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应用统计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于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旨在对应用统计学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篇:应用统计学论文范文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明确应用统计学基础理论与在交通运输活动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对“比较+案例+实验”整合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通过实验表明,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相比,采用“比较+案例+实验”整合模式的实验组的上机实验测验成绩和理论课程考试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比较+案例+实验”整合模式下的新型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与探讨。

关键词:比较法 案例法 实验 整合模式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交通运输大量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认识其客观规律性,已成为研究交通问题和现象必须具备的重要工具和研究手段。《应用统计学》作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开课于本科学习期间的第三学期(大二上半学期),对于其它后续课程《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规划》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交通运输专业测量实习的理论基础。与其它学科一样,《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它是基于统计学基本原理,将其扩展应用于各个不同学科而形成的。所以,交通运输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必须突出课程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性,力求使学生不但要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更要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统计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传统灌输式教学为主

在多数的《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教学的重点放在原理的解释和计算方法的掌握上,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枯燥,公式繁多且复杂。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普遍反映在做《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规划》等课程设计时,往往不能选择最合适的统计方法,也出现过统计结果的分析困难等各问题,这显然是传统灌输式教学产生的理论和应用脱节造成的。

1.2 缺乏实验教学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只有与具体的应用学科相结合,统计学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目前统计教学通常采用脱离实际的设例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结合实际的情境去演绎统计理论的方法与应用,缺乏创新性实验,学生学习了应用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应用统计方法收集、加工、分析数据,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更不要说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推断与预测、做出正确的指导意见了。

2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的课程内容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交通运输专业来说,必不可少的学习要点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数据整理、统计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将比较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的“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

2.1 比较法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共性和差异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比较加以区别,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比较教学法也多种多样,针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和接受能力,实验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比较法[1]。

(1)动态比较法。教学过程中,结合事物发展的过程特点,将“今”与“昔”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比如,王殿海、曲大义所构造的动态交通流预测模型,就是通过对交通调查得到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依据指数平滑预测原理经一定的修正得到的[2]。姜桂艳所提出的自适应权重指数平滑法可以实现良好的短时预测一些常用的基本交通参数,其思想就是利用若干年交通数据预测误差的动态变化来确定指数平滑方法中的加权系数[3]。

(2)静态比较法。是指将相互独立的两个或多个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以找出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例如在介绍统计调查方式时,可将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不同调查方式并列起来同时介绍,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不同特性和适用条件;在非参数检验教学中,将χ2检验、二项分布检验、K-S检验、独立样本检验等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式的讲解和展示。

(3)类比法。是指在讲授某一问题时引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同类问题进行比较,阐明问题。例如:在学生已经掌握单个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的思想和估计区间的求解过程后,介绍两个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在双侧置信区间求解的基础上,学习单侧置信区间的求解方法;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多因素的方差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回归分析均属此类。

(4)综合比较法。在有些情况下,单一要素对比是不够的,需要对多个要素进行相互对比,这就是综合比较法,它要求对比对象间的多种对比要素分别进行对比。在小节复习和总复习过程中,同时列出各种分析指标与分析内容、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分析依据的基本理论或公式、分析的基本过程与程序等等,以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使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现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教学内容。

2.2 案例教学法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中的案例选取需遵守一定的原则:一是案例选取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融入统计学知识点,并结合交通工程和管理实践;二是统计学教学案例陈述若是在上课刚刚开始,即知识点讲解之前引入,则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回到之前的案例上,陈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看法,然后教师对此进行评价和总结,并进一步采取逐次递进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能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根据统计学的相关内容,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我们整理出几个特别适用案例教学的模块,以及各知识模块在交通工程及管理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此组织案例教学,具体如下:

(1)回归分析模块。回归分析重点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伴随关系,并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将变量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进而通过一个或几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来预测某一特定变量(因变量)的取值。回归分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广泛,比如,影响居民出行生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小区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就业岗位数、机动车拥有量、人口数等。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需要定期进行居民出行和货流的交通调查,通过对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就可以自变量(影响居民出行生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因素)和因变量(居民出行生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一组或多组观测数据,根据趋势线,寻找能描述其关系的函数,从而实现根据现有交通调查数据预测未来交通生成量。

(2)方差分析模块。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可应用于解决交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哪些因素对交通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对上述数据稍加改造还可以进行不同影响因素下有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以发现影响交通需求的主要因素等。

(3)时间序列分析模块:时间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利用这组数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其基本原理:一是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二是考虑到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以交通规划和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对既有交通方案进行评价,也为改造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3 实验法

现代交通领域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从数据的采集、初步整理、分析乃至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库都不能脱离计算机的使用。目前功能强大的两大专业统计分析软件是SAS和SPSS,对于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加工处理数据的最基本的且容易掌握的软件就是Excel。

实验方法把参加者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交通运输统计问题,要求借助于Excel软件,完成包括:描述统计(平均值、标准误、中值、众数、标准偏差、方差、峰度系数、偏度系数、极差、置信度)、图表制作和分析、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在内的基本数据分析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背景的判断以及统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力。实验可与所授理论课结合在一起开设,也可在全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统一开设。本文在教学方法应用中采用的是第二种形式。

3 “比较+案例+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

以连续两届交通运输专业(2010,2011)学生为研究对象,2010届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2011届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比较+案例+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在课程讲授完毕后,分别从2010和2011届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4]。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测验理论考试课成绩得分为(89.0±3.5)分,实验考试得分为(85.0±5.5)分;对照组理论考试课成绩得分为(70.0±6.9)分,实验考试得分为(72.0±7.5)。采用“比较+案例+实验”整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组的理论课得分和实验课程成绩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所得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1)。

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任何单一方法的缺陷,而且可获得1+1+1大于3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树良,尹秀梅.比较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7(5):117-118.

[2] 王殿海,曲大义.一种实时动态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8(11):102-107.

[3] 姜桂艳.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技术与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 黄彦.“项目驱动+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11(2):124-126.

作者:马丽丽 韩平 贾元华 周大帅 韩庆林

第二篇: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摘要】目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于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旨在对应用统计学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对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做进一步的阐述,对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实施步骤做出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项目驱动  应用统计学  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用构建于建构主义概念之上的新型教学模式很好解决了过去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究,进而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和存在的问题

1.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的   所谓统计学,就是指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数字作为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的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其中。而应用统计学则是将统计学的理论实用化,使之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去。教育部规定,统计学是经济与工商管理两大类专业学科的核心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的前提之下,对于学生与统计相关的技能进行培养,使学习过这一课程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解析,在学好相关理论的同时对各类统计方法之后所蕴含的统计思想做到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案例当中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

2.应用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统计学课程的两个特点是,一个是课程有着繁多的概念、原理与公式,很难被理解与记忆;另一个是这一学科有着很高的抽象性。统计学中的大部分概念都十分的抽象,例如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之类的概念如果不和实践进行紧密联系的话一般很难被人理解。一般情况下,统计学课程主要就统计工作中统计的设计、调查、整理、分析四个阶段进行讲解。其中统计的设计、调查与整理只占统计课程的小部分,这三部分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基础,而统计分析则是应用统计学课程的真正的难点。应用统计学是一门有着很强的应用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对统计学基础理论进行理解或者掌握一些统计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处理实际的经济或者管理问题时,对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准确的应用。

当前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模式单一,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看待应用统计学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目前,经管类专业在对统计学进行教学时,常常只着重对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而很少深究其背后的统计思想。因此,学生的统计素养和统计水平都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也只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泛泛地教授而很少涉及统计学的具体应用。在课程的考核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考虑内容与方式的落后让学生可以通过突击取得成绩从而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真实的评价。

二、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选择与项目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能否选择恰当的项目进行恰当的设计,对统计理论教学与统计方法实施的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针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与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1.选取项目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项目与真实的统计活动在最大程度上的贴近,并且让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被作为真正的参考凭据使用,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项目的选取。一是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二是选取企业关注的问题作为项目。

2.教学设计与子项目教学    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之初,就对学生必须完成调研项目的学习目标进行强调,使学生明白,统计学理论与统计方法的学习是为完成调研项目打基础的,完成项目才是最终的目的。转变以学习理论为先的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并将项目分为数个子项目,突出任务的核心部分,打破传统思想的枷锁。

3.项目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项目过程与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对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评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应该得到重视。通过学生的互评,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各自项目的特点和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这种项目评价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执行力。让学生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项目、学习了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探索的乐趣,培养了研究的精神。

三、结束语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对过去应用统计学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性的挑战。这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反过去以老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宋继华,宋华艳.基于项目驱动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商业经济,2013,(8):118-119.

[2] 王世通,侯信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4,(17):111-113.

作者:李锦丽

第三篇: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摘要】应用统计学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统计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统计实践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基础上,讨论了在统计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案例教学

本人在数学系,每年都要为管理学院中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土地管理等专业讲授应用统计学,3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感触颇多.首先,课时有限,但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难以理解;其次,不同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很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综合以上情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案例引入所讲内容,围绕待解决的案例,展开知识介绍,并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统计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属于一种行为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是一门公认的难课程,学生对统计课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采用统计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感到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名同学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统计案例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赋予了学生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

二、统计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

1.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1)信息量大,结构复杂

首先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分类过于繁杂,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统计实际工作,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及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如,不少学生对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难以区分.其次统计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并通过对总体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认识它的内在规律性.每一个统计原理都有对应的现实素材,同时又以数学形式来表述.统计推断部分中的不少公式都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如在讲授最小二乘法中的参数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需要有偏微分的知识,虽然高职的要求是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公式,对公式的推导都不做要求,但这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种指标计算一般是按公式去讲授,学生很容易把每种指标孤立地去理解或纯粹作为一种数学公式去掌握,而不能正确理解各指标间的联系及不同作用.再者各章的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独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指标体系及分析步骤.

(2)应用性、实践性强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科学研究等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统计学教学中鲜明的应用性已成其教学的主要方向.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效果是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有限的,通过例题只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角色是讲解员,强调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他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精选案例,课堂上要组织案例讨论,并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2.利用多媒体辅助统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贴近工作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战能力,特别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和总结等活动,能引导学生把案例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原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也不能代替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需要与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吴艳丽,牛玉君,张丽平.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余谦,周传胜.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2).

[3]张兵.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4]王淑芬等.应用统计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朱新河

上一篇:基础理论课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