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2024-05-31

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共8篇)

篇1: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技工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保证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技工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把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思想教育相结合,奖励同惩处相结合。

第三条 技工学校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籍管理制度。

第四条 各技工学校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五条 技工学校按国家计划招收录取的新生,必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报 到(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准假或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 新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应接受学校复查。经复查证实不符合报考、录取条件,或身体状况不符合标准者,由学校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取消学籍,退回原地区。

第七条 每学期开学,学生必须按规定日期到校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

第三章 成绩考核

第八条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载入记分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九条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或四级(优秀、良 好、及格、不及格)制。

第十条 体育课的成绩,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一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必须事先向学校申请,经批准后缓考。缓考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

第十二条 学生每学期不及格的课程,均可补考一次。补考按学校规定时间进行,记分时应注明“补考”字样。

第十三条 擅自缺考,该课程以零分计,不准补考。考试作弊,应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 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和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上课、实习、军训等都应考勤。无故不参加者,按旷课处理。

第十五条 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在学生毕业时进行操行总评。

第四章 休学与复学

第十六条 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以及请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的三分之一,跟原班学习确有困难者,可准予休学或令其休学。

第十七条 学生因病休学须有县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休学应填写休学申请书,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后,方可办理休学手续,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经批准休学的学生必须离开学校(户口和粮食关系可留在学校); 休学期间停发助学金,医疗费由本人自理。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回家的往返路费由本人自理,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经本人申请,由学校酌情补助。

第二十条 学生休学以一年为限。休学期满的前一个月应向学校提交有关证明,经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下一个年级学习。

第五章 升级、试读、退学与转学

第二十一条 学生学完本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及格者准予升级。第二十二条 学生每学期有两门考试科目经补考仍不及格者,应随班试读一学期(试读期一次),试读期间停发助学金。

第二十三条 试读生在试读期末考试成绩及格者,可以转为正式生;有一门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应令其退学。

第二十四条 学生每学年有四门考试科目不及格者;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一个学期内连续旷课7天,累计旷课10天以上者,应令其退学。

第二十五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不得转学。因特殊情况必须转到外地的学生,应先向学校提出申请,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并征得转入地区学校、学校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转学证明和入学手续。

第六章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六条 对德、智、体和生产实习劳动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表扬、记功和授予“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并向全校公布,记入学生档案。

第二十七条 对于违反纪律和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可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 处分学生必须经过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执行,其中责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需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劳动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对给予留校察看以下(含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经教育帮助后确有显著进步者,可撤销处分。第七章 毕业与结业

第三十条 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考核和操行总评(毕业鉴定)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一条 学生毕业时,有两门主要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应准予补考,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操行总评不及格或生产实习课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 学生毕业时,因身体状况不能参加工作者,允许保留学籍一年,病愈后由学校同有关部门联系,酌情安置。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按照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劳动部备案。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一、学籍的取得

初一和高一年级新生,凭新生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到校办理缴费注册和办理其它手续,旧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清学、杂费和其它各种费用。家庭经济确有困难,可以申请缓交或迟交或免书杂费,由班主任了解情况,提出意见,报校长审批。

开学初班主任收齐学生交费凭证,制好表格交总务处在相应栏目内填上“已注册”字样,该学生才取得相应学号,并取得学籍。

二、学籍的管理

1、学生学籍设立专柜,信息化管理

学生学籍、各种表册,入学后及时办理齐备,学生档案装订成册,摆放整齐,设立专柜且把有关内容输入电脑,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2、学生档案的填写

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注册人数及时建立学籍,按市教育局的规定编写学籍号,规范填写,盖全公章。旧生应根据注册等情况进行期审。学生档案中每学期末评语、成绩等有关内容由班主任如实填写,评语要工整,写好等级操行评语,且在规定的地方签上班主任姓名以示负责。

3、休学、复学、退学、转学的办理

学生的休学:在校学生因病或其它正当理由不能坚持学习者,可以休学。由学生本人申请,经班主任、校长同意签字后,教导处发给休学证,即可休学。因病休学必须持有医院证明,其它原因休学必须有家长的申请或有关证明。每次休学期限为一年,期满不能复学者,经学校核实同意后可以再次办理休学手续,第二年仍不能复学者取消其学籍。

学生的退学:学生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学习或不愿继续学习者,可以退学。由学生本人申请,经班主任提出意见,报教导处、校长批准后办理离校手续,即行退学。受饬令退学处分者,也必须办理离校手续方可离校。

学生的转学:学生因家长调动或其它正当的理由,可以转学,由学生或家长提出申请,经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同意,校长审核加意见后办理离校手续,教导处发给转学证。

要求转入的学生,经本人或家长提出申请,学校了解情况,校长审批同意,转出学校同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转入。

4、严格执行月报表制度

每月对学生人数和变动情况做好及时的统计和整理,班主任按教导处报表项目严肃认真填写后交档案室。

三、学籍的取消

1、自然取消

学生毕业后原取得的学籍自然取消。

2、非自然取消

篇3:论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方案研究

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非常重要工作, 只有做好学籍档案管理才能够对学生在校的各种情况进行统计, 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控制, 同时也是日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考证的重要依据。

因此, 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不仅仅只是各个学校的基本工作, 而且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

基于此, 本文对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方案进行研究, 将指出当前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及个人见解提出改进方案, 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混乱

管理混乱是当前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这种混乱集中体现在学籍管理的对象较多, 主要包括了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之间专业的选择、成绩的评定、平时的表现等各个方面。

根据学籍管理的内容可以发现, 相关档案的填写是不固定的。简单地说, 学生学籍档案中大量档案的签署人不一样, 有的是通过教师填写、有的是通过院系签署、而有的却又是通过教务处签署。

繁杂的档案签署机制使得学籍档案管理混乱, 在实践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资料错误的情况。此时, 管理者通常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联系当事人对档案资料进行修改。

(二) 教师的不配合

另一方面, 在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中, 部分教师对该项工作存在抵触, 并不配合档案管理的工作。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自己的工作是负责教学, 而这种档案管理工作是属于档案管理部门的, 这就与自己的工作不存在较大的联系。

抱有这种观念, 使得部分教师并不配合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这就为管理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无法直接从教师出获得相应的信息, 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浪费在这些不必要的工作中。

同时, 学籍档案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 也决定了这些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需要经过大量部门。而这些部门没有足够意识, 使得学籍管理在各个环节受到阻碍, 最终降低了管理效率。

(三) 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升。一方面, 管理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不到位, 这就使得员工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失去足够的服务意识使得员工很难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也就导致其在学籍档案管理存在敷衍的情绪, 从主观上降低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籍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当期的管理员工却没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利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设备进行管理, 这就使得学籍档案管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其效率和质量无法达到新的高度。

三、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方案

(一) 转变管理理念

针对当前学籍档案管理混乱的问题, 学校转变学籍档案管理的理念, 从根本上改变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方面, 学校的各位领导应该首先意识到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并大力支持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改革。另一方面, 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转变意识, 必须更新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必须要突出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该把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为人才服务的部门。

只有更新了管理理念, 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受到足够的重视, 才能够在档案收集、整理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得到重视, 并且提高其质量, 使各个环节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 摆脱混乱的管理局面。

(二) 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制度。学籍档案资料的填写和整理需要经过学校的各个部门, 而以老师为代表的部分对象却不愿意配合此项工作。

当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制度后, 各个部门人员的行为就受到约束, 促使其积极的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在这种背景下,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工作中就变得更加便利, 以此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 建设专业的管理队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还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专业能力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首先, 要不断提高其服务意识, 使其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并以此为动力努力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 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掌握新的技术, 能够熟练的运用新的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 以此提高学籍管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提高管理的质量。

四、结束语

学籍档案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该改变学籍档案管理的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制度, 同时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做好支撑作用。

摘要:学籍档案管理是贯穿于学生的招考入学到毕业中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等各个环节中的,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学校基本的管理工作。本文旨在指出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对学籍档案管理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方案,研究

参考文献

[1]陶醉.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再认识[J].文教资料, 2012 (22) .

篇4:关于学校学籍管理系统分析

【关键词】学籍;信息处理;信息开发

About school register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ZOU Ben-na

【Abstract】th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school register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is compilation becomes using Visual the Foxpro6.0. Through regarding the school register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s entire performance history's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further enhance the entire school the school register management level, was its management has brought certain convenient.

【Key word】school regis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4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12-02

新楼矗立,绿树成荫,草坪如茵,鱼跃清波,鸟鸣香枝,它和书声琅琅,龙腾虎跃的场景交织成一幅幅新时代素质教育相得益彰的快乐读书图画。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电脑房,闭路电视,图书检索系统,多媒体设计,新类型实验室与操作手段,与多姿多态的学生课余社团活动、文学及科学兴趣研究结合,升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开拓社交能力,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切合时代发展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是迅速的,引人注目的。

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也有所更新,一些具体制度也制订了许多规则或办法,不时在实践中增减补充,以适应学校合乎教育规律与知识分子政策的运作,更充分更合理地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责任感,积极性,以催化他们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只有在上下同心,和衷共济的基础上,学校才会出现新格局,办出新特色,立足于社会认可的先进学校或“名校”的行列。亮出它全新的校容校貌,一座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一流校园文化氛围的特色学校,它将显出它在严格而科学管理下教育教学方面出现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实绩;它将向社会各界与父老乡亲展示它办学六十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人才辈出、名师成群、重奖荣誉称号、教学科研著述……校园将以昂扬,光彩的姿态毫无愧色地站在一流行列之中。

1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幺”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1.1 系统调查。系统初步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经过调查研究,基本情况为: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财务部、党团支部、学生会、后勤部五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培养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1.2 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 学校现行的学籍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学籍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 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影响教育质量。

(3) 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单一,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我想通过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2.1 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MS Windows 98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开发平台选用Ms Visual Foxpro 6,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MS Windows 98和MS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上都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s Visual Foxpro 6,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

2.2 经济可行性:采用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学生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2.3 营运可行性: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培训,上手较快,学校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 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

(1) 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

(2) 可靠性:由于学籍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 0 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3) 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4) 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理论上都应有100%的兼容性,用以保证软硬件的可互换性。

(5)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软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6) 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时应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便于开发和维护,也有利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在系统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日常维护,使之能简便易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3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经过调查学校的学籍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建立学生档案信息文件、学生健康档案、学生学期评语、学生活动能力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建立学生档案信息文件:学生经过入学考试,填写入学申请表格,由学校学籍管理处负责人统一审核,审核后将结果上交至校长室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向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新生注册,并建立相关的学生信息档案。

学生健康档案:由学校医务室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内容,向学生发放体检表格,在体检完毕后对检查结果分析汇总,填写学生健康情况表。

学生学期评语:学生经过学期考试后,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期各课程成绩汇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制定出学生学期教学计划,并交于校内领导审批。

学生活动能力评价:学生会根据需要在校内举办各种活动(文艺、体育、科技等),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和活动结果进行奖励,建立学生奖惩档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根据学生的学期成绩,学期体检情况,以及学生参加校内各项活动记录和奖惩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与汇总,将最终结果报于校内领导审批,由专人将评估结果存入学生档案并保存。

4 软件开发的总目标

4.1 提高学籍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规范学籍管理的操作全过程。

4.2 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关班主任可以从系统中取得及时而且正确的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掌握学校的学生各种情况,为校领导做出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指导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5 项目开发计划

资源利用设施齐备,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的学校,教师自身素质较高,学校内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该学校都有较适宜的条件。所以本项目是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

开发进度安排

6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要求的基本任务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必须完成哪些任务,具备哪些功能和性能。在需求分析中主要采用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等几种工具来进行描述。

6.1 业务流程。这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迂回等。学籍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的重点是对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通过采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图形来对学生信息质量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化说明。

从业务流程上,可以了解到整个学校基本业务以及业务动态去向:从新生的入学考试,入学通知书的发放到新生的注册,学期学生各课程的学习情况,学期学生体检状况,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和实践记录,奖励与惩罚记录等等,由学籍管理处人员管理,交与教务处审核,上报至校长室审阅,最后存入学生档案并保存。

由医务室填写阶段学生体检情况记录表,进行汇总分析,生成学生健康状况评价。

由各班班主任对学生的学期各课程成绩进行登记,进行汇总分析,生成学生学期评语表。

由学生会开展各种校内活动,对学生参加以及在参加过程中的活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对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生成学生活动能力表现报告。

由教研组对学生的学期学习报告,健康报告,能力报告组成的学生综合考核表进行总体分析得出学生奖惩报告交于校长室。

各报表和评语均交至校领导审核并做相关的存档。

6.2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数据流程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硬、软件,数据结果与文件组织,描述及相关的注释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没有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在对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调研阶段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用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新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外部项)。

分析本学校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情况,划分系统边界,识别系统的来源和去处,确定外部项,得出系统的关联如下

F1:新生注册报道

F2:录取通知单

F3:定期学生体检

F4:学生活动能力评定

F5:学生成绩评定

F6: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学生将入学通知书,医务室将学期学生体检情况记录表,班主任将学期学生成绩表,学生会将学生参加活动以及奖励情况表送入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生成综合评估文件(包括学生健康表,学生成绩表,学生活动能力表)交于校长室。

划分出几个主要的信息管理功能,并明确各功能之间的联系。

篇5: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学籍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按照西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籍管理工作,特定如下制度:

一、学生学籍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学籍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学籍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学校要确定教导主任人负责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学籍档案资料应做到齐全、规范、准确,且要配备电子学籍管理的软硬件设备,形成电子学籍。

二、新生注册手续办理的有关要求、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应按有关规定为每一位在籍学生编制学籍号。学校新生由学校教导处填报《东乡县普通中、小学学生学籍登记表》(附件 1),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籍审核工作 ,并在《东乡县普通中、小学学生学籍登记表》(附件 1)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印章,于当年 9 月底以前完成 ;凡已取得学校学籍的学生,其它学校一律不得同时给予办理学籍。学籍姓名必须与户口一致,不得随意更改。、七年级新生名册(附件 2)、每学期初的学生增减登记表(附件 3)和学生电子学籍卡(附件 13)必须在开学后15天内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 学校存档1份备查。

三、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的办理要求、学生的转学:学生因家庭居住地和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变化确需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向转出、转入学校分别提出申

请,经转出和转入学校同意 , 并报双方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 方可办理转学手续。转学手续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或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办理。学校不得拒收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因超班额原因无法接纳的,应报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学生联系转学未落实之前,我校不得出具转学证明,对未申请转学的学生不得迫使其转学,由此造成学生辍学的,由开证个人承担责任,学校不负责任。转学学生接收后应将其编入原就读年级,不得重读,毕业年级一般不办理转学手续。

2、办理转学手续应提供以下有关证明材料 :

(1)转学申请表(一式四份)(附件 4);

(2)转学证明(附件 5);

(3)学生学籍卡和综合素质评价登记册。、凡因身体状况或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申请休学。因病申请休学者应填写休学申请表(附件 6)、出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病历及医疗收费发票等,经班主任同意、学校审核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休学。毕业年级第二学期原则上不办理休学,学生休学期一般为一学年。休学期满复学时须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康复证明,在学期初到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对符合复学条件的学生,学校应准其复学,并编入休学时的年级就学。学生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可申请延长1年。学生在休学期间,仍保留学籍,但不得转学。

四、借读学生的入学及管理要求、借读学生:指 6 ~14 周岁儿童少年无东乡县户口 , 二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东乡县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并借读于本县各中小学的学生。

2、借读者需经借读学校同意,本人填写借读申请表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同意后,方可到借读学校报到。、借读学校对借读生进行正常的学籍管理,同时还须建立专门学籍(内容要求同在校生学籍), 要注明借读字样和借读时间、年级,单独装订成册。借读学校每年九月应将借读学生花名册(附件 7)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4、借读申请手续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或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办理。办理借读手续应提供以下材料 :

(1)东乡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小学学生借读申请表(附件8)

(2)父母身份的有关证明

(3)学生的学籍证明及转学证明

(4)父母在本地区的暂住证或父母用工单位证明 f、借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课外活动、帮困助学等方面,与本县学生一视同仁。

五、学校班额的有关规定

根据本县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县内各中小学班额规定如下:班额应控制在 56 人以内 ,特殊情况需增大班额时,必须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对擅自扩大班额,将通报批评并进行经济处罚 , 同时学校负责分流超额学生。

六、学籍管理的有关说明、学生注册后由教务处编设学号,设立学籍卡片(附件 1)、电子学籍卡(附件 13)永久保存。学生学号用九位数编设 : 从左至右的的头两位数表示学生入学;第三四位表示学校校址所在地的市、区编号(本县为 07);第五、六位表示学校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所确定的学校代号(附件 12);最后三位数表示由学校所确定的学生顺序代号。初中学生的学号应前冠 “C” 字母,班主任不得违反上述规定自行编设学号。新转入的学生,由教导处重新编

排学号,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学籍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 ? 学籍档案应永久保存。学校学籍档案应包括 :

(1)新生花名册(附件 2)

(2)学生学籍卡片(附件 1)

(3)学生电子学籍卡(附件 13)

(4)在校生分班名册(附件 13)

(5)毕业生花名册(附件 9)

(6)学生学籍变动情况登记(附件 3、6、7、8)

(7)转学、学历证明存根及相关凭证资料(附件 5、10)(8)学生奖励处分材料

(9 〉体育合格登记卡及有关材料、各校学生休学、复学、借读等学籍变动情况应于每周一、由学校派专人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二新生花名册、学生 学籍卡、电子学籍、每学期增减名册、借读生花名册等在每学期开学 15 日内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篇6:XX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保证我校中小学生巩固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吴忠市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主要内容)

本校中小学入学、转学、借读;考核、评价、升级、留级;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和档案管理等事项。第三条(义务教育阶段)

本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六三学制,即实行小学部六年、初中部三年的学制。小学部六个年级分别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初中部三个年级分别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第四条(中小学入学年龄)

本片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入学年龄为七周岁,适龄少年入学年龄为13周岁。

第五条(小学、初中入学办法)

本片小学、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将《入学通知书》及时送达学生家长。

学校不通过任何形式的书面考试或测试,选拔学生。第六条(监护人责任)

凡在本片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须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送达的《入学通知书》的有关要求,按时送被监护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七条(免学和缓学)

凡在本片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特殊原因需免学、缓学的,其监护人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备案。第八条(开学注册)

学校最迟应在新学年开学前十五天,向新生发出入学通知。新生须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向学校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逾期一个月不办理入学手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处理。

在籍学生每学期开学应按时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办理请假手续。

无正当理由逾期两周不注册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处理。第九条(学籍编号)

新生注册后,学校应按规定的班额编排学籍号。第十条 转学(适用对象)

1、户口迁移或住址变迁且符合转学条件,或确有其他特殊困难须转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申请办理转学手续,暑假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寒假统一在开学前三天内办理。

3、申请办理转学手续时,须出具接收学校的借就读证明,转出学校在收到学生提供的借就读证明后方可出具转学证明和转出学生的学籍卡和义教卡。第十一条 借读

1、(申请时限)每学期开学初一周内。

2、(申请手续)

申请借读学生或家长持转出学校出具的转学证学籍卡及义教卡到借读学校就读,就读学校出具借就读证明返给转出学校,并给借就读学生安

排就读班级,进行注册报名。就读学校建好相关的借就读学生档案。第十二条学业评价

1、(评价要求)

学业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和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

2、(评价内容)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在校学习和表现情况,对学生的学业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认真填写学籍卡、义教卡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单。

3、(评价方法)

学业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变轻平时重考试的现象,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学生学业情况。评价结果不张榜、不排队。

小学阶段学生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

初中阶段学生的期中学业评价,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确定需考试或考查的学科。期末评价具有阶段总结性评价功能,每个学科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科目按《课程标准》规定执行。

学期总评按日常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综合评定。学年总评按两个学期的学业评价综合评定。

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四门及以下的,应准予补考。补考时间应事先书面通知学生本人。

4、(记录方式)

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按照市教育局及学校具体要求进行记录在学生的学籍卡及综合素质报告单中 第十三条毕业结业

1、(毕业)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修业期满,各科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考评合格的,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结业)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修业期满,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第十四条 休学复学

1、(休学适用对象)

学生因伤病无法继续学习或连续病假三个月以上的(需提供市级以上医院证明)。

2、(休学申请)

由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发给休学证明。

3、(休学时限)

因伤病休学的,小学、初中学生一般不超过十六周岁,小学、初中学生保留学籍两年。

4、(复学手续)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提前复学的,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证明,经学校批准,即可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经核准提前复学的,学校应将其编入原读年级学习;凡休学满半年,学生家长有要求的,可根据其实际学业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5、(休学延期手续)

学生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须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由其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经学校批准后可继续休学。第十五条退学

1、(适用对象)

(1)、学生患慢性疾病长期休学,不能正常学习者。

(2)、在学习期间因意外伤害性事故导致严重的智力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

(3)、因患不能治愈的重症而丧失学习能力者。(1、2、3类对象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证明)

(4)、年满十六周岁(以户口簿为准),并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学习确有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退学手续)

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报市教育局基教科批准并备案。学生退学,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第十六条学籍管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学校要建立学籍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实施学籍管理行为,及时将有关学生各学段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包括入学注册、学科学习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籍变更等)及时、完整、正确的分类归档,并要落实信息安全措施。

篇7: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切实加强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厅制定了《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省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联系。

附件: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省内实行学制技工教育的各类技工院校。

第三条 各技工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学籍管理制度。

第二章 学制与入学、注册

第四条 技工院校学制原则上按以下规定:

(一)技工院校学制教育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中级工学制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两年。

(二)高级工学制教育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校、职高)具备相同或相近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两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五年。

(三)预备技师、技师学制教育招收高级技工学校和职业院校具备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二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四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七年。

(四)实行弹性学制招收企业职工和社会青年开展学制技工教育,其修业年限可在上述各层次技工学制教育规定年限的基础上,适当延长1-3年。

(五)实行学分制的学生修满规定总学分,且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经学校批准,可以在规定学制的基础上提前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1年。因休学、留级以及少选学分而推迟毕业者,推迟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

第五条 技工院校应按规定录取新生,并由学校招生办发给技工院校录取通知书。

第六条

新生实行春、秋两季注册,凡被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

和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实行联合办学的,在学生当年就读学校进行学籍注册,学生就读学校变更后,将学籍从原就读学校转出,再转入当前就读学校。同一学生不得跨地、跨校重复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对于开学两周内不到校注册,也不办理延期注册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 对按省有关规定进行电子和纸质注册入学的学生,由学校在开学后一个月内到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对进入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和技师班阶段学习的新生,在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同时,须到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加盖印章。学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第八条 技工院校应当为取得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档案,基本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思想品德评价材料、各课程成绩表、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信息、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毕业生信息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第九条 技工院校应当将取得学籍的新生的基本信息和各年级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输入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并报学校所在地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第十条 新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应接受学校复查。经复查证实不符合报考、录取条件,或身体状况不符合标准者,由学校报请所在地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取消学籍,退回原地区。

第十一条

每学期开学,学生必须按规定日期到校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应先由学生本人与家长共同提出书面申请。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注册,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三章 成绩与考核

第十二条

成绩考核包括操行和学业两个方面,是确定学生升留级及毕业的依据,并可作为选拔学生干部、评选各类先进、发放奖学金、推荐就业的依据。

第十三条

操行考核主要对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成绩按学期记载,归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应进行操行总评。

第十四条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载入学籍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等级制或学分制。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采用百分制的60分及以上为合格。

第十五条 体育课为必修课,其成绩根据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对患有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上体育课有困难者,经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和教务部门批准,可减少考查项目或免考。

第十六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必须事先向学校申请,经批准后缓考。缓考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

第十七条 学生每学期不及格的课程,可在下学期开学前或开学初给予补考一次。经补考仍有不合格课程,但又符合升学条件者,其不合格课程于毕业前再补考一次。补考成绩记入学籍卡时,应注明“补考”字样。

第十八条 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本次考核成绩以零分计,同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纪律处分。对确有悔改表现者,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安排补考。

第十九条 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和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上课、实习、军训等都应考勤。无故不参加者,按旷课处理。

第四章 升级、留级、试读

第二十条 学生学完本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各门课程成绩仅有两门及以下不合格的,予以升级。

第二十一条 学生在一学年有三门考试、考查科目经补考仍不合格,或累计四门考试、考查科目经补考仍不合格,但达不到留级规定的,允许学生随班试读一学年,试读限一次。

第二十二条 试读生在试读期末考核成绩合格者,达到升学条件,可以转为正式生,否则按留级或退学处理。

第二十三条 学生在一学年有四门考试、考查科目经补考仍不合格者,或累计五门考试、考查科目经补考仍不合格者,应予留级,留级限一次。

第五章 培养层次变更、转学、转专业

第二十四条 为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可建立学生培养层次变更机制。对低层次培养规格的优秀生,经本人申请,学校选拔,报省辖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可进入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高一层次培养规格的专业就读。

第二十五条 学生转学或转专业,应在学期结束后或新学期开学两周内进行。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学、转专业。

第二十六条

转学需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共同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所对应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 转专业需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共同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理由正当,经学校批准后,根据转入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转入相应年级、相近专业学习。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技师班的学生进入到高级工学习阶段以后原则上不准转专业。

第二十八条 技工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经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可进行专业调整。

第六章 休学、复学、退学

第二十九条 学生因病(经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以及请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的三分之一,跟原班学习确有困难者,可准予休学或令其休学,学生休学以一年为期,两次为限。

第三十条

休学的学生在休学期满的前一个月应向学校提交复学申请(因病休学的学生,复学时应提交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健康证明),对于申请复学的学生,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相应年级学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转入其他专业的相应年级学习。

学生休学期间暂停享受国家助学金,复学后按规定继续享受。

第三十一条 对以下情况之一的,予以退学:

1、学生每学期有五门及以上课程考核不合格者;

2、经留级的学生仍达不到升学条件者;

3、一个学期内累计旷课60节及以上者;

4、休学期满不办理复学手续者;

5、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退伍后不按时办理复学手续者;

6、因身体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在校继续学习者。

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发给退学证明,在校学满一学年以上且成绩合格的退学学生,学校应发给写实性学习证明。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退学证明或写实性学习证明。退学的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第三十二条

技工院校应按照法律、法规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文件规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学校应当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应列入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年级在校生原则上不安排工学交替,二年级在校生工学交替时间每学期不超过1个月。顶岗实习应在完成相应的职业资格应知、应会考核后安排,时间不超过1学年。

第三十四条

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应与合作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实行跟踪管理。实习结束后,应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生实习考核鉴定,并将考核鉴定情况记入学籍档案,作为毕业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德、智、体和学习、实习实训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表扬、记功和授予“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并向全校公布,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十六条 对于违纪违规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等。

第三十七条 对给予留校察看以下(含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经教育帮助后确有显著进步者,可撤销处分。

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须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责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处分,须报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九章 毕业与结业

第三十八条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采用学分制达到规定学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实习考核鉴定合格、且操行总评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毕业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格式并监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学校颁发。学校应按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学校名称、办学层次以及部规定的专业编码确定毕业证书的相应编号。

毕业证书遗失不能补办,由原毕业学校提供学生验印名册和在校期间的有关学籍证明,在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学历证明书,学历证明书与毕业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九条

技工院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实施中级、高级、技师一贯制教学的,按照培养阶段实施分段教学,并分阶段进行考核考试。学生修完相应阶段对应的课程且考核合格,同时取得相应阶段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可由学校在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审核平台上提出申请,经省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发给与所取得的职业资格相对应的毕业证书。

第四十条 学生毕业时,仍有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应准予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一年内学生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允许学生回校补考一次,成绩合格者,可补发毕业证书。

第四十一条 技工院校中级班毕业证书经学校盖章后由各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审核加盖钢印,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和技师班毕业证书经学校盖章,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后,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加盖钢印。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学校应当运用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及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审核平台,及时准确填报、更新、审核学生学籍信息。

第四十三条

各技工院校可在本规定基础上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其中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如需另行制订学分制相关学籍管理办法,应经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篇8:简论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加强和完善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籍管理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 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阶段和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籍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为学生的成长制定了基本的方向, 它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的特点, 学生遵守这些规定, 按照要求去做, 就会树立自觉学习、奋发向上、树立优良的学风。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学籍管理体系, 是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为依托而延续下来的, 它主要强调标准化共性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教育需求。因此, 与之相应的学籍管理单一刻板, 不利于创新教育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仅对传统学籍管理工作做局部的调整, 只能应付诸多学籍管理中的暂时问题, 而不能解决学籍管理中的实质性问题。笔者认为, 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显现弊端。目前, 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的都是学年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年制学籍管理即学生必须经过统一规定的学习年限和一定的教学时数, 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 课程设置按学年安排。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是按班级授课的,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安排课程, 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专业性, 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相同, 缺乏个性, 并不利于发挥学生专长和创新能力, 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次的需求。现今, 众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 而事实上, 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不无关系。

第二, 学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随着教学班级和学生人数不断扩大, 学校设置的专业门类不断扩增, 课程科目不断增加, 而且专业的设置还随社会的需求逐年调整, 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需要。庞大的学生学籍资料收集、整理及分类分析会使学籍管理工作者难以招架, 学籍管理人员很难保证在统计分析中万无一失, 落后的学籍管理手段成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一大障碍。虽然大部分高校引进了网络管理系统, 使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但系统仍不完善, 因此, 还没有真正地实行网上办公, 学籍管理经常处于半手工操作状态, 这种陈旧的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此外, 由于学分制改革在试行期, 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尚不太完善,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同时, 学分制与学年制并存, 两种管理模式无疑给学籍管理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以及更大的工作强度。

第三, 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 它不仅要求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有极强的计划性、准确性、原则性、创新性, 还要有完成管理任务和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同时, 学籍管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烦琐的工作, 工作量大, 影响因素多, 在工作上需要管理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籍管理是通过管理学籍达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目的, 所以说, 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状况看, 很多高校学籍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 结构不尽合理, 并且随着连续几年的扩大招生, 学生人数的增加, 管理人员的配备也明显不足。

三、关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思考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发挥学生个性,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现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 毕业生就业日益市场化, 学籍管理改革不但要适应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一切都必然使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 并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因此,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 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 体现现代技术的学籍管理制度。笔者认为, 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学籍管理实行学年学分制。所谓学年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的标尺, 又保留学年制的学习年限。现阶段提倡的学分制, 建立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改革的主流。学分制改变过去学年制的固定教学学制的模式, 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学分制的实施,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才能的可能性与机会,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利用在校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 学分制在重视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原则下, 按照教育规律, 贯彻因材施教, 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 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现代化。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 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 学籍信息量的急剧增加, 学籍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扩招, 学生不断增加, 生源的来源途径又各不相同, 给学籍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而大多数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尚处于半手工状态完成, 即使采用计算机管理, 由于目前各院校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尚无统一的学籍管理软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沟通和协调等问题, 也会造成在管理上的高消耗、低效率。为了适应现代办公的需求, 保证工作质量, 降低工作强度, 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现代化的学籍管理手段。

再次,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 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管理质量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加强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成本由学生与国家分摊和毕业生自主就业的形式下, 学籍管理工作者应时刻摆正心态, 对所有的学生及其家长要一视同仁。因此, 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高度的责任心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不仅要有认真细心、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 发扬尽责的奉献精神。

就高校而言, 应当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培训和建设,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 根据学籍管理人员知识层次、专业特点的不同,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方式, 把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国内培养与出国 (境) 培训、短期培训与职业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训,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观念创新带动学籍管理工作创新。人才资源是一切资源的核心, 对于学籍管理工作者的工作, 高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要对学籍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 不仅要对全校学籍管理工作队伍结构给予合理的调整, 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把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意识、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具有奉献、服务精神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是现代各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

最后, 强化法制意识, 依法治校。近年来, 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学生的维权意识也在提高。现代化的大学应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 深入领会并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建设要遵循法律的要求, 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既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又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赋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权进一步细化, 在学校的章程中做出相应的规定, 使之成为学校一切活动的依据。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它不仅有严格的学籍管理规定, 还有完善的法律依据。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坚持原则、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学籍管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正常的学籍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进行公平和妥善的处理。同时, 学籍管理过程也要程序化。尤其是在处分学生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守必要的程序。学籍管理内容程序化不单单指管理工序的流程化, 它还是学校学籍管理的标准化过程。因此高校加强学籍管理, 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综上所述,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改革传统落后的学籍管理方式, 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 加强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是推动现代化大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是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科教兴国的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发展, 依据当今高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 传统滞后的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办学需要。从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入手, 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就如何改革高校学籍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对高校改革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志祥, 等.学籍管理工作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8) .

[2]魏勇.科学的学籍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队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

[3]岳新, 毕玉建, 王申广.严格高校学籍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5) .

[4]余碧春.对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 .

上一篇:诗词赏析:苏轼浣溪沙下一篇:2023年威海监狱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