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2024-06-26

应用统计学习报告(共8篇)

篇1: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为解放统计思想,学习先进经验,近期,县统计局组织人员赴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学习统计工作,其管理之规范、职责之明晰、协作之紧密、考核之严格,对于做好我县统计工作可资借鉴。

一、xxxx黔的主要做法

(一)统计意识特别强烈。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高度重视区县目标考核及统计基础工作,坚持“发展要加快、统计要

跟上”的思路,明确要求经济主管部门“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一是街道、乡镇和县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统计工作列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健全、统计职责明晰,统计专兼职人员配备较强,丰都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等统计基础工作。二是企业重视,视统计工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xxxx黔三区县“责任企业、诚信企业、规范管理企业”多,各类企业和个体户统计台账健全,普遍以“上规模”为荣,积极主动申报“三上企业”,如黔江现有限上商贸企业、限上商贸个体分别为100户、17户,限上商贸个体占比小,因而越加严把“三上”企业入口关。

(二)统计基础十分扎实。一是机构健全,人员充实。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做到机构、人员、设备、经费、责任“五落实”,经济活动重点街道、乡镇的统计管理办公室落实专职统计人员2—3人,普遍将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二是规范管理,台账健全。对照《重庆市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逐一规范机构设置、统计调查、统计服务和统计法制等工作,统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街道、乡镇和企业统计台账规范,并逐步推行电子档案。

(三)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有效。一是全面监测,重数据来源。高度重视数据基础来源,各项统计指标均有主管部门负责,经济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职责明确,相关责任具体到部门、企业、街道和乡镇,数据指标来源体系完善、畅通。二是建立机制,定期分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调控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分析季度数据指标,科学应对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四)统计执法创优统计环境。xxxx黔三区县曾大力宣传贯彻《统计法》,成立执法队,组建精干队伍,严格统计执法。做到常规检查与统计执法督导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一般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统计部门独立执法与主管部门联合检查相结合,以强有力的执法举措赢得强烈的统计意识和良好的统计环境。

(五)统计考核真实具体。一是注重指标衔接。既有市级考核指标责任分解,又有对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的明确考核;既有考核指标项目设计的衔接,又有分值占比的衔接。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xxxx黔三区县均设立有区县调查点,既全面真实掌握了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又满足了年度考核之需(详见附表)。二是定期通报。涪陵区按季通报经济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统计工作情况。三是严格考核。根据年初出台的有关考核文件和季度工作情况,科学评估、测算统计基础工作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

对比三区县,我县统计工作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一是统计意识有差距。我县统计调查对象配合较差,“我要上规”和“要我报数”的反差强烈,个别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抓统计就是抓发展”。二是统计协作有差距。统计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甚至与街道、乡镇的职责也不明晰,既有统计“大会计”服务不够、参谋缺失的问题,又有缺少“共同责任、合力统计”的问题。三是规范化建设有差距。街道、乡镇和重点企业统计台账健全的少,不规范的多,尤其是重点街镇缺少专职或年富力强统计人员。

二、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统计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协调量大,甚至“以公对私”、执法盲点,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各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通力协作,真正“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我们的统计“大合唱”才会有序、有效进行。

(二)规范管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善统计机构、健全统计台账、推进统计服务、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精准考核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动力。目标明方向,考核出动力。正是xxxx黔三区县明确的发展责任、具体的考核办法充分激发了部门、单位的创造力与执行力,才确保了统计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四)严格执法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障。人们对统计工作有一个认识过程,良好的统计环境往往需要以严格统计执法来换取。要辩证处理优化发展环境与加强统计执法的关系,既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又确保统计数据真实。

三、收获与建议

(一)切实

增强统计意识。当前,正处于统计改革的加速推进期,以企业一套表制度、联网直报为核心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既要普及统计知识,规范基层统计管理,也要学习新方法,适应国家关于“明白统计、真实统计”的一系列统计制度改革的需要,在国家统一框架体系中抓好统计工作,真实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既要求各级各部

门、企事业单位树立强烈的统计意识,又要求各类调查对象建树责任企业、争做责任市民,积极支持配合统计调查工作。

(二)抓紧抓好统计“双基”建设工作。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生命,狠抓统计基层建设和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的“双基”建设工作是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我县当前统计工作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在“量”上,县统计局要成立普查中心,配强工作人员。重点街镇要落实2—3名专职统计人员,一般乡镇优配兼职统计人员,明确统计负责人。在“质”上,要稳定统计队伍,统计责任单位和统计调查对象的分管领导和从业人员都要保持稳定。要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全县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统计从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二是明确统计指标体系和责任单位,以此建立准确、全面、完善的基层统计台账,规范统计数据申报、审查流程。三是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既抓数据源,又建立全程监测、有效分析的数据生产机制。

(三)及时、全面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一是有关部门要建立“三上”企业协调联系服务机制,动态掌握经济主要增长点建设、生产、销售等情况。二是有关部门与统计部门建立月报沟通机制,报前多分析评估。三是建立经济运行监测调控联席会议制度,改季后总结为季前监测、季末评估和季后总结相结合,定期客观分析全县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反应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统计执法。统计执法是统计工作的立业之基,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法》和《重庆市统计管理条例》,将“发展了就该统计上去”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统计调查对象。要强力推进统计执法,排除一切干扰实现统计执法“零”突破,扩大统计影响力,把依法统计渗透到每一个工作流程和被调查单位。

(五)建立科学实用的考评体系。力争考核项目明明白白,完成数据清清楚楚。一是明晰经济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责任,对纳入市级考核的指标和参阅指标,在县级部门年度考核中对应增加其考核分值。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考核办法,尽快解决街道、乡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神仙数据”等问题,按季通报行业发展和街道、乡镇统计数据,力促开创“行业部门专题抓、街道乡镇重点抓”纵横用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下大力气解决“个”、“企”混乱问题。随意调转个体与企业、企业身架个体身份、全行业明显企业但却一律个体等等,是xxxx“特有”的经济现象。要借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分线清理企业、个体户经营现状,推行部门与部门、部门与街道、乡镇联合工作方式,采取综合措施,彻底解决个别行业、部分企业“限上没进入、限下没抽中”等“统计真空”问题。

篇2: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为解放统计思想,学习先进经验,近期,县统计局组织人员赴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学习统计工作,其管理之规范、职责之明晰、协作之紧密、考核之严格,对于做好我县统计工作可资借鉴。

一、xxxx黔的主要做法

(一)统计意识特别强烈。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高度重视区县目标考核及统计基础工作,坚持“发展要加快、统计要

跟上”的思路,明确要求经济主管部门“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一是街道、乡镇XX县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统计工作列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健全、统计职责明晰,统计专兼职人员配备较强,XX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等统计基础工作。二是企业重视,视统计工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xxxx黔三区县“责任企业、诚信企业、规范管理企业”多,各类企业和个体户统计台账健全,普遍以“上规模”为荣,积极主动申报“三上企业”,如黔江现有限上商贸企业、限上商贸个体分别为100户、17户,限上商贸个体占比小,因而越加严把“三上”企业入口关。

(二)统计基础十分扎实。一是机构健全,人员充实。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做到机构、人员、设备、经费、责任“五落实”,经济活动重点街道、乡镇的统计管理办公室落实专职统计人员2—3人,普遍将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二是规范管理,台账健全。对照《XX市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逐一规范机构设置、统计调查、统计服务和统计法制等工作,统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街道、乡镇和企业统计台账规范,并逐步推行电子档案。

(三)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有效。一是全面监测,重数据来源。高度重视数据基础来源,各项统计指标均有主管部门负责,经济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职责明确,相关责任具体到部门、企业、街道和乡镇,数据指标来源体系完善、畅通。二是建立机制,定期分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调控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分析季度数据指标,科学应对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四)统计执法创优统计环境。xxxx黔三区县曾大力宣传贯彻《统计法》,成立执法队,组建精干队伍,严格统计执法。做到常规检查与统计执法督导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一般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统计部门独立执法与主管部门联合检查相结合,以强有力的执法举措赢得强烈的统计意识和良好的统计环境。

(五)统计考核真实具体。一是注重指标衔接。既有市级考核指标责任分解,又有对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的明确考核;既有考核指标项目设计的衔接,又有分值占比的衔接。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xxxx黔三区县均设立有区县调查点,既全面真实掌握了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又满足了考核之需(详见附表)。二是定期通报。XX区按季通报经济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统计工作情况。三是严格考核。根据年初出台的有关考核文件和季度工作情况,科学评估、测算统计基础工作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

对比三区县,我县统计工作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一是统计意识有差距。我县统计调查对象配合较差,“我要上规”和“要我报数”的反差强烈,个别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抓统计就是抓发展”。二是统计协作有差距。统计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甚至与街道、乡镇的职责也不明晰,既有统计“大会计”服务不够、参谋缺失的问题,又有缺少“共同责任、合力统计”的问题。三是规范化建设有差距。街道、乡镇和重点企业统计台账健全的少,不规范的多,尤其是重点街镇缺少专职或年富力强统计人员。

二、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统计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协调量大,甚至“以公对私”、执法盲点,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各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通力协作,真正“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我们的统计“大合唱”才会有序、有效进行。

(二)规范管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善统计机构、健全统计台账、推进统计服务、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精准考核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动力。目标明方向,考核出动力。正是xxxx黔三区县明确的发展责任、具体的考核办法充分激发了部门、单位的创造力与执行力,才确保了统计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数据的真

为解放统计思想,学习先进经验,近期,县统计局组织人员赴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学习统计工作,其管理之规范、职责之明晰、协作之紧密、考核之严格,对于做好我县统计工作可资借鉴。

一、xxxx黔的主要做法

(一)统计意识特别强烈。涪陵、黔江、丰都等区县高度重视区县目标考核及统计基础工作,坚持“发展要加快、统计要

跟上”的思路,明确要求经济主管部门“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一是街道、乡镇XX县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统计工作列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健全、统计职责明晰,统计专兼职人员配备较强,XX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等统计基础工作。二是企业重视,视统计工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xxxx黔三区县“责任企业、诚信企业、规范管理企业”多,各类企业和个体户统计台账健全,普遍以“上规模”为荣,积极主动申报“三上企业”,如黔江现有限上商贸企业、限上商贸个体分别为100户、17户,限上商贸个体占比小,因而越加严把“三上”企业入口关。

(二)统计基础十分扎实。一是机构健全,人员充实。xxxx黔三区县街道、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做到机构、人员、设备、经费、责任“五落实”,经济活动重点街道、乡镇的统计管理办公室落实专职统计人员2—3人,普遍将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二是规范管理,台账健全。对照《XX市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逐一规范机构设置、统计调查、统计服务和统计法制等工作,统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街道、乡镇和企业统计台账规范,并逐步推行电子档案。

(三)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有效。一是全面监测,重数据来源。高度重视数据基础来源,各项统计指标均有主管部门负责,经济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职责明确,相关责任具体到部门、企业、街道和乡镇,数据指标来源体系完善、畅通。二是建立机制,定期分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调控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分析季度数据指标,科学应对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四)统计执法创优统计环境。xxxx黔三区县曾大力宣传贯彻《统计法》,成立执法队,组建精干队伍,严格统计执法。做到常规检查与统计执法督导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一般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统计部门独立执法与主管部门联合检查相结合,以强有力的执法举措赢得强烈的统计意识和良好的统计环境。

(五)统计考核真实具体。一是注重指标衔接。既有市级考核指标责任分解,又有对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的明确考核;既有考核指标项目设计的衔接,又有分值占比的衔接。如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xxxx黔三区县均设立有区县调查点,既全面真实掌握了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又满足了考核之需(详见附表)。二是定期通报。XX区按季通报经济主管部门、街道和乡镇统计工作情况。三是严格考核。根据年初出台的有关考核文件和季度工作情况,科学评估、测算统计基础工作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

对比三区县,我县统计工作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一是统计意识有差距。我县统计调查对象配合较差,“我要上规”和“要我报数”的反差强烈,个别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抓统计就是抓发展”。二是统计协作有差距。统计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甚至与街道、乡镇的职责也不明晰,既有统计“大会计”服务不够、参谋缺失的问题,又有缺少“共同责任、合力统计”的问题。三是规范化建设有差距。街道、乡镇和重点企业统计台账健全的少,不规范的多,尤其是重点街镇缺少专职或年富力强统计人员。

二、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统计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协调量大,甚至“以公对私”、执法盲点,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各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通力协作,真正“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计”,我们的统计“大合唱”才会有序、有效进行。

(二)规范管理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善统计机构、健全统计台账、推进统计服务、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精准考核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动力。目标明方向,考核出动力。正是xxxx黔三区县明确的发展责任、具体的考核办法充分激发了部门、单位的创造力与执行力,才确保了统计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数据的真

篇3:物流园区运营统计分析报告

2015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的通知》,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具体组织评选示范物流园区工作。为使业界了解我国物流园区运行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园区运营单位与入驻企业提供行业坐标,为示范物流园区评选工作提供技术数据参照,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在连续两年按照优秀物流园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先期从参评上千家报送的基础资料园区中甄选出100家园区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本报告。被调查的样本园区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本报告按照2011年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四大地区,即东部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 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本次统计分析工作,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坚持了以下原则:高标准、严要求,严把统计分析质量关。要求各个园区填报数据必须真实、可信、完整。 在统计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力求客观公正。本次统计分析由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组织,借助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力量,经过策划研讨,指标体系优化与设计,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整理、统计与校核,电话回访与网络调查,综合比选与分析六个阶段。统计调查对象遴选范围为全国各地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物流聚集区),要求园区运营满1年且具有法人资格,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150亩)及以上,拥有多家入驻企业。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及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形成了本报告。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为了能够对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从投资规模、占地规模以及交通便利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有关单位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出的总量,分规划投资和实际投资。

规划投资规模情况。物流园区平均规划投资额为20.1亿元。其中, 投资1亿~1 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51%;10亿~3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27%。如图1所示。

实际投资额完成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10.9亿元,规划投资额完成率在7 1 % ~1 0 0 % 占园区总数的40%。实际投资超出规划投资的物流园区占园区总数的10%。经分析,规划投资额完成率超过100%的园区规模普遍偏小,平均规划投资额为6亿元,而平均实际投资额为8亿元。与此相反,规划投资额超过7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48亿元,完成率为49%,总体尚未完成规划投资目标。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物流园区投资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图2所示。

分区域物流园区实际投资情况。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在全国最高,为14亿元; 其次为东北地区13亿元;物流园区投资规模最小的为西部地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仅为6亿元。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投资强度情况。投资强度是指投资额与物流园区占地面积之比,分为规划投资强度和实际投资强度,其中规划投资强度是指规划投资额与园区规划占地面积之比;实际投资强度是指实际投资额与园区实际占地面积之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平均规划投资强度为158万元/亩,平均实际投资强度为164万元/亩。其中, 园区实际投资强度在100万~200万元/亩的占比最高,为36%,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2.占地规模

实际占地面积情况。根据《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GB/ T 30334—2013)(以下简称《规范》),建议物流园区占地面积不小于0.5平方公里(750亩) 以上。从本次统计来看,实际占地面积在150~750亩的物流园区占6 3 % ,与《规范》建议的占地面积标准相差较大;另外,占地7500亩以上的超大型园区占6%,如图5所示。

分区域物流园区实际占地面积情况。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物流园区平均实际占地面积情况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各经济区域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物流园区实际占地面积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物流园区实际占地面积相对较低。

规划面积完成情况。规划面积完成情况指物流园区实际占地面积与规划占地面积之比,其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34%的园区接近或已经完成了当初规划设计,但是仍有20%的物流园区只完成了规划面积的不足1/3。

物流运营面积占比情况。根据《规范》,物流运营面积占比是指物流园区中物流运营面积占物流园区实际占地总面积的比例,物流运营面积包括码头、铁路装卸线、道路、仓库、堆场、雨棚、流通加工场所、货车停车场、装卸搬运场地、信息服务用地等,不包括生活配套和商务配套用地。《规范》规定物流园区的物流运营面积占比不能低于5 0 % 。物流园区物流运营面积占比的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

根据统计结果,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物流运营面积占比平均为75%,大于《规范》中50%的下限值。尽管物流运营面积占比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16%的园区物流运营面积占比小于50%。

容积率情况。物流园区容积率是指物流园区的总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根据每个园区的容积率,测算出我国物流园区的平均容积率为0.67,具体分布情况如图9所示。

3.交通便利性

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是物流园区成功运营的基础条件,本报告从公路、铁路、 水运、航空、多式联运五个方面考虑物流园区的交通便利性。

根据《规范》,统计物流园区周边5公里以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总条数情况,从图10可知,70%的物流园区5公里以内有2~3条公路,临近四条及以上公路的物流园区占比为11%。物流园区公路便利性总体良好。

物流园区距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国道的距离情况。据统计,51%的物流园区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距离在5公里以内,平均距离为2.25公里; 45%的园区与国道的距离在5公里以内,平均距离为1.66公里。可见,园区周边的公路便利性总体较好。

铁路便利性。根据统计数据,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拥有铁路专用线的比例为37%,距离铁路货运场站5公里以内的物流园区比例为27%,平均距离为2.73公里。

水运便利性。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距离港口5公里以内的物流园区占到了15%,平均距离为1.83公里。

航空便利性。通过调查,物流园区距离机场5公里以内占到了2 % ,平均距离为0.25公里。

多式联运条件。本报告对物流园区具备多式联运条件进行规定,5公里内具有铁路货运场站、港口以及机场设施的物流园区认为具有多式联运能力。根据统计,物流园区5公里内能够进行公铁联运、公水联运与5公里内能够实现公铁联运的物流园区占到了28%,具体如图11所示。

(二)我国物流园区服务能力分析

服务能力是衡量物流园区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投入大小和园区网页质量关系到物流园区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货运车辆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物流园区的服务能力。结合本次物流园区评价调查问卷对相关项目填写的完备性,本报告从下述三个方面对物流园区服务能力进行统计分析。

1.公共信息平台投入情况

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能否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是衡量一个物流园区服务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投入占园区实际投资的比例平均为7.9%,而园区软件系统投入占公共信息平台投入的比例平均为54.6%。

2.物流园区网页级别(PR值)情况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仅有65%的物流园区具有自己的网页,物流园区对自身网站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物流园区评价中,我们选取网页级别作为衡量园区网站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度量指标。网页级别(PR值)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用来标识网页等级和重要性的指标。级别从0到10级,10级为满分,PR值越高说明该网页越受欢迎(越重要)。通过利用专用工具对各物流园区网页级别查询并统计,可以看出网页级别为1的物流园区占35%,网页级别为3的占30%,而网页级别为6的仅占2%。目前,我国物流园区PR值尚无超过6的高水平网页,相反,却有6%的物流园区网页PR值为0,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

3.货运车辆情况

货运车辆运营类型分析。根据统计数据结果,依靠自有车辆运营的物流园区比例仅为2%,依靠整合社会货运车辆的园区比例为7%。大部分物流园区采用自有货运车辆和整合社会货运车辆相结合的方式。

货运车辆规模情况。根据统计数据,物流园区平均自有车辆为368辆,平均整合社会车辆10939辆,图13是我国物流园区货运车辆规模分布情况。

(三)我国物流园区运营效率分析

运营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物流园区运营状况的好坏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报告选取物流强度、营业收入以及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对我国物流园区运营效率进行统计分析。

1.物流强度情况

物流强度是指物流园区每平方公里每年的货物吞吐量。全国物流园区的物流强度分布情况。根据测算结果,样本企业物流园区的平均物流强度为378万吨/(平方千米·年)。

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物流园区的平均物流强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平均物流强度较大, 西部地区相对较小,表明物流强度与经济水平总体一致,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需求旺盛但土地紧缺;而西部地区需求相对较弱,土地较东部地区紧张程度有所下降。

2.营业收入情况

物流园区自身营业收入情况。经统计,我国物流园区自身营业收入差别较大,2014年平均营业收入为5.7亿元,其中有12%的物流园区自身营业收入超过了15亿元,仍有4%的物流园区自身营业收入不超过100万元。

物流园区入驻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根据统计结果,2014年我国物流园区入驻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其中有26%的物流园区入驻企业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上。

3.劳动生产率情况

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本报告中设定物流园区劳动生产率即园区管理机构与入驻企业营业收入之和与园区就业总人数之 比,物流园区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物流园区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物流园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3 8 . 1万元/ (人·年)。

(四)我国物流园区的社会贡献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体系 中重要的 物流节点,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作用。本报告从就业规模、上缴税收、新能源使用情况以及入驻企业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对物流园区的社会贡献进行统计分析。

1.就业规模情况物流园区就业规模情况

就业规模指园区管理机构人数与入驻企业中从事物流活动的就业人数之和。根据本次统计,2014年我国物流园区平均就业人数为5900人。物流园区分区域就业人数情况,中部地区物流园区就业人数较多,东部地区的物流园区就业人数较少。

2.上缴税收情况

物流园区自身上缴税收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2014年物流园区自身平均上缴税金为1800万元。经分析,2014年物流园区入驻企业平均上缴税金为3.2亿元。

3.新能源使用情况

目前,样本物流园区中已有13% 的园区使用了新能源(其中有一家物流园区同时使用了风能和LNG两种新能源),使用的新能源以太阳能、风能以及LNG等为主,具体情况如图14所示。

4.入驻企业数量及质量情况

入驻企业数量指入驻物流园区企业总数,入驻企业质量指4A~5A级物流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数量占入驻企业总数的比例。 此项指标可以反映物流园区吸引优秀企业入驻的能力。

物流园区总体入驻企业数量情况。根据统计,2014年样本物流园区平均入驻企业数量为230家。

物流园区分区域入驻企业数量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的物流园区平均入驻企业数量可知,东部地区物流园区内入驻企业数量最多,平均为310家。

入驻物流企业质量。从入驻园区的物流企业质量来看,2 0 1 4年入驻园区4A及以上物流企业的数量平均为6家。

物流园区入驻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情况。调查统计发现,我国物流园区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的仅为31%,平均入驻数量为1家,入驻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在5家之内的占统计总数的26%;入驻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上的仅占2%。

结束语

物流园区统计分析工作,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物流园区关键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是了解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给园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工作。需要园区管理运营主体、入驻企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加之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和发展转型的叠加时期,更给园区统计分析工作带来了特殊的复杂性, 本次统计分析报告仅是一个初步探索尝试,仍然需要深入探讨和实践。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报告中定有许多不妥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希望同行和物流园区的同人们多提宝贵意见。

本次统计分析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 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山东、重庆等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感谢福建、辽宁、河北、青海等全国各地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物流行业协会所做的组织工作;感谢物流园区专委会会员单位及广大物流园区对本次调查的热情参与;感谢社会有识之士和园区企业经营者对本次调查的出谋划策。

物流园区运营情况统计分析组成员名单

组长: 何黎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副组长:贺登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主任

张晓东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 王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杨淞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姜超峰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冯耕中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黄萍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秘书长,中物联学会工作部主任

陈凯中物联学会工作部

张彬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秦四平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副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郎茂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李昂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康福泉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吴勇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汪能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篇4: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北京局队召开新修订《统计法》学习报告会

8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了市政府统计系统新修订《统计法》视频学习报告会,国家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恒应邀作学习辅导报告,局长苏辉、总队长潘等局队领导出席会议,副局长顾兖州主持报告会。

刘恒在报告中从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矛盾和存在问题,新《统计法》出台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新《统计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等方面,对新《统计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和解读。

顾兖州结合近期局队长联席办公会议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统计法》做出的部署,强调全系统要将学习、宣传、贯彻新《统计法》落到实处,并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制度建设:一要结合今年经济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和审核制度;二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制度;三要完善统计信息保密、共享以及资料公开发布制度;四要从执法、巡查以及纪检监督几方面继续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督查;五要按照市委、市政府9号文件的要求,发挥政府统计部门“两个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六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面向社会的宣传和解疑释惑,做好统计服务。

河南

河南总队三措施

确保新增PMI样本质量

近日,河南调查总队下发了《关于增加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小型样本企业的通知》,以确保新增的小型样本企业能够在8月份正式开始上报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

一是要加强对调查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有关省辖市队做好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报表内容,正确填写报表和使用网上直报系统,确保调查的时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二是要严格遵循采购经理调查制度,确保调查源头数据质量。要求各调查企业的采购经理按照调查制度规定,履行报表填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时据实填报报表。企业第二联系人每月要主动提醒填表的采购经理按时填写报表,但不能代替填表,以保证调查对象的真实性,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三是要加强沟通与联系,提高采购经理直报率。要求有关省辖市队尽快核实新增调查企业的采购经理、统计人员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并上报总队,以便加入总队短信平台,每月通过手机短信提醒采购经理上报问卷,提高采购经理直接报送率。

甘肃

陇南市局加强投资项目统计监测

甘肃陇南市统计局为全面了解、跟踪反映中央扩大政府投资项目、灾后重建项目在陇南市的落实与进展情况,采取三项措施加强统计跟踪监测工作。

一是加强沟通,拓宽投资统计信息渠道。通过运作多年的部门信息交换机制,积极与市发改委、市经贸委以及市建设局进行联系,要求各部门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均要以“随办随抄”的方式按照属地原则及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便于统计部门与项目单位开展联系,确认项目统计的责任单位及具体工作人员,确保项目统计工作的及时开展。

二是加强审核,坚持项目单位直接填报。重点做好投资项目的跟踪统计,要求所有投资报表均由项目单位直接填报,坚决杜绝不符合程序的代填代报现象。对部分项目定期上门进行现场核实,认真核实项目建设工作量和报表数据,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认真把好项目质量关,确保项目投资“不重、不漏、不假”。

篇5: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GDP均值:

人居GDP均值:

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

前五位和后五位的省份:

:2:(1)

()

(3)

篇6:应用统计分析课程学习总结

在学期开始时,老师就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听应用统计分析的课,那个SPSS软件非常有用,以后写论文肯定要用到!尽管心里也是一再暗示自己要好好学,但是因为其他原因,学习的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理想,课程结束后依旧是模模糊糊,好多知识还真的是一知半解。通过回顾课程内容,阅读老师发来的SPSS电子书,我简略总结一下自己这学期所学到的基本内容。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PSS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其操作是属于技术方面的,关键在于数据的收集描述和分析以及后期数据处理时的假设检验方法的选择。通俗一点说,使用SPSS可以从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中找到联系,发现数据之间的影响关系。这就是SPSS的神奇之处,这也就是我们作为研究生在实证研究时使用SPSS的目的和用途。

描述性统计是进行其他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利用这些基本统计方法,可以对要分析数据的总体特征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同时也为更深入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在商业分析中,通常需要进行组与组之间平均水平的比较。t检验方法,就是主要用来进行两个样本间的比较。t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假设零假设H0成立,即样本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后利用现有样本根据t 分布求得t值,并据此得到相应的概率值p,若p≤ɑ,则拒绝原假设,认为两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SPSS中“Analyze”菜单中的“Compare Means”可用于均值检验,其子菜单中的“One-sample t test”用于单一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用于两独立样本t检验;“Baired-samples t test”用于两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中不同变量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确定控制变量对研究变量影响力的大小。通过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水平的控制变量是否对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如果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能够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那么它和随机变量共同作用,必将使结果有显著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所解决的是一个因素下的多个不同水平之间的相关问题;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控制变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主要用于分析多个控制变量的作用、多个控制变量的交互作用以及其他随机变量是否对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协方差分析将那些很难控制的因素作为协变量,在排除协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控制变量对观察变量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对控制因素进行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Analysis”的“Compare Means”菜单下的“One—Way ANOVA”子菜单实现;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都是在“Analysis”下“General Linear Model”菜单下的“Univariate”子菜单实现的。相关分析即是用适当的统计指标来衡量事物之间,以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相关分析的方法很多,包括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距离相关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包括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前者通过计算定距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后者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利用等级相关系数来衡量定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偏相关分析是指在排除了第三者影响的前提下,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当然第三者与这两个变量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距离相关分析是对观测变量之间差异度或相似程度进行的测量。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联系的最为广泛的模型。在实际中,根据变量的个数、类型,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通常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含虚拟自变量的回归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等。一元线性回归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回归问题;多元线性回归用于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问题;非线性回归主要解决在非线性相关条件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时间序列的曲线回归用于研究因变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当遇到非数量型变量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来构造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是对定性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SPSS中“Analyze”/“Regression”菜单可用于回归统计分析。其中,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含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可由“Linear”子菜单完成;非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和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可由“Curve Estimation”子菜单完成;逻辑回归分析可由“Binary Logistic”子菜单完成。

结构方程模型又称协方差结构模型,它主要是在心理、行为、教育、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实际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方向。结构方程模型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因果模型的结合体,所包含的因子模型又称为测量模型,其中的方程成为测量方程,描述了潜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所包含的因果模型又称为潜变量模型,也称为结构模型,描述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诸多好处,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容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

篇7: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实习报告

学院(系)专业名称 使用班级 实习地点 起止时间

姓名:班级:

学号: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实习报告

学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实习地点 班级

实习要求:

1、掌握SPSS 软件使用基础;

2、熟练使用 SPSS 进行描述统计、频数分析;

3、使用SPSS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4、使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

5、使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包括相关图和相关系数;

6、使用SPSS进行一般的回归分析——理解模型的选定、估计、系数及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简单的残差分析、预测。

实习目的:

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这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更能切实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软件SPSS中的实现,并能正确解释SPSS的运行结果。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对实习过程的描述)

实习体会:

成绩指导教师

日期 第页,共页注:请用A4纸书写,不够另附纸。

※ 打印时删除后面的内容

实习报告撰写的要求

(一)实习报告内容组成:实习报告应包括题目和正文两方面内容。

(二)实习报告撰写内容要求

1、题目:实习报告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如有特殊要求,可

加注副标题。

2、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序言、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心得体会与收获几部分组成。

(三)实习报告撰写规范

1、实习报告按规定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纸张选用A4。

2、使用计算机完成实习报告,必须按照如下统一格式打印:(1)封页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样张式样打印,必须正确无误。(2)题目和标题:①实习报告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②题目下空二行为实习报告正文。(3)标题:一级标题以三号字黑体居中打印;副标题以四号黑体左起空二格打印。(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篇8:应用统计学习报告

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高等学院对统计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不够。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统计意识”。统计意识绝非等同于算算平均数、画画统计图等简单技能,而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使学生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能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的统计教学目标虽然说重视应用教育,但当前我们仍然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注重培养他们利用统计眼光看问题的意识。

2.师生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合作。现在的统计教学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是教师讲和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倾向依然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引着学生朝自己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即使穿插提问,也往往是一些没有多大思考余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很难平等地进行交流。这样就无法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学习统计的主动性。

3.实践教学薄弱。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能够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目前的统计教学还是只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内容及学生灵活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致使学生参加工作后动手能力比较差,用统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不能活学活用。

要提高学生学习统计的主动性,就必须在现实的统计教学中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由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教为主导”要着眼于“学为主动”,变教师的自我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从学习的效果来评价统计教学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学生去学习统计。

二是由传统学习转变为自主创新性学习。要求教师在统计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创设可操作、可探索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选择现实中的数据,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增强统计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二、构建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统计教学模式

(一)改进师生关系在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统计教学模式中,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基础。统计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统计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统计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与学生都是统计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需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统计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无论知识传授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见,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间关系和谐了,势必带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统计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存在统计教学。这一互动,从教师角度讲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围着学生活动转,主动地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讲,学生在教师有效“导”的基础上,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积极与同学合作,主动地参与讨论,认真地思考,从参与学到探究学,体现主动创新能力。

(二)更新统计课堂教学模式

在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统计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这一模式实施的主要途径。有效的统计课堂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学习、的思路,最后小组内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

组间交流。在统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组间交流是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进行的。一般由一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本组看法和意见,其余组员加以补充,对有争议的地方可以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产生思维碰撞,既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头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完善统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统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构建自主创新性统计教学模式的保障。在统计教学中改进评价机制,对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氛围、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都要多元化。评价内容除了关注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意志、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能力等。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有学生自评、他人评价等。

上一篇: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联欢会办公室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