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

2024-06-05

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精选6篇)

篇1: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发展现状、原因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责任险 民事赔偿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

论文摘要:注册会计师责任险属于四类责任险中的一种,其投保人通常为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它在我国推出之后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从我国的法律法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几点建议。

在上市公司东方电子虚假陈述案开庭后的诉讼请求中,原告要求法院判定被告东方电子及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担负赔偿责任以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金额涉及2亿元,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凸现。

在了解注册会计师责任险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责任险。一般来说有四类责任险,即公共责任险、产品责任险、雇主责任险、职业责任险,注册会计师责任险就属于第四种,主要针对医生、会计师、律师等存在职业责任危险的技术工作者提供的职业责任险。它是指保险公司承保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履行专业服务过程中因疏忽、过错造成其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1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推行现状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中介行业,由于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业务——审计业务内在的性质、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执业人员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审计失败的风险。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导致第三者出现经济损失,法院将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一旦引发民事赔偿责任尤其是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赔付金额将会相当大。按照国际上惯常的做法,会计师事务所往往通过投保注册会计师责任险来分散审计失败带来的风险。例如,1999年英国永道会计公司支付麦氏公司10 810万美元的赔偿,BDO Seidman会计公司支付亚特兰大一家私人投资公司4 400万美元赔款。尽管赔偿数额巨大,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倒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执业责任险有效地规避了这些巨额的赔偿,使其机构继续正常运营。注册会计师责任险在西方出现的比较早,1923年就出现了第一份会计师责任险。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险起步比较晚。我国第一例就是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1998年深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全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样被要求与原来的挂靠单位进行脱钩改制,独立出来的深圳注协意识到,一旦出现审计失败事务所将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与平安保险公司达成一致,决定共同研讨和建立此项保险业务的条款。2000年7月14日,深圳注协和平安保险公司签订了我国保险业第一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承保协议书》。

但运行几年来,购买该险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全部会计师事务所中所占的比例很低,2001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只有1 800万元,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公司也只有1 000万元,承保面只占全国4 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5%。其次是地区分布严重不均。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为数不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90%,而其余为数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只占全国保费收入的10%。所以总起来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责任险,无论从保险意识、业务数量、保费收入和保险技术上说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注册会计师责任险推广难的原因分析

(1)民事赔偿机制的缺失。注册会计师违规执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行政责任实质上是一种专业或职业责任,是某一行业为了规范专业行为而制定的一种内部规则,只要加入这个行业,就必须遵守行业规则,以保持行业的工作质量和声誉。刑事责任是一种社会公共责任,它是以社会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一种公共责任,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而民事责任是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横向责任关系,这种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除了依赖经济规律来运作外,主要是依赖法律手段来维系和调节。因此,一旦这些主体应有的利益被虚假会计信息所误导,遭受经济损失时,其违法一方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上述分析表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三种责任分别属于不同的范围,调节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互相替代,不能因为承担刑事和行政责任,就可以减轻或消除民事责任。但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遇到问题时,大多都是通过刑事责任来追究,很少通过民事诉讼来索赔。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法院受理和审理因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给出了四项前提条件,即只受理已被证券监管部门做出生效处罚决定的条件;只受理在信息披露中进行虚假陈述的民事索赔案件;不接受集团诉讼;只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此类案件。其中,第一条大大限制了被诉讼的对象,第三条又极大地限制了赔偿的额度。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所承担的民事赔偿的风险很小,当然也就没有购买保险的必要了。例如,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其签字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集团诉讼,也就是承担巨额的民事责任。而中国“银广厦造假”、“郑百文造假”**后,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和助理人员更多面临的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基本没有提及民事赔偿的问题。

(2)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上来看,目前我国有4 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制的占84.1%。虽然中注协早就把推动事务所向合伙制转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有限责任制的事务所占绝大多数。现在的大部分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仅为法律的最低限额,即30万元,而法律法规对其能够承接的业务量却无相应的限制,事务所往往以极小的资本额承接大量的业务从而也承担了极大的潜在的赔偿风险。但由于有限责任的规定,赔偿额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净资产为限,对于相关责任人和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并不造成直接的经济负担,抑制了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职业责任险的热情。

(3)注册会计师责任险难于推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对审计失败的原因—— “过失还是故意”很难判定。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条款的第六条中明确表示,在下列情况下,不论被保险人是否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公司均不予赔偿。其中第一种情况就是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的故意或犯罪行为。一些没有购买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会计师事务所表示他们感觉过失和故意的界定容易出现纠纷。比如由于审计任务重,会计师往往不会审计全部的数据,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省略部分程序,有可能正是这些忽略了的程序导致审计失败,但是在理赔中很难区分是“故意”还是“过失”。此外,由于会计师水平不高,查不出会计造假引起的失误,责任性质又该如何界定呢?总之,对过失的林林总总很难给予一个明确的定论。这就为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实际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注册会计师责任险的发展。

篇2: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

指导老师要求我搜集证据,例如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勾结、被指使等确凿证据,以证明其独立性的缺失。

我愣了一下,调侃道,是不是把事务所项目经理的心理活动情况和个人自白书也放进去,这样效果更好。指导老师怫然而去。

篇3: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发展现状

一、注册会计师的供求关系

1.注册会计师人员供不应求,人才短缺。据了解,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约有15万会员,其中持有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的有6.6万人,不到其总数的二分之一。如果要使注册会计师满足市场的需求,则需要至少30万注册会计师人员才基本趋向饱和,需求与供给极其不平衡。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也可以从其他几个方面来反映。首先,注册会计师位居21世纪我国最有前景的25个职业前列,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单位无一不开出高薪酬、高福利来吸引注册会计师的加盟。正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人才的短缺,所以各大公司、企业才会对注册会计师人才趋之若鹜,视其为“掌上明珠”。其次,社会上掀起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注册会计师人才稀少。虽然注册会计考试难度非常大、通过率极低,但是每年全国都有几十万人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许多人前赴后继,在通向注册会计师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因为现在注册会计师人才缺乏,只要通过考试,就能走向成功的人生。

2.低层面的相对过剩与高层次的相对不足。如果从供给角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会看到,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低层次供给相对过剩和高层次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从注册会计师为市场提供服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①事务所规模偏小。尽管全国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但全国1000多家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事务所只有405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到70家,60人以上的不到20家。从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情况看,全国78家事务所拥有证券许可证注册会计师1000多名,超过20名的只有5家,合并后的事务所规模虽有提高,但这些事务所中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也只有90余人,且70%的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100人以下。②业务单一,获利水平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③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15万多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只有6万多人,因此,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在管理和执业环境上,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事务所运营体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都存在较多问题,如事务所内部缺乏激励,行业监管监督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府干预,作假较严重等。④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由于事务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还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二、造成注册会计师人员供不应求的原因

1.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外国会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早已看到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加入WTO后,他们会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把国际化置于本土化之中,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这从早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和外国保险公司主要雇用中方人员便可看出。外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他们能够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

2.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因为企业将不但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会要求提供有关资产重组、股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渴望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

3.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各类公司有一千多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立,也将为许多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重组和上市。开放规范的资本市场发展,必然要求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可靠服务。资本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中介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的要求。

4.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人们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且,人们应能够随时获得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多地涉及到企业绩效、风险度量、发展预测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建议

1.推动多元化经营的建设。会计师事务所的多元化经营,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财务分析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业务服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开拓新领域和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不只是会计师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会计师与律师、管理顾问等之间的竞争),配合网络营销的发展,提高国际营销效率,审计业务有效营销和实行有效发展战略,将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会计专业应用各种信息评量不同,商品劳务甚至信息本身的价值机会与需求也逐渐增多。许多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或查账时的重点已经转向以风险为最主要的考虑重点。例如,过去企业披露时只是介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将来可能有标准化的衡量方式与披露要求。

2.建立合理的风险保障机制。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一旦遇到诉讼则赔付重大,甚至倾家荡产。2002年原世界排名第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因安然事件,顷刻间土崩瓦解,我国前几年的“旧三案”,“新三案”也教训惨痛。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保障机制是有效保护行业安全的措施。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在体制选择上。根据对四种体制的对比,今后我们应积极推进有限责任合伙事务所,以保护无过错合伙人的权益和积极性。二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基金不少100万元”,要求太低,应当提高,并适度提高事务所盈利中风险基金的提取比例。三是建立会计事务所社会保险机制,分散事务所风险,目前听说有关方面正在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尽早出台。

3.推动科学的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是目前选择从业专职人员的唯一途径,他既是保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又是影响行业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职业教育追求的风向标。因此,我们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研究,增强我们考试制度的科学性、实用性,既能为我们的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合格的人才,又能对整个行业队伍和立志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人员予以正确的导向。

首先,在考试内容上应相对拓展,除我们现在要求的对财务、审计的理论知识测试外,还应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要求增设一些科目,如:金融、企业管理、财政、国际贸易、计算机运用、英语、法律等现代社会发展行业必须的新知识,拓宽测试面,使其能较全面地测试目前行业执业要求所需的知识。其次,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形式上可适当灵活,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主科目下设各种专业师考试,使我们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能全面地选择行业合适的人才,如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下设:税务、资产评估、企业管理、房地产评估、工程审计等专业师资格考试。再者,在考试方式上应考虑注册会计师职业需要理论与实际运用并重的特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将考试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部分。闭卷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开卷考试则主要测试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闭卷和开卷同时达到要求者才能授予注册会计师资格。

篇4: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现状初探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B

美国安然事件、中国“银广夏造假”、“湖北立华”等一系列震惊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全世界的案件发生后,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更为深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公允性的合理怀疑,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倍受全社会关注的议题。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处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报告,致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遭受损失,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责任。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法律责任是为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鉴证。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处罚性的,其目的是严肃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一、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体系

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①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两部法律规

范。《注册会计师法》涉及到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主要有两个条文,即第 21条和第42条。第21条第1款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第2款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明知委托人对重要项目的财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二)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的报告;(三)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四)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第3款规定:“对委托人有前款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适用前款规定。”第42条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与第三人之责任的总括规定。该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条的“本法规定”主要是指第21条关于注册会计师具体法定义务的规定。

《证券法》第161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个人,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对其所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第202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就其所应负责的内容弄虚作假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的资格证书。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司法解释涉及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具体有:1996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等。

虽然《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都对审计师的第三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做出了规定,但责任的性质属合同责任还是侵权责任并不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②中将其界定为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中,归责原则先后经历了结果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不问过错原则等阶段。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独立审计服务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活动,如果采纳过错责任原则,要求没有专业知识的外部第三方证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存在过错,无异于要求第三方再执行一次审计,这一要求从社会成本角度看是很不合理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中,要求审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其核心仍然是对过错的认定,它与过错责任差异在于举证责任发生了转移。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证明自己在审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那么就可以避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二、强化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约束的途径

规范审计收费行为的关键是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约束。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涉及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两个层面的问题,既要从立法角度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也要从司法角度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同时,要完善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要增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能力,使法律责任约束的威慑力真正具有执行的基础。而为了防止“严刑峻法”可能导致的行业萎缩效应,应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为事务所提供适当的风险转移渠道。

(一)完善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体系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界定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开始为公众向注册会计师提起诉讼创造条件,并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③。但是,在追究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政策法规的支持。

首先,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责任范围的确定。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都未对“第三方”的范围作出界定,也未区分欺诈与过失,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与虚假审计报告有利害关系的人都有权利向注册会计师提出索赔的请求。尽管从法规条文的规定来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非常重,但现实情况却恰好相反。司法机构对证券诉讼一直都持消极态度,并对投资者向注册会计师提起的索赔诉讼制造了很多的诉讼程序上的障碍,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实际面临的诉讼威胁很小。

其次,可选择的诉讼形式。由于证券交易民事纠纷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人数总多,如何提高诉讼效率、简化诉讼程序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以采取的诉讼形式主要有:单独诉讼、共同诉讼和集团诉讼④。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虚假陈述案件只能采取单独诉讼或共同诉讼的方式,而不宜以集团诉讼的形式受理。这样规定的理由是:证券市场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受侵害的投资人人数众多,且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人往往不是单一的,投资人不可能起诉完全相同的被告;同时,目前我国没有类似美国的中介机构对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及其损失进行登记和计算,仅依靠人民法院完成公告、对权利人进行登记以及权利人选择加入诉讼等工作是不现实的。故对证券市场人数众多的赔偿诉讼采取原告人数确定的共同诉讼,是符合人民法院现有条件和证券市场现实状况的。有学者提出,创造条件,引入集团诉讼形式,以降低投资者的举证难度和诉讼成本、增加投资者的诉讼动机,从而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不断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在审计诉讼案件中,注册会计师有无过错,往往是极富争议且难以认定的问题。一般来讲,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即为有过错,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注册会计师应有的注意义务。《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就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或执业规则是“公认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的完善与否也制约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大小。完善的独立审计准则,既可以通过直接的对审计过程产生影响,提高独立审计的质量;又可以通过间接的对事后法律责任的追究,提高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谨慎程度。

另外,完善的独立审计准则也是注册会计师的保护伞,由于法院处理审计诉讼时一般采取过错推定以及举证倒置原则,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证明自己在审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那么就可以避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完善的独立审计准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就审计诉讼提出有力的抗辩,只有完善的独立审计准则才能起到合理抗辩的作用,才能使注册会计师承担适当的法律责任。法官所确认的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义务标准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并不总是完全一致,他们会通过法院判决来主动地推动审计准则的演进。因此,审计职业团体应该积极的完善独立审计准则,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的执业资格要求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普遍以有限责任形式从业。他们往往以 30 万元人民币为限承担经济责任,从事着百万元、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资产的独立审计业务。这显然是一种权力与责任不匹配的表现,使得法律责任约束成为一种不可置信的空头威胁。必须提高有证券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门槛,以确保其有经济实力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具体的改进方法有两种:第一,提高设立有限责任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标准,特别是具有资格执行上市公司独立审计业务的事务所。以注册资本形式,保证可抵押性资产在事务所总资产中的比重,提高事务所承担经济责任的能力。第二,创造适当的条件,积极推行事务所的合伙制改革。合伙制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注册会计师合伙设立的,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样合伙人出于保护自身财产的动机,会更加勤勉的从事独立审计活动。因此,合伙制是一种强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的有效途径。

(四)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为事务所提供适当的风险转移机制

对资本市场投资者来说,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使审计服务具有了提供保险服务的功能,一旦因虚假财务会计信息遭受投资损失,投资者就有机会从注册会计师处获得经济补偿。但是由于法院认定的注册会计师应负有的注意义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并不总是完全一致,注册会计师对自身无过错或无过失的证明可能存在举证困难等问题的阻扰,有时候注册会计师不得不承担预期外的风险赔偿责任。如何分散转移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的责任保险却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方依法应付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⑤,如果没有责任保险,事务所可能因为畏惧法律赔偿风险而拒绝为高风险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或退出高风险审计领域,由此遭受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注册会计师,从长远来看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将为此受损。但我国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比例低于 30%。例如在北京的 236 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 70 家左右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还不足 30%⑥。因此,有必要创造条件,推广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个可靠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过重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整体角度看,是否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越重越好呢?当然不是。因为过重的法律责任会导致审计收费的增高、审计服务量的减少,以及社会成本的提高。而美国的历史经验则为我们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实践证据。

美国司法界扩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发挥法律责任的约束功能,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注意程度,减少虚假信息的出现。厄尔马斯规则认为,审计报告主要是为其客户的利益而准备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是偶尔、附带地受益。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资本市场的运作越来越依赖会计信息,到了六七十年代,没有人再坚持注册会计师只对其客户负责,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潜在投资者和广大公众承担责任,而且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也认可了这一责任。

扩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风险损失分担,因为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购买责任保险、提高收费等方式向社会分摊责任成本。支持厄尔马斯规则的最有力的理由是,将注册会计师曝露在对公众的不确定责任中,会危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更为严格的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民事责任后,当时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界领袖George O.May就曾提出抗辩:“我不能相信这项法律是公正的,或者长期有效。它精心设计了一个证券购买者从其他非交易关系人那里获得投资损失补偿的可能,而这种可能也许只是因为在他决定购买股票时,存在着一些当时他并不知道的文件或根本没有看过的报表,且报表中恰巧存在错漏。而我们对此将承担的损失赔偿则是无法估计的。”但是在1968年的腊斯克·伐科特斯诉莱维因(Rush Factors Ins v. Levin)案中,法官对厄尔马斯规则及限制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要无辜的信赖方被迫承担起证明会计师渎职的沉重的举证责任?他们可以把责任保险的成本转移给客户,由其客户最终将成本转移给全体公众消费者。最后,运用可预见性规则难道不能提高会计界的谨慎和技术水平吗?”

在这种商业环境背景和思维模式下,基于上述目的扩张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责任的意见很快就得到很多人士的支持。但是,注册会计师第三方责任范围扩张后,却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第一,大量出现的审计诉讼案件和不断攀升的审计索赔数额,并没有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出现的过失行为,虚假或有错误的财务信息依然在资本市场泛滥,审计失败时常发生。第二,注册会计师并不是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来应对诉讼危机,而是采取消极的防御性策略,以减少甚至撤出高风险服务领域、大幅提高审计收费来应对审计诉讼。第三,在保险市场上,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保费越来越高,在美国甚至一度出现了“保险危机”⑦,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竟然无法以可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到责任保险。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8显示,美国“六大”以外的会计事务所面临的索赔额在 1987 年到 1991 年间增长了2/3,责任保险费自 1985 年到 1991 年增长了300%,而且保险单所规定的免赔额也大幅提高了,1985 年责任保险免赔额平均为 4.2万美元,而 1991 年的责任保险免赔额平均为 24 万美元,几乎是 1985 年的六倍。在如此沉重的保费负担下,有 40%的事务所被迫选择在不购买责任保险的情况下执业。第四,在损失赔偿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和滥诉的局面,法院里向注册会计师索赔的案件堆积如山,许多法官终日忙碌也无法应付,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并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工作效率。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90年代,普通法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机构都出现了态度的转变,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法律责任范围呈收缩的势态。也说明只有适当的法律责任约束才能够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用,让注册会计师承担过轻的法律责任或过重的法律责任都是不恰当的。

注释:

①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刑事法律责任则体现在新修订的《刑法》第229条中;行政责任则在《公司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中均有体现。

② 见《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

③ 中国首例证券民事赔偿案——11 位股民诉原红光虚假证券信息的纠纷,于2002 年 11 月 25 日结束了长达近四年的马拉松式进程。经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11 位股民获赔 22.4096 万元。

④ 单独诉讼是指诉讼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就特定的民事争议要求人民法院行使裁判权的诉讼。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的诉讼,可分必要的共同诉讼和一般的共同诉讼。

⑤ 强力.金融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1.

⑥ 贾常涛.注会执业责任险缘何受冷落[N].市场报,2003-03-16.

⑦ 由于侵权责任的过度扩张,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曾一度出现“保险危机”,保险公司纷纷成倍地提高保险费,有的保险公司干脆退出某些领域,公司、机构、专业人士要么无法获得责任保险,要么难以负担“天价”般的保险费。在保险危机发生后,美国许多州先后制定了有关侵权责任赔偿限额的法规,才使局势得以遏制。George L. Priest, “The Current Insurance Crisis and Modern TortLaw”, 96 Yale L.J. 1521 (1987).

⑧“The Liability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act o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Journal of Accountancy, November 1992.

参考文献:

[1] 巫孝文.关于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04(10):40-43.

[2] 王华.谈《审计法》修改[J].中国审计,2004(4):36-38.

[3] 朱浩云.审计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6):19-21.

[4] 周艳.中美注册会计师责任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1):66-71.

[5] 周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浅析[J].财会通讯,2004(11):40-42.

[6] 李若山.我国会计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J].会计研究,1999(5).

[7] 李庆军.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J].航空会计,2001(2).

[8] 丁平准.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案例与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9] 李若山,何红.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演变及社会原因探究[J].审计研究,1999(3).

[10]徐绪松.投资项目评审[M].北京:民建出版社,2002.

[11]徐绪松.商业计划书的编制技巧[M].北京:民建出版社,2002.

[12]强力.金融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1.

[13]贾常涛.注会执业责任险缘何受冷落[N].市场报,2003-03-16.

[14]Lee Berton,Accounting:Big Accounting Firms Weed Out Risky Clients,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ne 26,1995.

[15]George L. Priest, The Current Insurance Crisis and Modern Tort Law, 96 Yale L.J. 1521 (1987).

篇5: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问题的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的会计造假案无疑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打击。本文描述了由到会计师事务所实地调研得出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并通过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无疑对审计行业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对策

一、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断壮大,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监督团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提供给被审计单位准确的财务状况信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步比较晚,所以其执业质量离国家、社会公众以及市场经济规范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近些年来,“安然”、“世通”“银广厦”“郑百文”等众多国内外企业出现会计造假丑闻,使得注册会计师一度面临诚信危机,注册会计师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因此,找出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及提高审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成立项目的原因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以及向注册会计师咨询后,得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差,素质低

虽然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的数量较多,但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高水平人才并不多。一方面,审计人员中,老审计人员占有不小的比重,虽然他们实际经验足,但理论水平低,并且由于体制原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墨守成规,不务发展,影响了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年轻审计人员虽然取得了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理 1

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降低了审计质量;更有甚者,受利益驱使,明知故犯,职业道德存在严重偏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存在问题

独立性是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因为注册会计师要以其自身的信誉向社会公众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真实与公允的。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注册会计师是受托会计,但在我国存在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审计委托人往往就是被审计客户。这种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客户存在同一性的问题,使得审计师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左右为难。如果遇到的客户想利用这一点来徇私舞弊,就会使得审计工作开展困难。

(三)抽样审计的运用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形式的条件下,由于两权的分离,导致会计市场的人才紧缺,使得详细审计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各种错弊的发生机率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详细审计也成为不必要。最后,由于运筹学、概率论等经济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得抽样审计应运而生。尤其是统计抽样的运用,一方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确保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只要是采用抽样审计,哪怕是统计抽样的应用,都不可能对其审计质量的结果绝对保证。这是因为在抽样审计过程中,对于精确度、可靠程度、预计差错率、初始样本的确定等方面,都要运用到大量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而专业判断带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经验性。所以,在抽样审计下,无论是对控制测试还是实质性测试,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出来的总体的特征和状况与总体的实际情况之间肯定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的就是审计风险。

(四)审计客户的原因

近年来,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地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关联方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等等,使得公司业务活动更加复杂,更加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从而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当前在我国,由于公司多,规模大,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奇缺,更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或重宣传、轻处罚,通常会使得公司的违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而贪婪、猎奇是人必有的劣根性,巨大的利益往往会刺激人们铤而走险。

(五)行业监管不力监管主体不清,监管机构重叠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了中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指导”、“管理”等职责外,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机构也具有这些职责。但这些部门各自职责不清,多头监管、重复检查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事务所的日常经营活动,增加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另外,众所周知,“三个和尚没水吃”,机构重叠必然会导致“踢皮球”现象。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以《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补充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该体系对原则性规范和操作性规范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立法的时间不一致,同时加上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些法律条文在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上存在不一致之处。同时,在对注册会计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上也存在不对等的地方。

《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确认,以致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裁决时认为《独立审计准则》是行业标准,不足以作为注册会计师的辩护依据。

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详细,对于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违法违规行为,我国的相关法律仅规定了对其追究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很少涉及民事赔偿处罚,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风险收益比较大,而相对的违规成本比较小。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注册会计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对待不同群体,具体分析

对于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缺乏的老审计人员,要注意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定期的考核来督促他们学习,但这种措施必须是针对所有人员的。但这种后续教育,除了对职业技能进行教育外,还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对于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可以适当地多提供一些机会给他们,并且可以让他们和老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交流活动,优势互补。重视全方位的诚信教育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各级别的专业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如:政策学习、法规学习、案例分析、法庭模拟等,使注册会计师切实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把好从业人员的品行关

在吸纳从业人员时,应该对其品行进行严格审查,并且事务所要监管所有人员的诚信档案,并且定期进行道德考察,从根本上提高从业队伍的道德水平。

(二)净化审计人员职业环境,监理委托方和代理方共担风险的模式

充分体现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独立性关系着审计工作能否成功,只有独立性得到充分保证,才能保证审计在工作上、人员上、经费上的独立地位,因此只有让审计监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外部监督,才能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

在现行的体制中,一般都是由上市公司直接向注册会计师付费,在这种独立审计模式,被审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具有实质的经济利益关系,无疑是具有很大弊端的。只有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方才能真正隔断这种利益联系,从实质和形式上真正独立。建议充分发挥由独立董事聚成的审计委员会,在选聘注册会计师过程中的作用,严格考察经理层提出的注册会计师选聘、解聘理由。行使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权、付费权和监督权。在运作审计业务委托时,公开招标进行,确保注册会计师和经理人之间独立,能真正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三)加大法制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大执法力度

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随着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服从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无刚性的法律体系作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就会混乱不堪,社会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走在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只有当违规成本远远高于其违规收益时,才能及时有效地扑灭犯罪分子的舞弊念头。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法律法规健全,并能严格执行,一方面可以扼杀企业的犯罪念头,认识到“伸手必被捉;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积极性。

(四)完善相关法律秩序,防止多头监管

按《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采用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种形式。实践证明,有限责任制不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风险成本比较小,不利于内部制约。应去掉“有限责任制”的形式,推行合伙制,既有助于完善民事赔偿机制,又有利于会计师的内部牵制,降低违规风险。同时,完善统一现有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尽量使其趋同,明确《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明确监管者的身份,解决多头监管现象。为解决多头监管现象,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导致的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效监管,降低监督检查成本,减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负担,同时提高政府的监管功效,应对有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各政府部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财政部为主要领导部门,由有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行使检查监督的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进行交换、沟通和协调行业监管信息,联合开展检查工作,共同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违法造假案件等的监督检查及处理处罚研究制定注册会计师行业

管理法规,检查核实有关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等,形成一个务实、协调、有效的监管网络。

四、人员分工

本次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资金预算和管理由吕春燕(201020441162)负责,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调研和实习由刘茜(201020441132)和赵禛(201020441172)进行,由崔甜慧(201020441152)整理资料,由小组全部成员和导师讨论,并对问题进行剖析得出结论。最后的分析总结由潘婷婷(201020441182)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

参考文献:

[1]钟希余,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丧失的原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4,(3)

[2]张其镇、涂爱红,影响审计质量的十大因素[J].企业经济,2004,(12)。

篇6:我国注册会计师现状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入世必将对我国会计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对此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做过论述。本文仅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入世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需求分析: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入世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外国会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其实早已看到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加入WTO后,他们会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把国际化置于本土化之中,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这从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和外国保险公司主要雇用中方人员便可看出。外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他们能够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失去关税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因为企业将不但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会要求提供有关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渴望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

可以以反倾销为例,说明入世后我国企业需要大量注册会计师服务。截止到206月,共有27家中国企业在9项反倾销调查中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待遇申请,但只有3家中国企业的申请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欧盟委员会否决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申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1)中国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受到限制。欧盟认为,限制中国产品,特别是高科技的合资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是中国政府保护国内低效率产业的主要手段之一。(2)企业决策受到明显的国家干涉。(3)企业缺乏经过正确审计的财务账目。欧盟认为大多数中国企业提交的是不完整的账目,其中相当部分根本未经过审计或没有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审计,尤其是在资产折旧方面。(4)产品成本由于以前的政府行为而存在明显的不真实因素,如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正确的资产评估和随意地重新评估等。(5)仍有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易货贸易。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主要是书面进行的,欧盟也不会对中国企业进行任何培训指导。因此,中国企业如果受到反倾销调查,应当在有经验的反倾销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充分准备,积极应诉,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待遇。

这生动说明,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入世后的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去经营和运作,也必须遵守WTO规则,因此,到时众多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为之提供全方位和高层次的服务。

(三)外国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外国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如进行独立和公正的审计、提供规范和真实的信息及管理咨询服务等,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入世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外国投资增加,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新的更大需求。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所产生的需求

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各类公司已有一千多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有的企业还要到海外上市,有的外国企业也会来中国上市;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立,也将为许多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重组和上市,等等。开放的、规范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可靠服务。资本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中介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的要求。

(五)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人们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且,人们应该能够随时获得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多地涉及到企业绩效、风险度量、发展预测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

(六)各级政府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级政府也正在转变职能,一方面,政府原有的许多服务职能会转由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承担,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也会越来越多地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社会审计等相应服务,这些都是较大的需求。

总之,加入WTO后,我国将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一种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又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业务范围的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数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既有对服务形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内容的需求。结论是,这种需求是巨大的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动力。

二、供给分析:低层面的相对过剩与高层次的相对不足

如果从供给角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会看到,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低层次供给相对过剩和高层次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

从注册会计师为市场提供服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1.事务所规模小。尽管全国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但全国4000多家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事务所只有405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到70家,60人以上的不到20家。从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情况看,全国78家事务所拥有证券许可证注册会计师1000多名,超过20名的只有5家,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规模虽有提高,但这些事务所中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也只有90余人,且70%的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100人以下。

2.业务单一,获利水平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3.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5万多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只有2万多人,因此,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4.缺少行业基础统计数据和资料,行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在和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在分行业数据中还没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任何数据;《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也只有3页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文字资料;《中国会计年鉴》只是分地区用文字概括地介绍了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有关情况,也没有详细的行业统计数据。这对行业管理部门科学、规范地制订决策是十分不利的。

5.在管理和执业环境上,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事务所运营体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都存在较多问题,如事务所内部缺乏激励,行业监管监督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府干预,作假较严重等。

6.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由于事务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还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三、一般性结论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得出如下一般性结论:

1.加入WTO后,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我国低水平的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在提供服务的范围、水平、层次、质量、技术等各方面,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供给将存在一系列的不适应性。

2.竞争加剧。入世后的会计市场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既有中外竞争,又有国内同业竞争。由于收入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不可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象现有中资银行那样面临大量人才流失,这会使事务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范围将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这使得业务单一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会进一步恶化;在资本市场和放开的国际市场上,企业会选择信誉好、影响力大、服务水平高的著名会计公司和事务所,这将使众多小会计师事务所难以生存。

3.挑战与机会并存。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大的冲击,但由于我国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呈多元化、多层次格局,那些机制灵活、管理水平高的事务所仍将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是事务所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服务形式。但面对国际市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想要走出去在短期内恐怕还不具备任何条件。

4.监管难度加大。会计市场开放后,使得会计市场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难度加大,这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度上必须有所创新。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当今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特质:技术技能(包括会计经济财务生产等)、智能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根据入世后会计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起一个面向市场的人才培训制度,以入世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培训机制,加速我国注册会计师达到国际水平的步伐。

2.多元化经营。会计师事务所的多元化经营,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财务分析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业务服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开拓新领域和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不只是会计师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会计师与律师、管理顾问等之间的竞争),配合网络营销的发展,国际营销效率大幅提高,审计业务如何有效营销和实行有效发展战略,将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会计专业应用各种信息评量不同商品劳务甚至信息本身的价值的机会与需求也逐渐增多。许多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或查账时的重点已经转向以风险为最主要的考虑重点。例如,过去企业披露时只是介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将来都可能有标准化的衡量方式与披露要求。

3.规模化经营。这也是入世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唯一选择。规模化经营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增强竞争力。

4.行业管理体制和事务所经营机制创新,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管理的重点应是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及其政策、制定竞争规则等。加强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应该靠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来约束所有当事人的行为,从而提高效率。

上一篇:迎春花观察日记经典下一篇:精美散文:红袖在,心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