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2024-05-26

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共8篇)

篇1: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广东省领才技工学校

时间:2010-12-7 14:10:23 来源:吴群锋 院长

[摘要]分析学生特点探索管理措施是技工院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先驱者和护航者。笔者从事办学三年多,分析了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出台了相应管理措施,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管理措施

众所周知,事物发展都存在必然因果关系。随着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及管理措施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市场为方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就业再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机构。

技工院校的学生难管理是不争的事实,是每个从事技工教育工作者难以攻克的课题。笔者从事办学三年多,现在校生近六千规模,校纪校风良好,井然有序。“分析、严管、引导、表扬”八字方针贯彻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最终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创新、自我积累、自我超越。

一、学生特点

分析学生特点是为管理好学生提供理论性的指导意见,是“对症下药”中的“症”,进行分析与诊断。

1、生源质量偏差。受传统思想和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影响,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数量偏差,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技工教育“宽进严出”的政策实施和职业教育社会化,生源质量更进一步下滑。生源多数由高考落榜生、中考落榜生、中途辍业学员、社会失业人员等基础较差的人员组成。

2、男生多易躁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移,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加工基地。技工教育的定位和特点:面向劳动力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目的,以企业为载体。结合现状,开设专业以工科类为主,侧重点培养工科类技能人才。故此,技工院校在校生男生居多,男女生比例失衡,男生性格多属刚性。容易躁动;容易发生冲突;克制能力差;思想不成熟等这些都是技校生的通病。

3、“自卑、逆反”心理。生源来源、培养目标、传统观念三方面构成自卑心理突出。技工院校多由文化基础薄弱、家庭经济贫穷、经济落后山区、甚至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组成。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工人,“工”字不出头的观念根深蒂固,“工人”比不上“干部”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虽然随着社会用人单位“重能力,轻学历”观念改变;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技校生对社会发展重要性和实用性,从深度或广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变,但社会对技校生的地位肯定仍需相当长的过程。劳动保障系统的技工院校学生逆反心理甚于教育系统院校的学生。严于律己,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多被取录于重点高中、高职高专、本科院校,这是社会现实。依此可见,纪律散漫、基础差、自控能力缺乏的学生普遍逆反心

理更为严重突出,更喜欢与家长、老师唱反调,明知不可为偏为之。这也是技校生难管的症结所在。

4、学习意识薄弱。长期散漫的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技校生对求知欲望淡薄,人生目标不明确,安于现状的懒惰思想,挥之不去。迟到、旷课、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听歌、睡觉等现象在技校课堂上司空见惯。

5、缺乏能观主动。公益劳动不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不主动带头、违纪行为不主动纠正等现象并存。此现象,高级班、技师班普遍存在,中级班更为突出。

6、不理智处理问题。遇事冲动,不能理性分析矛盾与结果;遇到问题不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不克制、不冷静;不主动向生活指导老师、班主任、学生处、学校反映情况,喜欢我行我素,寻求自我解决、自我了断、召集同学、召集老乡等江湖义气。导致好事变坏事,小事变大事,事态扩散,不断升级,最后暴发群体事件,这些都是技工院校学生思想的不成熟表现。

二、管理措施

根据学生特点之“病”,探索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之“药”。只要措施得当才能“对症下药”,措施落实到位,能起到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化”。所谓教化,应有两种含义,一是教,二是化。“教”是有计划地对各种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化”则是利用一定的条件,创造一定的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地进行教育。

1、统计生源分布。统计在校生的地区分布比例,掌握宏观动态。根据统计结果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地区学生动态。了解各地区生活习俗、地区文化、性格特征为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十分重要。

2、严防集体躁动。集体躁动是动摇学校根基的致命性打击。必须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严控学生动态,观察、了解学生异常行动,巡逻、保安、生活指导老师对人员密集的宿舍进行查问了解情况,有问题必须及时疏导、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预防事态扩大,造成场面失控。坚决打击“同乡会”组织者,杜绝“同乡会”成立。对组织“同乡会”的组织者坚决开除学籍,以达到杀一儆百、杀鸡儆猴之效果。

3、严肃处理打架斗殴事件。每学期首次打架事件必须处理得当,双方当事人隔离处理,有必要的让学生家长先行带回;事态影响严重者,随后进行开除学籍处理,当作实例教材,利用每周升旗集会进行严厉批评。同时,让全体学生提起警惕,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严防好“同乡会”、“打架斗殴”两条高压线,不让学生触摸。

4、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质量。首先,确保班主任薪酬待遇要合理偏高。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晚修期间学生人员充分集中,是最容易出现集体突发事件的关键时期,例如突然停电等问题出现。实行班主任晚修坐班制度,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笔者从事办学至今一直落实班主任坐班制度,实施效果卓著。

5、建立应急预案。做好自然灾害、学生集体闹事的应急方案,定位、定岗、定责任人,管理以防为主,层层落实。日常问题班主任、一线工作人员处理、解决,中等矛盾学生处解决,特别事件校领导亲自挂帅。实施“三及时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汇报情况。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树立“学校无小事的高度警惕观念”。

6、建立多层次学生组织。明确学校最丰富的是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多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心和优越感,将被动变主动。积极向上的学生组织多了,学生干部威信树立了,这部分学生不但不增加学校的管理压力,反而能为学校处理矛盾,协助学校管理。

7、建立学生内部消息员。做好基层工作是每个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生活于集体、扎根于集体,最了解学生一举一动。建立学生内部消息员能为学校提供不为老师、管理人员所知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预防矛盾进一步恶化。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8、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结合学生正处于年轻力盛时期、精力充沛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能让每个学生有事做,消耗多余体力。既能引开学生针对同学或学校矛盾的注意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减少学生违纪违规行为,例如学生课余时间无事可做,就会破坏学校公共设施以及其它财产,这也是技工学校至今仍然存在的“顽疾”。

9、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任何学校,任何管理措施如何到位,后进生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后进生问题,总体可以组织全面管理,全面教化,或个别“顽固分子”逐一突破,敢于攻坚。每周班主任、生活老师至少与三名违纪现象突出的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形成材料上报学校。对后进生,只要在某方面略有改善,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肯定、及时表扬。让后进学生体会到自身的改善与老师的认可,重树学生的自信心与人生目标,及时对处分降级,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和重拾美好的前景。

10、宽容善诱原则。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支魔笛,把黑暗中沉睡的人叫醒。当然管理之宽容,务必把好量与度的哲理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循循善诱。用爱心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自我觉悟,形成良性循环。

和谐的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保障技工院校顺利发展、创先、创优、创品牌,相得益彰!

篇2: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比较薄弱,存在着政治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和自律能力低等思想道德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教育;学生特点;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1.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人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调查我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自我控制差

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根据中国的国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衣食无忧,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差。

1.2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进了高职院校,只要在校期间每门功课达到六十分,他们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三年的光阴,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其实等他们面临毕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少,懂得的社会常识是多么的浅薄。所以我们学生管理老师一定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多举办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很好,每年我们学校都会举办我们学院自己特色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节”和“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文化节”,两大品牌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起来的,所以大一学生的辅导员老师以及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习动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为学习和成才服务、加强研究型教学、加强日常管理等等。

1.4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到社会参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是不是可以很快融人到单位中,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也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以上特点,其教育工作就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必须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针对学生的显着特点,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才。

2.1首先,正确的严格要求学生

高职学生多为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纪律较为松懈,作风比较拖拉,严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是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学习、作风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正确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人员的共同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人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实践证明,合理地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2.2其次,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因而特别需要受到尊重、关爱、体贴和激励,特别重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评价。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要以“授之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来面对学校、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家长,自觉克服消极心理,学会对人生目标进行设计并围绕目标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尽可能发挥其特长和潜力,尽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2.3重视辅导员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辅导员的职责来说,辅导员要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思想品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辅导员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的提升。其次,高职学生自尊心强,不愿意受到约束,耳提面命的教育有时候他们会觉得啰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不会放在心里,有的学生甚至对这些有着很强的抵触心理。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特点和性格比较了解,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不断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学生灌输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要充分的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作为高职辅导员,不但要具有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要善于调动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能将绝大多数学生团结和组织起来,为完成学校学生工作的战略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策划和安排具体实施计划。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地评估社会变革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希望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2.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反叛心理较强,因此,耳提面命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并不适合。高职校园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第一,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职业技能竞赛,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能手、生产标兵来校开办讲座,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第二,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第三,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技能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节、大学生运动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审美鉴赏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宣传学校的各种精神文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学生成长的内在精神动力。

2.5重视开展学生心里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更为突出。而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学会处事、对高职学生后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试,培养学生自尊、自治、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辅导员和教师要充分的与心理辅导人员合作,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3.结论

篇3: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1.1快餐文化的影响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缺乏加工

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从网络等媒体中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 扩大知识面, 开阔视野, 心智发展超前, 但这种便利让“90后”技工学校的学生出现了浅阅读的文化现象, 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进一步去加工、去理解和领会文章中的真实含义。以至出现虽然是高中毕业的学生, 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90后”的学生大多通过虚幻的世界学习, 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很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同时技工学校因生源大多是中高考落榜和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不让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 在初高中时期贪玩, 调皮缺乏恒心和自制力或沉迷于网络世界, 在虚幻世界中寻求自己的位置。成绩相对较差, 在初高中时期;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班级中老师把他们当成问题学生, 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 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不让与他们交往、交流, 怕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带坏。这些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1.2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时期被学校和班级放弃教育, 自己又缺乏追求目标, 盲目追星, 被动接受各种思想和理念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但许多“90后”的技校学生有明显的自己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 且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但缺乏逻辑和思考, 易冲动, 在上课常常讲小话, 如果证据确凿被老师批评马上承认错误, 但累教不改, 如果有一次被冤枉那班级就要被搞得鸡犬不宁。这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原因。因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在整个中小学时期, 没有基本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在家庭中更多的是谴责, 在学校里更多的是批评, 在心理就有反叛意识。

在学校多个班级中进行一次测试;参加测试学生300人, 有高中毕业的高级班的学生、初中毕业的中级班的学生, 没有一人系统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 就连系统读过其中一部的都屈指可数, 部分学生只看过《西游记》或《水浒》的电视剧但对人物的性格、历史背景说不上来, 因此, 在学校组织每天观看的新闻联播时, 中级班很多学生根本就看不懂, 只有埋头玩手机或瞎闹。“90后”技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 导致自我意识增强, 以自我为中心, 合作意识淡漠。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 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 往往会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不公平的想法, 内心世界从少年时期开始变态, 扭曲。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父母缺少必要的关爱式教育, 一切用钱来代替, 这些学生没有纪律观念、劳动观念, 到自己打扫教室、宿舍卫生用钱来摆平, 心理只有钱是万能, 不相信同学老师。内心世界及其幼稚和脆弱, 独立能力较差, 缺乏自我约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对的。

1.3效益观念盛行, 功利行为增多, 小团体意识浓厚

功利行为增多主要和现代社会阶段竞争激烈, 就业难对技工学校学生造成的压力有关, 信息的普及性让他们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 且价值观更加现实。在技工院校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有益作评判标准。当班干部、加入学生会、入党参加各种组织等, 这些对学生顺利就业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动和行为成为学生重视的事情, 而且很多学生在阐述自己的目的时直白表达了参加活动的目的。认为这样做很正常, 大家都这样做, 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州县份, 为了学习走到一起, 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生活,

到学校后感到人地生疏, 到学校不久发现有初中同学或同校、同村的同学, 加之有部分地方“老乡”观念强, 学生到校后成为小团体,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常常聚集在一起抽烟、喝酒, 星期六星期天到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一起玩, 认为这样做就是现代一些媒体上称的江湖朋友, 一旦小团体中某同学与其他同学有小纠纷团体成员就会为他大打出手, 甚至动用凶器, 不计后果为“老乡”两肋插刀, 认为这就是讲义气, 讲交情。

2学生在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

目前, 技工院校学制为三年, 第一年为理论学习阶段, 第二年为在校实习阶段, 第三年为企业顶岗实习阶段。

2.1理论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刚刚进入技工学校时对学校的环境感到非常新奇, 与中学时相比条件有明显的改善, 由乡镇到了城市, 在校园内从教室到宿舍都有电视, 在课余时间可以观看电视节目, 在周末不上课时基本没有课外作业, 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生活费由自己支配没有家长的约束, 用超了找个借口跟家长要, 由于大多数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 家长总担心自己孩子饿着、冻着, 只要说学校生活高不够用就会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需要, 只要在学校不逃课, 不干坏事就有了很大进步;由于教学方式, 教育方法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差异, 技工学校是以学习操作技能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就业指导等学习时采用灵活的讨论方式, 考核方法与日常的学习态度, 做事及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内务整理挂钩, 由学生会、宿舍管理员打分为考核依据。同时可以逃避家长管着, 老师盯着的局面。

进入学校一段时间后, 感觉学校层次较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解决处理;衣服、被子脏了需要自己洗, 生病时没有父母细心照顾, 想家, 留恋中学时一切父母包办的生活。

2.2在校实习阶段学生心理特点

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化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 专业课的逐步开展, 开始了技能训练, 学生的适应感, 自豪感大为增强, 克服了单纯和盲目。在实训期间按照准职业人标准要求学生。从计划、准备、实施、自检、互检、到终检都让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越来越有主见, 强调自我独立和自我表现的倾向开始突出起来。在训练中同时强调团体合作意识, 由原来的不规范的“小团体”转变为学习团体, 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团体。也是学生多层次分化明显的时期, 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思想向积极上进, 自觉学习, 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要求入党的学生增多。差的学生暴露出各种思想问题, 学习敷衍, 训练怕吃苦, 宣扬六十分万岁。但比例逐渐减少。

2.3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心理特点

经过学校两年的学习, 虽然在年龄、心理和生理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90后”的技校学生从小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劳动, 大小事情都有父母包办, 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到企业后, 企业将他们看作是职工, 无论是劳动能力或社会能力都较差, 一旦碰到劳动强度较大或与师傅关系不融洽等, 既不能受气也不能受累。往往在企业很不稳定, 一旦碰到问题就采取逃避问题的方式, 宁可在家里闲着。

3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方法

(1) 新生管理:

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从新生一进校报到, 就要了解新生的信息。在新生来报到时绝大多数学生是由家长送到学校, 这时可从家长那里了解到新生家庭和在中学时期的基本情况。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 (包括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及有一定社会经历的学生) , 在军训期间给于重点关注;在进校一周内记住他们的姓名、宿舍、床位, 单独找谈话, 了解他们的家庭, 了解他们中学时学习生活, 在调整宿舍时尽量让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与班级中年龄大一些懂事一些的学生同住,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心。

同时, 也为班主任日后的宿舍管理创造带来了很多方便。

班主任应充分利用个别聊天的渠道对有一定社会经历的学生进行沟通。因为这部分学生有两种倾向: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班级和宿舍的核心组织者, 如果不正确及时引导他们可能成为班级打架斗殴的组织者;如果能正确引导及时引导, 并加以教育可能理想的班委中的核心人选。因此, 两周的军训是班主任最有利的时机, 因为这段时间班主任从精力、到时间都有保障, 同时也是学生认可班主任,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时刻, 也是班主任管理的开端。

(2) 在校实习学生管理:

首先要在学生中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进行自教自律指导和经验交流会, 邀请往届优秀学生代表讲述他们自教方法, 自律体会与班级学生面对面交流。介绍他们在企业的成功经验及现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让学生感悟到自教自律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对其学业和人生都有巨大的帮助。进而落实到学习生活的行动中去, 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其次,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他们中间建立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心理开展男女生互评议活动。有效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律自教意识, 激发学生自信心, 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技能训练学习中来。再次, 建立和家长联系, 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目前技工学校大部分是来自外县、外地州的学生, 往往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状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期在校表现通知单、周六学生家长电话请假, 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与学生家长沟通, 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更好地对学生教育。

总之,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在新时期面对很多新的问题, 只有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不断了解这一代“90后”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 真正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 总结出适合这一代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做朋友, 让他们相信你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让他们把不愿与家长说的话跟你说, 让他们在与你的诉说之中得到释放。同时充分依靠班委, 特别是不断轮换的值班班委, 掌握学生在想什么, 他们在学校期间的真正需要, 随时掌握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首先让班委去解决和协调, 班主任只要在背后给他们出主意同时关注事态的发展, 这样不但可培养学生自教自律意识, 同时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而不断总结和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进和改善学生管理, 只要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学校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管理中不断增加新时期的需要, 根据党的十八精神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用一次性纸饭盒、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筷子等, 让每个同学从我做起, 在两年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技工院校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他们需求的技能人才。

摘要:目前大批“90后”学生进入各技工院校, 这些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学生具备了浓厚时代和社会特征, 各技工院校多年沉积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对“90后”学生管理的需要, 给各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就需要各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以创新的思维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心理特点, 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学生管理方法。

关键词:“90后”,技校学生,创新思维,学生管理,自教自律

参考文献

[1]罗骏.浅谈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时代教育, 2009, (4) .

篇4: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技工院校;固定资产;问题;措施

技工院校的固定资产是保障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随着我国技工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技工院校资产规模呈现出几何式增长,但与管理现代化相比,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缺陷与局限,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何科学管理固定资产,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发挥资产效益,对促进高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工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措施不力。长期以来,技工院校资产由国家拨款购置或无偿调拨,使用国家资产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只从表面上履行职责,不关注资产的效益性,缺少资产增值增效管理措施,使得部分资产或资金宁可闲置,从而丧失了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机会,导致资产低效,造成资源设施浪费。

2.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许多技工院校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开展经常性对账工作,账务上也没有做及时处理,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存在固定资产存量不明、购置状况不清等问题。

3.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没有协调统一。技校国有资产由总务后勤处、设备管理处、各部门多头分管,形成了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职能部门管理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相互脱节,缺乏统—归口的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松散,缺乏完整性和有效联系,使固定资产很难得到科学、严谨的监督管理,造成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甚至漏账,进而导致有些固定资产的名存实亡。

4.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没有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技校资产靠财政拨入经费购置,因此盲目购置、计划外自行购置或重复购置现象比较严重,固定资产购置缺乏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有效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

5.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技校资产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建设薄弱,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很大一部分在账外循环。一些涉及合作办学、接受捐赠、无偿划拨、自制或改建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价值或价值不确定或不准确,有相当部分没有验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

6.产权不明晰,责任主体缺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混为一体,产权不清,缺乏具体的责任人,很难对固定资产的毁损、流失查究责任,导致有相当数量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未经资产评估和办理相关资产审批转移手续即流入生产经营单位,从而造成资产被无偿占用或流失。

二、加强技工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提高思想意识。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要经常听取资产管理部门的汇报,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有效地指导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提高管理队伍和人员的素质。

2.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和对账工作。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按月或按季核对,资产管理部门与各使用部门也要定期对账,明确现有固定资产状况,进一步完善高校在校办企业、经济实体、对外投资、联合办学等工作中固定资产的产权登记、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评估核算等基础性工作。

3.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在账户的设置上必须协调一致。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技工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长期以来,高校资产一般由具体使用部门管理。应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把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

5.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体系。建立一个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责任制体系,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创新意识,通过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员,保证其在采购、验收、保管、归口审核、财务审核、系统管理、贵重仪器使用与维护等岗位能够各负其责,各司其能。

6.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制度。高校应实行集中采购制度,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监察、审计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论证、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即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经费预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年度购置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审批权限和程序,杜绝重复、盲目购置。

篇5: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以其教学模式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职业性,成为了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技能的员工,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途径。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机制来看,高技能人才是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创新,积累大量的经验形成的,符合教学一体化要求的教师队伍也因此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大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对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数量众多的普通技工院校(指非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中,对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都较为落后,直接影响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将从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问题入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提高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帮助。

一、当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教师配置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为显著的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员工结构中的比例失调,学校管理、后勤人员和兼职教师的比例偏高,专职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在普通技工院校中,高技能的专业教师资源更为稀缺,一体化教师队伍从数量上来看呈现出绝对缺少的特点。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教师队伍内部,人员结构相对不合理的现象同样存在:首先,高技能、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特别是对于某些开设时间较短但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专业,缺少中高级以上的讲师、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等精兵强将,教师队伍中水平结构相对不合理。其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相对不合理也是目前影响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年龄断层十分严重,中年教师偏少,年轻教师不具备充足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年龄较大的教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与技术,技能和年龄梯队之间又缺乏互动链接,特别是某些学校在一些专业上只采用聘用社会退休人员的方法,无法形成经验和技能的有效连接。此外,不少学校仅有数量极少的实验人员和图书管理员,基本上也都没有专职科研人员。第三,教师职业化水平较低,教师的专业和工种分布不合理,特别是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基础课教师的工作量较少,而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则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模式亟待优化。第四,兼职教师中相当一些人是多处兼课,每周授若干节课,授完课就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学生;部分兼职教师从未走上过学校讲台,甚至连老师的初级职称也没有,难以达到授课质量要求,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事故,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2.管理观念落后。目前大多技工院校尚未建立统一的、与技工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大多数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具备人力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简单的招聘、录用、考核、社保、工资、退休等事务,涉及到教职工激励、培训、福利改善等方面的深层机制及其原理的原则和方法理解不深,制约了技工院校人力资源职能的充分发挥。

3.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首先,对学校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核心员工激励机制和力度不足。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直接体现在学校学科带头人和核心教师身上。目前技工院校对于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单一的物质激励,激励机制和方式都呈现明显的不足。其次,当前大多数技工院校在普通教师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激励措施欠缺公平,分配方案不公平,缺少良好的竞争环境;其二,激励措施单一,缺少针对优秀员工的个性化激励机制;其三,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特别是在普通技工

院校中,大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岗位评价制度,很难体现员工的个人努力,也就无法满足员工的激励需求。

4.师资流动性大。在市场经济中,师资不可能不流动。即便是985、211等重点大学,师资也会出现流动。但是我们是技工院校,由于体制原因,师资流动性更大。学校与教师个人之间,一般来讲,除了聘用合同关系外,没有别的联系,况且现行的聘用合同关系也很难对教师随意辞职或不辞而别的违约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因此在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更加容易流失,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师团队,没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学科建设的稳定发展。而我们学校的校长则不以为然,认为无所谓,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只要一登报纸招聘,有会有大量的应届生来应聘,不管有没有教师资格证,也不管有没有任课经验,甚至连试讲都不需要,看一下简历就聘用为教师,认为只要能把课堂胡起来就行,也不管学生有没有什么反映。所以他不愁没有老师,对教师辞职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正如俗话说的中国多的就是人。其实他没有考虑过这些应届生往往比老教师缺乏经验,而且这样大的流动性会造成频繁的换老师的现象发生,这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学校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当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当多的技工学校创办者办学动机不端正,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当前,相当多的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创办者投资办学校动机,是为了迅速收回投资,获得丰厚回报,因而反映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搞短期行为。投资者的这一目的,决定了他们普遍没有一个创建名牌学校的长远目光和思想境界,使得不少技工院校尽可能多地聘请代价不大的兼职教师和低层次师资,而不愿意花较大代价聘请需要支付固定月薪和为其购买各种保险的全职教师,不愿花更大代价聘请高层次的师资,更不愿意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投资。

(二)体制障碍

由于我们学校是技工院校,层次比较低,而且又是民办学校,所以其办学历史比国有学校短得多,资本比国有学校少得多,文化沉淀也比国有学校薄得多。而且,师资、占地面积、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也比国有学校差得多,再加上政府对民办学校没有任何资金支持,致使社会上普遍对民办学校没有认同感,把它视为“不正规”的学校。

三、解决当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提高教师比例,增强师资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认为应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挖掘师资潜力。一方面,对外开发师资力量,具体来说,聘任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广开员工渠道,在创业教育理念之下扩展师资来源,将校外资源与校内挖潜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重视内部挖潜,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技工学校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技工院校应当建立专业化的培养机制,挖掘现有的教师团队的潜力,提升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质量。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技工院校要牢固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人力资源管理,将教师视为资源而非成本,将开发人力资源的理念渗透到院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应当得到提高,通过制订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当中,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件与环境。

3.引入先进手段,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能够使得员工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特别是对于核心教师来说,建立客观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环境激励、职业激励、事业激励等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是营造良好职业环境的关键。

4.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学习环境。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校园文化、创造教师自我学习的环境是从内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首先,技工学校要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通过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型氛围。其次,注重

学校自身的品牌建设,将建设优秀技工学校的理念深入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当中去,使得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在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解决教师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使教师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篇6: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工作

在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树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抓好基本道德建设、严格班级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加强学生班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 者:于明 程波 作者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年,卷(期):11(3)分类号:G715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特点 管理工作

篇7: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技工院校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有关技工院校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技工院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技工院校包括全省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举办及民办的各类技工院校。技工院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四条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全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宏观业务指导。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行业企业负责所属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 专业设置

第五条 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应着眼于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主动适应科技进步以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名称应以《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09年修订)》为准。

第六条 技工院校开设专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学校培养层次应符合有关规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适应办学规模和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教学、实验实训场地和配套设施设备;有满足专业教学所需的文化、专业理论和实习指导教师;有实现培养目标所必备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适用教材;有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其他保障条件。

第七条 技工院校增设新专业,应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书面申请,经过专家论证、批准后方可安排招生。

第八条 技工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水平,增加教育设施投入,强化校企合作。办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形成专业优势。

第三章 教学运行

第九条 技工院校应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检查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十条 技工院校应贯彻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据此编制符合院校实际和专业要求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经备案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技工院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可根据区域、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在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实践教学课时原则上不低于教学总课时的50%。

第十二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规范的教材管理与使用制度。公共课统一使用国家指定教材;专业理论和实训课教材应优先选择使用国家推荐教材。鼓励实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根据国家对试点专业课程开发规程要求,自主编写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经备案同意后使用。第十三条

技工院校应认真制定校历和教学工作计划,每学年教学周数应不少于三十六周。教学执行部门要制订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教师任课计划、课程表、教学日志等;要重视常规教务管理、教学研究和质量管理,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规范,确保教学的有效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技工院校应在重视文化素质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实训教学。校内实训重点完成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校外顶岗实习应对接岗位要求,掌握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高级技工班学生应在毕业前进行综合技能评价。预备技师班学生应在毕业前完成一项专业课题设计,并进行答辩。

第十五条

技工院校应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订实习计划,签订实习协议,做到定任务、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做好安全生产教育。顶岗实习期间,应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巡回检查,协调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顶岗实习结束时,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考核评定。

第十六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学业成绩多元考核制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都应进行考试。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日常教学测评成绩和阶段性考试考核成绩,要在总评成绩中明确体现,具体权重由各院校根据专业要求和教学实际确定。

第十七条

技工院校应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可按照教学标准、文书档案、学生学籍、教学业务、教师业务、统计资料、教学设备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料等类别,及时予以收集、整理、归档。

第十八条

技工院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不低于95%。积极开展自我安全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第十九条

技工院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体育、文艺活动,积极创办学生社团组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育良好的教学风气,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第二十条

技工院校应依据国家有关学校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管理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育教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十一条

建立技工院校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

第四章 教学教改

第二十二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研究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广先进教改经验和院校业务交流。

第二十三条

技工院校应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围绕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十四条

技工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进一步凸显技工教育办学特色。

第二十五条

技工院校应积极探索并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课件、仿真实训软件、网络课程、名师课堂和通用素材等多媒体形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第二十六条

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所属技工院校教研教改的指导,积极开展教学交流、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活动,及时总结并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技工院校向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

第五章 师资建设

第二十七条

技工院校专任教师必须符合《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基本条件,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学制教育师生比不应低于1:20。兼职教师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八条

技工院校教师应具备教学要求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严格遵守教学规范,认真履行教学职责。

第二十九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全面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教材研发、产品开发、工艺革新、技术改革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第三十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适时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行业组织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更高层次的研修或培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第三十一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任课教师到企业、车间参加实践活动,要求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参加实践锻炼。

第三十二条

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等部门应建立健全技工院校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评比表彰。

第六章

校企合作

第三十三条

技工院校应根据专业设置情况,采取校办企业、引企入校、校外实习基地、订单培养、半工半读等模式,开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每个专业至少应与3个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第三十四条

技工院校应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业界、经济界和科技界相关专家组成的学校咨询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专业建设委员会。各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沟通经济、科技发展和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研讨学校的发展方向,指导学校的教研教改、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等工作。

第三十五条

技工院校应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优秀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咨询顾问、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及教师培训任务,帮助学校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制定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

第七章 教学设施

第三十六条

技工院校应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必要的教学实验实训场所,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教学实验实训场所要有足够的通道,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备,具备防震、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措施和设施。要健全维护、使用及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第三十七条

技工院校应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好硬件、软件及资源建设,完善校园网功能,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展数字化教学,推进数字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

第三十八条

技工院校应当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设置特点,购置教学资料、音像资料和电子图书等各类图书资料。藏书册数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管理与使用要运用现代化手段。

第三十九条

技工院校体育场馆和器材应与学校规模相适应,满足教学需要。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保证器材设备的完好率。院校应安排专项经费保证体育基本设施维修和设备更新。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各类技工院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各技工院校应当按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

篇8:技工院校教学档案特点与管理刍议

技工院校教学活动中的档案, 与其他种类档案相比较, 就其重要性、目的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

1. 技工院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

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认识到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 而教学档案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教学档案是在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是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它是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原则、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考核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 以及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和各职能部门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和保管价值。

随着学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档案工作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会日益凸显, 成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力量。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主体, 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积极主动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重视教学档案工作及其重要性, 有利于探索技工院校档案管理的规律性, 有利于改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使之适应学校在新形式下继续发展的需要和学校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发展目标。

2. 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技工学校教学档案系统地记录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技能、信息的传授和学习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技工教育以授予学生就业技能为目的, 属于就业前的教育和训练, 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动手能力, 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作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中教学档案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 严格教学和学籍管理、深刻了解、考察和培养学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果记录。做好这项工作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又为考察和研究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比较、研究、实践、验证的可靠依据。其传授知识和技能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及未来社会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技工教育方式又要求教育手段和过程的规范化, 以保证教育效果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 学校教学档案的内容和记载方式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3. 历史的阶段性、周期性和延续性。

技工学校培养人才是一个阶段性、周期性很强又不断延续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 使用的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 制作的试题, 形成的学生成绩单、毕业论文等都与学生的培养周期紧密相关, 其内容的阶段性, 延续性十分明确, 且一个周期内的档案资料又构成一个相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届的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周期性档案是完整的, 但又与上、下届的学生档案构成延续性很强的关系。

4. 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技工学校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结构复杂多变, 这要求学校教学形式、学制年限、专业设置等应随之相适应, 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如我校目前设有3年制高技能大专班、3年制高级工、2~4年制预备技师班、2~3年中级工、3年制初中专、2年制高中专、1~6各月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培训班等多种学制和办学形式, 专业设置达40多个, 以适应市场对各种急需人才的需求。

由于教学活动的灵活调整, 随时都可能产生许多相关的教学文件和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教学资料和记录, 而这些资料和记录, 可能分散在相关职能、专业部门或任课教师手中, 需在管理中认真作好收集汇总工作, 使那些随机性、分散性资料都能得到集中保管和归档。

5. 门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办学体制等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它与普通中学和大学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技工教育在课程上依据其专业的独特性,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 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践技能训练, 采取理论与实践3:1, 3:2, 或1:1, 1:2的教学模式, 重视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等, 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实习指导书、设计任务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毕业论文等等原始资料, 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各个侧面, 是构成技工教学档案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同时, 还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我校的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干部培训、工人技术等级鉴定等等, 在其活动中产生的资料、题材十分丰富, 又形成了独特的档案门类, 也构成了教学档案门类结构的多样性。

6. 归档时间的不同步性。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跨年度的。技工学校教学档案归档时间与行政、文秘、人事等部门档案的归档时间不同步。其档案的成套性、周期性特点要求档案的存储内容既要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又要有相对的阶段完整性, 这就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时间与公历年度不可能完全同步, 必须遵循学校的教学活动规律, 跨年度归档。例如2009~2010学年就是从2009年9月1日开始, 到2010年8月31日结束, 在一个公历年度内, 不仅有新学年的第一学期, 还有上学年的第二学期。教学档案归档时间的不同步性是教学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客观实际需要而存在的。它反映了教学活动跨年度的特点。

7. 系统完整性和准确性。

教学档案是否完整、准确, 是衡量教学档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档案管理中整理好上级和学校的相关文件、决定、通知、指示等不难做到。而要保证教学档案系统、完整、准确, 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却是大量的复杂的更有利用价值的珍贵资料。因此, 要抓好各科 (室) 、教研组、教师个人形成的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编目、保管、统计工作, 按归档范围进行归档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员要重视及时收集属于归档范围的资料, 包括学校教学计划、总结、重大活动安排和活动中形成的资料、各专业班次变化、学生学籍记载、教师在教学中撰写的授课计划、总结、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编写出版的教材、著作、照片资料等, 尽可能做到原始资料完整、准确, 以便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完整、齐全、准确的档案资料, 在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科室工作达标、促进学校教改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8. 收藏性和可利用性。

教学档案收藏保管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利用, 只藏而不用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及其自身价值和历史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档案的利用也显得十分重要。30多年来学校培养的学生数以万计, 不少校友因毕业证丢失, 在入团、入党、评定职称、调资、聘用干部等方面急需查证相关学籍材料, 需由学校出据证明, 由于学校档案完整齐全, 一般都会很快地提供学生专业班次、学籍学业、班主任老师、毕业证号、工作安置所在地和单位、相片或其他有关资料。同时教学档案还为学校的发展历程乃至校志、地方志、区域教育、全国技术院校教育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加强技工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途径

1.健全档案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齐全, 提高案卷质量,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 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因此, 要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订出一系列档案的接受整理、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为防止有章不循, 避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应把档案管理纳入量化管理, 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奖优罚弱, 树立典型。使档案管理在严密的制度作用促使下, 做得好上加好。

2.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档案人员素质的高低, 是制约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档案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情况, 举办档案员岗位管理培训、组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和观摩活动, 使档案员了解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本单位各部门各类档案的形式、特点和要求。档案员的素质提高了, 就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搞好档案利用。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在开发利用中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为此, 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教学档案的内在价值。其次, 要编制各种档案检索工具, 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快捷准确全面地开发出来。第三,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提供利用, 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4.注重档案材料整理, 加强规范化管理。

教学档案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性工程,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首先, 要明确教学档案建设内容、制定档案建设目标标准、明确教学材料归档要求。其次, 建立教学档案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归档文件要进行科学有效地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立卷时的选择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工作, 做到档案边形成边收集。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环节, 教学材料主要直接来自教学第一线。因此, 档案管理员要深入到各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地去收集资料。并将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整理。

5.领导重视, 齐抓共管。

领导的档案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反映这个学校档案管理水平。领导重视档案工作, 就能把档案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人员的编制、经费来源、库房设备等问题, 使学校的教学档案成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力量。作为档案人员也要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 主动搞好服务, 通过自身的工作成效, 赢得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支持。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各科 (室) 、每个教职员工共同支持和配合, 积极、主动地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按时上交归档, 为管好用好教学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是学校档案的核心, 它反映一个院校教学工作的整个历史面貌和管理、教学水平, 不仅对现行的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也为今后查找有关资料提供可靠的依据。要规范教学档案管理, 就必须熟悉教学档案的特点。本文拟对技工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及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上一篇:观赏鱼养殖合作协议书下一篇: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