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批判

2024-06-22

马克思批判(精选十篇)

马克思批判 篇1

马克思的经济政治学一方面用自己的观点去解答经济政治学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进行分析和解剖, 从而进一步发现其内在本质和现实意义。对政治经济学越来越深层次越来越明确的分类和理解是同他对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紧密相连的。此外, 他还指出古典经济学的错误和缺点, “它把资本的基本形式, 即以占有别人劳动为目的的生产, 不是解释为社会生产的历史形式, 而是解释为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 不过它自己已通过它的分析开辟了一条消除这种解释的道路。”不管是古典经济学还是庸俗经济学, 他们的共同错误都在于无视历史。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方法论曾作出评价“李嘉图把现代社会中存在和表现出来的这个事实也看成历史上最初的东西....这是一种误解,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在考察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经济规律时都陷入这种误解, 在他们看来, 这些规律是‘自然规律’, 因而也表现为历史上最初的东西。”而把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对比来看, 不难看出, 庸俗经济学的肤浅和庸俗。因此, 马克思又指出“与只抓住表面现象做文章的庸俗经济学不同, 古典政治经济学力求通过分析, 把各种固定的和彼此异化的财富形式还原为它们的内在统一性, 并从它们身上剥去那种使它们漠不相关地相互并存的形式;它想了解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内在联系。”不管是历史思想还是历史问题, 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到, 在理论上要紧密联系历史, 在方法上要用逻辑的辩证关系去表现。庸俗经济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然而却从偶然性转成了必然性。必然与偶然是统一的, 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不仅揭露出庸俗经济学庸俗肤浅缺陷的本质, 并且说明庸俗经济学存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观点进行了批判:

第一, 庸俗经济学的产生是与古典经济学本身存在着缺点分不开的。从而马克思先分析指出了古典经济学的缺陷, 马克思认为, 古典经济学存在两大缺点, 一是它没有分析友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向各种收入形式转化的中间环节。二是古典经济学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历史性, 没有看到它的存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点和错误是:它把资本的基本形式, 即以占有别人劳动为目的的生产, 不是解释为社会生产的历史形式, 而是解释为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古典经济学的两个缺点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也没有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没有看到规律是客观的, 没有从源头去分析从而转化到中间环节, 古典经济学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不变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 古典经济学内部长期存在着价值规律与利润之间的矛盾, 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哲学认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 如果古典经济学把矛盾 (特别是两大主要矛盾) 解决好, 也许不至于导致破产, 然而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于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矛盾的深化, 最终导致古典学派的终结。马克思认为,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本身就是客观规律, 然而新事物的产生是否可以长足发展则是由新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于是庸俗经济在古典经济消亡后应时而上, 但是由于庸俗经济过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并没有看到资产阶级的本质, 疯狂的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攻, 掩盖自身概念、理论、体系的缺憾, 其错误的理论体系最终导致庸俗经济的解体。马克思说“正当政治经济学本身由于它的分析而使它自己的前提瓦解、动摇的时候, 正当政治经济学的对立面也已经因此而多少以经济的, 空想的, 批判的和革命的形式存在的时候, 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嚣张起来。”各派系之间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斗争和误解, 最终导致李嘉图学说的庸俗化和解体。

第二, 庸俗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马克思指出, “庸俗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有意识地越来越成为辩护论的经济学, 并且千方百计力图通过空谈来摆脱反应矛盾的思想”庸俗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和歪曲, 如果说古典经济学还有一点发现价值的功劳, 那么庸俗经济其实是也没有什么科学发现 (而且完全把仅有的价值发现也掩盖起来) , 只有对资本主义表面现象的拙劣描述, 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和为资本主义辩护, 因而被叫做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就象唯心主义的发展一样, 也能发展出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 也会有它的逻辑和思辩, 但不过都是假象和谬论, 不是真理。这一点, 马克思在对巴师夏的评论中认为巴师夏是一个职业的调和论者和辩护论者中可以看出。并且马克思还认为“他只有剽窃, 并且力图用自己的论据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不合口味的方面消除掉” (8) 继巴师夏之后, 慢慢的庸俗经济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伴随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资本主义矛盾的又一次深化, 以及马克思经济学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解, 对庸俗经济学的维护和辩护也在不断深化发展。由此在庸俗经济后期, 应运而生的边际效用学派, 凯恩斯学派等都在无时无刻的维护着庸俗经济学, 钟其原因, 还是由庸俗经济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来决定的。为此, 马克思批判庸俗经济学家根本不懂商品两因素, 混淆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认为,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价值。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庸俗经济学家无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特别是马尔萨斯, 把商品的价值和商品作为资本的价值增值等同起来, 并回到“让渡利润”的庸俗观点。为此,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马尔萨斯把商品的价值和商品作为资本的价值等同的观点是荒谬的。

第三, 庸俗经济学的产生, 也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异化形式影响而诞生的。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异化属于哲学范畴。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收入形式与收入源泉之间的关系是以异化的形式体现的。从而进一步指出庸俗经济学没有认清楚事物现象和本质, 把现象认为是本质, 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没有看到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一方面, 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 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现象又不等于本质, 把握了事物的现象, 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现象和本质的矛盾, 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一个过程。庸俗经济学将现象当本质, 将假象看成是真相, 并沉浸在自己对事物浅层次的认知上。为此, 马克思批判其辩护性和荒谬性, 它一方面为资产阶级辩护, 另一方面其本身概念就有着各种逻辑错误甚至把正确的进行本末倒置的演绎。庸俗经济学家进行的是假象的演绎, 因此, 在《资本论》又叫《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进行了彻底正确的批判。

由此可见, 庸俗经济把浅显的概念进行推理和演绎, 用错误的理论依据去陈述事实, 用歪曲的概念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庸俗经济学维护资本主义的现实意义决定的, 特别是异化形式更有利于替资本主义辩护。马克思都认为, “这给辩护论帮了很大的忙。”最终庸俗经济学扭转人民的视线, 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和谐统一没有任何矛盾和不协调的高度发展的完美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 庸俗经济学的产生也是异化形势推进的结果。

马克思对庸俗政治经济学深刻而系统的批判, 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 在对后人的经济学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向导作用, 即使是在创新和改革并存的今天, 马克思的经典原著还是有着永恒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 对于庸俗经济的批判也让我们学会了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方法论, 在推动经济进步和经济理论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意义。总之, 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可泯灭的精神财富, 重温经典, 刹那永恒!

参考文献

[1]维·索·维戈茨基.《资本论创作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年第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卷第3册第555-5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2册第16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三册5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三册, 第55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三册, 第55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三册, 第55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6卷第三册, 第9页.

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篇2

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在对前人、同时代人甚至自己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全新的批判理论.马克思批判的实质是求真和“扬弃”,其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理论创新,而贯穿于批判之中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 者:丁少锋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2)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 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之生存论解读 篇3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之生存论;解读

一、现代性概念的界定

所谓现代,其本来的意义是指个人就其自身所处的当下时代而言。这种广义理解的现代,对于究竟是哪个时代是没有特定所指。然而狭义理解的现代有所不同,包括与此相关的现代性和后现代等诸多概念也有其特定意义。现代并非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时间概念,而更多是指历史时间。所谓历史时间,就是排斥历史事件的简单堆砌,排斥编年体意义上时间概念,认为历史具有与意义统一性。

现代与前现代的准确分界点莫衷一是,由于标准不统一,因而根本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 学界一般认为,从物理时间对现代进行划分的观点来看,所谓现代起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美洲的发现。从历史时间对现代进行划分的观点来看,现代则是发端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哈贝马斯说:"只有到18世纪,15世纪左右的时代分水岭才被作为这一新的开端"。[1]因此,从文艺复兴到 17、18世纪的社会变革,可以看作是从中世 纪摆脱出来,逐渐走向现代的过渡时期,而18世纪以来的现代意识的哲学自觉,则是现代形成的标志。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性的内涵变得愈加的丰富。普遍认为,现代性具有两个层次的涵义: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层面讲,指的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层管理结构等;从哲学、文化的层面讲,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比如理性、主体性、进步、个人主义等。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大漩涡",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悖论的体验。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则是这个"大漩涡"和这种"体验"的典型特征。[2]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关于施特劳斯对现代性三次浪潮的提出。以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的第一次现代性浪潮全面拒斥古典主义,力图超越了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指出:"现代性第一个浪潮的特质是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以及设想自然必须披上作为单纯人工制品的文明产物之外衣。"[3]在以卢梭、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性浪潮中,卢梭主张非功利的、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之完善的古典德性,反对马基雅维里的价值取向,认为他是一种堕落和颓废。如果说卢梭主张与自然的合一与交融乃是最高生存情绪的话,而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第三次现代性浪潮则重新理解了生存情绪:"这个情绪更多的是对恐惧与灼痛而非和谐与平静的体验,并且它也是(作为必然的悲剧性生存的)历时性生存之情绪"。[3]从政治哲学角度来看,自由民主制理论源于第一次现代性浪潮,共产主义理论源于第二次现代性浪潮,而法西斯主义则是第三次现代性浪潮的政治含义。

二、马克思理论与现代性理论的关系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无论是理性主义、整体性立场,还是承认历史的进步等等这些现代性特征,马克思哲学都同样具备,因此马克思被归类为现代性意义上的思想家。他们认为,虽然马克思脱离了青年黑格尔学派,并且全面批判黑格尔,但就实质上来讲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事实上是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衣钵。

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认为现代主义就是现实主义,而马克思则是一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一般说来,把马克思等同于黑格尔和其他的现代思想家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黑格尔作为理性主义集大成者,以树立绝对精神的地位宣告了近代哲学的完成。"永恒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理念,作为绝对精神,永恒地实现自己、产生自己、享受自己。"马克思无论是追寻事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还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历史的预测,都显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基本特质。 第二,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连马克思本人都公开承认是黑格尔的学生。学者们也普遍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继承最多的就是辩证法,拯救了黑格尔辩证法当中的合理内核。所以在这一点上,诺曼·莱文认为马克思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真正继承人。第三,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过程,与此相类似的是马克思建构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逻辑路线,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通过简明的对照过后,我们似乎可以得出马克思是现代性意义上的思想家这样的结论。

如果这些学者的评价是正确合理的话,那么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包括对现代性的批判都只是仅限于现代性内部争论而已。不仅共产主义和乌托邦的区别无法体现,而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没有超越一般现代性批判的高度。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不仅无法撼动传统现代性理论的地位,而且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包括其整个理论的革命意义都大打折扣。

虽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没有使用过现代性之类的术语,但是马克思的所言所行,无论是从脱离青年黑格尔学派,对整个黑格尔学派进行清算,还是坚持一生地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无不都是对现代性的现实批判。

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之生存论解读

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并且是对象性的存在物,真实而不抽象,鲜活具有生命,而非精神存在物。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能够脱离一切社会关系、孤立存在的个人。现实的人通过外化,把自身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反映人的现实需要的客观对象,这个过程体现了现实的人能动性和受动性的两方面特质,而非简单物化过程。对马克思来讲,"非对象的存在物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怪物","非对象的存在物,这是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出来的、亦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即抽象之产物"。[4]黑格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体现,绝对精神作为万物最初的原因和内在本质没有自身之外的对象,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的"怪物"和"抽象物"。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个人",从生存论视角揭示了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确立了"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生存论原则。他说,"当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而把自己的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作为异己的对象创立出来时,这种创立并不是主体:必然是对象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对象性的东西,那它就不能对象性的活动"。[4]马克思从生存论意义上回归了人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存论转向。 从生存论意义对马克思哲学予以解读,不仅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血液和生命,而且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理论能够超越其他现代性理论的决定性力量正是来自于生存论。

参考文献:

[1]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1987.

[2]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

[3]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6辑)[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 篇4

一、消费思想在马克思经济学的位置

马克思消费思想建立在对旧的消费思想批判扬弃的基础之上, 批评以往的经济学家对消费与生产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肤浅的表象”[1], 提出基于人类需要将消费建立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对自然开发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对庸俗经济学家的批判基础之上。马克思不仅洞察到国民政治经济学家觉察到的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更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矛盾源于需要的异化和资本无限扩张的需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消费, 其中附录往往被忽略。附录中有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 马克思大段摘抄其中观点, 摘要分为四个部分:论生产、论分配、论交换和论消费。其中论生产和论分配部分, 马克思几乎没有作出任何点评和注解, 在论交换中的中间部分和论消费部分, 马克思作了详细精辟的点评, 对穆勒政治经济学扬弃中, 马克思特别关注消费问题。《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第一手稿, 是马克思承上启下、连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的重要著作, 从哲学高度的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分析。

马克思分析资本的起点在生产领域, 但不仅仅在生产领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是生产和消费, “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 就是说, 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2]。马克思非常重视从消费领域分析资本社会,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专门论述“生产和消费”关系。马克思在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时提出消费不仅“对生产本身起反作用”[1], 而且随着资本社会发展, 消费将成为经济关系之内的重要变量, 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两种角色同样重要。因此, 马克思认为“在进一步阐述资本时, 必须更详细地考察消费和生产的关系”[2], 但是,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主要矛盾集中在生产领域, 深入研究消费“还不属于现在考察的范围”[1]。《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消费的论述和研究比《资本论》三卷更为重视和深入, 《资本论》是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 虽然其消费理论的基本观点已经形成, 但是马克思更加详细考察消费和生产的关系的计划尚未充分展开。

二、生产消费虚假的同一性和真实的裂缝

(一) 虚假的同一性。

马克思批判庸俗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只是肤浅地分析生产和消费的表象。庸俗经济学家从孤立的个人消费出发, 认为“在消费中, 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 个人占有的对象”[1], 在生产中作为异己力量的商品在消费中脱离了异化, “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 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1]。庸俗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和消费, 为构建消费乌托邦打下地基, 人们在消费中找回丧失的自由、权利、尊严和对物的占有, 资本生产方式获得了人本主义的合法性基础, 人与自然关系在生产和消费中以不同形式展现, “在生产中, 人客体化, 在消费中, 物主体化”[1], 人在生产领域异化成客体, 物在消费领域异化成主体。

马克思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在经济领域, 生产和消费是商品生产持续循环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商品到货币, 即商品第一形态的变化W———G, 是商品生产至关重要的环节,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3]。资本无限增长的重要前提是生产和消费的同一, 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被消费。因而, 商品存在创造需要, 创造消费的可能性, “商品可能是一种新的劳动方式的产品, 它声称要去满足一种新产生的需要, 或者要靠它自己去唤起一种需要”[3]。马克思从社会领域考量消费, 认为消费“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1]。马克思批评古典政治经济学, 将剩余价值简单地看成是为工人所消费的可变资本, 而遮蔽了剩余价值投入生产领域是生产更多工人的过程, 工人阶级所受到的剥削只会越来越沉重。古典政治经济学仅仅从经济领域或流通领域分析消费极其狭隘。除了生存所必需的个人消费以外, 消费应该是社会的行为。资本的力量决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和生产领域, 假借消费, 资本的控制范围向生活和社会领域扩展。

(二) 真实的裂缝。

在商品交换和资本社会中, 生产与消费间无法弥合的裂缝是自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 甚至更早以来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斯密一直无法解决商品生产中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观与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伦理观之间的冲突。庸俗经济学家极力营造一种假象:虽然生产以资本增殖为目的, 但消费以人的生活为依归, 人的主体性在消费中体现, 生产领域失去的自由在消费领域得到加倍的补偿。生产和消费交织博弈的结果是资本的全面胜利, 消费不再以人为目的, 而为资本无限增殖服务。人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受到双重剥削, 资本“不仅从他由工人那里取得的东西中, 而且从他给工人的东西中获取利益”[3]。消费被资本所操纵, 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没有改变消费的性质, “役畜的消费并不因为役畜自己享受而不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必要因素”[3], 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并不是和动物一样都具有本能需要, 而在于劳动和创造。劳动的异化导致消费的异化, 希望在消费领域寻找满足的途径必然无功而返。

三、资本主义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超前消费加速自然资源消耗。

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循环是资本无限增殖的基础, “循环一旦停顿或受到某种干扰”[4], 消费停滞将会影响再生产过程, 为缓解生产无限扩大和有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之间的矛盾, 信用制度建立, 超前消费蔓延,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速度加快。超前消费以透支未来保持超出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加速消耗自然资源。提前消费未来商品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资本循环速度加快,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速度加快。信用制度有效刺激消费增长, 信用卡作为现代付款方式, 弥补了现金和有效需求不足对消费的限制, 信用卡“把支票、现金……甚至是难熬的月底解放出来了……从此, 如要付款, 你只要出示信用卡并在发票上签字便可以了”[5]。二是加速全面异化。圣西门主义把银行业和信用业的发展看作扬弃异化和人向自己复归的方式, 马克思认为这仅仅是假象。银行业和信用业的产生发展不仅未能扬弃异化, 而且“更加卑劣的和极端的自我异化, 非人化”[2], 用于抵押和消费的“不再是商品、金属、纸币, 而是道德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人自己的内在生命”[2], “在人对人的信任的假象下面隐藏着极端的不信任和完全的异化”[2]。

(二) 消费品质量下降浪费自然资源。

消费品为交换而生产, 产品质量下降。马克思指出英国的丝织业走了一条下坡路, “从1839年到1862年, 真正生丝的消费略为减少, 而废丝的消费却增加了一倍”[6]。就其根源, 技术发展使人们能够使用改良的机器, “把这种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 制成有多种用途的丝织品”[6]。为降低成本化腐朽为神奇, 赋予几乎没有价值的材料以使用价值, 产品质量问题随之产生。在包装过的次品和正品的竞争中, 劣币驱逐良币, 真正的真丝将被逐出市场或作为高端产品高价销售, 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升反降。大量自然资源用于生产劣质商品, 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消费品质不升反降。

(三) 不同类型的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根据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根据消费主体差异, 消费分为资本家消费和工人消费;根据不同的时代, 消费分为原始消费、资本主义消费和共产主义消费。马克思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消费揭示消费的本质及其对资源的消耗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 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

马克思将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都创造出与人相关的东西, 生产消费发挥人的劳动本能, 生活消费满足人生活需要。生产消费同时消耗劳动和自然资源, 劳动生产过程同时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消费过程。“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 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把它们吞食掉, 因而是消费过程”[3]。劳动消费从物质转变角度看是消费过程。在生产消费中, 生产资料没有被消耗掉, 而是转换了一种存在形式, 这种形式转变取决于人的劳动, 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就生产资料来说, 被消耗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 由于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 劳动制成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没有被消费, 因而也不可能再生产出来”[3]。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目的差异导致生产消费大量浪费自然资源。生产消费以资本不断循环和增殖为目的, 生产消费“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3], “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3]。个人消费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 “把产品当作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3], “产物是消费者本身”[3]。从实物形式看, 生产消费“大多数不适于个人消费”[3], 生产消费不是必然转化为个人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断裂, 过度投资生产将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大约60%~70%的生产消费不能转化为个人消费, 是对个人消费没有好处的浪费。

2. 资本家消费和工人消费。

资本家和工人消费在个人消费相似而生产消费相异。工人和资本家在消费领域中异化, 区别在于工人被动异化, 反抗精神尚存, 资本家主动的自我异化, 彻底成为资本的奴隶和代言人。为实现价值增殖, 资本家把生产消费当做终身事业, 并将工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割裂开来。生产消费是资本家对其劳动力的消费, 不属于工人自己的消费, 是异己的、奴役人的力量。工人消费成为局限在生活中, 个人消费成为人证明主体存在的领域, 是消费主义深厚的基石。工人“往往被迫把自己的个人消费变成生产过程的纯粹附带的事情”[3], 在个人消费领域同样无法获得自由。个人消费隶属于生产需要, “在一定限度内, 也不过是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3], 人的消费以资本增殖需要为导向。在资本主义初期,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 , 工人的消费控制在工人实际必需的范围之内, “为了自己享受而消费的一切都是非生产消费”[3], 个人消费成为资本的附属物。这种关系极为掩蔽, 好像与生产过程没有关系。实现价值增殖, 商品必须实现惊险的跳跃才能从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因此, 形形色色为实现交换而吹捧消费者、误导消费者的怪相丛生, 广告和传媒往往是推波助澜的帮凶。资本的需要制造消费的需求。消费是资本奴役人的方式, 是系在工人身上的无形锁链, 如果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政治的暴政, 资本社会就是经济的暴政。奴役人的领域从政治和生产领域延伸至消费和生活领域。

摘要:马克思重视从消费领域分析资本社会, 不仅洞察生产与消费的虚假的同一性, 更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和消费难以弥合的裂缝。劳动的异化导致需要和消费的异化, 为缓解生产消费领域的矛盾, 资本主义超前消费、消费品质量下降和种种畸形消费类型都在破坏生态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生态批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第30卷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第1卷

[4]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第2卷

[5] .[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

马克思批判 篇5

记得那晚我第一次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遍下来,满头雾水,什么也没看明白;于是第二遍,这次好多了,依稀知道到是关于马克思写书和研究的历程。

第三遍已豁然开朗:整篇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体系和写书的初衷;第二部分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其中大致有四个阶段:

(1)1842——1843年,马克思做《莱茵报》编辑期间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2)1844年,巴黎,马克思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并形成了后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1845——1847年,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对哲学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4)1950年以后,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又分析了大量资产阶级史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845—1847这一阶段。在此期间,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意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以及其他的一些精彩的论述。众所周知,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学为基础的,读了这篇文章,能深刻领会到蕴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对诸多问题的看法豁然开朗。

我来自农村,对社会低层的生存状态有诸多的接触。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的农村还叫做农村,农民还是农民,鸡犬之声相闻,农村副业很发达,一派繁荣。可到我读初中之后,农村经济开始低迷,一片死气沉沉。而当时的国家统计数字却说,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最近两年好不风光的山西煤矿主们,他们一夜暴富,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与此同时矿难频发,动辄几十人死亡。再者还有身边同学浮躁的气氛。我就武断的认为:现代的国人普遍缺乏信仰,整个社会信仰缺失。我甚至一腔书生意气抱怨说:美国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法律问题,而在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成了政治问题。甚至这次入党,我也只是求洁身自好,求个人进步,并没有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么高的觉悟。

然而,当我读到“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依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依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我豁然开朗:我羞于自己先前狭隘的目光。

对的,我们评价这场变革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情形,要着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变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我们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度底下的情况下,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这就注定了生产力的底下必将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改革开放,20年过去了,我们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我们发射了自己的神舟系列飞船;我们有刘翔、姚明这样世界级的明星;我们有2008奥运会。当然了,生产力的极度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相对落后,社会中便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这却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必须能够接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弊端,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也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以上种种,我不禁欣喜万分,这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谁不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为这场浩大的变革锦上添花呢!

我顿然醒悟了,我们不是没有信仰,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让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遍世界各地。

马克思批判 篇6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批判;教育技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技术对人的奴役状态作了深刻地揭露。对现代技术也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批判。他的批判具有超前性,技术于人类之弊在当时的条件下并未充分暴露出来,放在历史的维度中考察,哲人的伟大之处自然而现。

进入21世纪末,可称之为“信息时代, 区别于“机器工业时代”,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文明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科学技术也将从各个方面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我们感受信息传递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信息时代本质上就是一个技术时代 。但我们必须警醒,技术的双刃剑效应,给个体带来福祉同时,也隐藏着对人类的不利因素。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既要考虑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其有效的一面,更应该理性的思考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因素。本文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视野审视教育技术发展中需要警醒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

以往,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的社会意义,而对马克思关于技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分析的认识有所不足。其实,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的描述异常深刻,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批判也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这是一个很超前的洞见。马克思本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学家,其形而上学是潜藏的,这一点对于后人理解其思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在我们这个时代, 每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 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 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 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具体地分析了技术的否定面, 他指出技术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技术并不存在于人的意识中, 而是作为主体异己的力量, 是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使工人成为机器的一个器官。

同样的原理,分析今天的互联网技术,会发现惊人的相似,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劳动形态下的工作方式,人只能同屏幕或虚拟之物打交道,大多数人是在分散、独立的情况下工作。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而变得孤独、寂寞,这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不再是生物性属性,而是理性刺激的形态。

大量的电磁波辐射与脑瘤发病率的增加之间的相关性最近已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这种病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副产品,是超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文明病”之泛称。

马克思认为,技术对人的奴役并不在于技术本身, 而在于技术的应用,其根源在于人对人的奴役。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互联网的社会运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不能归因于资本主义,所谓主义不过认为命名的结果。无论什么主义,人性总是不变的。技术的负面性相当大的一部分不是由于为邪恶力量所用的结果,而是人们不自觉地陷入其中,随性而为造成的人类整体性颓废。在网络这个开放式系统中,人们交流沟通便利快捷。各种人都可以平等的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乃至不负责任说三道四。每个上网者既接受信息,又创造信息,既相互沟通又相互感染。但由于多度的随意性、隐蔽性,加之独处时缺乏自制,导致他们在认知方式与情感评价方面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左右,甚至误导,有的误入歧途。这些以前从未有过的问题都是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是对人性的撩拨和挑战,人们必须警惕。

二、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我们一再提及技术的负面作用,但绝不能因噎废食,消极对待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并且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马克思在1866年8月起草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明确地提出:“我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并且认为“技术教育就是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这样一种技术教育,马克思又称为综合技术教育)。

马克思强调,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革命的过程。而生产力的革命,对于现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决定的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且是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对我们来说,关心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关注技术的进步。

当代教育科学呈现出技术化趋势,教育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也就越发清晰。教育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教育科学不仅从技术学和技术哲学中吸取实践和理论成果,而且也逐渐利用实证方法和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并与许多学科交叉,形成了“互联网+教育”全新的教育思维和教育形态。

三、马克思技术观指导下的教育技术发展

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对教育活动中应用教育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对“人学”的偏离引发了其研究起点的转变和主体意识的缺失,致使学科的逻辑起点发生了飘移,从本该定位于关注人发展的教育漂移到技术上来,以此推演出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自然偏离了其质的规定性,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乃至社会功能的混乱必然会影响到学科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技术学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技术教育担负着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历史重任,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技术化的倾向“促使课程培养人的本体价值逐渐消弱,而其工具性价值则日益彰显,并呈凌驾于本体价值之上的态势,结果,课程伴随文化品性的消失逐步演变为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学习者则在被动的适应中丧失主体性, 丧失主体应有的主动适应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无法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然也无法得到社会认同,缺乏公众认可的信息技术教育若不及时调整必将步履维艰。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强调人的发展,而且是全面发展,对以培养人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构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石。在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 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继承了科学主义的信条,在教育技术理论于实践中形成“技术至上”的意识,将媒体手段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关键,而将人放在了从属地位,教育技术被看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体工具,时至今日,此中思想仍不时显现,影响着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热衷于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课件,将本需要教师来完成的工作“物化”了,显然背离了人学的理念。当前,各种教学视频的不断涌现,网上教学的不断展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教育软件大大挤压。教学技术代替教师实现其在教学上的功用,这让以人为本的教育深深地陷入了泥淖之中。本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出现的教师,却以配角的身份出现。教学中,固然可以用 PPT代替传统的板书,用教育技术产品来辅助教学,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增加教学信息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这点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上,简单地把原来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事件交由计算机处理,这时,师生的智慧性、能动性被教育技术产品所控制了,这正是马克思深刻批判的状态。

教育技术为现代教学活动带来的各种便利,这是不容否认的。恰当地将最新技术结合到教育实践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带给教育的困惑与迷思。在马克思技术观指导下,可以使我们正确解读教育技术的利弊,在这种解读中,期许教育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应有之用。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4.

[4]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 究,2007,(10):9~12.

[5]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化倾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5,(3):20~22.

[6]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67.

[7]吴德刚.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 2008,(4):3~8.

[8] 金一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9.

[9]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6.

马克思批判 篇7

一、青年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揭露与批判

要了解何为资本逻辑,首先要了解何为资本,国民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资本是一定量的积蓄的和储存的劳动”[1],即资本是物化的劳动。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对资本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不仅仅是以物的形式存在,资本还有更深层次的两种存在意义,一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即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时才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颠倒了,物成为主体,人成为客体,资本作为一种颠倒的社会关系而存在;二是作为一定的支配权力而存在,马克思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在资本这种与生俱来的支配权力统治下,人受制于资本。对于资本的支配权力,马克思在《手稿》中以货币为例做了生动的描述,作为资本的形式之一的货币成为了“万能的力量”,“凡是我作为人不能做到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切本质力量不能做到的,我凭借货币都能做到,货币把这些本质力量的每一种都变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即变成它的对立物。”[1]

所谓资本逻辑,是指资本的内在运行规律,也就是资本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不断扩张的自由本性[2]。根据《手稿》文本,资本逻辑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在规定性。第一,资本逻辑体现在世界是以资本为最高原则的世界,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最高力量。资本追逐增殖的本性如一种魔力一般,驱使着剥削和压迫。而资本不仅主宰了现实世界,也控制了人的精神世界。所有的需要依赖于资本,没有现实的资本就没有可行的需要;所有的价值服从于资本,能够带来金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人本性中真善美的光辉却被亵渎和掩盖。除了资本的世界,生活世界黯然无光。第二,资本逻辑反映的本质就是个人受到抽象的统治,即资本逻辑是形而上学在现实中的运作[3]。传统形而上学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用概念演绎一切,用同一性主宰一切,主体表现为对客体的不断吞噬,人受到控制。正如传统形而上学在思维领域的统治一样,资本逻辑就是这种统治的“现实幽灵”,个人受到抽象的统治,树立起了“资本”这个神,资本主宰一切,人迷失在神的统治中。

马克思是通过经验的、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认真批判的基础上对资本逻辑展开分析和批判的。他立足于现实的经济事实,揭露出工资、资本和地租的实质:在资本追求自我增殖的自由本性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斗争,资本作为最高原则支配一切。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则服从市场经济法则,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垄断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日益增多,资本间的竞争日益减少。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竞争则由于二者之间共通的本性,二者之间的差别最终将消失,以至于社会居民之间大致分为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工人阶级遭受着资本家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在所有的斗争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斗争是绝对敌对的,并且在二者的斗争中工人永远是遭受着最深重的苦难的那一方,不管社会财富处于增长还是衰退状态,工人始终是持续的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而且是精神上的贫困。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把工人仅仅当做是活着的机器,支付给他们的工资仅仅是够维持这一机器继续运转的最低成本。工人能否作为机器继续存活也要依赖与市场价格和资本家的兴致,工人要么作为机器而存在要么饿死,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对于资本家来说,既然工人只是作为工人而存在,那么工人是不被认为有精神世界的需求的;既然工人仅是机器而已,那么工人就没有作为人的满足尊严的必要。对于工人自身来说,在仅有的能够维持他继续作为机器而运转的休息时间里,只能运行他们的吃、喝、排泄等动物的机能,他们处于极端贫困的精神世界中。

马克思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的,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本性的复归。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人在不断异化,人受到物的抽象统治。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剖析异化劳动的内涵具体的阐明了资本逻辑统治下人自身的丧失,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性的复归。马克思阐述的异化劳动有以下四重内在规定性。

第一,物的异化。工人通过自身劳动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占有的越少,工人越贫穷,劳动产品即资本对工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这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统治着工人自身。“工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

第二,自我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1]劳动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总结,劳动产品的异化必然意味着生产本身的异化,在异化的生产过程中,构成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转变成了外在的、强制性的、属于他人的、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的、单纯的谋生活动。这种活动是工人自身的丧失,工人在运用人的机能去劳动时所体会到的不过是动物一般的存在,他们只有在不劳动时,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去进行吃、喝、生殖等活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由和舒畅。

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这指的是作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与人相脱离,仅仅成为人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不仅是因为人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人也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意识的有生命的自由的类来对待。在资本逻辑统治下,人愈加异化,人的本质与对象的关系被颠倒,“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是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生产活动、类本质的异化的直接结果。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自我只有认识了他者才能认识自我,只有承认了他者才能承认自我。如果说工人与对象化劳动的关系是异己和敌对的,那么这种关系的产生就是因为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人是作为对象的主人而存在,即资本家。“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1]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表现形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固然有着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资本逻辑运行的土壤,资本逻辑也必然在当前中国的经济条件下存在与作用。在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下,人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以新的形式存在与扩张,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无一不是人的异化的鲜明表现,它们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着物对人的统治。

(一)经济领域中诚信危机严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提供了间隙,资本无限制追逐利润的逻辑刺激着“唯利是图”观念的蔓延。在这种观念诱导下,商品生产者通过合法手段获取正当利润的途径转而成为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不能因为只顾经济增长却忽略了因此产生的道德滑坡问题。在当前,市场交易中的各个主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尔虞我诈,资本逻辑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效应集中体现为诚信危机日趋严重。首先,商业欺诈盛行,不良商家通过隐瞒客观事实,发布虚假信息来骗取钱财,主要有合同欺诈、价格欺诈、广告欺诈等多样形式;其次,恶性竞争遍布各个行业,商家之间开展不合理价格战、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不少见,平等诚信的竞争原则被抛之脑后;再次,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愈演愈烈,近年来毒大米、毒牛奶、瘦肉精、地沟油、重金属超标化妆品、变质洗发水等安全事故不绝于耳,可见市场环境的诚信危机严重,污浊之气盛行。

(二)政治领域中公权力的腐败现象严重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歪风邪气滋生腐败,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中国公权力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权力缺乏约束,官商勾结、行贿受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跨国腐败等违纪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4]。而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 600起,67 679人受到处理,18 36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恰恰是资本挟制公权力运行的体现,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其无视社会公共利益。政治权力需要运用资本来为社会创造利益,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是,政治权力无法保障自身对资本完全操控性,加上掌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无法避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反而造成公权力面对资本时的无力状态,以至资本凌驾于公权力之上。

(三)精神文化生活中价值观念扭曲、信仰缺失

资本逻辑对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不但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动摇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生命真正的价值追求被掩盖起来,代淳朴民风而起的是对物和金钱的崇拜。由此滋生出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一系列腐朽价值观,这些错误的指向标不仅导致人们精神文化家园的空洞与匮乏,而且刺激着危害社会行为的衍生。对物的崇拜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真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商品、货币、资本被奉上神台;拜金主义的盛行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的座右铭;在享乐主义的刺激下,人们只顾“今朝有酒今朝醉”,极尽所能地追求物质上和肉体上的快乐;消费主义的盛行则危害更甚,它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异化,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作为满足人类需求手段的消费现在变成了唯一至上的目的而存在,消费的多少则成为他们对人生意义唯一的衡量标准,即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6]。这些都是资本逻辑扭曲价值观念的后果,是精神家园的荒芜转化为对物质的畸形占有的表现。一句话,资本逻辑下人实实在在地成为物的奴隶。

(四)生态环境恶化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在实践领域为人类提供维持肉体生存的物质材料,在理论领域为人类提供精神和灵感的源泉。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经过科学合理处理就滥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和噪音污染;农业中由于粮食短缺导致的过度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加剧了植被破坏、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资源产业中的过度开采、滥砍滥伐、盲目使用等举措,破坏了自然资源的再生性,加剧了资源的耗竭,危及生态系统平衡。资本逻辑的扩张性会导致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人类无机的身体进一步被剥夺。

三、瓦解资本逻辑,遏制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

(一)青年马克思提出的瓦解资本逻辑的道路

在资本逻辑统治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工人遭受深重的剥削与压迫。面对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国民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提高工资来解决矛盾,却并没有看到工资本身就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提高工资一方面并不能够为工人赢得人的尊严和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工人在进行的依然是异化的劳动,工人在劳动时并不为劳动目的本身而劳动,而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劳动,工资作为奴役劳动的主人而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按照国民经济学家所提倡的在社会中运行工资平等的政策也只能让社会变成抽象的资本家,让所有人都成为工人,而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他们只是看到了矛盾的表面,简单地从平衡工资出发缓解矛盾,却没有发现影响工资的实质原因;看到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经济事实,却没有说明私有制产生的秘密。马克思剖析了私有制的秘密,也提出了真正解决矛盾的积极路径。他认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因此,要实现人性复归,就必须克服异化劳动,要克服异化劳动就必然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是克服异化劳动、瓦解资本逻辑的现实土壤。但扬弃私有财产的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不同历史条件不断变化的,随着扬弃私有财产的阶段不断向高级演进,理论上构建的与现实中运行的共产主义的形态也将不断完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 自然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当然,马克思也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作为人发展的目标和人的社会形式存在的,而是实现人性复归的一个现实的必然的环节。

资本逻辑实质上是形而上学在现实领域的现实运作,彻底的瓦解资本逻辑不仅要从现实的市民社会中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而且要从思想领域对支持资本逻辑运行的精神土壤进行批判。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展开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完善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实现人性的复归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的道路。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人的本质的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因此要实现人性的复归就要实现重新占有对象,而这种重新占有仅仅在纯粹的思维领域中进行。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哲学仅仅把人当做是自我意识的抽象化的产物,却没有把人当成社会中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人来考察,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主张在思想的领域中去解释世界,而我们要做的是更应该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将颠倒的辩证法重新建构,主张通过实践,到现实领域中寻求人性的解放和复归。

马克思认为,资本逻辑的瓦解和实现人性的复归要摆脱两个层面的异化,一是意识层面的异化,二是经济层面的异化。而具体是先从思想领域开始,还是从现实领域开始,要看不同的民族那里公认的生活主要在哪个领域占主导,是观念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但是不论从哪一个领域开始,最终都必须现实的实实在在的落脚于现实领域中,因为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马克思主张实现人性的复归必须要实现人的解放,人不断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性不断复归的过程。人的解放要经历三个层面的解放即经济解放、政治解放、人的解放才能最终实现,即从现实市民社会出发,扬弃私有财产,进而在私有财产的扬弃中达到政治解放,进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由此可见,人的解放和复归必须通现实的实践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瓦解资本逻辑”对遏制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的现实启示

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系列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根据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瓦解资本逻辑最终要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来实现。但是,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不可能消除,共产主义也不会在近期实现,资本逻辑也就不能彻底瓦解。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该如何遏制资本逻辑产生的负面效应呢?同样实行市场经济,对于遏制资本逻辑的幽灵,社会主义国家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之处在哪里?

瓦解资本逻辑的落脚点在实现人性的复归。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立场只会让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无限扩张;而社会主义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和平等,才能正确地朝着人性复归的道路前行,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中国也存在的原因不在于制度的理念,而在于制度的实践。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人为操作不规范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提供了间隙。人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的所作所为导致的诚信危机、权力腐败、精神扭曲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因此,遏制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操作,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到实处。

第一,建设信用体系,推进市民社会的完善。市民社会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中间地带,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市民社会的完善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诚信危机,不同的利益团体受金钱利益驱使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背信弃义。在市民社会中树立诚信之风不仅需要人们内心的自省,更需要通过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力量来外在约束,其他制度的正当运行也有赖于信用体系的完备,因此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

第二,发扬民主,实现政治祛魅,完善政治制度。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抑制公权力的腐败有赖于政治制度的完善,通过权力的规范化操作来推进有限政府的构建。推进民主化进程和实现政治祛魅相辅相成,不仅是实现政治解放的必要前提,而且是真正推进政治平民化、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政治在人们心中不再戴着朦胧的面纱站在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从而实现有限政府,才能让政治不成为束缚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从而最终实现政治解放。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广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老虎苍蝇一把抓”,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这正是完善政治制度,革新政治风气的优良举措。

第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完善文化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正确的行为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正确的思想需要人们内化为思想本身才能自我引导正确的行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性导致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来唤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抵制资本逻辑作用下产生的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一系列腐朽的异化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民风淳朴、人性良善、百姓安居乐业。

第四,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行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扭转生态环境的严峻局势不仅需要预防措施、监控措施以及救济措施,更重要的是市场交易主体本身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政府的监管性制度由于权力的不规范运行以及作为外部监控的被动性使其无法全方位地遏制环境破坏行为,事后救济性制度只能达到一定的补救和惩戒警示作用,对环境的良好复苏起不到治本的功效。只有将市场主体本身纳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才能主动发出重视生态的信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摘要:作为资本逻辑的揭露者和批判者,马克思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也揭露了人的异化,并提了出人性复归的积极路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既是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也是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一个关键视角,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批判 篇8

一、资本主义社会管理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

在中世纪末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有的封建所有制关系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当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不在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时, 起而代之的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为了能够建立和巩固这种制度, 它不得不将自己的利益说成社会普遍的利益, 以便联合其他阶级共同反抗封建阶级, 起初的资产阶级还比较顾及其他社会阶级的利益, 但只要它的统治得到巩固之后, 它的镇压和剥削本质和阶级属性就显露无疑了。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在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委员会罢了。资本主义国家所执行的社会管理职能目的就是要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利益。而要使资产阶级的利益始终处于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阶级就不得不去执行社会管理职能, 这种社会管理职能从本质上来说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存在下去。”一方面资产阶级为了加强其政治统治建立了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的暴力机关来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和控制, 目的是通过这些暴力机关的管理来对侵犯资产阶级利益的行为加以镇压, 以维护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 资产阶级除了通过暴力机关来维护其政治统治之外, 还通过对国家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来加强其政治统治。

资产阶级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采取了诸如职工参与决策、职工持股、终身雇佣和提高工资等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这些社会管理措施的施行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 而这种社会管理无疑沦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此外, 资产阶级如果忽视社会管理职能的执行, 必将导致其政治统治的瓦解和崩溃, 英国在印度政治统治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社会管理的失败。

二、资本主义管理是奴役和压迫工人阶级的手段

资本主义管理是资本主义国家维护其统治利益所采取的必然的职能执行形式, 恩格斯指出, 任何阶级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它照例都是最强大的,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 ……现代的代议制国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管理, 是一种强制的管理, 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这里就表现为工人阶级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在这里也就表现为对工人生产的管理过程, 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价值的增值, 纵观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 资本家管理工人获得剩余价值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首先, 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式来获得绝对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 “通过延长工作日, 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的状态, 而且使劳动力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这就造成资本在无限追求剩余价值时, 必然会造成延长工作日与人生存的自然程度相矛盾, 延长工作日的结果必然是工人寿命的缩短, 这样必将影响工人劳动力的发挥时间, 而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需要劳动力的再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将花费更多的费用。因此“资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需要规定一个正常的工作日。”

其次, 由于工作日的规定, 资本家为了获得与过去相同甚至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动力就促使资本加快发展机器体系来生产相对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并没有减轻工人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和程度, 相反它却“迫使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加劳动消耗, 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 ……使劳动凝缩到只有在缩短了的工作中才能达到的程度。”这就使得资本家通过采取大机器生产在规定的工作日内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成为可能。工人的劳动成为机器的附庸, 工人成了机器的零件, 这时工人只能从事一种极其简单、枯燥并且毫无意义的活动, 机器减轻了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 机器不是使人摆脱劳动而是使人的劳动毫无内容, 夺取了工人身体上的一切自有活动。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管理方式, 使得在这种情况下从事雇佣劳动的工人“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 精神遭到摧残。”这种劳动不是工人自由自觉的劳动, 而仅仅是工人维持其生存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管理条件下的工人阶级, 是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 可是资产阶级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它创造的这种生产力竟会发展到它所不能驾驭的程度, 它更没有想到它所创造的无产阶级将驾驭着这种生产力摧毁它的根基。

三、资本主义的管理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违背的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这种矛盾在生产上表现为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这种基本矛盾的每一次爆发都是以消灭已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才能平复。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管理必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的, 从而决定了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

资本主义的生产创造了大工业, 创造了在这种方式下资产阶级的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将整个生产过程纳入资本支配的体系之中, 在社会生产领域个别工厂内部的资本家都竭力的追求剩余价值, 工厂内部的生产井然有序, 然资本家仅仅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生产, 这就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最大的管理机关力求扩大市场销路以解决过剩的生产, 这种过剩的生产只是相对于工人阶级有限的支付能力而言的, 资本的积累导致工人阶级的不断贫困化, 使得工人阶级无法也不可能为资本主义的销售提供市场,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工业生产受到阻碍, “这种阻力是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 销路和市场形成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 冲突成了不可避免。”

大工业的巨大发展使得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 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 要求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要消除这中矛盾就是将全部的生产资料交归社会所有, 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管理和组织生产, 不在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 为了公共利益, 按照总计划和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大工业的发展必然造就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 新的社会组织不是由相互竞争的资本家来领导, 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来领导。

在新的社会组织中, 社会管理成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职责, 是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服务的, 社会生产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和管理下进行的, 人们不再受资本的奴役而获得了更多自由时间, 劳动成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时的社会管理以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摘要:马恩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管理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决定的社会生活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与马恩的国家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资本主义社会管理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管理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奴役和压迫工人阶级的手段、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违背的管理方式等。对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 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2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5:523, 759, 7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1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2012:192, 192, 223.

马克思批判 篇9

自法国巴黎公社失败后, 德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马克思主义也在德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所以马克思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反动政府的思想也贯穿于德国工人运动整个过程之中。但是与此同时, 德国工人运动中滋生了拉萨尔派, 他们是典型的机会主义代表。他们不主张革命, 坚持运用改良或者宗派运动来进行革命, 甚至认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反动的普鲁士政府妥协求全。这是严重背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所以在当时与马克思主义也形成了对抗。于是, 德国工人运动中分为主张机会主义的拉萨尔派和主张革命的爱森纳赫派, 两派的长期对抗存在在当时严重阻碍了德国工人运动。

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 俾斯麦开始打压工人运动, 拉萨尔派基于形势所逼, 不得不同意爱森纳赫派提出的两派合并的意见。统一之前, 马克思强调必须坚持马克主义原则。但是, 由于当时情况危急, 两派急于统一, 爱森纳赫派在双方拟定行动纲领时, 做出了妥协, 签订了一个充斥着拉萨尔派观点的行动纲领, 这使得马克思愤恨不已, 于是就他们拟定的行动纲领进行了批判,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的里程碑, 它首次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并且基于当时实际, 运用发展的观点, 合理的将未来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 即文章中提到的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还不发达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个对未来社会阶段的划分, 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发展的看问题, 科学的预测。

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国家阶段的划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的提出了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 进入共产主义之后, 共产主义又是由一个不怎么发达的第一阶段进入一个比较完善发达的高级阶段的过程。

1、过渡时期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 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过渡时期, 指的是从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了政权, 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发达共产主义社会这之间的时期。

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 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 恰好相反, 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 因此它在各方面, 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2]“但是这些弊病, 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是不可避免的。权力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3]这不仅告诉我们, 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过程, 而是从过去向未来发展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的过程, 共产主义也不例外, 它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 必然还带着某些资本主义的弊病, 如人们的劳动依然是为了谋生, 劳动分工依然存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依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等等。但是这些只是遗留的问题, 社会的整体必然会向着共产主义更好的发展。

所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必然带有一些它固有的特点:首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较低。人们的物质没有得到满足, 人们的劳动主要还是为了谋生, 社会分工依然不公, 导致人们的收入分配上也出现了不公平;其次, 社会上层建筑欠发达。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发达, 使得相应的上层建筑也没有完善的基础力量。政治, 法律, 宗教, 文艺, 道德建设等等都处于欠发达的水平之上。最后, 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劳动, 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没有得到实现。

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 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力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4]

在这里马克思依然用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 社会是由过去发展而来, 向未来发展而去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是由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发展而来的, 这个时期, 劳动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生活的需要, 真正的实现了“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首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达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人们劳动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生活的需要, 生产物品的分配也是按需分配, 劳动分工消失。其次,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达, 上层建筑也相当发达, 宗教, 文艺, 道德建设在整个社会领域内非常和谐, 且富有勃勃生机。最后, 人们自身也实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划分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用辩证唯物主义中发展的观点向我们阐述了未来社会的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是从旧社会中发展而来, 向新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 并不是一个孤立不变的过程, 是对过去旧社会的“扬弃”, 在否定之否定中获得新社会的产生。这启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也是由资本主义发展而来, 必然遗留着或多或少资本主义的弊病, 这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共产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路线。

2、道路是坎坷的, 前途是美好的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 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最高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要经过过渡阶段, 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才能到达, 这个过程必然是艰苦而漫长的, 同时还要不断的革新旧社会中不利于新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 不断发展新社会中需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这个道路是坎坷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途是美好的,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摘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了对未来社会阶段的划分, 他明确提出未来社会要进过一个过渡阶段进入共产主义, 进入共产主义之后又要经过一个第一阶段再进入高级阶段。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划分也给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P3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P3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P305

马克思批判 篇10

《神会马克思》一书,从始至终都洋溢着历史的批判精神,从这一点上讲,确实与马克思“心领神会”了,因为马克思哲学是批判的哲学,是不满现状而致力于改造现实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批判的精神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以往及那个时代现存思想、理论的批判;二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而这种批判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中: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即劳动异化论。然而,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及传统的教科书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的要义。《神会马克思》一书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批判了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僵化、教条的解读,主张并力求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本进行原生态的解读,剔除先入为主、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而回归本真的马克思哲学,走进马克思,“神会”马克思,触摸马克思的灵魂,为马克思正名,为真理和正义正名。

《神会马克思》一书指出:传统教科书认为费尔巴哈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而事实并非如此。确切地说,古典经济学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来源。费尔巴哈的最大贡献在于高举“人”的旗帜砸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把人从上帝手中夺了回来。然而,他将抽象的“类本质”作为人的内在尺度,在打倒上帝之后,却又把人有抬高到上帝的位置。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从上帝那里逃出来的人能够摆脱受压迫和奴役的命运,获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吗?麦克斯·施蒂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自由吗?平等吗?所谓的“人”,不过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类概念,统治着“我”而已,这样的“人”对于“我”,他在任何时代都不存在,因为他不是现实中活着的人——我。在此我们不得不说施蒂纳的批判是多么的中肯、入木三分,他的这种批判直至现在,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包括现存的两大阵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打着“人民群众”的旗号四处招摇行骗,愚弄百姓者确实不在少数。

那么,人们在摆脱了上帝统治之后缘何仍与自由无缘呢?很显然,费尔巴哈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批判:那种抽象的总体性的人其实仍然是一种对现实个体的压迫和统治。从这一点上讲,施蒂纳把抽象的人拉回到现实中具体的人,并揭示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秘密武器,但他并没有赋予现实中具体的人以实实在在的内容,也没有找到否定现实的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因为个体的自由和解放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想活动,而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生成过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后,现代社会经济世界已经是人的工业生产的直接创造结果。因此,不再有简单存在的人,只有在各种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来回奔走应酬不暇的人。麦克斯·施蒂纳抛开了经济关系,追求纯粹的绝对自由,终究逃不脱“应该”与“是”的人本主义逻辑。面对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不得不放弃早期对古典经济学的无情批判,转而从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去寻找答案。正如张一兵先生所言,马克思跳了一曲从经济学——哲学的独特之舞。可以说马克思哲学的起点就是古典经济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是古典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他的批判精神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一方面,马克思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区分了劳动与财富、劳动与劳动力,把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秘密,回答了人本主义和古典经济学苦苦追寻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另一方面,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历史的眼光和现象学方法,与此同时,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改造成为历史现象学,实现了主观向度和客观向度的辩证统一。历史现象学观点,是马克思批判武器的灵魂。任何事物包括人类社会本身,都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生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的丧钟总有一天会敲响。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认为马克思历史现象学之批判武器仅仅只适应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的话,那我们就无异于寓言故事中的井底之蛙。因为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里,他批判的社会只能是当时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这位伟人还活着的时候,他会告诉生活在当今世界之中的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这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和魅力: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批判不仅指向现存,而且适应于未来!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后人们应该继续拿起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击碎那些企图永久维持现状的利益既得者们的美梦!这才是真正“神会”了马克思。

《神会马克思》一书作者在序言中留下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那个年代中最悲伤的动人故事莫过于:恩格斯捏着鼻子作资本家剥削工人以养活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来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段文字可谓精辟之极,一语道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辛酸和无奈,即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未能从肉体上逃脱被异化所奴役的命运。可贵的是,他们发现了异化现象,并揭露了异化的本质,点中了异化的死穴:表面上是物奴役和统治了人,实质上是有产者藏在物化的面具下暗地里摆弄着无产者。劳动实际上是使精神成为自然物质的主人,是人的本质、力量、价值、尊严的体现,然而在资本主义世界里,黑白颠倒了:人的精神不仅沉沦于自然物,更为可悲的是人的精神再次沉沦于劳动的产物;理应是人支配和统治物,但事实上在商品、货币、资本面前,人失去了尊严和自由,人的肉体和精神双双沦为物的奴隶。

正应了康德的那句话:现实中没有自由,但人的意志可以是自由的。尽管马克思一生多次被驱逐,过着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在现实中是不自由的,但他的精神是自由的,他从骨子里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毫不留情的批判,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挠的。马克思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根源的批判,更要的是:他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是人类通往幸福、解放和自由的唯一途径。因为,前者是历史的,后者是永恒的!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批判的哲学,是不满现状而致力于改造现实世界的理论武器。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之一,后人们应该继续拿起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击碎那些企图永久维持现状的利益既得者们的美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上一篇:螺栓结合面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