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2024-05-24

马克思答案第三章(精选6篇)

篇1: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生产方式(√)B.传统意识()C.政治制度()D.阶级关系()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7.群体意识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B.个体意识的总汇()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D.群体实践的产物(√)

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2.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A.决定作用()B.加速或延缓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B.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14.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6.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18.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

20.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

21.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22.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4.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25.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

2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7.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B.哲学()C.艺术()D.语言学(√)

28.道德是:()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核心()D.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9.社会形态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30.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

31.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一切社会形态(√)

32.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

3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性()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35.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A.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7.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

38.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

39.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

41.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

4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

43.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

44.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4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

4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47.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B.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高()D.有一个敢于和善于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

49.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A.人的社会关系(√)B.人的自然属性()C.人类的共同利益()D.人的自身需要()

50.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

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B.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C.一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51.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5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B.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C.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D.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53.“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

二.多选题

1.下列事物属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3.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5.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A.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C.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6.以下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有:()A.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7.以下属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斗争(√)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斗争(√)C.各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9.“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表明:()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10.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

A.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是偶然的机遇()D.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11.从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B.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

C.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D.历史进程中并无多种道路可供选择()1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B.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D.人的本质是自由和理性()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三.判断题

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宿命论观点:()A.正确(√)B.错误()

2.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A.正确(√)B.错误()

3.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自由。A.正确()B.错误(√)

4.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A.正确()B.错误(√)

5.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抽象的人出发。A.正确(√)B.错误()

6.人性决定于遗传因素。A.正确()B.错误(√)

7.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自由属性。A.正确()B.错误(√)

8.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A.正确(√)B.错误()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A.正确()B.错误(√)

篇2: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1.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

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2.阅读下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回答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材料1】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结构对于认识已绝迹的动物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是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块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者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他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入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材料4】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者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要点】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社会意识虽然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3.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二: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三: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回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

材料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2)比较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

(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答案要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材料三是技术悲观论观点。材料四是技术乐观论观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只是从科学技术出发。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技术悲观论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而技术乐观论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技术。二者错误的实质是:只见物不见人,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成果就造福于人类,是科学技术单线论,或者说至上论。

(3)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推动作用的强大杠杆。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当代社会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4.下列是一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将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篇3: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1.1 章标题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2 授课对象

学生:本科一年级下或本科二年级上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一般为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生活, 懂得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紧跟科技潮流, 用互联网、玩APP、知道大数据, 关注机器人, 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但是, 他们对科技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 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混淆“科学”与“技术”, 认为科学等同于技术或者技术等同于科学;第二, 不能系统第分析科技说引起的深刻变化;第三, 关注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忽视科技的负面影响。

1.3 学时安排

30分钟

1.4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二节的第四个小问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理解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其中, 教学重点为“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教学难点为“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1.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的:学习和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着重了解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6 课后思考题

(1)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3) 你听说过虚拟现实技术吗?它会为人类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2 教学过程

2.1 教学安排

2.2 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 辅以讨论式、问答式等参与式教学法。

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 辅以音像资料

2.4 教学资源

教材、经典论述、热点时事、典型案例

2.5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前几日, 闲来无事, 把科幻电影《生化危机》又温习了一下, 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 超级计算机时空后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 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 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整个故事惊悚刺激!冷静下来不禁思考:科技的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它在社会的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

[理论讲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二,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在讲授此部分内容之前, 我们先要区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的技术, 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比如, 孙杨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技术, 而阿基米德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科学。区别完这两个概念, 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知识点: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问题设置]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 每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18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的第三次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有一个广告很能体现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视频资料]《HTC EVO 4G首部创意广告片科技史缩略》

[视频资料解读]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的代表, 工业革命, 电力革命, 相机的诞生, 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推到柏林墙,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的发展, 最终汇成了一部手机。这是一部被浓缩了的科技发展史, 同时也反映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论讲授]具体来说,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 分别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首先是改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形式。其次,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 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最后,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大大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案例]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使只能及其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通用公司曾投资1.7亿开设一家电池工厂。1.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安装了1万个传感器, 分布在各条生产线上。

[理论讲授]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来重大变革。比如手机在能够满足人们通信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以及社交需求等。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随之而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比如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问题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理论讲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以教室中存在的多媒体技术为例, 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图片展示]水体污染与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图片

[理论讲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 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图片中所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案例]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案例解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的概念、对自然、对进化都提出来挑战, 除此之外还会引发生物安全与不公正等伦理问题。

[总结]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首要的就是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3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 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整体效果不错。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环境,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教学经验看:教案应该做到 (1) 立足教材, 讲好讲透; (2) 使用案例教学; (3) 贴近学生生活。

篇4: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三次研讨会于2013年12月6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杨静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胡乐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邱海平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旭教授分别向论坛组织结构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寄语。此次研讨会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危机、劳资关系与收入分配等主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分析,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展现风采的平台,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一、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徐丹丹对我国1998—2012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联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她认为,中国当前的问题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缺乏联动效应、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没有起到有效支持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不断深入,使得高额的货币供应量多滞留在金融系统内空转,而间接融资是中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金融资源在地区和企业间的配置失衡,使我国尚不发达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另外,固定汇率制度下外汇占款所导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下降等也是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缺乏有效联动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完善货币、保险与资本三大金融市场、重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与升级、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具体政策建议。

清华大学王生升就危机的克服和资本主义的走向问题发表了见解。他认为,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三大重要变化:首先,新自由主义改革改变了福特式劳资关系,雇佣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程度急剧加重;其次,金融化过程改变了工业资本主义模式,金融垄断资本成为美欧发达国家经济的主宰;最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新的不平衡,美欧发达国家的全球统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基于这三大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不断累积和加重,最终导致为全球性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以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和债务化趋势。本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正是生产过剩、金融投机和债务消费的直接结果。但资本主义不会立即走向终结,因为资本主义企业仍是目前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且,全球化与信息化不但增强了资本空间布局和弹性生产的能力,也造成了全球工人阶级的利益分化,削弱了工人阶级以集体行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将通过贸易冲突甚至军事战争来打垮竞争对手的经济势力,为国内资本的新一轮积累抢夺外部空间,这是其走出危机的现实途径。

对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去向问题,清华大学蔡万焕则从阶级分析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危机前的阶级结构是:以金融资本家为代表的资本家阶级力量膨胀,劳工力量被削弱,中产阶级被挤压;危机后的阶级结构是:金融资本家未受到实质性打击,力量继续膨胀,中产阶级继续萎缩,民众在觉醒,劳工力量在壮大,但是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挑战资本的力量。信息技术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工人“去技能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受剥削程度加深,相对贫困化趋势更加明显。危机后中产阶级被挤压滑落到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橄榄型”社会向“沙漏型”社会的转变,意味着阶级结构的两极都在不断壮大、阶级矛盾在不断尖锐化,只要工人阶级意识觉醒,由自在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就会成为现实。基于此,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短期内不会走二战后的社会民主主义之路,大资本将进一步右转,但是超越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大趋势,社会主义运动将最终壮大。

就我国应如何应对危机,中共铁道部党校邱少明认为,首先我们必须充满信心,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拉动内需,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这是造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本原因。他还指出我国应忧思这次危机而“计深远”,一方面,在金融工作上要关注五点:一是房地产价格的暴跌有可能引起金融风险;二是抵押贷款债券化可以有效地转移银行的风险;三是应该防止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过度投机;四是应该逐步推进金融监管和混业经营;五是要关注金融创新的隐患。另一方面,我国今后要扭转四种危险的局面:一是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二是中国经济不少领域被外资介入过深;三是一些政府投资是为外资作嫁;四是内需能力被房产、股票等大量消耗。

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左翼学者的研究进行解读是本论坛的一大特色。对此,天津财经大学马国旺从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对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进行了评析。他认为,尽管明斯基的分析对深入理解金融结构和经济周期的性质与演化具有重要启示,但明斯基的分析仍具有很大的理论局限性。马克思对危机所做出的解释至少在两方面超过了明斯基。首先,大衰退的结构性根源并不在美国金融部门而在全球化的生产系统之中,并通过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资本积累的不平衡表现出来。第二,通过对货币金融体系调控来解决金融危机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因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已经证明了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难以确保资本积累的平衡性。他认为,如同明斯基的理论一样,马克思也只说明了问题的一部分,需要进一步发展。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和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等理论可以整合起来,构建一个解释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彭五堂向大会介绍了海因里希的一篇文章——《危机理论、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和马克思1870年代的研究》,该文有三个核心观点:第一,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未完成的理论,他并没有系统完整的危机理论;第三,以利润率下降规律为基础的危机理论是错误的,马克思在后期放弃了以利润率下降规律为基础的危机理论,转而从信用问题进行研究。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发表了他的见解,他认为,首先,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确实没有完成,但其基本的理论体系是完成的;其次,马克思并没有取消利润率下降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建刚向大会介绍了古里尔莫·卡尔凯迪和迈克尔·罗伯茨的《论当前危机的长期根源》一文的主要观点:第一,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仍然主宰世界;第二,凯恩斯主义认为需求不足是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紧缩主义认为,引发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资太高,紧缩主义的政策建议实际上就是各种资本的再分配;第四,马克思主义认为,危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只能延迟、缓解经济危机而不能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紧缩主义的政策只能使危机更糟,他们把使危机变得更糟的东西当成了危机的原因。对此,张建刚认为,资本和劳动在分配价值中的比例失衡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劳动所得过少,必然会导致需求不足,商品价值难以实现,利润率会持续下降,最后引发危机;相反,如果劳动所得过多,也会导致利润受挤,投资乏力,增长缓慢,最终陷入衰退。因此,保持劳动和资本在价值分配中的适当比例对于避免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罗贝尔·布瓦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藤诚和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都对2008年的经济危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沈尤佳对三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她认为,三位作者的不同点在于:布瓦耶将危机归咎于金融资本,他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将提供危机解决的方案,但他认为民主化规制是无效的,因为美国的政治权利是控制在金融资本家手里的;伊藤诚则将危机归咎于产业资本脱媒,导致了金融资本针对劳动大众的住宅需求进行攻击型贷款,虽然他与布瓦耶一样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将提供危机解决的方案,但他认为民主化规制是有效的;而哈拉比将危机归咎于大资本对金融和产业的控制,他认为唯有社会主义才是解决危机的最终方案。三位学者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首先,布瓦耶和伊藤诚都认识到了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都谈到金融利润的来源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其次,布瓦耶和哈拉比都谈到了政治和经济的联盟,即资本控制了美国政治;最后,三位作者都采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共中央党校张开进行了总结分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是否存在危机以及如何理解危机是截然不同的。在经济学理论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会不可避免地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在马克思逝世后,主要有四种危机理论:“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利润率下降论”以及“利润挤压论”。而对于当前的金融危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他重点介绍了“积累的社会结构”(SSA)学派对危机的解释。该学派认为,要想理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长期经济危机,就必须把资本主义的某种制度形式(视作一个积累的社会结构)考虑在内。某个社会积累结构SSA,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度因素,它在该期间内会促进资本主义的盈利和积累,但最终其矛盾会瓦解这个SSA的持续存在。这是一种结构性危机,它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无法自动消除,它要求资本主义进行大的制度调整,重新建立一个新的SSA。

二、劳资关系与收入分配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南开大学刘凤义、尚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许准就劳资关系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刘凤义等从模块化分工的角度对劳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模块化导致分工上的网络分层,进而使劳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这种新变化主要体现在:没有具备掌握标准引领行业升级能力的企业和国家,只能以底层供应商的身份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赚取微薄的收入,成为大资本控制和大资本竞争绞杀的对象。模块化带来的产业内分工和由此导致的供应商分层,强化了资本的领导和控制地位,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提供了便利。为此,他们提出了如何运用模块化分工摆脱大资本控制的思路。具体包括:首先,通过控制核心技术抑制大资本的控制,其中有两条路径,一是依靠突破式创新自建模块化生产网络,成为网络旗舰。依靠国内足够规模的市场,采取适当的国内市场保护措施来自建平台和标准,利用标准开展竞争,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二是依靠流程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成为网络旗舰的一级供应商,通过细分市场的横向和纵向的一体化来实现对下层模块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控制,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其次,设计制度安排提高工人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最后,在公有制企业中利用模块化分工再生产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许准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工人阶级诉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讨要和增加工资,而是有了新的诉求,如要求最低工资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60%,这相对于十年前或是五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全国工人罢工的频率不断增加,这一方面是受国际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工人斗争方法越来越成熟、工人越来越有组织的结果。第三,越来越激烈的工人斗争的结果可能是劳动者在整个分配过程和阶级结构中的地位的提升。这可以从劳动份额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中看出来:该比例在2007年以前的数十年中不断下降,而在2007年以后,劳动份额几乎维持不变。另外,考虑到我国“产业后备军”的情况,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以前,我国的产业后备军是不断增加的,从而使得资本在劳资关系上占优势,但在2007年以后,“产业后备军”不断缩减,这对工人增加谈判力及其他斗争力量是极为有利的。

就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北京科技大学李红梅认为,积极探索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老百姓之间打造血脉相连的脐带,有了这种血脉联系,当社会主义遇到任何外在的危险和挑战时,不用共产党号召,老百姓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捍卫代表自己利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实质应该是按劳动者的劳动份额比例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无论在公有制企业还是在非公有制企业都可以进行。国有企业对于13亿人而言,应该具有一种集体保障功能与重点人群的特殊保障相结合的功能。分配首先应保障全体人民共同的基本需要,即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都应该由这份共同资产来兜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除了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每个劳动者还应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作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不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还能发挥同样作为国家主人的生产资料拥有者的积极性。

中央民族大学王润球针对魏丽萍的《分享经济视角下的马克思工资理论拓展》一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该文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马克思当年没有明确提出分享经济的思想,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劳动者收入的组成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应当以分享经济观来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进行拓展,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观。对此王润球认为,首先,此文缺乏对主体性的认识,作者没有认识到劳动者利益的实现最根本的是其主体地位的实现,员工持股与以劳动力为核心的权利体系在主体地位的实现是有本质差别的;其次,此文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理解是割裂式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应将工资看做劳动者争取社会主体地位过程中利益实现的外在表现,是按劳分配实现的一部分价值;最后,作者在方法上的错误导致了其结论的错误,其方法实际上是西方经济学的现象描述法,从现象到现象使得作者只看到了分享经济带来了工人工资的增加,以至于作者片面地认为如果我国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也会增加工人的工资,但她没有认识到工人最终利益的实现不在于增加工资,而在于工人要最终争取到收入分配的主导权,但员工持股计划并不能改变资方主导分配的事实。

就如何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河北经贸大学习亚哲认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以及“权力寻租”行为扭曲收入分配格局。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显著;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制度缺失,国家调控不力;个人能力、财富占有不同,导致收入差距加大;国家对不合理收入缺乏有效的监督。为此,她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收入分配改革规划,规范、调整分配秩序,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工资制度,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加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控制垄断企业过高收入;完善税收体系,加强税收调节;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遏制灰色收入,加强廉政建设;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充分发挥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

就全球财富分配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肖斌认为,全球财富分配失衡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一方面,全球财富在南北国家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瑞信银行所发布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欧洲、北美和亚太国家(不含中国和印度)依次拥有世界总财富的34%、28%和22%,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国家拥有4%,而非洲仅拥有1%。拥有世界人口总量58%的这部分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仅仅拥有全球财富的16%。另一方面,全球财富分布的两极分化程度比收入分布更为严重。以安大略大学经济系大卫·詹姆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情况下,2000年全球财富的基尼系数为0.804;倘若使用国家间的官方汇率估算,其财富基尼系数将会进一步攀升,达到0.893。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域中,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财富分配根源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扩张。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可以将财富分配划分为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作用和资本主义新变化强化等三个阶段。对于全球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中国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当今中国的财富分配现状直接决定着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财富分配问题;但同时必须警惕各种打着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旗帜试图实现财富分配领域颠覆性变革的错误思想和措施。

三、其他若干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张春敏就“经济人”假设的阶段性进行了评析,他认为,“经济人”假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经济人”假设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机化阶段,这个阶段可追溯到斯密,斯密的“经济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斯密是从人的自然属性拓展到人的社会属性,进而又回到人的自然属性来谈“经济人”的,斯密的“经济人”是具有进步性的;第二个阶段是概念化阶段,“经济人”的概念是由约翰·穆勒提出的,但“经济人”概念被穆勒进行了倒退性的抽象,即他将内涵十分丰富的人简化成了简单的趋利避害的人;第三个阶段是工具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人”成了模型的数据,成了与工具别无两样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瓦尔拉斯,在这个阶段,数学语言取代了日常语言,数学方法成了唯一科学的方法;第四个阶段是裁剪化阶段,它有两个极端,“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其中之一。

就中国区域间外贸发展战略差异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尹栾玉认为,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区域间在外贸发展整体水平和外贸产品结构方面有较大差异。我国应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外贸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特征,采取差异性外贸发展战略。如东部地区,因其外贸依存度偏高、经济风险较大,所以应该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摆脱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状态。与此相对,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高依存度带来的高风险,而恰恰相反,是开放水平太低,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因此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利用地缘与口岸优势,拓展加工贸易与边境贸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贸易,同时也要加快对外贸易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生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李玉峰认为,有学者提出的要让市场在生态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决定作用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虽然部分西方国家在解决生态问题时确实是利用了市场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此解决方案对世界各国都有用。相反,从某些方面来说,落后国家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是西方国家利用市场方案解决生态问题的结果,因为这些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是以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为前提的。所以仅从这种意义上说,私有产权的界定是有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的,但如果没有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果就不同了。

就农民城市化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刘云喜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不能再继续实行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以农民进城为主的城市化,必须实行农民的就地城市化,以避免和解决农民进城城市化的局限性及其引发的“城市病”和“农村病”。“就地”城市化包括“就近”城市化,并且农民就地城市化并不完全否定进城城市化,对于有主动意愿进城的农民则可以实行进城城市化。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本质在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即在地域不变的前提下,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工业生产方式,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他认为农民的就地城市化具有现实性,首先,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其次,农村的工业化为农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依托;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先决条件。

就国企改革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道一认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缺陷,是公共占有权的行使机构不能被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劳动者个人所控制。这有悖于劳动公有制经济的本质——保障并落实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并且,劳动者的雇佣化又将国有企业职工外在化于国有企业的权利体系,进而使得劳动者完成身份置换,以一种“资源”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因此,创新民主机制,使得国有企业投资、生产、积累、收入和分配的全过程均能贯彻所有权主体的利益和意志,进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全部权利体系真正反映所有权主体的利益和意志,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环节。就现实而言,通过民主法制的途径把所有权派生出的占有权和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置于所有权主体的掌控之下,使得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者名副其实地成为所有权的主体,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必由进路。

篇5:马克思答案第三章

本套单元测试共 27 题,共 32 分。答题得分:32 分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 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得分: 1分 答: D A B C D 语言学 逻辑学 数学 哲学

【题型:单选】【分数:1分】 [2] 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题型:单选】【分数:1分】 [3]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折中主义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题型:单选】【分数:1分】 [4]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

【题型:单选】【分数:1分】 [5] 生产方式包括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D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题型:单选】【分数:1分】 [6]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得分: 1分 答: D A B C D 教育 管理 生产资料 自然科学 【题型:单选】【分数:1分】 [7]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得分: 1分 答: B A B C D 渔猎社会 封建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题型:单选】【分数:1分】 [8]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题型:单选】【分数:1分】 [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D 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0]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D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1]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得分: 1分 答: B A B C D 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 社会意识的内容 政治制度的状况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 得分: 1分 答: D A B C D 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革命 社会基本矛盾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3] 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 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 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4]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劳动工具的状况 劳动对象的广度 劳动者的素质 劳动产品的质量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得分: 1分 答: D A B C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6]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得分: 1分 答: A A B C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7] 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D 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8] 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得分: 1分 答: B A B C D 政治立场 经济地位 思想观点 文化水平

【题型:单选】【分数:1分】

[19]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得分: 1分 答: C A B C D 社会关系 交往关系 经济关系 竞争关系

【题型:单选】【分数:1分】

[20]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得分: 1分 答: B A B C D 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

【题型:单选】【分数:1分】 [21]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得分: 1分 答: B A B C D 和平发展 暴力革命 渐进改革 文化宣传

【题型:单选】【分数:1分】 [22]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得分: 1分 答: D A 具有自我意识 B C D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制造使用工具

【题型:多选】【分数:2分】

[23]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得分: 2分 答: AB A B C D 历史主义的原则 阶级分析的方法 实用主义的原则 精神分析的方法

【题型:多选】【分数:2分】 [24] 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得分: 2分 答: BD A B C D 军队和政府机关 哲学和政治思想 数学和思维科学 道德和法律思想

【题型:多选】【分数:2分】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 得分: 2分 答: ABD A B 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 D 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题型:多选】【分数:2分】

[26] 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得分: 2分 答: AB A B C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篇6:马克思真题无答案版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

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

d.理论前提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3.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a.适度原则

b.辩证否定观

c.实事求是

d.科学发展

6.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8.“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a.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b.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c.从家庭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d.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10.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a.政治与法律

b.哲学与宗教

c.科学与艺术

d.风格与习惯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a.物质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思想观念的对立

d.社会分工的不同

13.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否认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否认少数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15.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a.生存资料的价值

b.生产资料的价值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16.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7.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普选制

b.三权分立制

c.议会制

d.民主共和制

18.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9.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0.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 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c.实行“对外援助”

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

21.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势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人物和存在理由

是()。

a.发明创造新科技成果b.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

c.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 d.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

22.下列不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傅里叶

b.圣西门

c.康德

d.欧文

2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24.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a.各尽所能,平均分配

b.各尽所能,公平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5.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27.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28.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29.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0.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題,考生任选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32.试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及后果。

上一篇: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个人生活工作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