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

2024-06-30

财税政策(精选6篇)

篇1:财税政策

2018每个财务人员必须要懂的:新财税政策

一、国地税合并 企业办事方面的影响:

1、不需要两头跑,一次性办完业务不费劲。比如说建筑企业 去项目所在地预缴税款,如果涉及申报个税,则可能需要再跑一趟地税局,合并后一次搞定,为企业节约不少时间。

2、征管口径统一,减少争议。有的企业增值税在国税,企业所得税在地税。有的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在国税,地税与国税局管理口径有所区别,合并后有利于减少争议。

二、财税〔2018〕32号:增值税改革三大举措

1、降率,将17%和11%两档税率各下调1个百分点;

2、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统一到500万元 今年内一般纳税人可转回小规模。

3、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等18大行业进项留抵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三、如何将留抵退回?

〔2018〕70号 于2018年8月31日前将纳税人名单及拟退税金额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备案,并于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退还期末留抵税额工作。

四、小规模能够开具专票的: 住宿业,建筑业,鉴证服务业

2018.2新增:工业,信息传输业,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

注意1: 自开专票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按季超过9万元)。环环抵扣原理,上游交税下游抵扣,上游免税则下游不能抵扣。

注意2:如果未超过起征点需要专票怎么办呢? 目前的结论是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注意3:如果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票的该怎么办呢?目前的结论是向地税机关申请代开。

注意4:七大行业可自开专票,并不是强制的,而是可选择自开。已经选择自开专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发生除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以外的其他增值税应税行为国税机关不再为其代开。

五、财税〔2018〕77号 :小型微利企业最新标准 2018年至2020年标准是: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符合要求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10%)这就是“减半征收”。从2018.1.1日开始计算

六、财税[2018]54号: 价值500万资产一次性进费用

1.时间节点。适用时间为2018年-2020年期间,不适用于2017年汇算清缴,2018年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还是按照之前的政策执行。2.新购进。不包括之前购买在2018年继续持有的固定资产。

3.设备、器具的范围。“本通知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即:动产!经营用一般的固定资产,豪华汽车、轮船等等,都是在可以一次扣除的范围之内。

4、汇算清缴不需要备案。

5、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都可以享受该优惠政策,并且 2018年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便可以享受。

6、企业可选择用优惠政策,也可以放弃优惠政策。

问: 我公司2018年1月份买了一辆小汽车,并取得当月开具的发票,价值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进项税已抵扣)是否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 答:可以一次性扣除,问:我公司2017年12月购入机器设备,由于安装调试 验收等原 因未取得发票,2018年5月取得了增值税发票,是否可以适用一次性扣除政策呢? 答:购进机械设备发票开具日期在2018年5月,可以适用一次性扣除政策。问:我公司2018年5月从二手设备市场购入价格200万,税额32万元的设备一台,请问这台设备是否可以适用一次性扣除政策呢?

答:可以适用,只要是新购进的就可以,不一定是全新设备,也包括使用过的旧设备。

账务专业补充:500万动产资产举例: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购入一台500万元(不含税价5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票80万元)的设备,会计上: 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假设残值为0。税法上: 2019年一次性扣除。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1.2019年购进设备

借:固定资产——某设备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80 贷:银行存款 580 2.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 100(500÷5年)贷:累计折旧 100 税法上:纳税调整

2019年,税法让500万全冲了利润,税法上少交税。

2020年及以后,税法上没有折旧了,税法上认可的利润要多,税法上要求企业多交税。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201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500-100)借:所得税费用 100(40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2020年及以后: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七、国税总局2018年28号公告:发票不再属于唯一扣税凭证!举例:对方失联,发票未开具

购买原材料,款项也支付了,还没有等到开票,对方就“失联”,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凭下列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后,可以税前扣除” 必备

1、销售方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等证明资料;

必备

2、合同或者协议(若没有合同,可用双方确认的验货单等替代); 必备

3、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可能还有

4、货物运输的证明资料(或快递单子等); 可能还有

5、货物入库、出库内部凭证; 可能还有6.、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强调:现金支付不认。采用单位账户的微信、支付宝支付,不算现金方式支付; 采用员工个人的微信、支付宝支付,视同现金支付。举例:对方未办税务登记,或未达起征点 方法1: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

方法2: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简单来说:

对方应交增值税的,必须取得发票;对方无需交增值税的,凭发票以外的其他外部凭证也是可以扣除的。收款人姓名张三,身份证号11010xxxxx,支付项目:修理马桶,金额50元。对于微信收款、支付宝收款,要一下对方的这些信息就可以。提醒:1.不要成为常态 2.金额不能太大(不超过500元)。

八、财税[2018]38号:关于延续动漫产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对动漫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

1、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2、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按照1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3、动漫软件出口免征增值税。

九、财税〔2018〕50号:印花税的变化 自2018年5月1日起:

1、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2、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十、财税[2018]47号: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1、自2018年5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抗癌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2、自2018年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应单独核算抗癌药品的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不得适用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简易征收政策。

十一、财税[2018]51号: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税前列支;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十二、税委会公告[2018]3号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 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

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降至15%,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 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

十三、国务院令第693号:环保税开征

2018年1月1日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十四:财税[2018]58号: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个税政策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税。本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十五、财政部公告172号:新能源车免购置税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十五、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年第66号

政策要点2018年1月1日以后使用ETC卡或用户卡交纳的通行费,以及ETC卡充值费可以开具通行费电子发票,不再开具纸质票据。

十六、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3号

2018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按规定适用或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 实行一次备案制。

篇2:财税政策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率先发展低碳经济,循序渐进实现经济转型。

文章试图通过描述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现行财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出财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创新想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经济转型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实现低碳经济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1世纪以来,若仅仅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

尽管中国正在大力研发和部署低碳技术,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但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却面临许多问题和考验。

究其原因:

第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迅速的加快,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处于不断快速增长阶段,这就使得二氧化碳无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排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这种状况还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二,作为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经济要实现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科技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落后是制约实现低碳经济的最大因素。

第三,由于中国自身存在“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中国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为主,采用低碳能源资源选择余地十分有限。

第四,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客观上使得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是工业企业,而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在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无疑加重了推进低碳经济的难度。

(二)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

早在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就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目标。

其后,在国家确定的第十一个5年计划中,又明确提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如,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制定车辆排放的标准、增加森林覆盖的面积、扩展保护生态的区域等等。

同时,又规定在政府经济计划中,绿色支出应占9%,对于研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低碳汽车、太阳能、风电、智能电网等)等基础设施,以及废水、废弃物处理等实施必要的财政补贴。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部为推动各地低碳经济的落实,于底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相关政策”专题报告会,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要点、原则。

随后在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陕西、云南、广东、湖北、辽宁5省和厦门、杭州、天津、重庆、南昌、贵阳、保定、深圳8市展开实施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

显然,在中国实现低碳经济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过程中。

二、发展低碳经济突显现行财税政策的缺陷

(一)税收政策方面

1.税制结构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税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这种稳定性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税制结构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就要与时俱进。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探索中建立过程中,而有关与之相适应的税制结构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使得现行的税制结构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如何适应国家推进低碳经济方面。

如,碳税、环境税讨论了多年却一直未能出台,出台的资源税又存在涵盖面过窄和实际税负过轻的问题,对促进低碳经济的效果不明显。

又如,税收结构不合理,流转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超过了60%,而增值税的比例又过高,这就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为追求高财政收入而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致使推进低碳经济便多停留在口头上。

2.税收公平原则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税收公平原则在部分地方的税收实践中,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实现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在税负上采取了种种税收的优惠措施,使得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不在同一平等的起跑线上。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某些地区为了突出引资的成效,对外资良莠不分的统统“引进来”,使得一些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堂而皇之的进入到我国,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使得低碳经济步伐难以有效的推进。

3.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成长,国家在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对这些产业做出了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如对环境保护项目、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又如,对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措施,减免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

但实践的效果表明,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成效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主要是推行的优惠政策主要侧重于对事后的利益让渡,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经营结果进行减免,由此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与刺激作用十分有限。

(二)财政政策方面

1.财政收入增长缺乏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实施分税制以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呈现不同的特征,税基广与税源稳且便于征收的税种大多划归中央政府或由中央与地方共享。

而一些诸如车船税、契税等零散、难征的小税种划分给地方。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使得一些工矿企业较少的地区存在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在追求政绩和GDP增长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以有形的手去干预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配置和市场价格的机制,甚至部分地方还放任“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随意发展,这同国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显然背道而驰。

2.财政支出力度不够

根据联合国就环境问题制定的研究报告,当一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1.5%时,便可在一定程度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态势;投资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就得到大大改善。

欧美一些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该比就达到了1%~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治理环境方面的财政投入目前尚不足1%,财政在这方面支出力度显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3.财政支出结构失衡

为贯彻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不少地方往往注重表面文章,关注的重点是“废弃、废水、固体废弃物”的“三废”整治,缺乏长远的眼光与创新的思维,似乎实现“青山绿水”就是实现了低碳经济。

而对于创新型科技教育、人才的培养、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投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这些正是低碳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财税政策【2】

摘要: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财政收入体制改革,已经使国家财政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财政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本文分析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财税措施,探讨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财税政策。

篇3:支持风电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促进我国风电发展的财政补贴制度

(一) 建立系统的财政补贴激励制度。

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部制定了一些风电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如2008年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支持的对象和方式、支持条件、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范围、资金的申报和下达、资金监督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回顾我国对风电发展的财政激励制度可知, 我国有关风电的财政激励制度十分有限, 而且多体现为原则性的规定, 倡导意义多于实际意义, 缺乏系统的财政激励制度。政策性文件规定的财政激励虽然较为具体, 但由于效力层级低、不稳定、政出多门等原因, 弱化了资金供给的整体效果, 且有些政策是临时性的, 如国债投资风电政策。而且, 相关财政补贴计划未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成为阻碍财政补贴向发展风电倾斜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可通过以下措施建立系统的财政补贴激励制度:第一, 通过勘察核实各省风力能源状况, 制定各省风电发展目标;第二, 根据《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各省风电发展目标, 研究、制定具体的财政补贴实施方案和可操作性的细则, 细化地方政府预算支持大型风电设备研发及对资金进行监管的具体操作规程, 将相关财政补贴计划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第三, 细则中应视发展阶段给予不同力度的投资比例, 按发展进度安排由多到少的合理的财政补贴额度;第四, 明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接受补贴者的义务, 如资金用途、不得随意放弃研发或生产以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和技术目标, 研发或生产失败如何处理等;第五, 建立系统的财政激励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上述措施在法律条文中做出详细的规定, 改变支持风电的财政补贴规定效力层级低、不稳定、政出多门的现状。

(二) 扩大资金来源,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同国外比较, 我国对风电的财政补贴投入力度太小。在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下, 风电的开发利用成本高, 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 需要政策扶持。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缺乏足够的科技研发, 许多关键设备不得不依靠进口, 造成风电产业发展缓慢。单一的来源于国家财政的资金影响了对风电的支持力度。补贴制度中也没有建立起资金来源相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为了推动风电的发展, 中央财政应当根据风电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状况确定资金规模, 加大对风电的资金投入, 各级地方财政也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 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风电的发展。实行对非可再生能源的税费转移支付, 在政府资源费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风电的发展。长远的措施是根据风电的建设规模、技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 着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风电发展专项资金, 鼓励全社会为风电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 建立财政补贴的适时调整和评估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我国将逐步完善国家财政对风电的补贴制度, 解决补贴资金的来源问题, 确定补贴的对象和具体实施办法。但直接财政补贴的经济成本很高, 在风电发展的初级阶段对财政影响可能不大, 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大到一定规模, 其资金需求可能非常大, 需要国家庞大财力的支持, 过多的财政补贴甚至可能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长期通过能源价格补贴来保持能源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去满足消费, 会给经济效率、环境质量和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合理补贴的负面影响, 可以严重到抹杀通过改善最贫困人口的能源状况带来的社会福利。现行补贴制度中也缺乏相应的评价或监督机制。因此, 建议立法应根据风电的发展情况对财政补贴的项目、补贴额度做出适时的调整, 并建立配套的补贴评估机制, 对某项补贴是否起到效果, 起到怎样的效果, 以及何种情况下应取消、加大或减少补贴等做出明确界定, 并在实现商业化之后确保财政补贴的及时退出, 以保证财政资金落到实处, 并得到高效的利用。

二、促进风电发展的税收制度建议

实现支持风电税收政策的法律化, 并保持发展所需的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是目前亟待在能源税收立法中解决的问题。此外, 把发展风电的数量或比例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使财税制度对于市场的干预程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并将税收立法与现实中风电的发展阶段衔接、配套, 避免滞后于风电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能源税制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发展风电的税收激励制度的构建, 其主要目标在于为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风电企业提供有利于促进其产业化的优惠税制, 以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风险, 并高度重视对风电设备技术的研发、推广, 鼓励风电设备技术的商业化运用。结合国外有关风电的税收激励经验, 我国发展风电的税收激励制度的建构需注意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针对风电制定优惠的税收激励制度的同时, 对火电也要施加一定的税收压力, 以鼓励对风电的消费;二是不同税收措施的选择要相互配合;三是税收手段要和其他手段配合使用。需要设定或需要加以完善的税收法律法规具体包括:

(一) 促进风电投资的税收制度。

所得税方面,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明文规定对风电的激励措施, 而所得税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工具, 在促进风电投资方面应当对有关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 具体包括:加大对风电设备和设备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 如对生产风电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风电开发商可以将风电的投资计入其经营的其他产业成本, 并用以抵扣所得税;适当降低风电的增值税税负;风电销售收入免税5年。此外, 风电项目还可适当的减免货物税、销售税及附加税等。

(二) 有关风电的进出口税收制度。

一是设备进口的关税优惠。立法应当明确对于进口符合条件的合格风电设备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如对风机整机进口关税税率可设为25%, 散件进口可享受零税率;二是出口关税、退税优惠。我国风电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 基本没有出口, 但制度安排不仅应当着眼于现实情形, 也应当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安排以激励产业的未来发展, 对此, 出口关税方面可以对风电相关的出口设备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 在出口关税上给予优惠, 以鼓励风电设备技术的研发及发展。

摘要:风电事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政府在风电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财税鼓励措施和政策, 主要有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风电,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改能源[2007]2174号) [Z].2007.

[2]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改能源[2008]610号) [Z].2008.

篇4:财税政策

关键词:财税政策;法律责任;国防教育;预算

颁布并实施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及《预算法》后,为审计机关开展财税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对税务、财政部门依法治税进行了有效促进。但是,就目前地方财税审计来看,某些法律法规与规定还不够完善,因此给审计部门依法定性及处理问题带来了困难,也给税务、财政部门执法严格性形成障碍。

一、 分析《税法》中的问题

在《税收征收管理法》中,以下简称《税法》,对漏税没有做出严格的界定。并存在一些问题,如诸多条款强制性不足,且原则化条款内容。以《税法》中第37条为例进行说明,条款内容为:未按照规定期办理地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处于两千元以下罚款。从具体执行的问题来看,对于很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未办理营业执照,但按照该项规定,条款中未作出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则无法进行处罚,也没有具体的处罚标准。法律没有明确涉税问题第三者责任人,例如:对欠税企业,仅仅要求银行协助税务机关进行欠税清理,但是,实际问题就不是这样,银行具有协助的义务,但是也可以不协助,因此,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没有固定法律责任条款。

二、 分析《预算法》中的问题

地方财税审计中财税政策问题还可从《预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下述4个方面展开探讨。

1、难于纳入部分财政预算管理收入

“有预算收入上交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及法律、行政法规,及时、足额想国家金库上缴应上缴的预算资金”,这是《预算法》中所规定的。近些年,对于一些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国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诸多方面阻力和压力下,很难按照文件规定将应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这样既不利于财政监督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情况,同时也恶化了部分预算资金库外循环。

2、难以平衡财政收支

虽然《预算法》中对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且做出了地方预算不准列赤字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经济条件困难的县市,增加的各项政策性之处激化了财政收支的矛盾,而地方预算不准列赤字的《预算法》规定又使得地方财政预算缺乏真实性,假平衡掩盖了县级财政状况的困难。

3、难执行预算与政策性因素挂钩

法律规定了井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品准的预算,各级人民政府须严格执行。可实际执行中却易出纰漏。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临时出台的收支政策对正常执行的预算形成了障碍、产生了干扰。政策性税收缓征、免征、减征等在收入方面形成收入缺口,对地方财力造成影响。而支出方面,如各项地方配套资金、工资增支政策等影响了预算的执行,而且时有发生上头出政策、底下拿钱的现象。

4、法规之间存在矛盾

《预算法》与各项法规存在矛盾,给编制预算造成困难。在《预算法》中,作出了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来进行地方各级预算的编制。在实际中,对于财政预算的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却存在出入,这些规定内容广、项目多、涉及的部门多。对于支出,除了《教育法》、《科技法》、《农业法》作出规定外,省级以上的法规对确定了十多项法定刑支出,包括国家赔偿费、地税经费、世界银行贷款准备金、失业准备金、国防教育经费、计划生育费、体育、卫生、文化、宣传等。列支的标准在诸多这些规定支出项目中各不相同,主要是比例支出。例如:相比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农业投入增幅偏高;科技投入增幅较财政收入增幅高,要逐年提高财政支出比重;教育投入增幅较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高,同时较总支出的增幅高,逐年增长人均经费;按照财政收入的1.5%安排失业保险准备金;按照贷款总额的5%的比例在财政预算中纳入世界银行贷款准备金等等。地方财政预算由于诸多法定支出已经难以迈开步伐,而在财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面对被动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所适从。

三、 简述地方财税审计其他问题

开展税收审计是为了维护国家税收法律、政策的严肃性和统一性。税收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税法,自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免税范围,擅自减免税收,超越权限,延长减免纳税期限等行为时有发生,更加恶劣的情况还有利用非法手段偷税、漏税,严重流失国家税收。从是否按税法规定的视角,税收审计应当及时、正确、足额的征收入库,掌握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有税不收、有无征管不力等造成税收流失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如下问题,值得重视。

1、流失建筑安装税收

主要在两个方面呈现出来:第一,是建筑企业的税收流失的问题,情况十分严重,要作为审计重点,加大处罚偷税漏税行为的力度;第二,工程款的支付或结算环节,建筑企业应该使用预收据而用收条收取工程款,在工程顺利完工后,不进行决算审计导致结算时不使用工程发票、改用其他发票收取工程款,或税收流失。在审计过程中,这种状况频繁出现。

2、出租房屋漏税的问题。

要结合税收审计,督促地税部门补查入库。私房用于出租,须缴纳房产税和营业税,但是出租户不主动申报纳税,房屋出租收入无账可查,收入难以核实,就很容易导致漏税,

3、流失个人所得税

多年来,国民对个人所得税颇有争议,而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次数也较频繁,在税目、税率、起征点上仍然停留着人们的争议,在此要说明的是流失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个人所得税虽然每年都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其流失量也让人吃惊。手段多样、数多、面广中体现其特点:第一,个人偷漏个人所得税,隐瞒利润。第二,部门、单位在对如招待费、劳务费等项费用进行支付时,对方没有使用税务部门的正规税票,部门和单位既不履行代扣代繳义务,也不予抵制。第三,部门、单门在发放职工工资应缴个人所得税时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4、行政事业单位是否按规定征收营业税

税收审计要审查税收流失的问题,维护国家财政收入,这是审计机关职责所在。《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收入、收费收入征收营业税后,在征收过程中,因应税单位纳税意识淡薄,税收征管相对薄弱,所以存在拖欠、拒缴税款、有意扯皮、抵制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应督促其征收到位,结合税收审计。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机关也应督促其补缴应缴的税款,结合对其纳税情况的审计,而某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机关不是法律所规定的征税主体,税收是税务部门的事,所以,审计人员不存在审计查税的事,不需要管税收的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四、 结束语

在地方财税审计中,审计人员会因查到违法违纪问题而左右为难,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审计处理,这也是地方财税审计负担“沉重”所在。对此,为促进财税部门能够对依法治税、避免财税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国家应对一些财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补充、修改,完善法制,平衡地方财税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郑石桥. 审计机关组织模式和审计效果——以规制俘获理论为研究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

[2] 陈宏愚,赵峰,邓峤,陈奇.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财税金融体系的创建——基于湖北省黄石市黄金山两型社会先行区的调研思考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

篇5:中小微企业财税新政策

财税〔〕34号: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月1日至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和管理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发布。

二、自2017年7月1日起,13%的增值税税率简并为11%

财税〔2017〕37号: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三、自2017年7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下列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财税〔2017〕37号:(1)除本条第(2)项规定外,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3)继续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已实行核定扣除的,仍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通知》(财税〔〕57号)执行。其中,《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2〕38号印发)第四条第(二)项规定的扣除率调整为11%;第(三)项规定的扣除率调整为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执行。

(4)纳税人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5)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未分别核算的,统一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或以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6)《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和本通知所称销售发票,是指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而开具的普通发票。

四、自2017年7月1日起,部分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

财税〔2017〕37号附件2所列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出口货物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外贸企业2017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货物,购进时已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13%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11%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11%出口退税率。生产企业2017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货物,执行13%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时间,按照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执行。

五、自2017年1月1日起,试点地区的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

财税〔2017〕38号规定:(一)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下简称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24个月,下同)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合伙创投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该合伙创投企业的合伙人分别按以下方式处理:

1.法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法人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2.个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个人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经营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三)天使投资个人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抵扣转让该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取得转让该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抵扣。

天使投资个人在试点地区投资多个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对其中办理注销清算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天使投资个人对其投资额的70%尚未抵扣完的,可自注销清算之日起36个月内抵扣天使投资个人转让其他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试点地区包括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和苏州工业园区。

六、自2017年7月1日起,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可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之外限额扣除

财税〔2017〕39号: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扣除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之外的扣除。

七、2017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和农村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免征增值税。(财税〔2017〕35号)

八、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别投资税收指南》(20170427 共59个国家(地区))

九、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财税〔2017〕33号)

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十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增值税发票开具指南》(税总货便函〔2017〕127号)

十二、自2017年4月26日起,收发货人或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在申报进口上述《征免税证明》所列货物时,无需提交纸质《征免税证明》或其扫描件。如果《征免税证明》电子数据与申报数据不一致,海关需要验核纸质单证的,有关企业应予以提供。(海关总署公告2017年第19号)

十三、2017年5月1日起,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的,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为进一步明确营改增试点运行中反映的有关征管问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36号文件印发)第四十条规定的混合销售,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四、2017年5月1日起,建筑企业以内部授权或者三方协议等方式授权集团内其他纳税人为发包方提供建筑服务的,不缴纳增值税,由第三方缴纳增值税并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发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二、建筑企业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后,以内部授权或者三方协议等方式,授权集团内其他纳税人(以下称“第三方”)为发包方提供建筑服务,并由第三方直接与发包方结算工程款的,由第三方缴纳增值税并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发票,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的建筑企业不缴纳增值税。发包方可凭实际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五、2017年5月1日起,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异地预征的征管模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三、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17号印发)。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六、2017年5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销售电梯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其安装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四、一般纳税人销售电梯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其安装服务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纳税人对安装运行后的电梯提供的维护保养服务,按照“其他现代服务”缴纳增值税。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七、2017年5月1日起,植物养护服务,按照“其他生活服务”缴纳增值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五、纳税人提供植物养护服务,按照“其他生活服务”缴纳增值税。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八、2017年5月1日起,发卡机构、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提供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服务按照新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六、发卡机构、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提供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服务,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发卡机构以其向收单机构收取的发卡行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此销售额向清算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二)清算机构以其向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收取的网络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发卡机构支付的网络服务费向发卡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按照收单机构支付的网络服务费向收单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清算机构从发卡机构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记载的发卡行服务费,一并计入清算机构的销售额,并由清算机构按照此销售额向收单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三)收单机构以其向商户收取的收单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此销售额向商户开具增值税发票。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十九、2017年5月1日起,符合规定的纳税人补开增值税发票时间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七、纳税人205月1日前发生的营业税涉税业务,需要补开发票的,可于2017年12月31日前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二十、2017年5月1日起,在实名办税的地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十万元的审批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八、实行实名办税的地区,已由税务机关现场采集法定代表人(业主、负责人)实名信息的纳税人,申请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十万元的,主管国税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办结,有条件的主管国税机关即时办结。即时办结的,直接出具和送达《准予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不再出具《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除本公告第九条和第十条以外,其他条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发生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二十一、2017年5月1日起,《千户集团名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为加强国家税务总局管理服务的重点大企业集团风险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千户集团名册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7号)规定,《千户集团名册管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十二、2017年5月1日起,《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工作,积极应用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成果,有效执行我国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协议或者安排,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十三、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

为规范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发布了新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规定适用退税政策的研发机构(包括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的国产设备,按本办法实行全额退还增值税,办法施行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增值税发票开具日期为准。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73号)到期停止执行。

二十四、2017年4月1日起,个人转让住房享受优惠,因纠纷未及时取得产权证的,可凭法院、仲裁机构出具的法律文书确认购房时间。

关于个人因产权纠纷等原因未能及时获取房屋所有权证书,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裁定后,取得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房屋所有权证裁定书的时间,可否确认为个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时间这一问题,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7年第8号公告做出明确规定:即个人转让住房,因产权纠纷等原因未能及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包括不动产权证书),对于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出具的法律文书确认个人购买住房的,法律文书的生效日期视同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注明时间,据以确定纳税人是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篇6:中部地区的财税政策研究

中部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但在新的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部崛起的步伐,影响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一)经济总量较低,发展速度缓慢

从全国来看,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基础相对较弱。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指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在全国经济区域板块横向比较中,整体竞争力偏低。

石丁,彭玉凤()通过数据得出,与全国人均GDP相比,中部各省尤其是江西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差距,但依然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刘汉屏,汪柱旺()表示,中部地区的产权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却比较缓慢。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赵世钧,任中普()认为:中部地区工业中大多数属于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产品发展相对落后。”贾丹丹(2006)指出,中部地区重点建设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造业, “三农”问题突出。

二、中部地区的财税政策问题研究

(一)财政实力较弱,影响了宏观调控的发挥

李兴文,张效忠(2006)指出:“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而且自我‘造血’能力较差,财政自给率非常低,财政保运转、促发展任务严峻。”林继扬()指出,中部地区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虽有所增长,但占总经费的比例依旧很小;特别是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的政府资金来源总量偏少,且有下降趋势。

(二)税收对中部地区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姜旭之, 沈斯(2007)认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体现出协调区域发展的功能,区域性优惠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产业政策的要求。

李珂()提出,中部地区中一些省份是农业大省,如江西省,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增值税的这种做法加重了中部地区的税负,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王乔()指出,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中部地区居民税收压力较大,使得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财政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资金管理不规范

桂林()认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到位,中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不利于民间投资和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

许世建,易青青(2010)认为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大,同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应积极运用多种财税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振兴中部地区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

(一)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应把产业优惠和区域优惠结合起来,可以减少设立各类开发区带来的弊端。

窦庆菊()认为,应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调整现行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还应使中部地区能享受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享受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待遇。

董云展(2006)指出,对中部地区给予优惠的关税政策对中部地区的企业发展、结构调整乃至整个经济的振兴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调控地区差距、均衡各地区的财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聂倩(2010)指出,需要健全财政投融资体制,通过完善价格制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马蔡琛(2008)认为,需要结合推进中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适当补偿中部地区的税源转移损失。

(三)加快增值税改革的步伐,减轻中部企业的税收负担

我国应扩大增值税改革范围,从而使中部地区减少税负。

封立志(2009)表明,减少人为因素对增值税与经济良性发展的阻碍,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的税收征管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税源和实际税收的稳定增长。

胡孝伦(2005)认为,改革初期在抵扣范围的选择上宜窄不宜宽,只宜对固定资产增量实行抵扣。

(四)加强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桂林(2004)认为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有助于推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周广仁(2006)认为,在税收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矿产资源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进行重点扶持,提高中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许世建,易青青.促进中部崛起的财税政策思考――以江西为例[J].老区建设,2010(20)

[2]石丁,彭玉凤.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1)

[3]聂倩.基于实践层次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9(6)

发展低碳经济财税政策【2】

【摘要】对于低碳经济其有着深刻的内涵,并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证明,这条路也有着很大的挑战。

为此,我国为了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在对国外的一些方法进行借鉴后提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政策还有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政;税收

上一篇:妈妈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下一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十单元阅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