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2024-06-27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精选8篇)

篇1: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1:

GDP均值:

人居GDP均值:

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

前五位和后五位的省份:

:2:(1)

()

(3)

(4)

篇2: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地点:

实验项目一 描述性统计、区间估计在EXCEL里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EXCEL菜单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2、掌握利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

3、掌握利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

二、实验要求

1、EXCEL环境与数据预处理的操作;

2、描述性统计,包括统计图表的绘制;数据分组处理;集中趋势描述、离散程度描述、分布形状描述。

3、区间估计,包括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计算。

三、实验内容

(一)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实验数据:餐厅服务质量和价位评价.XLS 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频数表(按性别分)、条形图、饼图、帕累托图

(二)数值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实验数据:城乡居民储蓄数据.XLS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日益增加,数据2.XLS是自1990年~2006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储蓄存款包括定期和活期(单位:元)。利用EXCEL,对数据2.XLS作如下分析:

1、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存款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多少?

2、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存款的方差和标准差是多少?

3、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相比,哪种数据的变动性更大?

(三)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成绩分析。实验数据:期末成绩.XLS 假设学生的各门期末考试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选定一门课程,并给出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置信水平为95%的区间估计。

2、顾客满意度分析。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其会员中的50个样品进行电话调查,如果有38个顾客对此超市的服务表示满意,试求对该超市服务满意的顾客比例的95%置信区间。

四、实验结果

(一)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频数表(按性别分)、条形图、饼图、帕累托图

(二)数值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1、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存款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多少? 中位数: 11615.9 均值 : 18553.6

2、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存款的方差和标准差是多少? 方差 :887955495.6 标准差:29798.58

3、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相比,哪种数据的变动性更大?

活期存款方差 :319632938.5 活期存款标准差:17878.28

篇3: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创新源于实践,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 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1]。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巩固理论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的操作方法。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实验内容零散、不成体系, 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医学问题能力的训练, 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的实际工作能力薄弱。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体会, 从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 构建多元化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统计学课程强调方法的应用, 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及与实际应用的衔接[2]。实验教学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从课程大纲的设计、实践与生产指导、毕业环节设计、临床实践等多层次出发, 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 搭建出以实践教学为骨架, 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基础、专业、综合和创新四个层次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其基本特点体现在: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差异, 将实践教学环节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 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基础实验主要在大二、大三年级开设, 专业实验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 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在大四年级和研究生中开设。在该实验教学体系中, 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由教师传授或灌输, 还需要加以自己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在互动、相长的教学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框架内, 筛选现有实验内容, 补充涵盖验证型实验、优化综合设计型实验、整合建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

2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 在实验课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 引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针对课程论题进行探讨, 在交流和质疑中, 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设置及追踪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与强化, 最终达到学生在整合基本知识和提高实践的创新能力。实习课中将医学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融合, 让学生对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统计分析软件SAS、SPSS以及Excel电子表格等统计软件熟练掌握, 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上机操作。以SPSS统计软件为例, 学生要熟练掌握常用统计分析菜单的操作步骤, 独立完成统计分析操作及正确解读结果, 给出分析报告。

目前在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及留学生的医学统计学实习课中安排大量的上机课, 从数据库的建立到数据分析整个过程都由学生主动完成, 通过对软件的教学, 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加强了对医学统计学原理和知识的掌握。针对我校研究生人数众多、医学统计学基础参差不齐、专业方向不同等原因, 导致的对统计学知识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不同等现状, 将大班分为数个小班, 开设独立的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 将理论课的一些内容调整至实验课上讲授, 如一些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对有更高需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专门开设18个学时的医学数据分析选修课程, 以常用的SPSS软件为基础, 通过对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和比较, 加深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 对其今后的科研工作及资料处理打下基础。

3 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 强调重视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强化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要注重教学实验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在综合型实验中, 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统计学学习的兴趣, 老师指导学生, 从研究目的开始, 到调查表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 到研究报告的撰写全过程, 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在儿童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研究中, 由学生对社区幼儿园或小学生等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做出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我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每位本科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进一步使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系统的训练。

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 取决于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因此, 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非常重视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制订了相关政策, 每年派出青年教师进修深造, 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进修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都给予优惠和奖励, 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同时积极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 建立有效的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质量监督及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实验教学管理也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 同课堂教学管理一样, 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实验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4.1 建立质量监督系统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建立质量标准。采取督学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 监控和评价实验教学质量, 及时发现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

4.2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加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制定考评方案, 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能力考核中, 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都可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 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公平的评价方式。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分为四个部分, 包括实验课程理论成绩评定 (20%) 、上机操作成绩评定 (40%) 、案例分析及综合性实验成绩评定 (25%) 、研究创新型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评定 (15%) 等四个部分。

在我校预防医学2007-1班及预防医学2008-2班中展开试点, 具体方法有: (1)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案例讨论来学习统计分析方法。采取以老师设置的问题为中心, 运用“双向式”讨论的教学方法; (2) 引入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 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Excel电子表格等, 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将学习重心不仅仅放在学到的知识上, 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3) 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分成12个组, 6人一组, 根据实验条件和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 设计5个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实验, 由老师指导制定研究目标, 在项目进行各阶段, 老师对各组学生细化具体标准及要求, 并根据目标做出详细可行的调查方案, 各组同学须在规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展开调研, 实际调研结束后再进行数据整理, 最后运用所学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 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对试点班级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培训, 学生们反映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理解的更为清晰, 对统计方法的使用更为熟练, 对SPSS、Epidata等软件应用更为自如, 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现场应对能力、规范撰写总结报告及研究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和收获。

创新思维始于问题基于实践,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在, 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每一个大学能力的比拼。医学统计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 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较系统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分析的思路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为其进行数据分析、医学实践、和阅读专业文献, 打下坚实的统计学基础, 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教师指导时间有限, 经费预算不够完善, 部分不够主动的学生没有充分得到锻炼, 监督机制不够系统等,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方敏.统计学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统计教育, 2008 (1) :24-25.

[2]许涤龙, 李正辉.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J].实验室科学, 2009 (6) :23-25.

篇4:实验报告(一)

摘 要:本文提出英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是词汇理解、记忆和应用,合理利用“核心爆破英语”特色课程,解决英语学习的瓶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实现语言能力和学业成绩提升。

关键词:词汇学习;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学习的整合;自主式学习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中学课程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我国目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英语八级要求学会使用3500个词汇和 400-5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英语新课标在“目标描述”中对各个级别的课外阅读量也作了具体要求:八级要求为30万词以上。同时,课程改革英语新教材是以话题为主线的编写方式,不同的话题需要由不同的语言材料构成,因此词汇的重现率比较低,这样的安排不利于词汇记忆。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词汇记忆环节出问题,学生就会感到英语难学,逐渐失去信心。而 “核心爆破英语” 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的问题,从把词汇学习作为突破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结合词汇学习和学生理解、记忆的基本规律,从学习手段上进行大胆的创新。

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业成绩,我校研究决定开设由北京师范大学安博教育研究院研发的“爆破英语”这一实验课程,以探索和实践高效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

北师大“核心爆破英语”课程是利用美国硅谷科学家历时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记忆引擎”这一国际专利和智能化平台来驱动的全自动英语学习智能专家记忆跟踪系统。这项高科技技术已在全球申请了专利。“核心爆破英语”课程是国家“十五”重点教育课题的成果,由于其方法独特、效果显著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石家庄第一中学是秉承“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拥有勤奋好学的学生群体和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在校领导的支持和网络中心的帮助下,我校高一年级九班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

2.1学前:

进行学前测试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习成绩稍差,对提高成绩有强烈需求的学生进行爆破英语实验。因此选定了高一(9)普通班的60名学生来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之前组织老师学习培训,学校最终决定由曹九珍、郭亚、李超、王忻瑜四位老师作为此次爆破英语的授课教师,并由张亮老师作为计算机管理支持。另外将授课时间定为一周两节课(周一和周五第八节课),每课时40分钟。采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网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进度。

2.2过程:

在爆破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各位老师悉心管理,认真负责。在每一次的学习结束后都对综合学习效果及心理变化进行调查和评估,及时发现优势,总结不足。再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调整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见表格1、2)

2.3数据分析:

在学习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前后的比较,发现所有学生的单词记忆都有所提高。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程度也不一样。爆破英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每位学生既不影响他人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控制进度,充分体现了课程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进步效果更明显,所以说爆破英语能够使学生摆脱学习成绩落后的状况。(见图1)

从必修第一册的学习效果图可以看出,通过爆破英语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整体的测试成绩都有所提高。差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37.50上升到66.14,中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46.87上升到83.40,优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72.01上升到93.69。其中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成绩提高最明显。差等生提高幅度为11.21%,中等生提高幅度为10.24%,优等生提高幅度为8.89%。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每一课时学生平均记忆的单词量为80个,这与之前学生的自主单词记忆相比较来看,增加了一倍左右。所以说词汇爆破对于学生掌握单词背诵,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是很有帮助的。(见图2)

从必修第二册的学习效果图可以看出,通过爆破英语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整体的测试成绩都有所提高。差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35.51上升到69.15,中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47.23上升到78.88,优等生的平均测试成绩由之前的63.08上升到90.55.其中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成绩提高最明显。差等生提高幅度为9.11%,中等生提高幅度为11.27%,优等生提高幅度为6.9%。在必修第二册的实验课程学习中,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样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爆破英语学习之后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重要的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4方法:

高一学生年龄特点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因此学校安排了固定的教师进行管理,每次课程结束后都对学习效果进行测验,因材施教。另外,爆破英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动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爆破英语实验课程还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位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验总结

3.1课程学习心得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实验课程,高一(9)班整体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并且通过爆破英语的学习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另外单词记忆牢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也被激发出来,学生变得乐学,善学,并且更加善于学习,这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对学习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自主、自觉地进行词汇学习了,而且学习效果并不会受到影响。这就说明“爆破英语”课程是一个只要有电脑网络,就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爆破英语”高中课程,与学生在校学习的英语教材为基础,可以实现对学校学习的内容的补充和加强,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优化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这个课程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三年课程的核心内容,而且学生可以在家学习,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家长也可以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分享学生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增进亲子感情联系。

“爆破英语”课程是根据学生单词学习遗忘曲线图来开发记忆的培训课程,该课程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学习过程由世界领先的人类记忆管理优化专家系统——记忆引擎来启动,从而达到人脑所不能达到的超常记忆效果。记忆引擎可以通过记忆物理的方法模拟和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确定最佳的复习时间点,通过最佳时间词汇复现将学生的记忆过程建立在 “记忆 - 遗忘 - 再记忆”之上,进而形成长期记忆,有效避免了“今天背,明天忘”的结果,将知识牢固地锁在大脑中。

3.2爆破英语的优点及不足

3.2.1爆破英语的优点

“核心爆破英语”在教学实践中易于操作,易于与本校特点融合,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形成适合本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校本特色。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爆破英语” 网络学习操作简单,快速增加词汇量的同时,确保以前学过的单词不被忘却从而形成终生记忆。对于教师而言, 我们可以自动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爆破英语”采用纯正的美语发音帮助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系统自动激活篇章阅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掌握的词汇,系统还内置了词汇学习游戏,这些游戏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遵守词汇学习的客观规律,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爆破英语”注重学习的模仿性、直观性和启发式;内容生动活泼,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强化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该课程讲究适当监控,激励为主,宽于理解,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学生只需一两周就能记完一学期的词汇和短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会有显著提高。

3.2.2爆破英语的不足

“爆破英语”课程为网络学习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较高,如果网速不够,就会影响到学习网页的打开,所以为了学习效果,就必须保证网络的畅通。在学校开设爆破英语实验课,对学校的教学设备要求也很严格,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学生来说有些不方便。另外,由于要面对计算机进行学习,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的视力有一些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每学习一个课时就要放松休息。

这个实验课程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很实用,对于他们成绩的提高也最明显。而本身成绩不错的学生在词汇学习效率提升和进步幅度方面效果不太明显,课程该再多一些水平高的练习来帮助优等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余文森,《新课程系列专题报告提纲》[r]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03年1月。

[3]《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爆破英语学习导刊》第四版。

篇5: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

(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1.实验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实验步骤:

一、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的编码及录入(1)数据的编码(2)数据的录入

2、数据的审核与筛选

3、数据的排序

(二)数据的整理

对数据进行整理的主要方式是统计分组,并形成频数分布。既可以使用函数FREQUENCE进行统计分组,也可以借助直方图工具进行统计分组。

二、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运用函数法进行统计描述

常用的统计函数

函数名称 函数功能 Average 计算指定序列算数平均数 Geo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几何平均数 Har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调和平均数 Median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中位数 Mode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众数 Max 计算最大值 Min 计算最小值 Quartile 计算四分位点 Stdev 计算样本的标准差 Stdevp 计算总体的标准差 Var 计算样本的方差 Varp 计算总体的方差

在Excel中有一组求标准差的函数,一个是求样本标准差的函数Stdev,另一个是求总体标准差的函数Stdevp。Stdev与Stdevp的不同是:其根号下的分式的分母不是N,而是N-1。此外,还有两个对包含逻辑值和字符串的数列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的函数,分别是Stdeva和Stdevpa。

(二)运用“描述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描述

“描述统计”工具可以生成以下统计指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峰度值、偏度值、级差、最小值、最大值、样本总和、样本个数和一定显著水平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三、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测定

(一)直线趋势的测定

1、移动平均法测定直线趋势

2、最小二乘法测定直线趋势

(二)曲线趋势的测定

(三)季节变动测定

1、月(季)平均法

2、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地归纳季节变动

实验数据:

2.实验二:

实验步骤: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

(1)熟练掌握Excel 2003的统计制表功能(2)熟练掌握Excel 2003的统计制图功能

(3)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并能准确的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加以应用 实验数据:

二、实验心得报告

成绩:

(一)心得体会

16个课时的课以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学操作实验,加深了对统计学各方面只是以及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了解,同时能更好的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简历一个用以解释器随即行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一只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字母。

统计学一腿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整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的说,他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应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到抽样调查 到统计推断到结论。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时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哈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增加定义: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起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实验过程中,遭确认excel安装设置成功的前提下,首先进行的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这个输入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有药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输入数据。因袭,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了整个统计学实验的基础。

数据输入就是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这是整个统计实验关键中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队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解释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时问题解决起来时事半功倍。

这次为期不长的统计学实验课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它对我的学习以及就爱你刚来工作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一,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得以提升;其次,本次试验开阔了我的视野,是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每页对统计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统计学广发吸收而活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考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门神画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一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人嫩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科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时这样普遍,在我们的饿是哪个或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一直拥挤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甚至有的科学还把我们的时代叫做统计时代,先问意见,可以说统计学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是哪个或中,因此,学号统计学及能流应用excel进行实际统计操作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二的实验操作与学习,我本着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基本操作内容,利用EXCEL软件计算描述统计特征值以及绘制统计图形的目的进行学习和操作。这一次实验操作让我熟练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利用EXCEL的统计函数与宏程序求解统计分布特征值;掌握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操作内容:

1、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2、利用EXCEL函数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3、利用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4、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

5、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实验目的】

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统计整理和统计描述中的基本操作内容,利用EXCEL软件计算描述统计特征值以及绘制统计图形。

【实验软件】

EXCEL 【实验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利用EXCEL的统计函数与宏程序求解统计分布特征值;掌握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

【实验内容】

1、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2、利用EXCEL函数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3、利用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4、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

5、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实验过程】

1.输入实验数据: 某企业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 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 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 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121

2.计算:(1)

组距分组

Excel的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时采用的是“上限在内”原则,为符合统计分组的“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分组时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分组:105-114.9,115-124.9,125-134.9,135-144.9。

(2)

频数

使用FREQUENCY函数,进行计算。FREQUENCY(B4:B53,D4:D7)频数分别是:8、22、16、4(3)

频数分布直方图

点击“工具”菜单,然后点击“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选择“直方图”。在“直方图”中的“输入区域”输入“B4:B53”,“接收区域”输入“D4:D7”,结果如下:

(4)特征值计算

在相应方格中输入命令,得到各特征值。

COUNT(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单位总量50。SUM(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标志总量6149。MAX(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最大值139。MI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最小值107。

AVERAGE(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平均值122.98。MEDI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中位数123。

GEOME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几何平均数122.7222。HARME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调和平均数122.4633。AVEDEV(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的平均差6.2616。STDEV(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的标准差8.026716。VAR(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方差64.42816。KURT(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峰度-0.40871。SKEW(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偏度9.94E-05。当然,如果在计算特征值的时候使用宏程序,则可以使过程简便很多。步骤如下: 点击工具栏“数据分析”,再点击“描述统计”,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分别输入相应区域,并选择输出“汇总统计”和“平均数置信度”,在“K个最大值”和“K个最小值”选择中,选择系统默认值“1”,表示选择输出第1个最大值和第1个最小值。然后按确定,可得到如下结果;

3.至此,整个实验就结束了。

本次实验操作,我能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习题作业,并且完成的质量较高,使自己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在此次实验操作,我还是太过于依赖教材,没能在掌握教材要点之后再进行操作,这是我在今后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我相信在今后的实验操作课中,我将如此次操作一样认真,并且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足,争取越做越好。

(二)意见和建议

总的来说,在短短16节课中,老师就将统计学原理实验课程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八个实验为我们细心讲解了,但是,由于课时短,课程容量大,我们消化吸收的比较缓慢。希望以后的学习中能有充足的学习了解时间。

对哟我们自身来说,在学习当中,总是容易分神,对枯燥的数字总是缺乏兴趣。希望老师能达利调动我们对统计实验操作的兴趣,是授课方式多元化。

篇6:统计学实验报告

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在EXCEL、SPSS中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

二、实验环境:

Microsoft EXCEL; 加载EXCEL 宏:数据分析工具;SPSS分析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见1.1。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单位:h),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见1.2。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

(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3)根据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说明数据分布的特点。(4)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3、甲乙两个班各有4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分布见1.3。

(1)根据上面的数据,画出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复合柱形图、环形图和图饼图。

(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3)画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否相似。4、1997年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数据见1.4,试绘制箱线图,并分析各城市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

四、实验结果

1、(1)顺序数据

(2)

频数分布表

等级

A B C D E 合计

频数 14 21 32 18 15 100 频率 0.14 0.21 0.32 0.18 0.15 1

累积频率 0.14 0.35 0.67 0.85 1

(3)条形图

单击插入—图表—条形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频数EDCBA05101520253035频数

2、(1)已排好序

(2)

分组

650-659 660-669 670-679 680-689 690-699 700-709 710-719 720-729 730-739 740-749 合计

302520151050频数 2 5 6 14 26 18 13 10 3 3 100 频率 0.02 0.05 0.06 0.14 0.26 0.18 0.13 0.1 0.03 0.03 1(3)直方图

单击插入—图表—直方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频数频率650-659660-669670-679680-689690-699700-709710-719720-729730-739740-749

数据分布的特点:灯泡的使用寿命大都集中在680-729。

(4)茎叶图

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制作 选择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Explore 进入主对话框,将变量选入Variable(s); 点击OK

V1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1.00

65.8

5.00

66.14568

6.00

67.134679

14.00

68.11233345558899

26.00

69.***66677888899

18.00

70.***889

13.00

71.0022335677889

10.00

72.0122567899

3.00

73.356

2.00

74.17

1.00 Extremes

(>=749)

Stem width:

Each leaf: case(s)

3、(1)条形图 插入—图表—条形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20***642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人数 甲班人数 乙班

环形图 插入—图表—圆环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饼图

插入—图表—图饼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人数 甲班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甲班成绩中的人数较多,高分和低分人数比乙班多,乙班学习成绩较甲班好,乙班高分较多,而低分较少。

(3)雷达图

插入—图表—雷达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优20不及格100良人数 甲班人数 乙班及格中

4、箱线图

选择Graphs 选择Boxplo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Simple,在Data in Chart Are中选择Summaries of separate variables,点击Define返回主对话框。在主对话框中将所有变量选入Boxes Represent。点击OK。

篇7:统计学实验报告例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统计学的应用正确和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那么你们知道统计学的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仅供参考。1:实验课程: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统计学的应用正确和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那么你们知道统计学的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仅供参考。

1:

实验课程: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统计学实验 A 陈正伟 13 统计 冯瑞 2013121110 _

通过统计学(时间-到时间)实验报告如下:

一、季节比率;(一)过程:

(1)计算年内同季的平均数(2)计算总的季的平均数

(3)用季平均数除以总的季平均数得到季节比率(二)结果:

某地区旅游业产值季节资料

(三)分析:

(1)由图表可以看出第一季度为旺季,第二、四季度为淡季,第三季度为平级;(2)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是由旺转平,第四季度到第一季度是由平转旺;

二、动差、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的计算;(一)过程:

(1)由动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一阶中心动差、二阶中心动差三阶中心动差和四阶中心动差;(2)计算标准差,以变量的三阶中心动差除以标准差三次方,计算偏度;(3)以变量的四阶中心动差除以标准差四次方再减去 3,计算峰度;

(4)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每人每月生活费收入情况折线图(二)结果:

(三)分析:由数据和分布图可看出大部分人的生活费收入在 90-130 之间,偏度趋近于 0 可知图线为正态分布,峰度>0,说明户数分布的比较紧凑 三、趋势性的绘制;(一)过程:

(1)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治愈情况统计表

(2)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新增情况统计表;

(3)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非典”病例每日死亡统计表。

(二)结果:

(三)分析:

(1)8 月 26 日-10 月 2 日,“非典”病例每日治愈人数有所增加;(2)8 月26 日-10 月 2 日,“非典”病例每日新增人数平缓并有所下降;(3)8 月 26日-10 月 2 日,“非典”病例每日死亡人数变化较大,无明显增多 四、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过程:

(1)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散点图”,填写数据区域,绘制出散点图;

(2)计算相关系数:①分别计算出 x,y 的平均数,标准差和 x*y 的平均数;②通过公式求出回归系数 b、a;③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单击散点图内任意数据点,单击右键,选择“添加趋势线”,并在设置中选择“显示公式”

(二)结果:

(三)分析:

由绘制的散点图可知,x,y 的取值中基本无极端值,它们成线性关系。

五、变列数量的编制:

(一)过程:

1、将学生成绩进行重新排列,等距分组,并计算每组的频数、频率、累计频数、组中值。

2、计算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比较三者的大小。

3、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柱形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学生成绩统计表;

4、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折线图”,填写数据区域,完成学生成绩频数统计表。

(二)结果:

(三)分析:

由“学生成绩图”可知,70-90 分学生人数较多

六、移动平均剔除法 (一)过程:

1、计算 12 个月的移动平均数,再计算中心化移动平均数;

2、将观察值除以对应的趋势值得到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相对数; 3、将几年同月加总求月平均数,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影响;

4、将 12 个月的平均数加总算出总的月平均数,然后计算季节比率。

(二)

结果:

(分析):

1、七月份空调销量最多;

2、七月以后销量逐渐递减,次年一月到七月销量逐渐递增。

2:

一、实验主题:大学生专业与实习工作的关系 二、实验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生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群体,高校毕业人数日益增加,社会、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日益紧张,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企业需求的职业,而这种职业与自己在校所学专业根本“无关”或相去甚远,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常严重。

专业对口是个广义的概念,就是说你所学的专业与你所作的工作相关,比如你专业是会计,工作后你到了一个企业做会计,或者到银行做柜员,这都是与经济相关的,这就是对口。如果你学机械设计,但工作后却做了统计员,业务员等于你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这就叫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导致毕业生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实验目的:

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此问题有这几点目的:①了解当代大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对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的态度。

②分析大学生就业结构和专业对口问题,了解当今大学生专业对口情况,为以后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借鉴。③寻找导致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以减少社会普遍存

在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实验要求:就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用 EXCEL 进行如下

分析:1 进行数据筛选、排序、分组;2、制作饼图并进行简要解释;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等并进行简要解释。

五、实验设备及材料:计算机,手机,EXCEL 软件,WORD 软件。

六、实验过程:

(一)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

(二)收回并统计原始数据:收回了 102 名大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三)筛选与实验相关问题: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专业:

3.您的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是:()

A.是本专业的工作 B.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C.与本专业没有关系

4.您认为实习工作与专业对口之间的关系是:()A.实习工作应该与专业对口,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

B.无所谓,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

5.您认为实习与第一份工作有关系吗? ()

A.有关,很多人就是在实习单位就业的 B.有关,实习经历对找工作帮助很大

C.没什么关系,帮助不大 D 不好说,这个问题得因人而异(四)对以上问题的调查数据进行图形分析:

1.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

由以上饼状图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男生比例远远高于女生比例

2.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

由上条形图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多样,分布不均,具有抽样调查的普遍性。

3.调查对象的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系

4.调查对象认为实习工作与专业对口之间的关系是

5.调查对象认为实习与第一份工作是否有关系

七、数据分析及结论:

篇8: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一、开展课堂实验对《成本会计学》的教学非常必要

为此, 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 认为除了常规大家所认为的在《成本会计学》中涉及了大量的计算, 这对于大多数是文科出生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之外, 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人到过企业, 深入地去了解过企业的经营方式、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生产的组织方式。然而, 这些笔者认为又恰恰是学好《成本会计学》的基础, 只有对企业及企业的生产具备了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对成本的发生过程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才能够真正理清并理解产品生产中的共同费用为什么首先要在“制造费用”科目中归集, 之后又需要分配进入“生产成本”科目、懂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原因和具体做法、理解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这就是导致《成本会计学》难学难教的问题所在, 需要具备这样的基本知识, 却无法获取, 通过传统的《成本会计学》讲授加实训的方法似乎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而, 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去探索出一条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外出深入企业进行了解可以看做是一个途径。然而, 此途径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 比如, 实习参观企业联系难度比较大、外出经费比较高、时间有限受企业生产环境的影响, 了解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了解产品成本的核算过程存在随机性, 不可靠等, 从实际进行效果来看难度大, 效果一般。看来, 作为教师我们还必须探索出一条难度小、用时短、效果明显的道路出来。笔者, 多年从事会计学专业课授课工作, 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种课堂实验的方法,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于产品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二、《成本会计学》中的课堂实验

我们姑且可以命名为《产品生产的认知与感知实验》, 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成本会计学》的教学服务的。

1、课堂实验的目的课堂实验顾名思义应该是在日常教学的课堂上完成, 所以进行起来才方便易行, 可控性强。通过课堂实验实现以下多个目的:

1) 让学生了解产品生产加工的基本过程;

2) 让学生对成本核算形成感性认识, 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这也就是《成本会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感性认识到成本会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比如半成品、成品、废品及料废、工废和废品损失、大批量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共同耗用、单独耗用、一次性投料和分批投料等;

3) 提升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学》的兴趣和信息。

2、课堂实验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课堂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准备性的工作, 主要包括人员准备和材料准备。4、课堂实验的点评在学生进行完实验之后,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实验中所发生的具体问题来对实验进行点评, 并结合这些问题引出成本会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比如, 发现有的小组在生产的过程有不合格品的出现, 就告诉学生什么是废品、什么是料废和工废, 并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废品的成本进行处理的基本思路;结合飞机和手枪的生产告知学生什么是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结合生产过程中学生对于原材料纸张的分配, 向学生讲一讲共同耗用资源在不同产品间分配的基本思路;结合学生在成本核算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帮助学生分析不合理的原因所在, 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学》不是无病呻吟, 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同时, 结合学生计算成本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成本核算工作的基本内容, 从而为讲解《成本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整体架构奠定基础。

首先, 实验要求将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 最好是前后桌四人分为一组, 这样在课堂上会比较有秩序, 而且每组还要给自己的组拟定一个有特色的组名。这四人共同组建成一个手工生产的小企业, 生产手工艺品。在这个小团队里要有具体的分工, 必须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管理者, 负责本组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指定一名同学作为本组的成本会计人员, 负责详细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资源的耗费, 并按照小组对于成本的集体理解来进行本组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 最终给出本组产品的最终报价;另外, 还需要安排两位同学从事具体的产品的生产工作, 而且还要拟定这两名工人的工种不同、技术水平不同, 因而支付薪酬不同。

其次, 还需要从材料上加以准备, 主要包括纸张、彩笔、钢笔、胶水或者透明胶带。

最后, 作为组织者教师还必须事前制定并宣读实验的考核要求和量化指标。

3、课堂实验在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之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开始产品的生产了。

实验中指定的产品是手工制作的纸质飞机和手枪。之所以选择这两项产品, 是因为这两种产品制作起来比较简单, 课堂上讲起来方便, 学生易学, 可以节约生产的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飞机是一个部件构成的, 属于单步骤生产的产品, 而手枪则是由两个部件构成的, 属于多步骤生产的产品, 这对于后续理解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帮助。

实验开始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方式组织生产, 同时要求承担不同工作的同学专职从事自身的工作。要求每组生产两种产品各5件, 并对每件产品在生产完成之后进行外观和性能上的简单测试。

在生产完成之后, 要求每组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中选择出一架最好的飞机和一把最好的手枪, 并在飞机和手枪上分别写明组名、组员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最后, 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出来将自己的组名及产品的报价写在黑板之上, 并在5分钟内向大家简单地展示本组的产品、说明本组产品的特点、重点分享本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本组对于成本是如何考虑和计算的, 本组的产品报价又是如何出来的。通过5分钟的阐述同学们就能够共享到很多本组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的事情, 自我分析产品成本计算中的不足, 强化对于产品生产的认识。

三、提升《成本会计学》课堂实验效果的建议

进行课堂实验的目的是为《成本会计学》的教学服务的。那么, 为了提升课堂实验的效果, 更好地为《成本会计学》的教学服务。作为指导教师应该掌控好实验进行的多个方面。

首先, 作为教师在安排做实验的时间时要注意一定要安排在《成本会计学》绪论讲解之前, 这样才能起到实验的铺垫作用;

其次, 进行课堂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动手, 利用在实际动手生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来帮助学生真实地感知产品的生产过程, 要想达到实验的效果一定要强调学生必须自己认真地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 得到具体的认知和感受。

另外, 为了提升实验的效果, 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教师的引导。老师在进行完实验之后, 一定要进行总结和点评, 通过点评将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的一些感性的认识提升为理论观点, 这一点引导地如何对实验的效果影响很大。

以上均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讨, 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互利共勉。

摘要:在《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存在困境的情况下,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在课堂上可以掌控的、简单易行的、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产品生产, 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和方式、了解资源的耗费和成本形成过程、提升《成本会计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方法——《课堂实验》。文中具体介绍了课堂实验的目的、实验前地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和实验点评, 希望能够有助于开拓《成本会计学》教师的教学思路。

上一篇:学校教工团支部书记岗位职责下一篇:监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