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知识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马克思知识范文

马克主义哲学知识

马克主义哲学 基本内容

1.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物质与意识 4. 辩证法 5. 认识论 6. 社会历史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3.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那个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二,人的意识、思维能否反映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就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来说,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 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交错的历史。

1) 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增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两个阶段。

2) 辩证法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古代朴素辨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

几个概念

1.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3.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施救的本源。“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是一种“唯我论”。

4.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承认“宗教创世说”。

5.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但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6.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马哲的理论来源: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2. 马哲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 实践性 是马哲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2) 科学性 在于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

3) 革命性 在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并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物质与意识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 2)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

3) 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割的运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五种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运动与静止: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物质与意识 物质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

1) 规律是事物运动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 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

3) 规律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 人可以通过掌握规律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

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源或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具有能动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法

两大特征 1) 联系 2) 发展 三大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前进性与曲折性)

认识论 认识

a) 科学的认识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b)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实践

a)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 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c)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直观现实性  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论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与真理

a) 真理及其客观性:人类认识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统一体 b)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c) 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d) 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e)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观与客观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 唯心史观  社会存在

a)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构成社会存在

b) 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 c)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历史观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两对矛盾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e)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

f) 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g) 政治处于上层建筑的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阶级、国家、革命 阶级

a)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 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c)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d)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将最终失去其存在的根据 e)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家

a)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c) 国体指国家政权有哪一个阶级掌握,政体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革命

a)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根源于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c) 革命的实现有必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矛盾 a) 敌我矛盾:利用专政的途径来解决 b) 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c)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必然性。杰出的历史人物也会犯错误

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人的价值 a) 社会价值 b) 个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练习题

1、承认人的意念、意志、情绪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这是( D )的观点 A.  主观唯心主义 B.  唯意志论 C.  客观唯心主义 D.  实际的唯物主义

2、“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略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明( B ) A. 视觉在人们的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B. 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 间接经验是人的知识本源之一 D. 人们必须事事亲身实践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B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 ) A. 现实是指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 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C. 现存的东西必定都是现实的 D. 现实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C )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B.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6、“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条河流”是( C ) A. 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B. 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  否认了相对静止 D.  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

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C) A. 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 变化发展的观点 C. 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 形而上学的观点

8、人的本质的属性是(B)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先生属性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 A ) A.  政治法律思想 B.  道德规范 C.  文学艺术 D.  哲学思想

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 A.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C. 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D.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1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D )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总和 C.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D.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12、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A. 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 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 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D ) A.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D.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4、哲学的党性原则指一切哲学都分属于( A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C ) A. 经验材料 B. 理论结论 C. 一般方法论 D. 具体方法轮

1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 ) A. 科学社会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17、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D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

1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B )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19、“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质”是( D )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0、“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2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 ) A.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 是否承认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 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2、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D )

) B A.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 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D.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23、“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 B ) A. 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 B.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C. 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 D. 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2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深化,人们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说明( B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观念的变化决定于实践的变化

C. 原有的观念是主观自生的,因而是错误的

D. 新观念是真理,旧观念是谬论。真理必然战胜谬误。

2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D )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2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D ) A. 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 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2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 )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 ) A. 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内容和认识 B. 对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认识 C. 适合于任何场合的普遍性的认识 D. 适用于任何时候的具有长久意义的认识

2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 B. 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0、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 D ) A. 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在弱化

D. 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竞答赛题库

一、必答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5.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6.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做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7.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

8.“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习近平

9.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B、“有机的报刊运动”——新闻真实

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D、“一般的公正”——新闻客观

10.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坚持“三贴近”原则

C.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怀有群众意识

11.列宁要求党的报刊需要? A.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多谈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2.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 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13.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

A.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4.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5.习近平 2009 年 3 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要善于引导媒体

D.要对媒体公开透明

16.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A.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亭、进家庭

B.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17.“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

A.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扩张方式

B.速度已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18.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

C.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检查官身上

19.2011 年,拥有 168 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利? A.隐私权

B.知情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20.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1.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2.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23.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B.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新闻真实不等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24.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A.《论言论自由》

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25.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

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26.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B.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要避免使用同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

27.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D.舆论监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28.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 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B.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C.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二、抢答题题库: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C.新闻重策划,宣传重导向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A.群众路线 B.媒体职能 C.党报理论 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D.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 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要 C.宣传任务 D.社会效果

6.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 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

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7.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8.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 A.书信和电话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媒体 D.微博平台 9.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 D.加强人才建设

10.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新闻事实的选取应当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好恶为基础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1.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3.“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D.有机运动是媒介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无奈现实

14.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A.落实“全党集体办报”的方针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5.“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C.因为“走转改”践行了舆论引导和宣传艺术结合的方针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6.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D.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17.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 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C.对谣言危害进行定性,视情况等待时机进行回击 D.报道其他内容,转移社会对谣言的注意力

18.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D.《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19.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B.“走转改”需要记者不断抓活鱼,捕捉基层的新鲜新闻素材 C.“走转改”要求记者从内心深处转变态度,不能再高高在上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0.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D.热衷于使用形容词,直接进行评价而缺少白描

21.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2.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A.善于用事实说话 B.增强宣传的引导力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注重改进文风

23.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报道揭露坏人坏事 B.监督社会状况 C.监督娱乐明星

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4.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B.《反杜林论》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D.《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5.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通畅

C.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意见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6.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D.公众人物即使是在私人场合活动,报刊也可以对此进行报道 27.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8.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

A.某报纸发表了批评一作者的文章后,该作者的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拒绝 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D.某地方报纸多刊登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

29.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讲话当中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30、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1、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第一个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33、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34、“三贴近”原则:

35、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3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37、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

38、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9、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0、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4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三、新闻事实评述题:

新闻事实1:1号、3号、9号队伍

不久前,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顶之下》,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成为近段时间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亿万民众对当下生活环境的强烈担忧!原《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也有人质疑婴儿的肿瘤病和雾霾到底有无关系,纪录片是否煽情过度失去客观态度?专家批评片子呈现出数据上的漏洞„„

新闻事实2:2号、4号、10号、14号队伍

生前,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考入大学。更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勤奋求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是大瑶山中筑梦人。身后,数千学生不远千里从各地赶回,送他最后一程,以至县城花圈脱销。去世当晚,4600多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致敬。校友群、朋友圈、网络论坛,怀念、追忆如潮„„他是瑶乡学子的“校长爸爸”—— 莫振高,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

新闻事实3:5号、7号、11号、13号队伍

一个小学生在被问到“长大了想当什么”时,他的回答竟是“长大了想当贪官”,原因是“贪官有很多东西”——折射出当今社会的羡腐心态。

高压强力反腐改变着羡腐文化的土壤,公众不再笑贫不笑贪,贪官和腐败不仅不再被羡慕,反而成为被“同情”的对象。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纪委打破了“盛会不打虎”的潜规则,公布了几名官员的落马信息;两会闭幕后,又连打数只老虎。这种节奏见证着高压反腐的力度——来北京开两会的两名高官代表落马,来了北京就回不去了,产生了更大的威慑力,网上因此流传着好几个描述贪官听到“有两人开会后需要留下”后被吓破胆的段子。

新闻事实4:6号、8号、12号、15号队伍

三月末,湖北武汉樱花盛开。晴好天气下,数以万计的游客在武汉大学校内长约200米的樱花大道上欣赏樱花,该校校园成了热闹的公园。但是,许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频频出现:有的随意践踏草坪、攀扯花木、乱扔垃圾、骑墙头、爬屋顶、对警戒线视若无睹,甚至有游客爬到樱花树上不断地摇出“花雨”,给樱花美景添“堵”。

20万游客短时间内挤爆了武大,美丽的樱花节俨然变成恼人的“樱花劫”,这引来社会热议。

第三篇:【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鲜明特征及当代价值

答: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③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④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P2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P10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④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3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P20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内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P26

答: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简述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P33

答: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是内容与形式、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与可能

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37

答: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通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6、简述量变质变规律P40

答: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7、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及其现实意义P42

答: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现实意义:①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行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②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61-63

答: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答:认识的本质: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②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放映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③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P63

认识的发展规律:①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②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本身规律性的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P167-169

10、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P79

答:①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③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1、简述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08

答: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2、简述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内涵: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P109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P112

1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答:经济基础的内涵:①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P121

上层建筑的内涵: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P12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124-125

1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哲学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让人民群众服务。P153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P150-153

15、简述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

答: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及价值量的大小和多少的问题。P164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P164

16、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P168

原因: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生产者的命运。P168-169

17、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根据、两者的含义及划分的意义

答: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根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者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P185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P185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P186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意义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②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有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③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P186

18、

简述资本积累的本质P191、后果P191及历史趋势P192

答:资本积累的本质: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后果:①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②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19、

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P221

答: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带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P238和实质P239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权益的争斗,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势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1、

为什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具有历史必然性P247-249

答: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

基础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2、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P277

答:①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②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③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23、

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的原因P279

答: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4、

如何理解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P285

答:①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③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④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25、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95

答: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1)

(2009-09-19 16:45:54) 转载 标签: 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杂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麦必要基础。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②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1. 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一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11.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

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相,向好处努力。

15.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②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以下对立: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面。从感年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路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②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①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③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

1. 真理的属性:①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②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及其理论:①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③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的检验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②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0.以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3.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6.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2)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资本与剩余价值阶级斗

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唯物史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它指导中国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

2.党的基本知识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是建设一个真正无产阶级政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所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常识。党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路线、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党的纪律、党的团结、党的优良作风、党的领导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性质---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它内容你可在党章中摘抄.但你需要注意的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写入你的考察表.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1818—188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战斗旗帜。

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方面。这些方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无产阶级的实践中它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总纲第一段就从不同方面完整科学地表述了党的性质:①揭示了党的阶级基础及其先进性;②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3明确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党与其他各个组织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一个政党用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到它和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命运和前途。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决定的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上一篇:面经附答案范文下一篇:美团月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