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2024-06-27

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精选6篇)

篇1: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方法,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内容 1.苏木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内容(详见附表1)。(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和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卫生信息收集、监测与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任务完成情况。

(3)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4)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情况。

(5)人事财务管理情况。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结构,财务制度与管理、经费开支与使用等情况。

(6)院内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设备使用,内部管理情况。

(7)群众满意度情况。

2.嘎查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详见附表2)。主要考核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卫生信息收集、监测与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药房规范化建设与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内容(详见附表3)。(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诊疗、护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体检、家庭出诊、家庭病床护理等服务数量;医疗安全与质量、医疗工作效率、诊疗费用、药品使用、规范药房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及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卫生信息收集、监测与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考核财务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双向转诊、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等内容。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和居民(或职工)满意度。

三、考核主体和考核程序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主体和考核程序 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和《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于每年5月底和11月底前对辖区内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中考核,将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值)报盟市相关部门备查。

对于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所属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具备业务指导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和《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于每年5月底和11月底前组织进行集中考核。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其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进行考核。旗县级人事、财政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后报盟市相关部门。

盟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于每年6月上旬和12月上旬对辖区内各旗县(市、区)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对苏木乡镇卫生院的复核数不少于各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卫生院的5%;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复核数不少于旗县(市、区)社区卫生机构的10%。复核结果于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报自治区相关部门备案。自治区相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主体和考核程序

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与职工工资待遇挂钩。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人员考核。苏木乡镇卫生院组织对嘎查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四、考核方法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方法

1.查阅资料。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档案、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疫情报告、免疫规划考核结果、处方、病历等相关文件、医疗文书、工作制度和规范。

2.现场检查。查看其内部设置、医疗设备、服务流程和美化、绿化、环境卫生等就医环境。

3.调查访谈。走访患者及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

4.召开座谈会。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走访患者、辖区居民及本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运用

1.评分原则。考核实行百分制、扣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两个等次:分值8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确定考核得分比,得分比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得分除以80。

2.考核结果运用。

(1)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政府举办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补助水平。考核不合格的,政府按照考核合格确定的补助水平乘以考核得分

比确定补助水平。考核合格的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按照核定的标准给予补助;考核不合格的,政府按照考核合格确定的补助标准乘以考核得分比进行补助。

(2)奖励先进,惩戒后进。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旗县(市、区)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余的政府补助给予奖励,并对该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考核不合格且得分位列全旗县(市、区)最后二至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旗县(市、区)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去其负责人职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运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作为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工作要求

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人事等部门落实和细化《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和《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抓紧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增强可操作性,提高

考核质量。

各地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绩效考核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明确专人负责,严肃考核纪律,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缴经费,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本办法由自治区卫生厅、人事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附表:1.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2.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3.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篇2: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为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

一、考核原则

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率,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制定本办法。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指标,以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收入挂钩。

二、考核内容

(一)乡镇卫生院考核内容

(1)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

(2)基本医疗服务: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等。

(3)院内管理与建设:基本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结构与岗位设置、财务管理等。

(4)村卫生室管理。

(5)新农合等制度执行情况。

(6)群众评价与监督。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诊疗、护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体检,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数量,医疗安全、医疗工作效率、医疗费用,药品使用、规范药房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及群众满意度等。

(2)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覆盖人口、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

(3)社区服务与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双向转诊等。

(4)医疗保障制度执行情况。

(三)人员考核内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

三、考核主体

(一)机构考核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乡镇卫生院绩效综合考核评分表》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并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照执行。

(二)人员考核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村卫生室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由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考核。

四、考核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方法

1、查阅资料。查阅管理制度、统计报表、工作记录、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资料、慢病管理、疫情报告、妇幼保健表卡、疫苗接种表卡、处方、病历等相关文件和医疗文书。

2、现场检查。查看内部设置、医疗设备、服务流程、院落美化、卫生厕所、病房建设等就医环境。

3、走访调查。走访不少于10户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

4、召开座谈会。随机抽取不少于本院30%的职工和若干名患者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

(二)考核程序

1、县级卫生行政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施细则,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于每年6月上旬、12月上旬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次集中考核,财政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查,并将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值)报市级相关行政部门。

2、市级卫生行政会同有关部门每年6月中旬、12月中旬对辖区内县(市、区)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复核比例不少于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0%,复核结果于每年6月底、12月底前上报省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备案。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工作人员原则上每月考核一次。

4、省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

五、考核结果与运用

(一)机构考核结果与运用

1、考核结果

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分值85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至84分之间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要确定考核实际得分比(实际得分/70分),考核优秀的比例不超过20%。

2、考核结果运用

(1)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对考核合格的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按规定全额拨付财政补助经费;不合格的,按考核实际得分比拨付财政补助经费。

对考核合格的村卫生室,政府按规定进行补助;不合格的,按考核实际得分比拨付补助经费。

(2)建立奖惩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余出来的政府补助,应奖励考核合格且得分排名靠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对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得分靠后、不合格的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工作不能改进的免去负责人职务。

(二)人员考核结果与运用

1、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县级财政部门将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按规定拨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专用账户,绩效工资按规定预拨70%,剩余的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卫生行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将80—90%的工资按月拨至卫生院,剩余10—20%依据每半年一次的考核结果兑现剩余经费。

2、适当拉开收入水平。根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各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风险、社会效益等情况确定岗位分配系数。对贡献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社会效益好的岗位应确定较高的分配系数,合理拉开分配系数的档次,打破平均主义。同时,对引进的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长期扎根基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上,绩效工资分配时可适当给予倾斜。

3、实行月考核和考核。职工个人收入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乡镇卫生院职工月考核结果,作为上月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作为职称(务)晋升、分配、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主要依据。

六、工作要求

篇3: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基础性绩效工资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由人事部门核定到个人, 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根据绩效工资的构成, 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成为基层医疗机构业绩考核和奖励分配的重要工具, 做好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工作, 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 充分体现业绩效率与职工收入关系。

二、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 公益性原则

强调公益性, 注重社会效益和工作量指标, 不单纯以医疗收入等经济指标来衡量, 防止诱导趋利行为, 保证单位和工作人员全面履职。

(二) 绩效挂钩原则

以各岗位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衡量岗位绩效的标准, 引导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充分调动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 客观公正原则

充分发扬民主, 提高考核结果的公信度, 确保考核工作的公正、公平与公开。

(四) 重点倾斜原则

重点向服务一线、工作骨干、工作量大、工作业绩突出等人员倾斜, 适当拉开差距。

(五) 经济科学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 指标设计时力求科学合理, 不同的岗位设定不同的指标, 以衡量考核对象工作为出发点, 充分征求考核对象的意见, 对考核和统计过于繁杂的指标, 一般不列入考核。

三、绩效考核的方法和内容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完成工作任务的实绩和贡献, 采用“以岗定责、按责考核、绩效计分、以分计酬、薪随岗走”的方法进行考核分配, 考核周期可以以季或半年为单位, 考核周期内可按一定比例预发, 考核后结算的办法。结算时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内, 先提取加值班费用, 对规模偏少或职工人数较少的单位, 加值班费由各单位根据历史习惯和实际情况确定。根据考核周期内实际发生的加值班天 (次) 数, 计算全院实需加值班补助总额, 从全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内先行提取, 其余部分依据对职工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一) 岗位分类

依据工作性质和岗位类别不同, 可将医疗卫生单位分为临床、公共卫生、护理、医技 (包括心电图、B超、检验、放射、药房等科室) 、行政后勤 (包括行政管理、总务后勤、收费等) 等考核单元。

(二) 岗位绩效考核内容

根据每个工作岗位性质不同, 分别考核各单元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行为、医德医风、成本费用控制等指标核定任务, 实行百分考核。

1. 服务数量

主要考核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收治病人数、病房出院病人次、实际占用床位、手术台次、医技检查与治疗人次、药剂调配处方数及行政后勤科室完成任务情况等。

2. 服务质量

主要考核医疗文书 (包括门诊病历、门诊登记、传染病报告、住院病历等) 合格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差错事故发生率、病区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整体护理、基础护理、级别护理、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表格填写登记合格率、传染病网上上报符合率、各项报表数据的准确率等, 可根据市卫生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制订考核细则。

3. 服务对象满意度

包括病人诊疗费用负担情况, 对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公共卫生工作群众满意度等方面。

4. 服务行为

主要考核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出勤情况、医疗收费与药品价格政策的执行等。

5. 医德医风

主要考核遵纪守法、因病施治、廉洁行医、医患和谐、团结协作及各项便民惠民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6. 成本费用控制

进行科室成本核算, 合理核定各考核单元收支指标, 根据收支增减率评价计分。具体指标及分值可参考附件由各单位根据历史数据或实际情况确定。

(三) 岗位和职务系数

岗位系数根据每个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工作量等确定, 根据调研分析和测算, 区别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 岗位系数值设定一般在0.8—1.2之间, 岗位和职务系数的设定应保持适当的差距, 避免差距过大引的的矛盾。

(四) 绩效考核结果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应用

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 (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加值班费) ×个人考核得分系数/全部职工考核得分系数和。

其中:个人考核得分系数=岗位绩效考核得分/100×岗位系数。

以科室为单位考核发放的, 参照上述公式计算。

四、绩效考核工作程序

首先, 各基层医疗单位要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绩效考核分配实施方案的组织拟定、分配结果的组织测算以及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解释说明工作。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将本单位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进行细化分解, 核定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 并量化指标分值, 制定考核细则, 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确定。

其次, 绩效考核方案必须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表决, 方案应经出席职工 (代表) 大会三分之二及以上职工 (代表) 通过, 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 在本单位公布实施。以科室 (下属单位) 为单位进行二次分配的, 其分配方案应经科室 (下属单位) 三分之二以上职工表决通过后报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

第三, 医疗机构内部要成立考核组和监督组, 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考核组和监督组中职工代表均应不少于2人。

第四, 绩效工作要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要会同当地政府财政人事等部门, 落实细化考核主要指标和分值表, 完善考核办法, 创新考核方式, 增强可操作性, 提高考核质量, 使考核结果真正发挥作用。健全考核工作领导机构, 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要设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依据有关规定, 负责制定本单位考核细则, 按文件规定和程序, 组织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 对有异议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及确认。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工作指导,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严格把握政策和程序, 指导和督促基层医疗和事业单位, 严格执行绩效工资有关规定。市、县卫生行政部门, 在做好对单位及负责人考核工作的同时, 积极指导支持基层单位做好单位内部各类人员绩效考核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核工作有效实施。严肃考核纪律, 坚持公开、公正, 充分发扬民主, 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五、绩效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建立科学的岗位设置是合理分配绩效工资的基础

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规模相差极大, 在核定岗位人数中, 普遍存在“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现象。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中, 对一人多岗的现象就应该客观衡量不同岗位的工作量, 充分考虑本单位各岗位分工的平衡, 是建立科学分配制度的必要前提。

(二)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

一般来说考核时数量指标占分值略高些, 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 以完成平均工作量得基础分, 超过适当加分。为保证工作质量, 防止个别医务人员出现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和社会效益、病人利益相背离的现象, 可以采用设定得分上限、分段递减得分等办法来防止业务人员过分追求工作数量的偏面行为。质量指标一般作为扣分指标, 即没有发现违反评分标准的情况下, 视为得满分。

(三) 不同岗位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在设定岗位系数中, 根据工作重要性、承担风险程度不同等, 对承担业务工作与非业务工作岗位、主要业务岗位与次要岗位、领导班子与职工之间, 应该根据承担的责任保持一定的分差, 以提高主要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 充分发挥职工 (代表) 大会的作用

在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出台之前, 应当充分征求职工意见, 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 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交职工 (代表) 大会表决。职工 (代表) 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是职工意志的集中体现, 只有得到职工表决通过的方案才能充分体现方案的合理性, 顺利地得到实施。

参考文献

篇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浅析

【关键词】绩效考核;社区卫生人员;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95-02

1 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迄今,全国各地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尽管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制度目标设计、运行等环节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许多地方的绩效考核是为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行为,而不是通过绩效考核激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服务;②考核重点不突出,考核指标大多放在社区卫生人员方面,本该重点关注的社区居民反应性指标缺乏;③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指标本身不具有敏感性和可靠性;④指标的定义不够具体、独立、全面和易懂,极易造成理解错误和无法得到相关指标值;⑤考核主体单一,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单独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而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利益团体或关心评价结果的组织或个人,如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未纳入评价主体中;⑥考核的实施不规范,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相对完整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也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方面进行设计考核的指标,但是由谁来实施考核和如何实施考核,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凡此种种,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挫伤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2 现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

2.1 指导原则:根据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办法》的指导原则:①按工作数量定酬,按居民满意度定酬,兼顾岗位工资原则;②按劳分配,促进效率优先的原则;③标准时间设计参照标准时间设计参照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强度、工作技术难度为基数。

2.2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以效益工资为主、岗位工资为辅,在分配中突出绩效。绩效考核分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块计算有效工作点数,重点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工作点数的考核。

工作数量以分钟为单位,按照中心实际开展的工作及所消耗的时间计算点数。根据国家法定工作日251天,8小时/天,共120480分钟每月10040分钟。在根据点数计算点值就是可分配总收入除以社区服务人员工作总时间及总点数。工作质量、满意度和信任度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折算成点数。在群眾满意度与社区居民信任度等方面再权重分配为:他评80%,自评20%后综合计点。得出有效工作点数后根据点值算出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的衡量单位是有效工作点数,有效工作点数是有效工作时间的有效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评定,即在一定时间内对各类工作人员均设定有效工作时间、工作量,并进行工作效率评定。工作人员下社区所做的每一项服务,都必须填写卫生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记录单;其次,在卫生服务人员中进行抽查;再次,在被服务对象进行抽查,以证实服务人员下社区服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3.考核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社区卫生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如健康档案使用、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护理、药品管理、老年保健等工作;②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家庭保健员的培养等、返聘专家、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试点社区站工作开展;③市政府实事工程:如老年人优待、无保障老年人免费体检。

通过历时多次考核,发现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按照社管中心年初的工作计划,稳步开展各项工作。大部分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对本单位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慢病信息化管理方面较为突出,辖区内四种慢病患者信息及随访记录内容均录入微机,做到了慢病信息化动态管理;加大了对下属站的管理与培训,以示范站为标准,带动其他社区站共同进步,进一步促进了整体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

本阶段考核,社管中心一方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考核任务,同时对于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相关指导,并且在指导考核过程中,积极与社区服务中心沟通,交换意见,为保障本年度市级折子工程、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敏,杨兴华,杨帮翠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6.

[2] 王勋英.实施绩效考核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院,2004.

[3] 龚勋,姚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08.

[4] 龚勋,姚岚,陈启鸿,陈瑶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

篇5: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西卫【2 01 1)】 64 号

关于印发《西华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

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豫卫[2010]3号)文件精神,制订《西华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

西华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试 行)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充分凋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履行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1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突出公益性。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体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考核结果要客观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真实情况,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

(三)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对考核结果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待遇的重要依据。

三、考核内容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内容

1、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规范用药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工作情况。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4)人事财务管理情况。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结构,财务制度与管理、经费开支与使用等情况。

(5)院内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设备使用,内部管理。

(6)群众评价与监督。

详见《西华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

2、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村卫生室实施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药房规范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详见《西华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和居民(或职工)满意度。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标准,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各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风险、社会效益等情况确定岗位分配系数,对贡献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社会效益好的岗位应确定较高的分配系数,合理拉开分配系数的档次。

四、考核程序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程序

依据《西华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对乡镇卫生院进行集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

值)报县相关部门备查。

对于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依据《西华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组织进行集中考核。并报县相关部门备查。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程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待遇挂钩。乡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组织考核。

五、考核方法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方法

1、查阅资料。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报表、工作记录、处方、病历等相关文件和医疗文书。

2、现场检查。查看其内部设置、医疗设备、服务流程和美化、绿化、环境卫生等就医环境。

3、调查访谈。走访患者及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

4、召开座谈会。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走访患者、辖区居民及本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

六、考核结果运用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90-10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考核得分比,比例为实际得分除以80。

2、考核结果运用

(1)作为财政补助的依据

乡镇卫生院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分好中差三个档次,区别对待。

(2)奖励先进,惩戒后进

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余的政府补助,应奖励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用于改善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同时,对此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不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二至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二至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去负责人职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运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引进的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

和长期扎根农村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考核优秀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时可给予倾斜。

七、工作要求

篇6: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医疗优势特色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和补偿机制,结合我县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科学、规范、可操作原则;坚持公益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坚持多方参与,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原则;坚持奖惩结合原则。

第三条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运用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第三方评估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条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以县属公立性医院为主体,由和静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并负责组织管理。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五条 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分为医疗机构基础建设、设备与后勤保障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内容。

第六条基础建设。医疗机构的设置合理,基础设施达到《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药房建设达到《医疗机构药房建设标准》。

第七条设备与后勤保障管理。医院建筑布局应当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第八条 财务管理。按照《预算法》和财政部门关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真实、完整的编制医院收支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稽核、控制制度。加强医院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责任到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每年在医疗收入中以不低于20%的资金用于医疗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和维修。依法组织收入,强化成控制,节约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厉行节约,实现零增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九条医疗质量管理。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十条医疗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提高特色病种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水平,提高检查与治疗的适宜性以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并组织实施。健全完善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以及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制定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疗法的方案或规划。发挥重点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积极研发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第十一条医疗服务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服务流程合理、便捷,医疗收费合理、透明,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由卫生局、财政局负责统一部署和安排。和静县卫生局会同和静县财政局,依据本办法和《和静县结合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以下简称考核指标)分别制定本辖区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并分别负责同级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实施。

第十三条 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采取日常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各医疗机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不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配合主管部门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第十四条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中的考核,可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机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

第四章考核评价时间和程序

第十五条考核程序主要包括制定考核计划、考核实施、考核结果的确认、考核结果的公示和考核结果的反馈等。

第十六条和静县卫生局应分别于每5月底前制定当年考核计划,并于11月下旬组织专家组或邀请州卫生局委派检查组对医疗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第十七条考核实施结束后,和静县卫生局应根据医疗机构日常考核情况,于12月底前完成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报告,作为考核结果应用的依据。

第五章考核结果应用

第十八条 和静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是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本县医疗机构监管和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服务补偿机制的重要举措。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将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并作为县财政部门编制单位下经费预算的依据。

第二十条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的,由财政部门按照考核结果确定得分等级,对各医疗机构编制内在职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在下部门预算中进行分级补助。具体是:

(1)考核成绩85分以上,按100%比例负担人员基本工

资、国家规定范围内的津贴。

(2)考核成绩70分—85分,按80%比例负担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的津贴。

(3)考核成绩60分—70分,按70%比例负担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的津贴。

(4)考核成绩60分以下,按50%比例负担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的津贴。

第二十一条医院绩效考核的日常考核结果,可作为医院职能部门、责任人、职工业绩考核依据之一,可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以及调整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

第六章考核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考核纪律。考核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和程序,遵守考核规则。考核人员必须客观公正,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对自己承担考核工作的考核结果负责。

上一篇:大学优秀教师事迹下一篇:组工信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