔靴搔痒的分析,走马观花的批改,三言两语的讲评”。当前即使是很多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机会也并不多。教学中存在着采购经费紧张、设施损坏严重等诸多问题,再加上部分教师制做课件的兴趣不高,老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操作能力较低等问题,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已有多媒体都成为了摆设。政治课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和学科优势在这里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用武之地”。2.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情景教学法,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循循善诱,课堂生动有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效果较好。而且以“育德为先”为办学理念的来宾六中也在积极实施新课改方案,贯彻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只是起了引导作用。上课开始,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配合视频教学。其中,老师善于提问,不是单纯的给出知识点,而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并得出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整堂课只是起了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下课前五分钟,是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学生可对一些知识盲点向老师请问,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检查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只有教学观念变了,才能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行为的改变。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是很满意。例如柳城中学,这所中学在政治课上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相对沉闷。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认为自己学习方式转变很明显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转变较明显,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经常、主动提出问题。例如拉堡中学,这所学校以“自主合作课堂”为一大特色,课前老师先发导学案,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自主预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以相关视频导入教学,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捕捉问题,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调查中我们虽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了学习方式,但是,能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只是一些积极分子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这个情况在柳城实验中学较为明显,虽然是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只是在一旁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每次老师提问问题总是那几个积极分子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这个结果表明,我们老师引导得还不够,能不能做到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才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针对这一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旧的教育观念影响

新课改精神对每位习惯了传统方式进行教育学生的教师都是一个思想难题,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改精神.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旧的观念要得到转变需要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这几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参加过一些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但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思维方式仍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这表现在这几所高中学校特别是柳江中学和柳城中学的课堂教学方式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沉闷的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2.硬件条件的制约

教学设施资源配备不平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们考察的这6所学校中,其中只有来宾六中、来宾高中、拉堡中学还有柳城实验中学这4所学校基本实现了白板教学,另外2所学校的教学设施依然不够完善,教室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基本还是纯黑板教学。学校的阶梯教室虽然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但缺少实质内容,不能正常投入教学,只是偶尔用来上公开课或者教师开会。图书、器材、网络设施等,要么陈旧不堪,要么数量不足,要么没有。3.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到位

从召开座谈会、听课、私下和老师的交流中可以发现,有不少的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理解的不深刻。例如,柳城中学里就有一些教师对于三维教学目标根本不重视,有的教师只是单纯的认为新课改就是一定花很多时间讨论,认为这根本就是在浪费上课时间,耽误教学进度。还有的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仍然依靠单纯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4.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惯性的影响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差异,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柳江中学,这个学校虽然进行了新课改,但是课堂教学仍较死板,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欠活跃,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自主学习做庸俗化理解,成了“自流”,放羊式自学,教师缺乏引领与指导;探究学习缺乏真实性,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探究的主题不明确,探究的规模和内容不当,教师引导不力;打着落实三维目标旗号,弱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于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新的目标没落实,原来科学有用的东西被抛弃,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是合作探究,但还是着重强调在书本原文中找答案,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发掘能力,教条死板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新课改的真正含义。

三、针对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有句古话说:教师是世上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知道,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事业。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观点,也逐渐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学生不敢也不想向教师提出质疑,只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这样被抹杀掉了。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树立新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指导新的教学行为。[2]

(二)掌握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应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责任,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在时代,在教育竞争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使之与实际相符,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的完全实现为目标转变旧的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程改革要注重赏识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过: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3]这就启发我们老师要心态平和,要宽容,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与恒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引导其学习。当其取得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对其进行表扬,激励。教育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赏识就像一剂良药,只要我们大海捞针的发现,一如既往的期待,不遗余力的赏识,我相信定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一定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赏识教育,在新课改中尤为重要。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的“新”在于不再重复“万校一书”、“万人一面”,杜绝课堂教学满堂灌,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但是针对现下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很多是从外省移植过来的,“杜郎口”模式虽是一种理想模式,但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要忘记把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特点。“走出新路子”才是发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经过这3天的实践考察让我们明白,新课改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着力追求的,虽然现在它还存在着很多的质疑声,但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完全实现新课改是不太现

实的。对于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改革,作为未来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做到危机感和幸福感并存,感受到新课改对自身的挑战并正视自己的不足,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做新时代的新教师。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导向要与时代发展脉搏相合拍,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符合,并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新理念。其教育目的最终应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从而更好地去认识和适应社会。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即通常所讲的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但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意识,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不断僵化保守,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此类课程充分发挥其上述培养人才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回收问卷,可看出我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态度和心理,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反映出了诸多制约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总体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自身有很大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回答“通过此门课是否可以进行思想道德观念培养的看法”时,有54%的学生认为“非常可行”;而有16%认为“不太可行”。“认为老师的讲授对您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回答“非常有帮助”的和“没有帮助”的各占的74%和8%,大部分同学认为“有帮助”;此外,有47%学生在业余时间会阅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有关的书籍,通过随机访谈,了解其阅读范围多是老师推荐的或者在社会上被追捧的,比如有很多同学在一段时间互相介绍传阅了名噪一时的《苏菲的世界》,并且表示读后心灵感到新奇、震撼。(2)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有认同感。在回答“是否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观点”时,有74%的学生是认同的;在回答“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中”时,68%学生回答“威信非常高”,32%的学生认为“比较高”,此外,有79%学生认为教师熟悉授课内容,有76%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备课认真充分。(3)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个人因素对学生影响较大。在回答“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不定项选择时,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教师个人因素”,“社会环境”“授课形式”“讲授内容”等。关于“喜欢哪种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题,学生在进行不定项选择时,有83%的学生同时选择“学识渊博”“品格高尚”“语言生动”“仪表有风度”“热情主动”几项,反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心理期望。

此次问卷调查基本反映了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体情况,同时反映了我校学生对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迫切要求,对于改善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总体效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作用:第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要求和学习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不注意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把他们排斥在教学过程外,就有成为说教或灌输之嫌,因而,学生的需求应该成为教学的导向,实现教学要求和学生要求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第二,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思想政治课程系列教材总体上体现了思想性、系统性、严谨性的要求,但有些方面也存在局限,如理论性强、现实事例欠缺、没有体现学生需要等,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吃准摸透教材,围绕学生实际要求,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切忌照本宣科、流于说教。第三,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真正起到说答疑解惑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既有政治性、思想性的要求,又和政策性、时代性结合,因此要求教师紧跟形势、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充实自我、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魅力感染人,以知识说服人。第四,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教学方法呆板、手段单一是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通病,使得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显得冷漠、权威,僵化死板,无教学艺术可言。在调查问卷所列举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电视电影教学”,占到了61%,其次是“外出参观考察”和“案例分析式”,分别占到了53%和51%,多媒体教学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有40%学生持肯定态度,只有13%的学生表示“对课堂讲授”有兴趣。教学方法的采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条件允许时要尽量争取形式多样及综合配套使用,不断增加现代教学手段的比例,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可拓宽社会教育渠道,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第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规范自身行为,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调查问卷“最不能容忍思政课教师的行为是”的回答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表里不

一、说一套做一套”、“上课不认真、敷衍了事”、“学术水平和能力较差”、“夸夸其谈、不着边际”、“满嘴脏话或带口头禅”,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对“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类型”的回答中,学生着重选择“知识渊博”、“品格高尚”、“语言生动”、“热情主动”、“有仪表风度”,这些都是学生呢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行为规范的真实期望反映,值得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以关注。

“审美的根本价值是令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富有。对于美,人天生有一种主动追求的欲望。当课堂教学达到艺术化水平时,人们坐在课堂上便不再感到被迫和痛苦,他们一方面仍是为了需要学习知识获得能力而来,另一方面他们是为了欣赏美、追求美、享受美的愉悦而来。”把思想政治课建设成学生自中学时就“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需要每一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用心对待每一个教学细节。

1、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全国各方面改革不断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更贴近社会,更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中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按照邓小平“三个面向”的要求,按照21世纪对人才素质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时代和改革发展的要求。(1)“应试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有市场 倡导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实践已有多年,并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具体落实到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上,这种实践的影响却是十分有限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加试政治的班级里,政治课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情况下,政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书本上的概念、要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后,填鸭式地硬性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将教师填进脑子里的概念、观点一字不漏地强记下来。至于那些概念、观点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去用?都是不重要的,因为它们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这样教育的结果,一方面使学生缺乏素质意识,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没有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不断退化,教师成了一部照本宣科的机器,不可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的穿透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二是在不加试政治的班级里,政治课不再是高考必考科目的情况下,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都缺乏积极性。学校在安排课程时,把政治课的课时不断压缩,安排上课时间常常是“插漏补缺”,教师因缺乏动力和压力,对教学缺乏热情,敷衍了事。学生则根本不感兴趣,政治课成了最好的休息课。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中政治课的声誉,严重地偏离了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2)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实感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当部分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理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这些理论观点,很少把政治理论放在21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政治斗争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下进行分析,使政治课教学的视野相对狭窄,理论观点的阐述苍白无力,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认识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当前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常常把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的教育视为单纯的政治理论问题,孤立的、静止的、抽象的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忽视社会改革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损人利己以及黄、赌、毒等阴暗面,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识,致使不少高中生对教科书上所讲的理想、信念等政治理论观点、术语背得滚瓜烂熟,而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缺乏为祖国、为社会积极奉献的精神,缺乏法制观念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等。

2、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长善救失”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从学生发展的观点来看,一时的学生评价并非“盖棺定论”。然而,由于原有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而且严重妨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概括来说,实际学生评价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偏差表现:

(1)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标准化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

由于原有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了其诊断、反馈和矫正的功能,从而使标准化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和标准。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考试就是评价,成绩和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有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评价都成为“应试”的附庸。

因“分”评价。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好、中、差”三等,并进而预测他们的未来。认为优等生就是“理想的、有希望”的学生,在行为和性格方面均优秀;而分数低的学生自然就成了“差生”,就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因而给予冷落、讥讽与歧视,“某某某是班上最笨的。”“你的成绩这么差,将来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倒倒垃圾,捡捡破烂。”有个别教师还明示成绩好的学生不要和成绩差的学生搅和在一起,要与他们划清界限,使分数低的学生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学生评价最关注的是“分数”,追求的也是“分数”,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终结性使学生不能从日常即时的评价中获得有益的反馈,对学习进行调整;评价更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有意义的参照。

(2)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

在原有的学生评价中,过分地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使评价内容片面,评价不能全面地反映课程的目标,失去了其本身功能,仅仅成为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工具。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从而,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较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单一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导向,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与畸形,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3)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忽视对其他学生评价方法的运用 学生评价的方法除了现行的、运用最多的纸笔测验外,还有许多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评语、日常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和学习日记等等。由于原有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使纸笔测验成为实际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最重要方式,纸笔测验虽然有其优势,能迅速、清晰、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却很难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评价,也不能对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学科整合的能力、交流合作记忆实践、创新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评价。由于学生本身发展的复杂性以及智能发展的多元化,他们在发展中的表现也是多维度的,评价标准自然也应该是多元的。纸笔测验只是众多评价方法中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映学生某一方面发展的手段,如果不能与其他有效的学生评价方法相结合,评价便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历程。

(4)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从学生评价的参与主体来看,学生评价的主体应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这一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区成员、社会评价机构和学生等构成的。在所有以上评价主体中,教师及其群体、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区成员和社会评价机构对学生的评价为他人评价,学生对自己所做的评价为自我评价。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张扬,使其在学生评价中的地位极其优越,成为学生评价中的单一主体,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区成员等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更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消极地位,不能成为评价的真正主体。而学生评价的主体也没有形成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这不仅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5)评价外在于教学过程 评价是通过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评价与教学不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应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而现实中,过于关注结果的评价必然忽视其过程性、忽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便是使评价外在于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其目的仅仅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出现教学与评价“两张皮”的现象。而事实上,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从现行的学生评价来看,传统教育中教学与评价相分离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评价远远不能成为教学的有机构成,学生评价离“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状态相去甚远。由此可见,传统的学生评价已从根本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成为奴化教师和学生的异己力量,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学生评价就很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评价的改革联系着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也离不开学生评价的改革。学生评价往何处去?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意义重大的课题。

篇2:高中政治学科工作总结

根据高*(*)班班规、学生实际情况和政治学科特点,为了更好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的成效,养成良好地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引领示范做,提高班级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由班干部担任组长,每个小组共6人。为了提高督促小组积极开展活动,现特制定以下学习小组制度:

一、课前提问:

每次上政治课前5分钟,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或者提前布置的学过的章节内容),随机从8个小组中抽出2-3个小组的2名成员。

1、有1人回答错误,若组长答错,减2分,罚抄10遍,其他组员罚抄5遍,减1分;若普通组员答错,所有成员均减一分,罚抄5遍,其本人罚抄10遍(回答问题正确的那位同学不用罚抄,加1分),并且所在小组减1分。

2、两人全部答对,组员每人加1分,小组加2分。

3、两人全部答错,所有组员罚抄10遍,全部减2分,小组量化减2分。

4、罚抄的内容,由组长收齐在下节上课时,交予政治老师。

(罚抄所问问题的正确答案,组员分指个人在班级中量化分,小组分作为月评优、期末评优的量化分)

二、作业(练习册、笔记本、试卷)

1、无故未交作业减1分/每次;

2、请假返校后,未及时补作业者减2分/每次;

3、累计超过两次,第三次还是未亡羊补牢,屡教不改,依然我行我素,未交作业的同学,必修三《文化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学分认定均为零分。

4、作业被老师评为优或者佳的同学,加0.5分/每次,所在小组量化同时加1分/每次;作业被老师评为差的同学,减1分/每次,所在小组,减1分/每次。

三、各小组组长以身作则,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做好表率,认真负责,监督、检查和帮助组员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记忆知识点,引导组员主动学习,培养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组员应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学习,明确学习动机,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积极记忆课本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表现与小组成员荣辱密、利益密切相关,懂得为己争光,为小组争光。若组员不服从组长管理,辱骂、顶撞组长,减5分/每次。言辞过激,甚至出现殴打组长行为,减10分/每次,并报德育处通报批评,按班规进行处罚。

五、将组员的量化与小组量化相挂钩

1、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评选出1-2个优秀小组,每次提问组员都回答正确,每次作业都按时上交,每个人均可以加1分,组长加2分。政治课迟到、旷到、按班规减个人量化分,组员迟到、旷到一次,所在小组分分别减1分和3分。

2、根据实际情况期末评选出2-3个优秀小组,本学期组员上课提问都回答正确,每次作业都按时上交,无迟到、旷到、早退情况,每人均可加4分。

3、学期末评选2-3个优秀组长,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在个人量化中加5分,不重复加分。

加分减分由政治科代表负责进行登记,并交予学习委员进行汇总,其他同学都可以进行监督,若出现舞弊或者造假,经证实情况属实,相关人减10分/每次,并在全班通报批评。

篇3:高中政治学科工作总结

一、导课过程中渗透问题意识

教师的导课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很好的指引作用, 迅速将学生带入相关的学习要点中, 良好的导课过程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一方面教师抛出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展开思考, 能够让他们的思维马上运转起来。教师的导课过程应当更有技巧, 提出的相关要点要能够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引发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能够对其展开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学要点展开研究性学习, 过程中问题意识也在不断加深。

例如, 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章节内容时, 开课前我这样和学生们介绍:大家知道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根基, 是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与内涵的部分, 正是文化的延续才有了人类文明, 才让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多彩。大家用心想一想, 几千年来人类的文化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呢, 文化能够某种程度实现创新吗?在这段导课内容中既简要的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知识要点, 也随之提出了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问题的设置可能有一定难度, 然而也是开放性很强的问题。设问的重点并不是为了难倒学生, 问题中其实充分涵盖了教学要点, 问题的提出是想让学生提前对于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思考, 这不仅能够打开他们的思维, 在后续学习中也能够让他们对于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同时, 过程中也让他们的问题意识得以加深, 带着问题往往能够让听课过程更为专注。

二、课堂提问引发问题意识

高中政治学科虽说理论性较强, 但学生如果能够在相关理论间找到良好的衔接, 能够在不断的深入学习中为自己构建一张知识网络, 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会发现其实政治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趣味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有良好的掌握, 引导他们找到知识点间的衔接, 并且让他们逐渐架构其自己的知识网络, 让他们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上更系统而全面。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的过程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生活处处有哲学》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教学课题, 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和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生活处处有哲学”又应该怎样理解?这几个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能够让他们对于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反思, 让他们发现原来生活和哲学是有如此紧密的联系的, 至于联系到底在哪, 联结是如何产生的, 这些问题则需要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去发掘答案。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为了给予学生引导, 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平时被自己忽略的问题, 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展开。借助这样的提问过程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他们能够主动对于这些知识要点展开探究与分析, 这也是帮助他们学好政治学科的有效途径。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加强问题意识

基于高中政治学科较强的思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独立思考是对于知识点的咀嚼过程, 能够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要点展开研究性学习。同时, 思考的过程必然会发现相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很有帮助。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未必能够真的找到最终答案, 然而, 思考的过程却很有价值,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展开应用,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经过思考后当老师再来讲到这个问题时学生在理解上会更容易, 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我让学生对于这个命题展开思考, 思考这个命题的真伪, 并且说明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这个论断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间的研究性学习也随之展开。学生间就这个命题中隐含的细节与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 在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意识到关于运动的规律, 同时也体会到了相关的知识要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 这能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对于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与体验。

篇4:高中政治学科达标检测命题感悟

【关键词】高中政治;达标检测;命题;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1

新课改要求建设高效课堂,其实质是提质减负。高效课堂要通过一个个环节去实现。其中,达标检测是要看到整节课的真正效果,是收获成果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编制题目时,同样要讲求高效的练习成果,要讲求命题的质量,做到少而精。下边是我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课标、考纲是前提

老师在命题之前要反复研究教材、课标、考纲、学生以及高考试题,提高命题的针对性、有效性、思想教育性。命题人每出一套题,目标必须明确,不能超纲,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突出重难点,讲究学科的科学性,避免出无效题。比如,本套题要考教材的哪些知识点,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考什么样的难度深度,与课标要求是否相符,出题不能偏离考纲。在命题之前,一定是要做过大量的历年来的高考题或者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等。通过大量做题,要弄清每个知识点的拓展程度,题型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等。比如近年来漫画题高考多次考到,非选择题减少一个(重庆的要求),分值加大,是否考虑从比较宏观一点题目多命题,对微观的题目更加注重细致处理答案,而不能大而化之。

政治课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有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新课改的三大目标要求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要体现在命题上。试题内容应该加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讲求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时政性、可信度高,要能体现政治课的思想教育作用。比如在选取材料时,要取正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引导全面辩证实事求是分析,做完题后在思想上得到启发,有新的感悟。

二、研究试题的难度和时间是关键

一般说来,试题越简单,学生的得分越高,学生的做题信心就会提高。就我们政治学科而言,必修三是相对简单的一门学科,学生学起来就特别有信心。因为有些试题简单得不需要看书就做得来。优生每次考个八九十分,不成问题,后进生每次考个及格不成问题。从学生角度看,他不知道是因为试题本身的难度简单而考好了,他可能只关心分数的高低多少。但是,如果每次的试题都这样简单,对优生是很不利,也很不公平的。对于高考学科而言,高考的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是有一定梯度的,要让大多数人做得起的同时,还能拉出差距来。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套题目出来以后,既要让较差的生考及格,又要让优生之间的成绩有一定的差距,这样才能形成竞争力。试题难度太简单了,容易给学生造成的感觉是,我已经学得够好的了,我可以不必要在这门学科花更多的时间,不需要很努力地去学就可以学得很好。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出得更难,只要我们善于寻找学生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一套试题反映出来,学生就会觉得难度大些。但是这套题目也应该是建立在兼顾后进生的及格成绩基础上,而不是一味追求难度。

试题配置的时间也要影响做题的效果。比如一个小时的时间学生能不能做完,能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成绩,如果时间少了,势必影响到后进生的及格,时间多了,优生觉得太没事干了,也是对资源的浪费。一般来说,考试时间应该与试题的难度成反比,试题的难度大了,要考虑加时间,简单了要考虑减时间。为此,我们在出题时应考虑难题设置多少,这些难题可能花去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多少,这是我们在一般的速度基础上特别要加的时间。为了照顾后进生的及格,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在难题比较少的时候,增加题量,做得越多,分数就越高;二是在难题比较多的时候,题量减少,甚至题量一定的情况下,设置一定的选做题,选做题里就应该有适合后进生做的题,其实质是降低难度,为后进生提高学习信心。

三、研究试题的创新性以体现创造力

命题时要考虑试题的新颖与否、创新程度、开放性程度、微观与宏观与否影响学生做题的效果。

命题时要有一定量的原创题,同时有改编题、创新题。在不同时期对试题的创新程度要求不同。比如,在上新课期间尽量按学生熟悉的题型出题考试,平时练习适当参杂新颖的题目,到后期综合复习时却是有意参杂比较新颖的题目,要是到了高考前应该是有意识地增加,甚至时不时大幅度增加新型题目,也可以考验此时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在遇到新题型时能够处变不惊。

针对不同时期,命题的角度要有所不同。如果是新课期间的课时训练题,则要求尽量出微观方面的题,考查学生对一个小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尤其是对重点知识的命题更要精心准备。在期中期末复习的命题中,要多一些中观的题目。比如,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角度设问。在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的命题中,则考虑多从宏观的角度命题。比如,从经济生活角度、政治生活角度、哲学与生活角度等设问。微观的题目要求答题的细致性层次性,宏观的题目强调答题的多角度,全面性。所以,命题时要考虑微观的程度以及宏观的程度影响学生做题的效果。

四、研究试题的参考答案,是教学的导向

不同的试题解题方法不一样,就会直接影响得分率。就选择题而言,有组合型的、有原因类的、作用类的、有体现类的、有正向选择、有反向选择等等。但是就其基本解题的方法是从两点着手:一是看其本身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是正向选择题,则要求本身的观点正确才选;如果是反向选择题,则要求本身观点错误才选。二是在前一个条件符合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题意。如果符合题意,并且是最佳选择才选。就非选择题而言,题型大致和选择题的题型差不多,也有原因类的、意义类的、措施类的、体现类的、认识类的等等。但是答题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要考虑怎样去组织语言,答题要有序,要规范。这一点是我们教学中告别要注意的。比如学生觉得最难的问答题就是认识评价类的题,他不知从何答起,就只有想到哪里答到哪里,这样的答案很难做到高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答题,他就容易得分了。还比如意义类的题目,注意主体和客体,分别从对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答,并且尽量用术语答题。

篇5:高中政治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已经进入期末。高中阶段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要完成高考必修选修教学任务及学业水平测试,还要为高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组各位老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书育人,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塑造了良好的师德形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本组成员同心同德,奋发向上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今后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特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1、教学计划完成情况

高一:完成了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教学 高二:完成了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教学

高三:顺利完成高考复习及准备工作,坚持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和练习中,把基础知识的运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2、教学常规的落实

(1)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确立好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依据制定好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完善教案,完成教学工作。

(2)按计划分配并完成好了导学案的编制和学业水平测试样题的整理,并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

(3)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扎实的知识教育学生,以健康的活力培育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讲究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学习困难和思想误区,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为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另辟新路。加强知识总结、学法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做好课后作业测评全批全改,并及时反馈。课后认真做好教学后记工作,及时处理作业,总结、反思,交流,改进教学。我们在课外练习和学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探索,设计的练习题,体现新课程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练习检测题,既巩固课内知识,又注重知识运用,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还注意到学生的兴趣。我们备课组出好每周一次的周练测评试卷,检查教学效果,并对测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后的教学改进工作。

3、坚持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为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组织备课组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处理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和衔接。我们坚持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认真组织准备好每周1次的学校集体备课活动、每周1次年级集体备课。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工作,在研讨实践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少老师注意在教学中积累材料,经常反思,总结经验,写出新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设计方案。解放思想,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贯彻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教师在方向一致、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可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教学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灵活的处理,这样,既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又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4、新老教师一起成长,共同提高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按学校要求,我们组非常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在组内经常开展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组内每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一次公开课和常态课,我们组是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教龄长的教师热情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工作主动,新点子多。年轻教师先听后上,听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在我们组里,资源共享,经常一起研究、互相切磋,教研活动开展得很活跃,青年教师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进步很快,老教师也努力进取,与时俱进,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提高。

5、教学成绩

一学期来,组内老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自觉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不断补充新

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的撰写论文,积极的参加各种课题研究,认真的参加对外交流,多次外出听评课、理论学习等,与兄弟学校同行交流新课程下的会考经验,取长补短。在期中、期末考试和高考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政治课成为他们非常喜欢的课程,自己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又得到新的提高。

篇6:高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经过将近5个月的紧张的工作,2013年—2014学年上学期已接近尾声,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将本学期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作为今后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一、工作方面。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八、九、十班的政治课教学。担任着春蕾班的教学工作,这体现了领导对我之前工作的重视和认同。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我校宏志班的教学工作,因此做得格外认真负责。

备课时,不仅备课本,也要备学生。由于我带着两个个层次的班级,因此教学内容有一定差别,这就需要在备课上多下工夫。针对不同层次,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宏志班的学生,我选择在基础内容之外,扩展一些稍微难点的知识。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讲课时,不同的班内容有所差异,速度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讲同一个问题,我在春蕾班将概念进行比较,并将其关系图表详尽列举和分析,但是在普通版,我仅仅将概念进行介绍,这样可以减少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对普通班的教学中,我多以图片配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哲学生活知识点,以帮助其记忆和理解。在对春蕾班的教学中,生活中经济现象,我选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论

证,提高他们用哲学生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我不仅要求他们对课本知识有完整的了解,也会将高考热点和难点引入教学,以便慢慢培养他们做高考题的能力。另外,值得今后发扬的工作是,在春蕾班学生自己讲解试卷,这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很多。

课后反馈方面,我也将班级分成三个层次,对春蕾班布置一些相对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作业,比如完成一篇小的哲学论文,对普通班布置一些较为基础点作业。经过反馈后再慢慢进行调整。

经过半个学期的检验,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认同。在期中考试中,我所教的班级,在与其他几课相比较下还是有不错的成绩的。春蕾班的平均分达到了75分多,比其他班成绩高了将近10分。政治这课在各科成绩中排名相对靠前。这是我和另外一名老师辛勤教学的结果。期中考试后,我们进一步调整了教学方案,相信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我们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二、思想方面。本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文明执教,克已奉公,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始终以优秀共产党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已,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在师德方面,我不断加强修养,塑造“师德”。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教师立身之本的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

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表,力求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针对以上总结,我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更加努力。在教学任务的落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今后工作应该更加完善的地方。

上一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注意事项下一篇:2011年跟单员考试预测押题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