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6-30

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9篇)

篇1: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高新技术企业是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是当前最为活跃、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企业群体。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将决定其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为了走财务管理创新之路,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加强各项指标测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本次调查针对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采用发放《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和深入企业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共调查企业19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5.5%

一、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3》是宜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依据;《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和优惠办法2003》是目前宜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依据。截止2009年底,宜昌市共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宜昌29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属中小型企业,共有9家中型企业,20家小型企业,主要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2009年,宜昌29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9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1.71亿元;实现总收入合计36.76亿元,净利润合计2.4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计2.41亿元。截止2009年底,宜昌29家高新技术企业资产总计66.77亿元。

二、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

通过对2009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财务情况、科技活动经费筹资及科研投资有关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宜昌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总体财务情况

(1)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和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占企业当年总产出50%以上”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认定条件之一,即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合计36.7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汇总为22.31万元,则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60.71%,明显地体现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2)企业盈利能力较高

2009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税(净利润与实际上缴税费之和)合计4.82亿元,出口创汇合计4368万美元。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财务效应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2009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净资产总额35.80亿元,净利润合计2.41亿元(有24家企业盈利),则2009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3%。2003年公布的上海、深圳两市上市的科技百强企业资料分析显示,这100家科技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4.67%。总体上看,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较高,这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的特征体现。

(3)企业负债比率高

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是向其提供贷款的银行。2009年底,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总负债30.9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4.39亿元,占总负债的46.47%;企业总资产66.77亿元,则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39%。

(4)无形资产薄弱,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低

从“2009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表”中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数

据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为“0”,即该部分企业并未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原因不是企业无无形资产,因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其无形资产不可能为“0”;而是企业不重视无形资产,以至在报表中不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披露。二是企业对无形资产没有进行充分计量,计入无形资产价值的主要是土地使用权、专利权,而非专利技术等未充分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三是无形资产在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较低。

2、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筹资管理

(1)2009年度科技项目情况

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属2009年度的科技项目(中型企业上报立项经费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及小型企业上报立项经费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共60项,项目经费支出达8212万元。从科技项目种类来看,60项科技项目中有36项属于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有10项属于地方科技项目,有5项属国家科技项目。

(2)2009年度科技活动经费筹资渠道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投入往往是个庞大的数据,则企业应挖掘多种渠道来筹集足够的资金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经营观念较强,过于注重生产能力,忽略技术创新能力;二是缺乏对企业无形资产计量、管理的重视;三是企业科技经费筹资渠道狭窄,过多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四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高新技术产品,但是企业对提高科研能力的经费投入不够;五是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

针对以上问题,对完善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加强科研投入,保持领先技术

从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结构可以看出,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过于注重企业的生产能力而忽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统经营观念较强;另外,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满足于现状,停留于对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不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随着市场竞争形势进行进一步地开发,不能始终保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领跑者地位。这种安于企业盈利现状、缺乏创新活力的传统企业经营观念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因此,宜昌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应彻底转变传统企业经营理念,重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凭着领先技术成功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效保护企业的专利权。对于研发成果,企业在申报科研成果之前应申报专利,使其及时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企业对该成果可以进行价值计量,作为企业科研投入的价值反映。

2、拓展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资渠道

筹集科技活动经费是高新技术企业筹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过多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来投入科技项目,与利用负债资金相比,这种方式并不是企业增值的最高效方式。企业应灵活利用企业外部资金为本企业所用。另外,企业自有资金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能力足额提供科技项目所需巨大数额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科技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会影响科技项目的质量。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筹资应向筹集外部资金发展。

(1)积极吸收国内外风险投资资金。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很少采用吸收风险投资资金方式筹集资金,这与目前宜昌的风险投资环境有关。这需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宜昌从事风险投资活动,为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吸收风险投资资金提供环境。

(2)充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吸收创新资金。从创新资金的整体运作效果来看,创新资金对获得资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应对本企业的科技项目向有关部门积极申请技术创新资金,获得政府资助,这对科技项目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3)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筹集资金。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上都属中小型企业,且大部分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故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可考虑是否能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另外,有关政府有可在这方面对宜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给予鼓励和支持。

(4)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获得贷款资金。从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负债中银行贷款所占比例来看,银行为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对于科技项目,由于其存在的高风险性,获得银行贷款是有一定难度的,故企业应与银行加强沟通,采取担保或抵押方式获得贷款资金。

3、加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目前宜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表现出较高的财务风险;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存在“高风险”的一般特点,故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1)加强各项指标测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这包括风险监控的组织机构、风险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三个方面。

(2)灵活利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

(3)利用谨慎性原则,提取科技开发基金,降低企业在投资和经营方面的风险。

(4)进行多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避免某一类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市场紧缩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5)与其他企业对研究开发项目进行组合投资、联合投资来分散研究开发风险。

(6)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社会调查格式规范

一、调查提纲

单独成页,项目名称(****调查提纲)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二、调查报告正文

1、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间距。

3、正文中标题表示如下:

一级标题:序号用“

一、”,4号黑体,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序号用“

(一)”,4号黑体,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序号用“1.”,小4号宋体;

四级标题:序号用“(1)”,小4号宋体;

五级标题:序号用“①”,小4号宋体;

三级以下标题可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也可不独占一行,末尾加标点。特别要注意,标题要简洁明了,字数尽可能少。

三、纸张

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默认即可,左侧装订。

论文装祯要求:

论文打印完成后,按封页、社会调查鉴定表、调查提纲、调查报告正文的顺序装订成册。

篇2: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然而多数企业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受多种因素制约,本社区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企业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企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已形成了化工、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商贸、服务等优势产业。据统计,2010年底企业完成增加1.5亿元,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达8家。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总数已达122家,完成增加值1.8亿元,占经济总量的43.4%,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5000多人,成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主渠道。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企业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共调查企业80家,占企业总数的65.6%。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本社区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因其生产规模小、资金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融资难、担保难仍是制约当前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本社区申请贷款的企业资金缺口高达1200万元,多数企业反映资金严重短缺,而融资又异常困难。究其原因,企业自身存在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角度来说,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终身负责制”,使银行信贷人员在投放贷款时十分谨慎。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信贷业务逐渐萎缩。企业普 1

遍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青睐大客户,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此外,国家的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少,也是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二)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当前,本社区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调查发现,能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企业只有6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7.5%。不少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大量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浪费。还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财务陷入困境。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价,更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

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盲目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没市场,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金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直至停产。

四是缺乏对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平时只关注现金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挽救。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表现出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现场调查发现,多数管理者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差,仅凭经验和感觉管理,缺乏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的认识和研究,更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经常出现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互相占用的情况,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四)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本社区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本次共调查会计人员130人,近

三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的仅占32.6%,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6.4%,持证(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上岗会计人员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7.8%,专职会计只有46.2%。由于财务人员长期不接受培训,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此外,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还表现在有些企业财务档案管理水平低。在所调查的企业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44家,仅占55%,多数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不达标,有的小企业的财务档案像堆废纸一样存放,财务资料极容易丢失,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三、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财务管理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把强化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环节、各个职能部门。

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预测到资金回收和支付的时间,实现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有效结合、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三是积极融通资金,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二)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管理素质

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认真履行好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责。同时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更新的实际,自觉把各种自动化程序引入到企业会计管理中。

(三)科学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自有资金不足加之筹资困难,决定了企业在投资时必须慎之又慎,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企业投资要以对内投资为主,重点应投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新产品试制投资,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使企业的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状态,永葆前进的动力;

三是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投资,一方面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密切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随时了解市场变化,密切关注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和消费动向,以企业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快捷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实施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巩固和稳定扩张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四、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

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促进法》无疑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一些如利率管制等对企业贷款不利的政策仍在实行,应尽快完善有关融资的优惠政策。

(二)加快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

目前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需加快步伐,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注意信用担保和建立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为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三)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帮助其提高政策、业务、理论水平。

(四)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促其健全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

员,对不配合的企业采取处罚措施,对没条件建账的企业,指定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其账务。同时,社会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工商等部门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篇3: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1.1 创新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人们在思考时凭借现有的思维模式, 而后提出不同于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创新是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拥有创新的思维头脑才可以引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兴旺发达, 繁荣富强。

1.2 管理创新

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的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提出创新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内涵。在现如今如此频繁的经济波动、低成本竞争问题之下, 企业需要走出依附低价竞争的深谷, 完成高效的产业生产, 探索创新才是王道, 通过降低成本来与其他企业竞争无疑是“玩火自焚”。而要建立一系列创新机制, 其管理团队需要大力着手改造, 学习并对比先进企业的管理、技术以及经营模式, 再针对自身的发展作相应调整, 企业文化的创新、技术生产的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重建等, 这就构成了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

1.3 研究意义

技术创新就是创新。新时代各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管理创新, 也是企业能够保留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或有利后盾。在特定的时期针对某一经济现状, 进行局部或全局的结构以及技术调整, 从而产生新兴技术产品或者产业链。总结出管理的核心便是:稳定中求发展, 发展中求创新。

1.4 研究思路

现如今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各种方式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学习西方相对发达国家在相同领域下所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5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资料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考察调研法, 通过资料文献的查阅归纳和总结现如今国内高新企业的发展状况, 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经过实地考察, 通过对同行业的行情进行对比分析, 再结合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考证。

2 东方微磁的创新体系

2.1 公司简介

东方微磁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0研究所全资建设的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磁电子芯片的研究与生产, 以及相关领域的电子器件的二次开发, 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 创新型管理技术, 致力于打造成“中国磁谷”。

2.2 公司的发展现况

公司发展至今, 凭借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先进地位, 形成了一套独具规模特色的创新生产理念, 并在其管理上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方式。公司目前拥有不到30名员工, 却将公司打理井井有条, 其产品包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工业控制以及消费电子等主要市场领域, 产品销售遍布全球。公司还增强了与国内高校的交流合作, 目前拥有院士两名, 与四川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实习培训基地, 引进了大量的高知识人才, 形成了其在世界高端产业竞争的实力。

2.3 企业技术创新

2.3.1 技术创新的内涵

对于以技术为主导的高新企业来讲,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命脉。企业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是取得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与企业获得的市场份额息息相关, 这也是技术型中小型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的本质区别。

2.3.2 技术创新的战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 现代化战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战略。实践证明, 技术创新使现代企业成长出现了全新的概念, 拥有大量的资金、长远的历史、众多的职员将不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其关键在于制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企业竞争战略。作为企业的竞争战略核心, 需要分析市场环境, 运用创新生产技术, 选取恰当的产品服务对象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

2.4 企业组织创新

2.4.1 企业制度的现状

随着国有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自我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 企业产生的许多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内部分工不明确、制度建立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大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 这些都是企业制度的现状。因此, 积极构建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对于改善制度现状尤为重要。

2.4.2 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结构的这种特征正在受到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这使得对成果的控制权的所属逐步转移给知识工作者。与此同时, 知识的进步又是在工业的发展下不断促进的。面对知识经济的压力, 管理人员亟待解决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能够在短时间内协调知识和最大限度的调动知识, 从而很好的管理知识, 同时还要协调劳动, 提高生产者知识的利用率, 从而使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

2.4.3 企业层级结构的创新

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较小时, 所面临的压力也就相对较小, 应付问题也就相对容易,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所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有更强的管理经验, 进行企业层级结构上的创新。制定合理的企业层级结构, 直线指挥, 分层管理;权责明确, 分工到位;统一规范, 关系正式。

2.4.4 企业文化的创新

a.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 促进企业文化多元性, 将更加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不断进步创新。

b.企业文化将更有利于统一各个员工的思想, 并保证行动上的一致性, 在一定程度上, 激发人们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摘要: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无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在创新之中应运而生。被忽视的“创新职能”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流产, 稳定中求发展, 发展中求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要求。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之后发现, 我国的中小型高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能力十分有限, 因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针对这一方面, 本文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本文是以走访的高新企业——宜昌东方微磁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方微磁) 为例, 对其在创新职能上进行实质考察, 向企业主管了解咨询了公司的相关问题, 搜集到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得到相应的探究结果, 为高新企业的创新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职能,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化龙.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赤子, 2012.

[2]李芳.浅议煤炭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J].科技与企业, 2013.

[3]王世发.为中小企业撑起一片蓝天[J].魅力中国2013.

[4]魏海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 2013.

篇4: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文号】洪府厅发〔2009〕63号 【发布日期】2009-05-20 【生效日期】2009-05-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南昌市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洪府厅发〔2009〕6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南昌市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篇5: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摆脱了迟缓、分散的传统方式,代之以高效率、专业化、多样化的现代方式。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

今天,信息和知识的范围、形式、规模、获取、储存以及传送,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它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管理规则在彻底变革,企业对世界的认知图式和价值判断方式在逐步渐变,企业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着相当大的变化。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的应用已经经历了单项数据处理、综合数据处理、系统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四个阶段,而且每一阶段都来源于信息技术,或者企业应用需求发展的推动。

在单项数据处理的阶段,尽管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企业家就发现了计算机的商业价值,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数据处理中。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主要是计算机代替人工对局部数据量大、操作简单的业务进行处理,例如工资结算、单项汇总。但仅是这些简单的应用,就为当时的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综合数据处理阶段,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出现了具有高速存取和容量较大的外存储器,例如磁盘、磁鼓等。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单项的信息的处理拓展为某一管理业务范围或管理子系统,例如企业的物资管理、情报检索、飞机订票等。

在系统信息管理阶段,出现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容量的存储器,网络技术有所发展,计算机性能和价格遵循摩尔定律发展产生了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于整个企业的管理,在企业运行了管理信息系统,以辅助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辅助决策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企业操作层取得很大的成果,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当今企业的竞争更多集中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的研究和开发上面,而产品、技术、工艺和材料等研究和开发是以不断完善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为后盾。创造竞争优势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和占有可靠信息,更充分地存储和处理信息,研究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从而作出具有超前意识和准确预测能力的决策。

1、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改革

信息技术改变产业结构、产品和生产过程、传统的经这个方式等。

信息技术改变产业结构是指它增强了供方和买方的竞价能力,因为供方和买方通过联网和其他电子手段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产品价格、技术性能和顾客服务等的比较,从而更有效的议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的技术使替代品望而却步,因为,这些技术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将不同的特点加在现有产品之中。

2、信息技术支持企业高层管理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给管理者多种形式的企业运营信息、外部行业信息、国家新的经济政策,甚至提供对管理者个人事务管理能力,即加强了决策的有效性,又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各方面信息提供以及决策支持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企业高层领导依赖下属进行评价和建议的程度,提高了决策的质量。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内、外部信息及必要的分析工具迅速确定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目标的实施策略,并且在实施当中及时得到反馈,迅速调整战略规划。

三、信息技术是企业有效的竞争手段

1、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得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的整合、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继续扩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进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2、信息技术以三种形式影响竞争:

(1)改变长夜机构,并由此改变竞争规则;

(2)创造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带来战胜竞争对手的新方法;

(3)带来企业业务以外的新的业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价值链的各个部分,改变着价值活动的进行和活动之间的联系,造成全方位的竞争。过去,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仅限于财务和档案管理方面,而现在信息技术已贯穿整个价值活动中,体现出优化、控制和判断等功能。

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的错误判断。

篇6: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政府文化部门如何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好共享发展战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构建更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供体系,强化有效供给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我们就这一课题对江西省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现阶段文化服务供给情况良好

本次调查采用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样本覆盖全市。调查对象的抽取是以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数据为基础,按2‰的比例在全市县市、管委会、开发区等对样本量进行了分配。

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满意度排在前面的是:文化广场便利性(80分)、文化在市民心中的地位(76分)、文化服务有进一步需求(76分)、近年来南昌的文化发展(74分),这四项都处于良好的状况;满意度排在后三位的是:文化活动形式(52分)、文化活动策划水平(58分)和文化活动参与度(59分)。

(一)调查反映现阶段文化服务供给取得良好效果

1.南昌总体上让被调查者拥有文化认同感。调查数据显示,有81%的市民对南昌的整体印象是满意的,13%的人表示基本满意,只有6%的人持不满意态度。近年来,南昌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实施重点文化工程。近5年来,全市新建改建公共文化项目41个,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工程,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不断覆盖边远乡村,受益人群增至4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95%。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努力同心,共同把南昌建设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全省经济强市的地位逐渐确立,从客观上推动了城市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2.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和文化中心打造具有便利性。一个城市给市民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此问卷仅从市民的文化消费环境、消费意愿、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4%的人对南昌市的文化消费环境中文化广场活动持满意态度,满意度综合评价居21项榜首。对于南昌市的公共文化普惠率,有80%的人在基本满意之上;有37%的人认为南昌市的文明程度在满意之上。如何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以匹配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这将是南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

3.城市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对现有居住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质、道路干净程度)、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时,持满意态度的占40%以上,普遍认为市区居住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随着新城区的全力建设和旧城区的全面改造,南昌市正朝着绿色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

4.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充实。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南昌的文化设施持满意态度的达54%,日均文化娱乐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市民占调查总数的56%。近年来,南昌市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朝着“文化南昌”的方向努力,市民的文化业余生活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

(二)调查从四个层面反映文化需求的差异性

1.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市民消费指数

调查结果显示,收入的高低与百姓文化服务需求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需求指数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表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需求指数最低的是月收入元以下的市民,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

2.不同年龄的人文化需求指数差异显著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人群其文化需求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服务需求指数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40岁—55岁年龄段的市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就业、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文化需求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

3.男女需求指数有差别

调查结果表明,女性的文化需求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主要从家庭成员丰富生活情趣或子女教育身上获得文化体验的满足;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文化需求指数要高于男性。

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其硬件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结合样本分析和实际,南昌的体系建设期间供需结构调整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要素投入存在短板

从宏观视角看,“十二五”期间,南昌市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层次也不高,文化服务消费区域竞争力不强。从结构视角看,传统文化服务占据较大比重,智能化服务层级较低,供给结构老化,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度不高。从国内视角看,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与全省各地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和发达地市、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相比,优势产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文化活跃程度、开放程度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则存在较大距离,文化辐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文化融合创新驱动表现失衡

从创新层面看,南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迫切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水平,消费需求也很旺盛。而公共文化服务则过多惯性依赖政府投资和部门投入,内在创新动力不足。从融合层面看,“互联网+文化”与其他文化载体建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高,服务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不足,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从驱动层面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构建覆盖广泛、适销对路的服务空间的紧迫感不强,服务主体自身满足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意识薄弱。

3.文化服务区域结构形成差异

从收入方面看,南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依旧明显,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和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留守儿童及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缺乏长效综合服务机制和评价体系;从内容方面看,面对大量单向传递的文化服务活动,供给结构升级缓慢,广场舞、大合唱等大同小异的主题演出,难以满足多元化、不同层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各区域专业人才队伍仍有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效供给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文化供给不均衡。从质量方面看,不同区域的文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差异化需求在现实上客观存在,文化供给与市民文化需求不对路,市民不愿参与和不敢消费,直接抑制了居民现实文化消费需求。

4.市民文化消费存在不利影响因素

从比较全国2015年调查数据来看,影响南昌市民文化消费指数的三大不利因素:活动形式、策划水平和参与度,与全国影响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消费线性水平基本一致。

5.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短板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而社会显现多样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消费新取向;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素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仍处于追求建大场馆、立新标识及传统的“自娱自乐”式发展阶段,远未跟上消费升级需求。

从内容上,无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内容陈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群众的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基层人才知识结构薄弱,导致深层次服务出现供给不足。

在形式上,文化公益的边际效应正日益递减。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统单一”式的“大众套餐”,无力满足“订单式”分众文化消费新需求。粗放型文化服务供给饱和,市场和社会组织逐步“兼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公共文化机构主体地位和功能定位面临重新解构。

在成效上,有效供给的服务框架不协调。忽视复合型人才培养,造成服务成效“虚化”,与群众的实际感受相悖。

三、从源头推进文化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已进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文化服务面临更多样需求的发展态势不可逆转,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固性和惯性,必须从供给侧出发。

(一)实现全民共享的必然选择。供给侧改革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尊重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全民共享的本质内涵是全民普惠,人人享有。只有从增加有效文化供给、改善供给服务结构、提高供给效率等角度入手,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最大效益化释放供给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准,解决均衡服务稳步发展的问题,才能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的文化均等化发展。

(二)实现全面共享不可错失的必然机遇。文化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公益性文化服务主体的供给能力必然在社会文化有效需求中起决定作用。有效需求不足,意味着文化供给能力和输出能力处于弱势,只有通过多样化公共文化共建模式,提供高质量、对口味、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的文化竞争实力和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面共享为优化文化服务结构布局搭就更大的舞台,公益性文化服务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实现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从供给角度来看,文化建设主体服务结构老化、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不适应文化服务客体需求的快速升级,创新能力不足与旺盛的现实性消费需求不相匹配,会成为制约文化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的应有权利,文化的共同建设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因此,推进文化共建是实现全民共享的根本保障。

(四)实现渐进共享的必经之路。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看,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还不均衡。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共享发展就会面临空间上、质量上的瓶颈。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渐进共享积极推进,从整体上量力而行,以有效供给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升全民文化需求指数,才能逐步同步稳步实现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思路对策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就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拓宽和提升供给服务效能提出几点建议:

(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以共享引领民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制度关怀和社会主义文化理念。逐步推进实现城市的文化愿景,增强市民文化福利,满足市民共同的文化期待,南昌市可构建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均衡不同区间的公共文化产品资源,实现公共文化产品有序、公平分配。推进文化馆(群艺馆)建设、服务、运行管理标准化,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形成特色多样的“文化菜单”,打造强势品牌服务,提高文化附加值。在全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基层文化“一站式”服务到位。在全市统一分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专项账户,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基层文化场所标准化、均衡性建设,合理布局,将文化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通过非营利、自愿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供给中,将社会文化福利辐射到不同群体,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缩小服务差距,彰显社会公平。

(二)建立居民文化消费机制,提高供给效能。文化消费水平直接反映城市文明程度,也是衡量地区历史文化沉淀、社会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衡量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文化消费占总支出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中,南昌市目前已经入围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必须以此为契机,着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适应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的同时,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南昌市、县区文化馆两级均新建了文化场馆,可依托这些场馆重点培养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艺术欣赏水平;探索和引导文化投资逐步朝适应群众购买力的方向落地,有条件的地区对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拉升基层文化消费。同时,提高市民对精神文化产品及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依托南昌历史文化名城、万寿宫文化街区、各古村落及文物和非遗等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向全国传播交流南昌文化,形成新的社会热点和消费增长点,有效提高供给效能。

(三)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改善供给结构。新供给需求已经明朗化,服务新方式才刚刷新,南昌公共文化必须处理好新需求与新供给的关系。一方面政府政策托底,守住民生底线;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金资助和投入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偏离公益轨道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供给领域,既可以缓解政府主导文化供给的压力,又能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文化需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同时,引入第三方竞争机制,以改善单一供给效率低下状况,提高自身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弥补自身文化再生资源不足。只有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度进一步提高了,才能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供给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四)强化宏观管理,拓展新供给格局。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新供给格局的逐渐形成,南昌市多样化文化服务及服务产品流通已初具规模,条块分割、区域封闭和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初步打破,文化资源开始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源中文化信息、学科人才和服务专长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向社会敞开。城市文化馆自身的公共文化学术研究目前与城市发展地位还不相匹配,学科研究力量不足。为同步适应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重视理论建设和学术创新,构筑区域性文化人才高地,才能更好破解目前实践中的种种难题。南昌要利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机会,科学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文化服务,与提升公共文化效能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文化服务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

篇7: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 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生命力的系统工程, 它蕴含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面貌和精髓。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现以宜昌市瑞恒农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为例, 探讨宜昌市中小型农资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

1 企业文化特点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 对内具有一定凝聚力, 总体而言,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一是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二是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三是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 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四是简约明了, 令人心悦诚服。五是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六是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2 宜昌市瑞恒农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宜昌瑞恒农资有限公司, 是西南地区农资领域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化工原料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6年, 注册资本1 000万元。主要从事大宗化工原料及化肥物资的全国经销和当地终端农资市场服务。针对宜昌瑞恒农资公司 (以下简称瑞恒公司) 总部及下辖的13个县级营销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随着近几年瑞恒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总部以全面落实企业总体文化的宣导, 企业文化建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 存在的问题

瑞恒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有待加强。二是早期形成的旧有的企业文化仍然保持强大的惯性。三是部分员工的价值观念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四是对经营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用户美誉度和认知度不高。

4 对策

4.1 制度化建设

制度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有重大意义, 主要表现在其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 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尖锐程度, 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建立系统的、全面的企业制度。如:质量管理制度, 包括首问责任制、网络优化制度等;沟通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并达成共识, 才能起到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所以沟通必不可少;人力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 使公司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管理弹性化;激励机制, 公司应尽快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人事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注重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瑞恒农资公司只有通过不断地变革, 弃去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采用和建立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由此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三是切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就必须加强制度的检查考核力度, 并注重跟踪反馈[1,2]。

4.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建设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由以下3个方面完成:一是让所有员工认同瑞恒农资公司的企业, 不仅是身体的依附, 更应该是文化上的认同, 找到一种归属感。二是采用科学的激励手段, 保障员工利益,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由伯乐相马制转变为赛马竞岗制。彻底打破学历、资历、人情界限, 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 让员工感到竞争的压力, 进而激发其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3,4]。

4.3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创建学习型企业

通过积极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和全程培训, 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一是培育企业精神, 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二是领导示范培育企业价值观。三是加强培训, 促进员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四是寓教于乐, 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4 抓好经营文化建设, 对外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 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经营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 用文化的手段, 对企业经营的方向、价值、目的、方式等进行的原则性指导, 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高格调的经营哲学、经营观念、经营手段[5,6]。因此, 要切实加强建设企业的经营文化, 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7,8]。

摘要:介绍了企业文化的特点, 通过宜昌瑞恒农资公司企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而剖析宜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特点,现状,对策,瑞恒农资公司,湖北宜昌

参考文献

[1]徐昌洪.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管理观察, 2010 (34) :89.

[2]阿不力孜.吾马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0 (4) :35-40.

[3]王成香.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4) :60-63.

[4]傅业安.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7) :219-221.

[5]杜真之, 臧环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5) :245.

[6]胡硕利, 卢巧.浅析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对策及意义[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9 (6) :56-57.

[7]宋黎红.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15) :376.

篇8: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查。

一、商贸流通企业在负重中运行,加快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全县目前共有商贸流通企业*户,其中流通企业*户,生产加工型企业2户。共有在册职工*人(在岗*人,下岗*人),离退休职工*人,遗属*人,60年代下放人员*人。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在困境中求生存,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1、亏损严重。近年来,商贸企业收入逐年减少,支出连年增加,企业亏损额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2002年商贸流通企业总收入*万元,支出*万元;2003年总收入*万元,支出*万元;2004年预计总收入*万元,预计总支出*万元。多数企业已入不敷出,债台高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份额逐年萎缩。国有商贸企业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生产经营一度红红火火。但近年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兴起,各行各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首选模式就是进入流通领域,大大小小的商业门点如雨后春笋般萌生,使五金电子、服装百货、糖酒批发等商贸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经营收入渠道越来越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二是营业面积的扩大与营业额的增长不协调。从1998年到1999年,商贸企业为重新占领市场,相继进行了改造,中心商场、四百商店、奋斗商场、服装鞋帽商场等几家单位改造后营业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五倍,虽然经商的业户稍有增长,但消费人口和社会购买力没有太大幅度的提高。三是经营方式制约企业发展步伐。城镇建设的大踏步前进,带动了商服用房的大规模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商贸企业资产的出租率和利用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冲击。一些个体商服用房租金低、位置好、经营便利,不受营业时间的限制,而国有商贸企业受营业时间等条件的制约,外加劳保多、费用大、负担重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很难与个体业户形成竞争。奋斗商场28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现在只利用了800平方米,资产闲置超三分之二。过去经营较好的中心商场目前也出现了资产闲置现象。四是农村(民)购买力向城镇支出减少。我县属农业县份,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我县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不但乡乡都有集市,而且个别大的村屯集市贸易还非常红火。农民不出村、不出乡就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从过去经营比较红火的中心商场近3年的销售情况看,2002年全年销售总额为5330万元,2003年销售总额为5000万元,今年截止到11月份只实现3600万元,预计全年很难达到4000万元,销售额逐年下降。分析其中的原因,农民向城镇支出购买力的日益减少是重要因素之一。据此不难看出,如果农民没有大的消费,根本不可能再多花十几、二十几元的交通费到县城来。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与农副产品的价格不成正比,农民增产不增收,也是购买力不旺的重要因素。五是生产加工企业设备落后,经营观念陈旧。以生产调味品为主的绥棱县酱菜厂为例,自建厂以来始终没有跳出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致使生产品种单一,技术力量薄弱,产品成本高,利润低,销售网络不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的销售手段,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但企业一度还自认为仍是国营商业企业,以老大自居,藐视个体户,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仍生产“老三件”。而一些地下黑加工点恰巧钻了这个空子,乘机以极低的质量、价格、利润及新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六是企业债务重。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企业为完成高额的财税指标,被迫高息抬款缴税,累计抬款金额*多万元,致使商贸企业一直在恶性的债务链中沉浮而不能自拔。近几年,县委、县政府虽做出了“休养生息、放水养鱼”的英明决策,但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还需假以时日。

篇9:关于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研究生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形式:二OO七级在职大集中金昌教学班 学员姓名:霍海儒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导师姓名、职称:胡淑晶 副教授

关于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是金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林业局窗口。

(二)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走访、座谈为主,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对窗口项目的运行情况、办理程序、人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摸底调查,细化分析,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

(三)调查内容

行政服务中心的内涵较广。本此调研课题采用是由点到面的方法,通过对中心和办得好的、办得差的窗口的走访,了解行政服务中心所取得的成效,并从中总结经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问题和相关对策。

二、研究的内容及结论

(一)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结果分析

1.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我们的第一个考察对象就是该市机构改革的一个新兴产物:行政服务中心。

运行情况:金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市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编制7人,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内设综合管理科、督促检查科。市纪委、市监察局在大厅设立了投诉受理处。从2002年

7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中心共受理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168605件,其中即办件108661件,承诺件59736件,补办件91件,退回件117件。共办结办件168532件,其中即办件108661件,承诺件59661件,补办件91件,退回件117件。办结率99.96%,即办率64.47%。承诺件办结率99.87%,提前办结率92.2%。日办件152件。

从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看,在改进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被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一是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和运行,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思想。中心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知政权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尊重,地位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政府职能也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二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集中办公,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新的服务方式和模式,缩短了工作时限,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力地改善了经济环境。同时,20个窗口集中办公,互相比照,对窗口提高服务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实行公开办事,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中的暗箱操作行为,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供了保障。由于实行公开,审批行为透明,办事群众对怎么办事,用多长时间,缴多少费,一目了然。吃拿卡要、以权谋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窗口设置情况:行政服务大厅成立初期入驻单位28家,单独设立窗口的单位有20个,2004年迁入新大厅办公后,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窗口总数增加为34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随着领导关注度的降低,一些窗口因业务量偏少等原因撤出大厅,目前,行政大厅应该保留窗口是30个,其中经委

窗口、物价局窗口、乡企局窗口、环保局窗口、交通局窗口长期无人,处于“歇业状态”。综合窗口8 个单位的业务也无法正常运行,这样,实际在大厅正常运行的单位窗口只有18个。

项目进入办理情况:通过对各窗口逐项目的调查摸底,目前,进入大厅的项目共计223项。其中在窗口办理项目有17项,占项目总数的7.6%;窗口受理、单位办理项目有27项,占项目总数的12%;两头受理、单位办理项目有21项,占项目总数的9.3%;单位办理的项目有158项,占项目总数的71.1%。

窗口工作人员情况:窗口工作人员最多时44人,现有人员26名。其中公务员13人(科级干部6人),公务员人数占窗口总人数的50%,科级干部占23%。事业编织干部3人,工人5人,聘用人员5人。依据中心成立伊始市政府对各部门窗口选派工作人员的有关要求,被选派的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业务精、素质高的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从目前的人员结构情况来看,符合条件的窗口单位只有5家。由于有的窗口选派的人员业务素质较底,导致窗口工作无法开展。

2.办得最好的窗口:工商局窗口。办件总数23644件,窗口人员最多时7人,科长入驻窗口,是贯彻行政许可法的典范,现在窗口有2名科员,最多时年办件达6144件,2009年年办件只有3519件,下降42.7%,项目总数23项,窗口办理项目5项,单位办理项目18项。相近的窗口还有3家。

3.办得较差的窗口:林业局窗口。窗口人员一直是1人,原来是公务员,现在成了工人,最多时年办件是62件,现在连续5年办件为零。应在窗口办理项目总数7项,窗口办理项目0项。单位办理项目7项。类似这样的窗口有6家。

(二)我的思考

1.总体评价

自2002年7月1日运行以来,金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务公开载体和服务平台,在解放思想和行政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特色和原则,曾经激发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进和运行机制的开拓创新,打造提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公共品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也在全省走在前列,成为各市州竞相模仿的对象,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做过大篇幅的典型报道。

近几年,在其建设和发展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由于有一些不完善,不配套,不规范的地方,走在了全省的后面,极需要在功能整合和机制创新方面动大手术。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就窗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标准化窗口的建设等问题与窗口代表及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经认真梳理,目前,窗口工作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大厅工作,对大厅的发展持观望态度,不按要求选派“精兵强将”,而是派一些根本不懂业务、不会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入驻大厅,甚至选派临时用工顶岗,给大厅的窗口形象带来不良影响。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不能“专驻”大厅,部门领导随叫随回,也给大厅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二是行政授权、项目进入不到位。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进驻中心的窗口要具备独立行使行政许可权的职能,但不少单位派驻的工作人员没有行政许可权限,仍要回到原单位办理许可事项,使窗口成了“收发室”。有的部门领导对行政许可事项牵涉几个科室的不做调整与合并,有的该放权的不

放,有的虽然项目进了中心,许可仍要回到原单位,窗口与原单位成了“前台后店”。这给中心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和阻力,降低了行政工作效率,影响了政府形象,也造成了窗口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窗口工作。

三是法律定位不明确,工作体制不顺。行政服务中心是带有自发改革性质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有一两个政府文件和一些制度支撑运行,但缺乏法律法规对职能职责、机构性质、管理模式、工作义务的认定,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总存在种种不足和隐患,形成了单兵作战和一把手工程的弊端,中心发展,只能取决于党委政府主意领导的认识和决心,使行政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上规格不高,制造不清,缺乏管理手段,推进行政服务的改革中显得力不从心,发展乏力。

原因分析:某些单位领导对行政服务工作客观上认识不够,工作观念没有转变,“官本位”思想和权力观念严重,加上一贯制的办事程序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步骤根深蒂固,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形成阻力。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篇:旅行社导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