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2024-06-23

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共8篇)

篇1: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1、有村庄绿化总体规划和分实施计划,并严格按规划付诸实施,完成规划任务。

2、村庄绿化分山区县、半山区县和平原县村庄三种类型,其中山区县村庄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5%以上;半山区县村庄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以上;平原县村庄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以上。

3、村庄中心村建成区宜绿化地段全部绿化。每个行政村中心村建成区至少建设一个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小公园或休闲绿地,绿地率70%以上。村庄中心村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3平方米。

4、村行政区域内宜林荒山绿化率95%以上,其中距离村庄500米范围内第一层山脊面村坡宜林荒山绿化率100%;道路、河道宜绿化地段绿化率95%以上;平原农区林带林网控制率90%以上,且网格面积不大于20公顷。

5、大力开展农户和单位的庭院绿化,80%的农户庭院实现绿化,所有单位的庭院要实现绿化。

6、积极发动村民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在房前屋后、村头村尾进行四旁植树,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85%以上。

7、村庄绿化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以乔木树种为主,做到乔、灌、花、草、藤合理配置。

8、绿化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门的管理队伍,责任落实到位,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养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篇2: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一、园舍、设备

(一)园舍建筑安全、美观;整体布局合理、通透;按功能分区,管理方便。

(二)日照充足;周围环境无危险;无空气、水源、噪音等污染。

(三)户外活动场地,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有30米跑道、沙坑、戏水池、小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等;绿化面积生均不少于1平方米(垂直绿化面积按1/2计算)。

(四)每班有宽敝、明亮、洁净的幼儿活动、生活室;生均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含集体活动区、自主活动区、午睡区);盥洗室设置合理,通风洁净。

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应有单独的寝室(一人一床);衣帽室和符合寄宿要求的盥洗设施;全园设有隔离室、专用浴室、洗晒场所。

(五)多功能大活动室120平方米以上;幼儿专用活动室按每3个班设一间的比例配置;每间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六)有园长室、财务室、资料室、会议室(兼接待室);保健室、厨房(使用面积60平方米以上)、传达室等;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物投影仪等。

(七)每班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幼儿桌椅;敞开式玩具柜;钢琴(电子琴)、电视机、VCD等;有饮水设施和卫生用品;有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设备。

(八)大、中型玩具数量不少于班级数;中、小型玩具种类丰富,能满足幼儿游戏活动需要;教玩具使用效率高。

(九)有教职工阅览室,配有各类教育理论、教学参考书籍;书籍种类丰富,达300册以上,幼教专业杂志达5种以上,每年有新增;幼儿图书人均不少于8册(不包含幼儿用书),新增图书年递增量生均1册以上。

二、工作人员

(十)专职教师与幼儿比例:全日制1:15,寄宿制1:10;园长:6个班以上设2名,10个班以上的寄宿制设3名;医务人员:全日制配1人,寄宿制配2名,幼儿超过200名酌情增加。

(十一)园长必须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学前教育经验,取得浙江省教育厅核发的《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十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专职教师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65%以上的专职教师达到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大专毕业以上学历。

(十三)教职员工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园风良好,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规划科研课题主要承担人等1人以上。

(十四)为师资培养、培训创造条件,提供培养经费;有切实可行的近期和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建立以园本为主的教师培训制度。

(十五)财会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获得财会专业合格证书;食堂主要炊事员受过烹饪专业技术培训,并有相应的等级证书;门卫人员是50周岁以下,初中文化以上的保安人员;保育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受过保育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十六)所有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做到按月足额发放;非公办教师福利待遇逐年提高,按《劳动法》规定签定合同,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师资队伍相

对稳定,专职教师的三年流动率不超过30%。

三、园务管理

(十七)依法办园,有3年以上的办园历史;办园主体明确,园舍产权明晰;坚持保教结合,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

(十八)幼儿园规模适中,一般为6—15个班;一个园区幼儿数不超过500名;小、中、大班每班学额一般不超过25人、30人、35人。

(十九)实行园长负责制,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团结协作。有民主平等、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建立园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

(二十)有切合幼儿园实际的发展规划(近期和长期目标),重点突出;各类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措施具体、有效。

(二十一)园务档案资料齐全(有各种工作计划、总结,考核资料,教职工及幼儿名册,会议记录,大事记载,教师业务档案,教科研材料,园史材料,上级来文等);档案管理规范。

(二十二)重视安全工作,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幼儿接送等安全防护和食品、药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定期检查有记录;近五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二十三)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经费收入合法,开支使用合理;账目清楚,手续齐备,专款专用,无移用和挪作他用现象;有计划地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园条件。

(二十四)不以开设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培养幼儿某种专项技能等为由收取费用;不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

(二十五)师生伙食帐目分设,每月伙食费盈亏不超过5%,每月向家长公布幼儿伙食账目;每学期向家长提供代管费使用清单。

四、卫生保健

(二十六)设立保健室和隔离室(保健室配备标准,见《浙江省托幼园所保健管理办法》)。

(二十七)根据《浙江省托幼园所保健管理办法》要求配备保健人员;保健人员接受定期的儿童保健专业培训。

(二十八)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包括每日晨检、全日观察和定期体检),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定期进行体格评价、视力检查和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筛查。

(二十九)建立定期的卫生消毒制度,积极做好疾病防治、病儿隔离工作,无传染病蔓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三十)建立体弱儿管理制度,重视体弱、肥胖儿的矫治和管理;幼儿身高、体重、血色素达标率达85%以上。

(三十一)建立营养管理制度;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根据时令及幼儿特点制订定量食谱;定期进行营养分析,并向家长公布幼儿进食量和营养摄取量等情况;师生伙食分开。

(三十二)食堂建立食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搞好幼儿伙食卫生,不吃隔夜饭菜,无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三十三)园长和所有教职员工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持健康证上岗;患慢性传染病和精神疾病的教职工及时调离岗位。

五、教育工作

(三十四)模范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安排教学活动内容;不开设超越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使用经省级以上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

(三十五)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并能体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原则,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有利于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十六)幼儿生活和学习环境美观、实用、生态、动态、安全、环保;材料丰富多样,有教育价值,便于幼儿活动。

(三十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游戏材料丰富,有 一定数量的师生自制教玩具及半成品游戏材料;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自主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三十八)建立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幼儿午睡、进餐、盥洗等生活环节的管理科学合理,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十九)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尊重热爱幼儿,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无虐待、体罚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善于细心观察幼儿的情绪和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行为偏差,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四十)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组织幼儿参加社会民间组织的各类竞赛、评奖活动和幼儿集体参加社会活动。

(四十一)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评估体系,各班有反映每个幼儿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档案,并能将评价信息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十二)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改实验研究,近三年在县(市、区)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会议交流的教研文章篇数、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获奖次数之和与教师总数之比大于1。

(四十三)重视家长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有记载,有总结。(四十四)联系社区,积极开展0-3岁的散居儿童早教工作。

六、示范辐射

(四十五)在本地区能很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成为本区域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培养基地;定期举办示范性和研究性的观摩课;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帮扶工作有成效。

篇3: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1 创建工作情况

1.1 意识超前, 起步早, 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在2010年2月1日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上, 孙文志副局长提出了2010年启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分别选择5个奶牛场、5个生猪场和5个肉牛场作为示范创建单位。比农业部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启动工作会议提前了3个月。全省畜牧工作会议后, 孙文志副局长主持召开了由省畜牧兽医局科技与外事处和省畜牧兽医总站参加的示范创建工作专题会议, 会议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这项工作由省畜牧兽医局科技与外事处负责, 省畜牧兽医总站负责实施, 组织人员搜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由省畜牧兽医总站负责起草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计划并上报省局科技与外事处。

经过全方位搜集和整理, 目前只有农业部颁发的《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经过广泛的调研和组织专题讨论会, 找准了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切入点, 必须尽快制定生猪、肉牛、蛋鸡、肉鸡、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为全省标准化示范创建场提供技术支撑和操作规范。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中, 省畜牧兽医局抢前抓早、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使得黑龙江省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组织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开局, 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领导的认可。

1.2 成立机构, 明确责任, 确保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010年4月份, 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 黑龙江畜牧兽医局组织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祖伟同志任组长,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胜、副局长孙文志同志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办公室设在省畜牧兽医局科技与外事处。为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省畜牧兽医局组织成立了由国家农业产业体系、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 和推广机构, 共23人构成的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专家组, 并按照畜禽品种分为奶牛、肉牛、生猪、蛋 (肉) 鸡和肉羊5个小组。专家组具体负责技术规范的起草、人员培训、技术咨询和验收评分等工作。

1.3 召开启动会, 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为了将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2010年5月27日省畜牧兽医局召开了“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会议”, 13个市 (地) (包括农垦总局) 畜牧局主管局长、具体工作人员和专家组组长参加了会议。会上科技与外事处胥天君处长传达了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示范创建启动会议精神;孙文志副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全面部署了黑龙江省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的工作;省畜牧兽医总站刘树华站长讲解了《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专家组组长王宏光介绍了生猪、肉牛、蛋鸡、肉鸡4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的编写情况。与会者就《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肉牛、生猪、蛋鸡、肉鸡技术规范和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场名单发表了建议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1.4 下发技术规范, 确定示范创建场, 科学组织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为了更好、有效地开展我省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指导规模养殖场作好标准化养殖的创建工作, 经过全方位的调研, 2008年农业部颁发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 (农办牧[2008]号) 。目前农业部还没有组织制定肉牛、生猪、蛋鸡、肉鸡和肉羊方面的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2010年4月17日, 省畜牧兽医局组织召开了标准制定专题工作会议, 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生猪、肉牛、蛋鸡、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确定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为范本, 以农业部畜牧业司下发的肉牛、生猪、蛋鸡、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为重要的依据, 结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现有的标准, 制定出符合我省实际的肉牛、生猪、蛋鸡、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由殷元虎、孙晓玉组织编写,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由魏国生、王希彪、张宝荣组织编写, 《蛋鸡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由东北农业大学李辉、唐志权组织编写。

技术规范完成初稿后, 于5月18—19日分别召开省内生猪、肉牛、蛋鸡、肉鸡相关专家、市县畜牧行政部门、部分规模养殖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征求对技术规范的意见。2010年6月12日省局印发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为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场供科技支撑。此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受到了全国第二期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训班的肯定。

确定创建示范场。2010年5月19日省畜牧兽医局转发了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并要求各市 (地) 按六个畜种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实事求是地对本地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予以评分, 申报参加创建的单位。全省共申报367个养殖场, 其中生猪138个, 奶牛85个, 肉牛35个, 蛋鸡78个, 肉鸡17个, 肉羊14个。省畜牧兽医局综合各方面情况, 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 并适当考虑市 (地) 均衡性的原则, 按照农业部名额120%的标准, 确定了93个畜禽养殖场作为2010年省参加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场, 并上报农业部畜牧业司备案;同时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2010年黑龙江省参与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养殖场名单的通知》 (黑牧科教[2010]108号) 。

1.5 强化培训, 明确责任, 全面推进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培训省级专家组成员。5月7日由孙文志副局长带队参加了农业部在大连举办的《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工作启动会》;6月28号由刘树华站长带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二期《全国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创建培训班》;7月27号由胥天君处长带队参加了在井冈山举办的第三期《全国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创建培训班》。对省级专家组的六个畜种的专家组成员进行了培训。

二是全方位对我省参加创建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2010年7月8—9日, 省畜牧兽医局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训班》。对13市 (地) 和省农垦总局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领导和专家、28个县 (市) 和农垦6个分局的技术员、2010年93个参加全国示范创建的畜禽养殖场负责人和省级专家组全体成员共计200余人进行了专题技术培训。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传达贯彻农业部有关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二是讲解《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和我省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整体布置;三是公布了93个标准化示范创建场省、市 (地) 、县三级负责人、专家帮扶名单;四是孙文志副局长代表省局分别与12个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2010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协议书》, 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五是由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省级专家组组长分别讲解了六个验收评分标准;六是下发示范创建书藉和资料400余册。

1.6 组织各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确保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在示范创建过程中, 本着重“创”上下功夫原则。市、县专家都能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示范创建场中去, 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同时省级专家组按照畜种组织省级相关专家, 对7个奶牛示范创建场、3个生猪示范创建场、2个肉牛示范创建场、1个蛋鸡示范创建场、1个肉鸡示范创建场, 在创建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和畜牧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咨询。目前全省各级专家接到咨询电话1 000余次。进场技术指导近500余人次。93个示范创建场按照专家的意见, 正在有序地对自已存在的硬件和软件与标准化场存在的差距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尚志市育龙奶业公司已投入了50余万元, 哈尔滨市良种奶牛繁育中心投入30余万元、宾县糖坊镇肉牛养殖场投入15万元, 按照验收评分标准和专家意见组织人员进行改建。

1.7 统筹安排, 周密布置, 保证验收评分工作的公开、公证、公平

一是提高奶牛、生猪示范创建场的验收评比条件。结合我省奶牛、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全国验收评分标准的基础上, 增加了新的必备条件。奶牛示范创建场, 在验收评分标准的必备条件中增加了采用TMR饲喂技术;生猪示范创建场, 在验收评分标准的必备条件中增加了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一项, 目的是优中选优。通过示范创建, 提高奶牛和生猪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饲养管理水平, 促进生猪、奶牛产业向更好、更强发展。

二是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2010年黑龙江省参与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养殖场名单的通知》, 并附带创建单位调查表。组织有关人员对确定参加示范创建的93个养殖场进行了情况调查, 全面掌握了93个示范创建场的基本情况, 同时要求各地上报2011年参与农业部示范创建单位名单。目前, 各地共上报备案场536个, 其中奶牛场112个、肉牛场61个、生猪场206个、蛋鸡场110、肉鸡场25个和肉羊场22个。

三是进一步量化验收评分标准。为了避免在评审验收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评分的公正性, 组织专家对《部级评分标准》进行了细化, 把每一项中的每一条都给出了分值, 最小分数值细化到了0.5分, 使验收评分更加公正、客观, 具有可操作性。

四是验收评分以省级专家组打分为主, 邀请相邻市 (地) 标准化示范创建负责人、专家参与, 互相监督。省畜牧兽医局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 以保证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是制定了《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场验收评分工作安排》和验收时间表, 使省畜牧兽医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验收评分的工作进度和进行督导检查。

六是在验收开始前开验收评分工作专题会议, 使每位专家都能吃透标准, 准确进行打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验收, 专家打出的分数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公众的评判。

1.8 科学谋划, 周密部署, 认真组织标准化示范创建验收评分工作

为了确保验收评分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省畜牧兽医局对验收评分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一是成立专门验收评分组。将原有的23名省级示范创建专家按照专业方向分成了奶 (肉) 牛、生猪、蛋 (肉) 鸡、肉羊等6个评审验收组。其中奶 (肉) 牛分3个组, 评审验收57个场;生猪1个组, 评审验收20个场;蛋 (肉) 鸡1个组, 评审验收13场;肉羊1个组, 评审验收3个场。成员由领导、专家、市 (地) 创建负责人组成, 每个组一般不少于5人参加验收评分工作, 同时邀请省农垦总局一同参与示范创建验收评分工作。每个小组设立一名领队, 一名专家组长。

二是确定了评审验收程序。验收评分组必须按照集体查验现场、分工负责、集体进行评分、专家组长确认、验收组成员签字的程序进行评分。具体采取听、看、议、评和馈的方法对创建单位进行验收评分。

三是加强对专家组的管理。为了按时、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93个示范创建场的评审验收工作, 对专家组提出了如下要求。

(1) 评审验收组要严格按照验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不准修改标准。

(2) 在评审验收过程中, 评审验收组成员不得收取示范创建场的财、物。

(3) 无特殊情况, 评审验收组成员不得请假。

(4) 对上报的《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基本情况调查表》,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

(5) 领队负责主持评审验收工作, 专家组长负责评审验收的评分工作。

(6) 如评审验收组成员与被评审验收的养殖场有直接关系应主动请求回避。

(7) 每个养殖场的验收评分材料包括:示范创建场汇报材料、照片, 验收评分表, 验收报告, 调查表和每个组的验收总结。

四是制定了验收评分工作管理办法。为确保验收评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省畜牧兽医局参照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定的管理办法, 制定了《2010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验收评分工作管理办法》, 严格开展评分工作。

五是将评分标准进行细化。为了确保评分的客观、公正, 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评分, 工作组专家对农业部验收评分标准进行了细化, 最终使每项得分精确到0.5分。

六是在8月15日召开了验收评分专题会议, 部署落实各项工作, 孙文志副局长代表省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验收评分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1.9 科学严谨, 不畏艰辛, 公平公正地开展验收评分工作

按照农业部的时间部署, 示范创建验收评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我省示范创建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6个验收评分组, 10 d驱车1.8万余公里, 深入到全省12个市、53个县 (区、农场) 的93个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示范验收评分工作。专家们积极发扬“5+2” (5个工作日加上2个休息日) 、“白+黑” (白天加晚上) 的工作精神, 每到一处, 专家们都不畏辛苦, 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认真按照评分标准内容, 走遍养殖场的每一个角落, 查阅近2年的档案记录, 并严格打分原则, 对没有亲眼所见的档案记录或没有应用的仪器设备, 一律视为没有, 不予给分, 并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对待所有参评养殖场, 并在评分会议结束后将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养殖场工作人员, 指导其下一步的整改和提高。

1.1 0 及时总结, 认真分析, 全面归纳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现状

经过10 d的辛苦工作, 93个养殖场 (含农垦) 的验收评分工作全部结束, 于2010年8月31日, 省畜牧兽医局组织6个验收评分组的领队和专家组长召开了验收评分工作汇报会。各组对验收评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对当前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对下一步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

2 存在问题

我省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按照创建标准的要求,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建时间短, 有的工程还没完工

参加创建的养殖场普遍反映, 2010年5月7日农业部在大连召开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会。我省5月27日召开启动和培训会, 到我省8月15日开始验收评分, 只有两个多月创建时间。养殖场要按照验收评分标准中60余项内容进行整改, 需要筹集资金、人力准备, 时间太短。因此, 有部分养殖场新建的场区道路、新扩建的舍、沼气工程等, 没有完工, 影响了创建效果。

2.2 验收评分标准, 不够科学合理

六个畜种的验收评分标准, 不能够科学合理反映出我省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如奶牛验收评分标准中管理制度与记录占了40分, 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只占了10分, 权重不合理;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评分标准也都存在这个问题。

2.3 93个养殖场的共性问题

(1) 场区布局不合理, 缺乏科学的规划。大多数老场场址选择不当, 有的养殖场距离交通要道过近或位于村屯边缘, 不利于防疫;二是老场的场区布局不当, 如净道、污道交叉混用以及工艺流程不合理等。

(2) 生产制度不健全, 档案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一是部分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意识有关, 一些养殖者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健全整套的生产管理制度, 只是凭经验、靠习惯去组织生产、管理事务。二是部分场家的档案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如缺乏引种记录、抗体监测报告等。

(3) 粪污处理方面缺乏总体设计, 不利于生态环保。粪污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此次验收的93个养殖场中, 大部分养殖场缺乏粪污无害化处理的设施和设备, 不能满足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只有部分牧场能够基本达标, 有的养殖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沼气工程, 但其实用性不强。

2.4 各畜种养殖场问题

(1) 奶牛场。一是TMR搅拌车数量不足, 利用率不高, 有的养殖场虽然应用了TMR饲喂, 但没有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饲喂, 没有真正达到实际效果。二是DHI监测结果应用率不高。实施DHI技术的牛场还没有真正使用好该项技术, 对于从测定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因此生产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肉牛场。一是引进架子牛育肥对于检疫不重视, 甚至不检疫;二是设施设备还不完备, 特别是TMR设备应用很少;三是对于废弃物处理滞后于奶牛场。

(3) 生猪场。大多老场硬件有硬伤 (工艺布局不合理, 设备设施条件差) , 无法改造或改造不起, 或没有改造价值, 但饲养管理水平较高。部分新场硬件尚可, 但管理理念、技术人员、管理方法水平尚需提高。在粪便、污水处理上普遍存在问题。

(4) 蛋 (肉) 鸡场。在此次验收的13个鸡场中, 仅鸡西市梨树区通民养鸡场建立了有机肥生产车间、伊春市翠峦区新春种禽场实施了沼气生产项目, 其他11个鸡场大多将粪便直接外运出场;有的鸡场粪便堆放位置不合理, 无防渗、防雨、防溢流设施, 造成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 肉羊场。建场较早的羊场, 设施设备较齐全, 但多数比较陈旧;部分羊场设施、设备不完善;粪便处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设施不完善, 对羊粪处理及羊场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不足。

3 下一步工作安排和建议

3.1 下一步工作安排

(1) 确定专人, 限期整改。本次6个评审验收组对参加创建的93个养殖场,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00余条整改意见, 由养殖场场所在的市 (地) 、县 (市) 创建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 限期在2011年之前整改完毕, 并将整改验收意见以书面形式上报省局科技与外事处。

(2) 巩固验收成果, 组织专项检查回头看。省畜牧兽医局将组成专项检查组, 对被评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创建场”的养殖场, 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以巩固创建成果。对在实际生产中不达标的养殖场进行限期整改, 对拒不整改的养殖场进行摘牌。

3.2 建议

(1) 加大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省市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必须要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车辆对参加示范创建的场进行验收评分和检查指导, 需要一定的费用。所以, 农业部应对各省市的畜牧主管部门下拨必要的管理费, 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2) 完善验收评分标准。建议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现有的验收评分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 使之更为科学、合理, 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以指导各省市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篇4: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在此项合作中,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平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试验与推广示范区”,并以重点企业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为工作主体,共建“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示范基地”,构建了标委会、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参与的新型标准化工作机制,促进企业间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强化标准制定和实施,实现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双提升,在行业中形成“重视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浓厚氛围,进而加快中国印刷机械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签约仪式上,平阳县副县长林大雪首先代表平阳县政府向基地的授牌表示祝贺。林大雪介绍,平阳县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质量强县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平阳县有印刷机械企业20多家,年产值15亿元。截至目前,包括印刷机械企业在内的13家企业为主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2项。其中,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25项。此次与标委会合作共建“示范区”、“示范基地”,将进一步推进印刷机械标准化,希望示范区及示范基地在平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双赢果实。

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人集团公司总经理、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所长陈邦设表示,“示范区”以及共建“示范基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专业机构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促平阳经济社会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标委会与平阳县将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制定、标准化开发与成果转化,相关团体(联盟)标准的创建和品牌培育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战略合作为契机,在全国同行中树立合作典范,实现区域间标准化工作合作形式的跨越,开辟全新的标准化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平阳县经济的发展,为“浙江制造”填砖加瓦,为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杨冬梅表示,“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试验与推广示范区、示范基地”是新的历史时期印刷机械行业新的探索,是印刷机械标准化运转模式新的突破。平阳县印刷机械制造业发达,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各项活动,在标准化建设上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责任当担。标委会将按照“示范区”和“示范基地”两个合作协议的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做好项目支撑,抓好措施落实,助推平阳县印刷机械行业标准化建设。

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炳松表示,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示范基地”授予炜冈,是对炜冈的激励和鞭策,又是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今后炜冈将积极承担示范基地的示范工作,以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企业间标准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并不断强化标准实施,实现产品质量与企业效益双提升,为推动我国印刷机械标准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最后,平阳县县委书记马永良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的成功签订表示祝贺。马永良指出,得标准者得天下。学会率先制定标准,率先将标准推向市场、规范市场,进而收获“标准红利”,是推动平阳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之城的必经之路。借助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试验与推广示范区及示范基地落户平阳这一机遇,全县要主动加强与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合作,争取相关领域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他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平阳将成为全国印机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样板区,成为企业谋求更快发展、实现更大跨越的创业宝地。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陆长安,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许文才,温州市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平勋等领导在签约授牌仪式上发表讲话,并向签约授牌仪式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

在热烈的掌声中,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邦设与平阳县副县长林大雪签订“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试验与推广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了平阳县“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试验与推广示范区”授牌 仪式。

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晓智与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炳松签订“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授牌。

篇5: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设示范村

创建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创建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工作中,我们着眼于落实政策,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强化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奉化市溪口镇三十六湾村位于四明山麓溪口雪窦寺西侧,距余姚25公里,浒溪线从本村口通过,交通方便,景色秀丽,环境优美,海拔高600米。全村总人口480人,总户数130户,其中党员22名,耕地63亩,山林800亩,家家户户都从事花木生产,以五针松为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花木专业村。2009-2010年全村花木销售额年达7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5000元。相继获得全国花木专业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绿化村,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 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小康示范村,奉化市民主法治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创建工作情况

(一)村级组织健全,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等的成员依法按民主选举产生,组织机构健全。村党组织在村自治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纪律。村干部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民主、廉洁勤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在群众中威信高。党员干部无违反计划生育、违章建房等严重违法违纪现象。三十六湾村党支部还规定每月一次召开党员大会,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介绍村一个月的基本运行情况,积极让每一位党员都参加到村务工作之中,并且能够对党支部的运转起到监督作用。党支部还上半年和下半年2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但要让人民群众了解班子运做和发展规划,还要求村民代表密切联系村民,积极收集、反映村民意见和要求,及时宣传、执行村民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主动地协助村民委员会做好工作。

(二)农村经济活跃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谐。村级经济持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市里、镇里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2008年起三十六湾村调整了村庄发展的思路,凭借优越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市、镇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打造“高山花园村”的建设目标,决心花卉苗木继续种、旅游项目全跟上,全新打造另一只“金饭碗”的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2009年底被评为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同时通过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使三十六湾村级公共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村内公益事业发展良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奉化市民主法治村。调处群众纠纷及时有效,治安秩序稳定良好,村民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无重大的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无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事件。

(三)村务管理公开真实,民主规范,民主建设切实加强。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财务公开内容由村落实专人张贴。根据本村实际,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财务逐项逐笔公开。村务、财务收支做到每月公开一次,重大事项做到一事一公开,并设立了意见箱和举报电话。进一步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一是实行了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落实了村重大事项向党委政府报告制度,便于党委、政府加强督促和指导;二是落实了村级事务经村民代表民主决策,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村党组织、村委会组织实施村民民主决策事项的办理。并完善了决策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一是坚决执行镇党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村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三十六湾村级村务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并适时组织村两委干部进行认真的学习。二是强化了村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了财务审批制度、现金结账制、备用金制度等财务制度和相关规定,同时规范和节约村级日常开支。三是规范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所有村的财务支出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同意签字后方可入账。

(四)监督体系完备,民主监督扎实有效。村民代表会议、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和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发挥明显。采取召开村民会议、述职述廉、政绩公示、民主评议等方式,主动接受村民监督,群众监督渠道畅通、有效,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村民对村干部廉洁满意率不低于90%。重点突出村级财务监督,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制以及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有效实施,成效明显。同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年终要求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对分管工作和自身建设等情况进行述职,以及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汇报,接受群众监督。规范集体资产管理,造价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房屋建造,农田水利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小型建设项目和标的物在50万元以下的集体资产转让、租赁都进镇招投标分中心进行招投标,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健全落实,作用明显。村两委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廉洁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廉洁文化氛围浓厚,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村干部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严格执行村级班子成员与村党员干部的“谈心、谈话”制度,村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村干部履职廉政双述、双廉、双评制度。

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奉化市溪口镇三十六湾村

篇6:校园绿化及建设标准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林业局 重庆市园林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林业局(农林水利局)、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各高校,各中等职业学校,市教委各直属中小学,市级有关部门: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2009‟50号),现将《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林业局

重庆市园林局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森林重庆”建设和重庆教育改革发展,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就我市“绿色校园”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校园,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重庆教育改革与校园建设协调发展。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学校校园。

二、建设目标

将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建设成为生态自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成为环境优美、休闲宜人、城乡居民和学生向住的场所。绿色校园建设主要指标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三、主要任务

2010年,建成100所绿色校园示范学校。2012年,将全市80%学校建设成为绿色校园。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达到绿色校园标准。

四、建设标准

(一)校园规划更加合理。校园占地基本达到国家生均用地标准,校舍场所基本满足生均指标要求,校园建设规划分区合理、绿化景观生态自然。

(二)校舍建设更加和谐。学校校舍经济、适用、坚固、安全、环保,功能、规模基本满足教学生活需要,外观、用材与校园绿化景观基本协调。满足“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标要求,且节能节水运行监管体系符合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

(三)绿化景观生态自然、绿地率高、绿体量大,“一无三少”。1.生态自然。坚持生态理念,景观和谐自然。绿树绿地多,绿色体量大,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恰当,具备生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水系的,水体适中,水深安全,水岸亲和。

2.生均绿地面积大,绿地率大,绿化覆盖率大,绿体量大。校园生均绿地面积:小学大于5平方米,中学(中职)大于6平方米,高校(含高职)大于7平方米。

校园绿地率:小学大于30%,中学(中职)大于35%,高校大于38%。

校园绿化覆盖率:小学大于40%,中学(中职)大于45%,高校大于50%。

校园绿体率(校园绿化总体积与米厚绿化总体积之比):小学大于300%,中学大于350%,大学大于400%。

3.“一无三少”。校园无裸露泥土;大草坪、大铺装、大水体少;硬堡坎、硬水岸、硬树池少;人工景观、人工水体、人工喷泉少。

(四)拆墙见绿、拆房留绿。实施“有绿共分享、优美环境共见证”工程。位于城镇的学校,逐步将校园实体围墙改成通透式围墙。位于城镇外的学校,提倡修建通透式围墙。逐步将校园内的低矮、破危旧校舍拆除,留作绿地。

(五)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各学校要开展让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种一棵树,通过开设绿色课堂,举办板报比赛、征文大赛等多种形式,宣传“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森林重庆,绿色校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优美环境与美好心灵同在”、“绿化校园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生活”等理念,使每一个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五、考评验收

由教育、园林、林业、绿化等行政部门和专家组成“绿色校园建设考评验收组”,对绿色校园建设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和督查。

市级考评验收组,负责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过程督查,对高校和市教委直属中小学建设情况进行考评验收。

区县考评验收组,负责对本区县辖区内中小学校建设情况进行过程督查和考评验收。

绿色校园建设考评验收合格的,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颁发“重庆市绿色校园”证书或证牌。

绿色校园示范学校,由区县申报,市级考评验收组组织评审验收,验收合格的,颁发“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证书或证牌。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机构。

成立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 领导。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彭智勇 市教委主任 副 组 长:杨富权 市林业局副局长 汤 勤 市园林局副局长 牟延林 市教委副主任 赵为粮 市教委副主任 钟 燕 市教委副主任 黎德龙 市教委副主任 邓 睿 市教委总会计师

领导小组负责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总动员、总统筹、总协调、制定标准和总结表彰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基建后勤处,负责落实领导小组交办事项、具体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办公室主任由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徐剑锋处长兼任。

责任处室: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发展规划处、高教处、职成处、基教处、师范处、民办教育处、财务处、宣教处。市林业局造林处(绿委办);市园林局绿化处。

责任处室负责落实本系统对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配合,参与全市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

各区县(自治县)成立相应的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责任科室专抓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确定绿色校园 分管领导,落实专(兼)职机构、专人负责绿色校园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处科室、专(兼)职机构要细化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将绿色校园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总体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逐一落实。

(二)组织编制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学校,要与校园建设规划同步编制校园绿化景观建设规划。已经建成的学校,要重新编制校园绿化景观“提档升级”规划。

(三)建设一批绿色校园示范学校。2010年前,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市教委直属中小学和各区县管理的中小学校中,选择100所现有校园绿化条件较好,经短期建设即可达到绿色校园建设标准要求的校园,重点建设成为各类绿色校园的示范学校。

(四)全面实施绿色校园建设工程。在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全面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绿色校园建设。建设新校区的学校,要按照编制的绿色校园建设规划,与校舍建设同步实施绿化景观建设。已经建成的学校,按照新编制的绿色校园建设规划,立即启动绿化景观“提档升级”工程。

(五)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绿色校园建设经费纳入基本建设经费管理,实行市区财政、学校共同分担。绿色校园每平方米绿化面积的经费总投入:小学不低于150元,中学(含中职)不低于200元,高校(含高职)不低于250元。市区财政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以上标准积极筹措建设经费,确保建设经费的专款专用,使“绿色校园”建设资金落到实处。各学校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我为学校栽(捐)棵树,母校伴我共成长”活动,提倡年级或班级,通过种植“成长林”、“共青林”等形式,积极为学校植绿、添绿、爱绿、护绿作贡献。倡导家长、毕业学生、社会成功人士和热心使者,支持学校绿色校园建设。

(六)提高绿色校园建设队伍业务水平。市区县教育、园林、林业、绿化等部门要落实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经费,支持专(兼)职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要通过组织学习、考察、交流等多种业务培训形式,提高学校绿色校园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

附:1.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2.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任务分配 3.生均绿地、校园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体率 计算办法

4.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考核办法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一、组织机构

(一)有专职分管校领导负责绿色校园建设工作。

(二)有专职机构、专人负责绿化校园建设工作。

(三)绿色校园建设目标明确,规章制度规范、落实。

二、建设经费

(一)经费落实。绿色校园每平方米绿化面积经费总投入:小学不低于200元,中学(含中职)不低于250元,高校(含高职)不低于300元。

(二)经费管理:专款专用,建立专账,管理规范。

三、校园规划

(一)编制有分区合理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

(二)编制有符合标准的绿色校园建设规划。

四、校舍建设

(一)经济、适用、坚固、安全、环保。

(二)基本满足“绿色建筑”指标要求。

(三)功能、规模满足教学生活基本需要。

(四)外观、用材与校园绿化景观基本协调。

五、绿化景观

(一)生态自然。坚持生态理念,景观和谐自然。绿树绿地多,绿色体量大,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恰当,具备生物多样性、植物多 样性生存条件。建设水系的,水体适中,水深安全,水岸亲和。

(二)生均绿地面积大:小学大于6平方米,中学(含中职)大于7平方米,高校大于8平方米。

(三)绿地率大:小学大于35%,中学(含中职)大于38%,高校(含高职)大于40%。

(四)绿化覆盖率大:小学大于45%,中学(含中职)大于50%,高校(含高职)大于55%。

(五)大树多、绿量大。绿体率:小学大于350%,中学(含中职)大于400%,大学大于450%。

(六)“一无三少”。校园无裸露泥土;大草坪、大铺装、大水体少;硬堡坎、硬水岸、硬树池少;人工景观、人工水体、人工喷泉少。

(七)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

六、其他要求

(一)获得“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式单位”等证书。

(二)属于生态校园。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任务分配

根据《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我市将建成100所绿色校园示范学校。绿色校园示范学校为现有校园绿化较好,经短期建设即可达到示范作用的学校。现将建设任务分配如下:

一、高校:15所。

二、市教委直属中小学:5所。

三、各区县(自治县):2所。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以上原则和任务,确定本区县的绿色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单位,于2010年1月31日前报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人均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体率 计算办法

一、人均绿地

生均绿地=校园各类绿地总面积/在校生人数

二、绿地率

绿地率=各类绿地总面积/校园占地总面积╳100%。

三、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率=绿化投影面积/校园占地总面积╳100%。

四、绿体率

绿体率=校园绿化总体积(立方米)/校园绿地总面积上绿体量为1米厚时的绿化体积(立方米)╳100%。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一)草坪、水体、植被厚度小于1米的绿化区:绿体率=100%

(二)平均树高1-2米的绿化区:绿体率=150%

(三)平均树高3米的绿化区:绿体率=200%

(四)平均树高4米的绿化区:绿体率=250%

篇7: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一、产业建设

1、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面积人均达到2亩以上,特色产业提供的现金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

2、烟叶、茶叶、蔬菜、畜牧等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改善。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全村80%以上农户发展生产且辐射周边村联动。

4、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以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为基数,年均增幅在20%以上,村民衣食无忧,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范围不断扩大;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

2、村级道路硬化达100%、组级道路沙石化达90%;

3、农民安全卫生饮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4、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90%以上;

5、农村电力设施有保障,农户通电率达到100%;

6、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村信息网络基本建立。

三、社会事业发展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实力逐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村级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2、农村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比重达到50%以上。

3、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95%以上,村级卫生室达到省定标准,确保村民享受初级卫生医疗服务,农村常见病和流行病的防治得到有效控制。

4、农村“五保”、孤残儿童和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按标准施保;农村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农村贫困人口控制到5%以下。

5、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四、村民素质提升

1、村民对脱贫奔小康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知晓率达98%以上,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

3、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上访,建立村级主职干部接访制度,村级处访率为100%,群众矛盾排查率达100%。

4、倡导文明婚育观,无政策外生育。

5、严格控制治安案件发生率,杜绝刑事案件发生。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无安全事故发生。

6、定期开展农民文化教育与科技培训,每年4次以上。

7、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比较健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平均使用率在75%以上。

五、村庄整治

1、村级总体建设规划编制科学,内容完整,在产业发展、土地规划、村庄布局、农房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特色突出。

2、村庄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3、村庄建设规范有序,布局合理,绿化率达50%;村级道路平坦,卫生整洁,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无露天厕所、粪坑,实现畜禽圈养、人畜分离;村民逐步有良好的环保、卫生习惯。

六、村级组织和民主管理建设

1、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村级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协作,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服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干部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2、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议事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村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运转有序。

3、坚持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矛盾调处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较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农村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篇8: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一、岩头镇屿根村概况

(一)区位条件

屿根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中南部,东邻溪南村,南靠芙蓉崖,西与里岙村相毗邻,北接芙蓉村,距岩头镇镇区仅1.5公里。岩头镇地处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大楠溪景区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近年来,岩头镇积极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战略,旅游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岩头镇的旅游业发展对屿根村将有直接的影响。屿根村总面积166公顷,其中现有耕地11公顷,林地面积122公顷,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村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九曲坑沟龙戏水、双屿山左龟落洋、长蛇垅石孔雀尾、狮子悬铃白岩边、天炊饭笼板幛石、黄龙蟠窝牛角岩、五虎入川饮沟水、独角犀牛虎哺崽等屿根八景。村庄建设用地7公顷,现有211户,户籍人口738人,村民人均收入近3500元。

(二)建设背景及实施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妥推进。在2004年以前屿根村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2004年后在新一届村两委带领下,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及创建文明村生态环保村等活动紧密结合,着力改变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文明程度。通过该村在外企业能人的帮助下,投资50多万元,实现了道路硬化、墙面洁化、路边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全村累计拆除的大小露天粪坑13个,影响村容村貌的路旁简易屋9间,与此同时投资10多万建设一个生态公厕;以前村里的臭水池经过疏浚清理,成了村民的洗衣池;村口的闲置地经过平整后配备了健身器材,成了村里的健身中心,为村民休闲、锻炼提供了好去处;村口的废弃“烂田”经过挖掘处理,形成了环境优美的荷花池;村里的道路变宽了,还装上了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行走;路旁建起了花坛,种上了桂花及其他的乡土树,形成了漂亮的绿化带;在每户村民门前放置了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引导村民不乱扔垃圾,村里的街道也干净了,一座“花园式村庄”已初步呈现,并于2006年和2007年先后获得省级绿化示范村和市整治合格村。

二、经验总结

(一)村两委组织坚强有力,统一协调,绿化见成效

屿根村有一个坚强的、一心为民的村两委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交错兼职,拧成一股劲,工作坚强有力,学习气氛浓厚,在村民中威信高,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对策、步骤、资金筹集等重大问题,确定了屿根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宣传,印制数百份宣传资料分发到户,达到家喻户晓,在本村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二)因地制宜,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整治规划

屿根村以“芙蓉三冠”山崖为依托,村落选址在山崖下不远处的平地上,一条山水溪流穿村而过,支流成涟漪状层层向外扩展,现状村庄自然环境优美。2005年,屿根村编制了村庄整治规划,制定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规划的内容包含了住宅、村庄公建设施、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充分体现了乡村特色。科学合理的规划造就了一个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农村。在后来的建设中按照整治规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农村产业单一,发展缓慢

屿根村近几年仅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建设省级小康示范村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农民人均收入距省级小康示范村7000元还有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农村产业单一,农业市场效益弱,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村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几年仅发展了山药和杨梅种植业。没有作好岩头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文章,如第三产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

(二)人文环境方面没有突出特色

像大多数附近的村庄一样,近几年的建设没有突出人文环境特色,屿根村的新建建筑也在简单模仿城市的风格,没有和所在地的地域特色相统一,传统楠溪江民居风格在这里很少被继承,传统人居环境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正在逐渐淡化。

四、提供几点发展思路

省级绿化示范村是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在村庄范围内对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进行全方位建设,屿根村在获得此荣誉的基础上应向小康示范村目标发展,本文提供以下几点发展思路:

(一)强化产业支撑,走产业创新路径

强化产业支撑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有效载体,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屿根村应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走新型产业路径,有效地增强农民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依托岩头古镇的旅游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观光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并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服务体系的健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充分挖掘人文景观,塑造楠溪江流域农村特色

楠溪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遗存和深厚的积淀。珍惜、保护、挖掘和利用好各类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塑造楠溪江流域农村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屿根村在今后的建设中应保留村内的历史文脉,传承建筑文化。对具有传统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古祠堂和纪念性建筑等文化遗产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彰显农村历史文化的底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保护山体、河流、水塘,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注意体现农村的特色,村庄建设要克服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城市的倾向,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

五、结语

屿根村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按照村庄规划因地制宜的分期实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良好的发展条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岩头古镇为依托,发展新型产业,建设好公共设施,挖掘人文景观,这些对于屿根村的示范村建设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逐步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保障制度

屿根村应加强村级卫生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应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建好村一级卫生室;在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要着力建好村一级的农民文化健身中心等;重视农民教育工程,抓好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科技知识、法律常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摘要:以浙江省岩头镇屿根村为例,从获得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进行几点经验总结,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要强化产业支撑、充分挖掘人文景观、逐步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保障制度等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娟蔡功文.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2007/11

[2].练玲陈士勇.城乡规划法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浙江建设.2008/5

[3].蔡丽蓉.整治村庄环境彰显生态人文和谐.城乡建设.2008/3

[4].王志远罗玲等.环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小城镇建设.2008/4

[5].新农村建设实务手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丰收的同义词是什么下一篇:团委学生会第一次干部例会